鸡养殖产业研究:如何看待当前黄羽肉鸡市场的供需_第1页
鸡养殖产业研究:如何看待当前黄羽肉鸡市场的供需_第2页
鸡养殖产业研究:如何看待当前黄羽肉鸡市场的供需_第3页
鸡养殖产业研究:如何看待当前黄羽肉鸡市场的供需_第4页
鸡养殖产业研究:如何看待当前黄羽肉鸡市场的供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鸡养殖产业研究:如何看待当前黄羽肉鸡市场的供需?1

黄羽鸡繁育体系健全,养殖具有区域性1.1

黄羽鸡:地方品种杂交而成,繁育体系基本健全黄羽鸡是我国本土肉鸡,由地方优质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水土、气候及饮食文化不尽相同,因此黄羽肉鸡具有较强的地域性特征。相比白羽肉鸡,黄羽肉鸡具有体重较小、生长周期长、抗病能力强、肉质鲜美等特点,比较适合中式烹饪;同时由于饲料转化率较低、饲养成本较高等自身特点,在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方面较白羽鸡不占优势,不适合向肯德基等快餐品牌供货。种鸡养殖周期大致相同,商品代生长期有差异。从养殖周期看,各代种鸡(曾祖代/祖代/父母代)生长期约22

周、产蛋期约

38

周(其中产蛋高峰期大约在

28-35

周,持续约

8

周,产蛋率一般可达

85%以上)、孵化期约3

周,完整养殖周期共约

63

周。总结来看,祖代种鸡自补栏开始,一般需要经历

22

周生长期并最早在第

23

周进入产蛋期,外加

3

周孵化期后,至少需要约

26

周(即

6

个月时间)可得到第一批父母代雏鸡;父母代雏鸡重复上述养殖周期后可得到第一批商品代雏鸡(祖代-父母代-商品代雏鸡约需

52

周),商品代快速鸡、中速鸡、慢速鸡至少再需要约

42

天、65

天、95

天的生长期方可达到出栏状态。1.2

品类多样:快速鸡发展较快,中速鸡适合冰鲜,慢速鸡对标中高档按照生长速度快慢,黄羽肉鸡可划分为快速鸡、中速鸡和慢速鸡三类。(1)快速鸡:生长速度快,平均出栏日龄仅

53

天;养殖成本较低,料肉比最低仅

1.8:1,且肉质色泽、风味及口感方面较白羽鸡更具优势,因而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中速鸡:生长速度、肉质介于快速鸡和慢速鸡之间,平均出栏日龄

80

天;由于其皮肤光亮,屠宰后较美观,且经冰鲜(0-4℃风冷处理并保鲜)后口感下降程度较低,因而是做冰鲜鸡的最佳原料。(3)慢速鸡:生长速度较慢,出栏日龄需要

95

天及以上;由于生长模式以放养为主,且饲养周期较长,肉质最优,价格也更高,因而主要为中高档餐厅供货或以礼盒等形式进入家庭消费。1.3

区域性强:主要集中于南方,呈北上趋势黄羽鸡生产及消费市场区域性特征明显,近年来呈现出由南向北的发展趋势。我国黄羽鸡生产及消费主要集中于南方地区,主产省份广东和广西的黄羽鸡产量分列全国前两位,品种上以慢速鸡为主,体型上一般

3.5斤以下;其次江苏、浙江、安徽亦是全国较大的生产区域,品种上以中速及快速鸡为主,体型上一般

3.5

斤左右。近年来,黄羽肉鸡市场向长江中上游的湖北、湖南、四川乃至北方的山东、河南等新兴市场持续延伸,参与企业既有南方传统黄羽肉鸡企业(如温氏股份、立华股份等),也有长江中上游的当地企业。2

供给端:长期供给充足,短期父母代产能去化2.1

当前祖代种鸡存栏仍居高位当前祖代鸡存栏仍高于

2018

年同期(非瘟前)水平。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数据显示,截至

2021

11月第三周,在产黄羽鸡祖代存栏量约为

141.79

万套(同比+0.2%,环比+1.0%),后备黄羽鸡祖代存栏量为

111.62万套(同比-6.9%,环比-1.2%),二者合计达到

253.41

万套(同比-3.0%,环比

0.0%)。我国黄羽鸡祖代总存栏量于

2018

11

月开始增加,主要是由于非洲猪瘟逐渐暴发,随后带来的替代性需求刺激了行业扩产,2019

年11

月祖代总存栏量发生短期季节性调整,之后由于上冲惯性祖代总存栏量继续增长至

2020

5

月的

274.60

万套。经历长达一年半的增产之后,行业供给过剩,转入去产能阶段。与

2018

11

月第三周(非瘟前)相比,当前在产、后备及总存栏的祖代种鸡分别增长

8.5%、8.8%、8.6%,长期供给仍然较为充足。当前在产祖代种鸡周度产能低于近三年同期水平。展望后市,在产祖代养殖场利润承压下短期供给预计下降,中长期供给保持稳定。对祖代场来讲:(1)当前祖代种鸡存栏仍高于非瘟前存栏水平,行业产能整体依旧过剩;(2)当前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较高导致祖代场养殖成本仍将保持高位;(3)父母代种鸡场对后市预期悲观导致父母代雏鸡需求走低。综合来看,短期内祖代种鸡存栏预计仍将下降;中长期来看,由于我国居民饮食习惯等因素,祖代种鸡存栏预计保持稳定。2.2

父母代种鸡产能持续出清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及周度产能低于

2018

年同期(非瘟前)。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数据显示,截至

2021年

11

月第三周,我国黄羽鸡在产父母代存栏量为

1343.56

套(同比-8.7%,环比+0.5%),后备父母代种鸡存栏量为

927.46

万套(同比-3.4%,环比+4.0%),二者合计

2271.02

万套(同比-6.6%,环比+1.9%)。历史数据来看,当前我国黄羽鸡在产父母代存栏量及周度产能均低于

2018

年同期(11

月第三周)水平。商品代雏鸡销售亏损严重,近期价格出现反弹迹象。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数据显示,2021

11

月第三周商品代雏鸡销售

2824.56

万只(同比-14.3%,环比-4.4%),11

月中旬商品代雏鸡售价约为

1.70

元/只(同比+0.3%,环比+0.4%),成本约为

1.93

元/只(同比+3.8%,环比+1.0%)。当前商品代雏鸡销售仍处亏损区,自

2020年以来的

99

周中,亏损周数达

61

周。近期来看,商品代雏鸡价格连续三周上涨,累计涨幅

5.9%,主要系终端需求有所回暖。商品代雏鸡销售盈利水平影响父母代种鸡场的产能调节。由于父母代种鸡场主要通过销售商品代雏鸡来获取利润,因此商品代雏鸡陷入亏损时,养殖场则更倾向于淘汰父母代种鸡,调减产能以减少亏损。以过去两年数据为例,明显观察到商品代雏鸡销售的盈亏与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总结来看,短期供给处于低位,中期供给或增加。(1)当前我国黄羽鸡父母代存栏处于近

3

年低位,短期供给形成一定缺口;(2)饲料价格高位运行依旧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成本压力;(3)商品代雏鸡销售暂未扭转亏损状态,父母代种鸡场补栏意愿或不足。综合来看,短期父母代种鸡存栏或将继续低位震荡;中期来看,成本端饲料价格有下降空间,需求端猪价反弹或刺激黄羽鸡消费回暖,进而支撑商品代雏鸡销售盈利水平回升,或可刺激父母代种鸡场补栏意愿的提升。2.3

商品代黄羽鸡出栏量呈现波动性,行业集中度较低2020

年商品代黄羽鸡出栏量约

44

亿羽。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数据显示,2020

年我国商品代黄羽鸡出栏量约为

44

亿羽,同比下滑

2.85%。2020

年我国商品代黄羽鸡的产肉量约为

536

万吨,同比下滑

4.80%。行业集中度较低,温氏股份及立华股份为前两大企业。依据黄羽鸡前两大企业温氏股份、立华股份的公司公告,2015-2017年我国黄羽鸡CR10由39.12%增长至41.54%,CR2则由2015年的25.1%提升至2020年的30.7%,整体来看行业规模化养殖程度依旧较低。由于散户开展养殖行为无需太多固定资产等前期项目投入,因此紧盯价格波动展开养殖是黄羽鸡养殖行业的显著特征,当行业景气度较低导致养殖出现严重亏损时,大批养殖户会退出养殖以止损;当下游需求较为旺盛使得黄羽鸡价格升高时,养殖户加入养殖从而导致行业供给增加。商品代毛鸡销售长期亏损,供需错配下价格回升。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数据显示,我国黄羽鸡价格在经历

2019

年高景气之后持续下跌,2020

年至

2021

10

月中旬期间,行业多数时期处于亏损阶段,主要原因是供给端行业产能过剩,需求端由于疫情冲击导致终端消费疲软。2021

10

月下旬开始商品代毛鸡售价高于成本,毛鸡销售进入盈利阶段,主要系一方面行业产能持续出清,另一方面中秋、国庆期间酒店餐饮、家庭聚会等消费活动增多刺激黄羽鸡消费需求回升,且猪价回升带动一部分替代性需求增强。3

需求端:黄羽鸡消费前景较好,冰鲜品是未来主流3.1

黄羽肉鸡消费市场长期增长空间较大目前我国鸡肉消费结构以白羽鸡和黄羽鸡为主,黄羽鸡占比

30%以上。2001-2015

年我国鸡肉消费量由

924万吨提升至

1327

万吨,CAGR为

2.6%,2017

年虽受禽流感影响有所下滑,长期仍保持增长趋势,至

2019

年我国鸡肉消费量已提升至

1398

万吨。根据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数据,2020

年我国白羽肉鸡、黄羽肉鸡、817小型肉鸡、淘汰蛋鸡产量占比分别为

49.3%、33.3%、9.7%、7.7%。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仍处低位,黄羽肉鸡市场前景看好。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鸡肉消费国之一,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19

年我国鸡肉消费量占全球

14.36%,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从人均禽肉消费量来看,OECD数据显示

2020

年我国仅

14.19kg/人,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国、巴西、加拿大等主要的美洲禽肉消费国,与国情民俗更相近的韩国、日本相比,我国目前仍存在至少

3.54-4.55kg/人的上升空间。结合我国鸡肉消费结构特点,黄羽肉鸡消费市场占据重要地位,2015-2019

年我国黄羽肉鸡消费量由

440

万吨提升至

510

万吨,CAGR为3.76%,禽流感等短期疫情冲击不改长期增长趋势,看好黄羽肉鸡市场不断扩容。3.2

黄羽鸡冰鲜消费正逐步替代活禽销售黄羽肉鸡消费渠道以活禽销售为主。白羽肉鸡与黄羽肉鸡消费渠道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经屠宰分割后成为鸡肉产品,目标客户主要为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消费及分割产品出口。黄羽鸡则适合活鸡销售,目标客户主要为家庭消费、企事业单位食堂及酒店。政策端发力限制活禽交易,新冠疫情催化“冰鲜化”进程。在黄羽肉鸡行业中,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销售活禽获得收入,并未涉足冰鲜领域,因此冰鲜鸡消费占比较低。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等问题更加关注,传统活禽交易场景中卫生条件差、流感易传播等弊端愈发凸显,活禽交易也因此受到各地政策的限制或禁止。2006-2021

年我国广东等地相继出台“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冰鲜上市”政策,限制或逐步取缔活禽交易,尤其自

2020

年以来新冠疫情防控压力陡增,截至

2020

10

月全国各地实施“冰鲜上市”的城市已增加至

66

个。政策引导叠加疫情因素驱动下,我国黄羽鸡消费市场“冰鲜化”进程有望加速。冷链保障能力增强,助力冰鲜消费模式渗透率提高。冰鲜是在

0

度对产品起到保鲜作用,可以保持肉质的口感,但储藏成本更高;而冷冻是-18

度以下保鲜,食物结构会发生变化,部分脱水,水分从肌体中析出,口感变粗糙。相比冷冻,冰鲜模式更能满足未来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增强所带来的高品质消费需求,但对冷链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近年来,我国冷链物流相关设施及技术不断完善,根据中国冷链物流行业发展报告(2020),2015-2019

年我国冷库总量和冷链运输车保有量持续增长,CAGR分别为

13.02%、23.13%,正处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冷链物流市场在规模和技术方面走向成熟,将为冰鲜消费模式的市场化推广和渗透率提高提供有力支撑。4

价格端:商品代鸡价呈季节性波动,非瘟后鸡猪价格波动趋势相似毛鸡价格波动具有一定季节性特征。分月观察毛鸡价格,可以发现上涨主要集中在

2

月、6-9

月。2

月价格上涨主要是由于春节家庭聚餐较多带动的需求提升。6-9

月黄羽鸡价格上涨主要是夏季高温天气会给养殖场带来高昂的降温成本,降温条件不达标的养殖场选择性规避养殖商品代毛鸡,进而造成短期市场供给减少。价格端呈现土鸡价>中速鸡价>快大鸡价。黄羽鸡的不同品种之间价格呈现差异,土鸡(慢速鸡)价格最高,主要原因是土鸡相较中速鸡及快大鸡(快速鸡)料肉比更高、养殖时间更久、肉质更优;由于养殖成本、口感等差异,快大鸡的价格最低。非洲猪瘟暴发以来黄羽鸡价格与猪价变化趋势相似。通过观察历史数据发现,在非洲猪瘟疫情暴发之后,黄羽鸡价格与猪价之间变化趋势较为相似,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居民肉类消费长期以猪肉和鸡肉为主,两者存在较强的替代关系,当猪价上涨、消费量减少时,鸡肉的替代性消费需求相应增强,拉动毛鸡价格抬升,从而促使鸡价和猪价一致变动。非洲猪瘟暴发后黄羽鸡销售整体盈利水平较高。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数据显示,非洲猪瘟疫情暴发后(2018

11

月底),黄羽鸡肉对猪肉的替代效应增强导致商品代毛鸡利润水平整体较高,尤其是在

2019

9月期间,单公斤盈利水平超

8

元。随后由于供给增加及替代性需求减少导致价格下跌,行业进入亏损阶段;2021年

10

月下旬开始毛鸡销售重新恢复盈利状态。5

投资分析预计春节前黄羽鸡价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明年行业整体盈利状况优于

2021

年。短期来看,供给端父母代存栏下降或将导致后续商品代毛鸡供应存在缺口,需求端一方面元旦、春节等假期带动酒店餐饮、家庭聚会等消费活动增多,有望支撑黄羽鸡消费持续增长;另一方面猪价反弹也会刺激黄羽鸡肉替代性消费增加,因此我们预计春节前黄羽鸡价依旧有望保持较高水平,明年二季度随着需求转淡,叠加生猪价格或二次探底,黄羽鸡价格或将有所回落,后续则有望逐步回升。展望后市,我们认为在祖代种鸡存栏仍处高位的背景下,后续黄羽鸡价格的走势主要取决于父母代场补栏或淘汰的意愿,同时在生猪市场整体供应偏宽松的大背景下,替代产品的价格变动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左右黄羽鸡价格走势,但综合来看,我们预计明年黄羽鸡产业链整体盈利水平有望恢复,养殖端全年单羽净利润有望在

2-3

元水平。规模化企业逆势扩张以期提升市占率。一方面黄羽鸡养殖行业集中度较低,周期底部大量中小养殖场退出为规模化企业提升市场份额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规模化企业积极推进产业链延伸增强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因此我们认为规模化企业发展向好的基本面未变。5.1

温氏股份:黄羽肉鸡市场龙头,毛鲜联动转型升级温氏股份是我国黄羽鸡市场龙头。温氏股份主营业务为肉猪和黄羽肉鸡的养殖与销售,其中黄羽鸡为公司第二大业务,收入占比约

32%。温氏股份公司公告显示,2015-2020

年,公司黄羽鸡销量由

7.44

亿羽增长至

10.37亿羽,复合增长率约为

6.87%。2021

年,温氏股份黄羽肉鸡业务达历史最优水平。温氏股份公司公告显示,生产方面,降本增效发挥作用,2021

年黄羽肉鸡料肉比低于

2.9,第三季度完全成本为

13.2

元/公斤,剔除饲料原料上涨的影响后,完全成本同比下降

0.8

元/公斤。销售方面,2021

年上半年,公司黄羽鸡上市率超

94.50%,多月维持历史最优水平(2018上半年的

94.58%);黄羽鸡售价同比上涨

26.74%,销量

4.84

亿只(同比增长

0.97%);黄羽鸡业务营收

136.59亿元(同比增长

31.89%),毛利率

13.99%。温氏股份推进一体化项目建设,扩张黄羽肉鸡产能。2021

年上半年,公司肉鸡养殖小区产能约

1.70

亿羽,肉鸡单班屠宰产能约

2.56

亿只/年。公司持续推进一体化项目建设,扩张黄羽肉鸡产能。据公司公告,公司拟建设无为、苍梧等肉鸡养殖一体化项目。截至

2021

9

月底,无为项目累计投资

2.23

亿元,屠宰场已竣工,总部及饲料厂、养殖小区尚未完工,投资进度

49.22%;苍梧项目累计投资

1.70

亿元,部分养殖场竣工,种鸡场、饲料加工项目等正在建设中,投资进度

41.01%。上述项目均在

2023

年完工,预计未来公司黄羽肉鸡产能将进一步提升。5.2

立华股份:养殖成本优势突出,借力资本积极扩产立华股份是我国第二大黄羽鸡企业,2020

年市占率

7.3%。立华股份主营黄羽鸡、生猪以及鹅等活禽产品,其中黄羽鸡为公司第一大业务,收入占比保持在

85%以上。2012-2020

年,公司黄羽鸡业务收入由

28.44

亿元增长至

74.20

亿元,复合增长率约为

12.74%;黄羽鸡出栏量由

1.55

亿羽增长至

3.23

亿羽,复合增长率约为

9.61%。目前公司是我国第二大黄羽鸡企业,市占率由

2012

年的

3.6%提升至

2020

年的

7.3%,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公司冰鲜销售渠道布局较广,超市渠道收入占比较高。公司通过建立黄羽肉鸡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冰鲜销售渠道,以克服黄羽肉鸡销售对活禽市场的过度依赖。截至

2021

年上半年,公司销售网络覆盖北京、上海、湖南、广东等

28

个省市区,与永辉超市、家乐福、沃尔玛、华润万家等大型超市集团建立冰鲜自营柜台,并和盒马鲜生、7FRESH、叮咚买菜等新零售行业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7-2019

年,公司冰鲜产品的超市渠道收入占比较高,保持在

85%以上。借力资本市场,积极扩产以提升市占率。2021

年公司拟通过定增共投入约

8.54

亿元用于黄羽肉鸡产能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