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1一、初一学生的特点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一、初一学生的特点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2
初二年级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二学生,由于身心的急聚发展变化,带来了种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教育的关键期。抓住初二学生的特点,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中心,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一的教育体系。
初二年级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二学生,由于身心3
初二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情感情绪激易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在与异交往、对性知识的相对矛盾心理和心理焦虑程度三个方面上表现突出:初二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41.向往与回避的矛盾心理。2.好奇与隐蔽心理。3.男女对性知识所得渠道有区别的心理。1.向往与回避的矛盾心理。5初二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及在特殊情绪方面有明显的表现,他们不仅处于学习分化阶段,且焦虑、抑郁、敌对、恐惧感高。
因此,初二年级在心理变化上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
初二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及在特殊情绪方面有明显的表现,6初三年级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初三学生在小学毕业后,经历初一、初二年级的过渡学习后,逐步适应了中学的环境,也没有初四的升学压力,开始步入“青春叛逆期”。初三年级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7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庭,与他们追求流行、崇尚绝对自由、要求独立的内心世界恰恰是相对抗的。于是,反感、敌对、叛逆、孤独、焦虑、偏激等等敌对行为和心理状态就产生了,与上一代人之间的代沟也由此形成。
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庭,与他们追求流行、崇尚绝对自由、8高一年级
(一)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典型表现
1.“青春期”的人格发展特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目标和职业目标,学习处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
高一年级
(一)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92.一些中性或负性的典型心理与行为:“青春期”学生有许多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这些心理与行为在其它年龄段是不显著甚至是没有的。如少女的“白日梦”、照镜子、无名烦恼、感到没意思、倦怠症状等等;少男的烦恼、沉默、想出家遁世等等。
2.一些中性或负性的典型心理与行为:“青春期”学生有许多典型103.“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活动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晃,“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并存。
(1)“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对一切都不愿顺从,特别是不愿听父母的话;但又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2)“闭锁性”与“开放性”即“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对父母闭锁,认为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把要说的话写在日记里并锁在抽屉中;另一方面,在同龄中寻找知音,一旦找到,必推心置腹,无话不谈。
3.“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活动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晃,113、“勇敢”与“怯懦”。“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在公众场合不能坦然从容。4、“高傲”与“自卑”。凭借一时一事下结论,因偶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或因偶然的失利而认为自己无能。
3、“勇敢”与“怯懦”。“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在公众场合不能12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但又留恋童年的无忧无虑。在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前感到惶恐,特别希望能像小时候那样自由并得到父母的庇护。
6、“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7、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但134.“青春期”的孩子,其个性特点是不平衡性,往往是或极端或偏执,所以容易产生如下的心理行为偏差。
(1)心理生物性紊乱。如面部表情失控,歪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情感冷漠、对环境不感兴趣,被害、夸大妄想,等等。
4.“青春期”的孩子,其个性特点是不平衡性,往往是或极端或偏14(2)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等。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是产生诸心病的重要原因。(3)可能产生“代沟”。
(2)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躁狂症15二、形成“青春期”心理(特别是产生反抗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原因
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2、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3、要求独立的意识过于迫切。4、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的“儿童期”,以确认自己已是成熟的个体。
5、“青春期”既是孩子的“黄金期”,也是孩子的“危险期”二、形成“青春期”心理(特别是产生反抗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原因16三、家长和老师常常走不进孩子的心灵里,殊不知青少年有三道“心理防线”
第一道是“情绪防线”:第二道是“事实防线”:第三道是“理论防线”:
三、家长和老师常常走不进孩子的心灵里,殊不知青少年有三道“心17
高二年级
(一)智力水平相对初中阶段进一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增强,(二)学生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心理冲突明显,在学习、生活上表现有很强的上进心,但行动力不够、自信心不足。(三)学生的社会情感日益丰富,理智感、审美感发展日趋成熟,友谊感、道德观有了新发展。但的情绪反应强烈、不稳定,具有两极性。
高二年级
(一)智力水平相对初中阶段进一步发展,观察力18(四)学生性意识有了显著的发展,早恋现象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四)学生性意识有了显著的发展,早恋现象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19高三学生
(一)生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从三个方面理解高三学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胸围、脑容量、骨骼、肌肉、各种内部器官的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2、外部体形已成人化。
3、各种生理功能已接近成人,并迅速成熟。
高三学生(一)生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从三个方面理解高三学生20(二)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在心理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2、高三学生的各种品格和理智感明显增强。3、理性思维和创造思维水平提高迅速。(二)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在心理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21中小学教育对策——叙事疗法中小学教育对策——叙事疗法22举例说明
学生:“老师,我不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老师:“你自己觉得你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我不知道……”老师:“同学怎么称赞你?”学生:(笑)“他们说我很认真。”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是上次的义卖会啦……”举例说明学生:“老师,我不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23老师:“你可不可以谈一下那一次的经验。”学生:“上次校庆举办的义卖会,只要我在场,就会硬拉很多人来,我们班级的摊子面前可真是人山人海”。同学们都不知道我怎么把他们找来的。我有办法让她们掏出钱来,大家都说我们班的摊位没有我是不行的。”老师:“在这件事里,你觉得你有哪些天分?”学生:“我……好像……有推销的天分。”老师:“你可不可以谈一下那一次的经验。”24
老师:“过去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经验?说来听听……”学生:“我在初三的时候……老师,我在想,我好像的确有推销的天分,我妈妈也这样说我。”学生:“初一的时候,妈妈在摆地摊。有一次她生病,身体不舒服,我刚好考完试,她要我替她一下。那一天我卖得比妈妈还多。好多逛街的人原来只是看看,并不想买,我好像有办法让他们买......”学生:“老师,大学的哪些系可以让我将来在这方面发展?”老师:“过去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经验?说来听听……”25
在上述对话中,学生的第一个“不知道”并不是真正的不知道,而是内在的经验没有被他自己觉察到。当与推销的天分有关的事件叙述出来的时候,随着故事的展开,就会带出厚厚一叠的有关经验。这就象“打开一个行李箱”,里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在上述对话中,学生的第一个“不知道”并不是真正的不知道26叙事治疗就是指帮助来访者用较期待的故事去替换被压制的问题故事,从而引导他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他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治疗就是指帮助来访者用较期待的故事去替换被压27如何理解叙事治疗的概念?如何理解叙事治疗的概念?28吴熙娟老师讲述的故事1.先生从美国回台湾后,工作遇到问题,有些情绪。叙事:先生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人,不是适应不良,问题是挑战,大的挑战是什么?小的挑战是什么?吴熙娟老师讲述的故事1.先生从美国回台湾后,工作遇到问题,有29如何看待不适应工作的人不适应工作不是他的缺点不适应工作的人是对新环境挑战的人不适应工作的人其实很辛苦不适应工作的人需要我们去关心我们不要去责备哪些适应困难的人如何看待不适应工作的人不适应工作不是他的缺点302.父亲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叙事:爸爸不等于是老的问题,爸爸面对的是老的挑战,问父亲当老人最不容易的地方是什么?让父亲知道,即使他身体不好,不会挣钱,但在女儿眼中,他是个宝贝。2.父亲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叙事:爸爸不等于是老的问题,爸31如何看待逐渐老去的父亲“爸爸,我们小的时候,你也给我们洗头、洗澡,我们长大了,你也需要我们帮助啊!”“爸爸,你是我的董事长,总经理。”“爸爸,我也会老的,我不知道我老了有没有你做得好。”爸爸是面对老化问题的专家。如何看待逐渐老去的父亲“爸爸,我们小的时候,你也给我们洗头、32面对患抑郁症的丈夫妻子:生命就是这么复杂,抑郁出来没有关系,我来陪伴你。丈夫:哎呀!我又抑郁了,但我也在想办法,看看怎么样去帮助抑郁?我也挺难得的,抑郁带给我力量。把丈夫当做辛苦面对抑郁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与先生在一起。面对患抑郁症的丈夫妻子:生命就是这么复杂,抑郁出来没有关系,33一个脾气很坏女儿妈妈问女儿:“今天生气跑到哪了去了?”女儿开心起来,她不是妈妈眼中的坏女孩。女儿:“妈妈,我跟你讲,我今天把生气关在笼子里啦!”妈妈:“你真的很乖!”一个脾气很坏女儿妈妈问女儿:“今天生气跑到哪了去了?”34女儿:“我就是有办法把它关起来!”隔几天女儿又说:“妈妈,今天我没有办法去吧生气关在笼子里,我今天脾气非常不好。”妈妈:“没有关系,我们来想一想,怎么把生气再关进笼子里。”女儿:“我就是有办法把它关起来!”35“人≠问题”“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主人”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较期待的自我认同”“寻找生命的力量”
叙事治疗的观点“人≠问题”叙事治疗的观点36对学习不好的孩子的认识虽然学习不好,可他身体好虽然学习不好,可他爱劳动虽然学习不好,可他尊敬老师虽然学习不好,可他人缘好虽然学习不好,可他每天来上学失败的背后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失败让我们更努力,所以,失败是宝贵的,失败让我们去思考,失败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对学习不好的孩子的认识虽然学习不好,可他身体好37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习不好的学生。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上课爱打瞌睡的学生。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工作中的压力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压力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习不好的学生。38
教师≠压力压力的背后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我们的老师每天要面对压力的挑战压力让我们的老师很辛苦压力让我们的老师工作更负责、更有成就感我们要珍惜压力,它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教师≠压力39我们每个人,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有的人生在单亲家庭,有的人遭受家庭暴力,有的人身体不好,有的人从小自卑……人真的很不容易,要面对那么多的问题。但我们能够走到今天,一定是有办法在支撑,所以我们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我们每个人,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有的人生在单亲家庭,有的人遭40从小学习不好的孩子一个小学老师最爱学生,尤其对学习不好的孩子更珍爱,原来她小时候学习不好,家人都说她学习最糟,从小自卑,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在叙事对话中,心理咨询老师外化自卑。问:在自卑中长大的她最辛苦的地方是什么?最难得的地方是什么?从小学习不好的孩子一个小学老师最爱学生,尤其对学习不好的孩子41她说,最难得的地方是她没有放弃,再自卑也也要往前走。外化之后,不再用原来的文化量尺来量一个人。她说,最难得的地方是她没有放弃,再自卑也也要往前走。42“不知道自责是怎么来到你的生活里头的?”“自责是挺难得的”“自责是怎么样陪伴你长大的?”“那个自责”有没有帮到你的地方?“自责帮你长大、成功,看来自责是很宝贵的”举例:一个做事容易自责的人
“不知道自责是怎么来到你的生活里头的?”举例:一个做事容易自43
个人问题的形成跟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我们说,一个人成功应该是功课要好,赚钱多,要怎样很有成就。麦克认为,很多问题都和主流文化量尺去量我们有很大关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庭如何看待我们就影响到我们。个人问题的形成跟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我们说,一个人成44叙事治疗与传统的心理治疗比较
叙事治疗与传统的心理治疗比较
45传统的或现代的治疗模型均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搞清问题成因二是将问题归类三是提出解决办法传统的或现代的治疗模型均由三个要素组成:46
叙事疗法不赞成将问题归类,相信当事人才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咨询师只是陪伴的角色,当事人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更清楚解决自己困难的方法。叙事疗法不赞成将问题归类,相信当事人才是自己问47叙事治疗的主要方法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2.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3.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己观念
叙事治疗的主要方法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48
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
人们的故事影响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人们的故事受到文化、主流价值的深刻影响问题的故事带来问题的自我认同较期待的故事会带来较期待的自我认同较期待的自我认同会让人更有力量去面对问题
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
人们的故事影响人们49
有位老师反映,“对于一个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想尽办法鼓励,都没能让他有成就感,如何是好?采用多元智力的观点,找出学生成绩以外的优势,在优势上予以鼓励。这就是把问题外化的思维方式。2.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
有位老师反映,“对于一个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想尽50
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将人的智力类型分为七类:
第一种是语言智力。第二种是逻辑或数学智力。第三种是音乐智力。第四种是空间或视觉智力。第五种是运动智力或身体智力。第六种是人际智力。第七种是内在智力或内省能力。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将人的智力类型分为七类:51“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较期待的自我认同”“寻找生命的力量”“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52
叙事心理治疗的策略,有点像中国古老的太极图:在黑色的区域里隐藏着一个白点,白色的区域里隐藏着一个黑点,其实白点和黑面、黑点和白面是共生的。如果在人的内心,当白点由点被扩大到一个面的程度,整个情形就会由量变到质变。
3.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己观念
叙事心理治疗的策略,有点像中国古老的太极图:在黑53叙事心理治疗的辅导方法,是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
叙事心理治疗的辅导方法,是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54三、叙事疗法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三、叙事疗法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551.谨慎使用长辈的影响力。2.在对待学生或子女的教育中,尝试找出他们看待人生的方式,远比精确地指出一种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来得重要。3.不见得父母或教师的知识或经验,适合每一个个性差异极大的子女或学生。4.发现生命的意义比问题本身更重要1.谨慎使用长辈的影响力。56
例如,单亲家庭如果认为是“成长的缺陷”,那么只是看到负性的一面,是向下的沉沦,但是如果看成是逆境的磨练,那么会成为成长的动力。生命经验的转化,就在于对生命故事的咀嚼:“如果妈妈还活着,她希望你怎么做?”“你从这件事情中学到了什么?”“这件事教给你什么?”正是这些咀嚼,使学生发现了生命的意义。例如,单亲家庭如果认为是“成长的缺陷”,那么只是57不要追求普适性的心理规律和治疗方法叙事疗法突出了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提出了表现心理治疗上的多元性倾向,反映出人们认识事物的不断深化。我们要将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相融合,要考虑学生个性的多样性,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不要追求普适性的心理规律和治疗方法叙事疗法突出了人的社会性和58举例一:天涯何处无芳草
一个学生因为失恋写到:“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要在五班找,本来数量就不多,况且质量也不高。”
老师为他修改:天涯何时无芳草,何必非要现在找。本来学业就很紧,况且年龄又很小。”举例一:天涯何处无芳草一个学生因为失恋写到:“天59例二:我们都没有完成作业
老师问:“作业都做完了吗?有没做完的吗?”“唰”,全班同学一起站了起来。我楞楞地站在讲台上。刹那间,一股怨气直冲脑门:“拂袖而去,你们这样的学生我教不了;把他们凉在这里,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把班长和科代表叫到办公室批一顿”,种种的想法瞬间在发热的脑袋里酝酿,同学们则小心的看着我。例二:我们都没有完成作业老师问:“作业都做完了60
突然之间灵光一闪,是不是我布置的作业太多了,这几天有点过了,真的!问了几个同学,答案是一致的,“老师,我们也很着急,但我们确实做不完啊”,“对不起,同学们,是老师的错”,我朝同学们深深的鞠了一躬,“这几天是老师太着急了,太想把同学们的成绩搞上去,老师也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太着急了点突然之间灵光一闪,是不是我布置的作业太多了,这几61。”“老师,我们一定努力,一定尽量作好作业,一定把英语成绩提上去……”。我的眼睛润湿了。如果是我拂袖而去的话,如果是我大吼一通的话,如果是…..,种种的“如果”是我连想都不敢想了。。”“老师,我们一定努力,一定尽量作好作业,一定把英语成绩提62例三:学生送我一个花圈
一进教室,就看到学生怪怪的看着我,倒是没有象往常那样的吵作一团,这使我很纳闷。黑板上有两幅图在等着我,一是一幅画像,简单的很大很丑的人头像,旁边写着我的名字。我简单的扫了一眼,笑着说:如果要画,就一定画好,作者的水平一般,希望以后画我的像的时候先征求我的意见,然后再发表。例三:学生送我一个花圈一进教室,就看到学生怪怪63但我看右边的图的时候,我差一点就忍耐不住了,右边的是画得很逼真的一个小花圈,垂着两个画出来的长条,左边空着,右边写着:郑云峰千古。我看大部分学生在坏坏地笑,他们显然是在等我生气呢,显然是想看看我这个新任的班主任兼英语老师一几两水呢。但我看右边的图的时候,我差一点就忍耐不住了,右边的是画得很逼64我刚接手班主任,又是第一节课,决不可以把关系搞僵了,心里这样想,仍有一股脑火直窜脑门,但我还是压住了:于是,他们竟然没看到我生气,他们竟然又看到我笑了。我刚接手班主任,又是第一节课,决不可以把关系搞僵了,心里这样65我说:“谢谢同学们,能做到千古,实在是不容易,只有大好人,大伟人才能做到千古啊,这个评价实在是太高了,我都有点承受不起,不就是给咱们二班当个班主任吗,只是稍微早了一点,等我跟同学们一块,把咱们班治理好了,再送给我,好吗?”,同学们哄堂大笑,笑得非常投入,非常开心,脸上那种坏坏的表情没有了。我说:“谢谢同学们,能做到千古,实在是不容易,只有大好人,大66我借题发挥:“再说送花圈,也不能送这样的,我这人很挑剔,我要一个不锈钢的!可以留作长期纪念。“哗”,同学们开始鼓掌,我们的友谊就这样开始了。我借题发挥:“再说送花圈,也不能送这样的,我这人很挑剔,我要67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中小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对策68一、初一学生的特点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2.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3.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4.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一、初一学生的特点1.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69
初二年级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二学生,由于身心的急聚发展变化,带来了种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教育的关键期。抓住初二学生的特点,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中心,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合一的教育体系。
初二年级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二学生,由于身心70
初二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情感情绪激易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在与异交往、对性知识的相对矛盾心理和心理焦虑程度三个方面上表现突出:初二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711.向往与回避的矛盾心理。2.好奇与隐蔽心理。3.男女对性知识所得渠道有区别的心理。1.向往与回避的矛盾心理。72初二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及在特殊情绪方面有明显的表现,他们不仅处于学习分化阶段,且焦虑、抑郁、敌对、恐惧感高。
因此,初二年级在心理变化上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
初二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及在特殊情绪方面有明显的表现,73初三年级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初三学生在小学毕业后,经历初一、初二年级的过渡学习后,逐步适应了中学的环境,也没有初四的升学压力,开始步入“青春叛逆期”。初三年级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74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庭,与他们追求流行、崇尚绝对自由、要求独立的内心世界恰恰是相对抗的。于是,反感、敌对、叛逆、孤独、焦虑、偏激等等敌对行为和心理状态就产生了,与上一代人之间的代沟也由此形成。
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庭,与他们追求流行、崇尚绝对自由、75高一年级
(一)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典型表现
1.“青春期”的人格发展特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目标和职业目标,学习处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
高一年级
(一)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762.一些中性或负性的典型心理与行为:“青春期”学生有许多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这些心理与行为在其它年龄段是不显著甚至是没有的。如少女的“白日梦”、照镜子、无名烦恼、感到没意思、倦怠症状等等;少男的烦恼、沉默、想出家遁世等等。
2.一些中性或负性的典型心理与行为:“青春期”学生有许多典型773.“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活动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晃,“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并存。
(1)“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对一切都不愿顺从,特别是不愿听父母的话;但又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2)“闭锁性”与“开放性”即“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对父母闭锁,认为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把要说的话写在日记里并锁在抽屉中;另一方面,在同龄中寻找知音,一旦找到,必推心置腹,无话不谈。
3.“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活动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晃,783、“勇敢”与“怯懦”。“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在公众场合不能坦然从容。4、“高傲”与“自卑”。凭借一时一事下结论,因偶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或因偶然的失利而认为自己无能。
3、“勇敢”与“怯懦”。“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在公众场合不能79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但又留恋童年的无忧无虑。在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前感到惶恐,特别希望能像小时候那样自由并得到父母的庇护。
6、“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
7、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
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但804.“青春期”的孩子,其个性特点是不平衡性,往往是或极端或偏执,所以容易产生如下的心理行为偏差。
(1)心理生物性紊乱。如面部表情失控,歪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情感冷漠、对环境不感兴趣,被害、夸大妄想,等等。
4.“青春期”的孩子,其个性特点是不平衡性,往往是或极端或偏81(2)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等。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是产生诸心病的重要原因。(3)可能产生“代沟”。
(2)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躁狂症82二、形成“青春期”心理(特别是产生反抗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原因
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2、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
3、要求独立的意识过于迫切。4、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的“儿童期”,以确认自己已是成熟的个体。
5、“青春期”既是孩子的“黄金期”,也是孩子的“危险期”二、形成“青春期”心理(特别是产生反抗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原因83三、家长和老师常常走不进孩子的心灵里,殊不知青少年有三道“心理防线”
第一道是“情绪防线”:第二道是“事实防线”:第三道是“理论防线”:
三、家长和老师常常走不进孩子的心灵里,殊不知青少年有三道“心84
高二年级
(一)智力水平相对初中阶段进一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增强,(二)学生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心理冲突明显,在学习、生活上表现有很强的上进心,但行动力不够、自信心不足。(三)学生的社会情感日益丰富,理智感、审美感发展日趋成熟,友谊感、道德观有了新发展。但的情绪反应强烈、不稳定,具有两极性。
高二年级
(一)智力水平相对初中阶段进一步发展,观察力85(四)学生性意识有了显著的发展,早恋现象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四)学生性意识有了显著的发展,早恋现象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86高三学生
(一)生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从三个方面理解高三学生的生理特点
1、身高、体重、胸围、脑容量、骨骼、肌肉、各种内部器官的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
2、外部体形已成人化。
3、各种生理功能已接近成人,并迅速成熟。
高三学生(一)生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从三个方面理解高三学生87(二)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在心理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
1、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2、高三学生的各种品格和理智感明显增强。3、理性思维和创造思维水平提高迅速。(二)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在心理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88中小学教育对策——叙事疗法中小学教育对策——叙事疗法89举例说明
学生:“老师,我不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老师:“你自己觉得你是个怎样的人?”学生:“我不知道……”老师:“同学怎么称赞你?”学生:(笑)“他们说我很认真。”老师:“怎么说?”学生:“就是上次的义卖会啦……”举例说明学生:“老师,我不知道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90老师:“你可不可以谈一下那一次的经验。”学生:“上次校庆举办的义卖会,只要我在场,就会硬拉很多人来,我们班级的摊子面前可真是人山人海”。同学们都不知道我怎么把他们找来的。我有办法让她们掏出钱来,大家都说我们班的摊位没有我是不行的。”老师:“在这件事里,你觉得你有哪些天分?”学生:“我……好像……有推销的天分。”老师:“你可不可以谈一下那一次的经验。”91
老师:“过去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经验?说来听听……”学生:“我在初三的时候……老师,我在想,我好像的确有推销的天分,我妈妈也这样说我。”学生:“初一的时候,妈妈在摆地摊。有一次她生病,身体不舒服,我刚好考完试,她要我替她一下。那一天我卖得比妈妈还多。好多逛街的人原来只是看看,并不想买,我好像有办法让他们买......”学生:“老师,大学的哪些系可以让我将来在这方面发展?”老师:“过去是不是还有类似的经验?说来听听……”92
在上述对话中,学生的第一个“不知道”并不是真正的不知道,而是内在的经验没有被他自己觉察到。当与推销的天分有关的事件叙述出来的时候,随着故事的展开,就会带出厚厚一叠的有关经验。这就象“打开一个行李箱”,里面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内容。在上述对话中,学生的第一个“不知道”并不是真正的不知道93叙事治疗就是指帮助来访者用较期待的故事去替换被压制的问题故事,从而引导他重构积极故事,以唤起他发生改变的内在力量的过程。叙事治疗就是指帮助来访者用较期待的故事去替换被压94如何理解叙事治疗的概念?如何理解叙事治疗的概念?95吴熙娟老师讲述的故事1.先生从美国回台湾后,工作遇到问题,有些情绪。叙事:先生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人,不是适应不良,问题是挑战,大的挑战是什么?小的挑战是什么?吴熙娟老师讲述的故事1.先生从美国回台湾后,工作遇到问题,有96如何看待不适应工作的人不适应工作不是他的缺点不适应工作的人是对新环境挑战的人不适应工作的人其实很辛苦不适应工作的人需要我们去关心我们不要去责备哪些适应困难的人如何看待不适应工作的人不适应工作不是他的缺点972.父亲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叙事:爸爸不等于是老的问题,爸爸面对的是老的挑战,问父亲当老人最不容易的地方是什么?让父亲知道,即使他身体不好,不会挣钱,但在女儿眼中,他是个宝贝。2.父亲觉得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叙事:爸爸不等于是老的问题,爸98如何看待逐渐老去的父亲“爸爸,我们小的时候,你也给我们洗头、洗澡,我们长大了,你也需要我们帮助啊!”“爸爸,你是我的董事长,总经理。”“爸爸,我也会老的,我不知道我老了有没有你做得好。”爸爸是面对老化问题的专家。如何看待逐渐老去的父亲“爸爸,我们小的时候,你也给我们洗头、99面对患抑郁症的丈夫妻子:生命就是这么复杂,抑郁出来没有关系,我来陪伴你。丈夫:哎呀!我又抑郁了,但我也在想办法,看看怎么样去帮助抑郁?我也挺难得的,抑郁带给我力量。把丈夫当做辛苦面对抑郁的人,用不同的方法与先生在一起。面对患抑郁症的丈夫妻子:生命就是这么复杂,抑郁出来没有关系,100一个脾气很坏女儿妈妈问女儿:“今天生气跑到哪了去了?”女儿开心起来,她不是妈妈眼中的坏女孩。女儿:“妈妈,我跟你讲,我今天把生气关在笼子里啦!”妈妈:“你真的很乖!”一个脾气很坏女儿妈妈问女儿:“今天生气跑到哪了去了?”101女儿:“我就是有办法把它关起来!”隔几天女儿又说:“妈妈,今天我没有办法去吧生气关在笼子里,我今天脾气非常不好。”妈妈:“没有关系,我们来想一想,怎么把生气再关进笼子里。”女儿:“我就是有办法把它关起来!”102“人≠问题”“每个人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主人”将问题与人分开,把贴上标签的人还原,让问题是问题,人是人。“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较期待的自我认同”“寻找生命的力量”
叙事治疗的观点“人≠问题”叙事治疗的观点103对学习不好的孩子的认识虽然学习不好,可他身体好虽然学习不好,可他爱劳动虽然学习不好,可他尊敬老师虽然学习不好,可他人缘好虽然学习不好,可他每天来上学失败的背后是我们对生命的尊重,失败让我们更努力,所以,失败是宝贵的,失败让我们去思考,失败是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对学习不好的孩子的认识虽然学习不好,可他身体好104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习不好的学生。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上课爱打瞌睡的学生。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工作中的压力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生活压力用积极的眼光看问题我们要用积极的眼光去看待学习不好的学生。105
教师≠压力压力的背后是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追求我们的老师每天要面对压力的挑战压力让我们的老师很辛苦压力让我们的老师工作更负责、更有成就感我们要珍惜压力,它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教师≠压力106我们每个人,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有的人生在单亲家庭,有的人遭受家庭暴力,有的人身体不好,有的人从小自卑……人真的很不容易,要面对那么多的问题。但我们能够走到今天,一定是有办法在支撑,所以我们都是面对自己问题的专家。我们每个人,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有的人生在单亲家庭,有的人遭107从小学习不好的孩子一个小学老师最爱学生,尤其对学习不好的孩子更珍爱,原来她小时候学习不好,家人都说她学习最糟,从小自卑,认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人。在叙事对话中,心理咨询老师外化自卑。问:在自卑中长大的她最辛苦的地方是什么?最难得的地方是什么?从小学习不好的孩子一个小学老师最爱学生,尤其对学习不好的孩子108她说,最难得的地方是她没有放弃,再自卑也也要往前走。外化之后,不再用原来的文化量尺来量一个人。她说,最难得的地方是她没有放弃,再自卑也也要往前走。109“不知道自责是怎么来到你的生活里头的?”“自责是挺难得的”“自责是怎么样陪伴你长大的?”“那个自责”有没有帮到你的地方?“自责帮你长大、成功,看来自责是很宝贵的”举例:一个做事容易自责的人
“不知道自责是怎么来到你的生活里头的?”举例:一个做事容易自110
个人问题的形成跟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我们说,一个人成功应该是功课要好,赚钱多,要怎样很有成就。麦克认为,很多问题都和主流文化量尺去量我们有很大关系,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家庭如何看待我们就影响到我们。个人问题的形成跟主流文化的压制有关,我们说,一个人成111叙事治疗与传统的心理治疗比较
叙事治疗与传统的心理治疗比较
112传统的或现代的治疗模型均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搞清问题成因二是将问题归类三是提出解决办法传统的或现代的治疗模型均由三个要素组成:113
叙事疗法不赞成将问题归类,相信当事人才是自己问题的专家,咨询师只是陪伴的角色,当事人应该对自己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有能力并且更清楚解决自己困难的方法。叙事疗法不赞成将问题归类,相信当事人才是自己问114叙事治疗的主要方法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2.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3.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己观念
叙事治疗的主要方法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115
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
人们的故事影响人们如何看待自己人们的故事受到文化、主流价值的深刻影响问题的故事带来问题的自我认同较期待的故事会带来较期待的自我认同较期待的自我认同会让人更有力量去面对问题
1.故事叙说—重新编排和诠释故事
人们的故事影响人们116
有位老师反映,“对于一个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想尽办法鼓励,都没能让他有成就感,如何是好?采用多元智力的观点,找出学生成绩以外的优势,在优势上予以鼓励。这就是把问题外化的思维方式。2.问题外化——将问题与人分开
有位老师反映,“对于一个成绩一直落后的学生,想尽117
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将人的智力类型分为七类:
第一种是语言智力。第二种是逻辑或数学智力。第三种是音乐智力。第四种是空间或视觉智力。第五种是运动智力或身体智力。第六种是人际智力。第七种是内在智力或内省能力。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将人的智力类型分为七类:118“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较期待的自我认同”“寻找生命的力量”“放下主流文化的量尺”119
叙事心理治疗的策略,有点像中国古老的太极图:在黑色的区域里隐藏着一个白点,白色的区域里隐藏着一个黑点,其实白点和黑面、黑点和白面是共生的。如果在人的内心,当白点由点被扩大到一个面的程度,整个情形就会由量变到质变。
3.由薄到厚——形成积极有力的自己观念
叙事心理治疗的策略,有点像中国古老的太极图:在黑120叙事心理治疗的辅导方法,是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的积极的自我认同。
叙事心理治疗的辅导方法,是在消极的自我认同中,寻找隐藏在其中121三、叙事疗法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三、叙事疗法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1221.谨慎使用长辈的影响力。2.在对待学生或子女的教育中,尝试找出他们看待人生的方式,远比精确地指出一种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来得重要。3.不见得父母或教师的知识或经验,适合每一个个性差异极大的子女或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妇幼保健科服务内容与质量检讨计划
- 促进学生自主管理的工作计划
- (广东二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二)历史试卷(含答案)
- 深入分析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试题与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系统化学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前心理调节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市场监管框架试题及答案
-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课时精练6离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探讨试题及答案
- 电梯基本原理与结构-讲解-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课件
- 色盲检测图(俞自萍第六版)
- 工地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
- 职校招生宣传PPT
- 三星SHP-DP728指纹锁说明书
- 第十一章-计划调控法
- 2022-2023学年辽宁省大连重点达标名校中考一模生物试题含解析
- GB/T 2430-2008航空燃料冰点测定法
- 气温的分布和温度带
- 第6-2章生料粉磨和熟料粉磨
- 冒泡排序算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