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_第1页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_第2页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_第3页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_第4页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期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挂念!

1、《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

饮马长城窟行

选自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又名《饮马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行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远道不行思〕这是句反话,意思是人在远方,相思徒劳无益,所以“不行思”。

〔宿昔〕昨夜。

〔展转〕他乡作客的人行踪不定。也有人认为是反复的意思,指自己反复思考。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无叶的枯桑也能感觉到风的吹动,海水虽然不冻,也能知道天气的寒冷。言外之意,莫非我不知道自己的相思之苦吗?这是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

〔媚〕爱悦。

〔谁肯相为言〕有谁肯为我捎封信呢?言,问讯。又译作“谁肯来劝慰一些我呢”也通。

〔双鲤鱼〕放书信的函,用两块木板做成,一底一盖,刻成鱼的外形。

〔烹鲤鱼〕指打开书函,这样说是为了用语生动。〔尺素书〕即书简。素,生绢,古人在上面写字。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坐在脚后跟上。假如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了。

〔上言〕前边说。“下言”就是后边说

[译文]

河边青草连绵,引起我无尽的思念。思念那远方的良人,可是这一份相思却无从获得宽慰。我只有在梦中才能与他相见,梦里他分明在我身边,而好梦乍醒才知他照旧远在异乡。异乡是那么遥远,他的行踪又漂泊无定,想要见面真是难之又难。枯桑虽无枝叶也能感受到北风的凛冽,海水虽不结冰也能感觉到天气的寒冷。只见别人各自回家团聚,谁肯对我稍加劝慰?有个客人打从远方而来,带给我一封信。抓紧叫小孩把信函拆开,里面有块一尺长、用白绢裁成的信笺。我伸直了腰跪着读信。信里到底写些什么呢?开头吩咐要好好地保重身体,结尾诉说他永久的思念。

2、《千里之马》原文及翻译译文

《千里之马》原文及翻译战国策

原文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恳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

从前,有个嗜好玩马的国君,想用千金重价求取千里马。过了三年,仍无一点收获。这时,宫里一个职位低下的小侍臣,竟然自告奋勇地站出来说:“请您把这个差使交给我吧!”国君点头同意。不到三个月,这人果真找到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良马,可是当他要买马时,这匹千里马却死了。他思虑了一会儿,仍旧花费500金,将死马的尸骨买了回来。他带着千里马的尸骨回宫向国君复命时,国君见是马的尸骨,格外生气,怒斥道:“我要的是活马,你买这死马回来有什么用?不是白费了500金吗!”侍臣笑道:“请国君息怒,金不是白费的。一匹死马您都情愿昂价买了,这消息传开,人们都会信任您是真心实意宠爱良马的国君,而且识货,说话算话。这样,肯定有人自己上门献马。”后来,不出一年,国君果真得到了很多别人主动献来的千里马。

解释

(1)君人:君主。

(2)涓(juān)人:国王的近臣,即中涓。官名,俗称太监。担当宫廷内洒扫的人。

(3)遣:派遣,派出。

(4)金:指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

(5)反:通“返”,返回。【有争议,有人以为是反过来的意思】

(6)安事:犹言“何用”。

(7)捐:丢掉,白白扔掉。白白费掉。

(8)不能:不到,不满。

(9)期(jī)年:十二个月叫“期年”,即一整年,这里指满一年。

(10)三:好几匹。言其多,这里却是确指有三匹马。

(11)安事死马:要死马有何用?

(12)市:买,购买【名做动】

(13)求:买

(14)以:用以;认为

3、《饮泉亭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饮泉亭记》原文及翻译刘基

饮泉亭记

【明】刘基

原文:

①昔司马氏有廉臣焉,曰吴君隐之,出刺广州,过贪泉而饮之,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杯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其后,隐之卒以廉终其身,而后世之称廉者,亦必曰“吴刺史”焉。有元宪副吴君为广西时,名其亭曰“饮泉”,慕刺史也,而宪副之廉,卒与刺史相先后。

②至正十四年,宪副之孙以时,以故征士京兆杜君伯原所书“饮泉亭”三字,征予言。予旧见昔人论刺史饮泉事,或病其为矫心,甚不以为然。夫君子以身立教,有可以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皆当见而为之,又何可病而讥之哉?

③人命之修短系乎天,不行以力争也,而行事之否臧由乎己,人心之贪与廉,自我作之,岂外物所能易哉?向使有泉焉,曰饮之者死,我乃奋其不畏之气,冒而饮之,死非我能夺也,而容有死之理而强饮焉,是矫也,是无益而沽名也,则君子病而不为之矣。大丈夫之心,仁以充之,礼以立之,驱之以刀剑而不为不义屈,临之以汤火而不为不义动,夫岂一勺之水所能幻移哉?

④人之好利与好名,皆蛊于物者也,有一焉,则其守不固,而物得以移之矣。若刺史,吾知其决非矫以沽名者也,惟其知道,明而自信,笃也,故饮之以示人,使人知贪廉之由乎内,而不假乎外,使外好名而内贪浊者,不得以藉口而分其罪。夫是之谓植正道,遏邪说,正人心,扬公论,真足以启愚而立懦,其功不在伯夷、叔齐下矣。

……(《诚意伯文集》卷六)

译文:

从前西晋有一个廉洁的官员,名叫吴隐之,出任广州刺史,经过贪泉饮水,赋诗说:“古人说此水,饮一杯值千金。假如让伯夷、叔齐来饮,应当是始终不变心的。”后来吴隐之最终以其廉洁自律而终其一生。后人称道廉洁之士时,也肯定会称(他)为“吴刺史”。元代宪副吴君任职广西时,把(贪泉边)的亭子命名为“饮泉”,是钦慕吴刺史的(原因);而宪副的廉洁,最终可与吴刺史相提并论。

至正十四年,宪副的孙子吴以时,拿着以前的征士京兆杜伯原所写的“饮泉亭”三个字,来征求我的意见(向我求取文章)。我过去看过前人谈论吴刺史饮泉的事,有人指责他矫情(或“故作姿势”,“掩饰真心”),很不认为他的行为是对的。君子用自身的行为来树立榜样,能用来培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的,(大家)都应当看到并且学习,又怎么可以指责并讥讽他呢?

一个人的寿命长短是上天打算的,不行以凭借人力争取就能得到的。然而做恶事或善事,却是由自己打算的。人心的贪欲与清廉,是从自己内心产生的,莫非是身外之物(或“外在的事物”)所能转变的吗?假如那里有(一口)泉水,说是喝了的人会死,我却奋勉那种无所畏惧的士气,冒死饮用,死亡不是我能打算的,而怀抱必死的念头而牵强饮用,这就是矫情,这是没有好处而是沽名钓誉,那么君子就会指责并且不去做这样的事。大丈夫的心胸,要用仁义充实,要用礼仪确立,用刀剑逼迫却不被不义之行所屈服,面对如汤似火一样的险境而不被不义之行所撼动,那莫非是一勺水所能惑乱和转变的吗?

人们喜好名利,都是被外物所蛊惑,(好名与好利)只要有一样,那么(他)的操守就不能稳固,因而外物就能够转变他了。像吴刺史这样的人,我知道他决不是矫情来沽名钓誉的人,只由于他深知道义,明智而自信,忠心实意,所以(他)饮了泉水来昭示世人,让人知道贪欲与廉洁都是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借助外物的(力气)的,让那些表面上追求名声然而内心贪欲污浊的人,不能用借口来减轻自己的罪过,这就是所说的扶植正道,遏制邪说,匡正人心,弘扬公道,真的是能够使愚顽的人开启心智,使脆弱的人变得独立,他的功绩不在伯夷、叔齐之下啊。

4、《东野稷败马》原文及翻译译文

《东野稷败马》原文及翻译《庄子•外篇•达

东野稷败马

原文: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庄子•外篇•达生》)

译文

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他驾驶马车)前进、后退时(车轮压出的痕迹)都符合尺画的(一样笔直),左右拐弯(的车痕)都符合画出来的圆(一样圆)。庄公觉得东野稷驾车的技术不会超过造父,就让他驾车按原印跑一百次再停下。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马车,就进入拜见庄公,道:“东野稷的马确定要倒的。”庄公什么也没说。不久,东野稷果真因马倒下而走了。(这时)庄公(问颜阖)说:“你怎么知道他的马会倒?”(颜阖)回答说:“他的马的力气用完了,还要强行求全,驾车按原印跑一百次,所以说他会失败。”

寓意:

凡事都要有个度,物极必反

东野稷的马是很优秀,他和马术也的确超群。然而,他的表演“败”了,缘由是东野稷的要求超过了马的体力所许可的限度。正处于一个随时消灭危急的时刻,马之所以当时没有消灭意外,只是一种幸运。试想,当一匹马不得不将全部力气用于奔驰时,它还有什么体力去维持平衡呢?连续让马跑下去,马在承受了十二分体力付出后便不行避开的败了。

其实,很多人做事之所以跌落“败”的泥潭,并不是由于他们没有本事,也不是他并不出力,而是他们过于卖力,主观愿望超过了客观条件所允许的限度。

东野稷的马术表演,用到八分力气与速度最为适宜。力不使尽,势不行去尽,福不享尽,廉价不行占尽,聪慧不行用完同工异曲间万事都应当留有余地。

在我们传统教育里,总是强调人生如战场,因此要打起精神全力作战。在上学时,我们从学校争到学校,又从学校争到高中,以是考高校,考研,就业,真是过五关斩六将。别以为走到社会上就轻闲了,房子,票子,位子,妻子,。。。。。。过了一关又一关,容不得人敢有半点怠慢,他们用“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为自己的抱负,事业而拼搏。

努力是项优秀的品质,但努力也应当讲个时机,也要有一个限度。从功效上看,盲目地开足马力并非就有好的结果。就像马拉松竞赛一样,你刚开跑就一鼓作气,这当然让你一时间超越别人。但是别忘了------你前面还有几十里的路程在等着你,你一鼓作气免不了再而衰而竭。最终,你就是想努力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和成功失之交臂。人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始终在“努力”的奔驰,不是赢得人生旅程的筹码,相反,过于全力的奔驰简洁导致跌倒,累跨,最终导致付出与回报成了反比。

不要等到了“英年早逝”,“出师未捷身先死”时才悟到这点。努力必需有个好身体作平台,没有这个平台,再作多少努力也是白搭,“五子”都是人家的。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跟。

5、《马价十倍》原文及翻译译文

《马价十倍》原文及翻译战国策·燕策寓言故事

原文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选自《战国策·燕策》)

译文

有个卖骏马的人,在集市上待了三天,却没有人知道他卖的马是骏马。他拜见相马的专家伯乐说:"我有匹骏马想要卖掉它,连着三天站在市上,没有人来问过。期望您能围着我的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来看它一眼,请让我奉送给您一天做买卖所得的钱。"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一会儿这匹马的价钱涨了十倍。[1]

解释

1、比:副词,接连不断,接连,连续。

2、莫:没有谁。

3、知:了解。

4、见:访问,谒见。

5、臣:先秦时代,一般人之间有时也谦称自己为“臣”。

6、旦:天。

7、立:站立。

8、于:在,到,向,从

9、言:交谈。

10、愿:期望。

11、去:离开。

12、顾:回头看。

13、一朝之贾:一天的费用;贾:通“价”,这里指酬劳;朝:早晨,也指一天;之:的。

14、乃:就,于是。

15、还:通“环”,围绕。去:离开。

16、之:代词,这里指好马。

17、一旦:这里是“一会儿”的意思。

1)人莫知之:人们不知道那是(一匹好马)。

2)人莫与言:人们不跟他交谈。

3)臣请献一朝之贾:我情愿奉送给你一天做买卖所得的钱。

4)愿子还而视之:期望您环围着马看它

5)人有卖马者,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之知:有卖骏马的人,连续三天站在集市上卖马,人们也不知道他卖的是好马

6)去而顾之: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它(马)

7)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期望您环围着马看它,离开的时候再回头看看它

8)伯乐乃(13)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伯乐就走过去围着那匹马查看它,离开的时候又回头看了一眼。一天过后这匹马的价钱涨了十倍。

寓意

有的人确有真才实学,但不肯定能得到赏识和重用,因而需要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来发觉和举荐。骏马待伯乐至而增价,说明权威的重要,但又不行盲目地崇拜和迷信别人,更要提防有的庸才借助或冒用权威之名来抬高自己的身价从而达到目的。作为权威人士而言,说话做事都要凭良心,实事求是,要疼惜自己的名誉,不能被贪欲蒙蔽,任凭收别人好处而办事。

《马价十倍》

6、《献马贾祸》原文及翻译译文

《献马贾祸》原文及翻译郁离子

原文:

周厉王使芮伯帅师伐戎,得良马焉,将以献予王。芮(ruì)季曰:“不如捐之。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子无以应之则将哓①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弗听,卒献之。荣夷公果使有求焉,弗得,遂谮(zèn)诸王曰:“伯也隐。”王怒,逐芮(ruì)伯。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dú)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选自《郁离子·献马》)

译文:

周厉王派芮伯率领军队讨伐西戎,缴获了一匹良马,芮伯预备把马献给厉王。芮伯的弟弟芮季说:“不如把这匹马丢弃了吧。厉王贪得无厌又宠爱听信谗言,你现在班师回朝又献马给厉王,他的左右肯定以为你缴获的马不止一匹,都来向你索取,你没有马应付他们,他们就会纷纷向厉王进谗言,厉王肯定会信任他们。这会招致祸害啊!”(芮伯)不听,最终还是献了马。荣夷公果真派人来索求,(没有得到)就到厉王那里进谗言,说:“芮伯还有隐蔽(没有把全部的马献给国王)。”厉王发怒,驱除了芮伯。君子认为芮伯也是有罪的啊。知道厉王贪心还去招惹他,(这是)芮伯的罪过啊。

7、《千金求马》原文及翻译译文

《千金求马》原文及翻译《战国策·燕策一》寓言故事

原文: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恳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译文:

古代有一位国君,用千金的代价去买一匹千里马。三年的时间过去了,还是买不到千里马。

近侍对国君说:“您把买马的任务交给我吧!

君主派他出去了三个月,买到了千里马,可马已经是死的,他用五百两金子买了那匹马的头,返回报告君主。君主大怒,说:“要你买活马,为什么用五百两金子买死马?“近侍回答说:“死马都要用五百两金子买,何况活马呢?天下的人必定知道君主您会真心买马的,千里马现在快要到了。“

果真不出大臣所料.此后不到一年的时间,接连有好几个人领着千里马来见国君。国君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千里马。

寓意:

这则寓言通过大臣悬赏千金求马,而花了五百金的买一匹病马故事,而使国君达成心愿。找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千里马故事!其实这则寓言可以启发我们企业,人才就好比是千里马!现在企业经常说人才难寻,其实只要企业认定你所需人才的价值,发出悬赏,自然会有“千里马”被你寻到。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解释:

(1)君:国王;皇帝。君人:人君,国君。

(2)以:用

(3)涓人:国君的近侍,古代王侯宫中通报传达的人。

(4)请:请让我;请允许我。

(5)反:通“返“,返回。

(6)市:买。

(7)遣:派遣。

(8)年:一年。

(9)三:泛指多数。``与千金求千里马者``中的`千`意思相同

(10)或:有时

(11)安事:怎能

(12)且:尚且,姑且

(13)况:况且

(14)以......为:把......当做

(15)今:现在

(16)徐:徐淼

(9)陈:陈祎阳

8、宋濂《尝与客饮》原文及翻译译文

宋濂《尝与客饮》原文及翻译

《尝与客饮》原文与翻译

【原文】(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明史-宋濂传》)

【译文】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隐秘)派人去侦探察看。其次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的确如此,你不哄骗我。”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缘由,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伴侣,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判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接受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假如)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9、《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译文

《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和翻译

饮马长城窟行

选自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瑟调曲》。又名《饮马行》。

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行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相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

〔远道不行思〕这是句反话,意思是人在远方,相思徒劳无益,所以“不行思”。

〔宿昔〕昨夜。

〔展转〕他乡作客的人行踪不定。也有人认为是反复的意思,指自己反复思考。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无叶的枯桑也能感觉到风的吹动,海水虽然不冻,也能知道天气的寒冷。言外之意,莫非我不知道自己的相思之苦吗?这是民歌中常用的比兴手法。

〔媚〕爱悦。

〔谁肯相为言〕有谁肯为我捎封信呢?言,问讯。又译作“谁肯来劝慰一些我呢”也通。

〔双鲤鱼〕放书信的函,用两块木板做成,一底一盖,刻成鱼的外形。

〔烹鲤鱼〕指打开书函,这样说是为了用语生动。〔尺素书〕即书简。素,生绢,古人在上面写字。

〔长跪〕伸直了腰跪着。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坐在脚后跟上。假如将腰伸直,上身就显得长了。

〔上言〕前边说。“下言”就是后边说

[译文]

河边青草连绵,引起我无尽的思念。思念那远方的良人,可是这一份相思却无从获得宽慰。我只有在梦中才能与他相见,梦里他分明在我身边,而好梦乍醒才知他照旧远在异乡。异乡是那么遥远,他的行踪又漂泊无定,想要见面真是难之又难。枯桑虽无枝叶也能感受到北风的凛冽,海水虽不结冰也能感觉到天气的寒冷。只见别人各自回家团聚,谁肯对我稍加劝慰?有个客人打从远方而来,带给我一封信。抓紧叫小孩把信函拆开,里面有块一尺长、用白绢裁成的信笺。我伸直了腰跪着读信。信里到底写些什么呢?开头吩咐要好好地保重身体,结尾诉说他永久的思念。

10、《马伶传》原文和翻译译文

《马伶传》原文和翻译

马伶传①

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②。金陵为明之留都③,社稷百官皆在④;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女之问桃叶渡⑤、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⑥。梨园以技鸣者,无论数十辈⑦,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⑧,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⑨,与夫妖姬静女⑩,莫不毕集(11)。列兴化于东肆(12),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13)。迨半奏(14),引商刻羽(15),抗坠疾徐(16),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17),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18),或

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19)。未几更进(20),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21)。

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22),而兴化部又不愿辄以易之(23),乃竟辍其技不奏(24),而华林部独著。

去后且三年(25),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26),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27),招前日来宾,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28),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29),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30)。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31)。

其夜,华林部过马伶曰(32):“子(33),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34)。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35),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36)?”马伶曰:“当然(37),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愿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38),严相国俦也(39)。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40),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41)。

马伶名锦,字云将,其先西域人(42),当时犹称马回回云。

侯方域曰:异哉!马伶之得意师也。夫其以李伶为绝技,无所于求(43),乃走事昆山(44),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45),安得不工哉!呜乎!耻其技之不若(46),而去数千里为卒三年,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47)。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须问耶(48)?

解释

解释

①文章写马姓演员不能胜人,负气出走,长期深化社会生活,从而演技大进,扮演人物格外逼真,说明白戏剧表演中的一个深刻道理:要获得成功,必需长期观看体验生活。文章选材集中,简繁得当,先叙两次会演,马伶始败终胜,后借马伶答同叙其缘由,颇有章法。

②金陵:南京市旧名。梨园部:戏班。《新唐书·礼乐志》: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梨园弟

子。”后世因称戏剧团体为梨园。

③明之留都:明代开国时建都金陵,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金陵为留都,改名南京,也设置一套朝廷机构。

④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白虎通义·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广博,不行遍也;五谷众多,不行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后来遂用作国家之代称。这里仍用本义。

⑤问:探访。

⑥趾相错:脚印相交叉,形容游人之多。

⑦无论:或许,约计。

⑧新安:今安徽歙(shè射)县。贾(gǔ古):商人。

⑨征:召集。

⑩妖姬:明丽女人。静女:语出《诗经·邶风·静女》“静女其姝”。指少女。

(11)毕集:都来了。(12)肆:店铺,这里指戏场。

(13)《鸣凤》:指明传奇《鸣凤记》,传为王世贞门人所作,演夏言、杨继盛诸人与权相严嵩斗争故事。椒山先生:杨继盛,字仲芳,号椒山,容城(今属河北省)人,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弹劾严嵩被害。(14)迨(dià代):等到。半奏:演到中间。

(15)引商刻羽:演奏音乐。商、羽,古五音名。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6)抗坠疾徐:声音凹凸快慢。《礼记·乐记》:“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孙希旦集解引方氏悫曰:“抗,言声之发扬;队,言声之重浊。”(17)两相国论河套:指《鸣凤记》第六出《两相争朝》,情节是宰相夏言和严嵩争辩收复河套事。河套,地名,黄河流经今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形曲如套子,中间一带称作河套。在明代,河套为鞑靼(dádá达达)族所聚居,经常内扰,杨继盛、夏言诸人主见收复,严嵩反对,所以发生廷争。严嵩为当时专揽朝政的权臣,官至太子少师,结党营私,后被劾罢免。(18)西顾:往西看,指为华林部李伶的演出所吸引。叹:赞美,观赏。

(19)首不复东:头不再往东看,意为不愿看兴化部马伶演出。

(20)更进:连续往下演出。

(21)“盖马伶”两句:缘由是马伶耻于居李伶之下,卸装逃走。易衣,这里指卸装。

(22)既去:已离开。既,表行动完成。

(23)辄以易之:任凭换人。辄,犹“即”。《汉书·吾丘寿王传》:“盗贼不辄伏辜,免脱者众。”可引申为任凭。

(24)辍(chuò龊):停止。

(25)且:将近。

(26)故侣:旧日伴侣,指同班艺人。

(27)幸:冀也,期望。

(28)更奏:再次献演。

(29)已而:不久。

(30)“李伶”二句:李伶顿然惊愕,不禁出声,伏地称弟子。匐匍(púfú蒲伏),伏在地上。

(31)凌出:高出,凌驾于对方之上。

(32)华林部:指华林部伶人。过:访问。

(33)子:你,对对方的尊称。

(34)易:轻视。《左传·襄公四年》:“贵货易土。”引申为赛过。

(35)为:此是扮演的意思。至矣:象极、妙极。

(36)安从授之:从哪里学到。掩其上:盖过他。掩,盖过。《国语·晋语五》:“尔童子,而三掩人于朝。”

(37)当然:的确。(38)昆山:县名,在江苏省。顾秉谦:明熹宗天启年间为首辅,是阉党中人。(39)俦:同类人。

(40)“察其”二句:观看其行动,倾听其言语。聆,听。(41)罗拜:数人环列行礼。

(42)西域:古代地理名称,指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中亚一部分地方。

(43)无所于求:没有方法得到。

(44)走事昆山:到顾秉谦处去做仆从。事,侍奉。昆山,古人习惯以籍贯指代人,这里即指顾秉谦。下句“分宜”,即指严嵩,严嵩为分宜(今江西分宜县)人。

(45)以分宜教分宜:意即以生活中之严嵩为榜样来学演严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