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的记忆学前儿童的记忆知识目标1技能目标2了解记忆的概念、基本环节和种类;了解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记忆力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前儿童的记忆特点,并采取应对措施。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技能目标2了解记忆的概念、基本环节和种类;能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案例导入
欣欣2岁半了,一首儿歌她虽然不懂什么意思,但她跟着家长念几遍就记住了。但是,过几个小时再问她,她就记不太清楚了。宁宁6岁了,有一次,他在1分钟之内正确记住了17位数字:81726354453627189。原来他是经过思考抓住了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进行记忆的。他发现,每两个数字之和都是9,去掉最后一个9字,其余的数字排列都是对称的。引例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案例导入欣欣2岁半了,一首儿歌她虽问题:为什么欣欣和宁宁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呢?在进行学前教育时都应采取哪些对策、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呢?想一想问题:为什么欣欣和宁宁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呢?在进行学前教育时都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回忆)三个环节。一、学前儿童记忆发展概述(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一、学前儿童记忆发展概1.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2.记忆是积累知识、丰富经验的基本手段。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3.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积累经验、形成经验,促进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促进个性的形成)记忆与心理1.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记忆与心理1、识记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也就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分类(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把记忆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无意识记又叫不随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二)记忆的过程1、识记(二)记忆的过程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并不是所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被记住,而是只有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人浓厚兴趣并能激发人的情感的事物,才容易记住。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零碎的知识,就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无意识记是学前期儿童记忆的主导形式它对学前儿童获得许多前科学概念、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无意识记虽然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缺乏意识性和目的性,是一种偶然而又被动的识记,所以它不能帮助人积累起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无意识记的特点与表现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无意识记的特点与表现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俗称“死记硬背”。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对识记的材料很少进行加工,基本上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机械识记的效果不如意义识记,但机械识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又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可将需要机械识记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意义",以提高识记的效果。教学中应以意义识记为基础,机械识记为补充,将两种识记方式结合使用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
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它是建立在更高智力水平上的记忆。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惟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意义识记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主体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大量实验表明,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2.保持和遗忘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质的变化(图形)量的变化(记忆内容)记忆恢复现象2.保持和遗忘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
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记忆内容的变化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记忆
记忆恢复: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它与保持量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遗忘曲线完全相反。)
记忆恢复现象记忆恢复:记忆恢复现象(1)概念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称之为遗忘。遗忘的作用:积极的方面,消极的方面
遗忘及其规律(1)概念遗忘及其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遗忘的进程可用遗忘曲线表示,是描绘遗忘速度的曲线,表明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变化关系。
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线来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的,后来有人(陆志伟,1922)用有意义材料进行研究,证实了遗忘进程的这种趋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可用遗忘曲线表示,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遗忘的种类永久性遗忘遗忘的种类再认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是一种低水平的回忆过程,因为只有当经历过的事物在眼前时,才能再认。重现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但能在脑中出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就是信息的输出或提取过程。重现是记忆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考试时,是非题、选择题比问答题容易做,为什么?再认和重现再认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是一种低水平的回忆
记忆类型依据记忆在某方面的特点,对记忆所作的分类。按记忆手段: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大多数人的记忆类型为混合型,单纯为某种记忆类型的人不多。按记忆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按时间长短: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个体的记忆类型与其个性、职业训练、生活实践等有关系。记忆类型具有个体差异。(三)记忆的种类—记忆类型记忆类型依据记忆在某方面的特点,对记忆所作的分类。(三)1.按记忆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人的形象记忆发展的水平受社会实践活动制约,如音乐家擅长听觉形象记忆,画家擅长视觉形象记忆。大多数人的形象记忆均属混合型。1.按记忆内容分类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
逻辑记忆(抽象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与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情感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当某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合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头脑中。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情绪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
运动记忆: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运动员对动作要领的记忆等;具有易保持、恢复,不易遗忘的特点。)1.按记忆内容分类逻辑记忆(抽象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与逻辑思维过2.按时间分类—三种记忆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输入、编码、贮存、提取的过程。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加工方式和贮存时间及神经生理学关于记忆过程中生理活动特点的研究,可将记忆分作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上信息加工水平和生理活动特点都有所不同。这些记忆阶段即记忆系统。
2.按时间分类—三种记忆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信息输入注意检索外界刺激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信息输入注意检索外界刺激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0.25~2秒;容量很大;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信息来源:信息保持时间约为5秒~2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具有明确的意识性;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小实验:组块化(练习)185119211839193719351851,1921,1839,1937,1935EARTVCIAFBTGMGEUSAEAR--TV--CIA--FBT--GM--GE—USA小实验:组块化(练习)1851192118391937193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经过复述、编码,与个体经验建立了丰富而牢固的意义联系,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中。长时记忆的时间为1分种以上乃至终生;长时记快的容量极大,包括人所记住的一切经验。在长时记忆中,信息大多数以自然语言为中介进行编码,视觉表象也可以作为编码的中介。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命题网络的方式被保存。当需要再现时,网络的某一个有关部分被激活,有关信息被提取则转入短时记忆,随之得到再现。
如:幼年经验失忆症。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1.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瞬时记忆,没注意便消失。如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不及时复述则遗忘。如加以复述,并编码归类就转入长时记忆,在长时记忆内储存。2.在一定条件下又可提取出来。提取时,信息从长时记忆被回收到短时记忆中,从而被意识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如受干扰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遗忘。三种记忆系统的关系1.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瞬时记忆1.记忆表象的概念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叫记忆表象。例如,幼儿在幼儿园里活动,看不到自己的父母,但头脑中仍然能出现父母的形象。2.记忆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四)记忆表象及其特征1.记忆表象的概念(四)记忆表象及其特征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成人的抚育下,在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在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各方面的发展时,都可以看到经验在其中的作用,而个人经验的积累,要依靠记忆,记忆有助于其他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发展。1.记忆对知觉的发展的影响2.记忆对想象、思维的发展的影响3.记忆对语言的发展的影响4.记忆对情感、意志的发展的影响(五)记忆对学前儿童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成人的抚育下,在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已有经验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节省无论运用哪种指标或方法进行研究,都证明新生儿已经出现了记忆。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发生的指标1.习惯化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发生的指标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新生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1.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2.条件反射的建立(二)新生儿记忆的发生与发展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新生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6~12个月的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8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工作记忆。1~2岁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回忆(再现)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1~2岁儿童用行动表现出初步的回忆能力。1.5~2岁儿童,常常出现延迟模仿。(三)0~3岁儿童记忆的发展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三)0~3岁儿童记忆的1.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1)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因素。①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②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③儿童的情绪状态。④对被记忆对象的兴趣。(四)幼儿记忆的发展1.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四)幼儿记忆的发展(2)两种独特的现象①幼儿期健忘。3岁前儿童的记忆一般不能永久保持。这种现象称为“幼儿期健忘”。②记忆回涨现象。记忆回涨现象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要高。这一现象最早是由巴拉德(Ballard)在1913年发现的。(2)两种独特的现象2.记忆容量的增加儿童记忆中所保留的信息容量,起初是很小的,随着年龄增长,记忆容量逐渐增加。由于短时记忆在记忆理论和生活实践中所处的特殊地位,所以关于记忆容量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短时记忆容量的发展上。2.记忆容量的增加3.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1)无意识记占优势。①无意识记的效果优于有意识记。②无意识记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2)幼儿无意识记的效果依赖于下列因素:①客观事物的性质。②客观事物与幼儿主体的关系。③幼儿认知活动的主要对象或活动所追求的事物。④活动中感官参加的数量。⑤活动动机。(3)有意识记逐渐发展。①幼儿的有意识记是在成人的教育下逐渐产生的。②幼儿有意识记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对记忆任务的意识和活动动机。3.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4.机械识记占优势,意义识记逐渐发展(1)幼儿较多运用机械识记。(2)幼儿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3)幼儿的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都在不断发展。4.机械识记占优势,意义识记逐渐发展5.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逻辑记忆逐渐发展(1)幼儿形象记忆的效果优于语词逻辑记忆。(2)幼儿的形象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3)幼儿形象记忆和语词逻辑记忆的差别逐渐缩小。5.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逻辑记忆逐渐发展6.记忆策略的发展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1)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2)使记忆材料系统化。(3)间接的意义识记。6.记忆策略的发展儿童常见的记忆策略有:1.记得快忘得也快2.记忆不精确(1)完整性较差。(2)容易混淆。三、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一)学前儿童记忆品质的发展1.记得快忘得也快三、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一)学前儿童记忆1.培养幼儿对识记的兴趣和信心2.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培养幼儿的有意识记3.帮助幼儿理解记忆的材料,培养幼儿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4.为幼儿提供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新颖有趣的材料和活泼多变的方法5.组织各种活动(游戏、学习等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幼儿记忆的效果6.教给幼儿运用记忆的方法或策略7.帮助幼儿根据遗忘规律进行合理的复习(二)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1.培养幼儿对识记的兴趣和信心(二)学前儿童记忆力的培养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有哪些?2.什么是记忆表象?记忆表象有哪些特点?3.新生儿记忆有哪些特点?4.婴儿记忆有哪些特点?5.幼儿记忆有哪些特点?6.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记忆力?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记忆?记忆的种类有哪些?复习思考题文本文本文本文本1.比较幼儿在游戏中与日常生活中对儿歌的记忆,分析动机对幼儿记忆效果的影响。2.设计两个促进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活动方案。实践应用题文本文本文本文本1.比较幼儿在游戏中与日常生活中对儿歌的记学前儿童的记忆学前儿童的记忆知识目标1技能目标2了解记忆的概念、基本环节和种类;了解学前儿童记忆的特点;掌握培养学前儿童记忆力的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学前儿童的记忆特点,并采取应对措施。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技能目标2了解记忆的概念、基本环节和种类;能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案例导入
欣欣2岁半了,一首儿歌她虽然不懂什么意思,但她跟着家长念几遍就记住了。但是,过几个小时再问她,她就记不太清楚了。宁宁6岁了,有一次,他在1分钟之内正确记住了17位数字:81726354453627189。原来他是经过思考抓住了这些数字之间的规律性联系进行记忆的。他发现,每两个数字之和都是9,去掉最后一个9字,其余的数字排列都是对称的。引例文本文本文本文本案例导入欣欣2岁半了,一首儿歌她虽问题:为什么欣欣和宁宁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呢?在进行学前教育时都应采取哪些对策、方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呢?想一想问题:为什么欣欣和宁宁会出现这样的行为呢?在进行学前教育时都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回忆)三个环节。一、学前儿童记忆发展概述(一)记忆的概念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一、学前儿童记忆发展概1.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记忆使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练习过的动作)2.记忆是积累知识、丰富经验的基本手段。记忆联结着人们的心理活动的过去和现在,是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机能。3.记忆在个体的心理发展中,也有重要作用。(积累经验、形成经验,促进心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促进个性的形成)记忆与心理1.记忆是整个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记忆与心理1、识记识记是一种反复认识某种事物并在脑中留下痕迹的过程,也就是把所需信息输入头脑的过程。分类(1)无意识记与有意识记
根据提取记忆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的,可以把记忆分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无意识记又叫不随意识记。没有自觉的识记目的,不需任何识记方法,也不需作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个体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的识记。(二)记忆的过程1、识记(二)记忆的过程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并不是所有接触过的事物都能被记住,而是只有那些在生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人浓厚兴趣并能激发人的情感的事物,才容易记住。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零碎的知识,就是通过无意识记获得的。无意识记是学前期儿童记忆的主导形式它对学前儿童获得许多前科学概念、知识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无意识记虽然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它缺乏意识性和目的性,是一种偶然而又被动的识记,所以它不能帮助人积累起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无意识记的特点与表现无意识记具有选择性无意识记的特点与表现
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识记。俗称“死记硬背”。机械识记的特点,是对识记的材料很少进行加工,基本上是按照材料呈现的时空顺序进行逐字逐句的识记。机械识记的效果不如意义识记,但机械识记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又是不可缺少的。有时可将需要机械识记的内容,人为地赋予其"意义",以提高识记的效果。教学中应以意义识记为基础,机械识记为补充,将两种识记方式结合使用机械识记与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取简单重复
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它是建立在更高智力水平上的记忆。意义识记的基本条件是对材料的理解和进行思惟加工。有些材料,如科学概念、范畴、定理、法则和规律、历史事件、文艺作品等,都是有意义的。意义识记的全面性、牢固性、精确性及迅速有效性,依赖于主体对材料理解的程度。
大量实验表明,意义识记的效果优于机械识记。
意义识记意义识记通过理解材料的意义,把握材料内容的识记2.保持和遗忘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
质的变化(图形)量的变化(记忆内容)记忆恢复现象2.保持和遗忘保持是经历过的事物在头脑中储存和巩固的
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的研究,同样证实了他的设想。记忆内容的变化Bartlett用图画作材料,应用顺序再产生的方法进行记忆
记忆恢复:指识记某种材料后经过若干时间(一般为数天)测得的保持量,大于识记后即时测得的保持量。(它与保持量随时间推移而减少的遗忘曲线完全相反。)
记忆恢复现象记忆恢复:记忆恢复现象(1)概念
对识记的材料不能再认或回忆,或错误的再认和回忆的现象,称之为遗忘。遗忘的作用:积极的方面,消极的方面
遗忘及其规律(1)概念遗忘及其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遗忘规律
遗忘的进程可用遗忘曲线表示,是描绘遗忘速度的曲线,表明遗忘变量和时间变量的变化关系。
这是由艾宾浩斯首先发现的,他用遗忘曲线来表示了这种遗忘的进程。艾宾浩斯是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进行研究的,后来有人(陆志伟,1922)用有意义材料进行研究,证实了遗忘进程的这种趋势。
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水平上。艾宾浩斯遗忘规律遗忘的进程可用遗忘曲线表示,永久性遗忘暂时性遗忘遗忘的种类永久性遗忘遗忘的种类再认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是一种低水平的回忆过程,因为只有当经历过的事物在眼前时,才能再认。重现指经历过的事物不在眼前,但能在脑中出现,并加以确认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就是信息的输出或提取过程。重现是记忆系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考试时,是非题、选择题比问答题容易做,为什么?再认和重现再认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够识别,是一种低水平的回忆
记忆类型依据记忆在某方面的特点,对记忆所作的分类。按记忆手段:可分为视觉型、听觉型、运动型、混合型。大多数人的记忆类型为混合型,单纯为某种记忆类型的人不多。按记忆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按时间长短: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瞬时记忆(又称"感觉记记")、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个体的记忆类型与其个性、职业训练、生活实践等有关系。记忆类型具有个体差异。(三)记忆的种类—记忆类型记忆类型依据记忆在某方面的特点,对记忆所作的分类。(三)1.按记忆内容分类
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通常以表象形式存在,所以又称“表象记忆”。它是直接对客观事物的形状、大小、体积、颜色、声音、气味、滋味、软硬、温冷等具体形象和外貌的记忆,直观形象性是其显著特点。形象记忆按照主导分析器的不同,可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味觉的和嗅觉的等等。人的形象记忆发展的水平受社会实践活动制约,如音乐家擅长听觉形象记忆,画家擅长视觉形象记忆。大多数人的形象记忆均属混合型。1.按记忆内容分类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
逻辑记忆(抽象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与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情感记忆):以体验过的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当某情境或事件引起个人强烈或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时,对情境、事件的感知,同由此而引发的情绪、情感结合在一起,都可保持在人的头脑中。在回忆过程中,只要有关的表象浮现,相应的情绪、情感就会出现。情绪记忆具有鲜明、生动、深刻、情境性等特点。
运动记忆:以过去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运动员对动作要领的记忆等;具有易保持、恢复,不易遗忘的特点。)1.按记忆内容分类逻辑记忆(抽象记忆):以概念、判断、推理与逻辑思维过2.按时间分类—三种记忆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输入、编码、贮存、提取的过程。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加工方式和贮存时间及神经生理学关于记忆过程中生理活动特点的研究,可将记忆分作若干阶段,每个阶段上信息加工水平和生理活动特点都有所不同。这些记忆阶段即记忆系统。
2.按时间分类—三种记忆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信息输入注意检索外界刺激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信息输入注意检索外界刺激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具有鲜明的形象性;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大约有0.25~2秒;容量很大;感觉记忆中保存的信息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会很快地消失;如果受到注意,它就进入了短时记忆系统进行保存。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信息来源:信息保持时间约为5秒~2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约为7±2个组块;具有明确的意识性;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就进入了长时记忆。
2.短时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小实验:组块化(练习)185119211839193719351851,1921,1839,1937,1935EARTVCIAFBTGMGEUSAEAR--TV--CIA--FBT--GM--GE—USA小实验:组块化(练习)1851192118391937193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息经过复述、编码,与个体经验建立了丰富而牢固的意义联系,就可能转入长时记忆系统中。长时记忆的时间为1分种以上乃至终生;长时记快的容量极大,包括人所记住的一切经验。在长时记忆中,信息大多数以自然语言为中介进行编码,视觉表象也可以作为编码的中介。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命题网络的方式被保存。当需要再现时,网络的某一个有关部分被激活,有关信息被提取则转入短时记忆,随之得到再现。
如:幼年经验失忆症。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中贮存的信1.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瞬时记忆,没注意便消失。如加以注意,就转入短时记忆,不及时复述则遗忘。如加以复述,并编码归类就转入长时记忆,在长时记忆内储存。2.在一定条件下又可提取出来。提取时,信息从长时记忆被回收到短时记忆中,从而被意识到。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如受干扰或其他因素的影响,也会产生遗忘。三种记忆系统的关系1.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它所留下的痕迹为瞬时记忆1.记忆表象的概念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形象叫记忆表象。例如,幼儿在幼儿园里活动,看不到自己的父母,但头脑中仍然能出现父母的形象。2.记忆表象的特征(1)直观性。(2)概括性。(3)可操作性。(四)记忆表象及其特征1.记忆表象的概念(四)记忆表象及其特征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成人的抚育下,在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我们在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各方面的发展时,都可以看到经验在其中的作用,而个人经验的积累,要依靠记忆,记忆有助于其他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的发展。1.记忆对知觉的发展的影响2.记忆对想象、思维的发展的影响3.记忆对语言的发展的影响4.记忆对情感、意志的发展的影响(五)记忆对学前儿童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是在成人的抚育下,在学习和掌握人类社会已有经验1.习惯化2.条件反射3.重学节省无论运用哪种指标或方法进行研究,都证明新生儿已经出现了记忆。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发生的指标1.习惯化二、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一)记忆发生的指标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新生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对刺激的习惯化和最初的条件反射。1.对熟悉的事物产生“习惯化”2.条件反射的建立(二)新生儿记忆的发生与发展新生儿期是记忆发生的时期。新生儿的记忆主要是短时记忆,表现为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3~6个月婴儿的长时记忆有很大发展。6~12个月的婴儿再现的潜伏期明显延长。8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出现工作记忆。1~2岁儿童记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回忆(再现)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1~2岁儿童用行动表现出初步的回忆能力。1.5~2岁儿童,常常出现延迟模仿。(三)0~3岁儿童记忆的发展1~3个月是长时记忆开始发生的阶段。(三)0~3岁儿童记忆的1.记忆保持时间逐渐延长(1)影响儿童记忆保持的因素。①儿童对记忆对象的感知程度。②儿童的知识经验和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③儿童的情绪状态。④对被记忆对象的兴趣。(四)幼儿记忆的发展1.记忆保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福建省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合同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证明范文》
- 伯贤测试题及答案
- 光电材料性能测试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图书管理员信息安全意识提升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考试时事热点考查试题及答案
-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新课标核心素养一站式教与学(部编版)
- 文化产业管理考试试题参考资料
- 母猪怀孕管理知识试题及答案
- 专利战略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山东省高中名校2025届高三4月校际联合检测大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2025年03月如东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2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槟榔合作协议合同
- 欢乐购物街(教案)-2024-2025学年一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9物一模】2025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物理试卷(含答案)
- Unit5Whatwereyoudoingwhentherainstormcame?SectionB1a-1d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册
- 2025年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9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GB/T 45255-2025公共信用综合评价规范
-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含答案)
- 能源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主题班会课件-《花开应有时》预防早恋男女交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