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八上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2020年中考题汇编(上)课件_第1页
部编八上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2020年中考题汇编(上)课件_第2页
部编八上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2020年中考题汇编(上)课件_第3页
部编八上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2020年中考题汇编(上)课件_第4页
部编八上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2020年中考题汇编(上)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年秋部编版八上语文期中期末复习专题

十、课内文言文阅读2020年中考题汇编(上)

2020年秋部编版八上语文期中期末复习专题

十、课内文言文11. 202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B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202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B卷)2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略无阙处_________(2)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3)沿溯阻绝_________(4)虽乘奔御风_________(1)同“缺”(空隙,缺口)(2)冲上(漫上)(3)逆流而上(4)飞奔的马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2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2分)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31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11.(3分)B(这句话并不能体现“山高”“回环曲折”的特点)1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41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链接材料】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③,瞿塘不可触……(节选自《乐府诗集》)[注]①〔滟(yàn)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噗(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12.(4分)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2分);选文第①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2分)。1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52. 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①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②,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③,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④,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秦观《龙井题名记》)【注释】①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讲经,与下文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篮舆(yú):竹轿。④天宇开霁:天空晴朗,④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上。2. 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卷6【分析】【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房屋,灯火若隐若现,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二更天的时候,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分析】【参考译文】7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月色入户

(2)但少闲人

(3)以书邀余

(4)谒辨才于朝音堂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户:门。②句意: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只是。③句意: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书:信,书信。④句意: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谒:拜见,拜访。答案:(1)①门;②只,只是;③信,书信;④拜见,拜访。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8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濯足于惠因涧

尝射于家圃B.得支径上风篁岭

横柯上蔽C.殆非人间之境

马之千里者D.明日乃还

乃不知有汉(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于:在/于:在;B.上:爬上/上:在上面;C.之: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D.乃:才/乃:竟然。故选:A。(2)A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97.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2分)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憩,休息。于,在。酌,倒。据,倚靠。(我们)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3)(我们)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7.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2分)108.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请作具体分析。(2分)(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以知道,【甲】文从视觉角度写出月色空明,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从“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可以知道,【乙】文从听觉角度写出夜晚环境的幽寂幽静。(4)示例一:【甲】文运用定点观察,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乙】文采用移步换景,交代行踪游踪,写从普宁到寿圣院沿途的景色示例二:【甲】文从视觉角度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乙】文从听觉角度写出夜晚环境的幽寂幽静。8.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请作具体11【点评】“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点评】“之”的用法:123. 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连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行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i):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3. 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试题13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③共买食之

④饮酒但饮湿5.①高兴的样子②考虑,想到③吃④只.仅说明:本题4分.6.翻译句子.<4分)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②黄门置箸面叹.东坡已尽之矣。6.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②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说明:本题4分.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47.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B.[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C.[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D.[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7.B说明:本题2分。8.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2分)8.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难再所难免。与其哀声叹气,不如乐观面对。说明:本题2分。只要体现出劝慰弟弟乐观面对挫折,符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7.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154.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lí):吃酒糟,喝薄酒。4.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16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3)盖竹柏影也

盖:(

(4)皆可以饱

饱:(

)15.(2分)(1)念:考虑,想到(2)相与:共同,一起(3)盖:大概是(4)饱:吃饱(使……饱,让……饱)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7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16.(4分)(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1)如果有可以观赏(观看)的地方,都可以获得快乐。(2分)【】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句子翻译按照“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将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大意流畅。采用“留、删、调、补、替”等方法,准确翻译。(1)要留意“但”“者耳”的翻译。(1)要注意“苟”“皆”的翻译。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817.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7.(3分)示例一:景物特点鲜明(1分),“积水空明”等句传神地写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1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示例二: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用竹柏的影子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明亮(1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示例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院中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月色的澄澈明净(1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示例四:“交横”(“空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皎洁明澈(2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描写、词语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如”可以看出使用了比喻,写水其实是写月光,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然后分析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17.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1918.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3分)18.(3分)①在苏轼的眼中,月色(竹柏影)是可观(美好)的(1分)(如学生引用“月色入户”或“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给1分)。②苏轼受到贬谪,(在承天寺中)与友人一起漫步闲庭(欣赏月下美景)(1分),愁绪得到排遣(感受到快乐)(1分)(学生如引用“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等句,不作解说,给1分)。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干要求概括甲文印证“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的内容,要注意把握住“可观”和“乐”两点,从甲文中寻找答案。可观为“月色”,“乐”为通过观赏月色,获得快乐。18.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205. 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完成10-14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①贫吊②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③,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5. 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试卷21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④,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释]①振:救济。②吊:慰问。③成:讲和,和解。④弊:同“疲”。【分析】【参考译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22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范蠡和大夫柘稽去求和,到吴国做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

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

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所以越国大败了吴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23(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B.人恒过

过:错误C.越王勾践反国

反:同“返”,返回D.厚遇宾客

遇:对待,招待【解答】(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CD.正确;B.有误,过:犯错误。故选:B。(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24(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行拂乱其所为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C.置胆于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D.而越大破吴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1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之:的/之:代词;B.其:他的/其:加强语气;C.于:在/于:在;D.而:表承接关系/而:表修饰关系。故选:C。(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5(1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发现和和培养人才的重要性。B.【乙】文写的是: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通过礼贤下士、与民同劳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大败吴国。C.【甲】文第二段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经受磨练的好处,最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D.【乙】文中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终破吴的故事可以用作[甲]文中心论点的事实论据。(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A.有误,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BCD.正确。故选:A。(1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6(1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1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所以,用来。动,使……坚韧。忍,使……坚韧。曾,同“增”,增加。句意: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加他原来不具有的才能。②重点词:伐,攻打。师,军队。遂,于是,就。句意:勾践攻打吴国,吴国的军队战败了,(勾践)于是杀了吴国太子。(13)①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不断增加他原来不具有的才能。②勾践攻打吴国,吴国的军队战败了,(勾践)于是杀了吴国太子。(13)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7(14)[甲]文中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和[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甲】文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在艰苦磨练中才能造就人才的道理。【乙】文写越国战败后,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通过礼贤下士、与民同劳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大败吴国。所以,【甲】文中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和【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告诉我们逆境造就人才(只有经得起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在谈看法时,可以联系如何对待困难与挫折去阐述。(14)逆境造就人才(只有经得起艰苦的磨炼,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遇到困难挫折,也应当把它当成磨炼自己才能的机会,积极面对。(14)[甲]文中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和[乙]文中勾践卧薪尝胆28【点评】“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点评】“之”的用法:296.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五)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1-25题。(10分,每小题2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生于优患,死于安乐》)6. 2020年湖北省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30[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着耽③嗜滋味,玩悦声色,所欲既多,所损亦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敞④”,不知时政得失,亦不见过,以是灭亡。朕既在九重⑤,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⑥”。(节选自《贞观政要》,有删改)[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年号。②存:抚恤。③耽:沉溺。④敞:通“蔽”。⑤九重:深宫之内。⑥存意:用心操劳国事。

[乙]贞观①初,太宗谓侍臣日:“为君之道,必须先存②百姓。若31【分析】参考译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分析】参考译文:32【乙】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必须首先关心百姓。如果用损害百姓的办法来满足自身的享乐,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肚子填饱了,人也就死了。再说,我从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求。常常思索使人身体受到损害的原因不在别的,都是由于自己贪欲才酿成的灾祸。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那么这些欲望越多,所受到的损害也就越大,这样既妨害国家大事,又扰乱百姓。”贞观六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目都受到蒙蔽,弄不清哪些政策是成功的,哪些政策的失败的,帝王不知道自己有哪些过错,于是渐渐导致国灭身亡。我既然住在深宫之内,不可能完全知道天下所有的事情,所以希望你们诸位起到我的耳目的作用。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乙】贞观初年,唐太宗对侍臣们说:“做国君所应当遵循的原则,33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饿其体肤

饿: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喻:

(3)犹割股以咦腹

股:

(4)若耽嗜滋昧

嗜: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为:使他忍饥挨饿。饿:使……饥饿。②句意为: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喻:知晓,明白。③句意为:那就像从自己腿上割肉来充饥一样。股:大腿。④句意为:如果一味沉溺于吃喝,沉湎于声色。嗜:爱好。(1)①使……饥饿;②知晓,明白;③大腿;④爱好。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342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划2处,2分)莫

便

意。(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这个句子的大意是“不要以为国家太平,边疆安宁,就不用心操劳国事了”,据此断句为: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2)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2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限3523.翻译下面句子。(2分)(1)人恒过,然后能改。(2)古之昏君,其耳目皆为敝。(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①中重点词语有:恒,常常,总是。过,过错,过失。句意为: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②中重点词语有:其,代词,指昏君。皆,全,都。为,表示被动。蔽,被蒙蔽。句意为: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目都受到蒙蔽。(3)①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②古代的昏君,他们的耳朵和眼睛都受到蒙蔽。23.翻译下面句子。(2分)36部编八上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2020年中考题汇编(上)课件3724.[甲][乙]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之道。[甲]文强调润国家兴盛内要有“

”,外要有“

”;[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

其次是"___▲

",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用原文作答,2分)(4)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语段内容,抓住相关语句来概括即可。根据“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可知,国家兴盛内要有“法家拂士”,外要有“敌国外患”;根据“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再者,不敢纵逸。朕每思伤其身者不在外物,皆由嗜欲以成其祸”可知,乙文强调为君之道,首先是“存百姓”,其次是“不敢纵逸”,还要广开言路,居安思危。(4)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存百姓

不敢纵逸24.[甲][乙]两文从个人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角度阐述了治国3825.[甲]文画波浪线部分从正面人手运用了___▲

论证方法,[乙]文画波浪线部分从反面着笔运用了____▲

论证方法。(2分)(5)本题考查论证方法辨别。根据语句内容,结合论证方法分类情况来辨别即可。“舜发于畎亩之中……百里奚举于市”是列举舜等人的事例来证明人才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道理,运用的是举例论证的方法。“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把损害百姓利益满足自己的欲望的行为比作割大腿上的肉充饥,从方面论证了存百姓的重要意义,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5)举例

比喻25.[甲]文画波浪线部分从正面人手运用了___▲论39【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录不翻译;2.直。即将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直接译成以该词为语素的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3.补。即将文言文中省略的词语、句子成分,在译文中适当地补充出来;4.删。即删去不译的词。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判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等,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便可删去;5.调。即对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句式的特殊句式,翻译时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使译文完全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这种方法在古文翻译中用得最多,中考几乎年年考到;6.换。即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点评】文言文翻译“六字诀”407.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1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7. 2020年湖南省常德市中考语文试题41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B.百里奚举于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愿为市鞍马C.必先苦其心志D.征于色其喜洋洋者矣

天山共色18A19.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用“/”画两处)。(2分)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9.(2分)然后/知/生于忧思而死于安乐也(画对1处给1分,画对2处给满分)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4220,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0.(3分)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采分点:“使动句式”“曾益”各I分,句子顺畅1分)21.请以课文《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为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的理解。(3分)21.(3分)“生于忧患”的意思是说,忧患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1分)陈胜、吴广出身低微,在戍守渔阳途中遭逢大雨,困于大泽乡,在逃亡也是死、起义也是死的境遇中,选择了为国事而死,最后建立了张楚政权。如果不是“苦秦久矣”,如果不是身处绝境,就没有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2分)20,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438. 2020年辽宁省抚顺铁岭市中考语文试题(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9—12题。(12分)【甲】……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8. 2020年辽宁省抚顺铁岭市中考语文试题44【乙】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其所任用公辈数人,诚以为贤。然致理比于三、五之代,犹为不逮,何也?”魏徵对曰:“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皆欲励精为政,比迹于尧、舜;及其安乐也,则骄奢放逸,莫能终其善。人臣初见任用者,皆欲匡主济时,追纵于稷、契;及其富贵也,则思苟全官爵,莫能尽其忠节。若使君臣常无懈怠,各保其终,则天下无忧不理,自可超迈前古也。”太宗曰:“诚如卿言。”【乙】贞观十二年,太宗谓侍臣曰:“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45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其所任用公辈数人B.必先苦其心志

莫能尽其忠节C.然后能改

然自古帝王初即位者D.征于色

比迹于尧、舜9.B(都是代词,指代他A任务;任用C这样;然而D在;和)10.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2)朕读书见前王善事,皆力行而不倦。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10.(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2)我在读书时发现前朝帝王做过的善事,都能身体力行而不知疲倦。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461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1)请分别从君臣两个角度,概括出【乙】中魏徵认为唐太宗功业仍不及三皇五帝的原因。(2分)(2)魏徵的看法印证【甲】中“

”一句。(1分)11.今四夷宾服/天下无事/诚旷古所未有12.(1)君主待国家太平时就骄奢放纵;臣子待富贵显达时就思考保全官位。(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2.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3分)479. 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8—11题。(10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

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

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

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9. 2020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语文试卷48【乙】田单①将攻狄②,往见鲁仲子③。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下也。”田单乃惧,问鲁仲子曰:“先生谓单不能下狄,请闻其说。”鲁仲子曰:“当今将军东有夜邑④之奉,西有淄⑤上之虞⑥,黄金横带⑦而驰于淄、渑之间。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田单曰:“单有心,先生志之矣。”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⑧之所。及援桴⑨鼓之,狄人乃下。(选自《战国策•田单将攻狄》)【注释】①田单:战国时齐国临淄人。②狄:在今山东高青东南。③鲁仲子:齐国高士。④夜邑:在今山东掖县。⑤淄:水名。⑥虞:通“娱”,娱乐。⑦黄金横带:腰系黄金的带钩。⑧矢石:箭和垒石,是守城的武器。⑨援桴(fú):拿鼓槌。【乙】田单①将攻狄②,往见鲁仲子③。仲子曰:“将军攻狄,不能49【分析】【参考译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集市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必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这样来使他的心灵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人常常犯错,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想阻塞,然后才能奋起;心绪显露在脸色上,表达在声音中,然后才能被人了解。一个国家,在内如果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分析】【参考译文】50【乙】田单将要进攻狄城,去拜见鲁仲连,鲁仲连说:“将军进攻狄城,是会攻不下的。”田单听了有些害怕,便去问鲁仲连:“先生说我攻不下狄城,请听听您讲的道理吧。”鲁仲连说:“现在,将军您,东可收纳夜邑封地的租税,西可在淄水之上尽情地欢乐,金光闪闪的宝剑横挎在腰间,驰骋在淄水,渑水之间,现在您有贪生的欢乐,而没有战死的决心。这就是您攻不下狄城的原因。”田单说:“我有决死之心,先生您就看着吧!”第二天,他就激励士气,巡视城防,选择敌人的石头箭弩攻击范围之内的地方擂鼓助威,狄城终于被攻下了。【乙】田单将要进攻狄城,去拜见鲁仲连,鲁仲连说:“将军进攻狄518.下列句中加粗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A. 曾益其所不能(曾:同“增”,增加)B. 行拂乱其所为(拂:扰乱)C. 田单乃惧.(惧:害怕)D. 先生志之矣(志:记,记住)【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CD.正确;B.有误,句意:扰乱其人业已开始的行动。拂:违背,不顺。故选:B。答案:(1)B8.下列句中加粗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52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将军攻狄,不能下也。(2)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故,所以。将,将要。是,这样。句意: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②重点词:攻,攻打。下,攻下,拿下。句意:将军攻打狄城,不能攻下。(2)①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②将军攻打狄城,不能攻下。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5310.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3)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第二天,他就激励士气,巡视城防,选择敌人的石头箭弩攻击范围之内的地方擂鼓助威。因为限断两处,故断为: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3)明日/乃励气巡城/立于矢石之所。10.用“/”为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5411.【甲】【乙】两文都表明一个共同的道理,无论是治国还是战争,享受安乐往往会有导致失败的危险。两文中都体现这一道理的句子分别是:

【甲】

;【乙】

。(请分别用文中原句回答)(2

分)(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甲】文围绕客观环境与个人和国家命运的关系,阐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深刻道理。【乙】文中“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也阐明了同样的道理。(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有生之乐,无死之心,所以不胜者也。【点评】“故”的用法: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故:旧有的,原来的)②桓侯故使人问之(故:特意)③公问其故(故:原因,缘故)④故余虽愚(故:所以,因此)

11.【甲】【乙】两文都表明一个共同的道理,无论是治国还是战55

2020年秋部编版八上语文期中期末复习专题

十、课内文言文阅读2020年中考题汇编(上)

2020年秋部编版八上语文期中期末复习专题

十、课内文言文561. 202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B卷)(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 2020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B卷)57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略无阙处_________(2)至于夏水襄陵_________(3)沿溯阻绝_________(4)虽乘奔御风_________(1)同“缺”(空隙,缺口)(2)冲上(漫上)(3)逆流而上(4)飞奔的马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1)(2分)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2分)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有很多趣味。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581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B.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11.(3分)B(这句话并不能体现“山高”“回环曲折”的特点)1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591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别表现了景物的什么特点。(4分)【链接材料】滟滪①大如马,瞿塘②不可下;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襆③,瞿塘不可触……(节选自《乐府诗集》)[注]①〔滟(yàn)滪(yù)〕瞿塘峡口的一个巨大礁石,枯水期露出水面时如牛马般高大。②〔瞿(qú)塘〕瞿塘峡,长江三峡之一。③〔噗(fú)〕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12.(4分)链接材料表现瞿塘峡的凶险(2分);选文第①段表现三峡秋景的肃杀,凄异(2分)。12.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请说出“链接材料”与选文第④段分602. 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元丰二年,中秋后一日,余自吴兴来杭,东还会稽。龙井有辨才①大师,以书邀余入山。比出郭,日已夕,航湖至普宁,遇道人参寥,问龙井所遣篮舆②,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③,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④,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秦观《龙井题名记》)【注释】①辨才:法号元静,曾在灵隐山讲经,与下文的参寥都是苏轼的朋友。②篮舆(yú):竹轿。④天宇开霁:天空晴朗,④雷峰:雷峰塔,位于西湖风景区南岸夕照山上。2. 2020年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考语文试卷61【分析】【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乙】元丰二年,中秋节第二天,我从吴兴去杭州,(然后)在向东赶回会稽。龙井(这个地方)有位辨才大师,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等到出了城,太阳已经西沉,(我)取水道航行到普宁,碰到的道人参寥,问(他)龙井是否有可供遣使、雇佣的竹轿,(参寥)说,“(你)来的不是时候,(轿子)已经离开了。”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甚至连)头发都能数清。于是(我)便放弃坐船,跟着参寥拄着拐杖沿着湖边慢走。过了雷峰塔,渡过南屏一带,在惠因涧洗脚,进入灵石坞,发现一条小路(就沿着它)爬到了风篁岭,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从普宁到龙井亭总共经过了十五座佛寺,都十分寂静,听不到人的声音,路边的房屋,灯火若隐若现,草木茂盛,水流得很急,发出悲怆的声响,这大概不是人间有的地方。(我们继续)前行,二更天的时候,才到寿圣院,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第二天便回去了。【分析】【参考译文】6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1)月色入户

(2)但少闲人

(3)以书邀余

(4)谒辨才于朝音堂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户:门。②句意: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只是。③句意:用书信的方式邀请我到(龙井)山中去。书:信,书信。④句意:在朝音堂拜见辨才大师。谒:拜见,拜访。答案:(1)①门;②只,只是;③信,书信;④拜见,拜访。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63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濯足于惠因涧

尝射于家圃B.得支径上风篁岭

横柯上蔽C.殆非人间之境

马之千里者D.明日乃还

乃不知有汉(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于:在/于:在;B.上:爬上/上:在上面;C.之:的/之:定语后置的标志;D.乃:才/乃:竟然。故选:A。(2)A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647.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2分)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3)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憩,休息。于,在。酌,倒。据,倚靠。(我们)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3)(我们)在龙井亭休息,舀起泉水,(背)靠着山石便喝了起来。7.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2分)658.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请作具体分析。(2分)(4)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从“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以知道,【甲】文从视觉角度写出月色空明,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从“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可以知道,【乙】文从听觉角度写出夜晚环境的幽寂幽静。(4)示例一:【甲】文运用定点观察,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乙】文采用移步换景,交代行踪游踪,写从普宁到寿圣院沿途的景色示例二:【甲】文从视觉角度写出月色空明/空灵澄澈,疏影摇曳的美妙境界。【乙】文从听觉角度写出夜晚环境的幽寂幽静。8.甲、乙两文都写了月夜之景,但写景观察的角度不同,请作具体66【点评】“之”的用法:①旁人皆为之感怆(之:代词)②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③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④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⑤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⑥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⑦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点评】“之”的用法:673. 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8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连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行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东坡先生与黄门公①南迁②,相遇于梧、藤③间。道旁有鬻④汤饼者,共买食之。觕⑤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⑥’而已。”(选自陆游《老学庵笔记》[注释]①黄门公:指苏辙,下文中的“九三郎”也是对苏辙的称谓。②南迁:贬谪到南方。③梧、藤:梧州、藤州。④鬻(yi):卖。⑤觕(cū):同“”粗”。⑥饮湿:指润湿嘴巴。3. 2020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语文试题68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③共买食之

④饮酒但饮湿5.①高兴的样子②考虑,想到③吃④只.仅说明:本题4分.6.翻译句子.<4分)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②黄门置箸面叹.东坡已尽之矣。6.①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②苏辙放下筷子叹气,苏轼已经吃完汤饼了。说明:本题4分.5.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697.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亦”和“相与”点出两人相似的遭遇和心境。B.[乙]文描写了被贬后的艰难生活。大笑”看似写乐,实则写人物的苦闷。C.[甲]文以第一人称写寻友赏月的悠闲。[乙]文以第三人称叙述故事,“徐”和“大笑”准确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风采。D.[甲][乙]两文都采用记叙和描写的方式来写被贬后的生活,最后都以议论结尾。7.B说明:本题2分。8.如果你是东坡先生在[乙]文的情境中,会对九三郎说什么?(2分)8.示例:弟弟.人生中的磨难再所难免。与其哀声叹气,不如乐观面对。说明:本题2分。只要体现出劝慰弟弟乐观面对挫折,符合语境,言之有理即可。7.对[甲][乙]两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704.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2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①,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注释】①哺糟啜醨(chuòlí):吃酒糟,喝薄酒。4. 2020年云南省中考语文试题71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念无与为乐者

念:(

(2)相与步于中庭相与:(

)(3)盖竹柏影也

盖:(

(4)皆可以饱

饱:(

)15.(2分)(1)念:考虑,想到(2)相与:共同,一起(3)盖:大概是(4)饱:吃饱(使……饱,让……饱)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72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苟有可观,皆有可乐。16.(4分)(1)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2分)(1)如果有可以观赏(观看)的地方,都可以获得快乐。(2分)【】本题考查句子翻译。句子翻译按照“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将关键词语翻译准确,大意流畅。采用“留、删、调、补、替”等方法,准确翻译。(1)要留意“但”“者耳”的翻译。(1)要注意“苟”“皆”的翻译。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7317.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7.(3分)示例一:景物特点鲜明(1分),“积水空明”等句传神地写出了月色的澄澈透明(1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示例二: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用竹柏的影子侧面写出月光的澄澈明亮(1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示例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光比作院中积水,将竹柏的影子比作水中的藻荇(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月色的澄澈明净(1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示例四:“交横”(“空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光的皎洁明澈(2分),表达作者对月色的喜爱(表现出作者心境的宁静、喜悦)(1分)。本题考查句子赏析。句子赏析可以从修辞、描写、词语等角度进行分析。从“如”可以看出使用了比喻,写水其实是写月光,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然后分析写出了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17.请自选一个角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7418.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容可以印证这两句话?(3分)18.(3分)①在苏轼的眼中,月色(竹柏影)是可观(美好)的(1分)(如学生引用“月色入户”或“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可给1分)。②苏轼受到贬谪,(在承天寺中)与友人一起漫步闲庭(欣赏月下美景)(1分),愁绪得到排遣(感受到快乐)(1分)(学生如引用“欣然起行”“相与步于中庭”等句,不作解说,给1分)。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干要求概括甲文印证“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的内容,要注意把握住“可观”和“乐”两点,从甲文中寻找答案。可观为“月色”,“乐”为通过观赏月色,获得快乐。18.乙文中说“凡物皆有可观”“吾安往而不乐”。甲文中哪些内755. 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完成10-14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①贫吊②死,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柘稽行成③,为质于吴。二岁而吴归蠡。

5. 2020年广西贺州市中考语文试卷76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吴士民罢弊④,轻锐尽死于齐、晋。而越大破吴。(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有删改。)[注释]①振:救济。②吊:慰问。③成:讲和,和解。④弊:同“疲”。【分析】【参考译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77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乙】吴王赦免了越王以后,(让他回了越国),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他常常对自己说:“你难道已经忘记了在会稽山上所受的耻辱了吗?”他亲自到田间种地,他的夫人穿自己织的布做成的衣服。他吃的每顿饭里几乎没有肉菜,穿的衣服没有鲜艳的颜色。他对待贤明的人毕恭毕敬,对待宾客厚礼相赠,扶助贫困的人,哀悼死难的人,和百姓们一同劳苦工作……范蠡和大夫柘稽去求和,到吴国做人质。两年后吴国才让范蠡回国。

到第二年春天,吴王到北部的黄池去会合诸侯,吴国的精锐部队全部跟随吴王赴会了,唯独老弱残兵和太子留守吴都。勾践攻打吴国。吴军大败,越军还杀死吴国的太子。

这以后四年,越国又攻打吴国。吴国军民疲惫不堪,精锐士兵都在与齐、晋之战中死亡。所以越国大败了吴军。

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78(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选拔,任用B.人恒过

过:错误C.越王勾践反国

反:同“返”,返回D.厚遇宾客

遇:对待,招待【解答】(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CD.正确;B.有误,过:犯错误。故选:B。(10)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79(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B.行拂乱其所为

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C.置胆于坐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D.而越大破吴

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11)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之:的/之:代词;B.其:他的/其:加强语气;C.于:在/于:在;D.而:表承接关系/而:表修饰关系。故选:C。(11)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80(12)下列对文本的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发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