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历史第一单元测试题[复制]出题人:曲竹清审核人:曲丹丹一、选择题您的姓名:[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中华文明起源的基本特点包括()
(1)发源于大江大河流域,尤其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2)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以中原为核心的方向发展;(3)以血缘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4)神权色彩浓厚[单选题]*A.①②(正确答案)B.①③C.②④D.③④2.距今7000年前的姜寨遗址中,各个墓葬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到距今5000年左右的陶寺遗址,出现了宫殿、天文建筑及各种礼器,阶级分化比较明显,这说明陶寺文化()[单选题]*A.小农经济催生阶层分化B.早期国家体制已经成熟C.王权神权更加紧密结合D.基本具备国家初始形态(正确答案)3.“如果把夏商时代的方国联盟比喻为一堆相互间没有太多联系的马铃薯的话,那么周代的封邦建国则是一只装满马铃薯的大口袋,它使松散的马铃薯有了较多的接触和联系。”这一比喻说明周代的封邦建国()[单选题]*A.具有地方分治的特征B.实现了中央权力高度集中C.加强了对地方的管控(正确答案)D.促使华夏认同观念的产生4.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单选题]*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正确答案)D.推行仁政5.春秋时期,中原各诸侯国将周边的楚、越等国视为“戎狄”或“蛮夷”,经过长期的交往,到了战国以后,这些原本的“蛮夷”也被视为华夏的一部分。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单选题]*A.民族交融开始出现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正形成C.兼并战争十分频繁D.华夏认同观念的逐步发展(正确答案)6.在漫画版《有故事的诸子百家》中,不同思想家分别被冠以“一生都行走在路上的人民教师”、“骑着青牛的东方智者”、“乐于讲故事的养生专家”、“说话不利索的法家辩手”等称号。下列言论出自“骑着青牛的东方智者”的是()[单选题]*A.“事在四方,要在中央”B.“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C.“弱之胜强,柔之胜刚”(正确答案)D.“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7.据《吕氏春秋》记载,“蛮夷狄戎”是华夏族对古代周边少数民族的称谓,本无歧视性的内容和含义。但随着少数民族的日益强大,这些称谓逐步从一种对少数民族的泛称发展到蔑称,而且被赋予了歧视和侮辱性的内容。这一变化反映了()[单选题]*A.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形成B.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矛盾C.华夏族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危机感(正确答案)D.中原华夏与边疆民族的矛盾8.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了几个具有明显特征的货币体系及其对应的流通区域:黄河中游诸国流通“布币”,东方齐国流通“刀币”,南方楚国流通蚁鼻钱。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单选题]*A.中原各国经济相对发达B.货币流通推动城市发展C.商品经济得到一定发展(正确答案)D.实物交换已经逐步消失9.者减钟是春秋时期吴国的青铜乐器,它不仅型制、工艺近似中原,铭文体例也与周王室的铜器相似。这一现象说明()[单选题]*A.传统的政治秩序已经崩溃B.中原文化影响至周边地区(正确答案)C.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异消失D.各诸侯国的改革运动兴起10.有人说:“商鞅治秦,一夜之间,草根与贵族的界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平民有可能成为达官显贵,达官显贵则有可能跌落为平民。”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单选题]*A.重农抑商B.奖励军功(正确答案)C.推行县制D.奖励耕织11.战国时期某重要学派针对当时的战乱动荡局面,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兼并战争,又反对“强凌弱、众暴寡、富辱贫、贵傲贱”的阶级压迫,主张人人“兼相爱、交相利”。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单选题]*A.孟子B.韩非子C.庄子D.墨子(正确答案)12.秦统一后,采取了“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等措施。这些措施()[单选题]*A.推动了法律的完善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正确答案)C.加速了秦朝的灭亡D.阻碍了封建经济的发展13.董仲舒认为,人和天是可以相互感应的,如果自然界发生了灾害,这就是对人间的警告,如果不去反省改正,那么这个国家就会衰败。由此可知,“天人感应”学说体现了[单选题]*A.借助自然强化皇权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C.宗教迷信盛行一时D.儒学仁政民本思想(正确答案)14.为筹措对匈奴战争的军费,汉武帝听从大臣建议,废除各郡国的铸币权,在长安建立一个由中央政府掌控的五铢钱造币厂;同时在全国各地设置盐铁官、酒榷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这反映出汉武帝[单选题]*A.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B.巩固小农经济的地位C.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正确答案)D.突破重农抑商的禁锢15.表1为西汉高帝至武帝时期受封诸侯人数统计表。据此可知()[单选题]*A.分封制是西汉立国之本B.诸侯国与朝廷矛盾激化C.诸侯国势力进一步壮大D.国家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正确答案)表1[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东汉辛延年所创作的《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古罗马)珠”。据此可知,该作品可用于研究()[单选题]*A.汉朝与古罗马的经济联系(正确答案)B.东西方之间的直接往来C.汉族人与古罗马人的交融D.罗马帝国不断向东扩张17.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据此可知,秦亡的主要教训是()[单选题]*A.秦二世违背秦始皇统治之道B.治国思想僵化不知变通(正确答案)C.郡县制不足以巩固统一局面D.兼并六国缺乏文化认同18.《汉书》记载:“刺史班宣,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据此可知,刺史制度的建立()[单选题]*A.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正确答案)B.降低了行政效率C.根本解决了地方矛盾D.削弱了丞相权力19.《史记》中记载:“汉兴七十余年间,国家无事,非遇水旱之灾,民则人给家足,都鄙廪庾皆满,而府库余货才,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不可校也。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汉初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推行了()[单选题]*A.郡国并行制B.盐铁官营政策C.“推恩令”D.与民休息政策(正确答案)20.据表1能够推断出,汉武帝时
表1《汉书》中有关汉武帝治理政策的部分记述史料出处元朔二年(前127),武帝从其(主父偃)议,于此年“徒郡国豪桀及訾三百万以上于茂陵、云陵”《汉书.武帝纪》武帝颁布“附益法”,限制士人与诸王交游。从此以后,“诸侯惟得衣食租税,不与政事”。《汉书.诸侯王表》序元封五年(前106),置十三部刺史,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汉书.百官公卿表》
据如表能够推断出,汉武帝时()[单选题]*A.完善了地方管理体制B.消除了皇帝与诸侯对立C.强化了中央政府权力(正确答案)D.防止了土地兼并的问题21.有学者认为:到西汉中后期,由于冶铁业实行官营,铸铁柔化技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不但工艺比较成熟,而且分布地域遍及全国。此论述旨在说明冶铁官营()[单选题]*A.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B.促进了冶铁技术普及(正确答案)C.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22.汉高祖时期诏令简易朴实、近乎口语,汉武帝时期诏令中多援引儒家经典语句。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单选题]*A.大一统局面形成B.统治思想的变化(正确答案)C.汉赋的广泛流行D.政治体制的变化23.东汉初年,阴皇后家族擅权。光武帝在去世前一年下令将高皇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后)的神位从祭祀刘邦的高庙移走,理由是“高皇帝与群臣约,非刘氏不王”,而高皇后封吕氏为王,危害汉家天下。此举旨在()[单选题]*A.节省开支B.整顿吏治C.威慑外戚(正确答案)D.遏制诸侯二、非选择题24.千百年来,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始终是萦绕在无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情结,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阅读下列材料:[单选题]*材料一(正确答案)秦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实现了新的统一。秦王朝在国家治理形式上采取中央集权模式,改变旧的世袭分权导致的分治状态,从制度层面强化了国家统一的政治形态和文化意识。秦汉时期是倡导国家统一的文化意识的成熟期,统一被视为天之经地之义,所以汉初董仲舒鲜明地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王朝“从制度层面强化国家统一的政治形态和文化意识”的表现,列举汉武帝实现思想一统的举措,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材料二[单选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正确答案)——《礼记·礼运》(2)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理想中“大同”社会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大同”观的时代成因。材料三[单选题]*汉高帝将宗室女奉献给单于,又约定每年向匈奴贡献一定数量的丝绸酒米,以求苟安。文帝时匈奴再次南下掳掠,并不断在边境侵扰,汉朝不能抵御,仍维持既定之议。武帝元朔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写买树木合同范本
- 2025年浙江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巴彦淖尔c1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内容
- 代理记账业务合同范本
- 绣花施工方案
- 专属定制鞋合同范本
- 公司收购股合同范例
- 养殖土地借用合同范本
- 分包责任合同范本
- 做餐饮合伙合同范本
- 2024-2030年中国琥珀酸二辛酯磺酸钠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住院患者身体约束的护理》团体标准解读课件
- 现代服务服务费合同范本
- 2024年云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度-工程造价培训课件全新
- 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架构与功能
- 高中学校工会工作制度
- 八年级英语下册课件教学
- 人教版(2019) 必修第二册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教案)
-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说课王金莉-长春光华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 《积极心理学(第3版)》 课件 第10章 感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