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织物的发展与历史文化课件_第1页
丝织物的发展与历史文化课件_第2页
丝织物的发展与历史文化课件_第3页
丝织物的发展与历史文化课件_第4页
丝织物的发展与历史文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丝绸发展的历史文化丝绸发展的历史文化1桑蚕:蚕茧:

美丽丝绸织物:桑蚕:21.丝绸的起源一、关于丝绸起源的传说:(1)正史中记载着我国饲养家蚕的发明人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元《通鉴纲目前编·外纪》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2)相传在四千多年前,四川有位姑娘思念远方的父亲,对家中的白马许诺,如果找到父亲,就嫁给白马。后来马儿果然找回了父亲,但姑娘却无法兑现承诺,马儿十分伤心。得知内情的父亲杀了白马,曝晒马皮。一天,马皮卷走了姑娘,在树林里变成了马首人身的蚕。从此那一带开始有了蚕桑,使当地受益。人们就将这片树林称为桑(谐音“丧”),桑树上的蚕便称为“马头娘”。1.丝绸的起源一、关于丝绸起源的传说:3二、近代考古发现(1)在1958年中国科学家考古发现距今5300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绸织品。(2)中国考古学家在1998年河南荥阳青台遗址的一次考古中,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丝绸碎片。(3)1972年在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考古中出土了许多极为珍贵的丝织物,如帛画、蝉翼衣。二、近代考古发现42.中国历代丝绸的发展一、经济重心南移前(隋唐以前)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到汉代由于对外贸易的繁荣,各路商人开通了由中国到罗马的丝绸之路.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

。2.中国历代丝绸的发展一、经济重心南移前(隋唐以前)5二、经济重心南移后(隋唐以后)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造成对黄河流域经济的严重破坏,到了隋代,中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流域。(1)唐朝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前代大大扩充了。同时,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不但“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海上贸易的频繁程度也空前高涨。二、经济重心南移后(隋唐以后)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6(2)宋元时期

随着蚕桑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的辉煌。不但丝绸的花色品种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出现了宋锦、丝和饰金织物三种有特色的新品种,而且对蚕桑生产技术的总结和推广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2)宋元时期随着蚕桑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7妆花织物(3)明清两代

明清时期,民营的丝绸业大为发展,当时著名的丝绸产地有苏州、南京、杭州、嘉兴、潞安洲(今山西长治)、成都、广州、福州等地,织绸作坊雇佣的工人都达到几万人。这些地方出产的织绵、纱罗、丝绒、丝缎、潞绸、妆花等,畅销国内外。官府也设有规模巨大的丝织工场,著名的有“江南三织造”(即设在南京、苏州、杭州三地的织造衙门),主要生产专供皇室使用的各式丝绸。但在全国整个丝绸生产的比重中,已退居次要地位了。

彩织锦缎妆花丝绒和金彩绒妆花织物(3)明清两代明清时期,民营的丝绸业大为发8(4)新中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中国生丝产量从3.6万吨上升到5.7万吨,增长了1.58倍;丝织物的产量增长了2倍多;丝织品消费量也从4亿米增长到了12.2亿米,增长了约3倍;出口的生丝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80%以上,绸缎也要占50%上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又争得了在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丝绸业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我国丝绸更得到了迅速发展,建成较完整的丝绸业体系,丝绸产品已行销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古老的丝绸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焕发出新的青春,走向灿烂的未来。(4)新中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993.我国的丝绸文化一、养蚕民俗(1)蚕神崇拜

历朝历代,皇宫内都设有先蚕坛,供皇后亲蚕时祭祀用,每当养蚕之前,需杀一头牛祭祀蚕神嫘祖,祭祀仪式十分隆重。在民间也如此,蚕神的崇拜是蚕乡风俗中最重要的活动,除祭祀嫘祖外,各地根据当地的风俗祭祀所崇拜的蚕神,有祭祀“蚕花娘娘”的,有祭祀“蚕三姑”的,也有祭祀“蚕花五圣”、”青衣神”等蚕神。对蚕神的膜拜3.我国的丝绸文化一、养蚕民俗对蚕神的膜拜10(2)生产习俗

养蚕是一项十分艰辛的生产劳动,而蚕宝宝又天生娇嫩,因此,在养蚕时必须细致入微,不能有半点马虎。几百年来,蚕农们在养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生产习俗,如浴种(把蚕种消毒),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日子,事先要祭祀蚕神;喂养小蚕时,蚕室内要用炭盆加温,保持一定的温度才年使小蚕很好生长,到蚕三眠时可取消炭盆;到蚕最后一眠时,需进行分蚕,或把蚕放入室内地上,或换成大匾……。与此同时产生了各种各样特别的禁忌,从而使养蚕生产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蚕房一角(2)生产习俗

蚕房一角11(3)养蚕禁忌

古时候,由于蚕农对科学知识了解不确切,在养蚕季节产生了许多禁忌,如蚕农为了防止一切对蚕的病毒、虫兽之害,在养蚕前要打扫蚕房,清洗蚕匾,张贴用红纸剪成的猫、虎形剪纸等,防止老鼠;在蚕室的门上贴写有“育蚕”、“蚕月知礼”等字的红纸,谢绝相互之间的来往。

干净整洁的蚕房(3)养蚕禁忌

古时候,由于蚕农对科学知识了解不确切,在养蚕12二、人际关系的蚕桑习俗

(1)蚕关门与蚕开门

蚕事开始,民间一切交往停止,称“蚕关门”;蚕茧采罢始恢复交往,称“蚕开门”。民国《濮院志》谓:蚕事开始“乡村家家闭户,以芦帘围绕屋外,杜绝往来,官府停征收,里闻庆吊皆罢,谓之蚕关门。至采茧时,亲戚问遗,谓之蚕开门”。

(2)望蚕讯蚕开门后亲朋走访,询问双方收成,互致慰问庆贺,大都携带糕团、粉丝、水果等互相馈赠。海宁硖石一带习惯送糖包子,另加一条鳓鲞。斜桥一带习惯送棕子,钱塘江乡一带也送棕子,称“蚕讯棕”,如对方是新婚未生子女,大棕旁串一小棕子,称“包子棕”。桐乡把“望蚕讯”称为“望山头”,询问蚕上山情况,并送些软糕、丝粉、梅子、批把等物。(3)轧蚕花

旧时郊区曹王庙、新篁,海宁皇岗、袁花及桐乡、吴兴交界处含山,春天举行的庙会,均以“轧蚕花”相称,祭蚕神、祷丰收是庙会的主题,实际上成为盛大的物资交流、文化娱乐聚会。最大的特点是青年男女在会上自由交往,非常开放,突破了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故以轧蚕花相称。解放后,庙会消失,轧蚕花的旧俗也废。近年,含山轧蚕花活动复兴,盛况超过历史,每当清明日不仅附近群众纷纷赴会,远在嘉兴、杭州的青年也前往“游含山”,传统的节目如河上拳术表演等都恢复起来,桐乡河山乡一带游人如织,蚕花朵朵,闪耀春光。

资料来源:/wenhua3minsu.html二、人际关系的蚕桑习俗(1)蚕关门与蚕开门资料来源:ht134.丝绸与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衣冠古国。中国丝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煌煌礼制的一个缩影。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丝绸服饰是“分尊卑、别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表现。

(1)帝王服饰古代帝王所穿戴的服饰具有特殊的标记,需要有一套正规的服饰制度来加以规定,而且必须严格执行。皇帝是万民仰视的真龙天子,拥有极其尊贵的身份,其衣裳配饰,从一串珠玉、一块冕板、一个图纹、一种颜色到一件配饰,大到衣服的形制色彩,小到丝线的长度、衣料,都与礼制相关。因此,帝王服饰是整个服饰制度的准绳和基石。

4.丝绸与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衣冠古国。中国丝绸的发14(2)官员的补服在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丝绸与封建等级制度的密切关系的,则是文武百官的补服。补服是一种饰有品级徽识的官服,或称补袍,与其他官服有所不同。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

(2)官员的补服文官:武官:155.中国各地的丝绸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1)湘绣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尼纶等为原料,配以各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它以中国画为神,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达到构图严谨,形象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绣品中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

湘绣作品5.中国各地的丝绸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16(2)蜀绣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蜀绣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有着严谨细腻、光亮平整、构图疏朗、浑厚圆润、色彩明快的独特风格。

(2)蜀绣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蜀绣以软缎和彩17(3)粤绣粤绣也叫广绣。粤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各民族民间艺术的影响,在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绣品主要取材于龙凤、花鸟等,图案构图饱满、均齐对称,色彩对比强烈、富丽堂皇。在针法上具有"针步均匀、纹理分明、处处见针、针针整齐"的特点。在种类上粤绣可分为绒绣、线绣、金银线绣三类,品种包括戏服、厅堂装饰、联帐、采眉、挂屏和各种日用绣品等。

民国时粤绣作品(3)粤绣粤绣也叫广绣。粤绣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受到18(4)苏绣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绣技具有"平、齐、细、密、和、光、顺、匀"的特点。"平"指绣面平展;"齐"指图案边缘齐整;"细"指用针细巧,绣线精细;"密"指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和"指设色适宜;"光"指光彩夺目,色泽鲜明;"顺"指丝理圆转自如;"匀"指线条精细均匀,疏密一致。在种类上,苏绣作品主要可分为零剪、戏衣、挂屏三大类,装饰性与实用性兼备。其中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苏绣(4)苏绣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19丝绸发展的历史文化丝绸发展的历史文化20桑蚕:蚕茧:

美丽丝绸织物:桑蚕:211.丝绸的起源一、关于丝绸起源的传说:(1)正史中记载着我国饲养家蚕的发明人是黄帝的元妃嫘祖,元《通鉴纲目前编·外纪》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黄帝元妃,始教民育蚕,治丝茧以供衣服,而天下无皴瘃之患,后世祀为先蚕”。(2)相传在四千多年前,四川有位姑娘思念远方的父亲,对家中的白马许诺,如果找到父亲,就嫁给白马。后来马儿果然找回了父亲,但姑娘却无法兑现承诺,马儿十分伤心。得知内情的父亲杀了白马,曝晒马皮。一天,马皮卷走了姑娘,在树林里变成了马首人身的蚕。从此那一带开始有了蚕桑,使当地受益。人们就将这片树林称为桑(谐音“丧”),桑树上的蚕便称为“马头娘”。1.丝绸的起源一、关于丝绸起源的传说:22二、近代考古发现(1)在1958年中国科学家考古发现距今5300年的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丝绸织品。(2)中国考古学家在1998年河南荥阳青台遗址的一次考古中,发现了距今约5500年的丝绸碎片。(3)1972年在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考古中出土了许多极为珍贵的丝织物,如帛画、蝉翼衣。二、近代考古发现232.中国历代丝绸的发展一、经济重心南移前(隋唐以前)随着战国、秦、汉时代经济大发展,丝绸生产达到了一个高峰。几乎所有的地方都能生产丝绸,丝绸的花色品种也丰富起来,主要分为绢、绮、锦三大类。到汉代由于对外贸易的繁荣,各路商人开通了由中国到罗马的丝绸之路.贸易的推动使得中原和边疆、中国和东西邻邦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发展

。2.中国历代丝绸的发展一、经济重心南移前(隋唐以前)24二、经济重心南移后(隋唐以后)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战乱,造成对黄河流域经济的严重破坏,到了隋代,中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流域。(1)唐朝

唐朝是丝绸生产的鼎盛时期,无论产量、质量和品种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丝绸的生产组织分为宫廷手工业、农村副业和独立手工业三种,规模较前代大大扩充了。同时,丝绸的对外贸易也得到巨大的发展,不但“丝绸之路”的通道增加到了三条,而且海上贸易的频繁程度也空前高涨。二、经济重心南移后(隋唐以后)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长期25(2)宋元时期

随着蚕桑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的辉煌。不但丝绸的花色品种有明显的增加,特别是出现了宋锦、丝和饰金织物三种有特色的新品种,而且对蚕桑生产技术的总结和推广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2)宋元时期随着蚕桑技术的进步,中国丝绸有过短暂26妆花织物(3)明清两代

明清时期,民营的丝绸业大为发展,当时著名的丝绸产地有苏州、南京、杭州、嘉兴、潞安洲(今山西长治)、成都、广州、福州等地,织绸作坊雇佣的工人都达到几万人。这些地方出产的织绵、纱罗、丝绒、丝缎、潞绸、妆花等,畅销国内外。官府也设有规模巨大的丝织工场,著名的有“江南三织造”(即设在南京、苏州、杭州三地的织造衙门),主要生产专供皇室使用的各式丝绸。但在全国整个丝绸生产的比重中,已退居次要地位了。

彩织锦缎妆花丝绒和金彩绒妆花织物(3)明清两代明清时期,民营的丝绸业大为发27(4)新中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980年到1990年的十年间,中国生丝产量从3.6万吨上升到5.7万吨,增长了1.58倍;丝织物的产量增长了2倍多;丝织品消费量也从4亿米增长到了12.2亿米,增长了约3倍;出口的生丝占世界生丝贸易量的80%以上,绸缎也要占50%上下。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又争得了在世界丝绸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丝绸业成为国家的创汇支柱产业。我国丝绸更得到了迅速发展,建成较完整的丝绸业体系,丝绸产品已行销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古老的丝绸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正焕发出新的青春,走向灿烂的未来。(4)新中国成立后丝绸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从19283.我国的丝绸文化一、养蚕民俗(1)蚕神崇拜

历朝历代,皇宫内都设有先蚕坛,供皇后亲蚕时祭祀用,每当养蚕之前,需杀一头牛祭祀蚕神嫘祖,祭祀仪式十分隆重。在民间也如此,蚕神的崇拜是蚕乡风俗中最重要的活动,除祭祀嫘祖外,各地根据当地的风俗祭祀所崇拜的蚕神,有祭祀“蚕花娘娘”的,有祭祀“蚕三姑”的,也有祭祀“蚕花五圣”、”青衣神”等蚕神。对蚕神的膜拜3.我国的丝绸文化一、养蚕民俗对蚕神的膜拜29(2)生产习俗

养蚕是一项十分艰辛的生产劳动,而蚕宝宝又天生娇嫩,因此,在养蚕时必须细致入微,不能有半点马虎。几百年来,蚕农们在养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生产习俗,如浴种(把蚕种消毒),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日子,事先要祭祀蚕神;喂养小蚕时,蚕室内要用炭盆加温,保持一定的温度才年使小蚕很好生长,到蚕三眠时可取消炭盆;到蚕最后一眠时,需进行分蚕,或把蚕放入室内地上,或换成大匾……。与此同时产生了各种各样特别的禁忌,从而使养蚕生产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蚕房一角(2)生产习俗

蚕房一角30(3)养蚕禁忌

古时候,由于蚕农对科学知识了解不确切,在养蚕季节产生了许多禁忌,如蚕农为了防止一切对蚕的病毒、虫兽之害,在养蚕前要打扫蚕房,清洗蚕匾,张贴用红纸剪成的猫、虎形剪纸等,防止老鼠;在蚕室的门上贴写有“育蚕”、“蚕月知礼”等字的红纸,谢绝相互之间的来往。

干净整洁的蚕房(3)养蚕禁忌

古时候,由于蚕农对科学知识了解不确切,在养蚕31二、人际关系的蚕桑习俗

(1)蚕关门与蚕开门

蚕事开始,民间一切交往停止,称“蚕关门”;蚕茧采罢始恢复交往,称“蚕开门”。民国《濮院志》谓:蚕事开始“乡村家家闭户,以芦帘围绕屋外,杜绝往来,官府停征收,里闻庆吊皆罢,谓之蚕关门。至采茧时,亲戚问遗,谓之蚕开门”。

(2)望蚕讯蚕开门后亲朋走访,询问双方收成,互致慰问庆贺,大都携带糕团、粉丝、水果等互相馈赠。海宁硖石一带习惯送糖包子,另加一条鳓鲞。斜桥一带习惯送棕子,钱塘江乡一带也送棕子,称“蚕讯棕”,如对方是新婚未生子女,大棕旁串一小棕子,称“包子棕”。桐乡把“望蚕讯”称为“望山头”,询问蚕上山情况,并送些软糕、丝粉、梅子、批把等物。(3)轧蚕花

旧时郊区曹王庙、新篁,海宁皇岗、袁花及桐乡、吴兴交界处含山,春天举行的庙会,均以“轧蚕花”相称,祭蚕神、祷丰收是庙会的主题,实际上成为盛大的物资交流、文化娱乐聚会。最大的特点是青年男女在会上自由交往,非常开放,突破了当时封建礼教的束缚,故以轧蚕花相称。解放后,庙会消失,轧蚕花的旧俗也废。近年,含山轧蚕花活动复兴,盛况超过历史,每当清明日不仅附近群众纷纷赴会,远在嘉兴、杭州的青年也前往“游含山”,传统的节目如河上拳术表演等都恢复起来,桐乡河山乡一带游人如织,蚕花朵朵,闪耀春光。

资料来源:/wenhua3minsu.html二、人际关系的蚕桑习俗(1)蚕关门与蚕开门资料来源:ht324.丝绸与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衣冠古国。中国丝绸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煌煌礼制的一个缩影。可以说,中国古代的丝绸服饰是“分尊卑、别贵贱”的礼仪制度工具之一,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物化表现。

(1)帝王服饰古代帝王所穿戴的服饰具有特殊的标记,需要有一套正规的服饰制度来加以规定,而且必须严格执行。皇帝是万民仰视的真龙天子,拥有极其尊贵的身份,其衣裳配饰,从一串珠玉、一块冕板、一个图纹、一种颜色到一件配饰,大到衣服的形制色彩,小到丝线的长度、衣料,都与礼制相关。因此,帝王服饰是整个服饰制度的准绳和基石。

4.丝绸与礼仪中国是礼仪之邦、衣冠古国。中国丝绸的发33(2)官员的补服在中国古代服饰制度中,最能反映丝绸与封建等级制度的密切关系的,则是文武百官的补服。补服是一种饰有品级徽识的官服,或称补袍,与其他官服有所不同。官吏所着常服为盘领大袍,胸前、背后各缀一块方形补子,文官绣禽,以示文明,武官绣兽,以示威武。一至九品所用禽兽尊卑不一,藉以辨别官品。文官: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八品黄鹂,九品鹌鹑;武官:一、二品狮子,三、四品虎豹,五品熊罴,六、七品彪,八品犀牛,九品海马;杂职:练鹊;风宪官:獬豸

(2)官员的补服文官:武官:345.中国各地的丝绸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