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迦书纲要解读_第1页
弥迦书纲要解读_第2页
弥迦书纲要解读_第3页
弥迦书纲要解读_第4页
弥迦书纲要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弥迦书纲要解读弥迦的背景弥迦生活在旧约一个伟大的时代。他与先知以赛亚是同时代的人,同属犹大国;而在北国以色列,当时有阿摩司和何西阿作先知。可能弥迦书比较简畏,今天的弥迦书比较少为人知。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弥迦在他那个时代,是著名的先知。他死后一个世纪,还被杰里迈亚所记念(耶廿六18-19)。他被称为「摩利沙人弥迦」,相信他是住在摩利沙•迦特,这个村庄距离耶路撒冷西南二十里。也可能他经常在耶路撒冷工作,而称为摩利沙人,是因为他来自那个城镇。弥迦在希伯来文是个普通名字。第一章一节指出,他事奉的时期,是在约坦、亚哈斯、希西家统治犹大年间,约在主前七四0至六八0年之间。那是一段不稳定的时期。乌西雅王的死(主前七四0或七三九年),好像代表犹大国一个不寻常的时代的结束。位于北方的亚述帝国,却愈来愈强盛,威胁南方国家的安全。在主前七二二年,亚述国真的打败了北国以色列,攻取它的首都撒玛利亚,把以色列人掳走并分散到各国去,从此北国九个半支派被分散。这事情使南国时常活在恐惧和动乱中。弥迦就在这事发生前数年才开始他的工作,向那些生活在强国威胁下的民族,传讲神的话。关于先知本人,除了他留给我们的预言,其余别无所知。他经常被学者描述为'乡下人”,不只是因为他与摩利沙的关系,也因为他所宣讲的内容,表达了乡下人的需要和城市中富人对他们的剥削。弥迦书收集了他在不同时期的信息和讲章。要想了解它们,必须知道每篇信息发出的时间和地点,但是这是一个艰难的工作。有时的确很难知道每篇信息的开始和结束。弥迦的信息像其它的先知,弥迦也紧紧抓住永生的神。他的神是实在的,因此在人生的各方面都被意识到,神不但与生活有关,也与商业、法庭的处境有关。不仅如此,神不单是与选民立约的神,也是所有民族和国家的神;才也不单只介入以色列,而且也包括其它国家。弥迦深明神的公义,弥迦向犹大的人民,特别是耶路撒冷的居民,宣讲神的话,有时也向北部的以色列国宣讲。他洞察自己所生活的社会。好像正在北国工作的阿摩司,弥迦能够看见他的社会表面之下所隐藏的,并且揭穿其毛病。他看见有权势的人剥削贫困者,法廷怎样腐败,而统治者和宗教领袖,在履行他们的职责方面,都失败。他充分地认识到,这个国家的宗教信仰,只会令事情变得更坏;因为宗教的活动却混合了道德的堕落。弥迦指出人民在道德方面的败坏,也说明公义的神绝不会漠视这种不义,因此,一个邪恶的社会,必然要面临神的审判。在弥迦的信息中,这种审判不会是抽象的或很久以后的事。他把这个国家内在的衰弱和来自北方亚述帝国的军事威胁连系起来。亚述是可怕的,她不单是一个强大的敌人,其实是神施行审判的有力工具。他预料到耶路撒冷的毁灭和随后的被掳,也许是他早期曾经前往撒玛利亚(主前七二二年)工作,想起北国是如可受审判。相信当时人民的反应,会把弥迦的信息当着是一些大胆的妄言;一个先知,怎么能向神的百姓和圣城,宣告他们将落入别国手中呢?先知一方面看到这国家的败坏必招来审判,另一方面,他觉得立约的神,有权对那些忘记立约的百姓,施行才也的审判。但是弥迦的信息,远超过他的时代,涉及将来的世代。在第五章,带有未来的和弥赛亚盼望的语调;越过审判以后,仍然有新希望。先知的信息就这样混合着光明和黑暗。他被称为「以色列的良知」是因为他的话尖锐地指出他那个时代急速衰落的道德。然而,还有一点希望为将来的世界存留;不过现在还不能看见它,必须先等到人类的邪恶得到审判以后。先知的信息在当时听来像是异象;这异象一方面由新约实现,但另一方面却含有对未见之事的希望。危机中的国家(一1)这里指出弥迦书的作者、工作、时代。「弥迦」的含意是「谁能与主相似?」。这个名字相当普遍。摩利沙.迦特位于耶路撒冷西南二十里地的一个乡镇,现在它还保留在帖尔叶犹底(Tellej-Judeideh)的遗址上。弥迦不是直接被称为先知,但是「耶和华的话」临到他。弥迦的信息是他得自「耶和华的默示,论撒玛利亚和耶路撒冷」。撒玛利亚是北国以色列的首都,耶路撒冷是南国犹大的首府。虽然他论的是两座城和两个国家,但他主要的还是对耶路撒冷城和犹大王国宣讲。弥迦经历三个犹大王:约坦、亚哈斯和希西家。这三个王一方面说明了先知的时代;他在主前七四0和六八七年间工作,虽然我们不知道他的事奉的准确年限,但很可能是在主前七三五至七00年之间。二城的罪恶(一2-9)这几节经文明显是弥迦早期的宣讲(在主前七二二年撒玛利亚未被攻占以前),但是我们不能肯定它们是否为先知事工的第一段话。他首先以先知身分说出他自己的话(2-5节),然后清楚地以第一人称表达神的话(6-9节)。正如其它先知书,先知个人的话参杂着神的宣讲,这样,借着才也的仆人,直接和间接地,神向袍的百姓宣讲。先知的主题有几个:神的神性。弥迦描述神临到世界,这是关乎各国人民的。虽然他是特别向耶路撒冷城讲的,但是含意向所有的「万民」。他邀请他们聆听,因为神是全地的主和审判官,才也来临是要施行审判。弥迦借用法庭的语言指出神像法官来到法庭,要对地上的万民施行审判。而且才也的降临如「众山在才也之下熔化,诸谷在袍临在时裂开」(4节)。神审判的模式。弥迦的听众将会心绪不宁,因为焦点已由国际的情景,转移至更切身的犹大和以色列。先知批评的内容,将会更使他们感到丧气。道理是:罪恶和犯法达到顶点,便要沦入审判之中(5节),这是很清楚的道理,也是不变的定律。两座首都的罪恶,预示两个国家的罪恶;因此必有审判随后来临。六至七节以第一人称写出,表示是神自己的话,这里特别点名指出撒玛利亚。弥迦的话是预言撒玛利亚即将遭受毁灭,这个预言后来在主前七二二年应验,当时亚述的军队攻占了北国的京城。弥迦的听众应该不难看到这个预言的真切性。神的悲痛(8-9节)。弥迦的信息一开始便提出审判的逼近,现在神被描绘为一位忧伤者。从他口中发出的哀哭,好像夜间成群到处游行的豺狼或野狗的怪叫声,正在寻找中也们的猎物。他的哀鸣好像鸵鸟(或者是猫头鹰,这个希伯来词的意思未能确定)奇特的叫声,表示其痛苦非语言所能述说。正如弥迦所形容的,神的哀伤是因为犹大和耶路撒冷的行为;神清楚地看见,袍的百姓的罪恶他们接受不可避免的结局。虽然袍是施行审判者,但袍并不感到愉快。审判的公布(一10-16)弥迦第二个宣讲,延续第一篇宣讲的语调和主题。先知一直对耶路撒冷的居民宣讲审判。在这个审判中,弥迦的目的不完全是恐吓性的;他希望唤醒他的听众,去意识到他们生活的危机,并且因此觉悟而回转,以真诚的信心信靠神。相信这篇信息的日期比第一篇迟得多,大概在主前七二0至七一0年间;或者是在亚哈斯的统治期间,或者早于希西家执政时。外来的威胁,因亚述帝国撒珥根王而再次出现。这里所列出的城市和乡村,曾在西拿基立于主前七0一年的入侵被蹂躏过,因此有人觉得这篇信息来自较晚的时期。「伯亚弗拉辊于灰尘之中」(10节)。这个地名,意思是「灰尘之屋」,有意表达当审判来到时的悲哀。「亚革悉的众族,必用诡诈待以色列诸王」(14节)。弥迦带领他的听众去看,在示非拉的城市和乡村中,从犹大的边界位于诸山的西面,和沿海平原的东面,预期审判将会是非常广泛的。先知的信息,在第十六节达到高峰。现在弥迦向耶路撒冷城的居民宣讲,他请他们去为其「儿女」哀伤,这儿女就是那些视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城市和乡村。弥迦就是这样在他自己的审判公布中,透过对各个地区的描述,向耶路撒冷的居民传达他们迫在眉睫的命运。作恶的有祸了(二1-5)弥迦现在针对一群富裕的地主宣讲,特别指出他们是非法地霸占土地。最后,他指出神对这些长久犯罪者的惩罚是甚么。这篇信息的日期大约可推算是在约坦或亚哈斯统治期间。他们有罪孽(1-2节)。这种罪孽以贪图土地开始,至极点时则将农田和庄园据为己有。作者以精采的词句来描写罪犯。夜间,当正直的人家睡觉时,作恶的躺在床上图谋计划,藉以增加他们占据的土地。然后他们天一亮就起来,以权力去把他们夜间的计划在白天实行出来。他们渴慕土地、田园和房屋,因为土地代表权势和财富。因为他们攫取土地,许多小地主可能被欺凌和压迫。他们该受惩罚(3-5节)。「耶和华如此说」表示这话是神直接说出的,所述的惩罚是针对财主的罪恶。那些夺取土地而致富的人,将要像那些土地被夺走的人般迅速衰落。负责审判的是神自己,但弥迦有意指外来的敌人(照推断应是亚述)将会成为直接的工具,将土地从富裕的人手里拿走。好像第五节的暗示,那些富裕的地主,不但失去他们直接控制的土地,而且要丧失他们将来在以色列的任何土地控制权。宣讲和宣讲者(二6-13)先知弥迦的话必须会引起财主的不安,因此竭尽所能要迫使弥迦静默。对付先知的方法,是使其它先知去攻击他。在六至十一节,我们可以想象弥迦和假先知之间的抗争。假先知很明显是站在财主那一边。弥迦面对双重任务。他必须反对那些剥削穷人的财主,还必须应付那些假先知的宣讲,还要指出他们的剥削行为必须给予定罪(8-9节)。这一章以一个简短和独立的信息作为结束(12-13节)。在第六节中总括了假先知的信息;弥迦的回应则在第七节。首先,他们试图使他沉默不语:「不要讲……」。第二,他们提供假的信息:「羞辱必不会追上我们。」假先知清楚地意识到,只要有任何人说出使其主人不高兴的话,他们就会把他压制下来。可以说,真正的先知宣讲神话语;而假先知是宣布他主人的言论。假先知服事得他们的主人,从不选择「公平」或「公义」为他们宣讲的内容。在第八至第十节,弥迦转向他的基本信息,批评土地霸占者和他们对弱者的压迫。因为他们的行动,他们已经变成神百姓的仇敌(8节)。这些神的百姓发现他们已经失去外衣,白天没有衣服穿,夜间也没有毛毯盖。(这可能是指借钱给穷人,而拿借钱人的外衣作抵押品。但律法上要求抵押的外衣,必须在晚上还给物主,见申命记廿四10-13节)。当妇女(也许是寡妇)的财物被卖到财主手里时,则被赶离家室;幼年的孩子,那些无辜者,将永远失去他们的「荣耀」,就是他们对土地的继承权。弥迦再次指出了神的审判(10节),那些贪图土地者不仅毁坏了别人,而且在神的计划中,最终将转过去毁灭他们自己。第二章的最后两节(11-12节)与前面的部分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这两节像是这本书头两章中的总结。可能这两节反映弥迦较后期的工作,是主前七0一年西拿基立入侵犹大年间)。这两节似乎含有弥赛亚的意味,指出当审判的灾难来临之时,余留的将蒙赦免;他们将逃往耶路撒冷,而敌人将受到阻止不能前进。最后,当敌人离开时,尚且存活的人将要再一次离开城市一起聚集,他们的王将要在他们的前面行(13节)。以公义为先(三1-12)公平(或公义)是维系人类社会结构的原动力。在弥迦的时代,这个原动力己失去,隐藏在社会后的是不公义。先知宣讲的主题,不单单指责以不择手段夺取土地,还社会的不公义。这一章是以三个例子去表达,每一个都以一个关键的词一一公义一一联系(1,8,9节)。在法庭上缺乏公平(1-4节)。弥迦指责说作官的应当知道公平,并按照它的原则来实施(1节);但在实际上他们恨那些好的,爱那些恶的(2节)。在这暗喻中,弥迦形容法官的行为:他们是饥饿的屠夫,剥弱者的皮,吃他们的肉,打碎他们的骨头,并且把他们分成多块放进锅中煮汤。故此先知宣告审判的话(4节),再一次地宣布,刑罚将针对所犯的罪,公平最终必须贯彻。当审判最后来到时,他们将要呼求神的怜悯,但神必不会答应,正如他们对待那些在法庭中呼求公平却没有得到响应的人一样。不过在审判中,这里却不一样:当法官拒绝去聆听被压迫者的呼求时,他们的行为是不公平的;但是当神拒绝他们的呼求时,才也却是公平的。职业的先知中缺乏公平(5-8节)。弥迦也转向先知们。人民曾经接近过先知,想藉他们听见神的话语,但是这些先知好像法官那样腐败。那些付给先知酬金者,将要听见从先知来的愉快的话:「平安了!」但是贫苦的人,不能满足先知的贪婪欲望,必将遇到愤怒和遭难的话(5节)。他的责备说得很清楚,他谴责他们滥用先知的职分,出卖神所赐的恩赐,去达到个人的目的。神的审判是要解除他们的先知恩赐。不再有夜间的异象、不再看见前途的占卜、不再有受尊敬的职务,而最终只有抱愧和蒙羞(6-7节)。官长缺乏公平(9-12节)。现在弥迦指责的范围,深入到犹大官长的各方面。不公平在统治者之间,审判官之间,祭司之间,以及先知之间流行。官长「以人血」来建筑(10节),他们的资金和劳力,都是从贫者和弱者之中搜刮来的。祭司好像是在事奉神,但是他们把自己的职业为一种待遇很好的职业,只教导那些付得起费用给他们的人。正如先知(5-8节)向有钱的人出售他们的服务,祭司也不顾这些存在的不公平,反而利用宗教取利。这些长官一直宣告:「耶和华不是在我们中间么?」(11节下)。所以,弥迦再次宣告审判:耶路撒冷正如在她以前的撒玛利亚(一6),将变成一堆废墟。将刀打成犁头(四1-5)这个异象是属于「末后的日子」(1节)。异象以一座有「耶和华的殿」的山为中心,这是一个神永久同在的记号。而且这异象指出,世界各国的代表都要走向耶和华的山,到那里去求问那一条才是他们应当走的路。从这座山上,训诲(原文是律法)传出来,这是神的道,借着这道,所有的民族将得到指示如何去生存。借着这样的教导,人类社会将发生许多改变:战争的工具将被打成和平的工具,各国之间将不再发生战争:「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惊吓。」(4节)在这个新世界中,不同国家将要和谐地一起交往,各自持守自己的信仰,但以色列人则要凭着神更新的信心向前奔走。我们相信这是一个末日的时代,含有弥赛亚的意义。神的统治(四6-13)在这一段,有三个简短的宣讲,借着锡安(耶路撒冷)这个共同的主题连结起来。这些宣讲可能是在主前七0一年左右,当时耶路撒冷的居民,正期待耶路撒冷结局的来到。这些宣讲提供了将来的希望。三个宣讲的信息如下:一.恢复主权(6-8节)。是一个将来的时间:「那日」(6节),神将要恢复才也的百姓和袍的主权。所描述的景象,是战后的情况;是一些受伤的和无家可归的遗民。神将要兴起这些遗民,并使他们再次成为强国,由耶和华实行统治。这是一种超越时间的信息,使人们看到将来的希望。在国家面临毁灭时,必然有许多诚实的心灵,以为神在犹大的统治,已经接近尾声。但是对这情况灰心失望的人民,弥迦提出一个远景:「从前的权柄」(8节)必将归回耶路撒冷。二毁灭和救赎(9-10节)。这两节是描述被掳到巴比伦的情形(10节)。先知预言,他的人民必将经历毁灭,但在灾难之后,却保留着救赎的盼望。先知的救赎应许不是说毁灭不会出现,而是从毁灭中必会有新的盼望。三.失败以后的胜利(11-13节)。第三个宣讲虽然再一次把焦点放在将来,但是第一句却要求听众留意他们当前的处境:「有许多国的民聚集攻击你」(11节)。如果这个宣讲的日期是主前七0—年,那么由多种族组成的亚述军队已经兵临耶路撒冷城下了。但是先知似乎着眼于未来的事,那时情形将是不同的:聚集在耶路撒冷城外的军队,将要被「锡安」所战胜(13节);而神对全世界的统治,将被建立起来。伯利恒的以法他(五1-6)这时可说是先知在危机中向他本国的人民宣讲。这个危机反映在第一、第五至六节中:耶路撒冷城被包围了(日期在主前七0一年),这敌人是亚述。代表戴维王朝的统治者希西家王在这座城中,但是看起来完全不能抵抗外来的威胁;围城的仇敌击打他的脸(1节),这是一种侮辱的记号。在面对这样的威胁之时,弥迦宣布一个信息,含着希望。他宣布新的统治者将要诞生在伯利恒,在以法他这个地区,也即戴维的家乡(撒上十七12)。第四节谈论牧养的比喻,预言这个新的统治者降生以后,要牧养神的百姓。在他的掌管下,以色列的百姓将要居住在安全的地方直到永远。我们不能知道弥迦的思想,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他期待的拯救不久将要来到,也许就在数十年以后。他预期以色列将从敌人手中蒙拯救,这个敌人是亚述(5-6节)。马太引用弥迦的预言,说明这预言已应验在耶稣身上。以色列的前景和惩罚(五7-15)第一部分(7-9节)是讲论以色列将来的角色。第二部分(10-15节)是讲论以色列将经历审判。以色列将来的景象(7-9节)。我们认为这段经文的背景也是在主前七0一年,当时亚述的军队来到犹大,国家的前途几乎无望了。在这个时候弥迦讲了这些希望的话。那时只有一些劫后余生的人,借着他们,世界各国必将蒙福。相信这种古老的希望,在主前七0一年是不容易被以色列人接受的。北国已在主前七二二年沦亡,南边的犹大也处于崩溃的边缘。在饱受绝望折磨之余,弥迦使用两个比喻向耶路撒冷剩余的人带出一个信息。(甲)尽管眼前的处境恶劣,选民必再次好像神的露水和甘霖,带着神的仁慈到世界各国(7节)。(乙)尽管现在有软弱和失败的阴影,选民的国家在将来必好像狮子,在世界各国中强盛(8节)。以色列的刑罚(10-15节)。这段经文的背景可能早于主前七0一年,以色列还以为可以起来对抗亚述,以为一切将会没事。但是,根据弥迦所看见的,国家的信心是可悲地植根在错误的观念上。所有的准备都基于假设敌人是亚述;只有弥迦看到,由于犹太作恶,所以它真正的敌人不是别人,乃是神自己。神与以色列争辩(六1-8)弥迦在这篇宣讲的用词像法庭的审判:「起立,为你的案情作辩!」(1节)。法官是神,而弥迦是律师。按比喻来说,律师召唤山岭和冈陵(小山丘),以及「地永久的根基」,来聆听这呈上法庭的案件。只有当法庭的成员出举后,才宣召被告出庭:神要控告以色列!在法庭,神提出袍的案件。以色列已经对神厌倦,选择去走她自己的路。但是为甚么呢?神问道。才也是否令他们失望呢?才也建议法院考虑历史的证据。当以色列在埃及为奴的时候,才也使他们得自由;当他们没有领袖时,袍给他们摩西、亚伦;当他们的生存面临摩押王巴勒的威胁时,才也再次使他们安全;当他们渡过约但河,从什亭到吉甲时,才也又一次与他们同在。接着被告向法庭申诉。只简单地向法庭提出一个问题:「我必须怎样做,才能把事情弄妥呢?」但是被告一直没有真正理解他们所犯的罪,以为借着献祭可以蒙神喜悦。但是神真正喜欢甚么呢?神果真喜欢他们献燔祭、献一岁的牛犊吗?以色列人能借着献这些成千上万的公羊,和无数的油脂赎罪吗?这真是天真!以色列还说,如果这些还不够,我可以献上我的长子!不,绝没有甚么东西可以满足神的要求。以色列已经失去了最基本的信仰。礼仪本身已成为行动的目的,而不是与神的关系。整个献祭制度和圣殿敬拜的礼仪,已经变成一种虚假的宗教行为。法庭以律师的话作结论(8节)。弥迦肯定地指出,神要求以色列三件事:就是行公义、好怜悯、谦卑与神同行。罪孽与刑罚(六9-16)在耶路撒冷,市集的日子是喧闹和繁忙的。就在这样的日子里,弥迦宣讲了这篇简短的说话。弥迦明白市集对当地的经济和那里人们的生活是重要的,但这也是一个无耻商人为他们自己以不法手段谋利的日子。因此市集是富有人变得更富有的好机会,却也是软弱者受到剥削的时间。弥迦直接宣讲神的行动(「耶和华向这城呼叫」9节);他的话是向「支派和聚会」讲的,也就是所有犹大人,包括耶路撒冷的居民以及居住在乡村的人。先知的信息有两个部分:商业上的罪恶(10-12节)。商业本身不是一种坏的活动,但是人的本性,使这种活动被滥用。精明的商人可赚取大量财富,但是弥迦描写这些商人所赚的钱财为「非义之财」(10节)。称量的秤被改装过,这样,商人可以从农民手中买到更多货物却付少一些钱。如果顾客埋怨,有钱的商人则威胁会采用暴力(12节)。商业犯罪带来的审判(13-16节)。弥迦认为罪就是罪,必须受审判。刑罚听起来相当可怖。非法获得的食物,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的饥饿。非法交易赚取的利润,也将要放进账户中;但存款却总会失去。播种的种子撒出去,却没有收成。橄榄虽然在槽中挤压,但劳碌后却没有橄榄油产生出来。葡萄也要在榨中处理,但不会挤出酒来。有关暗利和亚哈(16节),可能指这两个王一度在撒玛利亚城中兴起商业;但是撒玛利亚已经因为她的罪恶而遭毁灭了,而耶路撒冷的商人也在引导他们的城走上同一的路。先知的这一篇信息,在某种意义上是前面信息的一种注释,在前一篇信息中,神要求以色列人要「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神同行。」(8节)市场上的活动已经被不义所蔓延。贪婪无餍的商人,对待他们的顾客毫无良善。为失丧的社会哀叹(七1-7)以上多是弥迦在公众地方的宣讲,这一段却是他私下对国家堕落所表达的哀伤。弥迦用一个比喻描述他的挫折感受(1节)。他好像一个人进入一座果园中,希望摘到无花果满足他的胃口;但是果园中没有水果,因为已经全部被人摘掉了。他又像一个人进到葡萄园中,希望找到一串清爽解渴的葡萄;但是所有的葡萄都已被摘取,没有剩余。他的不满不是只基于没有水果,而是那个本来应该有水果的地方已经被摘清这个事实。这就是他的耶路撒冷城;本来应该结满公义和公平的果子,现在已经就被采光了。他首先为这个社会的腐败而哀伤(2-4节)。那里看来不再有正直的人。取而代之的是暴戾和不择手段的人。他们喜欢追随邪恶(3节),统治者和法官受贿赂,并且结联去讨论如何成全这计划。果树中最好的枝子都是无用的,好像蒺藜般多刺,也好像荆棘般屈曲(4节);蒺藜和荆棘只适于在火中燃烧!指明这种人的审判日子必然近了。接下来弥迦把宣讲转到日常生活的层面(5-6节)。他见到没有一个邻居值得信任,甚至直属的家庭成员,也不能互相信赖。父母、儿女、亲戚,所有的人都已被那个腐败社会的邪恶所感染。弥迦为了他国家的败坏而悲伤,最后以积极的提醒作结束。尽管他觉察到道德的堕落,他仍然坚定地相信神,并继续向才也祈求(7节)。悲伤并不会绝望。先知努力地从他的沮丧中站起来,继续事奉那呼召他的神。后记:弥迦信息之延续(七8-20)满载预言的弥迦书,却以诗歌作为结束。这篇诗歌像诗篇;它是一篇公众哀歌,表达灾难临到时的忧伤和对光明前途的盼望。诗歌主要分成四大段:(甲)在第一段,相信是暗指耶路撒冷城(8-10节)。哀歌的文字融合着希望,期待审判之后会有怜悯。(乙)第二段(11-14节)是一种宣告,由祭司或者神的先知在圣殿的祈祷中讲出来。传达信息者宣布,现在是采取行动的时候了:倒塌的城墙要重新建造起来,国家要更新和扩展,百姓要再一次像羊群在他们的土地上被牧养。(丙)第三段(15-17节),百姓(或是耶路撒冷)再一次鼓起信心,并期待他们的国家在其它国家面前得到复兴。(丁)最后以赞美诗作结束,强调耶和华的怜悯和慈爱无可比拟(18-20节)。神的怒气是不会长久的,必会被袍的怜悯和慈爱取代。以色列的罪孽使人民陷入如此境地,但这罪孽将被抛进深海之中,永远不为神所记念。那鸿书那鸿书是一本充满战争风声的书,它的基调是暴力和复仇。要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