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及其地位1.基本结构商业:大小商人从事的买卖活动农业:农耕和家庭手工业一起并称中
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民间作
坊手工业中国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及其地位1.基本结构商业:大小商人从事12.各自地位农业是基础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原因手工业、商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的辅助产业。人类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
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前提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业为“本”手工业、商业为“末”2.各自地位农业是基础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原因手工业、2五谷:黍稷粟麦豆麻稻粟稻黍稷麦五谷:黍稷粟麦豆麻稻粟稻黍稷麦3六畜:猪马牛羊鸡狗六畜:猪马牛羊鸡狗4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史学观点介绍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5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6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社会农业的概况
起源时间:一万年以前世界贡献:培植粟和水稻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生产工具:磨制耒耜种植作物:北粟南稻生活方式:经常迁徙经济主流:采集经济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7姆渡遗址河出土的骨耜
马桥文化石锄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姆渡遗址河出土的骨耜马桥文化石锄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82.奴隶社会农业生产进步表现
①.生产工具的进步(耒耜为主,少量青铜)②.生产技术的提高(开沟排水、除草培土、
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③.作物种类的丰富(粟、稻、黍、稷、麦)
④.生活方式的定居
⑤、经济主流的改变:种植经济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②种植为主、畜牧为辅3、早期农业的特点:2.奴隶社会农业生产进步表现9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10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我国古代农具的逐步改进及认识⑴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⑵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⑶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2、认识:1、改进: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11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㈠精耕细作——基本特征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12(1)铁犁牛耕的发展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②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③隋唐时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2、精耕细作的体现(1)铁犁牛耕的发展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开始使用并逐13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
唐朝曲辕犁
(示意图)东汉·牛耕图画像石西汉时期的耦犁唐朝曲辕犁14(2)耕作技术的进步A、春秋时期的垄作法B、西汉时的代田法C、魏晋南北朝时
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南方的耕耙技术.汉代代田法(2)耕作技术的进步A、春秋时期的垄作法汉代代田法15(3)耕作制度的发展①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②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3)耕作制度的发展①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16(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①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②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①水利工程:②灌溉工具:曹17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制度水利灌溉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明清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代田法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犁评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精耕细作体现一览表耧车一年一熟(完善)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制度水利灌溉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18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司马迁《史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19翻车的模型翻车的模型20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进而成的。关中:井渠法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21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移历程
①魏晋南北朝时南方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②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2、南移原因
①北方长期战乱②北民大量南迁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南方农业自然条件优越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南移原因22㈢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本模式1、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1)商周时期:集体劳作(2)春秋战国: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2、小农经济形成原因①生产工具:②生产关系:③农民自身:④政府扶植: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逐渐形成㈢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本模式1、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1)233、小农经济的概念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单位生产领域生产目的3、小农经济的概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244、封建小农经济的特点①生产单位:一家一户;②生产形式:男耕女织③生产目的:自给自足④耕作方式:铁犁牛耕⑤生产技术:精耕细作⑥土地制度:土地私有⑦严重弊端:脆弱性、封闭性、分散性5、开始破产:
内因:封建小农经济的腐朽落后外因: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表现
织与纺分离耕与纺分离为西方列强生产原材料原因4、封建小农经济的特点①生产单位:一家一户;②生产形式:男25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②土地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③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6、评价小农经济积极作用消极影响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是267、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②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①分散、简陋、个体,抗灾能力弱②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③旱、涝等自然灾害④商品经济的冲击7、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271.经济格局:形成南稻北粟的地域特征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2.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3.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4.耕作方式:铁犁牛耕5.耕作技术:精耕细作6.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7.基本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8.地位影响:农业是主体为本业,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因素1.经济格局:形成南稻北粟的地域特征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2.28
1、生产、生活单位:以家庭为单位
2、生产规模: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3、耕作技术:注重精耕细作
4、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为主
1、土地所有制:今—公有制
古—私有制
2、劳动者社会地位今—享有平等人权的公民
古—无权、社会最底层
3、产品分配形式:今—劳动者自家拥有
古—地主、政府居多,劳动者居少
4、与市场关系:今—联系多古—联系少同:异:古、今农业经济的异同同:异:古、今农业经济的异同291.(2012·广东文综历史·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出现了牛耕,对他最有利的证据是()A.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B.《诗经》里有农耕生活的描写C.孔子学生冉耕字伯牛,名字有耕、牛二字D.古文字学家发现甲骨文中有字呈牛引犁头启土状2.(2012·浙江文综历史·14)史籍记载,东汉南阳樊氏“能治田,殖至三百顷。广起庐舍,高楼连阁,波陂灌注,竹木成林,六畜放牧,鱼蠃梨果,檀棘桑麻,闭门成市,兵弩器械,资至百万。”下列关于樊氏庄园的说法,错误的是()A.庄园经济力量强大B.自给自足程度很高C.草市交易十分发达D.生产经营活动广泛3.(2012·海南卷历史·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四、链接高考选择题1.(2012·广东文综历史·12)有学者认为早在商代就可能304.(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4.(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31中国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及其地位1.基本结构商业:大小商人从事的买卖活动农业:农耕和家庭手工业一起并称中
国古代农业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专业的民间作
坊手工业中国古代经济基本结构及其地位1.基本结构商业:大小商人从事322.各自地位农业是基础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原因手工业、商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的辅助产业。人类生存和进步的物质基础
是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前提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农业为“本”手工业、商业为“末”2.各自地位农业是基础是古代中国农耕文明的主要原因手工业、33五谷:黍稷粟麦豆麻稻粟稻黍稷麦五谷:黍稷粟麦豆麻稻粟稻黍稷麦34六畜:猪马牛羊鸡狗六畜:猪马牛羊鸡狗35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大阶段。所谓原始农业是指人类社会早期最原始、最简陋的农耕生产。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大致属于这个时期。传统农业则以铁犁牛耕、精耕细作为其典型形态。整个封建社会都属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一般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化后出现的农业现代化,它首先发轫于西欧,然后向世界各国扩散。我国的现代农业一般认为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开始形成,至今还在进程之中。史学观点介绍国内史学界一般将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36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37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1.原始社会农业的概况
起源时间:一万年以前世界贡献:培植粟和水稻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生产工具:磨制耒耜种植作物:北粟南稻生活方式:经常迁徙经济主流:采集经济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38姆渡遗址河出土的骨耜
马桥文化石锄
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
姆渡遗址河出土的骨耜马桥文化石锄半坡遗址出土的磨制石斧392.奴隶社会农业生产进步表现
①.生产工具的进步(耒耜为主,少量青铜)②.生产技术的提高(开沟排水、除草培土、
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③.作物种类的丰富(粟、稻、黍、稷、麦)
④.生活方式的定居
⑤、经济主流的改变:种植经济
①独立发展、自成体系②种植为主、畜牧为辅3、早期农业的特点:2.奴隶社会农业生产进步表现40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商周时期的青铜农具41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局限:长期以来,没有革命性的进步。我国古代农具的逐步改进及认识⑴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⑵从制造工艺方面看,从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⑶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再到自然力牵引。2、认识:1、改进:积极: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42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是以对土地高度利用为基础,通过不断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而形成的农业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㈠精耕细作——基本特征二、封建社会自然经济—传统农业1、精耕细作的含义43(1)铁犁牛耕的发展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开始使用并逐渐推广②西汉时的耦犁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③隋唐时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2、精耕细作的体现(1)铁犁牛耕的发展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牛耕开始使用并逐44东汉·牛耕图画像石(甘肃嘉峪关市出土)西汉时期的耦犁(形象图)
唐朝曲辕犁
(示意图)东汉·牛耕图画像石西汉时期的耦犁唐朝曲辕犁45(2)耕作技术的进步A、春秋时期的垄作法B、西汉时的代田法C、魏晋南北朝时
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南方的耕耙技术.汉代代田法(2)耕作技术的进步A、春秋时期的垄作法汉代代田法46(3)耕作制度的发展①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②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3)耕作制度的发展①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47(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①水利工程: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白渠龙首渠②灌溉工具: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明清时的风力水车(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①水利工程:②灌溉工具:曹48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制度水利灌溉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朝明清铁犁、牛耕垄作法都江堰耦犁、犁壁耕耙耱技术、耕耙技术代田法漕渠、白渠、龙首渠翻车筒车高转筒车风力水车曲辕犁,犁评一年两熟、一年三熟精耕细作体现一览表耧车一年一熟(完善)耕作方式耕作技术耕作制度水利灌溉春秋战国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49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司马迁《史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50翻车的模型翻车的模型51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减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发和渗漏。井渠法很快就推广到甘肃、新疆一带水分容易蒸发的干早地区。至今仍在新疆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改进而成的。关中:井渠法井渠法的发明,是我国古代一项独特的创举。它既能解决在地表无法52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南移历程
①魏晋南北朝时南方经济的开发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②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③南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南方2、南移原因
①北方长期战乱②北民大量南迁③南方相对稳定④南方农业自然条件优越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2、南移原因53㈢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本模式1、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1)商周时期:集体劳作(2)春秋战国: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2、小农经济形成原因①生产工具:②生产关系:③农民自身:④政府扶植: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
逐渐形成㈢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基本模式1、农业经营方式的演变:(1)543、小农经济的概念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单位生产领域生产目的3、小农经济的概念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554、封建小农经济的特点①生产单位:一家一户;②生产形式:男耕女织③生产目的:自给自足④耕作方式:铁犁牛耕⑤生产技术:精耕细作⑥土地制度:土地私有⑦严重弊端:脆弱性、封闭性、分散性5、开始破产:
内因:封建小农经济的腐朽落后外因: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廉价商品大量涌入表现
织与纺分离耕与纺分离为西方列强生产原材料原因4、封建小农经济的特点①生产单位:一家一户;②生产形式:男56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④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③封建王朝主要财源;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①不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和运用;②土地过度开垦,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③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因素6、评价小农经济积极作用消极影响①是我国封建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形态,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②是577、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
不利因素:①生产工具和技术的改进;②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③农民为生存而努力、精耕细作;④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作用①分散、简陋、个体,抗灾能力弱②赋税、徭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③旱、涝等自然灾害④商品经济的冲击7、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581.经济格局:形成南稻北粟的地域特征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2.经济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3.土地制度: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统治地位4.耕作方式:铁犁牛耕5.耕作技术:精耕细作6.经营方式: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7.基本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8.地位影响:农业是主体为本业,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因素1.经济格局:形成南稻北粟的地域特征中国古代农业基本特征2.59
1、生产、生活单位:以家庭为单位
2、生产规模: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3、耕作技术:注重精耕细作
4、耕作方式:铁犁牛耕为主
1、土地所有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木制家具出口业务分包劳务合同3篇
- 体育中心2025年度灌溉系统专用化肥及农药供应合同3篇
- 2025年度配电变压器租赁与电网安全培训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民间借贷服务合同规范(2025版)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电商平台入驻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民营中小企业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工业厂房外墙铝型板安装与维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美容美发店员工健康体检服务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新能源产业联营项目合同3篇
- 2025年水塘莲藕种植承包与品牌推广合作合同
- 南通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一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重症患者家属沟通管理制度
- 法规解读丨2024新版《突发事件应对法》及其应用案例
- IF钢物理冶金原理与关键工艺技术1
- 销售提成对赌协议书范本 3篇
- 劳务派遣招标文件范本
- EPC项目阶段划分及工作结构分解方案
- 《跨学科实践活动4 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教学设计
- 信息安全意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