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学生心理特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小学到初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学习容量、人际关系等的改变,使初一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 而对一个成长中的关键转变期, 帮助他们顺利完成这一转变,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一、初一学生的特点.成熟性与幼稚性的统一。与小学生相比,初一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 12-15岁),身体形态开始发生显著变化,身体机能逐步健全,心理也相应地产生变化,如能够自觉地根据教学的要求知觉有关的事物,有说明书记忆日益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开始战胜优势。但是, 童年和少年两个阶段之间是逐渐过渡的。初一学生刚刚跨入少年期,理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很有限,他们在身体发育、知识经验、心理品质方面, 依然保留着小学生的许多特点。如他们一般还比较幼稚,有些学生“孩子气”很浓,看问题处在直观和感性阶段,缺乏思考,表达缺乏思想性。.向上性与盲目性的统一。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们有了一定的评价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好评。他们一般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 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 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 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 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满, 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 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做坏事都有从众心理。.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统一。初一学生由于身体生长发育显著,体力增强,精力旺盛,具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和独立工作与生活能力, 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 。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 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 “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新鲜感与紧张感的统一。跨入初中,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使他们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 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但不久后,新的生活又是使他们产生了紧张感。新的作息时间、校纪校规,小学的朋友因“时过境迁”而逐渐疏远,中学的老师不再象小学老师一样对自己细致周到、 无微不至地关心;尤其是学科增多、复杂性增强,课时延长、考试增多,教法和学法与小学相比大为不同。这一切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紧张和烦闷。因此,他们特别留恋小学轻松自在的生活, 他们在作文、日记和交谈中反复地倾诉小学生活的美好。初二年级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初二学生,由于身心的急聚发展变化,带来了种种发展的可能性,因此,既是发展的危险期,同时也不可避免的成为教育的关键期。 抓住初二学生的特点,以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为中心,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一致维护的教育观是我们的努力目标。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二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初二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初二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初二现象” 。当一种情况被人们重视并冠之以“现象”时,一定有它的特殊性,其背后的根源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初二的学生,与近年来初二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种种表现密切相关。如: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从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来看, 14岁的孩子(相当于初中二年级学生)是青少年犯罪的易发期。种种状况表明,初二的学生是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究其原因,可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现状三个方面来追踪这一“现象”的根源。一、生理原因。初二学生多为 13—14岁。普查资料表明,这个年龄是青少年生理迅猛发育时期中的最高峰, 男生身体体格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 女生体重、胸围逐步向着女性体型发育,他们的呼吸、消化、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功日趋完善,内脏机能不断增强,第二性症如浪潮般汹涌袭来。二、心理原因。由于生理的发育带来的青春期心理的巨大变化, 初二学生是由少年向青年初期发展过渡的重要阶段,他们的情感情绪激易动暴躁并向两极波动, 爱凭感情行事;自尊心、自信心、争强好胜心急剧增强;具有独立意向、成人感,自主、自立意识急剧增强;认识能力显著落后于独立意向和行动能力、 相互爱慕心理增强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落后。 在与异**往、对性知识的相对矛盾心理和心理焦虑程度三个方面上表现突出:1、有研究发现:“12—13岁的男女生表现出极端的社会隔离,彼此之间抵触很大” 。他们在异性同伴面前表露出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 或者在言行中表现出对异性同伴的轻视; 或以一种不友好的方式攻击对方。因此,初二阶段的学生在异性同伴的交往中存在较严重的障碍,男女生之间抵触很大,他们更重视与同性同伴之间的交往。2、同时,初二学生由于对性知识的一知半解,他们心理萌动着一些从没有过的新的体验与感受,开始产生神秘的骚动,这使他们既感到好奇,又迷惑和害怕,不敢接近对方。他们关于异性同伴在什么场合可以呆在一起的社会允许程度仍然很敏感。 因此,表面上看,他们并不互相接近,而是互相排斥,但是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和渴望, 内心又有对异性的追求的心理矛盾。3、另外,据对初中生的有关调查表明:焦虑、抑郁、敌对、恐惧这四个等级,初二年级均位于最高水平。这说明,初二年级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及在特殊情绪方面有明显的表现,他们不仅处于学习分化阶段,且焦虑、抑郁、敌对、恐惧感高。因此,初二年级在心理变化上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 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三、现状分析。初二学生在小学毕业后,经历初一年级的过渡学习后, 逐步适应了中学的环境,也没有初三的升学压力,开始步入“青春叛逆期” 。这时期的学生不信任父母,却易受朋友影响;独立意识的大大增强,使他们对外面世界怀有强烈的好奇感, 同时也开始尝试一些未知的领域。加上目前流行文化的影响,容易出现感情困惑,个别学生出现早恋,他们往往是在类似这种尝试中获得一种肯定:我独立了。生理上的日趋成熟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同时心理发育成熟度显著落后于身体发育, 使得他们的“成人感”往往与现实世界发生矛盾,因此为了使自己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 他们往往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获取同龄同伴的认可,一是追求流行文化。在这两种方式中, 前者属于不太成熟的小团体,后者部分的使他们的身心受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于是简单追随、模仿、尝试,带来哥们义气、盲目强调个性等等不良习性。与此相对的,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庭,与他们追求流行、崇尚绝对自由、 要求独立的内心世界恰恰是相对抗的。于是,反感、敌对、叛逆、孤独、焦虑、偏激等等敌对行为和心理状态就产生了,与上一代人之间的代沟也由此形成。针对以上原因,对于初二学生,家庭、学校、社会应加强对他们的认识,投入更多的关注。人们仅仅只是意识到他们的特殊性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危险期”。初三年级一、身心发展特点:初中生正值“身心聚变”时期,其中初三学生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还有人认为初三是整个中学阶段“最危险”的阶段,初三学生最难管理,被称之为“初三现象”。人们之所以特别关注初三的学生,与近年来初三学生身上反映出来的种种表现密切相关。如:叛逆、盲目追求自由平等、易受外界影响、情绪情感偏激、易激动暴躁、情绪两极波动、凭感情行事的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从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来看, 14、15岁的孩子是青少年犯罪的易发期。因此,初三年级是初中阶段的一个转折点,是一个关键发展阶段,应受到特别关注。二、现状分析:初三学生在小学毕业后,经历初一、初二年级的过渡学习后,逐步适应了中学的环境,也没有初四的升学压力,开始步入“青春叛逆期”。这时期的学生不信任父母,却易受朋友影响;独立意识的大大增强,使他们对外面世界怀有强烈的好奇感, 同时也开始尝试一些未知的领域。加上目前流行文化的影响, 容易出现感情困惑,个别学生出现早恋,他们往往是在类似这种尝试中获得一种肯定:我独立了。生理上的日趋成熟带来了心理上的巨大变化, 同时心理发育成熟度显著落后于身体发育, 使得他们的“成人感”往往与现实世界发生矛盾,因此为了使自己得到内心真正的满足, 他们往往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获取同龄同伴的认可,一是追求流行文化。在这两种方式中, 前者属于不太成熟的小团体,后者部分的使他们的身心受到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于是简单追随、模仿、尝试,带来哥们义气、盲目强调个性等等不良习性。与此相对的,作为主流文化代表的学校与家庭,与他们追求流行、崇尚绝对自由、 要求独立的内心世界恰恰是相对抗的。于是,反感、敌对、叛逆、孤独、焦虑、偏激等等敌对行为和心理状态就产生了,与上一代人之间的代沟也由此形成。针对以上原因,我们仅仅只是意识到他们的特殊性是远远不够的, 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帮助他们度过人生的“危险期”。高一年级一、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一一“青春期”心理与行为的典型表现(一)、“青春期”的人格发展特征: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这一阶段形成自己的接受教育的目标和职业目标,学习处理与生命意义有关的问题。这阶段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品质或可能出现“同一性混乱”时期。“自我同一性”是在前4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进入“青春期”时所表现出来的特点。这时的孩子生理发育迅速并带有成人的因素或色彩。思维复杂,形成强烈的“自我意识” 。这时的注意力学会转移一一过去只看到自己, 现在也看别人,追溯自己的过去,也在考虑未来,注意别人是怎么看待、评价自己或拿别人对比自己,希望社会认同、接纳自己,以别人为榜样,按照自己的理想推动自己的发展。他们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 逐渐形成“自我同一性”特征的。如果孩子在前几个阶段顺利地建立起“信赖” 、“自主”、“创新”、“勤奋”的品质,这就可以通过整合过程,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世界,比较容易地形成“同一性”的品质,可以无约束地进入“青春期”。一个人的“个性”即“人格”在这一时期初步或基本定型。在这个时期,个体能自我认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成为不同于他人的独自具有的统一风格的自我。 一个人的理想(包括长大了充当什么社会角色,干什么事业等)一般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如果“个性”发育、发展得好,形成“忠诚”(于自己)即“自我同一性”的品质,他就有健康的“人格” 。,而不是忠诚于包所谓“忠诚”的品质,是指忠诚于自我的信念、价值观和“自我同一性”括父母的外部环境。,而不是忠诚于包反之,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自我同一性” ,就会出现“同一性”混乱或扩散,就无法认知、调节、控制自己,会陷入不适应状态,觉得难于理解别人、别人也不理解自己,经常处在犹豫状态中,甚至会成为极度孤僻的人。如果自己的价值观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就会使自己难以正确认知自己,进而使自己的“角色混乱”,以至不知道或不敢相信自己是谁,要干或在干什么。在这个时期,父母绝对不能打骂孩子即从肉体到精神都不能伤害孩子。 因为这样的伤害是对孩子整个身心的否定,破坏了“青春期”的“自我同一性” ;所以孩子就要自我维护。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这时期的孩子“逆反” 。父母说的对或错,他都不听;因为此时孩子关注的不是对、错,而是父母是否要破坏自己的“同一性” ,他要维护、忠诚于自己的这个“同一性”。面对着否定自己的父母,孩子的“心门”关闭了;倘若打骂,孩子可能会离家出走。所以,这一阶段的任务,在于发展“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混乱或扩散。(二)、一些中性或负性的典型心理与行为: “青春期”学生有许多典型的心理与行为,这些心理与行为在其它年龄段是不显著甚至是没有的。 如少女的“白日梦”、照镜子、无名烦恼、感到没意思、倦怠症状等等;少男的烦恼、沉默、想出家遁世等等。(三)、“青春期”的孩子,心理活动在“情感”与“理智”之间摇晃, “成人感”与“幼稚性”的矛盾并存。1、“反抗性”与“依赖性”共存。对一切都不愿顺从,特别是不愿听父母的话;但又希望从父母处得到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2、“闭锁性”与“开放性”即“内向性”与“表现性”共存。对父母闭锁,认为与父母没有共同语言,把要说的话写在日记里并锁在抽屉中; 另一方面,在同龄中寻找知音,一旦找到,必推心置腹,无话不谈。3、“勇敢”与“怯懦”。“初生牛犊不怕虎”;但在公众场合不能坦然从容。4、“高傲”与“自卑”。凭借一时一事下结论,因偶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或因偶然的失利而认为自己无能。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希望别人承认自己已经长大,但又留恋童年的无忧无虑。在沉重的学习压力面前感到惶恐,特别希望能像小时候那样自由并得到父母的庇护。6、“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7、情绪的“可变性”与“固执性”共存。(四)“青春期”的孩子,其个性特点是不平衡性,往往是或极端或偏执,所以容易产生如下的心理行为偏差。1、心理生物性紊乱。如面部表情失控,歪曲现实或脱离与现实的联系,情感冷漠、对环境不感兴趣,被害、夸大妄想,等等。2、可能产生青春期“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焦虑症”、“抑郁症”和“神经性厌食症”等。消极情绪的长期积累,是产生诸心病的重要原因。3、可能产生“代沟”。孩子从开始步入“青春期”到满 18岁或到完成学业、经济独立、成家立业以前,同母亲是“交叉关系”并向“并列关系”过度。孩子一方面想摆脱母亲的控制,一方面又因为自己不成熟的原因而摆脱不了, 从生理到心理都是既依赖又独立。 而母亲一方面因为惯性想继续控制,一方面又感到力不从心控制不了了。这属于成长过程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程度大小、时间长短而已,不可逾越。一般到了大学毕业前夕或参加了工作,有的最晚在结婚后,就渐渐缓解或消失了。但这段时期, 如果母子的冲突越来越严重、交叉的幅度越来越小,便是“代沟”。二、形成“青春期”心理(特别是产生反抗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原因1、自我意识的突然高涨。倾向于维护良好的自我形象,追求独立和自尊,一旦想法及行为受挫、不能被现实接受,就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认为其行动的障碍来自成人特别是父母,于是便产生了对成人特别是父母的反抗心理。2、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强。3、要求独立的意识过于迫切。将父母给予的生活上的关照及情感上的爱抚,视为获得独立的障碍,把老师和社会其他成员的指导和教诲也看成是对自身发展的束缚。4、反抗心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否认自己的“儿童期”,以确认自己已是成熟的个体。5、“青春期”既是孩子的“黄金期”,也是孩子的“危险期”从心理成长角度说,人生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 3—4岁的“第一反抗期”,二是12-16-18岁的“第二反抗期”(心理危机)。“反抗心理”,是“青春期”孩子普遍存在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主要表现为对外在一切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当孩子生长到十来岁时,由于他们对事物认识能力和世界观都正在初步形成, 开始进入渴望被理解、被尊重的时期;因而此时他们总会有一种“我已长大了”的感觉,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独立、自强的个性。“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开始产生要求提高独立程度的意愿及与异 **往的新的需求。在人际交流方面,自然就不愿、也不便同父母在一起玩,不愿意与家长交流;而是喜欢交家庭成员以外的伙伴, 追星,模仿成人,特别是喜欢与同龄的异性在一起, 开始公开对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成双地走路、 交谈、嬉戏打闹,去追求共同的志趣, 即使是共同的苦恼也一起分享。这才是正常现象。相反,天天围着父母转,父母会把“青春期”的青少年当成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孩子在心理方面永远也长不大。这反而是不正常的。这时,社会对青少年的要求,也从对儿童(家庭的依附者)转变到对成人(家庭与社会的责任者)这样的显著变化。这些变更在短时间内急剧发生, 这就很容易使青少年来不及调适自我心理,进而诱发出矛盾和冲突。这些心理的变化,对其智能水平、人格模式和品德的形成,影响极大。其实,“青春期”既是“危险期”,也是“黄金期”。特别是到了“青年初期”,更是人生求知、求职、求爱的关键时候,往往三者一齐来。有人兼而得之;有人顾此失彼;一旦处理不当、适应不良,会三败俱来。所以,一方面,孩子自己要有适应社会包括接受挫折的能力;另一方面,就看怎么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疏导。三、家长和老师常常走不进孩子的心灵里,殊不知青少年有三道“心理防线”第一道是“情绪防线”:亲子或师生对话,首先不在于你说得、批评得对不对,而在于是否在平等的前提下沟通。你居高临下,孩子就情绪抵触,不买你的帐。第二道是“事实防线”:如果说老师是因为要面对一个班的学生,时间、精力不允许,所以难免会“不问青红皂白”;那末,父母可是面对一个孩子呀,孩子回到家来要允许他辩解,不管是否有掩饰,都要把孩子的话听完。第三道是“理论防线”:家长、老师搞“训政”、讲大道理,是下策。如讲“现在不好好学习,将来扫大街”。孩子的应对马上就是:“扫大街就扫大街!难道扫大街不是人干的吗?”第一道防线打不开,第二、三道就别想打开。高二年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是有阶段性的。从初中到高中后,由于生理、心理和环境、学习容量、人际关系等的改变,使学生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而对一个即将步入成年人的关键期, 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时期,是我们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一、高二学生的特点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中的黄金时期, 在这一阶段不仅是人生观、 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又是增长知识和才干的重要时期。经研究发现非重点学校的高中生具有以下心理特点:(一)智力水平相对初中阶段进一步发展,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增强,思维活跃,喜欢变化,好奇心强,求知欲强,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但相当部分同学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动力缺乏,学习表现懒散。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流行时尚信息好奇心强, 接受快,但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学习方面缺乏动力和自觉性。当问到“你自习课或晚修时 ,多数时间在做什么?”,回答“做作业、看学习有关的书籍”占65%,有25%在“看与学业无关的课外书”,有10%在“玩手机、聊天、睡觉、无所事事等";当问到“空闲时你怎么度过?” ,回答“看学业有关的书”占55%,有30%在“看小说等、上网”,15%在“宿舍睡觉、聊天或无所事事” 。由此可以看出,相当部分学生课余时间很少投入到对学业知识的学习和巩固中。 前来咨询的学生也反映,他们的部分闲暇时间都是在看漫画、 小说或闲聊中度过的。究其原因, 一方面,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虽然高中生的成人感、渴望自立的意识进一步加强, 在心理和行为上仍然难于摆脱对成人的依赖,一旦离开了老师的看管,家长的监督, 虽然有升学考试的压力, 但部分同学学习自主性差,有目标无行动,得过且过混日子。(二)学生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心理冲突明显, 在学习、生活上表现有很强的上进心,但行动力不够、自信心不足。高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分化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 由于他们面临升学、社会化等课题,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更加明显, 同时随自身体验的增加。当问到“你认为自己的自信心如何?”回答一般或差的同学占67%,回答较强或强的同学只占33%,学生的自信心普遍不足,因为他们都是被重点高中拒之门外、 过去的不成功经历带给他们的是自卑等负面情绪体验,自我评价比较消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特别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 在咨询中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别人为什么老是议论我?” ,对处理人际关系缺乏自信。在问到“你想提高个人素质吗?”这一问题时,有65%的人回答“想,但缺乏行动”。由此可以看出,学生虽然想上进,想提高个人素质,但现实中缺乏行动力。在学习中也常常出现自己理想的学习成绩与目前状况之间的差距。 “我的学习成绩为什么老上不去?” ,许多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对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满意,希望尽快提高,但在学习困难面前又缺乏勇气和恒心。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成绩的提高不如想象的那么快, 就容易处于一种慢性焦虑状态,对现状的不满。有些同学甚至出现失眠、 头痛、神经衰弱等症状。也有些同学的目标定得太高,又在现实中却缺乏行动和恒心,而不能实现,引起内心的冲突。(三)学生的社会情感日益丰富,理智感、审美感发展日趋成熟,友谊感、道德观有了新发展。但的情绪反应强烈、不稳定,具有两极性。对“你会经常,情绪低落吗?原因是什么?”调查显示:90%的同学回答“会”,原因有学习不好、同学关系不好、情感问题等。学生在这一时期的情绪感受性显著提高,常常容易兴奋,兴趣较易转移,意志易动摇,情绪反应强烈,有时一个眼神,可以使他们闷闷不乐,一句表扬,又会使他们受到鼓舞,感到激动。他们的情绪带有明显的两极性,容易走极端,情绪高涨时像火山,情绪低落时又像冰山。取得成绩时,兴高采烈,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遇到挫折时,又会悲观失望,心灰意冷,甚至一蹶不振。另外,由于高中生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发展,表现出否定的心理倾向,这种否定的倾向表现为他们喜欢用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人和事,喜欢怀疑一切,他们内在的不满情绪使他们对周围的人总想反抗、 唱反调。这种思维方式让他们经常处于不愉快、 烦躁不安的情绪状态之中。尤其是他们面对各种难以应对的新情况时常有各种不适当的情绪反应,感到一种莫名的烦恼。(四)学生性意识有了显著的发展,早恋现象随年龄增加有上升趋势。在回答“你认为在我校学习期间谈恋爱是否适合?理由是什么?” 这一调查问题时,认为合适的高一有20%,高二有31%,高三有35%,随年级增加有上升趋势。认为合适的理由有:早恋可以使双方互相帮助,共同进步;进入青春期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 渴爱有个异性朋友伙伴等等。究其原因,一是高中生随着身体的成长和性生理成熟, 他们的性意识萌动和发展。他们正处在向往和接近异性期时期, 他们对性的问题感到好奇,觉得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对异性感兴趣,喜欢接触异性,倾向于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二是在充满憧憬的初中阶段,没能进入重点中学,原来有意无意被暂时压抑的丰富的青春期情感得以爆发, 渴望通过恋爱让情感需求得到满足;三是一些学生生活学习没有坚定的信念, 也没有远大的理想,对是否能够考上理想大学迷茫, 感觉到生活太单调,于是想找一个恋爱对象来充实空虚的心灵, 寄托自己的感情;四是从众的心理,使早恋现象随着年级增加,有上升趋势。虽然一些学生进入高中时表示全力以赴认真学习, 考取理想大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周围的同学谈恋爱,就会产生困惑,自然会激发恋爱意识和行为, 原先的信念就动摇了,有些同学会觉得别人谈而自己不谈,别人会瞧不起自己,认为自己没本事,产生危机感、失落感,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于是自己也加入到恋爱队伍只中。高三年级一个学生成才,就是一个家庭的幸福。高三学年对每个高三学生来说是他们走向人生成功、人生辉煌的关键学年。为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达成和谐与共识 ,我从高三学生具有的特点及家庭教育注意的问题出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生理特点及教育对策从三个方面理解高三学生的生理特点1、身高、体重、胸围、脑容量、骨骼、肌肉、各种内部器官的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2、外部体形已成人化。3、各种生理功能已接近成人,并迅速成熟。根据这些生理特点,家长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做好饮食服务,注意饮食的多样性和营养的丰富性;二是做好生理成熟方面的引导,如早恋问题; 三是引导学生良好的生活规律,如入睡与起床时间等都形成规律。二、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在心理上,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特点:1、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调解能力接近成年人。从这一特点看,要尽量尊重孩子,不要把家长意识强加于孩子,非得按家长的意识要求学生得怎样或怎样, 这样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而适得其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的表现认为不妥的地方要通过耐心的引导来实现。2、高三学生的各种品格和理智感明显增强。这一特点使高三学生做人做事的盲目性减少, 计划性增强,特别是表现在学习上,因此要求各位家长在家里的言行要注意对孩子的影响。3、理性思维和创造思维水平提高迅速,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抽象性的增强,已逐步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心理环境和闭锁的情感世界。这一特点要求我们作家长注意,孩子不愿同我们说的事就不要追根问底, 不愿让我看的东西,千万不能强看,发现孩子有不妥的地方要利用合适的机会在合适的真正好的朋氛围下进行引导。真正好的朋友,从来不需要这些表面功夫。走在这漫漫俗尘,形如微尘的我们,每天忙碌的像只蟋蚁,哪有时间去整那些虚假的表面文章。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真情实意,哪一个不是无事各自忙,有事时,却又从不问回报几何的真心相助?至于那些平日里看上去可以一起打闹,一起吃喝,一起厮混,看似好成一片的人,或许,只是你在多少次的四目相对之时,动了真心,存了真义,是你默默认定对方可称朋友,有困难的时候是你愿意伸以援手,但未必对方一样。多少看似热情的人,内心是薄情的。而多少看似淡漠的人,内心实则一片温热。那些表面热诚的人,总是相安无事各自好,一旦你有事需要援助,别说大事,就是小事需代劳,你都会发现原来不过情比纸薄,对方远比你自己想的要现实的多。有些人,自从与你接近,内心就存有一份自己的打算。定是你于他而言,多少有些可用之处。正所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在这个功利心弥漫的世态下,没有哪一份意外的热情不无所图。不仅是职场如此,男人如此,就连女人也不能免俗。接孩子的时候,被困高层电梯下不来,一个电话打来,希望能帮忙照看一下放学的孩子。实在的人总是把别人毫不见外的信任,当作是一种荣幸,于是想都不用想就能一口答应。可当你有事需要对方只是代笔签个字这样的举手之劳时,对方都能各种不情愿各种推脱,至此你终是发现,原来人与人之间真不是一杯换一盏的事儿。关键时刻,还是得找那些看似平时不联系,但一开口能力范围之内就愿意为你想办法的人。多少人天真的以为,认识的人越多,人脉就越广,自己就越厉害,其实,那些所谓的人脉,不过廉价。倘若你没有同等的利用价值,谁会与你建立起所谓的交际?最是谈钱伤感情,也最是感情不值钱。别结识了比自己优秀比自己有能力的人,就觉得有了依靠有了光环,自己不足够优秀,结识谁都没有用。在你困难需求的时候,你开口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背影》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
- 上海国内旅游合同范本
- 加油站供货合同范本
- 保安管理服务合同范例
- 健身房市场推广合同范本
- 第21课 活动课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课堂使用)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24)
- 企业合同范本英文
- 2024年宣城郎溪县县直事业单位引进专业人才考试真题
-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教学设计(统编版)
- 劳动合同范本 宿舍
- 《传染病》PPT课件完美版-2024鲜版
- 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 糖尿病膳食指南2024
- 健康证用工合同
- 产品试用免责声明
- 2024年10月自考05760营养学一押题及答案
- 【美术】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花样跳绳一级动作(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轰趴馆计划书
- 2024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癔症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