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批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课程课件_第1页
第五批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课程课件_第2页
第五批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课程课件_第3页
第五批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课程课件_第4页
第五批重点县项目建设管理课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建设与管理

2013年10月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建设与管理2013年10月1目录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三、建设方案编制目录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2

2009年,财政部、水利部决定,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期通过重点县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2009年,财政部、水利部决定,集中资金投入,连3(一)建设原则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尊重民意、民办公助。整合资源、完善机制。4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一)建设原则4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4(二)2013年主要任务

1、西南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以《西南五省(区、市)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规划》为依据,重点支持干旱片区以小微型水源为重点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西藏依据《西藏自治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五小水利”工程建设。5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5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5(二)2013年主要任务2、华北地下水超采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优先集中安排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大力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适当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压减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逐步改善地下水生态状况。6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6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6(二)2013年主要任务3、西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新疆以中央援疆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的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为依据;甘肃以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陕西、青海、宁夏以2013-2017年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为依据;集中连片,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节约农业用水,改善生态环境。严格限制发展新的灌溉面积。7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7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7(二)2013年主要任务4、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以及珠江流域等水稻主产区省份,重点结合渠系工程配套改造,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8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8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8(二)2013年主要任务5、农村河塘清淤整治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0个省继续开展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工作。河道整治要以改善水环境、恢复和强化河道输水灌溉、行洪排涝能力为目标,实现沟通周边主要水系;塘坝整治应大幅度提高安全性,增加蓄水能力。9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9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9(二)2013年主要任务6、1-5万亩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省份,每省自行选择一个重点县,开展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试点。选择1处水源工程已除险加固改造完毕、渠系工程布局完整、管理基础好、地方积极性高、通过3年建设完成工程整体配套改造任务,同时,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完成灌溉用水水价和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将灌区打造成工程高标准、管理高效率的示范灌区。10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10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10(三)重点县管理的基本方式中央对省:采取“名额分配到省、资金切块

到省、责任落实到省”的办法进行管理,两部不直接安排具体项目。省对县:大力推广竞争立项方式遴选重点县。部分省按因素法选择重点县。县对项目:大力推行“七步工作法”。11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三)重点县管理的基本方式11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11(四)重点县监管的主要措施一是规范选择程序。积极推行竞争立项方式遴选重点县。二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重点县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投入、资金整合、资金使用和监管,以及管护机制等进行考核。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实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确定,考核结果与以后年度重点县数量和资金规模直接挂钩。对考核不及格的重点县取消资格。12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四)重点县监管的主要措施12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12

(四)重点县监管的主要措施四是加强资金监管。与纪检、监察、审计部门配合,加强资金监管。五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积极推行“四制”,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六是规范前期工作。加强建设方案技术审查,对各县方案由两部组织合规性审查。13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

(四)重点县监管的主要措施13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13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

《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提出的重点县建设主要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分批次、分阶段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使每一个重点县经过若干年建设,基本完成县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14(一)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10-15%,或达到60%以上。

“比重提高10-15%”不是指提高10-15个百分点,而是相对现状比重提高10-15%(如果现状所占比重为44%,要求提高到48-51%,即4个百分点以上);由于水资源条件限制,新增灌溉面积的地区差异很大,有的地区尚有一定潜力,有的地区不仅不可能增加灌溉面积反而应适当调减灌溉面积,目标可能难以实现。建议按照“恢复灌溉面积”理解,即恢复和少量新增灌溉面积之和不低于依据该项目标计算的新增灌溉面积,这样理解比较符合大多数重点县的实际情况。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一)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10-15%,或达到615(二)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提高15%,或达到50%以上,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提高5%,或达到23%。

“比重提高15%”不是指15个百分点,而是15%(如果现状比重为40%,要求提高到46%,即6个百分点);另外全国目前约有1/3的省市自治区节水灌溉面比重超过50%,有条件的重点县可以采用绝对指标作为建设目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比重高的县超过70%,低的县不足1%,相差很大。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需求不大的地区,可套用“提高5%”的要求。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二)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提高15%,或达到50%16(三)纯井灌区的管道输水、喷灌、微灌工程面积占该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高效农业区的喷灌、微灌工程面积占该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该项指标限定于重点县中的“纯井灌区”和“高效农业区”,不是指全县;

“高效农业区”并无严格定义,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需要就提,不需要则可不提。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三)纯井灌区的管道输水、喷灌、微灌工程面积占该区节水灌溉工17(四)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不低于0.75,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大中型灌区斗口以下、小型灌区渠首以下):缺水地区平均不低于0.65,丰水地区平均不低于0.55。该项指标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小型灌区为0.7),但为便于实施和考核均折算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范围内;由于资金、时间限制县域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可能全部改造,以及南北方对节水要求的客观差异,相应调低了指标。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四)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不低于0.75,渠灌区灌溉水利18(五)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缺乏灌溉条件的山丘区和灌区高岗地,通过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发展补充灌溉,基本解决农民口粮问题。该项指标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非粮食总产量,可主要体现在粮食单产水平上。(六)着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该项指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改革方向比较明确,但做法不强求一律,注意政策界限。

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五)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缺乏灌溉条件的山丘区和19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1、基本情况:简述县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农业人口、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高效农业发展状况等。(1)高效节水试点县应说明现状高效节水面积和集中连片地块及作物情况;(2)高标准农田示范县应说明高产和中低产田面积、单产及分布,集中连片地块情况;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20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3)“五小水利”重点县要列表说明拟改造塘坝的地理位置、集雨面积、工程规模、主要功能、大坝、溢洪道、坝下涵管等工程质量,灌溉面积、收益村庄等;(4)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县要说明整治河道的地理位置、集雨面积、河道长度、比降及淤积情况,并说明与周边水利设施联系沟通情况及主要承担的农村灌溉与排水任务等;拟改造塘坝要列表说明各塘坝地理位置、集雨面积、工程规模、主要功能、大坝、溢洪道、坝下涵管等工程质量,灌溉面积、受益村庄等。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21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5)1-5万亩灌区改造试点县要说明灌区基本情况,包括自然、经济、生产状况;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实灌面积,水源工程、骨干工程建设年代和完好率,田间工程配套、运行管理、水费计收(水价、水费实收率、应收水费、实收水费等)情况。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22三、建设方案编制2、现状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类型、数量、分布、完好程度等是制定重点县建设方案的主要依据;灌区骨干工程改造及运行情况反映重点县建设的工程条件,如已进行改造,应针对与重点县建设有关的工程说明其改造范围、内容、效果等,如未进行改造应说明工程建设年代、是否已列入灌区改造规划、目前工程和运行状况等;近年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点县筹资和资金整合能力,应实事求是详细说明;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情况。三、建设方案编制2、现状分析23三、建设方案编制3、水资源状况鉴于要求重点县事先应编制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且重点县建设主要是针对现有灌溉面积的改造和配套,故一般可利用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的有关结果,重点分析项目区现状灌溉供水能力、现状灌溉需水量、改造后的灌溉需水量等,说明灌溉用水保证程度。灌溉用水供需平衡状况地区差异大时,宜分区说明灌溉用水保证程度;重点分析灌溉用水紧张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的灌溉用水保证程度。三、建设方案编制3、水资源状况24三、建设方案编制(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简述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从工作组织、资金筹措、设计施工能力、管护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重点县建设的可行性。三、建设方案编制(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25三、建设方案编制(三)《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况:重点介绍经县政府或人大审批后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任务情况。高效节水试点县补充说明高效节水规划情况;高标准农田示范县补充说明高标准农田规划情况;“五小水利”重点县补充说明“五小水利”规划情况;1-5万亩灌区配套试点县补充说明灌区配套改造规划投资、工程量及主要效益情况。三、建设方案编制(三)《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况:26三、建设方案编制(四)重点县实施计划1、目标与任务(1)一般重点县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要求,以经审批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据,制定重点县三年建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用数据说明)。三、建设方案编制(四)重点县实施计划27三、建设方案编制(2)高效节水重点县除满足一般重点县的目标与任务外,每县平均每年新增高标准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不少于2万亩,经三年建设,各县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应达6万亩以上。项目区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合格率须达100%。三、建设方案编制(2)高效节水重点县28三、建设方案编制(3)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除满足一般重点县的目标与任务外,每县每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不少于2万亩,三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不少于6万亩。说明整合资金建设目标,包括平整耕地、建设田间道路、建设田间防护林等目标内容。三、建设方案编制(3)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29三、建设方案编制(4)“五小水利”重点县“五小水利”重点县要说明提高抗御干旱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效益,如人均新增蓄水能力、人均新增灌溉面积、新增补灌面积等。三、建设方案编制(4)“五小水利”重点县30三、建设方案编制(5)农村河塘整治试点县河道整治要以改善水环境、恢复和强化河道输水灌溉、行洪排涝能力为目标,实现沟通周边主要水系;塘坝整治应大幅度提高安全性,要说明塘坝整治后的工程规模、建筑物级别及洪水标准。三、建设方案编制(5)农村河塘整治试点县31三、建设方案编制(6)1-5万亩灌区改造试点县通过三年灌区配套改造建设完成后,形成一套完整的、高标准的工程体系,渠系水利用系数不低于0.65;能够建立保障工程长期良性运行管护队伍和管护机制,将灌区打造成工程高标准、管理高效率的示范灌区。三、建设方案编制(6)1-5万亩灌区改造试点县32三、建设方案编制2、建设内容应按照确定的重点县建设目标任务,以及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和资金整合预期等,合理进行筛选。应以现有灌排面积为建设范围,以现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改造为主要任务。重点县建设难以涵盖县级小型农田水利规划的全部建设内容,但列入重点县建设的内容应是已经列入该规划的建设内容,其前期工作比较充分且具备实施条件。三、建设方案编制2、建设内容33三、建设方案编制2、建设内容应与当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完好状况和配套状况相协调,完好工程设施和基本配套工程不应再列入本次建设内容,建设重点应是不完好设施和尚未配套的工程。建设内容应重点解决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农业用水紧张地区应以发展节水灌溉为主,洪涝、渍害等中低产田分布广泛地区应结合骨干排水工程续建配套与改造同步改善农田排水条件。三、建设方案编制2、建设内容34三、建设方案编制3、技术方案水源、泵站、渠道、沟道等工程一般不宜进行大范围调整;确需局部调整时,应充分利用现有工程并考虑与骨干工程协调;需要增设斗、农渠沟时应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选择改造方案应注意提高投资效益,避免“一刀切”全部重建。建议按照修复、加固、改造、更新、重建的顺序考虑技术方案。三、建设方案编制3、技术方案35三、建设方案编制3、技术方案井灌区一般宜采用低压管道输水方式,渠灌区、井渠结合灌区采用低压管道输水方式代替渠道输水时,应做到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实施后能取得明显效益。考虑采用喷灌、微灌时,不仅应评价其节水效果,还应与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统筹考虑。应按照有利于实施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要求布设量水设施,但不应过多增加管理的工作量和费用,更不能加重农民水费负担。渠灌区一般应在斗口设置量水设施,井灌区一般应在井口设置量水设施。三、建设方案编制3、技术方案36三、建设方案编制4、资金测算和筹措、整合方案(1)资金测算建议采用单位投资指标进行估算。首先对建设内容进行分类,测算各类型工程的单位投资指标,进而计算各类工程投资,并汇总,最终测算总投资;各类工程单位投资指标应根据近几年当地同类工程实际发生的单位投资,并考虑其代表性以及物价变化等因素合理确定;用于测算单位投资指标的工程应具有代表性且投资决算(概算)符合有关规定。三、建设方案编制4、资金测算和筹措、整合方案37三、建设方案编制4、资金测算和筹措、整合方案(2)资金筹措和整合方案建议可将资金整合作为筹措资金的一个途径,但应单独列出,即重点县建设资金筹措渠道包括中央财政补助、省级财政补助、资金整合等;资金整合数额可根据近几年实际用于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各种渠道资金数额及其增加趋势合理测算;

“重点县建设意见”要求:以重点县建设为平台,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积极整合各项资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可见重点县建设对资金整合的依赖程度很高,需要认真把握。三、建设方案编制4、资金测算和筹措、整合方案38谢谢谢谢39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建设与管理

2013年10月第五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

建设与管理2013年10月40目录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三、建设方案编制目录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41

2009年,财政部、水利部决定,集中资金投入,连片配套改造,以县为单位整体推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以期通过重点县建设,实现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转变、由面上建设向重点建设转变、由单项突破向整体推进转变、由重建轻管向建管并重转变,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2009年,财政部、水利部决定,集中资金投入,连42(一)建设原则统一规划、因地制宜。集中连片、突出重点。尊重民意、民办公助。整合资源、完善机制。43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一)建设原则4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43(二)2013年主要任务

1、西南地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以《西南五省(区、市)小型水利设施建设规划》为依据,重点支持干旱片区以小微型水源为重点的“五小水利”工程建设。西藏依据《西藏自治区“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开展“五小水利”工程建设。44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5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44(二)2013年主要任务2、华北地下水超采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优先集中安排地下水严重超采区,大力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适当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压减农业灌溉地下水开采量逐步改善地下水生态状况。45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6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45(二)2013年主要任务3、西北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新疆以中央援疆工作领导小组同意的高效节水灌溉发展规划为依据;甘肃以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为依据;陕西、青海、宁夏以2013-2017年高效节水灌溉总体实施方案为依据;集中连片,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节约农业用水,改善生态环境。严格限制发展新的灌溉面积。46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7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46(二)2013年主要任务4、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以及珠江流域等水稻主产区省份,重点结合渠系工程配套改造,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47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8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47(二)2013年主要任务5、农村河塘清淤整治河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10个省继续开展农村河塘清淤整治工作。河道整治要以改善水环境、恢复和强化河道输水灌溉、行洪排涝能力为目标,实现沟通周边主要水系;塘坝整治应大幅度提高安全性,增加蓄水能力。48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9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48(二)2013年主要任务6、1-5万亩中型灌区配套改造华北、西北、长江中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的省份,每省自行选择一个重点县,开展1-5万亩灌区配套改造试点。选择1处水源工程已除险加固改造完毕、渠系工程布局完整、管理基础好、地方积极性高、通过3年建设完成工程整体配套改造任务,同时,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完成灌溉用水水价和管理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将灌区打造成工程高标准、管理高效率的示范灌区。49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二)2013年主要任务10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49(三)重点县管理的基本方式中央对省:采取“名额分配到省、资金切块

到省、责任落实到省”的办法进行管理,两部不直接安排具体项目。省对县:大力推广竞争立项方式遴选重点县。部分省按因素法选择重点县。县对项目:大力推行“七步工作法”。50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三)重点县管理的基本方式11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50(四)重点县监管的主要措施一是规范选择程序。积极推行竞争立项方式遴选重点县。二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对重点县建设的组织管理、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投入、资金整合、资金使用和监管,以及管护机制等进行考核。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实行一年一考核、一年一确定,考核结果与以后年度重点县数量和资金规模直接挂钩。对考核不及格的重点县取消资格。51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四)重点县监管的主要措施12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51

(四)重点县监管的主要措施四是加强资金监管。与纪检、监察、审计部门配合,加强资金监管。五是加强工程建设管理。积极推行“四制”,规范工程建设管理。六是规范前期工作。加强建设方案技术审查,对各县方案由两部组织合规性审查。52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

(四)重点县监管的主要措施13一、重点县建设的基本思路52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

《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提出的重点县建设主要目标是:在全国范围内分批次、分阶段开展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使每一个重点县经过若干年建设,基本完成县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灌排工程体系,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达到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53(一)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10-15%,或达到60%以上。

“比重提高10-15%”不是指提高10-15个百分点,而是相对现状比重提高10-15%(如果现状所占比重为44%,要求提高到48-51%,即4个百分点以上);由于水资源条件限制,新增灌溉面积的地区差异很大,有的地区尚有一定潜力,有的地区不仅不可能增加灌溉面积反而应适当调减灌溉面积,目标可能难以实现。建议按照“恢复灌溉面积”理解,即恢复和少量新增灌溉面积之和不低于依据该项目标计算的新增灌溉面积,这样理解比较符合大多数重点县的实际情况。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一)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提高10-15%,或达到654(二)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提高15%,或达到50%以上,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提高5%,或达到23%。

“比重提高15%”不是指15个百分点,而是15%(如果现状比重为40%,要求提高到46%,即6个百分点);另外全国目前约有1/3的省市自治区节水灌溉面比重超过50%,有条件的重点县可以采用绝对指标作为建设目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比重高的县超过70%,低的县不足1%,相差很大。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需求不大的地区,可套用“提高5%”的要求。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二)节水灌溉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比重提高15%,或达到50%55(三)纯井灌区的管道输水、喷灌、微灌工程面积占该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达到80%以上;高效农业区的喷灌、微灌工程面积占该区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比例达到50%以上。该项指标限定于重点县中的“纯井灌区”和“高效农业区”,不是指全县;

“高效农业区”并无严格定义,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需要就提,不需要则可不提。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三)纯井灌区的管道输水、喷灌、微灌工程面积占该区节水灌溉工56(四)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不低于0.75,渠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大中型灌区斗口以下、小型灌区渠首以下):缺水地区平均不低于0.65,丰水地区平均不低于0.55。该项指标依据有关技术规范(小型灌区为0.7),但为便于实施和考核均折算到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范围内;由于资金、时间限制县域内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不可能全部改造,以及南北方对节水要求的客观差异,相应调低了指标。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四)井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平均不低于0.75,渠灌区灌溉水利57(五)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缺乏灌溉条件的山丘区和灌区高岗地,通过新建小型水源工程发展补充灌溉,基本解决农民口粮问题。该项指标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非粮食总产量,可主要体现在粮食单产水平上。(六)着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以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为重点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改革。该项指标针对小型农田水利,改革方向比较明确,但做法不强求一律,注意政策界限。

二、重点县建设目标解读(五)全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10%,缺乏灌溉条件的山丘区和58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1、基本情况:简述县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包括农业人口、耕地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及高效农业发展状况等。(1)高效节水试点县应说明现状高效节水面积和集中连片地块及作物情况;(2)高标准农田示范县应说明高产和中低产田面积、单产及分布,集中连片地块情况;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59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3)“五小水利”重点县要列表说明拟改造塘坝的地理位置、集雨面积、工程规模、主要功能、大坝、溢洪道、坝下涵管等工程质量,灌溉面积、收益村庄等;(4)农村河塘清淤整治试点县要说明整治河道的地理位置、集雨面积、河道长度、比降及淤积情况,并说明与周边水利设施联系沟通情况及主要承担的农村灌溉与排水任务等;拟改造塘坝要列表说明各塘坝地理位置、集雨面积、工程规模、主要功能、大坝、溢洪道、坝下涵管等工程质量,灌溉面积、受益村庄等。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60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5)1-5万亩灌区改造试点县要说明灌区基本情况,包括自然、经济、生产状况;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实灌面积,水源工程、骨干工程建设年代和完好率,田间工程配套、运行管理、水费计收(水价、水费实收率、应收水费、实收水费等)情况。三、建设方案编制(一)概述61三、建设方案编制2、现状分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类型、数量、分布、完好程度等是制定重点县建设方案的主要依据;灌区骨干工程改造及运行情况反映重点县建设的工程条件,如已进行改造,应针对与重点县建设有关的工程说明其改造范围、内容、效果等,如未进行改造应说明工程建设年代、是否已列入灌区改造规划、目前工程和运行状况等;近年来实施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投入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重点县筹资和资金整合能力,应实事求是详细说明;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情况。三、建设方案编制2、现状分析62三、建设方案编制3、水资源状况鉴于要求重点县事先应编制县级农田水利规划,且重点县建设主要是针对现有灌溉面积的改造和配套,故一般可利用县级农田水利规划的有关结果,重点分析项目区现状灌溉供水能力、现状灌溉需水量、改造后的灌溉需水量等,说明灌溉用水保证程度。灌溉用水供需平衡状况地区差异大时,宜分区说明灌溉用水保证程度;重点分析灌溉用水紧张地区、地下水超采区的灌溉用水保证程度。三、建设方案编制3、水资源状况63三、建设方案编制(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简述从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分析重点县建设的必要性。从工作组织、资金筹措、设计施工能力、管护运行机制等方面,分析重点县建设的可行性。三、建设方案编制(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64三、建设方案编制(三)《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况:重点介绍经县政府或人大审批后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任务情况。高效节水试点县补充说明高效节水规划情况;高标准农田示范县补充说明高标准农田规划情况;“五小水利”重点县补充说明“五小水利”规划情况;1-5万亩灌区配套试点县补充说明灌区配套改造规划投资、工程量及主要效益情况。三、建设方案编制(三)《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情况:65三、建设方案编制(四)重点县实施计划1、目标与任务(1)一般重点县根据《财政部、水利部关于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意见》(财农[2009]92号)要求,以经审批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为依据,制定重点县三年建设的具体目标与任务(用数据说明)。三、建设方案编制(四)重点县实施计划66三、建设方案编制(2)高效节水重点县除满足一般重点县的目标与任务外,每县平均每年新增高标准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面积不少于2万亩,经三年建设,各县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应达6万亩以上。项目区灌溉用水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项目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合格率须达100%。三、建设方案编制(2)高效节水重点县67三、建设方案编制(3)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除满足一般重点县的目标与任务外,每县每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不少于2万亩,三年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不少于6万亩。说明整合资金建设目标,包括平整耕地、建设田间道路、建设田间防护林等目标内容。三、建设方案编制(3)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县68三、建设方案编制(4)“五小水利”重点县“五小水利”重点县要说明提高抗御干旱灾害能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效益,如人均新增蓄水能力、人均新增灌溉面积、新增补灌面积等。三、建设方案编制(4)“五小水利”重点县69三、建设方案编制(5)农村河塘整治试点县河道整治要以改善水环境、恢复和强化河道输水灌溉、行洪排涝能力为目标,实现沟通周边主要水系;塘坝整治应大幅度提高安全性,要说明塘坝整治后的工程规模、建筑物级别及洪水标准。三、建设方案编制(5)农村河塘整治试点县70三、建设方案编制(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