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第10章国际收支与外汇课件_第1页
货币银行第10章国际收支与外汇课件_第2页
货币银行第10章国际收支与外汇课件_第3页
货币银行第10章国际收支与外汇课件_第4页
货币银行第10章国际收支与外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银行学第十章国际收支与外汇第一节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概念狭义概念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入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其外汇收支相抵后的差额就是国际收支差额。货币银行学第货币银行学广义概念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由各种经济往来而发生的收入和支付,既包括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也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既包括国际间的交换行为,也包括那些单方面转移及其他诸如黄金货币化、特别提款权分配与取消、债权债务再分类等行为,它们被统称为对外交易。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即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而引起货币收支的对比表。包括经济项目和项目金额。货币银行学二货币银行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1)经常账户:这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项目。该项目分为贸易收支(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非贸易收支(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和转移收支三个项目。(2)资本和金融账户:表现资金形态的资本流出入的情况.资本账户:包括资产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金融账户: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于借贷、FDI、证券投资等经济交易所发生的外汇收支。货币银行学国货币银行学(3)平衡项目:国际收支中各个项目是相互联系和抵补的,经抵补后出现顺差或逆差时,要通过平衡项目使国际收支的借贷净差额为零。该项目包括错误与遗漏和官方储备。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复式计帐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任何一笔交易要求同时作借方记录和贷方记录;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入贷方;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入借方;借贷两方金额相等。如果交易属于单向转移,计帐的项目只有一方,不能自动成双匹配,就要使用某个特种项目计帐以符合复式计帐的要求。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三、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巨额顺差或巨额逆差,这对该国经济是不利的,该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调节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失调;国民收入的变化;货币价值的变动;一国的经济政策;偶发性的原因。货币银行学三货币银行学

(2)国际收支自动调节作用:国际金本位制下,资金的输出入影响货币发行量的变化,进而影响物价水平,使进出口发生变化,最终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供求的变化导致货币汇价的变动,进而影响物价水平,使进出口发生变化而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这一作用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削弱。(3)政府的调节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外汇缓冲政策(在国际市场上买卖黄金);汇率政策;采取直接管制的手段(给予生产或出口补贴或出口信贷等)。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经常账户132.7264.02-119.0269.0816.1872.34297.17293.23156.67205.19174.05货物87.4351.84-106.5072.90180.50195.35462.22466.13362.06344.73340.17服务3.30-60.90-19.70-57.25-49.25-75.05-56.00-59.31收入8.402.49-12.82-10.40-117.70-124.38-159.22-166.43-179.73-146.66-191.73资本与金融账户80.32-2.50234.72326.45386.74399.67299.58-63.2176.4219.22347.75外国直接投资43.66110.07275.15337.87377.36401.80442.36437.51387.52383.99468.46证券投资2.30-0.5530.4935.437.8917.4468.04-37.32-112.34-39.31-194.06其他投资43.44-73.49-26.9026.2540.30-24.08-275.80-436.60-180.06-315.34168.79错误与遗漏-67.92-82.74-98.04-94.74-178.10-155.59-169.52-165.76-148.04-118.93-48.55外汇储备变动-140.7122.69-17.56-304.21-219.77-314.33-348.62-50.69-97.16-108.98-465.911991~2001年中国国际收支概览单位:亿美元货币银行学1货币银行学第二节外汇与汇率一、外汇的概念外汇(ForeignExchange),简称Forex。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外汇的静态含义包括狭义和广义概念,广义概念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和支付手段;而狭义则是指可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也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概念。货币银行学第货币银行学我国1996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1997年1月14日修订)第三条对外汇作了如下的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一)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二)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四)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

(五)其他外汇资产。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二、外汇的特征1.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所谓资产,是具有货币价值的财物或权利,或者说是用货币表现的经济资源。资产可以是实物性的,即所谓的实物资产(PhysicalAssets),如土地、机器等,也可以是金融性的,亦即金融资(FinancialAssets),如现金、存款、商业票据、有价证券等。既然外汇只能以货币形态得到表现,因此它必然属于金融资产。所以,实物资产和版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不能构成外汇。2.外汇必须以外币表示尽管美元有时具有对外支付功能,但美元对美国居民而言显然只是本币,不是外汇。货币银行学二货币银行学3.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较充分的可兑性如果一种货币不具有可兑换性,则其对外支付的能力就几近丧失,外国居民就不愿意持有该种货币,其结果就是无法具有外汇的功能。货币银行学3货币银行学第十五章外汇与汇率制度三、汇率1.概念: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2.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

又称应付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如一、一百、一万等)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我国和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标价方法。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如一、一百、一万等)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法。前英联邦国家多使用间接标价法。英、澳、新等。货币银行学第货币银行学3.汇率的种类1)按汇率的制度不同分为固定汇率(Fixed

Rate)和浮动汇率(Floating

Rate)固定汇率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波动幅度很小。

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币对其它货币的官方汇率,外汇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浮动不存在,各国货币当局都适时地干预外汇市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

货币银行学3货币银行学2)按汇率的管制程度分为官方汇率(Official

Rate)和市场汇率(Market

Rate)

官方汇率指由一国货币当局或外汇管理部门制定和公布的用于一切外汇交易的汇率。市场汇率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所使用的实际汇率。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之间往往存在差异,在外汇管制较严的国家不允许存在外汇自由买卖市场,官方汇率就是实际汇率。而在外汇管制较松的国家,通常有行无市,实际外汇买卖都是按市场汇率进行。

货币银行学2货币银行学3)基础汇率(Basic

Rate)和交叉汇率(Cross

Rate)

基础汇率指本国货币与基准货币或关键货币的汇率。基准货币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在本国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的,在国际储备中比重最大的货币。目前,各国基本上都把美元作为基础货币,通过制定与美元的汇率来套算(交叉)出与其它货币的汇率。

交叉汇率指通过基础汇率套算出的本币对其它货币的汇率,也称套算汇率。P232:例子4)按外汇交易期限可分为即期汇率(Spot

Rate)和远期汇率(Forward

Rate)。前者指即期外汇交易(两个交易日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后者指远期外汇交易(将来再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货币银行学3货币银行学5)按银行汇兑方式可分为电汇汇率(Telegraphic

Transfer

Rate,简称T/T

Rate)、信汇汇率(Mail

Transfer

Rate,简称M/T

Rate)以及票汇汇率(Demond

Draft

Rate,简称D/D

Rate)这些汇率是分别用于电汇、信汇和票汇业务中的汇率。根据买卖外汇所需要的时间,交割时间越快则汇率越高,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货币银行学5货币银行学6)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买入汇率银行购买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卖出汇率银行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无论如何标价,银行的卖出价一定高于买入价。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平均数:中间价=(买入价+卖出价)/2。中间汇率常用于对汇率的分析,各类报刊、电视报导中使用的外汇价通常也都是中间汇率。现钞汇率:由于外国货币不能在本国流通,只能将外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才能购买本国商品,因此就有了买卖外币现钞的汇率。银行在收兑外币现钞时的汇率,稍低于外汇买入汇率;而卖出外币现钞时的汇率则等同或稍高于外汇卖出汇率。

货币银行学6货币银行学二、汇率的决定及影响(一)汇率决定的基础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金本位条件下的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叫铸币平价(MintPar)。铸币平价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在外汇市场上,由于受外汇供求因素的影响,汇率有时会高于铸币平价,而有时又低于铸币平价。然而,汇率的波动幅度受黄金输送点(GoldPoints)的限制。设英镑对美元的铸币平价为4.8665,价值1英镑的黄金在美国和英国之间的运输成本为0.03美元。于是,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就会在两个输金点,即4.8965(4.8665+0.03)和4.8365

(4.8665-0.03)之间波动。货币银行学二货币银行学金本位条件下的汇率决定货币银行学金货币银行学2、蜕化的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通货膨胀严重,银行券的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流动遭到破坏,于是传统的金本位制陷于崩溃。各国分别实行两种蜕化的金本位制,即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这两种货币制度下,国家用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货币的发行以黄金或外汇作为准备金,并允许在一定限额以上与黄金、外汇兑换,各国货币的单位价值由法律所规定的含金量来决定。此时,我们称各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为该货币的黄金平价(GoldParity),在这个时期,汇率是由各自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即汇率决定的基础是各国货币的黄金平价。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3、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汇率决定随着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的崩溃,资本主义各国纷纷放弃了与美元的固定比价,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基本与黄金脱钩,即不再在法律上规定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汇率已经不再是由各国货币的基金平价或含金量来决定,而应当是各国纸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来决定汇率。显而易见,由于纸币代表一定量的黄金,而一定量黄金的价值又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比较两国纸币的购买力平价就能得出两国纸币相互间交换的比例,即汇率,也就是说在浮动汇率制下两国货币汇率决定的基础是购买力平价。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1、利率

通常情况下,一国的利率水平较高,在该国表现为债权的金融资产,如存款、贷款、存单、债券、商业票据等的收益率也相对较高。这就会吸引大量国外资金的流入,以投资于这些金融资产。结果,在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应就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本币汇率的上升。反之,一国若降低利率,就会使短期资本流往国外,该国对外国货币的需求增加,造成本币汇率下降。所以,各国利率的变化,尤其是国内外利差,是影响汇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国际上追求利息收益的短期资本对利率的高低十分敏感,会对利率变动迅速作出反应,因此,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可在短期里很快发生作用。从各国的政府行为来看,提高利率往往成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防止其大幅度下跌的重要政策手段。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2、国际收支

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这意味着外汇收入大于支出,这在外汇市场就表现为需要卖出的外汇数量大于需要买进的外汇数量,亦即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就会下跌。若为逆差,则该国对外国货币需求增加,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随之上升。可见,国际收支差额及其大小对汇率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国际收支差额对汇率的影响须通过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的变化才能逐步体现出来,这就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因此,国际收支对汇率具有中期的影响作用。3、价格水平(通货膨胀)

一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势必削弱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出口不利,同时却会鼓励进口,这样将造成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以至外汇市场出现外汇供不应求的现象,进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由于价格水平的变动须通过国际收支,进而是外汇供求才能对汇率产生影响,况且价格水平的变动本身具有趋势特征,因此,价格水平对汇率具有长期的影响,往往成为影响汇率变动趋势的因素。4、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

各国中央银行为了避免汇率变动,尤其是短期内的剧烈起伏波动对国内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往往对汇率进行干预,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当外汇汇率过高时卖出外汇,回笼本币,而在外汇汇率过低时则买进外汇,抛售本币,使汇率变动有利于本国经济。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

5.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别国来说上升较快,会使该国增加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果会使该国对外汇的需求相对于其可得到的外汇供给来说趋于增加,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不过在这里注意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是由于出口增加而推动的,那么经济较快增长伴随着出口的高速增长,此时出口增加往往超过进口增加,其汇率不跌反而上升;二是如果国内外投资者把该国经济增长率较高看成是经济前景看好,资本收益率提高的反映,那么就可能扩大对该国的投资,以至抵消经常项目的赤字,这时,该国汇率亦可能不是下跌而是上升.我国就同时存在着这两种情况,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中国一直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三)汇率变动的影响

1、贬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货币对外贬值,意味着外汇汇率的提高,即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降低了。价格降低,有利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获利,进而有利于扩大出口。此外,货币对外贬值也表示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了,起着抑制进口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2、贬值对国际资本的影响

1)贬值对长期国际资本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贬值会鼓励长期资本流入。因为一国汇率下调,使得同样的国外投资可购得比以前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务,从而有利于吸引外商到该国进行投资和追加投资。不过,在即定利润率的条件下,汇率下跌也使得外商汇回母国的利润减少,因而也可能出现不愿追加投资或抽回资本的情况。

2)贬值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一般来说,贬值会导致短期资本外逃。短期资本逐利性强、流动性大,尤其游资,极具投机性,因此,一旦贬值使金融资产的相对价值降低,短期资本就会抽逃,同时,贬值还会造成一种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实际利率水平,诱发投机性资本外逃。

货币银行学2货币银行学3、贬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贬值会给一国通货膨胀带来压力,引起物价上涨。

1)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若进口的多是原材料、中间产品,且这些物品弹性小,必然导致进口成本的提高,由此引发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贬值会刺激出口,但若贬值的前提是国内经济状况不好,则在短期内会加剧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甚至引起出口商品国内价格的高涨,由此也会影响其他相关产品的物价上涨。

3)如果贬值增加了出口,改善了贸易收支,通常也会导致该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央银行也同时必须投放相同价值的本币,在没有有效的货币政策对冲操作的条件下,必然会增大该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银行学3货币银行学4、贬值对国内利率水平的影响

1)贬值会扩大货币供应量,促使利率水平下降。(因为贬值会鼓励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增加本币投放;同时会限制进口,外汇支出减少,货币回笼也会减少。)

2)贬值会使居民手持现金的实际价值下降,因此需要增加现金持有额才能维持原先的实际需要水平,导致全社会储蓄水平下降;同时,也会促使居民把某些金融资产转换成现金,导致金融资产价格的下降,这样,国内利率水平又会趋于上升。但一般来说,汇率下跌随之而来的总是利率上升。

货币银行学4货币银行学5、贬值对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的影响

1)贬值会增加出口行业的利润,由此会促进资金等生产要素从非出口厂商和部门转向出口厂商和部门,推动出口行业的发展,同时增加就业;

2)会使一部分需求由进口商品转向国内产品,进口替代行业也因此获得发展的机会,就业机会也会进一步被创造出来;

3)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改变投资结构,同样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不过,贬值能否产生这种就业效应,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工资基本不变或变动幅度要小于汇率变动的幅度。货币银行学5货币银行学6、贬值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贬值会对国民收入产生积极影响,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但前提条件是:贬值能够改善国际收支状况。7、贬值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从国际角度来看,汇率的变动是双向的,本国货币贬值或汇率下调,就意味着他国货币升值或汇率上升,因而会导致他国国际收支的恶化,经济增长缓慢,从而招致其他国家的不满、抵制甚至报复,掀起货币竟相贬值的风潮或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其结果将会导致国际经贸关系的恶化。货币银行学6货币银行学三、外汇市场与交易案例:P240&242此页以后的PPT作为了解内容(第3节),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不太重要。货币银行学三货币银行学第三节国际储备一、国际储备的含义与作用(一)含义与特点

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reserve)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其特点如下:

官方持有性:非官方金融机构、企业和私人持有的黄金、外汇等资产,不能算作国际储备。

自由兑换性: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可以自由地与其他金融资产相交换,充分体现储备资产的国际性。

充分流动性:即随时变为现金的能力。

普遍接受性:即作为国际储备的资产,必须能够为世界各国普遍认同与接受、使用。货币银行学第货币银行学(二)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能力的区别由于非官方金融机构、企业和私人持有的黄金、外汇等资产,不能算作国际储备。该特点使国际储备被称为官方储备,也使国际储备与国际清偿力区分开来。国际清偿能力:指一个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它是与国际储备有密切联系的概念。国际清偿能力的内容要广于国际储备:一国的国际清偿能力,除包括该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各种形式的国际储备之处,还包括该国在国外筹借资金的能力,即向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国际金融组织和商业银行借款的能力。因此,国际储备仅是一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而国际清偿能力则是该国具有的、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和可能有的对外清偿能力的总和。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三)国际储备的作用

1.弥补国际收支顺差以适度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对本国经济的冲击。2.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案例:P245)3.信用保证。国际储备的信用保证作用,包含几层意思:一是可以作为政府向外借款的保证;二是可以用来支持对本国货币价值稳定性的信心。比较充足的国际储备有助于提高一国的债信和货币稳定性的信心。4.影响货币发行量。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

案例:P245现实的一个事例是1997年发端于泰国,后波及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及新加坡等国的东南亚货币危机。1997年7月2日,在历经数月泰铢汇率动荡之后,泰国中央银行终于放弃了实行13年的泰铢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汇率制度,而改行管理式浮动。消息公布后,泰铢兑美元汇价应声下跌16%,泰国金融危机终于表面化。紧随其后,菲律宾中央银行也无法经受投机力量的打击,于7月11日宣布容许比索兑美元的汇价在不指明的“更阔”的范围内波动,比索兑美元的汇率也即时贬值一成。马来西亚、印尼甚至新加坡等国的货币亦受此影响发生“多米诺骨牌效应”,汇率纷纷应势而下。东南亚货币危机由此爆发了。

东南亚各国之所以发生货币危机,原因是多重的。在泰国,除了国家有关的经济政策尤其货币政策失衡、金融机构对房地产投资过度(危机爆发前,泰国实际贷给房地产的资金占贷款总额的50%,新加坡占33%,马来西亚占30%,印尼占20%)、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

银行呆账严重、外债高筑(至1997年5月逾800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9%)、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逆差过大(至1997年5月逆差已达16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经济结构不合理、外汇投机商的无情炒作等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家外汇储备相当有限和货币危机爆发后动用储备政策的失误。泰国在1996年2月外汇储备为387亿美元,这些外汇储备还是泰国通过高利率政策吸引外资流入形成的。1997年2月至5月,为稳定泰铢,泰国曾动用了不多的外汇储备中的60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进一步减少。东南亚其他国家(除新加坡外)外汇储备也十分有限,如马来西亚中央银行拥有的外汇储备至1997年6月底也仅为283.5亿美元,印尼至1997年3月、外汇储备仅199亿美元。由于东南亚国家外汇储备普遍不足,因此,当货币危机来临,本币受到强大的外汇投机力打击时,便没有足够的能力捍卫本国的货币。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二、国际储备资产一国的国际储备资产一般包括:①黄金储备,即由货币当局持有的储备黄金。②外汇储备。③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储备头寸(reserveposition):是指一成员国在IMF的储备部分提款权余额,再加上向基金组织提供的可兑换货币贷款余额。会员国份额的25%需用黄金给付,另外75%用本国货币给付,会员国可使用的最高限额为份额的125%,最低为0。④该组织分配给会员国未动用的特别提款权。别提款权(specialdrawingright,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货币银行学二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货币银行学第十章国际收支与外汇第一节国际收支一、国际收支的概念狭义概念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入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其外汇收支相抵后的差额就是国际收支差额。货币银行学第货币银行学广义概念国际收支是指一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由各种经济往来而发生的收入和支付,既包括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也包括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国际经济往来;既包括国际间的交换行为,也包括那些单方面转移及其他诸如黄金货币化、特别提款权分配与取消、债权债务再分类等行为,它们被统称为对外交易。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二、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即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对外经济往来而引起货币收支的对比表。包括经济项目和项目金额。货币银行学二货币银行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1)经常账户:这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项目。该项目分为贸易收支(包括货物和服务贸易)、非贸易收支(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和转移收支三个项目。(2)资本和金融账户:表现资金形态的资本流出入的情况.资本账户:包括资产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金融账户: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由于借贷、FDI、证券投资等经济交易所发生的外汇收支。货币银行学国货币银行学(3)平衡项目:国际收支中各个项目是相互联系和抵补的,经抵补后出现顺差或逆差时,要通过平衡项目使国际收支的借贷净差额为零。该项目包括错误与遗漏和官方储备。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复式计帐原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任何一笔交易要求同时作借方记录和贷方记录;一切收入项目或负债增加、资产减少的项目,都列入贷方;一切支出项目或资产增加、负债减少的项目都列入借方;借贷两方金额相等。如果交易属于单向转移,计帐的项目只有一方,不能自动成双匹配,就要使用某个特种项目计帐以符合复式计帐的要求。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三、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巨额顺差或巨额逆差,这对该国经济是不利的,该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调节国际收支。(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经济周期的影响;经济结构的失调;国民收入的变化;货币价值的变动;一国的经济政策;偶发性的原因。货币银行学三货币银行学

(2)国际收支自动调节作用:国际金本位制下,资金的输出入影响货币发行量的变化,进而影响物价水平,使进出口发生变化,最终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纸币流通条件下,外汇供求的变化导致货币汇价的变动,进而影响物价水平,使进出口发生变化而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这一作用因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受到削弱。(3)政府的调节手段:运用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外汇缓冲政策(在国际市场上买卖黄金);汇率政策;采取直接管制的手段(给予生产或出口补贴或出口信贷等)。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经常账户132.7264.02-119.0269.0816.1872.34297.17293.23156.67205.19174.05货物87.4351.84-106.5072.90180.50195.35462.22466.13362.06344.73340.17服务3.30-60.90-19.70-57.25-49.25-75.05-56.00-59.31收入8.402.49-12.82-10.40-117.70-124.38-159.22-166.43-179.73-146.66-191.73资本与金融账户80.32-2.50234.72326.45386.74399.67299.58-63.2176.4219.22347.75外国直接投资43.66110.07275.15337.87377.36401.80442.36437.51387.52383.99468.46证券投资2.30-0.5530.4935.437.8917.4468.04-37.32-112.34-39.31-194.06其他投资43.44-73.49-26.9026.2540.30-24.08-275.80-436.60-180.06-315.34168.79错误与遗漏-67.92-82.74-98.04-94.74-178.10-155.59-169.52-165.76-148.04-118.93-48.55外汇储备变动-140.7122.69-17.56-304.21-219.77-314.33-348.62-50.69-97.16-108.98-465.911991~2001年中国国际收支概览单位:亿美元货币银行学1货币银行学第二节外汇与汇率一、外汇的概念外汇(ForeignExchange),简称Forex。具有动态和静态两方面的含义:外汇的动态含义是指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国际汇兑行为和过程。外汇的静态含义包括狭义和广义概念,广义概念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对外支付的金融资产和支付手段;而狭义则是指可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也就是我们通常使用的概念。货币银行学第货币银行学我国1996年1月29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1997年1月14日修订)第三条对外汇作了如下的规定:“本条例所称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作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一)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

(二)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

(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

(四)特别提款权、欧洲货币单位;

(五)其他外汇资产。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二、外汇的特征1.外汇是一种金融资产所谓资产,是具有货币价值的财物或权利,或者说是用货币表现的经济资源。资产可以是实物性的,即所谓的实物资产(PhysicalAssets),如土地、机器等,也可以是金融性的,亦即金融资(FinancialAssets),如现金、存款、商业票据、有价证券等。既然外汇只能以货币形态得到表现,因此它必然属于金融资产。所以,实物资产和版权、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不能构成外汇。2.外汇必须以外币表示尽管美元有时具有对外支付功能,但美元对美国居民而言显然只是本币,不是外汇。货币银行学二货币银行学3.用作外汇的货币必须具有较充分的可兑性如果一种货币不具有可兑换性,则其对外支付的能力就几近丧失,外国居民就不愿意持有该种货币,其结果就是无法具有外汇的功能。货币银行学3货币银行学第十五章外汇与汇率制度三、汇率1.概念: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用一国货币所表示的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2.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

又称应付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如一、一百、一万等)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本国货币的标价法。我国和大多数国家采用这种标价方法。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是指一国以整数单位(如一、一百、一万等)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折算为若干数额的外国货币的标价法。前英联邦国家多使用间接标价法。英、澳、新等。货币银行学第货币银行学3.汇率的种类1)按汇率的制度不同分为固定汇率(Fixed

Rate)和浮动汇率(Floating

Rate)固定汇率指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其波动被限制在极小的范围内,波动幅度很小。

浮动汇率指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币对其它货币的官方汇率,外汇汇率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完全由市场来决定汇率的浮动不存在,各国货币当局都适时地干预外汇市场,实行有管理的浮动。

货币银行学3货币银行学2)按汇率的管制程度分为官方汇率(Official

Rate)和市场汇率(Market

Rate)

官方汇率指由一国货币当局或外汇管理部门制定和公布的用于一切外汇交易的汇率。市场汇率指在自由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所使用的实际汇率。

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之间往往存在差异,在外汇管制较严的国家不允许存在外汇自由买卖市场,官方汇率就是实际汇率。而在外汇管制较松的国家,通常有行无市,实际外汇买卖都是按市场汇率进行。

货币银行学2货币银行学3)基础汇率(Basic

Rate)和交叉汇率(Cross

Rate)

基础汇率指本国货币与基准货币或关键货币的汇率。基准货币是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在本国国际收支中使用最多的,在国际储备中比重最大的货币。目前,各国基本上都把美元作为基础货币,通过制定与美元的汇率来套算(交叉)出与其它货币的汇率。

交叉汇率指通过基础汇率套算出的本币对其它货币的汇率,也称套算汇率。P232:例子4)按外汇交易期限可分为即期汇率(Spot

Rate)和远期汇率(Forward

Rate)。前者指即期外汇交易(两个交易日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后者指远期外汇交易(将来再交割)所使用的汇率。

货币银行学3货币银行学5)按银行汇兑方式可分为电汇汇率(Telegraphic

Transfer

Rate,简称T/T

Rate)、信汇汇率(Mail

Transfer

Rate,简称M/T

Rate)以及票汇汇率(Demond

Draft

Rate,简称D/D

Rate)这些汇率是分别用于电汇、信汇和票汇业务中的汇率。根据买卖外汇所需要的时间,交割时间越快则汇率越高,电汇汇率>信汇汇率>票汇汇率。

货币银行学5货币银行学6)从银行买卖外汇的角度划分:买入汇率、卖出汇率、中间汇率和现钞汇率。买入汇率银行购买外汇时使用的汇率。卖出汇率银行卖出外汇时使用的汇率。无论如何标价,银行的卖出价一定高于买入价。中间汇率又称中间价,是买入价和卖出价的平均数:中间价=(买入价+卖出价)/2。中间汇率常用于对汇率的分析,各类报刊、电视报导中使用的外汇价通常也都是中间汇率。现钞汇率:由于外国货币不能在本国流通,只能将外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才能购买本国商品,因此就有了买卖外币现钞的汇率。银行在收兑外币现钞时的汇率,稍低于外汇买入汇率;而卖出外币现钞时的汇率则等同或稍高于外汇卖出汇率。

货币银行学6货币银行学二、汇率的决定及影响(一)汇率决定的基础1、国际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金本位条件下的两种货币的含金量对比叫铸币平价(MintPar)。铸币平价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在外汇市场上,由于受外汇供求因素的影响,汇率有时会高于铸币平价,而有时又低于铸币平价。然而,汇率的波动幅度受黄金输送点(GoldPoints)的限制。设英镑对美元的铸币平价为4.8665,价值1英镑的黄金在美国和英国之间的运输成本为0.03美元。于是,英镑对美元的汇率就会在两个输金点,即4.8965(4.8665+0.03)和4.8365

(4.8665-0.03)之间波动。货币银行学二货币银行学金本位条件下的汇率决定货币银行学金货币银行学2、蜕化的金本位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通货膨胀严重,银行券的自由兑换和黄金的自由流动遭到破坏,于是传统的金本位制陷于崩溃。各国分别实行两种蜕化的金本位制,即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在这两种货币制度下,国家用法律规定货币的含金量,货币的发行以黄金或外汇作为准备金,并允许在一定限额以上与黄金、外汇兑换,各国货币的单位价值由法律所规定的含金量来决定。此时,我们称各国单位货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为该货币的黄金平价(GoldParity),在这个时期,汇率是由各自货币的黄金平价来确定,即汇率决定的基础是各国货币的黄金平价。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3、现行国际货币制度下汇率决定随着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的崩溃,资本主义各国纷纷放弃了与美元的固定比价,普遍实行浮动汇率制。在这种汇率制度下,各国货币基本与黄金脱钩,即不再在法律上规定货币的法定含金量。汇率已经不再是由各国货币的基金平价或含金量来决定,而应当是各国纸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来决定汇率。显而易见,由于纸币代表一定量的黄金,而一定量黄金的价值又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比较两国纸币的购买力平价就能得出两国纸币相互间交换的比例,即汇率,也就是说在浮动汇率制下两国货币汇率决定的基础是购买力平价。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1、利率

通常情况下,一国的利率水平较高,在该国表现为债权的金融资产,如存款、贷款、存单、债券、商业票据等的收益率也相对较高。这就会吸引大量国外资金的流入,以投资于这些金融资产。结果,在外汇市场上,外汇的供应就急剧增加,从而导致本币汇率的上升。反之,一国若降低利率,就会使短期资本流往国外,该国对外国货币的需求增加,造成本币汇率下降。所以,各国利率的变化,尤其是国内外利差,是影响汇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由于国际上追求利息收益的短期资本对利率的高低十分敏感,会对利率变动迅速作出反应,因此,利率对汇率的影响可在短期里很快发生作用。从各国的政府行为来看,提高利率往往成为稳定本国货币汇率,防止其大幅度下跌的重要政策手段。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2、国际收支

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这意味着外汇收入大于支出,这在外汇市场就表现为需要卖出的外汇数量大于需要买进的外汇数量,亦即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就会下跌。若为逆差,则该国对外国货币需求增加,外汇供不应求,外汇汇率随之上升。可见,国际收支差额及其大小对汇率有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国际收支差额对汇率的影响须通过外汇市场上的供求状况的变化才能逐步体现出来,这就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因此,国际收支对汇率具有中期的影响作用。3、价格水平(通货膨胀)

一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势必削弱该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出口不利,同时却会鼓励进口,这样将造成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使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以至外汇市场出现外汇供不应求的现象,进而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降。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由于价格水平的变动须通过国际收支,进而是外汇供求才能对汇率产生影响,况且价格水平的变动本身具有趋势特征,因此,价格水平对汇率具有长期的影响,往往成为影响汇率变动趋势的因素。4、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

各国中央银行为了避免汇率变动,尤其是短期内的剧烈起伏波动对国内经济造成不利影响,往往对汇率进行干预,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当外汇汇率过高时卖出外汇,回笼本币,而在外汇汇率过低时则买进外汇,抛售本币,使汇率变动有利于本国经济。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

5.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实际经济增长率相对别国来说上升较快,会使该国增加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结果会使该国对外汇的需求相对于其可得到的外汇供给来说趋于增加,导致该国货币汇率下跌.不过在这里注意两种特殊情形:一是对于出口导向型国家来说,经济增长是由于出口增加而推动的,那么经济较快增长伴随着出口的高速增长,此时出口增加往往超过进口增加,其汇率不跌反而上升;二是如果国内外投资者把该国经济增长率较高看成是经济前景看好,资本收益率提高的反映,那么就可能扩大对该国的投资,以至抵消经常项目的赤字,这时,该国汇率亦可能不是下跌而是上升.我国就同时存在着这两种情况,近年来尤其是2003年中国一直面临着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三)汇率变动的影响

1、贬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货币对外贬值,意味着外汇汇率的提高,即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降低了。价格降低,有利于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获利,进而有利于扩大出口。此外,货币对外贬值也表示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提高了,起着抑制进口的作用。

货币银行学(货币银行学2、贬值对国际资本的影响

1)贬值对长期国际资本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贬值会鼓励长期资本流入。因为一国汇率下调,使得同样的国外投资可购得比以前更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务,从而有利于吸引外商到该国进行投资和追加投资。不过,在即定利润率的条件下,汇率下跌也使得外商汇回母国的利润减少,因而也可能出现不愿追加投资或抽回资本的情况。

2)贬值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

一般来说,贬值会导致短期资本外逃。短期资本逐利性强、流动性大,尤其游资,极具投机性,因此,一旦贬值使金融资产的相对价值降低,短期资本就会抽逃,同时,贬值还会造成一种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实际利率水平,诱发投机性资本外逃。

货币银行学2货币银行学3、贬值对国内物价的影响

贬值会给一国通货膨胀带来压力,引起物价上涨。

1)贬值导致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若进口的多是原材料、中间产品,且这些物品弹性小,必然导致进口成本的提高,由此引发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2)贬值会刺激出口,但若贬值的前提是国内经济状况不好,则在短期内会加剧国内市场的供求矛盾,甚至引起出口商品国内价格的高涨,由此也会影响其他相关产品的物价上涨。

3)如果贬值增加了出口,改善了贸易收支,通常也会导致该国外汇储备的增加,中央银行也同时必须投放相同价值的本币,在没有有效的货币政策对冲操作的条件下,必然会增大该国通货膨胀的压力。货币银行学3货币银行学4、贬值对国内利率水平的影响

1)贬值会扩大货币供应量,促使利率水平下降。(因为贬值会鼓励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增加本币投放;同时会限制进口,外汇支出减少,货币回笼也会减少。)

2)贬值会使居民手持现金的实际价值下降,因此需要增加现金持有额才能维持原先的实际需要水平,导致全社会储蓄水平下降;同时,也会促使居民把某些金融资产转换成现金,导致金融资产价格的下降,这样,国内利率水平又会趋于上升。但一般来说,汇率下跌随之而来的总是利率上升。

货币银行学4货币银行学5、贬值对产业结构与就业水平的影响

1)贬值会增加出口行业的利润,由此会促进资金等生产要素从非出口厂商和部门转向出口厂商和部门,推动出口行业的发展,同时增加就业;

2)会使一部分需求由进口商品转向国内产品,进口替代行业也因此获得发展的机会,就业机会也会进一步被创造出来;

3)能够吸引更多的外国投资,改变投资结构,同样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不过,贬值能否产生这种就业效应,还必须具备一个条件,即工资基本不变或变动幅度要小于汇率变动的幅度。货币银行学5货币银行学6、贬值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贬值会对国民收入产生积极影响,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但前提条件是:贬值能够改善国际收支状况。7、贬值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影响

从国际角度来看,汇率的变动是双向的,本国货币贬值或汇率下调,就意味着他国货币升值或汇率上升,因而会导致他国国际收支的恶化,经济增长缓慢,从而招致其他国家的不满、抵制甚至报复,掀起货币竟相贬值的风潮或加强贸易保护主义,其结果将会导致国际经贸关系的恶化。货币银行学6货币银行学三、外汇市场与交易案例:P240&242此页以后的PPT作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