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性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儿童社会性性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孩子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二)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具有平等、互惠的特点。(三)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性别角色行为是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指个体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五)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人或者东西的行为,如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等,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行为。三、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一)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1、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社会性发展是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
2、完美的人格对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
(五)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二)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1、幼儿期社会性发展在人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孩子入小学以前已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对孩子入学以后的学习和交往有非常大的影响。(二)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第二节学前儿童亲子、同伴关系的发展一、依恋的发展依恋的发展——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一)婴儿依恋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第二节学前儿童亲子、同伴关系的发展(二)婴儿依恋发展的三种类型
回避型:母亲(依恋对象)在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
反抗型:这类儿童遇到母亲离开前,总是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
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三)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意义
1、依恋促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联结性;
2、依恋对象能给婴儿提供安全感;
3、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探索能力的发展;
4、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二)婴儿依恋发展的三种类型(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恋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母性敏感期”是孩子刚出生的前几天。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特别是6—8个月后的分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3、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作出反应,注意孩子的行为,并给予一定的照顾。(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恋二、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民主型——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专制型——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过多地干预与禁止,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理,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消极、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谈,忽视孩子的要求。
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关怀过渡,百依百顺、宠爱娇惯。
二、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三、影响学前儿童亲子关系发展的因素(一)婚姻关系——和谐的婚姻关系与父母亲对孩子的抚养方式相关。(二)家庭结构——无论是核心家庭还是三代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各有利弊。(三)家庭气氛——是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家庭气氛,亲子关系融洽;不良的家庭气氛,亲子关系就会紧张;反之,融洽的亲子关系也是良好家庭气氛的重要组成因素。三、影响学前儿童亲子关系发展的因素四、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一)2岁前儿童同伴交往发展的三个阶段物体中心阶段:这时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不是指向其他儿童。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出现了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四、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1、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是非社会性的;而同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2、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彼此之间有一定联系,说笑;互借玩具;
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幼儿期的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幼儿交往,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明显。(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五、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一)外表(二)能力(三)社交技能(四)性格——相对来说,活泼开朗、外向型性格的孩子易于与同伴交往。五、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第三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一、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行为
(一)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二)性别行为——是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第三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一)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孩子能区分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说明他已经具有了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二)3—4岁: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相符的偏差行为。(三)5—7岁: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哭;女孩要文静、不粗野等。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比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2岁左右时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表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3岁以后,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四、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一)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有一定影响。(二)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及相应的性别行为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三)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的作用。
1、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
2、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模仿的对象。
3、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四、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五、男女双性化教育(一)男女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人,有自信心、事业成功、原以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温和、文雅、愿意奉献。(二)该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差异的教育,培养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三)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和智力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五、男女双性化教育第四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同情),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第四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二、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一)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二)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特点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
2、从理解明显的外部线索到能理解隐蔽线索;
3、儿童移情能力的水平随儿童完成任务的难度而变化;
4、移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可能在4—6岁。二、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三、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一)亲社会行为的萌芽(2岁左右)研究表明,15—18个月的儿童有与同伴分享玩具的行为,尽管比例不高,但已有分享;所有的2岁儿童有对母亲或陌生成年妇女的援助行为,这都说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萌芽。(二)各种亲社会行为迅速发展,并表现出明显的个别差异。
1、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幼儿亲社会行为发生频率最多的是合作行为、合作游戏,占亲社会行为的一半以上。
2、分享行为受物品的特点、数量、分享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3、出现明显的个体差异。三、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四、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一)社会生活环境(二)儿童日常的生活环境
1、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榜样的作用;二是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关键因素
2、同伴的相互作用。同伴关系对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三)移情:无论是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还是儿童具体生活环境的影响,最终都要通过儿童的移情而起作用。移情是导致亲社会行为的根本的、内在的因素。四、影响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第五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一、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一)攻击性行为的种类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或其他物品而争吵、打架;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幼儿的攻击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第五节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发展二、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因素(一)父母的惩罚父母对孩子的惩罚多,孩子在同伴中的攻击行为就多。(二)榜样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三)强化当孩子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以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孩子的侵犯行为。(四)挫折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二、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发展的因素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十一章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一、社会性发展的概念
指儿童从一个生物人逐步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性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儿童社会性性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孩子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二、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一)亲子关系的发展——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可包含隔代亲人的关系。主要包括父母与子女的情感联系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
第一节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二)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并相互协作的关系。具有平等、互惠的特点。(三)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性别角色行为是人按照特定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期望而逐渐形成的行为。(四)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亲社会行为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指个体帮助或者打算帮助他人的行为及倾向。具体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
(二)同伴关系的发展——同伴关系是指儿童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关系(五)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人或者东西的行为,如打人、咬人、故意损坏东西、向他人挑衅等,是一种不受欢迎的行为。三、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意义(一)社会性发展是儿童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最重要目标。
1、培养身心健全的人是教育的最根本目标。社会性发展是儿童身心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体格发展、认知发展共同构成儿童发展的三大方面。
2、完美的人格对一个人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及事业的成功具有促进作用。
(五)攻击性行为的发展——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行为,就是伤害他(二)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
1、幼儿期社会性发展在人一生的社会性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2、孩子入小学以前已经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这对孩子入学以后的学习和交往有非常大的影响。(二)幼儿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儿童第二节学前儿童亲子、同伴关系的发展一、依恋的发展依恋的发展——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一种倾向。(一)婴儿依恋发展的三阶段
第一阶段(0—3个月)无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第二阶段(3—6个月)有差别社会性反应阶段;第三阶段(6个月—3岁)特殊情感连接阶段。
第二节学前儿童亲子、同伴关系的发展(二)婴儿依恋发展的三种类型
回避型:母亲(依恋对象)在不在场对这类儿童影响不大。
反抗型:这类儿童遇到母亲离开前,总是很警惕,有点大惊小怪。
安全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安逸的玩玩具,对陌生人的反应比较积极,不总是偎依在母亲身旁。(三)早期依恋对儿童发展的作用及意义
1、依恋促进了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性和联结性;
2、依恋对象能给婴儿提供安全感;
3、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儿童积极探索能力的发展;
4、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儿童的同伴关系。(二)婴儿依恋发展的三种类型(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恋
1、注意“母性敏感期”期间的母子接触:“母性敏感期”是孩子刚出生的前几天。
2、尽量避免父母亲与孩子的长期分离。特别是6—8个月后的分离,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3、父母亲与孩子之间要保持经常的身体接触。
4、父母亲对孩子发出的信号要及时作出反应,注意孩子的行为,并给予一定的照顾。(四)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依恋二、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民主型——父母对孩子是慈祥的、诚恳的、善于与孩子交流,支持孩子的正当要求,尊重孩子的需要,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
专制型——父母给孩子的温暖、培养、慈祥、同情较少,对孩子过多地干预与禁止,态度简单粗暴,甚至不通情理,
放任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消极、不关心、不信任、缺乏交谈,忽视孩子的要求。
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关怀过渡,百依百顺、宠爱娇惯。
二、亲子关系类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三、影响学前儿童亲子关系发展的因素(一)婚姻关系——和谐的婚姻关系与父母亲对孩子的抚养方式相关。(二)家庭结构——无论是核心家庭还是三代人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各有利弊。(三)家庭气氛——是影响亲子关系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家庭气氛,亲子关系融洽;不良的家庭气氛,亲子关系就会紧张;反之,融洽的亲子关系也是良好家庭气氛的重要组成因素。三、影响学前儿童亲子关系发展的因素四、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一)2岁前儿童同伴交往发展的三个阶段物体中心阶段:这时儿童之间虽有相互作用,但他把大部分注意都指向玩具或物体,而不是指向其他儿童。简单相互作用阶段:儿童对同伴的行为能做出反应,并常常试图支配其他儿童的行为。互补的相互作用阶段:出现了一些更复杂的社会性互动行为。四、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生、发展的阶段(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
1、3岁左右,儿童游戏中的交往是非社会性的;而同以独自游戏或平行游戏为主,彼此之间没有联系,各玩各的。
2、4岁左右,联系性游戏逐渐增多;彼此之间有一定联系,说笑;互借玩具;
3、5岁以后,合作性游戏开始发展。同伴交往的主动性和协调性逐渐发展
4、幼儿期的同伴交往主要是与同性别的幼儿交往,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明显。(二)幼儿游戏中同伴关系发展的特点五、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一)外表(二)能力(三)社交技能(四)性格——相对来说,活泼开朗、外向型性格的孩子易于与同伴交往。五、影响学前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因素第三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一、性别角色与学前儿童的性别行为
(一)性别角色——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以儿童性别概念的掌握为前提的,即只有当孩子知道男孩和女孩是不同的,才能进一步掌握男孩和女孩不同的行为标准。(二)性别行为——是男女儿童通过对同性别长者的模仿而形成的自己这一性别所特有的行为模式。
第三节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发展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一)2—3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孩子能区分出一个人是男的还是女的,说明他已经具有了性别概念。儿童的性别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是对他人性别的认识(二)3—4岁: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他们能接受各种与性别习惯不相符的偏差行为。(三)5—7岁:刻板的认识性别角色:孩子们不仅对男孩和女孩在行为方面的区别认识越来越清楚,同时开始认识到与性别有关的心理因素。如男孩要胆大、勇敢、不哭;女孩要文静、不粗野等。他们认为违反性别角色习惯是错误的,并会受到惩罚和耻笑,比如,一个男孩玩娃娃就会遭到同性别孩子的反对,认为不符合男子汉的行为。
二、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一)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
2岁左右时儿童性别行为初步产生的时期。表现在儿童的活动兴趣、选择同伴及社会性发展三个方面。(二)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3岁以后,儿童选择同性别伙伴的倾向日益明显。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三、学前儿童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与特点四、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一)生物因素对学前儿童性别行为有一定影响。(二)社会文化因素、特别是家庭因素对儿童的性别角色及相应的性别行为的形成起着更重要的作用。(三)父母的行为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的作用。
1、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的引导者。
2、父母是孩子性别行为模仿的对象。
3、父母对孩子性别行为的强化。四、影响学前儿童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五、男女双性化教育(一)男女双性化:是指一个人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具有双性化特征的人,有自信心、事业成功、原以为家庭和自己的信念奋斗;温和、文雅、愿意奉献。(二)该理论强调,应该从儿童早期就开始进行无性别差异的教育,培养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人。(三)适当淡化幼儿的性别角色和性别行为,对形成男女双性化性格和智力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五、男女双性化教育第四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是指一个人帮助或打算帮助他人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包括分享、合作、谦让、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的形成是在从别人的角度考虑(移情)的基础上,产生情感反应(同情),进而产生安慰、援助等亲社会行为。第四节学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二、移情是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一)移情是指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二)学前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特点
1、对别人心理状态的理解从简单到复杂;
2、从理解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蛋白质印迹成像仪(蛋白质印迹分析仪)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蓄能器充气阀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自动登机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脂蛋白相关磷脂酶检测试剂盒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网络视频录像机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红花茶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管乐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企业管理研究报告
- 仿古影剧院建设施工合同
- 东正教堂租赁协议副本
- 企业股权激励纠纷赔偿协议书
- 未就业证明模板村委会
- 《2021国标暖通图集资料》14K117-3 锥形风帽
- 公司固定动火区标识牌---副本
- 最新广州教科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单词(精编版)
- 腹腔镜设备的使用和保养PPT课件
- 各种规格链轮选型参数表
- 中海油班组长管理方法与工具课件
- (完整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北师大版)
- (完整版)太阳能LED路灯毕业论文.doc
- 小数乘除法100道
- PRTV方案(完整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