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 完整版课件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 完整版课件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 完整版课件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 完整版课件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白杨礼赞》 完整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姿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影题白杨图

茅盾

北方有佳树,挺立如长矛。

叶叶皆团结,枝枝争上游。

羞与楠枋伍,甘居榆枣俦。

丹青标风骨,愿与子同仇。

北方有一种好树,挺拔正直如长矛。每个叶子都很团结,每个枝条都力争上游。羞与树中的贵族为伍,甘愿同榆树、枣树为伴。诗人画家都推崇白杨的风骨,都愿意同心协力抗击敌人。

白杨礼赞茅盾词语:开垦主宰倦怠丫枝倔强(juéjiàng)

婆娑(suō)虬枝(qiú)伟岸傲然宛然

秀颀(qí)鄙视

妙手偶得坦荡如砥

(dǐ)

潜滋暗长恹恹欲睡(yān)旁逸斜出

不折不挠(náo

晕圈(yùn)参天(cān)无边无垠(yín)1896—1981

茅盾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的先驱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这个太湖南部的鱼米之乡,是近代以来中国农业最为发达之区,它紧邻着现代化的上海,又是人文荟萃的地方,这造成了茅盾勇于面向世界的开放的文化心态,以及精致入微的笔风。

者,伟大的革命文学家和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第一任文化部长,还担任过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名誉主席等职务。茅盾一生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2022/12/22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6作者简介

本文写于1941年3月,是作者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所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处于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皖南事变”并侵犯我方根据地,日寇更是对我方的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但是,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坚持抗战。茅盾欣喜地看到了广大北方军民团结一致,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他从当地人民的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希望,于是用笔表达了对根据地军民的赞美。因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接抒情,便用象征手法,热情地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军民,歌颂了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写作背景何为礼赞?——怀着敬意的赞扬。

为什么白杨树值得崇敬和赞美?因为白杨树不平凡。找出作者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作者仅仅是在赞美白杨树吗?请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白杨树象征抗日军民层层深入树——人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坚强不屈——哨兵团结、力求上进——精神和意志北方的农民

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这种手法叫象征。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研读语段:七八段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相同的地域,相同的品质思考请运用联想与想象,说说下列事物的象征意义格式:我由---想到了---他象征了---

在文章中找出集中描写白杨树的段落,说一说白杨树与北方军民有哪些相似点。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2022/12/2217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2022/12/22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18

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

19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2022/12/22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22

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外部形态总的形象干枝叶皮力争上游笔直,绝无旁枝向上,紧紧靠拢片片向上光滑淡青色正直团结进取质朴内在气质倔强挺立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努力向上不平凡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本文开头段的作用是什么?为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文;起线索作用;抒发情感,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开门见山,(开篇点题)点明白杨树的“不平凡”,点明线索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开头段的作用有哪些?研读语段:一段

文章要赞美白杨树,第二段却没提白杨树,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删掉这一段可不可以?

2022/12/22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而成的黄土高原的外壳

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2022/12/22

32黄土高原的自然景象有何特点?作者感受又如何?见到白杨树时的情绪变化是怎样的?这些景观和感受对表现白杨树有什么作用?自然景象:黄绿错综,坦荡如砥,无边无垠作者感受: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的叫了一声欣赏风景美生长环境美生长环境黄绿错综色无边无垠大坦荡如砥平雄壮伟大

单调

正衬反衬对比不平凡写黄土高原的目的:

文章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

伟丈夫!伟岸正直朴质严肃坚强不屈温和靠紧团结挺拔力求上进

好女子

农民哨兵精神意志拟人对比衬托欲扬先抑排比反问层层递进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婆娑屈曲盘旋对比现中心写楠木一是以其“贵族化”与白杨“极普通”形成鲜明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二是引出赞美楠木的国民党蒋介石们,划清自己与顽固派的界限,表明自己对党所领导的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文章结尾写“直挺秀颀”的楠木有何作用?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不矛盾。“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不是。第8段用抒情性议论的笔调,以“不但象征……尤其象征……”进一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说明“礼赞”白杨树的原因,点明全文的主题。所以,这段文字绝不是前段的简单重复,正是有这段抒情议论的点染,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更加鲜明突出。

文章第七段已经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那么第八段是不是多余呢?研读语段:七八段结尾写贵族化的楠木有何作用?

用“贵族化”的楠木与白杨树的“极普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白杨树的不平凡。对“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表示愤慨,以高昂的语调赞美白杨树。起深化主题、呼应开头的作用。研读语段:九段走进文本请根据提示概括文章内容:文章一开始就赞美白杨树的,接下来并不说明道理,而是在第二自然段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了白杨树的,第四自然段起作用,又回到了对白杨树的赞美,第五段描绘了白杨树的和,突出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第七、八段把白杨树和联系起来,点明了主题,最后第九段以斥责赞美白杨树结尾。

不平凡生长的自然环境承上启下外形性格北方农民楠木本课小结:

本文运用,抓住白杨树的,借白杨树的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歌颂他们、的精神,抒发作者对他们的的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