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ecc1cd9fb8c49336cda040c7b582ca/dbecc1cd9fb8c49336cda040c7b582ca1.gif)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ecc1cd9fb8c49336cda040c7b582ca/dbecc1cd9fb8c49336cda040c7b582ca2.gif)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ecc1cd9fb8c49336cda040c7b582ca/dbecc1cd9fb8c49336cda040c7b582ca3.gif)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ecc1cd9fb8c49336cda040c7b582ca/dbecc1cd9fb8c49336cda040c7b582ca4.gif)
![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becc1cd9fb8c49336cda040c7b582ca/dbecc1cd9fb8c49336cda040c7b582c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内容:焊接热影响区组织转变特点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内容:从几个问题开始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被焊金属与合金系统的特点有相变材料无相变材料焊前母材的原始状态冷作硬化状态退火软化区热处理强化状态退火软化区退火状态易淬火材料出现淬火硬化区从几个问题开始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4.1.1焊接时加热过程组织转变的特点4.1.2焊接时冷却过程组织转变特点4.1.3焊接条件下的CCT图的建立及应用4.2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焊接条件下与热处理条件下组织转变,基本原理一致。焊接条件下的特点:1、加热的温度高热处理:最高AC3以上100-200℃,例如45号钢AC3:770℃
焊接近缝区:接近熔点,1350℃2、加热的速度快比热处理快几十倍甚至上百倍。3、高温停留时间短手工电弧焊:4-20S,埋弧焊:20-40S。4、自然条件下连续冷却5、局部加热这就给焊接时的组织转变带来特殊性,与热处理有着不同的规律,必须建立焊接条件下的金属学理论!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焊接条件下与热处理条件下4.1.1焊接时加热过程组织转变的特点1.加热速度对相变点的影响加热速度越快(ωH
),AC1和AC3的温度越高,温差越大。2.加热速度对A均质化影响
ωH快且tH小,A均质化差3.近缝区的晶粒长大加热过程影响冷却过程组织转变。4.1.1焊接时加热过程组织转变的特点1.加热速度对相变点4.1.2焊接时冷却过程组织转变特点金属学理论的等温转变及连续冷却转变。以熔合区附近(薄弱地带)为研究对象,分析冷却组织转变特点。比较焊接条件下和热处理条件奥氏体转变的不同特点。以45钢、40Cr为例,比较焊接条件下和热处理条件下,在相同的冷却速度下组织转变的差异。闲问:这2材料那个淬硬倾向大?4.1.2焊接时冷却过程组织转变特点金属学理论的等温转变及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特征:焊接条件下,CCT曲线左移,淬硬倾向降低。原因:碳化物合金元素不能充分溶解奥氏体内部,不能增加奥氏体稳定性(即增加淬硬倾向)。特征:特征:焊接条件下CCT曲线右移,淬硬倾向增大。原因:没有碳化物溶解过程,近缝区粗化,淬硬倾向增大。特征:必须建立焊接条件下的组织转变理论!必须建立焊接条件下的组织转变理论!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4.2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4.2.1热影响区组织分布4.2.2热影响区的性能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4.2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低碳钢热影响区4.2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低碳钢热影响区4.2.1热影响区组织分布1、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低碳钢和某些低合金钢,16Mn等)热影响区根据组织特征,可分为,熔合区、过热区、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不完全重结晶区等。本课程按如下划分:过热区、相变重结晶区,不完全重结晶区,再结晶区,(脆化区)。4.2.1热影响区组织分布1、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的组织分(1)、过热区温度:1100-1490℃(包晶转变线1495°,跟成分有关)现象:加热温度高,在固相线附近,一些难熔质点如碳化物和氮化物等溶入奥氏体,奥氏体晶粒严重长大。组织:粗大的奥氏体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形成粗大的F和P,甚至过热组织—魏氏组织性能:脆性大,韧性很低。薄弱地带。(1)、过热区温度:1100-1490℃(包晶转变线149(2)、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温度:AC3-1100℃现象: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经受了两次重结晶相变,使晶粒得到显著的细化。组织:均匀细小的P和F,相当于低碳钢正火处理后的组织。性能:塑性、韧性都很好,较好的综合性能(2)、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温度:AC3-1100(3)、不完全重结晶区(不完全正火区)温度:AC1-AC3现象:加热温度Ac1到Ac3之间,只有部分金属经受了重结晶相变组织:粗大铁素体晶粒和细晶粒(P+F)的混合区,组织不均匀。性能:性能不均匀,韧性低于完全重结晶区(3)、不完全重结晶区(不完全正火区)温度:AC1-AC3(4)、再结晶区(针对冷轧态母材,热轧态无此区)温度:500℃-AC1现象:加热温度500℃
到Ac1之间,金属的内部结构不发生变化,只有晶粒外形的变化组织:等轴铁素体晶粒性能:强度、硬度低于母材,塑性和韧性提高。再结晶区为接头的软化区。另:对时效应变敏感强的金属,存在一个组织上与母材没有差别,但塑性、韧性显著低于母材的脆化区,一般认为是热应变时效脆化。(4)、再结晶区(针对冷轧态母材,热轧态无此区)温度:50016Mn钢焊接热影响区焊缝金属母材熔合区过热区不完全重结晶区16Mn钢焊接热影响区焊缝金属母材熔合区过热区不完全重结2、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跟母材焊前热处理状态有关。母材焊前调质(或淬火+中温回火,淬火+低温回火):完全淬火区,不完全淬火区,回火区。母材焊前退火或正火:完全淬火区和不完全淬火区。2、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跟母材焊前热处理状态有关。(1)完全淬火区温度:AC3以上(即不易淬火钢的过热区和正火区)现象:快冷形成淬火组织组织:粗马氏体(相当于过热区)
+细马氏体(相当于正火区)性能:高硬度、低塑性韧性。(1)完全淬火区温度:AC3以上(即不易淬火钢的过热区和正(2)不完全淬火区温度:AC1--AC3(即不易淬火钢的不完全重结晶区)现象:铁素体基本不变,但长大,P、B、S加热转换为A,冷却转变为M组织:铁素体和马氏体等性能:脆性大、韧性低。(2)不完全淬火区温度:AC1--AC3(即不易淬火钢的不完温度:原回火温度---AC1现象:高于原回火温度的区域发生回火,原回火温度越低,热影响区的回火区越大,组织性能变化较大组织:回火组织性能:回火软化,AC1附近软化最大,强度最低,又一薄弱环节。(3)回火区温度:原回火温度---AC1(3)回火区其它材料,如高温合金等热影响区的组织更复杂。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是不均匀的,因而在性能上也不均匀,过热区是一薄弱地带。以上讨论的是一般情况。其它材料,如高温合金等热影响区的组织更复杂。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4.2.2热影响区的性能一般考虑硬化、脆化、软化及综合力学性能等,或根据具体结构考核腐蚀、疲劳等性能。1、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化热影响区硬度是评价钢种淬硬倾向的重要指标。因组织分布不均匀,所以硬度分布不均匀出现最高硬度Hmax(一般在熔合线附近),Hmax可间接判断HAZ的性能,如强度、韧性、脆性及抗裂性。Hmax出现原因?4.2.2热影响区的性能一般考虑硬化、脆化、软化及综合力学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1)碳当量(CarbonEquivalent)简称Ceq或CE,是反映钢中化学成分对硬化程度的影响,它是把钢种合金元素(包括碳)按其对淬硬(包括冷裂、脆化等)的影响程度折合碳的相当含量。国际焊接学会(C≥0.18%,中等强度非调质低合金钢)日本焊接学会(C≥0.18%,较高强度低合金高强钢)日本伊藤,C≤0.17%,σb=400~900MPa的低合金高强钢(1)碳当量(CarbonEquivalent)简称Ceq日本铃木,百合冈,近年来常用的公式(C=0.034%~0.254%)日本铃木,百合冈,近年来常用的公式(C=0.034%~0.2(2)碳当量及冷却时间与HAZ最高硬度Hmax的关系(2)碳当量及冷却时间与HAZ最高硬度Hmax的关系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2)碳当量及冷却时间与HAZ最高硬度Hmax的关系Hmax与钢种化学成份及冷却条件有关,是碳当量及t8/5的函数。一般来讲碳当量越大、t8/5越小,最高硬度Hmax越大,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如脆化、冷裂)越大。HAZ最高硬度是反映钢种焊接性的重要标志,比碳当量更准确,每一钢种有其允许最大允许Hmax
。母材成分一定时,只能通过增加t8/5实现降低Hmax,也就说通过调整焊接工艺来改善,如预热、缓冷等。国产钢硬度计算公式 当t8/5<τM100Hmax=292+812C
当t8/5>τM100Hmax=52.0+147.0Pcm–81lgt8/5(2)碳当量及冷却时间与HAZ最高硬度Hmax的关系铃木公式粗略估计:Hmax(HV10)=140+1089Pcm–8.2t8/5;;。铃木公式粗略估计:;;。(3)最低硬度(3)最低硬度2、焊接热影响区的软化经过调质处理(或其它淬火的)的高强钢和经沉淀强化及弥散强化的合金,焊接后HAZ出现软化及失强。(1)调质钢的软化
a.焊前回火温度越低,即强化程度越大,软化相对越严重。b.一般软化最大部位在AC1附近。原因?2、焊接热影响区的软化经过调质处理(或其它淬火的)的高强钢(2)热处理强化合金HAZ的软化具有热处理强化合金,可能会出现HAZ的软化。比如LY12的过时效软化等。(2)热处理强化合金HAZ的软化具有热处理强化合金,可能会出3热影响区的脆化碳锰钢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分布I一过热区Ⅱ一完全重结晶区Ⅲ一不完全重结晶区Ⅳ一蓝脆区3热影响区的脆化碳锰钢焊接热影响区的韧性分布3热影响区的脆化(1)粗晶脆化 对于不易淬火钢,主要是晶粒长大,形成粗大魏氏组织(W),易淬火钢,产生脆硬的孪晶M.此区处在焊缝与母材的过渡地带,物理化学的不均匀性。(2)组织脆化M-A组元脆化析出脆化(3)热应变时效脆化(时效脆化区)3热影响区的脆化(1)粗晶脆化4、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接头力学性能包括焊缝及热影响区,一般低合金钢其实就是HAZ的性能。HAZ的力学性能研究方法:(1)HAZ不同部位的常规力学性能(2)熔合区附近过热区的性能。4、热影响区的力学性能接头力学性能包括焊缝及热影响区,一般低(1)HAZ不同部位的常规力学性能(1)HAZ不同部位的常规力学性能(2)熔合区附近过热区的性能。(2)熔合区附近过热区的性能。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根据低合金高强钢焊接过程中,由于快速不均匀加热和冷却引起热影响区组织与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系统地讨论。重点内容:
1、焊接时加热、冷却过程组织转变的特点,对比40Cr,45钢焊接条件下与热处理条件下冷却转变不同及原因。
2、不易淬火钢冷轧态热影响区组织分布(4个区)。
3、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组织分布。
4、热影响区的硬化、软化。本章小结本章主要根据低合金高强钢焊接过程中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内容:焊接热影响区组织转变特点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内容:从几个问题开始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被焊金属与合金系统的特点有相变材料无相变材料焊前母材的原始状态冷作硬化状态退火软化区热处理强化状态退火软化区退火状态易淬火材料出现淬火硬化区从几个问题开始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4.1.1焊接时加热过程组织转变的特点4.1.2焊接时冷却过程组织转变特点4.1.3焊接条件下的CCT图的建立及应用4.2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焊接条件下与热处理条件下组织转变,基本原理一致。焊接条件下的特点:1、加热的温度高热处理:最高AC3以上100-200℃,例如45号钢AC3:770℃
焊接近缝区:接近熔点,1350℃2、加热的速度快比热处理快几十倍甚至上百倍。3、高温停留时间短手工电弧焊:4-20S,埋弧焊:20-40S。4、自然条件下连续冷却5、局部加热这就给焊接时的组织转变带来特殊性,与热处理有着不同的规律,必须建立焊接条件下的金属学理论!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焊接条件下与热处理条件下4.1.1焊接时加热过程组织转变的特点1.加热速度对相变点的影响加热速度越快(ωH
),AC1和AC3的温度越高,温差越大。2.加热速度对A均质化影响
ωH快且tH小,A均质化差3.近缝区的晶粒长大加热过程影响冷却过程组织转变。4.1.1焊接时加热过程组织转变的特点1.加热速度对相变点4.1.2焊接时冷却过程组织转变特点金属学理论的等温转变及连续冷却转变。以熔合区附近(薄弱地带)为研究对象,分析冷却组织转变特点。比较焊接条件下和热处理条件奥氏体转变的不同特点。以45钢、40Cr为例,比较焊接条件下和热处理条件下,在相同的冷却速度下组织转变的差异。闲问:这2材料那个淬硬倾向大?4.1.2焊接时冷却过程组织转变特点金属学理论的等温转变及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特征:焊接条件下,CCT曲线左移,淬硬倾向降低。原因:碳化物合金元素不能充分溶解奥氏体内部,不能增加奥氏体稳定性(即增加淬硬倾向)。特征:特征:焊接条件下CCT曲线右移,淬硬倾向增大。原因:没有碳化物溶解过程,近缝区粗化,淬硬倾向增大。特征:必须建立焊接条件下的组织转变理论!必须建立焊接条件下的组织转变理论!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4.2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4.2.1热影响区组织分布4.2.2热影响区的性能4.1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转变特点4.2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低碳钢热影响区4.2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低碳钢热影响区4.2.1热影响区组织分布1、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低碳钢和某些低合金钢,16Mn等)热影响区根据组织特征,可分为,熔合区、过热区、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不完全重结晶区等。本课程按如下划分:过热区、相变重结晶区,不完全重结晶区,再结晶区,(脆化区)。4.2.1热影响区组织分布1、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的组织分(1)、过热区温度:1100-1490℃(包晶转变线1495°,跟成分有关)现象:加热温度高,在固相线附近,一些难熔质点如碳化物和氮化物等溶入奥氏体,奥氏体晶粒严重长大。组织:粗大的奥氏体在较快的冷却速度下形成粗大的F和P,甚至过热组织—魏氏组织性能:脆性大,韧性很低。薄弱地带。(1)、过热区温度:1100-1490℃(包晶转变线149(2)、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温度:AC3-1100℃现象: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经受了两次重结晶相变,使晶粒得到显著的细化。组织:均匀细小的P和F,相当于低碳钢正火处理后的组织。性能:塑性、韧性都很好,较好的综合性能(2)、相变重结晶区(正火区或细晶区)温度:AC3-1100(3)、不完全重结晶区(不完全正火区)温度:AC1-AC3现象:加热温度Ac1到Ac3之间,只有部分金属经受了重结晶相变组织:粗大铁素体晶粒和细晶粒(P+F)的混合区,组织不均匀。性能:性能不均匀,韧性低于完全重结晶区(3)、不完全重结晶区(不完全正火区)温度:AC1-AC3(4)、再结晶区(针对冷轧态母材,热轧态无此区)温度:500℃-AC1现象:加热温度500℃
到Ac1之间,金属的内部结构不发生变化,只有晶粒外形的变化组织:等轴铁素体晶粒性能:强度、硬度低于母材,塑性和韧性提高。再结晶区为接头的软化区。另:对时效应变敏感强的金属,存在一个组织上与母材没有差别,但塑性、韧性显著低于母材的脆化区,一般认为是热应变时效脆化。(4)、再结晶区(针对冷轧态母材,热轧态无此区)温度:50016Mn钢焊接热影响区焊缝金属母材熔合区过热区不完全重结晶区16Mn钢焊接热影响区焊缝金属母材熔合区过热区不完全重结2、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跟母材焊前热处理状态有关。母材焊前调质(或淬火+中温回火,淬火+低温回火):完全淬火区,不完全淬火区,回火区。母材焊前退火或正火:完全淬火区和不完全淬火区。2、易淬火钢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跟母材焊前热处理状态有关。(1)完全淬火区温度:AC3以上(即不易淬火钢的过热区和正火区)现象:快冷形成淬火组织组织:粗马氏体(相当于过热区)
+细马氏体(相当于正火区)性能:高硬度、低塑性韧性。(1)完全淬火区温度:AC3以上(即不易淬火钢的过热区和正(2)不完全淬火区温度:AC1--AC3(即不易淬火钢的不完全重结晶区)现象:铁素体基本不变,但长大,P、B、S加热转换为A,冷却转变为M组织:铁素体和马氏体等性能:脆性大、韧性低。(2)不完全淬火区温度:AC1--AC3(即不易淬火钢的不完温度:原回火温度---AC1现象:高于原回火温度的区域发生回火,原回火温度越低,热影响区的回火区越大,组织性能变化较大组织:回火组织性能:回火软化,AC1附近软化最大,强度最低,又一薄弱环节。(3)回火区温度:原回火温度---AC1(3)回火区其它材料,如高温合金等热影响区的组织更复杂。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是不均匀的,因而在性能上也不均匀,过热区是一薄弱地带。以上讨论的是一般情况。其它材料,如高温合金等热影响区的组织更复杂。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4.2.2热影响区的性能一般考虑硬化、脆化、软化及综合力学性能等,或根据具体结构考核腐蚀、疲劳等性能。1、焊接热影响区的硬化热影响区硬度是评价钢种淬硬倾向的重要指标。因组织分布不均匀,所以硬度分布不均匀出现最高硬度Hmax(一般在熔合线附近),Hmax可间接判断HAZ的性能,如强度、韧性、脆性及抗裂性。Hmax出现原因?4.2.2热影响区的性能一般考虑硬化、脆化、软化及综合力学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1)碳当量(CarbonEquivalent)简称Ceq或CE,是反映钢中化学成分对硬化程度的影响,它是把钢种合金元素(包括碳)按其对淬硬(包括冷裂、脆化等)的影响程度折合碳的相当含量。国际焊接学会(C≥0.18%,中等强度非调质低合金钢)日本焊接学会(C≥0.18%,较高强度低合金高强钢)日本伊藤,C≤0.17%,σb=400~900MPa的低合金高强钢(1)碳当量(CarbonEquivalent)简称Ceq日本铃木,百合冈,近年来常用的公式(C=0.034%~0.254%)日本铃木,百合冈,近年来常用的公式(C=0.034%~0.2(2)碳当量及冷却时间与HAZ最高硬度Hmax的关系(2)碳当量及冷却时间与HAZ最高硬度Hmax的关系焊接冶金学基本原理-第4章-焊接热影响区-课件(2)碳当量及冷却时间与HAZ最高硬度Hmax的关系Hmax与钢种化学成份及冷却条件有关,是碳当量及t8/5的函数。一般来讲碳当量越大、t8/5越小,最高硬度Hmax越大,热影响区的淬硬倾向(如脆化、冷裂)越大。HAZ最高硬度是反映钢种焊接性的重要标志,比碳当量更准确,每一钢种有其允许最大允许Hmax
。母材成分一定时,只能通过增加t8/5实现降低Hmax,也就说通过调整焊接工艺来改善,如预热、缓冷等。国产钢硬度计算公式 当t8/5<τM100Hmax=292+812C
当t8/5>τM100Hmax=52.0+147.0Pcm–81lgt8/5(2)碳当量及冷却时间与HAZ最高硬度Hmax的关系铃木公式粗略估计:Hmax(HV10)=140+1089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屋交易代持策划协议书
- 2025年出租车服务协议标准
- 2025年特种乳胶制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文
- 2025年临时社区工作者合作协议书倡议
- 2025年北京事业单位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住宅空间策划设计合同样本
- 2025年亚太地区物流协作协议
- 2025年冷库租赁合同示例
- 2025年完善配送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年官方标准延期借款合同协议书
- 【龙集镇稻虾综合种养面临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论文)13000字】
- 25 黄帝的传说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朝景 教案
- 《师范硬笔书法教程(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联通H248技术规范
- 孙权劝学省公共课一等奖全国赛课获奖课件
- DL-T-692-2018电力行业紧急救护技术规范
- 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
- 委外催收机构入围项目投标技术方案(技术标)
- 2024年杭州钱塘新区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数学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