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本章的基本内容: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国对外投资的发展情况;我国实施的走出去战略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本章的重点内容: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我国实施的走出去战略本章的难点内容: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理论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国际直接投资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直接开厂设店从事经营,或者投资购买企业相当数量的股份,从而对该企业具有经营上的控制权,以获取利润的一种投资方式。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一、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互关系的主要理论1.传统贸易理论关于资本流动与商品贸易的相互替代说1957年,蒙代尔提出贸易与投资替代模型理论。禁止性投资如何刺激贸易以及禁止性贸易如何刺激投资。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2.新贸易理论关于外国直接投资于对外贸易互补共存说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论李普西(LipseyLipsey))等人进一步论证了贸易与直接投资是互相促进、互相补充的。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
边际产业扩张论的基本思想:投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本国比较优势小或已处于比较劣势的边际产业开始依次进行,由于这些产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较小,技术就容易为东道国所吸收和普及;通过产业转移,投资国可以开发新的技术,使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扩大,为更大规模的贸易创造条件。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二、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一)国际直接投资对资本输出国的贸易效应
1.出口引致效应由于对外投资而导致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设备等出口的增加。
2.出口替代效应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的出口减少。
3.反向进口效应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的进口增加。
4.进口转移效应由于对外直接投资而导致的进口减少。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一)国际直接投资对资本输入国的贸易效应进口替代效应:由于投资国的跨国公司将某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东道国后,东道国当地企业通过技术扩散或模仿,也开始生产该产品,从而使该种产品的进口减少。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2.出口创造效应:由于跨国公司在东道国投资办厂,促进东道国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3.进口引致效应:由于东道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在当地投资建厂,而导致其对生产该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或设备等进口需求的增加。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国际直接投资可以从几个方面的渠道来影响东道国的贸易绩效1.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可加速东道国某些进口替代产业向出口产业的转换。2.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产生所谓的“市场进入外溢”,如国内企业可以分享外商贸易自由化的游说结果,减少进入外国市场的障碍。外国企业熟悉国际市场,可以成为国内企业获取国际市场信息的渠道等。3.外国直接投资与当地资本的结合,可将东道国相关产业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网络,增加了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的机会。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一、中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情况
1979~1986年起步阶段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1979-1986年全国利用外商投资合同金额191.8亿美元,每年平均约2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5.9亿美元,每年约8.2亿美元。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是中外合资的方式。投资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加工项目。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1987~1991年稳步发展阶段1986年10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规定》。1987-1991年全国利用外商投资金额为331.9亿美元,每年平均66.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67.5亿美元,每年平均33.5亿美元。1987—1991年间外商投资的年均项目数是1979—1986年间年均项目数的7倍;年均协议投资金额是1979—1986年间的2.77倍;年均实际投资金额是1979—1986年间的4.19倍。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1992~1996年持续快速发展阶段邓小平南方讲话多层次、全方位、有重点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1992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实际金额达110.07亿美元,占57.3%,首次超过对外借款成为我国实际利用外资的首要来源。到1996年,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417.26亿美元,较1992年上升了18.8个百分点。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1997年以来的调整阶段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出现多年以来的负增长。)
进入1997年,我国的引资工作遭遇到严峻的挑战:一方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欧资本向预期投资收益相对更高、更保险的发达国际及亚洲以外的区域转移;另一方面,我国不少周边国家(地区),包括受金融危机冲击较严重的国家(地区)为规避国际游资的危害,不约而同地将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向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吸引外资形成竞争。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2001年以后新的发展阶段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恢复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外商投资鼓励类项目明显增多,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在华跨国公司追加投资增加,使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2007年开始,全国新批外商投资项目数量出现了下降,2009年和2012(1-10)下降幅度较大,分别为23435个和20021个,实际使用金额增长率在2009年和2012(1-10)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为-2.56%和-3.45%。这一阶段,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态势起伏较大,但是实际吸收直接投资金额仍然维持在400亿美元到1200亿美元的高水平,保持了世界主要受资国的地位。2013年1-12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773家,同比下降8.6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75.86亿美元,同比增长5.25%。2014年1-12月,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23778家,同比增长4.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363.7亿元人民币(折合1195.6亿美元),同比增长1.7%。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
2015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575家,同比增长11.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813.5亿元人民币(折1262.7亿美元),同比增长6.4%.2016年1-12月,我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900家,同比增长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3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
2017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652家,同比增长27.8%。我国实际使用外资8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全年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18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533家,同比增长69.8%,实际使用外资88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
2019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9415.2亿元。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资企业突破100万家,这在中国利用外资乃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大项目加快落地,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数量834个,同比增长15.8%。
课外补充2014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同比下降8%,至1.26万亿美元,为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全球外商直接投资的长期发展趋势正从发达经济体转向发展中经济体。贸发会议的报告显示,发展中经济体去年共吸引了56%的全球外商直接投资,共计7000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最高水平,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时的规模翻了一番。除中国外,巴西吸引外资620亿美元,印度吸引外资350亿美元。课外补充发展中经济体外资流入量整体继续稳步攀升2015年发展中经济体流量同比增长5%,达7410亿美元,再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亚洲发展中地区仍为全球最大的外资吸收地区,超过欧盟和北美。其外资流入量同比增长15%,达到548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约占全球外资流量的三分之一。发达经济体外资流入量显著回升2015年发达经济体外资流入量显著反弹,同比激增90%,达9360亿美元,占全球外资流量的55%,2015年美国外资流入量激增了三倍以上,约3840亿美元,达到20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重获“全球最大外资目的地”的称号。然而,受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等因素影响,流入非洲、拉丁美洲以及转型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均显著下滑,降幅分别为31%、11%和54%,各跌至380亿美元、1510亿美元和220亿美元。此外,受地缘政治以及市场信心下滑的影响,2015年流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外资流入量分别下降了92%和66%。课外补充201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外资)流量同比大幅提升36%,达1.7万亿美元,是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主要原因是去年跨境并购活动异常火爆,净交易额超过6437亿美元,同比骤升61%,拉动全球外资强势复苏。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跨境并购交易金额激增了132%,达3390亿美元。但2015年全球绿地投资同比仅增长0.9%,基本上陷入停滞。2015年全球前十大外资目的地中,南北各占半壁江山。依次为美国(3840亿美元)、中国香港(1630亿美元)、中国(1360亿美元)、荷兰(900亿美元)、英国(680亿美元)、新加坡(650亿美元)、印度(590亿美元)、巴西(560亿美元)、加拿大(450亿美元)和法国(440亿美元)。课外补充2016年情况2016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下降了13%,约为1.52万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疲软以及世界贸易增长乏力。发达经济体在全球FDI流量中所占份额进一步提升,达到57%。美国仍是最大的FDI接受国,外资流入约为3,850亿美元。其次是英国,外资流入为1,790亿美元,从2015年第12位上升到2016年的第2位。中国保持在第3位,外资流入1,390亿美元。从行业分布看,受初级商品价格持续低迷的影响,对第一产业的投资持续走低。流向制造业的投资上升较快,增长了十四个百分点,对服务业领域的投资较2016年有所下降。从投资方式来看,全球海外投资依然以并购为主,绿地投资增长乏力。
2018年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第一。2018年发达国家吸收外资仅有4510亿美元,降幅达40%。而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增长了3%,保持相对稳定共达6940亿美元。2018年全年美国实际利用外资下降了18.4%,总额约为226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美投资更是下降了83%。发达国家中表现优异者很多,例如英国2018年外资规模达到了1220亿美元,增长了20%,全球排名第三。而第六的西班牙2018年实际利用外资约为70亿元美元,同比增长了269%,是主要国家中增速最高的。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二、中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一)借用国外资金中国借用的国外贷款主要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商业贷款。(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合作开发。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三、中国利用外资的特点(一)外商直接投资稳步增长,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我国连续十几年吸收外资在发展中国家里排名第一,从实际使用外商投资规模看,2001—2012(1-10)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累计394518个,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达9920.96.亿美元。
2014年情况据统计,2014年1-12月,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778家,同比增长4.4%;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95.6亿美元(折合736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与此同时,美国在2014年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则大幅下跌近2/3,仅为860亿美元。此前,美国一直是全球吸引外资第一大国。2014年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全球第一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长期以来外资流入稳定增长,特别是近年来,外资已经出现了从制造业流向服务业的结构性改变,使得外资在质和量上同时提升。2014年情况2014年我国吸收外资规模居世界第一,2014年,全国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778家,同比增长4.4%,实际使用外资1195.6亿美元,增长1.7%。2015年情况2016-20192016年1-12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900家,同比增长5%;实际使用外资金额813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1%(未含银行、证券、保险领域数据,下同)。
2017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652家,同比增长27.8%。我国实际使用外资8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全年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2018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0533家,同比增长69.8%,实际使用外资885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2019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1万家,实际使用外资9415.2亿元。截至2018年底,中国累计设立外资企业突破100万家,这在中国利用外资乃至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大项目加快落地,1亿美元以上外资项目数量834个,同比增长15.8%。
2020年实际使用外资999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8570家。2021年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672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二)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区分布特点高度集中于东部地区
2001—2009年,全国各省区的外商投资总额中,居前三位的省市依然为:广东、江苏和上海,占全国外商投资总额的48%,而西北五省(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仅占全国不到2%的份额。在金融危机后,外资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趋势显现,中西部吸收外商投资规模扩大,比重上升。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整个“十一五”期间,中部和西部吸收外商投资占比从11.2%提高到15%。从整体而言,中西部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数量在不断地增长,并且增速已经超过了东部地区。2014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特点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东、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规模稳定。2014年1-12月,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14.9亿元人民币(折合979.2亿美元),同比增长1.1%;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666.9亿元人民币(折合108.6亿美元),同比增长7.5%;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661.6亿元人民币(折合107.8亿美元),同比增长1.6%。2015年情况2016年情况
西部地区吸收外资小幅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完善;东部地区保持稳定增长西部地区西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2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外资比重为7.6%、34.3%和58%。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
近几年情况外资区域布局持续优化。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61.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领跑全国;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43.2%,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11个自贸试验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6841家,其中以备案方式新设企业占99.2%;实际使用外资1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高于全国增幅10个百分点,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进一步显现。2019年东部地区外资增长6.6%,占全国比重达86.2%。18个自贸区落地外资企业6242家,利用外资1436亿。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三)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特点第一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很小;投向第三产业的投资呈迅速上升的趋势;第二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下降;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
2011年1-11月份,农、林、牧、渔业吸引外资1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制造业吸引外资473.15亿美元,同比增长7.56%;服务业吸引外资487.68亿美元,同比增长18.54%。2011年外商直接投资在一、二、三产业间的比重分别为1.74%、48.39%、49.87%,
这反映了第三产业越来越受到境外投资者重视的现实。2014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特点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增长。1-12月,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068.1亿元人民币(折合662.4亿美元),同比增长7.8%,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5.4%;农、林、牧、渔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3.5亿元人民币(折合15.2亿美元),同比下降15.4%,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1.3%。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452.5亿元人民币(折合399.4亿美元),同比下降12.3%,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33.4%2015年情况
外商投资延续向高端产业聚集的态势服务业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71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3%,占外资总量的70.3%。其中,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零售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9.8%、112.8%和83.1%。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5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6.1%。制造业制造业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55.8%和95%。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59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
近几年情况外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同比增长61.7%,占比达28.6%,较2016年底提高了9.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65.9亿元,同比增长11.3%。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同比增长7.9%、71.1%和28%。2019年高技术产业利用外资2660亿元,同比增长25.6%,占比提升至28.3%。2019年服务业吸收外资6817.7亿元,增长12.5%。2020情况2020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7767.7亿元人民币,增长13.9%,占比77.7%。高技术产业吸收外资增长11.4%,高技术服务业增长28.5%,其中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电子商务服务、信息服务分别增长78.8%、52.7%、15.1%和11.6%。2021年前七个月,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超过53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2%,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的近八成。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四)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的特点1979-2005年,项目数、合同金额、实际使用金额所占百分比分别为:亚洲地区78.01%、67.02%、67.77%北美洲10.47%、10.04%、8.84%欧盟3.42%、6.68%、7.46%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亚洲、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其中,亚洲地区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地,2001—2012(1-10)年来自亚洲国家(地区)的直接投资及其它投资金额共6485.83亿美元,占我国十年来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的70.3%。2001—2010年间,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依次为:中国香港、英属维尔京群岛、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开曼群岛、德国和英国。前十位国家/地区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80%以上。2012年对华投资情况
2012年1-10月,对华投资前十位国家/地区依次为:香港(574.34亿美元)、日本(60.8亿美元)、新加坡(56.04亿美元)、台湾省(52.5亿美元)、美国(27.04亿美元)、韩国(25.15亿美元)、德国(12.79亿美元)、荷兰(10.1亿美元)、英国(8.33亿美元)和瑞士(8.09亿美元)。2012年对华投资数据
2014年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特点主要国家/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稳定。1-12月,实际投入外资金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地区(香港、新加坡、台湾、日本、韩国、美国、德国、英国、法国、荷兰)合计投入6915.3亿元人民币(折合1125.9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94.2%;同比增长2.7%。其中,韩国和英国对华投资分别为243.5亿元人民币(折合39.7亿美元)和83.3亿元人民币(折合13.5亿美元),同比增幅较高,分别为29.8%和28%;日本对华投资265.7亿元人民币(折合43.3亿美元),同比下降38.8%;美国对华投资163.6亿元人民币(折合26.6亿美元),同比下降20.6%。此外,欧盟28国对华投资420.7亿元人民币(折合68.5亿美元),同比下降5.3%;东盟对华投资399.8亿元人民币(折合65.1亿美元),同比下降23.8%。2015年情况
2016年情况主要投资来源地分布多元化,美国、欧盟28国、澳门特区、韩国保持较高增速,日本对华投资止跌回稳美欧对华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美国、欧盟28国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52.6%和41.3%。欧盟28国中,英、德、卢森堡、瑞典对华实际投资同比分别增长113.9%、80.9%、125%和43.8%。亚洲投资来源地中,澳门特区、韩国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90.3%和23.8%;日本全年实际投资同比增长1.7%,逆转了连续两年大幅下跌态势。
2018年情况2018年投资来源国和地区达到17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对华投资分别增长36%和40.1。欧盟成员中荷兰、爱尔兰、瑞典增长43.1%,311.4%,1141.3%。
2019年和2020年情况2019年投资来源地国家和地区达到179个,比上年又增加了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盟国家对华投资分别增长36%和40.1%。其中,新加坡、泰国分别增长51.1%和140.6%。欧盟成员国家中,荷兰、爱尔兰、瑞典投资同比分别增长43.1%、311.4%和141.3%。2020年对华投资前15位国家和地区,投资增长6.4%,占比98%,其中荷兰、英国分别增长47.6%、30.7%。东盟对华投资增长0.7%。2021年前七个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盟实际投资同比增长均超过46%,香港地区、新加坡、卢森堡实际投资同比均有两位数的增长。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四、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一)外国直接投资促进了我国进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1.外国投资弥补了我国生产要素不足,为进出口的增长提供了必要的物质补充2.外商投资企业是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3.通过增辟销售渠道,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对外贸易市场的扩大产生了积极作用。4.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整体进出口的平稳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二)外国直接投资优化了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推动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和优化改善并优化了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三)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四)拓宽了我国对外贸易市场(五)推动了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五、外国直接投资在对外贸易及国民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出口对外资企业的依赖程度过高部分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国内销售比例过大,冲击了民族工业市场引资过程中部分淘汰产业和污染产业的进入,对我国环境保护造成了不利影响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二节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六、中国进一步利用外资的思路1.优惠政策值得肯定,优惠方式需多样2.普遍优惠转为重点优惠,优惠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3.变“事前优惠”为“事后优惠”4.统一优惠政策权力,提高市场准入门槛5.建立外资绩效评价体系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
“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是:国家鼓励各类有条件的国内企业,积极地以不同形式“走出去”,开展战略资源开发和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开拓市场,扩大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带动产品、设备和技术出口,弥补国内资源不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同时发展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一、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1.初步发展阶段(1949-1978)各专业外贸总公司在巴黎、伦敦、汉堡、东京和纽约等国际大都市设立国外分支机构在国外投资兴办了远洋运输和金融等方面的企业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2.进一步发展阶段(1979-1985)1979年8月国务院颁布了15项改革措施,其中明确规定允许出国办企业。1979-1985年7年时间里,我国政府批准在国外开办非贸易型的合资、合作、独资企业180家,中方投资1.77亿美元。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3.加快发展阶段(1986-1992)参与国外投资的国内企业类型增加,除了外经贸企业到国外投资,而且工业企业、商贸企业、科技企业、金融企业、保险企业也参与到国外投资。国外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展,在服务业、工农业生产加工、资源开发等多个行业都有国外企业设立。
1992年年底,我国企业已在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国外企业。国外非贸易型企业达到1360家,贸易型企业达到2600家,中方投资总额达到40多亿美元;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4.调整发展阶段(1993-1998)背景:经济发展过热、投资结构不合理、物价上涨过快等现象对新的国外投资实行严格控制的审批政策,对各部门和各地方已开办的国外企业进行重新登记这6年中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为12.78亿美元,批准设立国外企业1500家左右。
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5.新的较快发展阶段(1999年以后)“走出去”战略:我国政府提出了鼓励有实力的国内企业到国外投资,通过开展境外加工装配,就地生产就地销售或向周边国家销售,带动国产设备、技术、材料、半成品的出口,扩大对外贸易。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
仅1999年,我国批准设立的国外投资企业有437家,国外投资金额为6.19亿美元。在整个“十五”期间,从2000年-2004年,中国年批准海外投资企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3.01%。2006-2010对外直接投资从211.6亿美元增至688.1亿美元,年均增速45%。2011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746.5亿美元,是2002年的27.6倍。2014年我国对外投资存量首次步入全球前10,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至3.4%,位居第8位,2013年为第11位。
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430.4亿美元,同比下降9.6%,流量规模略低于日本,全球排名升至第二位,占全球比重上升至14.1%,创历史新高。2019年1-12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106亿美元,同比下降8.2%。20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329.4亿美元同比增长3.3%。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二、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1.投资流量增势强劲,再创新高
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流量)实现了自数据发布以来连续10年的增长,达到746.5亿美元,同比增长8.5%,再创年度投资流量的历史新高。2002—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速度为44.6%。
2013年和2014年的情况2013年,在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出流量较上年增长1.4%的背景下,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创下1078.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8%,连续两年位列全球第三大对外投资国。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超过1200亿美元,从2002年到2014年的13年间,中国对外投资猛增了45倍,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也创下了1456.7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占全球流量份额由2002年的0.4%提升到2015年9.9%。
课外知识6600多亿美元的对外投资存量放在全球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根据商务部给出的数据显示,这个金额只占全世界所有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2.5%。跟世界上主要的投资国家比起来,中国对外投资存量相当于美国的10.2%,英国的29.4%,德国的34.4%,法国的35.5%,日本的50%左右。从近几年的对外投资流量上看,中国对外投资已居世界前列,但与早就已经把资本在全球进行布局的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仍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对此,中国政府也在为中国企业继续“走出去”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存量)达6,604.8亿美元,全球排名由第13升至第11位。
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和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投资11299.2亿元人民币(折合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对外投资国。
2018年-2021年情况根据《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18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1430.4亿美元,同比下降9.6%,流量规模略低于日本,全球排名升至第二位,占全球比重上升至14.1%,创历史新高。2019年1-12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1106亿美元,同比下降8.2%。202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1329.4亿美元(折合9169.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2021年1至7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折合628.1亿美元,同比增长4.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0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折合7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2.对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的投资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对非洲的投资增速加快2010年,我国对欧洲的投资在2009年增长2.8倍的基础上再次实现成倍增长,流量达到67.6亿美元,较上年提升了四个百分点。美洲26.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2.2%,主要流向美国、加拿大。拉丁美洲1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3.8%,主要流向英属维尔京群岛、开曼群岛、巴西、秘鲁等。非洲21.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6.8%,主要分布在南非、刚果(金)、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肯尼亚等。2013年和2014年情况2013年,除对欧洲地区投资下滑外,对其他地区均呈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对欧洲地区的投资59.5亿美元,同比下降15.4%;对拉丁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的投资分别实现了132.7%、51.6%、33.9%、16.7%的较快增长;对北美洲投资较上年实现0.4%的微增长。2014年对美国投资增长23.9%,对欧盟投资增长1.7倍。2016年1-10月,我国内地对中国香港、东盟、欧盟、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和日本七个主要经济体的投资合计1091.5亿美元,占同期我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74.8%。对美国投资增长迅速,增幅达173.9%。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成为亮点。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60.3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截至2016年底,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初具规模的合作区56家,累计投资185.5亿美元。2017年情况
2018年和2019年情况2018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自美国加强了外国投资审查后,我国对北美地区的直接投资大幅放缓,2017年仅投资65亿美元,同比下降68.1%,北美地区占我国对外投资的比重已降至4.1%,较上年下降了6.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加强了对欧洲地区的直接投资,2017年对欧洲的投资达184.6亿美元,同比增长72.7%,占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升至11.7%,较上年增加6.3个百分点。进入2018年,尽管欧洲部分国家加大了外资审查的力度,但欧洲仍是我国对外投资青睐之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合作进一步深化。2019年1-11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28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2.9%。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过1000亿美元。今年前11个月,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27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46亿美元。一批重大合作项目有序实施,示范效应不断增强。
2020年和2021年情况2020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58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同比增长18.3%,占同期总额的16.2%,较上年提升2.6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1414.6亿美元,完成营业额911.2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5.4%和58.4%。2021年1至7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2.9亿美元,同比增长9.9%,占同期总额的18%,较上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644.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52.6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2.3%、57.6%。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3.行业分布广泛多元
2010年末,中国对外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其中存量在100亿美元以上的行业有: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六个行业累计投资存量2801.6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存量总额的88.3%,形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行业架构。2013年情况五大行业集中度超八成。截至2013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覆盖了国民经济所有行业类别。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采矿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五大行业累计投资存量达5486亿美元,占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总额的83%,当年流量占比也超过八成。2016年对外投资行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体经济和新兴产业受到重点关注。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对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投资分别为310.6亿美元、203.6亿美元和49.5亿美元。其中对制造业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12.1%上升为18.3%;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占对外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4.9%上升为12.0%。2017年情况2018年2019年2018年第三产业依然是我国对外投资的主要领域,占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比重高达70%左右,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快速增长。2017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将房地产、体育和娱乐等行业归为限制类行业,从而导致今年房地产、体育及娱乐等行业的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2019年1-11月,超过60%的对外直接投资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没有新增项目。2020年2021年2020年,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投资417.9亿美元,同比增长17.5%;流向批发和零售业160.7亿美元,同比增长27.8%;对电力生产和供应、科学研究和专业技术服务的投资分别增长10.3%和18.1%。2021年1-7月,流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48.1亿美元,同比增长32.9%。流向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制造业、交通运输、居民服务等领域的投资也呈增长态势。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4.投资方式多种多样,但以合资合作居多。
有的以现汇出资、有的以从国外获得贷款出资、有的以机械设备等实物出资。2013年,中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424个,实际交易金额529亿美元,并购领域涉及采矿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16个行业大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148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100%股权项目,创迄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之最。并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领域成为热点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742起,实际交易金额1072亿美元,涉及73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大类。其中对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实施并购项目197起和109起,占我国境外并购总数的26.6%和14.7%。海尔全资收购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家电业务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并购项目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全球价值链布局起到积极促进作用。2019年并购情况2019年,中国对外并购稳步发展,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467起(较上年增加34起),涉及68个国家和地区(较上年增加5个),实际交易总额342.8亿美元。2019年并购情况2018年中国对外投资并购健康发展,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433起,涉及63个国家和地区,实际交易总额742.3亿美元。安永会计师事务所2019年8月发布的《2019年上半年中国海外投资概览》显示,中企海外并购主要流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高端服务业和消费品行业。亚洲和大洋洲超越欧美成为最受中国企业欢迎的海外并购目的地。2018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涉及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等18个行业大类,从并购金额上看,制造业为329.1亿美元,居首位,涉及162个项目。采矿业91.8亿美元,位居次席。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3.9亿美元,居第三位。2018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并购分布在全球63个国家(地区),其中德国、法国、巴西列前三位。在“一带一路”沿线,新加坡、阿联酋、马来西亚吸引中国企业投资并购超过10亿美元。第九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
第三节我国对外投资的概述5.非国有企业占比不断扩大,国有企业流量占比降至四成左右。截至2013年底,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发展资金互助合作协议书
- 党费使用及管理办法
- 2025企业借款合同之借款方责任
- 畜牧养殖业繁育与技术培训协议
- 全过程技经管理办法
- 充电桩销售管理办法
- 假期污水站管理办法
- 公交员工卡管理办法
- 农行养老金管理办法
- 冷鲜肉流通管理办法
- 4s店月财务报告
- 运动障碍康复护理课件
- 吊车工安全培训
- 2025年中国光模块PCB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江苏省苏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数学试卷(含详解)
- 3D打印局部加固构件-洞察及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凿岩工具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风力发电机组吊装要求规范
- 2025年港股通知识测试题
- 护理专利发明创新与应用
- 2025年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科目》考试真题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