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三版)》第八章 中国传统艺术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三版)》第八章 中国传统艺术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三版)》第八章 中国传统艺术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三版)》第八章 中国传统艺术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要(第三版)》第八章 中国传统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中国传统艺术【本章要点】1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传统艺术的主要成就。3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特征。4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本章目录第一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

中国传统艺术各门类的风采与成就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特征第四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本质一、艺术是以语言、声音、色彩、线条、构图、动作等手法创造生动逼真的形象,来传达人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和思想的。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提炼加工的结果,是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象征性表现,属于精神和意识的范畴,不能和现实生活等而视之。三、中国传统艺术迥异于世界其他民族的艺术,中国艺术注重意境的创造,讲究气韵生动和虚实相生,而且讲究和谐、融会与相通。四、中国传统艺术都具有浓厚的礼教思想和载道特征。第一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本节主要内容中国各门类传统艺术的发展经历了各自漫长而又曲折的历程,它们形成的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轨迹,形象地记录了我们祖先高超的审美能力、才华技艺以及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它们以辉煌的审美形态占据一个时代的巅峰,而每个时代的艺术成就也都体现了那个特定时代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风貌。(一)起源艺术起源于劳动,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出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其民族特征和美学追求都可以从原始艺术中找到雏形。在距今10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在磨制作为劳动工具的石器中逐渐萌发最初的审美意识,那些粗糙的器具已经具备了质朴和谐的艺术美的萌芽,这可以从陕西蓝田人的遗物中看出端倪。进入新石器时代,中国古代艺术正式开启了自身的美的历程。距今18万年的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就开始用骨头、石块、贝壳等做装饰品。而新石器时代的许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各类精美的彩陶器具,更是中国传统艺术达到一定高度的明证。(二)发展时期发展表现我国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期传统艺术的萌芽期原始歌舞、彩陶、黑陶、绘画以及图案等夏、商、周传统艺术的诞生期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传统艺术的定型期和成熟期音乐、青铜工艺、绘画秦汉至宋元时期古代艺术全面发展和繁荣的时期全方位发展明清时期传统艺术在压抑中发展宫廷建筑和园林艺术、市民艺术(说书等)、瓷器第二节

中国传统艺术各门类的风采与成就本节主要内容一、绘画二、书法三、音乐四、戏曲五、雕塑六、建筑一、绘画时期成就原始社会至奴隶社会对物质产品本身加以美化,初步具备了绘画的表现手段春秋战国时期绘画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而且形式呈现多样化汉代题材比较广泛,表现手法也很丰富魏晋南北朝专业画家、多方面的探索隋唐人物画、水墨山水画宋代风俗画、绘画理论元代文人画的巅峰、明清继承发展二、书法地位:书法以其特殊的书写工具和独特的精神气韵在世界艺术史上独领风骚。中国书法最能表现东方文明的神韵、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发展:正式确立在秦朝,小篆和隶书的形成,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汉代是我国书法艺术辉煌的全盛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楷、行、草、隶各体同步发展,风格多样而且精美超绝;唐代的书法从整个书法艺术发展史上来看,其美学价值与书学成就地位崇高;宋代书法艺术风格为之一变;元代统治者很重视汉民族文化,因此书法艺术得以继续发展;明初,由于皇帝对书法十分爱好和推崇,帖学书法得到极大发展,并因宫廷撰写文字的特别需要,产生了颇为流行的台阁体书法;清代是中国古代书法的总结期。三、音乐地位:中国是礼乐之乡,道德之邦,文明之域。中国音乐体现了东方民族文化别具一格的华夏之声。民歌的婉转,琴瑟的悠扬,钟磬的雄浑,无不凝聚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品格。自文明开始,音乐在中国就有着无上崇高的地位,和“礼仪”相提并论。发展:中国音乐起源很早,大约在三千年前。由于先圣孔子将儒家礼乐订为正统音乐,而开始有了完备的音乐理论,出现了乐器。到了汉朝,由朝廷设立了乐府等机构,专门负责整编古曲、民谣;又因内地与西域有比较频繁的商业来往,因此胡乐,如琵琶、胡琴乐器等,开始传入中原,并且由当时的音乐家加以改良并演奏。与此同时,异域的歌舞艺术也渐次传入国内。唐朝,文人以诗歌的形式聚集了更多的民间歌女,使文学与音乐完美结合,奠定了中国音乐坚实的基础。宋元以后,世俗音乐在逐渐兴起的戏曲艺术中得到较大发展。明清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日益扩大,音乐更加明显地显示出平民化和世俗化的特征。四、戏曲上溯:原始歌舞,成熟:宋以后,温州杂剧元杂剧:第一个高峰明传奇:南曲与地方特色结合清代:剧种异彩纷呈、京剧诞生五、雕塑地位:中国古代雕塑在题材内容、形式风格、造型技法以及所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发展: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可以追溯至公元前4000年以前,这一时期石器和陶器的出现拉开了中国雕塑史的序幕。商周时期的雕塑作品以青铜器铸造为主,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秦汉时期的雕刻空前繁盛,最具典型意义和宏大规模的是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群。汉代雕塑在继承秦代恢弘庄重风格的基础上,更突出了雄浑刚健的艺术个性。随着佛教的盛行,佛像雕塑成为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雕塑艺术的主流。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雕塑的鼎盛期。世俗题材的增多和写实风格的发展是宋、辽、金时期雕塑艺术的主要特点。元代雕塑继承了中原传统,又吸收了外来技巧,体现了中外艺术融合的特点。明清雕塑有明显追随唐宋风格的痕迹,在名目繁多的寺庙里,供奉着各式各样的神像,从题材到表现手法日趋世俗化、民间化,形成了工巧繁缛、色彩亮丽的艺术风格。六、建筑地位: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具有极其丰富的文化意蕴,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特点:古代建筑具有朴素清雅的风格,主要以茅草、木材为建筑材料,以木架构为结构方式,按照结构需要的实际大小、形状和间距组合在一起。这种建筑结构方式反映了古代宗法社会结构清晰、有序和稳定的特点。发展:仰韶及龙山文化的木骨涂泥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开端,确立了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基础地位。古人很早就能运用平衡、和谐、对称、明暗、轴线等设计手法,达到美观的效果。古代建筑重视艺术装饰,但不复杂,只在重要部位作重点装饰,比如窗檐、门楣、屋脊等,布局多为横平方向发展,不重高层建筑。古代建筑分类举例古代建筑种类繁多,这里主要介绍宫廷建筑、宗教建筑和园林建筑我国宫殿建筑起始很早,以高大威严为突出特征。代表:故宫、阿房宫等古代的宗教建筑,主要是佛教寺庙和道教宫观。代表:五台山佛光寺、无梁殿园林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为世界各国所赞赏。园林艺术出现于阶级社会,是适应统治阶级游览居住的需要而产生的。代表:苏州园林、汉代上林苑等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特征本节主要内容一、追求气韵生动二、讲究虚实相生三、创设高妙意境一、追求气韵生动中国文化的宇宙观认为,气是宇宙的根本,气生万物,气流贯穿于一切事物和生命之中。由此,“气”也被看成艺术的根本和艺术的生命力。古人论文谈艺都要谈论“气”,晋代画家谢赫主张的“气韵生动”既是中国艺术的根本概括,也是中国艺术追求的最高标准。建筑:环境气场要好、整体结构要规整对称、气脉自然流畅和顺势贯通书法、绘画:有生命的律动感和画面形象之外的“韵味”戏曲:场次音乐的连续、唱腔唱词的处理、动作程式的设计以及剧场的构建布局等,无不讲究“气”的贯通流宕二、讲究虚实相生中国传统艺术的“虚实相生”来源于中国古代哲学的虚实观,而“尚虚”则是其主要方面。“尚虚”就是崇尚空灵之美,道家所提倡的“物我两忘”、佛家所主张的“四大皆空”以及儒家对“圣而不可知”精神之“质”的追求对中国古代艺术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之形成了“超旷、空灵、玄远”的美学理想。所谓虚与空,不是空无一物、毫无生气的虚空,而是追求一种始终弥漫于作品和形象之中的艺术家的情绪、观念,这种情绪和观念还要由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这既是精神的,又非纯精神的,恰如庄子所说的“无迹之迹”。事实上,中国艺术也有尚实的一面,这是由中国文化里的“中和”的哲学思想所决定的,而且艺术家们也必须通过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来传达精神的东西,只是更加强调以暗示、象征等手段来唤起欣赏者的想象力。因此,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尚虚”不能走极端,而是要讲究虚实并用、以实为虚、借虚见实,这就是所谓的“虚实相生”的境界。三、创设高妙意境“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概念,也是评价艺术作品的重要标准。在我国传统艺术领域,意境美被看做最高的美。一件艺术作品无论怎样精巧细腻,如果缺少意境则全无生气和魅力。中国传统艺术追求的是神韵之“妙”,这个“妙”就是“意境之美”。西方逼真、具象中国神韵、意境“意”与“境”“意”是艺术家在作品中寄寓的主观情思,“境”是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实景具象。艺术形象可以逼真、具体,但是艺术家倘若没有将丰富真实的情思意绪融入其中,没有那“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那么此境也就缺乏情趣、韵致和意味了,也就没有美可言了。中国古代艺术家们深受道家哲学的影响,在创作时不仅着眼于有限的客观对象,更努力去突破它,关注整个人生和造化自然。因而在艺术家流露出的各种情致意趣中,那种富有哲理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最为高妙动人。第四节

中国传统艺术的文化内涵本节主要内容一、伦理性二、融合性一、伦理性中国古代艺术首先表现为有助于道德修养的伦理性提升。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功能是陶冶性情,于潜移默化之中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艺术的修养必须有助于道德的修养,通过艺术修养激发人的高尚情志,消除低俗和暴戾之气,培养温厚平和的性格。艺术要有一个道德的根源或依据,理想的艺术作品应以道德人格为基础或是一种道德人格的自然流露。中国书法就体现了各种精神境界,反映了作者的人格风度。把艺术作为道德修养的手段,其结果就必然产生美善相通的观念。中国古人就有关于“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莲令人淡,松令人逸”的说法,认为艺术题材可以体现人的品德。品德不高的人,其作品尽管艺术价值很高,也终究不为世人所接纳,甚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