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10∕T 067-2022 牡丹江地区刺五加生态种植技术规程_第1页
DB2310∕T 067-2022 牡丹江地区刺五加生态种植技术规程_第2页
DB2310∕T 067-2022 牡丹江地区刺五加生态种植技术规程_第3页
DB2310∕T 067-2022 牡丹江地区刺五加生态种植技术规程_第4页
DB2310∕T 067-2022 牡丹江地区刺五加生态种植技术规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CCSB382310牡丹江市地方标准DB2310/T067—2022牡丹江地区刺五加生态种植技术规程2022-01-20发布2022-02-20实施DB2310/T067—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IDB2310/T067—2022牡丹江地区刺五加生态种植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upr.etMaxim.)Harms〕生态种植技术的产地环境、选地与整地、种苗的选择与处理、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刺五加生态种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GB508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GB/T15063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准则(试行)LY/T1653-2006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复合肥料刺五加育苗技术NY/T525有机肥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4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标准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标准;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标准的规定。5选地与整地5.1选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优先选择刺五加道地中药材产区。5.2整地1

DB2310/T067—2022在播种当年早春或上一年秋末整地,结合整地施入底肥,每667m2施生物有机肥1000kg~2000kg,过磷酸钙15kg及硫酸钾20kg,深翻耙平起垄,垄距65cm。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和NY/T525的规定。6种苗的选择与处理种苗的质量应符合LY/T1653-2006中12.1.4款Ⅱ级以上苗木的规定,根系长度为15cm~18cm,用广谱性杀菌剂及相关中药材根茎块处理剂蘸根处理。7栽植7.1栽植时间春季顶浆栽植,适时早栽。7.27.3栽植密度株行距为0.5m×(1.95m~2.6m),刺五加行间空2垄~3垄,可间种大豆、玉米等作物。栽植方法垄上开深18cm〜20cm的移栽沟,使根系舒展、种苗扶正、培土、踏实、浇透水,再覆土2cm~3cm,且超过种苗原土迹痕,将地上茎距地表5cm左右处短截。8田间管理8.1除草栽植前2年内,每年人工除草4次~6次,分别于5月中下旬至8月末进行。8.28.3灌溉与排水在生长期内,视土壤墒情,遇旱浇水,遇涝排水。施肥栽植后1a~2a内的幼树,主要以促根茎叶生长为主,施肥时期5月中下旬,每667m2施优质复合肥15kg~20kg(总养分大于45%,含有腐殖酸和有机质),结合开沟,深施覆土。采收后,每667m2需施生物有机肥500kg,复合肥20kg~25kg。肥料使用应符合GB/T15063、NY/T496和NY/T525要求。9病虫害防治9.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药剂使用应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规定。2DB2310/T067—20229.2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病害9.2.1主要病害为立枯病、黑斑病等。防治措施:发病初期,采用3-羟基-5-甲基异恶唑、二硫代氨基甲酸锌等杀菌剂防治,7d~10d喷施一次,连续使用3次~4次。9.2.2虫害主要地上害虫为蚜虫、肖木虱虫等,地下害虫为蛴螬、蝼蛄等。防治措施:地上害虫采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生物类杀虫剂防治,10d~15d喷施一次,连续使用1次~2次;地下害虫采取人工捕杀,或用毒饵诱杀。10采收栽植后第3年可采收果实,秋季果实变为黑色时采收;茎秆3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