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指家长_第1页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_第2页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_第3页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_第4页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庭教育是指家长(包括父母和其他长辈)在家庭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教育。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家庭教育,即使在相同的家庭条件下,由于实施的家庭教育不同,其效果也不同。他是针对每个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的教育,是对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教育子女是家长固有的天职,自从家庭诞生以来,在教育子女问题上,父母和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任何父母不管是否乐意,都是一位教育者,都在自觉、不自觉的对子女施以教育影响。家庭教育包括家庭环境教育,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风气,父母的言行举止,父母对待工作、生活和待人接物的态度,家庭的经济收入,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是否重视对子女教育、沟通和了解,父母关系如何,是否注意对子女进行能力训练等。这些内容都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针对上述情况,我在本校四年级的学生中展开调查,了解他们的家庭状况,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及学生的在校表现,从中找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总结出一套可行的教育方法,便于今后更好的教育辅导学生。调查对象:柳州市二十三中附小四年级学生调查人数:学生:40人家长:40人调查方式:采取问卷调查、家访、谈话、向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了解情况等。调查内容、情况及数据:一、学生问卷调查内容及反馈情况:(发放40张问卷,收回40张,100%响应)家庭环境(较好)家长经常辅导孩子希望得到家长辅导家长脾气暴躁易怒父母经常陪伴左右希望父母陪伴外出父母关系紧张不好认为父母吵架有影响的30人23人占57.5%35占20人18人38人15人36人占75%87.5%占50%占45%占95%占375%占90%其中成绩或其他方面较差的有13人,上述情况如下:8人6人13人13人2人12人10人12人占62%占46%占100%占100%占15%占92%占77%占92%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较优秀的有20人,上述情况如下:17人10人16人4人11人20人5人17人占85%占50%占80%占20%占55%占100%占25%占85%先就各方面表现较差的13位学生分别进行了家访或个别谈话,或从侧面进行了解,对其中较为突出的10位同学进行简单介绍,以便后面更好的分析。1、同学1(女):父因车祸付赔偿金,造成家庭经济困难,父母经常吵架,暂时居住在小姨家,缺少父母关心,多愁善感,学习成绩不稳定,但在其他方面自理能力较强,平时热心帮助同学,劳动积极肯干,是老师的好帮手。2、同学2(男):父母均是农民,家庭生活较差,父母忙于生活,对其很少过问,学习成绩较差,但平时十分尊敬老师,经常主动帮助老师干这干那,在同学当中人缘较好。3、同学3(女):父母在农村务农,为了让其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她寄养在爷爷家,老人虽然很疼爱她,但很少与其沟通,平时不爱说话,学习成绩较差,平时值日很积极,喜欢做手工和画画,除学习外,很少让老师操心。4、同学4(男):父母离异,随母亲生活,该生平时性格暴躁,学习成绩不稳定,爱打架,对老师的劝告充耳不闻,对班里的活动漠不关心,但对做手工折纸很感兴趣,他折的幸运星颗颗漂亮,做工精美。5、同学5(男):其父母均在银行工作,家庭条件较好,父母对孩子非常疼爱,自上学以来其母经常替他背书包到校,当该生因不写作业被通知家长时,不仅不及时纠正,还帮该生抄写作业,致使该生自理能力极差,上课不听课,学习成绩和动手能力也很差,凡事依赖性很强。6、同学6(男):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已离婚,一直跟随母亲生活,其母平时工作较忙,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在家,由于他的头脑聪明,学习成绩还可以,但在其他方面却较差,几乎天天都要惹出一些麻烦,其母三天两头给别人赔礼道歉,或到校修理被其损坏的东西,老师和家长对他都感到头疼,但其思维敏捷,经常写出一些出人意料的文章。7、同学7(男):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判由母亲抚养,期间母亲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由于种种原因,6岁上学的时候回到父亲身边,此时,父亲已再婚,由于突然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性格很孤僻,其父的教育方法有些暴躁,经常会因贪玩或考不好而挨打,从一年级开始,学习一直很差,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也越来越暴躁,经常动手打人,或毁坏别人的物品,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经常不参加劳动。动手能力极差,当老师批评的时候却很脆弱,爱掉眼泪。8、同学8(男):父母文化水平较低,工作强度大且收入低,家庭条件不太好,但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尽其所能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只是教育方法欠妥,面对孩子的错误,经常以武力来解决,造成该生学习成绩很不稳定,对其父非常惧怕,可是,在学校却经常用其父打他的方法来欺负别人,但在劳动方面却很积极,脏活累活抢着干,体育成绩也很好。9、同学9(男):其父高中毕业,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平时对他要求也比较严格,回家后表现很老实,但在学校却判若两人,不论上课、下课,总在说话,声音很大,老师批评多次也改不了造成学习成绩较差,但对老师却很尊重,和同学也能友好相处,各方面都不够稳定。10、同学10(男):原在广西全州县村办小学学习,由于本地教学质量差本人学习基础也差,所以转来本校后,学习一直在40分以下,属学习特差生,但在其他方面却表现得非常好,给人非常纯朴的感觉,其父母也是老实憨厚的农民。在对上述同学和其他同学的调查中,我发现了几个有趣的现象:1、父母不在身边或农村出来的孩子大都自立能力较强,劳动很积极。占调查人数的91%。剩余的是爷爷奶奶非常宠爱,不舍得让他们干。这说明,大部分父母不在身边或一直生活在农村的孩子,由于平时很多事情都要自己动手,所以动手和劳动能力较强,而且还特别爱表现,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受到重视。2、家庭条件好的孩子,普遍讲吃讲穿,自立能力较差,且比较自私,凡事先想自己得失,劳动、体育、各类活动拈轻怕重,占调查人数58%。只有少数同学懂礼貌,自觉做好各项工作,占调查人数21%。这说明,家庭条件的优越,使他们觉得什么都容易得到,父母的包办,使他们养成了凡事不想动手,喜欢以我为中心。3、离异家庭的孩子大多性情暴躁,容易有暴力倾向,经常会给老师惹麻烦,有些同学自理能力较强,有些同学却很差,形成两极分化,要么很勤快,要么很懒。前者占68%,大多是女同学。后者大多是男同学。这一现象说明学生个体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自控能力强的学生能分清家里或学校,懂得凡事要独立完成,甚至会分担家长的负担,比较懂事。而另一类就破罐破摔,认为自己没人理了,就用暴力来宣泄自己心中的烦恼。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大量的采访中,我发现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在学习或其他方面较差的学生身上尤为突出,调查情况如下:(一)、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基石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我设计了这个问题,“你是否希望家长经常陪你聊天、写作业、做游戏或外出游玩?”(即家长是否经常与孩子沟通)在40名学生中有38人回答希望,有的甚至写着非常希望,占调查人数的95%。而家长真正能做到的只有18人,占调查人数的45%,其他50%的孩子都是达不到这一小小的愿望。这一情况在差生中更为突出,能经常陪伴的只占15%,比学习较好的少40%。在对前面10名问题学生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在10名学生中有90%的家长对孩子很少陪伴甚至不闻不问。这使学生缺乏安全感和归宿感。相对在其他方面也会不健全。(二)、父母关系如何对学生各方面成长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父母关系的好坏对孩子也有相当大的影响,夫妻关系是否和睦,是一个家庭精神气氛好坏的前提。倘若家庭不合,孩子在充满激烈冲突,经常争吵甚至离异的家庭里成长和受教育,那么,很容易使他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往产生怀疑,造成心理忧虑。这一点在问题学生中尤为突出,在13名问题学生中有77%的同学的父母关系紧张经常吵架,4名同学的父母已经离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和伤痛,也给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使他们感到自卑、孤独、无助、甚至破罐破摔。而在各方面表现较好的学生中只有25%的同学认为父母关系不太好,但对自己还是很关心的。这一点足以说明父母的关系对子女的学习、生活、性格有相当大的影响。(三)、教育方式造就不同的人才在调查了解中,对大部分学生进行了谈话、家访,发现父母对子女的亲子关系对学生的各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有溺爱型、粗暴型、放任自流型,而民主型几乎没有。如前面的同学5就属典型的溺爱型,父母的溺爱造成他依赖性很强,样样做不成,各方面能力都很差。而放任自流型的家长却认为:“从小要锻炼他们的能力。”但他们忽略了放手不等于不管,孩子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很需要亲人的关心和爱护,也渴望得到父母的陪伴和沟通。由于长期得不到关心,就造成孩子孤僻、冷漠、暴躁等不良的行为。在调查中,很多学生对家长态度粗暴都反映得很强烈,采取这类教育方式的家长由于受封建家长制作风的影响,再加上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压力都很大,使得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都缺乏耐心。在教育子女时往往采取命令的口气,采取打、骂、吓唬等简单粗暴的手段,只知道严格管教,而不懂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50%的学生反应家长态度暴躁,在13名问题学生中100%的学生家长态度暴躁,而优等生中只有20%的学生家长态度暴躁。从调查数据看,这一现象还很普遍,家长粗暴的管教方式只能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要么使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唯唯诺诺;要么使孩子变得粗暴易怒,没有安全感,严重的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态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由于父母在外地工作,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或父母是双职工,由于生活安排不合理,往往忙于着一头,顾不上那一头,从而忽略了对子女的教育,处于这种情况下的父母,虽然不乏爱子之心,然而却与子女互动频率低,缺乏深厚的感情,使孩子心灵深处留有无法弥补的空白,对学习和生活也有一些影响。二、家长调查表格内容及反馈情况:(发放调查表格40张,反馈31张,77.5%反馈率)经济收入文化程度了解子女学习情况吗?是何职业?有何业余爱好?高:无高中15人了解17人干部3人有各种爱好15人中:19人初中14人一般10人工人19人低:12人小学2人不了解4人无业9人无爱好16人针对对家长调查的情况来看,情况如下:由于本学区位于柳州水泥厂厂区内,生源大都是本厂职工的子弟和附近农村的学生,故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均属中低水平,中等收入的家庭占61%,其中中上水平的学生占95%,差生占5%。而低收入的家庭中,中上水平的学生占66%,差生占34%。在中等收入的家庭中,经济状况较好,在孩子的学习、生活方面投入较大,学习环境相对较好,孩子汲取知识的途径较宽,接触的课外知识较多。而家庭收入较低的孩子,在这些方面就相差较远,使得学习的硬件有一些差距,但不是影响学习好坏的直接原因,有一些家庭经济较差的学生同样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个人的努力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家庭收入较差的学生大多比较朴素,懂得节俭,对班集体也比较关心,平时的劳动也很积极,与同学间的关系比较融洽,比起大部分家庭收入好的同学显得更懂事些。(二)、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素养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素养对学生也有一定的影响,父母是干部的子女中,学习优秀的占67%,良好的占33%,较差的没有。技术工人中,学习优秀的占75%,良好的占25%,较差的没有。一般工人中,学习优秀的占14%,良好的占43%,较差的占43%。父母无业,子女学习优秀、良好、较差的比例分别是33%。从这组数据中看出家庭收入与父母的文化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相对的职业较好,收入也偏高),父母的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能的高低与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优良与否成正比。通过数据比较和对部分家长的家访了解到,越是有文化的父母越懂得知识对将来就业的重要性,在这方面灌输给孩子的越多,对子女的学习抓的越紧,而且重视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训练,以便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而文化较低的父母,由于受思维所限,目光比较短,虽然希望子女学习好,将来比自己强,但在教育投入、学习环境及教育方法上都有很多不足,所以造成部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较差。(三)、父母关心的程度对学生各方面的影响在调查中,认为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的占55%,其中学习优秀的占59%,良好的占41%,较差的没有。了解一点占32%,其中孩子学习优秀的占30%,良好占40%,较差的占30%。不了解占13%,其中优秀的没有,良好的占25%,较差的占75%。从数据看,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与孩子的学习成绩成正比。另外,据观察,父母经常到校了解情况或经常打电话与老师联络的学生,各方面的表现都很自觉,这说明父母的关心对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使学生时刻感到一双眼睛在看着自己,可以起到约束作用。在对父母业余爱好的调查中发现,有各类业余爱好的占48%,无任何爱好的占52%。父母业余爱好丰富的学生中,学习成绩和其他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占73%,良好的占27%,较差的没有。而父母没有任何业余爱好的学生中,各方面能力较强的占25%,良好的占46%,较差的占29%。这说明父母的生活态度对孩子也有一定的影响,它可以潜移默化的对孩子产生影响,在同玩同乐中,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拉近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引导他们培养正确的兴趣爱好和多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多数的家长都认为:给孩子吃好、穿好、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育人不同于养宠物,它需要付出多方面的精力和心血。在调查中我问学生:“你最希望得到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