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氧条件下葡萄糖不再发生脱氢反应B.电子传递链的发生场所线粒体内膜C.需氧呼吸产生的H2O中的氢来自于丙酮酸和水D.丙酮酸脱去CO2生成二碳化合物的过程无ATP生成2.对下面柱形图的相关含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物质,则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B.若Y表示细胞干重的基本元素含量,则b、d分别表示氧元素、碳元素C.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D.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则在1.3L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3.图甲表示某动物细胞中一对同源染色体,图乙表示该卵原细胞形成的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若只考虑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基因,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卵原细胞形成的第一极体的基因型为aeDB.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形成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甲形成乙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结构变异4.基因型为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丙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为生长素B.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只能在免疫细胞中合成C.生长素、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的合成都发生在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D.真核细胞的rRNA主要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与核仁有关6.研究人员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在不同浓度条件下三种类似物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乙的浓度大于5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据图推测,用50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不一定抑制其生长D.甲、乙、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7.如图表示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有利B.在昼夜温差为6℃时,番茄茎的生长最快C.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D.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8.(10分)二倍体百合(2n=24)形成配子过程中的细胞图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图③中,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C.图⑤中,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有可能不相同D.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③→⑤→②→④二、非选择题9.(10分)回答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I、紫花苜蓿是具有世界栽培意义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全面的优质牧草,被誉为“牧草之王”。公农1号是我国培育出的产量高、抗逆性强的紫花苜蓿品种。科研人员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试验基地对当年播种且水肥适中、正处于分枝期的公农1号进行了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观测。请回答问题:(1)紫花苜蓿捕获光能的物质分布在__________上,暗反应利用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将CO2转化为三碳糖(C3),进而形成有机物。(2)经测定,紫花苜蓿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分别如图1、2、3,11:30光照强度最强时,净光合速率反而最低,说明紫花苜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请结合图1、图2解释这一现象对紫花苜蓿生存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有研究表明,引起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植物自身因素包括气孔部分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和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非气孔限制两类,前者使胞间CO2浓度降低,后者使胞间CO2浓度升高。当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时,胞间CO2浓度变化的方向依赖于占优势的因素,因此可根据胞间CO2浓度变化的方向来判断哪个因素占优势。请据图3判断植物自身因素中引起紫花苜蓿“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II:水稻和玉米都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品种,科研工作者利用基因工程改造水稻,使其种植范围、适应性更广。(3)C4植物叶片结构中有类似“花环状结构”,据图2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C4植物固定CO2途径如图3,先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在维管束细胞进行卡尔文循环,且P酶活性比R酶高很多。(4)科研人员将玉米(C4植物)的P酶基因转入水稻(C3植物)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光强大于8时,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变化趋势__________,而光合速率比原种水稻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综上所述,结合图4和图5的曲线变化,分析C4植物适合在何种环境下生长并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某研究小组从牛的瘤胃中采集样本,进行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基本步骤如下:(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_____,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________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_____作用;培养基中添加_____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111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1.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49、47和45。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活菌数为_____,理论上,统计的菌落数往往_______________(低、等、高)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11.(14分)增绿促流复活河水——治理凉水河凉水河位于北京城南,自西向东南流淌,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695平方公里。随着时代的变迁,凉水河流域从农田、村庄逐渐演变为都市,河流也经历了水源、灌溉、行洪、排水的功能转变。到本世纪初,凉水河干支流共有排污口1031个,其中常年排污口705个,是北京城区最大的排水河道。2000年有人形容凉水河“水色像墨汁一样,还没走近,就能闻到臭味”。治污的努力一直在进行。2003年位于城区西部的首座污水处理厂(吴家村污水处理厂)开始运行,将模式口、鲁谷一带约18平方公里的生活污水尽数消纳。之后几年,卢沟桥、小红门污水处理厂相继建成运行。到2013年,流域的污水日处理能力已达112万立方米。2016年10月,凉水河上第10座污水处理厂(槐房再生水厂)投入使用,使得凉水河流域的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了229万立方米。净化后的再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极大降低,重新注入河道,使其清水长流。到2018年底,有了足够的污水处理能力,沿岸排污口得以封堵,凉水河沿线再无污水入河,真正实现了还清水于凉水河。让河水流动起来,有利于防止水质下降。有了清水入河,张家湾闸、马驹桥闸、新河闸均在2014年实现了开闸运行,让清浅的河水能够自由地顺流而下。一些河段修建了蜿蜒的河底子槽,把宽阔的大水面束窄成小溪流,进一步提高了河水流速,增强自净能力。有关专家沿河设计开辟深潭浅滩,围绕凉水河形成湖泊、湿地、溪流、滩涂、林地等多样化的景观。河中的清水已在公益西桥附近汇成一片18公顷的湿地,为市民增添了休闲、娱乐、锻炼的好去处。凉水河洋桥河段作为进一步改善水质的试验河段,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造。浅水处栽植了荷花、芦苇、菖蒲等多种水草,岸边栽种了柳树,河岸上栽种了桧柏、棣棠、紫薇等树木。硬邦邦的混凝土边坡被敲碎了,换成以碾碎的植物干枝制成的柔性生态护坡,细小的水生植物种籽可以在此生根,鱼卵也有了繁育之所。在北京的几条大河中,改造后的凉水河洋桥河段物种丰富性和植被覆盖率都是最高的。(1)污水处理厂若要大幅度降低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最可能利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2)根据文中信息,在洋桥河段进行生态治理的具体措施中,能降低河水中N、P含量的主要是___________。(3)经过生态治理,当“鱼在水中游,鸟在林中戏”的景象再次呈现时,洋桥河段生态系统中______(有/没有)食物链的增加或重新出现。理由是:因为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4)要维护洋桥河段新建的人工生态系统,从社会环境因素考虑应避免____________(举两例)等行为发生;在不改变该河段群落中物种组成的前提条件下应采取____________(举一例)等措施,以避免该生态系统水体的水质再次遭到破坏。12.下图是小麦和玉米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环境CO2浓度的变化趋势。(CO2浓度为300μL·L-1时接近大气CO2浓度)回答下列问题:(1)小麦和玉米的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参与_____________。(2)在自然环境中,小麦光合作用固定CO2的量________(填“等于”或“不一定等于”)玉米。(3)若将正常生长的小麦和玉米放置在同一密闭透明小室中(初始时CO2浓度为100μL·L-1),适宜条件下照光培养,那么小麦体内干物质的量将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4)在适宜条件下,_____对CO2富集环境更适应。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
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糖酵解,发生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主要为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和还原氢,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场所主要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分解为二氧化碳,释放少量能量,生成少量ATP;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场所在线粒体内膜,还原氢和电子传递给氧,最后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生成大量ATP。【详解】A、在缺氧的条件下,葡萄糖的酵解形成丙酮酸和还原氢,仍具有脱氢反应,A错误;B、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电子传递链的过程,发生场所是线粒体内膜,B正确;C、有氧呼吸时,生成物H2O中的氢来自线粒体中丙酮酸和水的分解以及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的分解,C错误;D、丙酮酸脱去CO2生成二碳化合物的过程有少量ATP生成,D错误。故选B。2、B【解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b有机物最多,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
B、若Y表示细胞干重的元素含量,则b、d分别表示碳元素、氧元素,B错误;
C、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某种离子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越少,所以结合图分析可知,植物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C正确;
D、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由于b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a细胞液浓度最小,则在1.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D正确。
故选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在干重和鲜重中的不同,以及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3、C【解析】
据图甲可知,两条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其上有三对等位基因;图乙为卵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图中的D基因变成了d基因,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判断变异是由于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造成的。【详解】A、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该卵原细胞形成的第一极体的基因型(基因组成)为Ddeeaa,A错误;B、复制形成的两个A基因发生分离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错误;C、图乙中的卵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发生了交叉互换,故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乙的次级卵母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但可能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
D、甲形成乙的过程中只发生了基因重组(交叉互换),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生物变异的类型和原因,解答此题需把握题干中两条染色体颜色的不同,并掌握基因的关系,进而分析作答。4、A【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减数分裂的有关内容。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详解】如果性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未分离,会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和一个含有两个性染色体的次级性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就会产生两个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和两个有两条性染色体的配子;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单体没分开,也可以产生没有性染色体的配子,故③正确④错误;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正常分裂,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单体没分开,产生AA型配子。故①正确②错误;答案选A。5、D【解析】
1、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2、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详解】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的,A错误;
B、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如唾液腺细胞)合成、分泌,B错误;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附着于内质网的核糖体上合成分泌蛋白,C错误;D、真核细胞的rRNA是在细胞核内通过转录形成的,而核仁与核糖体RNA形成有关,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功能、核糖体的功能、免疫细胞和生长素的合成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理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生长素的化学本质,识记免疫系统的组成,理解生长素的合成,难度不大。6、B【解析】
分析题图: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体现了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即具有两重性的特点,但是不同的植物器官对同一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度不同,作用的效果也不同,据此答题。【详解】A、分析曲线图可知,在0~20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A正确;B、与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为0组比较可知,乙的浓度大于5ppm后,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仍然表现对莴苣幼根生长起促进作用,B错误;C、由于幼根对生长素类似物的敏感性大于幼芽,所以50ppm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幼根生长为抑制作用,但对幼芽生长不一定为抑制作用,C正确;D、根据曲线图分析: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通过考查植物激素的调节,意在考查考生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特别要注意对曲线的分析。7、A【解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研究的是温度对番茄茎生长速率的影响,日温为26℃时,在一定范围内(5~20℃),随着夜温的升高,茎的生长速率加快,超过该范围后,随着夜温的升高,茎的生长速率减慢。【详解】A、由图可知,日温为26℃时,夜温越低,昼夜温差越大,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减小,故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茎的生长越不利,A错误;B、在日温为26℃、夜温为20℃时,昼夜温差为6℃,此时番茄茎的生长速率最大,生长速度最快,B正确;C、昼夜温差存在可减少夜晚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C正确;D、分析曲线图,在昼夜温度相同条件下,一定温度范围内番茄茎生长随温度升高而加快,D正确。故选A。8、B【解析】
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形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相似,染色体首先是散乱地分布于细胞之中。而后再次聚集,形成纺锤体;②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到细胞中央赤道板上。注意此时已经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了;③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离,两条姊妹染色单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这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④末期:重现核膜、核仁,到达两极的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减少了一半。至此,第二次分裂结束。【详解】A、图②所示细胞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B、图③所示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此时同源染色体联会,并且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叉互换,不是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B错误;C、图⑤所示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有相同基因,也有等位基因,所以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可能不同,C正确;D、图为二倍体百合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图,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③→⑤→②→④,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9、类囊体膜ATP和NADPH中午部分气孔的关闭可避免植物因水分过度散失而造成的损伤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非气孔限制内层维管束鞘细胞,外层叶肉细胞叶肉细胞将CO2固定成C4化合物(四碳酸)一致气孔导度减小得少(相对更大),且P酶活性(与CO2亲和力)很强高温干旱、强光照;高温干旱会导致植物的气孔关闭,而C4植物的气孔开放程度相对大,提高CO2吸收量利于光合作用,强光照引起C4植物气孔关闭时,还能用P酶固定胞间低浓度的CO2,保证光合作用【解析】
据图分析,图1和图2中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都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再降低;图3中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先降低后逐渐升高。【详解】I、(1)紫花苜蓿捕获光能的物质是光合色素,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物质是ATP和NADPH,在叶绿体基质中将CO2转化为三碳糖,进而形成有机物。(2)图1和图2的曲线在中午都出现了下降的现象,即午休现象,此时光照强度太高,部分气孔的关闭可避免植物因水分过度散失而造成的损伤。已知引起叶片光合速率降低的植物自身因素包括气孔部分关闭引起的气孔限制和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非气孔限制两类,前者使胞间CO2浓度降低,后者使胞间CO2浓度升高。当两种因素同时存在时,胞间CO2浓度变化的方向依赖于占优势的因素。据图分析,紫花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时,胞间CO2浓度升高,表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由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即植物自身因素中引起紫花苜蓿“光合午休”的主要因素是叶肉细胞活性下降引起的非气孔限制。II、(3)对比图2和图1可知,C4植物叶片结构中内层为维管束鞘细胞,外层为叶肉细胞,形成类似“花环状结构”,由图3可知,C4植物先在叶肉细胞将CO2固定成C4化合物(四碳酸),再在维管束细胞进行卡尔文循环,且P酶活性比R酶高很多。(4)由图可知,光强大于8时,转基因水稻与原种水稻的气孔导度变化趋势一致,均为减小。但转基因水稻的气孔导度减小得比原种水稻少(相对更大),且P酶活性(与CO2亲和力)很强,所以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比原种水稻的高。(5)由图4可知,在光照强度为0-14之间转基因水稻的气孔导度均大于原种水稻,根据图5可知,在较高光照强度下转基因水稻的光合速率更大,说明C4植物适合在高温干旱、强光照条件下生长;原因是高温干旱会导致植物的气孔关闭,而C4植物的气孔开放程度相对大,提高CO2吸收量利于光合作用,强光照引起C4植物气孔关闭时,还能用P酶固定胞间低浓度的CO2,保证光合作用的进行。【点睛】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C3植物和C4植物的区别,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题目难度中等。10、脲酶(分解尿素的酶)氨(NH3)凝固剂酚红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2.7×118低【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鉴定等知识点。由于细菌分解在尿素的过程中合成脲酶,脲酶将尿素分解成氨,会使培养基碱性增强,PH升高,所以可以用检测pH的变化的方法来判断尿素是否被分解,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尿素被分解后产生氨,PH升高,指示剂变红。【详解】(1)分解尿素的微生物含有脲酶(分解尿素的酶),因此,配制培养基时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尿素会被分解成氨(NH3)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
(2)配制培养基时,需添加琼脂,琼脂起凝固剂作用;培养基中添加酚红作为指示剂,可使目标菌落的周围产生红色环带。(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然后将1mL瘤胃样液稀释1111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1.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的菌落数分别为29、27和25,因此据此可得出每升瘤胃样液中分解尿素的(1L=1111mL)中的活菌数=(29+27+25)/3×1111×11×1111=2.7×118。由于每个菌落可能是一个或多个活菌增殖而来,统计的菌落数往往低于接种的实际活菌数目。【点睛】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微生物的营养物质有5类,分别是水、无机盐、碳源、氮源及生长因子。11、分解者浅水处栽植荷花、芦苇、菖蒲等多种水草有鱼和鸟都是消费者,若该生态系统中没有它们的捕食对象,它们是无法生存的该生态系统中必定存在它们的捕食对象,即建立了新食物链或恢复了原有食物链排污、钓鱼、随意放生等及时清除生长过多的水生植物、清理植物残体,枯枝落叶等【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详解】(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金川集团广西金川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技能操作人员社会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甘肃定西临洮中国人民保险外包项目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二单元 探索1 物联网的传感技术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 苏科版(2023)初中信息科技 八年级上册
- 第四章 第四节 繁荣地方特色文化(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地理(商务星球版)
- 第四单元第13课五、建立超链接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
- 2024年度云南省大数据有限公司第二批公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山东省环保发展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第 2 单元 第 3 章第 1 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同步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1.1 探索勾股定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学期
- 广告公司业务价格表
- 防水卷材热老化试验检测记录表
- 领导干部道德修养1
- Chapter-1-生物信息学简介
- 房地产现金流量表
- 《ANSYS有限元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 国内外创造性思维培养模式的对比研究综述
- 2022年露天煤矿安全资格证考试题库-上(单选、多选题库)
- 计价格(2002)10号文
- 青果巷历史街区改造案例分析
- 桩身强度自动验算表格Excel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