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历史总复习-第2讲 从汉至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讲义【系列一】_第1页
高三一轮历史总复习-第2讲 从汉至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讲义【系列一】_第2页
高三一轮历史总复习-第2讲 从汉至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讲义【系列一】_第3页
高三一轮历史总复习-第2讲 从汉至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讲义【系列一】_第4页
高三一轮历史总复习-第2讲 从汉至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讲义【系列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年高考“2017年高考“最后三十天”专题透析好教育云平台——教育因你我而变好教育云平台——教育因你我而变第2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理知识体系][背史论术语](1)汉武帝时形成“中朝”,是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为“外朝”。地方上,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分裂叛乱问题。(2)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3)宋朝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设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4)唐朝中后期,形成藩镇割据局面。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州郡直属中央,州郡长官之下设通判,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改变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5)元代行省制度,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6)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即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7)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知能强化课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发展—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一、汉代政治1.地方管理(1)问题:汉初郡县、封国并存,导致出现王国问题。(2)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2.加强君权(1)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汉武帝时让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削弱相权。3.选官制度实行察举制,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4.政治特点“汉承秦制”,汉朝基本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但是,也有自己独特一面,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政治制度或者政治环境。布衣将相是指西汉开国诸臣中,绝大多数“起自布衣”,这些人大都没有贵族头衔,称之为“布衣将相”。这既是对秦末农民起义结果的承认,也是削弱贵族势力的必然产物重视母族亲属关系汉代皇室的母族势力受到了充分的重视,西汉出现了吕后暴政和窦太后的专权,东汉出现了外戚干政的局面,这些都是母族势力强大的表现儒士受到重用汉初,重视“黄老之学”,但并不排挤儒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士受到了重用,几乎垄断了汉代官僚体系地方势力强大汉初,王国是中央集权的主要威胁。王国问题解决后,豪强地主逐渐成为威胁中央集权的主要力量,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和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史学者说]郡国并行制新朝代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有些地区秦朝所设郡县原封不动地任其存在,其他地区则派遣新任命的王侯,世守为业。——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1.中央官制:出现三省体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后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2.门阀政治的形成(1)含义: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士族享有特权,把持政权,世代为官,等级严格,标榜门第,构成了强大的社会政治势力。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而门阀之外的地主阶层通称庶族,他们政治社会地位低下,只能任低级小官,被排挤在士族上层社会之外。东晋末至南朝,门阀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逐步执掌军政大权。(2)门阀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原因(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政治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成为世家大族培植私家势力,维护政治特权的工具)特点(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3)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4)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的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出现了“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的怪现象,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3.选官制度采取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三、隋唐政治1.地方制度:唐朝中期设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中央官制:三省六部制(1)措施:推行三省六部制,中央设置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具体。(2)特点: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节制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3)评价: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③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的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3.唐代中期门阀政治衰落的原因经济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松弛了宗族的血缘纽带,聚族而居走向分户析产,宗族成员不断迁徙,这使得士族经济不再像以前那样相对稳定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以往的文化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士族与平民之间的差距政治上隋唐时期用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将选人、用人大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吏选举的政治特权4.选官制度:科举制(1)内容:隋文帝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2)影响:项目阐释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巩固国家统一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到中央,适应了“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推动世界文明选才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成为近现代文官考试制度消极影响重才轻品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标准,忽视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社会的发育;科举文化所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禁锢思想强化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发展;抑制了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史学者说]科举制的作用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四、宋元政治(一)中央1.宋朝(1)二府三司制形成:①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②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2)唐宋时期中央行政体制变迁:①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②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③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使职差遣体制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④宋代:唐中期以来形成的中书门下体制逐渐形成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的二府体制,在二府体制下,户部、盐铁、度支在唐代财政使职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3)宋代文官政治的形成:两宋时期,科举制度在考试内容、考试方法上都与唐代有了很大不同,是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史上承上启下、完备定型的阶段。两宋时期,文臣群体的政治地位不断提高,以科举出身为主体的文官队伍成为政治的中坚力量,独具特色的文臣士大夫政治体制得以确立。①原因:经济上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迅速发展,租佃契约关系日益普遍,社会流动性空前加强,为宋代士大夫阶层登上政治舞台准备了条件政策上吸取前代武人拥兵自重而皇权式微的教训,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选官上科举制度得到了较大发展,削弱了门第血统在科举中的作用,增加了寒门士人仕进的机会,使科举考试向整个社会敞开了大门教育上宋代教育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官学、私学的数量和规模都超过了前代,这既提高了社会整体文化水平,也为文官政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②表现:宋初最高统治者将兵权、行政权、财权集于中央,各路监司、各州的长官,大多重用文人,并以文人掌兵权,根除藩镇跋扈之祸。同时,宋初统治者又提倡文教,复兴儒学,扭转五代颓风,激励士大夫的忠义节气,养好士风。“兴文教,抑武事”,崇尚文治,奖励儒术是宋代基本国策。③评价:积极性宋代文官制度使传统的“贵族政治、武人政治从此基本上退出了封建中国的历史舞台”;宋代文官制度使权力收纵自如,无尾大不掉之虞;宋代文官制度使书院兴起,学者辈出,经学、史学、文学、科学技术等均甚发达局限性政出多门,效率低下;冗费增多,财政拮据;容易形成党争;头重尾轻,地方凋敝[史学者说]古代君主专制的开明性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2.元朝(1)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2)后期宰相权势扩大,有时甚至左右皇位继承。(二)地方1.宋朝(1)问题: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①军事: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②行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③财政: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财政。(3)特点及影响:特点影响重文轻武、文人治国有效地巩固了统一,但是却造成军队的战斗力低下分割权力,相互制约,皇权高度集中有利于巩固政权,但却导致行政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强干弱枝,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边防空虚,成为北宋在民族斗争中屡败的重要原因2.元朝:行省制度。(1)内容:①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②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③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2)区划原则:“犬牙交错”。表现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人为地造成“犬牙交错”和“以北制南”的局面作用使行省长官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朝廷就比较容易控制了。这种利用山川形势制约地方形势的方法不仅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评价①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一、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的演变1.元朝的行省与郡县制的区别(1)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直线行政,有利于民族国家的统一。(2)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设中书省,即中央政府,职责是总理全国政务,管理“腹里”地区(河北、山西、山东、内蒙古南部以及河南北部等)。其余地方设行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二、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国古代中枢机构的演变1.宋代官僚制度的完善中国古代的官僚制度到宋代已经进入一个相当成熟的阶段,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成为宋代政治的基础。(1)完备的首要表现是考试选官制度——科举制的完备。宋代形成了严格的三级考试、三年一考的制度,并辅之以搜身、糊名、誉录、锁院等措施,尽可能体现公平竞争和高素质选拔(王安石变法中尤其注重唯才用人)。(2)人事管理制度的严密、复杂。在“制衡”原则下,实行官、职、差遣的分离。“官”相当于现在的行政级别,仅用于确定待遇;“职”指较高文臣的虚衔,以彰显其清贵地位;“差遣”是指担任的实际职务,以“所任之事”为中心,体现了比较浓厚的务实色彩。(3)宗室、外戚、宦官等各种非理性政治因素得到了比较成功的抑制。(4)士大夫集团与皇权之间形成了相对合理的制衡关系。士大夫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抱负,通过经筵、台谏制度,牵制皇权。士大夫在思想上鼓吹无条件的忠君观念,皇帝对臣下的基本人格和尊严也保留了一份尊重。2.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在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开明性从中国古代政府的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制度、选官制度等的设置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政治在君主专制下具有明显的开明性,即君主也要按照一定的法理、传统政治理念实行统治,而不能完全凭借自己的意志去行事。除去制度设置的保障,儒家思想对君主的道德修养要求也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主,使其不能实行绝对的独裁专制,而要在统治中注重民意,在专制下实行一定程度的开明统治。(1)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和选官制度具有开明性选官任官的权力并不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都是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完成的。例如,汉代察举制以孝廉为标准,通过乡举里选、中央政府策问考核等程序选拔官员;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由中正官按照标准划分品级,按照品级的高低来选官。无论是汉代的察举制,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其标准都是依据地方舆论和公共意见,而不是皇帝个人的意志,这就体现出一种开明性。(2)某些决策方式也具有一定开明性体现最明显的是在唐朝。唐朝皇帝发布的命令叫作“敕”,但是这个“敕”其实只是以皇帝的名义发布的,起草敕令的是中书省的中书舍人,皇帝在敕令发布前“画敕”即同意,此后敕令还需经过门下省给事中审核,如果门下省不同意此敕令可将其批注送回,这称为“封驳”。由此可见,唐朝皇帝下发一道命令的审核程序如此严密和复杂,也体现了唐朝君主专制统治下的开明。中国古代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实质上是通过分散宰相的权力来加强君主专制,可以说是“皇权之下的民主”。三、官僚体系的维系机制——体制内监督的监察与谏议制度1.历代监察制度的演变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郡设监御史汉朝中央设御史大夫,隶属于丞相。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其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治所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宋沿唐制,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称御史中丞)。宋太宗时,又任命专职的监察御史,考课官员得失元朝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全国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明朝在中央,既设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进行业务监督;又设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合成“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明朝还设立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2.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组织独立,自成系统。(2)对官吏的监察渗透考核、奖惩制度之中,实行重奖重罚。(3)以轻制重,给级别低的监官以监察级别高的官吏的权力。(4)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监察机构的权力也随之提高,甚至被任意扩大或滥用,从而使监察制度畸形发展。3.对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1)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察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更不能杜绝官僚的腐败和低效。4.古代谏议制度(1)目的: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2)主要朝代的谏议制度:①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②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③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谏议机构没有了(这与皇权的高度加强是一致的)。(3)作用:不能从根本上制约皇帝无上的权力,但有时对纠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也发挥过积极作用。聚焦主题(一)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1.下图为从西汉到隋唐中枢机构(主要组成部分)变迁图,对此理解有误的是()A.内廷近臣向朝堂执政大臣演化B.宰相权重促使皇帝改革中枢制C.宰相权力的分割越来越精细化D.中朝制与三省制存在历史渊源解析:选C从西汉到隋唐中枢机构的变迁反映的是内廷近臣向朝堂执政大臣的演化,A项理解正确。中枢机构演变的根本原因是皇帝要加强皇权,而这是由于宰相权重而引发的,B项理解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都有四省,而隋唐只有三省,未能体现精细化,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从尚书、中书、侍中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现了中朝制与三省制存在一定的渊源,D项理解正确。2.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中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最可能是()第六讲中国古代的政治、法律和选官制度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皇权专制的再度强化与体制弊端A.燔诗书而明法令 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 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解析:选C依据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阶段可知,表格中的“宗法血缘关系与国家制度”“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制度的诞生”“官僚政治的完善与科举制的创立”“皇权的强化及其制度的逐渐完备”分别对应的是三代至春秋、战国秦汉、隋唐、两宋的政治制度,据此可推断,空缺部分应该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故C项正确。“燔诗书而明法令”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的内容,故排除A项。“多元一体”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征,故排除B项。少数民族建立的部族政权属于辽金元政治法律制度的特色,故D项错误。[思维升华]建立立体时空观,把握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迁上述两题均以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为切入点,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科命题对时空观念的重视,因此,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线索和历史发展规律至关重要。对于上述两题,把握以下三条线索是解题的关键:专制主义的强化三公九卿(秦)→中外朝(汉)→门阀政治(魏晋南北朝)→三省六部(隋唐)→二府三司(宋)→中书省(元)→废丞相、设内阁(明)→军机处(清)中央集权的发展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西汉)→行省制(元)→三司(明)选官制度的变迁军功爵制(秦)→察举制(汉)→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至明清)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3.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 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 D.宋朝的枢密院解析:选B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题中的“微臣”“私臣”逐渐获得实权,这与汉代“中朝”的特点相符,B项正确。4.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武则天大怒,干脆下令刘祎之“即家赐死”。对上述事件认识正确的是()A.体现了君主权力至高无上 B.三省体制导致宰相专权C.中书门下执掌最高决策权 D.三省六部体制名存实亡解析:选A材料中刘祎之愤怒的原因是办案人员违背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但是,最终结局是皇帝大怒,置制度于不顾,将刘祎之处死,说明三省六部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不能违背皇权,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A项正确,C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分散了相权,B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唐朝是三省六部制完备时期。5.宋初,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除特命外,不再起草诏令,而是由皇帝差遣的“知制诰”(或临时差遣的“权知制诰”)负责起草。这一变化()A.精简了官僚机构 B.理顺了职官权责C.削弱了宰辅权力 D.提高了行政效率解析:选C由材料可知,宋初皇帝剥夺了中书省草拟诏令的权力,而中书省的权力掌握在宰相手中,这一变化自然是削弱了宰相的权力,故选C项。A、B、D三项都不能体现材料所反映的权力变化特点,故均排除。[思维升华]把握“内外朝制”“三省六部制”的本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两种明显的发展趋势,其一是皇权加强、相权受到分割或者削弱;其二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受到限制或者削弱。上述三题均考查了君主专制的强化。其中第3题,要注意内朝官向外朝官的演化。内廷(中朝)原本是政府正式官署的下属机构,后来内廷的地位越来越高,内廷的首领是大司马,当大司马奉命领导尚书时,他在政府里的实际权力就超过了丞相。尚书原本只是负责掌管宫廷文书的小吏,随着内廷权力的扩大,作为皇帝私人秘书的尚书也就成了国家政府的正式官员。这种转化削弱了相权,强化了皇权。第4题要准确理解中国的三省六部制制衡的是丞相的权力,“分权于下,集权于君”体现了专制的目的。三、把握唯物史观,力求“辩证看待”6.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职事官如尚书、侍中等是从皇帝身边的近官即侍从等演变而来,使得中国古代官制呈现出近官“外化”的特点。这反映了()A.统治阶级基础不断扩大 B.专制皇权进一步加强C.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 D.监察制度进一步完善解析:选B近官的存在,主要是为皇帝决策提供参谋,通过近官“外化”,能够削弱外朝权力,有利于加强皇权,故选B项。近官“外化”不会导致统治阶级基础扩大,故A项错误;近官“外化”未必会使行政机构效率大大提高,故C项排除;近官“外化”与监察制度无关,故D项排除。7.(2018·沧州质检)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解析:选B三省六部制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体现了三省的协调性不断强化,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正确;政事堂和中书门下的设置,可以有效牵制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三省变迁,没有涉及六部,故D项错误。[思维升华]以唯物史观把握制度创新,助推中国梦实现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社会发展是客观的、有规律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纵观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制度创新是一个民族加快或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西周的宗法分封制、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文明的历次辉煌就是建立在这些制度改革基础之上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时期,只有加快体制转轨才能加速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汉)武帝以雄才大略独揽事权,于是重用内朝尚书,夺宰相权。晚年又用中书。……(曹)魏世,中书监始参大政。东晋则侍中始优。下逮(南朝时)宋、齐,尚书、中书、侍中三者皆为辅臣。……唐代中央最高机关,依然是魏、晋以来的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但他们现在已是正式的宰相,而非帝王之私属。其职权分配,则中书掌定旨出命,门下给事中掌封驳,尚书受而行之;古代的宰相权,现在是析而为三。——钱穆《国史大纲》[史料二]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史料三](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宋史》[思考](1)据史料一,概括从汉至唐中枢机构的演变。(2)依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进步性。(3)综合以上史料,归纳古代中国封建皇帝“独揽事权”的方式。[教你读史]三则史料展现了汉、唐、宋三朝中枢机构的演变。抓住史料中不同时期中央机构的设置以及官员的职责权力的变化是关键。[提示](1)汉武帝设内朝以夺相权,魏晋时期出现了三省,隋唐时期三省长官正式成为宰相。(2)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皇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3)另设机构,转移相权;分割相权以相互牵制。聚焦主题(二)中央集权下地方治理模式的演变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1.秦代只设置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郡县长官权力较大。宋代设置路(府)州县等地方机构,地方事权分化。这种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的强化 B.君主专制的加强C.地方实权的扩大 D.中央消除了地方的威胁解析:选A材料反映了从秦到宋地方行政区划和地方长官权力的变化,变化的趋势是分级更细,地方长官权力分化,这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地方管理制度的变化,与君主专制无关,故排除B项;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贯穿整个封建社会,D项错误。2.读下表,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明清高层政区州路行省布政使司省统县政区郡郡州州路、府、州府、直隶州/州府、直隶州县级政区县县县县县县州、县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解析:选C从表中可知,历代最低一级行政区划均为县,其他层级均有变动,故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故A项说法正确;据图表可知州的行政区划层级由一级到二级甚至降到三级,因此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故B项说法正确;最高一级行政区划由州到路再演进为省,省残留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痕迹,便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理,而不是促进地方的自主性,故C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可知,自秦汉以来各朝代均为二级或三级行政区划,故D项说法正确。[思维升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随着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理逐步加强,秦汉以后的各代虽然在地方设置的机构有所不同,但出发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保障中央对地方的绝对权威,把握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1)中央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2)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中书省制)。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3.汉代郡守有权任命属吏,属吏往往与郡守结为一种私恩关系,他们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这一状况()A.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B.稳定了地方的统治秩序C.使豪强地主势力崛起 D.影响了人才的公正选拔解析:选A汉代郡守任命的属吏多为本郡人士,而与郡守结为私恩关系的属吏“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长此以往地方势力盘根错节,势必削弱中央集权,故选A项。属吏“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有利于壮大地方分裂力量,不利于稳定地方的统治秩序,故排除B项。C、D两项都是汉代门生故吏关系形成的影响,与材料中属吏“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这一主旨不符,故排除。4.唐朝后期某些藩镇“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这反映出当时()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解析:选A唐朝后期节度使拥有政治自主权,不受中央委派等权,某些藩镇出现了拥兵自重的现象,这是地方势力逐渐壮大的结果,A项符合题意。B项属于君主专制范畴;C、D两项与材料无关。[思维升华]抓住关键词理解材料内涵关键词不但是破题的“题眼”,更是深入理解材料的关键。比如上述两题中“心目中只有郡守而无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是核心,分别体现了郡县制的弊端和藩镇割据下地方势力的强大,这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弱化,更为统治者提供了经验借鉴,宋朝文官制度的形成就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三、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5.(2018·石家庄模拟)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A.旨在削弱国王势力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重在整肃地方吏治 D.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解析:选B材料中汉武帝设置刺史以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削弱国王势力,故A项错误;汉武帝设置刺史以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以加强对国王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汉武帝设置刺史是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不在于整肃地方吏治,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刺史考察封国国王的一条规定,不能说明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故D项错误。6.(2018·石家庄模拟)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这三次极少且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A.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 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C.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 D.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解析:选D行省属于地方行政制度,并不会导致军政大权旁落,故A项错误;元朝行省是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结合,并不会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故B项错误;行省属于地方行政制度,不会引发皇族内部纷争,故C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元朝时行省官发动叛乱的次数很少,且主要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说明行省制有利于中央集权与社会政治的稳定,故D项正确。[思维升华]聚焦地方政府机构改革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总体目标。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是新形势下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必然要求。因此,地方机构改革与现实社会热点问题结合密切,复习时应重点关注。四、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汉武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为列侯,而由皇帝制定这些侯国的名号,分别隶属于汉郡。淮南王刘安谋反,“国除为九江郡”;衡山王刘赐谋反,“国除为郡”。又颁布律令,规定王国官员地位低于一般官员,限制人们与诸侯王交游。从此,王国与汉郡无异。——邱树森、陈振江主编《新编中国通史》[思考]依据史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并分析其意义。[教你读史]抓核心语句是解读史料的关键。史料一“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国除为郡”“颁布律令”反映了汉武帝为解决王国问题采取的措施;“与汉郡无异”表明其意义。[提示]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剥夺犯法诸侯王封地、改为郡县;颁布律令加强对诸侯的防范。意义: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中央集权得到加强,巩固了国家统一。[史料二]通判……建隆四年(963年),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倅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宋史》[思考]史料二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教你读史]史料二中“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说明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由通判联署才有效。[提示]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出宋代通过地方分权强化中央集权。[史料三]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思考]依据史料三,指出元朝行省制度在权力运行方面的特征。[教你读史]史料三中“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反映了元朝推行行省制度对中央集权的作用。[提示]特征:行省拥有部分权力,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聚焦主题(三)趋向公平的古代选官制度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1.清代赵翼指出:“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秦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也。”这表明秦朝政体建构的本质含义是()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由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C.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 D.由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解析:选D秦朝治理天下采用郡县制,但百姓还是君主的臣民,故A项错误;B项材料无从体现,故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争夺霸权着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中央集权政治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卿大夫亦世其官”“下虽无世禄之臣”可见秦朝废除了世官制,打破官员任用上的血缘标准,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故D项符合题意。2.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材料所述的第三级演进使()A.分封制最终走向了解体 B.中央集权国家开始出现C.考试选拔官员成为定制 D.官僚政治制度逐渐形成解析:选C材料信息中的第三级演进是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的结果,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员,故选C项。A、B两项出现在第一级演进完成之时;D项出现在第二级演进时期。[思维升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演变以上两题考查了古代选官用人制的演变特点,理顺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此类题目便可迎刃而解。具体梳理如下:时代选官制度措施标准夏、商、西周世官制亲贵合一世代相传血缘、姻亲春秋、战国、秦军功爵制养士、军功、客卿才能汉代察举制察访人才举荐做官品德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品第士人按品授官门第隋唐至明清科举制分科考试以成绩优劣定取舍才学发展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选官原则——逐步制度化、公开、公平、客观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3.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大体可归荐举之列。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但是,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其初衷的反面,其原因是它们()A.都将选官范围定为世家子弟B.都把选官标准定为考试成绩C.都把才德具体化,难以操作D.都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解析:选D“世家子弟”只符合九品中正制,故A项错误。“考试成绩”是科举制的标准,故B项错误。“才德具体化”只符合察举制,故C项错误。察举制下选官权掌握在地方官手中,其推荐的大多数是其子弟、亲戚、门徒等,容易结党营私;九品中正制下,荐举者只从世家大族中推荐人选,不利于人才选拔。由此可见,两种选官制度走向其初衷的反面,共同的原因是对荐举者缺乏有效的约束,故D项正确。4.如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解析:选D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均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士族子弟所占比重过大,而寒素子弟及小姓子弟所占比重太小,一方面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各阶层,另一方面说明其还不完善,故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唐代科举制是为扩大官吏来源而设,并不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科举制比九品中正制有较大进步,故B项错误;科举制与前代选官制度相比,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C项错误。[思维升华]辩证认识科举制在复习科举制时,大多考生易产生一些误区,认为到唐代科举制从理论到实践已非常完善,成为社会上人们的主要入仕之途。其实不然,唐代常科每年应试者多则有两千人,少则也有千余人,而“所收百才有一”“没齿而不登者甚众”。显然,在政治权力的分配体系中,唐代科举起着非主流的辅助作用,对政治生活的影响相对有限,不足以改变士庶地主在政治权力分配上的不平等。如第4题就指出了科举制的不完善之处。宋代科举制度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科举考试的客观性与公平竞争性,为整个地主阶级乃至寒门士人敞开了科举入仕的大门。科举已成为宋代社会上人们一条主要的入仕之途,其他入仕之途越来越失去分量,科举制在选官中的主导地位完全确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在宋代得以实现。三、追溯家国情怀,把握“现实未来”5.(2018·乐山调研)史学家徐中约曾说:“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于是而有政治上社会对流的可能性。……政治获得了非常大的弹性。”该“制度”最有可能是()A.世官制 B.察举制C.皇帝制 D.科举制解析:选D该制度具有弹性,有利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参与政权,“世官制”“皇帝制”是世袭,故A、C两项错误;察举制是推荐做官的制度,选官权在地方官员手中,科举制是通过考试做官,更有利于不同阶层的人们参与政权,故B项错误,D项正确。6.美国学者G.罗兹曼认为:“科举曾充当过传统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动力的枢纽。这种考试是为维持儒家的国家正统的运作需要而设计的,是授予特权和打通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手段,构成了社会理想的中国模式。”这是因为科举制的实施()A.提升了政府官员的文化素质B.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C.有利于强化专制和集权政治D.促进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解析:选B因为科举制是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它依据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依据,社会各个阶层是否能成为政府的官员,关键在于其学识,体现了公正唯贤的选才标准,故B项正确。[思维升华]正确认识科举制蕴含的公平、公正理念公平、公正是人类有史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当前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公平、正义社会的需求。高考特别重视对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特别是科举制的命题考查,亦是呼应社会热点的表现。从科举制的特点、演变及影响角度,理解认识科举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及对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综合认识古代选官用人制度对今天完善现代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借鉴意义,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惩治腐败,建立公平、清正、廉洁的社会。知能强化课Ⅱ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衰落—明清专制集权不断强化一、中央——皇权与相权矛盾的解决(一)明代皇权的空前强化1.宰相制度的废除背景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影响秦朝以来的宰相制度宣告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2.内阁的出现(1)原因:废除丞相后,全国重大政务都由明太祖决断,政务繁多。(2)过程:奠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但很少能参决政事确立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出现发展明宣宗时,大学士有了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全盛张居正任首辅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3)评价:①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②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君权起制约作用。[史学者说]明朝政治制度的创新废丞相、罢中书省,是明初政治体制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朱元璋立法创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以上创制,明朝的国家体制形成了以下格局:“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大理寺、通政司,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洪武实录》卷239)。”这里的朝廷就是皇帝,而已不同于宋朝皇帝加宰执等于朝廷的政治概念。——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3.宦官专权明代皇帝厌政,将批红之事交给司礼监秉笔太监代办,这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方便。宦官有了参与政事的机会,进而造成宦官专权局面。宦官擅权乱政是皇帝授权的结果,也是利用宦官牵制内阁的产物。4.特务统治为了确保臣下绝对忠心,利用特务手段侦察臣僚私下言行,设立厂卫机构,监视侦察官民行为,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二)清朝:专制皇权达到顶峰1.设立军机处(1)背景:①清初,仿照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②军国机要由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③康熙帝时,为扩大皇权,在宫内设南书房。(2)设立:办理西北军务,雍正帝时设立。(3)职能:①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②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4)特点:①组织形式特殊,皇帝直接挑选亲信任军机大臣,人数无定制。②地位显要,本身无独立性,完全听命于皇帝,跪受笔录。③机构精干,人员干练,办公于内廷,近于皇帝,办事效率高。④保密性强,便于集权,办理政务迅速、机密,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5)作用: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2.密折制度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时期。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二、地方——中央集权继续加强和因地制宜设置地方体制(一)三司分权,设立督抚1.明代(1)内容:明代仿效宋朝中央对地方的集权制度,地方最高层级的省(布政司),设三司使以分其权:布政司的布政使管民政、财务;按察司的按察使掌刑法;都指挥使司(都司)的都指挥使掌兵务,调兵则由中央。(2)作用:这种地方最高层级统治的分权体制,有利也有弊。有利方面分散了地方最高层级长官的权力,避免了其坐大割据及其对中央的威胁不利方面事权散置,协调不利,尤其不利于突发事件的应对,在遇到地方叛乱的时候,调动部署军队、征用军粮物资就不顺畅便捷,步调无法一致(3)演变:明中叶后又设文官总督、巡抚,职权在三司之上,代表中央到该地区直接节制三司,统一征调军队、军粮物资,集中指挥。明代的督抚,还不是以省为单位的固定辖区,具有临时性,多担任军事方面的职责。2.清代发展了督抚制的利的方面,使督抚成为按省设置的省级最高长官、总掌权力的封疆大吏,统辖布政使、按察使这两司(清代省级的都司取消),保证了省级重要职权行使的协调性,尤其是总督,节制一省、两省或三省的省级最高武官提督、总兵及管辖区的绿营兵,是清代实施地方要地及边区统治的重要官制设计。[史学者说]清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清代在布政使上面又设有总督与巡抚,布政使成为其下属,总督、巡抚变成正式的地方行政首脑,这种制度还是一种军事统治,可是真到军事时期,总督、巡抚仍不能做主,还要由中央另派人,总之清代不许地方官有真正的权柄。——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二)清代对边疆地区管理实行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保持各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的政策。1.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行政。2.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用掣签与金瓶以确定活佛转世人选),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地区),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3.“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改土设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改土归流就是把少数民族土司管理的方式,变成汉族式的官员管理方式。土司即少数民族的首领,流官由中央政府委派。改土归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时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三)强化对社会基层控制明清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同时,强化了对社会基层的控制。明代户籍制度严密,军民人等出行超过百里,要在官府办理通行证,关津要隘,时刻盘查。里甲制度在明清两代都十分严格,城市中以坊、街、胡同编排,县以下乡村设乡、都、保、庄。各地名称不同,但组织系统直达居民百姓。乡村的家族也与政权遥相呼应。一、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创新1.中国古代丞相与明代内阁首辅的比较丞相内阁首辅权力来源丞相制度赋予皇帝个人信任职责一级决策者侍从咨询为主任免要经皇帝及大臣商议直接由皇帝意愿决定对皇权影响制约皇权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2.内阁与军机处的比较比较项内阁军机处不同点朝代明朝清朝设置原因皇帝政务负担沉重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皇权;处理西北军务的需要权限明成祖时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明宣宗时拥有了票拟权按皇帝旨意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再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特点皇帝的最高幕僚、内侍机构人员简单(简);行事快捷(速);外界干涉少(密)相同点由皇帝较亲近的人员组成;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都无决策权二、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特点和消极影响1.特点(1)以强化君主权力为核心。(2)程度空前强化。(3)体现了时代特征。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2.消极影响(1)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3)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和文化的进步。聚焦主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一、立足时空观念,谨防“颠倒错乱”1.“皇帝便只有偷懒,把政权交付与内阁,阁权慢慢地重起来。不过阁权虽重,而他们的官阶还是低,仍只五品……所以明代内阁大学士,就官制论,绝对不能和汉、唐、宋时代的宰相地位相比论。”材料认为明代内阁()A.因皇帝素质低下产生 B.地位与前代宰相相当C.具有权重职轻的特点 D.标志皇权强化至顶峰解析:选C本题的关键要素“阁权虽重……官阶还是低”。表明明代内阁具有权重职轻的特点,说明其地位不能与以前宰相相提并论。2.(2018·河南八市联考)下列是某著作中的部分目录,请拟定一个合适的研究主题()eq\x(\a\al(一、内阁与议政王大臣会议,二、内阁与南书房,三、内阁与军机处))A.内阁制逐渐走向消亡 B.清代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C.清代中央体制的演变 D.康熙皇帝加强皇权的措施解析:选C材料中目录都有内阁存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机构都是中央机构,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的中央机构的变化,可知反映的是清朝中央制度的演变,故C项正确;目录中只有南书房的设立是康熙皇帝的措施,故D项错误。[思维升华](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只是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但皇权强化至顶峰的标志是清朝军机处的设置。(2)明确内阁与军机处同是清代重要的辅政机构,切忌认为内阁制只存在于明代。清代内阁仍然存在,只是皇帝为了集权,逐渐分其权与其他机构,军机处的设置就说明了这一点。二、注重历史解释,挖掘“深层隐含”3.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所设殿阁之职,对国家事务“鲜所参决”;“自正统后,始专命内阁条旨”;而“终天顺之世,(李)贤为首辅,吕原、彭时佐之,然贤委任最专”。以上变化表明()A.内阁首辅专权现象严重B.内阁已成为法定中央行政机构C.内阁取代六部掌管行政D.内阁拥有参与国事决策的权力解析:选D材料中未提到内阁首辅专权现象,A项错误。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B、C两项错误。材料中“专命内阁条旨”表明内阁参与国事决策,D项正确。4.明神宗改变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以内阁监控六部,六部监控部院,部院监控地方抚按,最后使“部权尽归内阁”。这主要表明()A.内阁替代丞相成为中央行政机构B.地方权力逐级归于内阁掌控C.六部摆脱皇权听命于内阁D.部分皇权转移到了内阁手中解析:选D根据题意可知,明神宗对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调整后,内阁达到了监督六部、部院和地方抚按的作用,这意味着部分皇权被转移到了内阁手里,故选D项。明太祖后已无丞相,明代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故A项不符合史实;B项属于以偏概全,不符合材料原意,故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思维升华]注重“依据材料说话”解答历史题教材明确指出明代内阁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只具有票拟权,而第3题题干“专命内阁条旨”说明了内阁参与国事,第4题题干材料则指出明神宗改变国家机构的运作机制,内阁可以监控六部。类似的还有察举制,课本主要介绍了西汉时的察举制,其选官标准主要是品德和才能,而东汉时的察举制则较为注重门第族望,同样的制度在西汉与东汉实施的情况明显不一样。所以,我们在思考这类问题时,一定要注重从题干史料中获取信息,把握其与各选项的对应关系,不能拘泥于教材所述,受其限制。三、依托史料实证,强化“论从史出”[史料一]内阁只是皇帝的私人办公厅,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内阁学士也只是皇帝的内廷秘书,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职。于是皇帝在法理上,便变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领袖。——钱穆《中国传统政治》[史料二]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廷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白寿彝《中国通史》[史料三]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专制政体是既无法律又无规章,由单独一个人按照一己的意志与反复无常的性情领导一切。”[思考](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内阁的性质及作用。(2)根据史料二概括军机处的职权。其本质上说明了什么?(3)据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教你读史]史料一中“私人办公厅”体现了内阁的性质;“真正领袖”说明内阁制强化了皇权,强调了内阁制的作用。由史料二中“谕旨诏令”“由军机处密封”等关键信息,可知军机处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诏令,这反映出皇权得到空前加强。史料三中最后一句话说明了中国君主专制具有独断性、随意性,易出现决策失误。[提示](1)性质: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作用:加强了皇权。(2)职权:负责撰拟皇帝的谕旨诏令;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负责保管地方奏折。说明: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3)明清时期我国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采用高压恐怖手段维护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和衰落。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高考研究课本讲命题点分析与前瞻预测[考过什么]2010~2017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考纲考点卷别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全国卷Ⅰ2017·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2016·宋代重史传统;2015·汉代外戚干政;2014·君主专制强化;“君权神授”;2013·从地方行政示意图看汉、唐历史变迁2016·明代地方行政管理全国卷Ⅱ2017·魏晋官修史书;2016·科举制;2015·汉代地方吏治2017·明朝宦官专权;2014·明代内阁制;2014·清朝东北地区移民政策;201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全国卷Ⅲ2016·汉承秦制全国卷2011·秦至唐官员选拔依据变化和原因2012·清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僵化[考情分析]本讲历史知识是新课标全国卷考查的重中之重,大分值、开放性试题时有设置,选择题更是从素养立意,引用新史学成果并暗合社会热点年年考查,且时考时新。试题以教材做背景,从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角度设问,侧重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及其能力。备考时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地方行政变迁与时空观念的养成,考点超出教材(如汉承秦制,魏晋官修史书,明朝宦官专权,废行省设三司)。二是通过挖掘题干史料来获得新知:如台湾的收复与祖国统一,“祭天大典”题更是巧妙地把价值观的判断引入题干。三是史学新成果,明清时期的中外关联,宋代君主重史传统实际上就是新研究成果引入高考的例证。四是社会热点,汉代外戚干政,汉代地方吏治,隋唐科举制与选官用官试题,都是呼应社会热点的隐性考查。[怎样考的]1.(2017·全国卷Ⅰ)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选C结合表中信息可知,从汉高帝到汉武帝时期,郡级政区由15郡发展为108郡、国,这一变化反映了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后,王国越分越小,地方郡、国数量增多,意味着封国势力被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为解决边患危机创造了条件,C项正确。诸侯国与中央矛盾在汉武帝时期得到基本解决,A项错误,排除;材料未体现“中央行政体制”的变化,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2.(2017·全国卷Ⅱ)《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解析:选C从官修史书的参与者来看,政治意味很强,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反映了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历史记载的真实性体现在对史实的如实记录,而材料信息未体现,A项错误;官修史书更易颂今,使历史评价有失公正,B项错误;解释历史往往带有主观性,而非客观性,D项错误。3.(2017·全国卷Ⅱ)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解析:选A由所学知识可知,“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是由于皇帝允许宦官参政,以牵制内阁,这使得识字成为宦官的必要素质,这是中枢决策程序发生异变的结果,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皇权专制的强化,而不是皇权衰落,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内阁,排除C项;中国古代决策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D项错误。4.(2016·全国卷Ⅲ)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把握汉代对秦代政治制度的继承关系。材料中的“文书”泛指古代的国家档案文献,文书传承着历朝的典章制度和政治经验。材料表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重视秦朝的文书,意味着继承了秦朝的基本政治制度,即汉承秦制,故B项符合题意。汉初推行被称为“黄老之学”的道家思想,故排除A项。汉初充分发挥文书功能,以便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故排除C项。材料并没有体现官吏是否熟知秦朝的典章制度,故排除D项。5.(2016·全国卷Ⅰ)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解析:选B题干反映的是明朝初期,地方由三司分别掌管“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到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说明地方行政权力出现了由明初的多人掌握到明中叶以后一人掌握的变化,这样有利于统一协调地方各部门工作,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尤其是到明清时期,地方权力不断缩小,故排除A项;据题干材料无法判断六部权限是否受到削弱,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此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中已处于绝对上风,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故排除D项。6.(2016·全国卷Ⅱ)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解析:选D题干体现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出身卑微的读书人为了入仕,刻苦读书,从而有利于整个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故选D项。官员的文化素养和能力是两个概念,故排除A项。题干信息与选官制度沿革下的官员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B项。自由投考与排除世家子弟入仕矛盾,故排除C项。7.(2016·全国卷Ⅰ)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解析:选A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宋太祖因为史官对帝王“误失……必书之”而不乐,这反映了重史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君主个人行为,故选A项。B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史官秉笔直书,故排除C项;D项是现象而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与题意不符,故排除。8.(2015·全国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中选择,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由于皇帝年幼,很容易被外戚控制,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故选C项。9.(2015·全国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选A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的含义。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10.(2014·全国卷Ⅰ)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解析:选B由所学知识可知,自皇帝制度建立以来,为了突出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即以“天”的儿子自居,并举办祭天大典来强化这种伦理关系。在此背景下,官员、百姓也通过各种方式祭拜自己的祖先,以此维护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11.(2014·全国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解析:选B由材料信息“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权倾一时”可得出B项正确。12.(2012·全国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解析:选B材料体现了清朝内阁依照皇帝旨意、公务案例办事,不敢创新。A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不符合材料。故答案为B项。[规律总结]从试题的呈现形式来看,命题者多运用白话描述社会现象(第2、3、5、6、8、10、11题)、摘录文献(第4、7、9、12题)、表格数据(第1题)等形式,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立意,考查汉代以来制度变迁以及相关背景和历史影响。特别是近两年来,通过新材料,创设新情境,突破教材认知考查新问题是命题的特色,试题落脚点在教材上,试题内容却完全在教材之外。如“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魏晋官修史书”“明代中枢决策变动与宦官专权”等题,均需要通过挖掘题干史料来做出判断。在充分挖掘史料、理解史料的基础上获得认知,从历史实际的角度客观地看待和理解问题是命题的初衷所在。[还可能怎样考]“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仍是本讲内容考查的常态,试题对“灵活调动和运用知识与材料信息”的考查贯穿始终,对知识记忆的考查大大淡化,更强调独立分析,且开放性日益突出。以史为鉴,本讲内容暗合反腐监察、制度创新、国家统一、民主法制、社会转型等社会热点。如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考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人才选拔的影响,台湾问题与国家统一,当前的历史学术热点等等,亦都可能作为考查的角度。随着全球化以及世界交流加强,如何在全球视角下认识和叙述中国史,表达中国历史文化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已经成为一个新问题。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更是高考命题新的切入点。[热点预测]1.曹操父子建立的曹魏政权,在改革选官制度时,采取了不少抑制、打击世族势力的措施,随着世家大族势力的不断发展,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出身的中正官去掌握地方选举。这表明曹魏实施的九品中正制()A.在执行过程中标准发生了变化B.相对于察举制具有历史进步性C.在事实上不能选拔出有用之才D.有缓和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意图解析:选D本题从制度的创新角度命题。据材料“曹魏政权又设置了由世家大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