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课件 8.模块三自然审美 第八章 情景交融之美_第1页
《大学美育》 课件 8.模块三自然审美 第八章 情景交融之美_第2页
《大学美育》 课件 8.模块三自然审美 第八章 情景交融之美_第3页
《大学美育》 课件 8.模块三自然审美 第八章 情景交融之美_第4页
《大学美育》 课件 8.模块三自然审美 第八章 情景交融之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情景交融之美目录第一节物感第二节美在意象在以耳目感官把握对象外在感性形式之美的基础上,人们还对诸多的自然对象和现象心生波澜,将之与自己的情感、人生、命运等关联在一起,产生想象、联想或领悟。心与物的关系也从单向的人对物的审美观照转为物启人之情、人移情于物的互动状态,进而在审美活动中生成了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在中国古代审美理论中,物感说和意象说是两种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学说。物感说解释了人类审美活动的发生以及过程中获得的审美心理能力;意象说解释了自然审美中,人与世界沟通和契合之后,产生了情景相融、物我同一的意象世界。“物感说”认为审美是外物对自我的激发和自我对外物的感应。“物感说”建立在自然物与自然现象和人类异质同构的认知基础上,贯穿其中的是天人相通的思维方式。第一节物感理论上论及物感的较早著作是《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魏晋时期物感说在文学研究领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简言之,物感说是从审美发生、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等不同维度对情与物关系进行的深入阐发,是中国审美传统中的重要理念。从审美发生的角度,物感说强调的是自然物的引发作用。一、自然之美对主体之情的引发从具体情形来看,大致有两种:一是人看到自然物,感受到其独特的审美特质,生出欣赏、愉悦之情。二是自然物拨动了人心灵深处的情感,使之借助自然审美的唤醒而产生共鸣。自然的博大、造物的神奇为人与自然的相遇提供了丰富的情境。比较因物生情的新生体验,因物感发的心物共鸣则更像是主客体的久别重逢。从心理机制来说,物感是情以物兴、物以情观的主客体互动过程。在自然物对人情感的触发过程中,情感的主动介入常常导致人们对自然之景的聚焦,符合情感表达的物进入镜头之中与情相应,在以情观物的思维下,成为情的依托。二、主体之情与自然之美的互动在物相接时,情感的干预常常让自然物带上主体自我的色彩,不同人的眼中之物,因之常呈现出不同的情绪色彩。物感过程中,人不是物的简单直接的盛放物,而是感物而兴的创造性主体。物感说是古人天人关系思考的成果,也是对审美实践的理论总结,是审美意识发展的重要标志,对后世影响很大。意象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先秦两汉萌芽后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理论成果丰赡。近代以来,随着西方美学、现象学、阐释学、心理学等理论与中国古典意象理论的沟通,在前人的基础上,学界对意象的讨论又增添了不少新成果。第二节美在意象意象作为一个美学范畴,首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简言之,意,指审美观照和创作构思时的感受、情志、意趣;象,指出现于想象中的外物形象。具有审美潜力的自然物,其色彩、形状、趣味等可以感动人心,让人产生审美领悟。物象是审美主体对外物感受体悟的产物,虽常因实体之物而生,但却是主体眼中之物。进入审美过程的实体物,往往经过审美主体的选择、变形甚至重新组合,已非本然。一、审美观照中的自然审美主体还可以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运意成象,构建出心中之象,这种由审美主体内心意念活动直接产生的象可称为心象。心象还可以是审美主体以某物象作为起点,生发出的象外之象。美是发现和照亮,正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审美关系中的自然,往往是主体感情、志理、意趣的写照。二、审美体悟中的主体意象通过主体的审美想象将自然物与自身融合在一起,形成情景交融的超越世界。“‘情’与‘景’的统一乃是审美意象的基本结构。”具体而言,可理解为情景互生和情景相融。三、情景交融下的超越世界从审美创造过程看,意象的生成起于情景契合的瞬间,具有瞬间性的特点,审美意象的生成在瞬间绽放一个灿烂的感性世界。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