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3776-2018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相对于《GB/T 23776-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适应茶叶行业的发展需求。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增加了对“干茶色泽”、“汤色”等具体感官特征的描述,使得标准对于茶叶品质评价更加细致化、标准化。
其次,针对不同种类茶叶的特点,《GB/T 23776-2018》细化了各类茶叶(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感官审评的具体要求,包括外形、香气、滋味及叶底等方面,并给出了更为详尽的操作指南,帮助评审人员更准确地把握每种类型茶叶的质量特性。
再次,新版本还调整优化了评分体系,通过设置不同的权重来反映各项指标的重要性差异,从而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此外,《GB/T 23776-2018》强调了样品准备过程中温度控制的重要性,并规定了具体的温湿度条件,确保了实验环境的一致性,有利于获得稳定可靠的测试数据。
最后,新版标准还增加了关于实验室管理的要求,比如设备校准、人员培训等内容,旨在提升整个感官审评过程的专业水平与可靠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8-02-06 颁布
- 2018-06-01 实施




文档简介
ICS6714010
X5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3776—2018
代替
GB/T23776—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Methodologyforsensoryevaluationoftea
2018-02-06发布2018-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GB/T23776—2018
*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号
2(100029)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号
16(100045)
网址
:
服务热线
:400-168-0010
年月第一版
20182
*
书号
:155066·1-59222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GB/T23776—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代替茶叶感官审评方法与相比除编辑性修改
GB/T23776—2009《》。GB/T23776—2009,
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修改为应符合的规定
———4.1GB/T18797。
修改了毛茶成品茶与乌龙茶审评杯碗的尺寸增加了附录资料性附录评茶标准杯碗形状
———、,A()
与尺寸示意图
。
修改用于外形审评的茶样数量由原来的修改为
———,200g~300g100g~200g。
将茶汤制备方法中的黑茶与紧压茶修改为黑茶散茶和紧压茶
———“c)”“()”。
修改了表各类成品茶品质审评因子中的紧压茶与袋泡茶审评因子将紧压茶与袋泡茶的
———“2”,
整碎袋泡茶的色泽品质审评因子删除
、。
将紧压茶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和叶底的评分权数修改为
———、、、“25%、10%、25%、30%、10%”
“20%、10%、30%、35%、5%”。
删除了名优绿茶普通大众绿茶改为绿茶
———“”、“()”,“”。
修改了原附录资料性附录中的部分术语并将附录修改为附录
———A(),AB。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
本标准由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SAC/TC339)。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福建农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
、、、、
业大学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茶叶流通协会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龚淑英赵玉香鲁成银刘栩郭雅玲张颖彬陈萍邹新武范方媛杜颖颖
:、、、、、、、、、、
张亚丽郭昊蔚吴继红赵镭申卫伟戴前颖
、、、、、。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23776—2009。
Ⅰ
GB/T23776—2018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感官审评的条件方法及审评结果与判定
、。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
。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
茶取样
GB/T8302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14487
中国颜色体系
GB/T15608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GB/T18797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
31
.
茶叶感官审评sensoryevaluationoftea
审评人员运用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辨别能力对茶叶产品的外形汤色香气滋味与叶
、、、,、、、
底等品质因子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的过程
。
32
.
粉茶teapowder
磨碎后颗粒大小在目及以下的直接用于食用的茶叶
0.076mm(200)。
4审评条件
41环境
.
应符合的要求
GB/T18797。
42审评设备
.
421审评台
..
干性审评台高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高速项目公司组建方案
- 高温防治对策措施方案
- 住宅拆迁补偿安置房产权转让协议
- 应急医疗物资运送方案
- 铁路安全面试题及答案
- 柑橘销售奖励方案
- 项目预测方案么
- 余杭社工面试题及答案
- 客户分类文件管理方案
- 产品实物生产定制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连接器行业供需策略分析及市场供需预测报告
- 2025年新高考1卷(新课标Ⅰ卷)语文试卷(含答案)
-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生素养培养的教学实践研究
- 直播带货主播用工合同范本
- 四川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及下属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本土品牌“品牌年轻化”策略研究
-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2025届七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企业研究院可行性研究报告
- 创新人才小升初试题及答案
- 2025年3月三级老年人能力评估师模拟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 国际压力性损伤溃疡预防和治疗临床指南(2025年版)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