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塘桥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塘桥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塘桥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塘桥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上海塘桥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海塘桥中学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A.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了宋代,大臣上朝只能站着B.谏官在唐朝是宰相下属专门谏诤皇帝过失,宋朝时独立于宰相并监察宰相C.明朝废丞相,设内阁D.清朝初年,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参考答案:D2.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w.w.w.k.s.5.u.c.o.mA.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C.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D.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参考答案:A3.太平天国运动中,反映农民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愿望的革命纲领是

A.《四洲志》

B.三民主义

C.《海国图志》

D.《天朝田亩制度》

参考答案:D略4.宋庆龄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她话中的“国际局势”和“内部条件”是指A.日本侵略加深和国内抗日救亡运动兴起B.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共对孙中山的真诚帮助C.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和五四运动爆发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和蒋介石集团背叛革命参考答案:B5.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经济”时代,下列有关美国“新经济”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持续增长

B.垄断资本依然占据支配地位C.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富裕与贫困、竞争与垄断依然并存参考答案:C6.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指A.中国逐步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B.家庭手工业与个体农业分离并日益商品化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取代自然经济

D.中国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参考答案:B略7.秦朝时,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该制度A.继承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B.强化了相权,削弱了皇权C.随着秦朝的灭亡而取消

D.使皇帝高高在上,独揽大权参考答案:D8.这一部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国1875年宪法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国1875年宪法,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在温和的君主立宪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法国的1875年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即实现了“一票共和”,体现的是君主立宪派和共和派之间的妥协,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英国不存在君主立宪派与共和派,排除A;美国实行的是民主共和制,不存在“妥协的共和国”一说,排除B;C项错误,德意志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与题干“妥协的共和国”不符,排除。故选D。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民主共和制的确立·1875年宪法【名师点睛】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不同点:项目德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世袭议会选举国家元首的任期终身制任期制国家元首有无实权有有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政府产生方式皇帝任命议会产生政府与议会关系政府不对议会负责对议会负责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谁皇帝议会相同点: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推动世界民主化进程。9.近代以来,中国民族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程,其中发展的“短暂的春天”是指A.民国初期

B.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A10.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的观念是A.“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B.“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天下为主,君为客”参考答案:A据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否定了君主专制的制度,“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体现了君权神授、君主专制的思想,故A项正确;“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体现了民本思想,故B项错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民贵君轻思想,故C项错误;“天下为主,君为客”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A。11.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参考答案:A12.对联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的演化也折射出历史的沧桑巨变。下列对联,反映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历史现象的是A.万里山河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B.深翻土地亩产万斤粮,土法上马日产千吨钢C.新长征起步春光明媚,现代化开端金鼓欢腾

D.港澳回归扬眉吐气,申奥成功万众欢呼参考答案:C略13.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主要在于(

)A、三权分立

B.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C、允许奴隶制存在

D.总统、议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参考答案:D14.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A.封邦建国

B.置“三公”“九卿”C.确立皇帝制度D.全国郡县化参考答案:D韩非子主张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B、C、D都是秦朝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事在四方”的“事”指的是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圣人”指皇帝,“执要”就是总揽,意思是有皇帝一人来总揽全国的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这是皇帝制度的内容。15.以下词组可用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五四起风雷

遵义定决策

卢沟燃烽火

挺进大别山

B.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

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C.五四起风雷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挺进大别山

D.挺进大别山

卢沟燃烽火

遵义定决策

五四起风雷参考答案:A16.从蒸汽机的发明和电力技术的应用米看,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是(

)①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②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因此改变③人类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B17.创立于1600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曾获得皇家给予的贸易特权。19世纪初,英国却逐渐取消了其贸易垄断权,并于1858年解散了该公司。这表明A.资本主义国家商业竞争日益加剧B.东印度公司完成了独占印度的使命C.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经济政策转变D.英国代议制发生了变革参考答案: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在工业革命之前采用的重商主义,工业革命后采用的是自由资本主义,因此可知,材料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是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经济政策转变,所以答案选C,排除AB;英国依然是君主立宪制,排除D。18.最初“王”字是斧钺的象形,它最能说明的是(

)A.金属工具已经开始使用

B.“王”具有无限的权力C.军事首领成为部落联盟的统治者

D.政治权力产生的时候就是一种强权参考答案:D19.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教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过个年。”文中的“礼物”指的是()A.苏共将派代表到西柏坡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D.苏联援助中国实施“一五”计划参考答案:考点:FK:中国和苏联建交.分析: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1950年”“毛主席和斯大林”切入,结合新中国初期的外交进行思考.解答:A应该是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不符合题意;根据所学可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条约.所以B符合题意;C不符合给我们带来的礼物;一五计划是1953﹣﹣1957年,排除;故选B.20.1935年以后,中国工业各行业普遍出现较好的发展局面,其原因是(

)①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促进

②中国人民开展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创造的机遇

③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④“币制改革”对生产的刺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略21.《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上述条文最准确的理解是A.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制度B.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D.国王的权利受到议会的制约参考答案:D1689年《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议会权力不断扩大,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国王并不与议会共商国是,故A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名义停止法律是非法行为,说明国王的权力受到了议会制约,强调国王行使权力必须得到议会同意,而不是强调法律权威在国王权威之上,故B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逐渐“统而不治”。但材料不能体现国王“统而不治”,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与材料相符,故D正确。22.云南腾冲在清朝是中缅贸易的“丝棉之路”。史料载“海禁未开,凡闽粤各商贩运珠宝、玉石、犀角、一切缅货,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越,以故市镇乡场栉比鳞次,询西南一巨区也”。这体现出A.腾冲主要作为军事防御城市

B.腾冲区域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C.清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D.西南经济发展领先于东部沿海参考答案:B23.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A.《民法大全》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参考答案:C24.战国时各国在边地设郡,派官防守,官名为“守”。本系武职,后渐成为地方行政长官。秦统一后,实行郡、县两级地方行政区划制度,每郡置守,治理民政。郡守这一变化反映了()A.国家统一的完成 B.官僚体系的完善 C.国家的长治久安 D.中央集权的强化参考答案:【解答】根据题干可知,郡守由武职向负责民政的转变,有利于削弱地方军事割据,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A项,题干未强调国家统一推动郡守职能变化,排除。B项,为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意义,排除。C项,秦朝并未长久,排除。故选:D。25.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有①佛教②道教③墨家④儒教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D26.古代中国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A.农业

B.手工业

C.商业

D.工业参考答案:A略27.“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为了达到材料中所述目的,英国

A.发动战争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B.发动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

C.取得与法国“七年战争”的胜利

D.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贸易参考答案:B28.据《汉书》记载,某一官员“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官员的身份应是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参考答案:D29.民主革命时期,能充分体现“爱国”、“责任”、“科学”和“民主”等精神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事件是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参考答案:D依据题干“‘爱国’、‘责任’、‘科学’和‘民主’等精神”、“反帝反封建斗争”,结合所学可知,这一事件是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彻底地反对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并形成了五四精神,即民主与科学的精神、振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符合题干所描述的内容,故D项正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不符合题意,故ABC三项排除。30.日军的侵华罪行包括①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②进行活人试验③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④制造南京大屠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③④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决定社会走向,影响发展进程的,是历史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的中国,几乎每年都有重大事情发生。学者金冲及独具慧眼从1947年入手,写成《转折年代》。该著作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再现了1947年的中国社会面貌:有一份杂志刊载了一幅中美贸易的漫画,画的是长嘴鹤在一只长颈瓶里喝水,对蹲在旁边的猫说:我们是平等的,都可以自由地在这瓶里喝水。1月至8月。天津歇业工厂竟达132家,尚未宣告歇业的厂家,也多坐待油尽灯干。上海最大的纺织厂申新各厂开工纱机,尚不足抗战前1936年57万锭之数;晋西北山地农民许多穷困及破产,虽然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但非常零碎,没有系统、普遍和彻底。目前的任务就是要有计划的去组织这样一个群众运动,并正确地把这个运动领导到底。——摘编自《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材料二、1947年12月,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学者陈旭麓认为,毛泽东的话“富有历史感地把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看成整个民主革命的胜利。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但它的事业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摘自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二,列举并说明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军事上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及其意义。(2)材料二所说的“在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延伸,在解放战争中得到了最后的胜利”的“辛亥革命事业”指的是什么?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人是以何种方式实现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胜利”。(3)联系材料与所学,请用一句话概括近代以来中国革命的经验。参考答案:(1)经济:解放区进行土改;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军事: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序幕。(2)事业:反帝反封建。说明:以无产阶级的领导取代资产阶级的领导,提出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组建统一战线,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3)经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再认再现相关史实的能力。第(1)问,“经济上的举措”由材料一中的信息“晋西北......有些地方农民已分得若干山地”即可得出“解放区进行土改”的结论,“意义”结合相关所学可从一亿多农民分到土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阶级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等角度思考作答;“军事上的举措”由材料二中的信息“人民解放军的主力已经打到国民党统治区域里去了”即可得出“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结论,“意义”结合相关所学可从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等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第一小问“辛亥革命事业”结合相关所学即可得出“反帝反封建”的结论;第二小问“方式”结合相关所学可从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组建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等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属于开放型的探究题,结合相关所学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角度展开论述,言之有理即可。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材料三

1933年,政府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护了3000万英亩的农田,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1)根据材料一,说明20年代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据材料二,回答美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田纳西水利工程兴建的积极意义。参考答案:(1)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2)由提倡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转变为政府干预经济。(3)意义:扩大就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工农业的生产;保护农田;保护了环境。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以及罗斯福新政。第(1)问,由材料一中的信息“1921年列宁说……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即可得出“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结论。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信息“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即可得出“由提倡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转变为政府干预经济”的结论。第(3)问,由材料三中的信息“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保护了……农田,使……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即可得出“保护了环境和农田,提高了居民的收入”的结论;此外,还可以结合相关所学从扩大就业、促进消费和拉动工农业生产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33.(1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孟子·离娄上》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请回答:(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

(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3分)

(4)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