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材《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_第1页
部编版教材《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_第2页
部编版教材《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_第3页
部编版教材《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_第4页
部编版教材《俄国的改革》优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俄国的改革第2课俄国的改革1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油画)那里,在寥廓的海波之旁;他站着,充满了伟大的思想,向远方凝视……——普希金《青铜骑士》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油画)那里,2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一世雕像古罗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大都稳稳站着,三条腿着地,一条腿提起来。唯独这尊雕像的坐骑一双前蹄高高扬起,以调整奔跑的姿态,奔向远方。这座雕像塑造的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彼得大帝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两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在彼得大帝身上兼而有之:急躁和冷静;挥金如土和锱铢必较;残忍成性与慈悲为怀;既好吹毛求疵,又能事事迁就;既粗暴生硬,同时又温存体贴;既小心谨慎,又莽撞轻率。

——一位俄国历史学家我不能亲手建成和看到一个强大的俄国,但我的继承者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直到目标的实现——彼得一世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一世雕像古罗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大都稳稳3一、彼得一世改革17世纪的世界: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处于康乾盛世时期,国力强盛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率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确立君主立宪制17世纪的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一、彼得一世改革17世纪的世界: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处于4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早在11~12世纪,在基辅罗斯时代,王公、大贵族拥有大量世袭领地,强迫穷人服劳役。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被奴役的地位。俄国农奴制俄国农奴制盛行俄国封建落后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强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制俄国农奴制盛行彼得5一、彼得一世改革改革目的:改革方向:改革措施:改革成果:改革意义:改革局限: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向西方学习政治上加强沙皇专制权力军事上创建新式常备军经济上鼓励手工工场,允许购买农奴文化上派留学、办科学院,开学校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成为军事强国,营建圣彼得堡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强化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障碍一、彼得一世改革改革目的:改革方向:改革措施:改革成果:改革6材料:“鼓励和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中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基础?由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材料:“鼓励和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7材料一: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材料二:1、解释材料一中两个“野蛮”的含义2、材料二图一反映彼得一世哪方面的改革措施?图二是中国哪次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3、结合材料三,说说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图一图二材料三:课本P7“俄国疆域扩张图”和P8“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材料一: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材料二:1、解释材料一8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他是俄罗斯近代化的先驱,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计划。1858至1864年之间,通过与中国清朝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使中国失去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同时,他还将远东总督府设在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他是俄罗斯近代化的先驱,在9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材料四: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列宁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俄国英国比例生铁26万吨385万吨1/15材料三:俄国英国德国铁路1500俄里15000俄里10000俄里俄国工业远远落后西欧国家材料一: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颁布《法律大全》,取消了农奴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农奴制导致对外战争失利农奴暴动威胁沙皇统治农奴制得到强化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材料四: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10俄国画家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俄国工业什么特点?工业发展落后,缺乏蒸汽动力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改革的原因:1、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2、农奴暴动加剧沙皇统治危机3、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俄国画家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工业发展落后,缺乏蒸汽动11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改革目的改革特点改革内容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自上而下,对农民的掠夺废除农奴制农奴的人身农民的土地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

——列宁改革影响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转折点2、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改革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改革目的改革特点改革内容摆脱农奴制危机,12探究: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结果:都推动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点:内容不同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影响不同:前者强化农奴制,使俄国走上扩张侵略道路,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后者虽然很不彻底,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探究: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相同点:13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A.强迫农民服役 B.强制推行农奴劳动C.加强中央集权 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2.“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把握这一命脉,彼得一世()A.重视大力发展海军 B.征收新税,重农抑商C.禁止工场主使用农奴 D.鼓励兴办手工工场3.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他用一只专制的手,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野蛮B.保留了农奴制度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D.大大加强中央集权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144.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5.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阶级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A.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B.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C.实行“文明开化”政策D.加入“三国协约”集团8.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4.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157.“我不要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下列对“我”的做法评论符合史实的是①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②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③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如果没有相当多的赔偿或者自愿的让步,地主就不可能从农民那里取得法律上规定让他们得到的权利。如果使用地主的土地而不因此履行相应的义务,则是违反任何一种正义性的。”这充分说明1861年改革()A.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C.限制了地主的某些权力D.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9.19世纪60年代,当中国人开始艰难地进行近代化探索的时候,北方沙俄也因为农奴制问题而被迫实施改革,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A.都重视发展军事工业,都创建了海军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C.都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D.都取得了成功,改变了社会性质7.“我不要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16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2.可以根据上句或下句推导提醒。内容提示的默写,可先在头脑中默背有关内容,选取与提示相对应的内容默写。如果默写的内容印象不深,可先记得几个字默写几个字,暂时放过,后面记起来了再默写。3.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同学们要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理解题目可以帮助自己理解材料的内容,从而正确答题。4.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5.首先,能够读懂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层次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概括出文章各个层次的含义。其次,能够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概括文章的要点,把握文章的主旨。在答题之前我们要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读懂语段。6.赫鲁晓夫因退一步成就了自己,卡耐基因退一步获得友谊,由此可见,退一步不但给他人留下一片天地,同时也给自己留下了更宽阔的天地。退一步不仅表现了对他人一份爱,更表现了自己对自己的爱,这种爱已经超出了人与人的界限,于社会每一个角落中显示着它的力量。7.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管失败还是痛苦,我们如果能快乐地笑一笑,高歌生活多么好,蓝天白云多么美,那我们就会获得微笑的幸福,甚至能拥有金灿灿的硕果。朋友,为了生活更加美好,快快亮出你的笑容吧!8.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参与,重在强调能处理好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养成现代公民所必须遵守和履行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发展成为有理想信念、敢于担当的人。1、乐学善学重点是能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能自主学习,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等。1.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17第2课俄国的改革第2课俄国的改革18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油画)那里,在寥廓的海波之旁;他站着,充满了伟大的思想,向远方凝视……——普希金《青铜骑士》初见波罗的海的彼得(油画)那里,19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一世雕像古罗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大都稳稳站着,三条腿着地,一条腿提起来。唯独这尊雕像的坐骑一双前蹄高高扬起,以调整奔跑的姿态,奔向远方。这座雕像塑造的就是俄罗斯帝国的奠基者彼得大帝。彼得大帝作出了什么重大的历史贡献?他的改革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两种相互矛盾的性格在彼得大帝身上兼而有之:急躁和冷静;挥金如土和锱铢必较;残忍成性与慈悲为怀;既好吹毛求疵,又能事事迁就;既粗暴生硬,同时又温存体贴;既小心谨慎,又莽撞轻率。

——一位俄国历史学家我不能亲手建成和看到一个强大的俄国,但我的继承者一定会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直到目标的实现——彼得一世俄罗斯圣彼得堡彼得一世雕像古罗马以来,帝王雕像的坐骑大都稳稳20一、彼得一世改革17世纪的世界: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处于康乾盛世时期,国力强盛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率先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确立君主立宪制17世纪的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一、彼得一世改革17世纪的世界: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但处于21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早在11~12世纪,在基辅罗斯时代,王公、大贵族拥有大量世袭领地,强迫穷人服劳役。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被奴役的地位。俄国农奴制俄国农奴制盛行俄国封建落后彼得一世改革,农奴制强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废除农奴制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农奴制俄国农奴制盛行彼得22一、彼得一世改革改革目的:改革方向:改革措施:改革成果:改革意义:改革局限:改变俄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巩固封建统治向西方学习政治上加强沙皇专制权力军事上创建新式常备军经济上鼓励手工工场,允许购买农奴文化上派留学、办科学院,开学校社会生活上学习西方礼节与生活方式成为军事强国,营建圣彼得堡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强化农奴制,成为俄国社会发展障碍一、彼得一世改革改革目的:改革方向:改革措施:改革成果:改革23材料:“鼓励和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不过,工场中的劳动力仍然以农奴为主。材料反映了彼得一世在经济上改革有何影响?改革是否触及农奴制基础?由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材料:“鼓励和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到24材料一: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材料二:1、解释材料一中两个“野蛮”的含义2、材料二图一反映彼得一世哪方面的改革措施?图二是中国哪次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以此归纳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3、结合材料三,说说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图一图二材料三:课本P7“俄国疆域扩张图”和P8“营建新首都圣彼得堡”材料一: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材料二:1、解释材料一25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他是俄罗斯近代化的先驱,在任期间,对俄罗斯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1861年下诏废除了农奴制,为俄罗斯19世纪后半期的中兴奠定了基础。他还主持了多项政治改革,制定了把俄罗斯君主制改造为君主立宪制的计划。1858至1864年之间,通过与中国清朝签订《瑷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及《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使中国失去了15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同时,他还将远东总督府设在了符拉迪沃斯托克,使中国完全丧失了日本海的出海口。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他是俄罗斯近代化的先驱,在26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材料四: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

——列宁材料二: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亚历山大二世俄国英国比例生铁26万吨385万吨1/15材料三:俄国英国德国铁路1500俄里15000俄里10000俄里俄国工业远远落后西欧国家材料一:1649年沙皇阿列克谢颁布《法律大全》,取消了农奴的一切出走权,赋予农奴主对逃亡农奴有永久的追捕权。农奴制导致对外战争失利农奴暴动威胁沙皇统治农奴制得到强化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材料四: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27俄国画家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俄国工业什么特点?工业发展落后,缺乏蒸汽动力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改革的原因:1、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2、农奴暴动加剧沙皇统治危机3、克里米亚战争的战败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俄国画家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工业发展落后,缺乏蒸汽动28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改革目的改革特点改革内容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专制统治自上而下,对农民的掠夺废除农奴制农奴的人身农民的土地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我们都一一地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削得一干二净。

——列宁改革影响1、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转折点2、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改革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改革目的改革特点改革内容摆脱农奴制危机,29探究: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相同点:①都是为了巩固沙皇的专制统治,由沙皇下令自上而下进行的。②结果:都推动俄国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同点:内容不同改革的性质不同:彼得一世改革属于地主(农奴主)阶级性质,1861年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影响不同:前者强化农奴制,使俄国走上扩张侵略道路,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后者虽然很不彻底,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探究: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异同相同点:30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这反映出彼得一世()A.强迫农民服役 B.强制推行农奴劳动C.加强中央集权 D.推行西方文明生活2.“金钱是战争的命脉。”为把握这一命脉,彼得一世()A.重视大力发展海军 B.征收新税,重农抑商C.禁止工场主使用农奴 D.鼓励兴办手工工场3.普希金赋诗赞美彼得一世说:“他用一只专制的手,勇敢地播下启蒙的种子。”其中的“种子”是指()A.推动改革的手段十分野蛮B.保留了农奴制度C.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D.大大加强中央集权1.彼得一世在法令中规定:“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314.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期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明显加速。这个“最大瓶颈”指的是()A.资金缺乏 B.封建农奴制C.土地自由买卖 D.劳动力不足5.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称:“继续拖延只会更加引起灾祸,只会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阶级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A.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B.进行殖民扩张与掠夺C.实行“文明开化”政策D.加入“三国协约”集团8.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4.亚历山大二世突破了阻碍俄国发展的最大瓶颈,这使19世纪后327.“我不要农民过的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的暴动。我认为,我们要农民同土地割裂就会点燃俄国。”下列对“我”的做法评论符合史实的是①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②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③彻底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④维护了贵族地主的利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如果没有相当多的赔偿或者自愿的让步,地主就不可能从农民那里取得法律上规定让他们得到的权利。如果使用地主的土地而不因此履行相应的义务,则是违反任何一种正义性的。”这充分说明1861年改革()A.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B.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C.限制了地主的某些权力D.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9.19世纪60年代,当中国人开始艰难地进行近代化探索的时候,北方沙俄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