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PPT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PPT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PPT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PPT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八年级上册《记承天寺夜游》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翻译下列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句验收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般清澈透明,仿佛有水草交叉错杂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吧。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怀民也没有睡,我们就一起在院子里散步。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苏轼

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诗词、散文方面有巨大成就,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者简介元丰二年(1079)七月,苏轼因新法诗句被谤,引发“乌台诗案”获罪入狱,随后被流放至湖北黄州,任团练副使(有职无权的闲官)。(在黄州)他给天下写出了四篇他笔下最精的作品。一首词《赤壁怀古》,两篇月夜泛舟的前、后《赤壁赋》,一篇《记承天寺夜游》。单以能写出这些绝世妙文,仇家因羡生妒,把他关入监狱也不无道理。

--林语堂《苏东坡传》第16章

有一种画轴,静静垂于厅堂之侧,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两轴精品——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1984年第二期《青年文摘》)学习活动一带味儿地朗读朗读要求:1、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念”、“盖”、“但”读时语速放缓、拖长;2、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得轻巧一点,速度慢一点;

3、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有情感朗读1、默读文章,找出文中直接表明这种轻松愉快的句子。

提示:可用以下句式回答问题。

我从“

”中读出了苏轼

的心情学习活动二品夜游之情学习活动二品夜游之情2、探究“闲人”魅力面对如此月色空明之境,苏轼并没有发表长篇大论,但在文中也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他抒发了怎样的感慨呢?“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闲”既指二人的政治处境: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的悲凉无可诉说。也指夜游时的心境:空灵自在,悠闲自如,故而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既含有自嘲、自慰之意,又颇有自许的意味。这表现了苏轼在不如意的环境下自得其乐,不胜快哉的达观自适。用诗意化解生活的苦难初贬黄州。他赏遍江山风月,宣称“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夜饮醉归,“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之时,他能“倚杖听江声”。乘月至溪桥时,他“醉眠芳草”一夜至春晓,“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西江月·顷在黄州》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qí)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gōng)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cōng)骄,我欲醉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yǐ)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课下读写一、课外阅读余秋雨散文《苏东坡突围》、林语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