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语诗歌的格律英语诗歌的格律英语诗歌的格律资料仅供参考文件编号:2022年4月英语诗歌的格律版本号:A修改号:1页次:1.0审核:批准:发布日期:(第一讲用)英诗基础知识
读英文诗歌相当不容易。其中的主要原因是诗歌有其独特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与散文有明显区别。为更好地欣赏英文诗歌,很有必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基本知识。这方面的知识极其细致,以下只介绍一些最基本的。
一.节奏
诗歌是具有音乐性的语言。音乐作品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音符的流动是有节奏的。所谓节奏就是强拍和弱拍按一定的形式配合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懂点音乐的人都知道,音乐中基本的节奏有两种,即强——弱(2/4拍)和强——弱——弱(3/4拍)。举两个简单的例子:
《东方红》的节奏就是强——弱:
556│2—│116│2—│55│6i65│116│2—│
《新年好》(HAPPYNEWYEAR)这首儿歌的节奏是强——弱——弱:
1115│3331│1355│432│2344│3231│1325│721—│
中国古诗有节奏。其节奏主要是通过汉字特有的声调表现出来的。传统汉语中的声调有四:平、上、去、入。平声称“平声”,上、去、入三声统称仄声。平声与仄声结合起来反复出现,就是中国诗歌的节奏。如一首五言绝句,其最常见的节奏是: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王之涣《等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诗即是这样的节奏。其中“欲”字是仄声,与格式不合。但根据格律要求,诗行中的第一字可平可仄。英文诗歌也有节奏。英文没有平声、仄声之分,但有重读轻读音节之分,其节奏是通过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读音节与一个或两个轻读音节按一定的模式搭配起来,有规律地反复出现就是英文诗歌的节奏。我们知道凡是有两个以上音节的英文单词,都有重读音节与轻读音节之分,在一句话中,根据语法、语调、语意的要求,有些词也要重读,有些要轻读。如hewenttotowntobuyabook.I’mgladtohearthenews.英文中有重读和轻读之分,重读的音节和轻读的音节,按一定模式配合起来,反复再现,组成诗句,听起来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就形成了诗歌的节奏。多音节单词有重音和次重音,次重音根据节奏既可视为重读,也可视为轻读。读下面这两句诗:
Alone│shecuts│andbinds│thegrain,
Andsings│ame│lancho│lystrain.
这两行诗的重读与轻读的固定搭配模式是:轻—重。在每行中再现四次,这样就形成了这两行诗的节奏。某种固定的轻重搭配叫“音步”(foot),相当与乐谱中的“小节”。一轻一重,就是这两行诗的音步。一行诗中轻重搭配出现的次数叫音步数,这两行诗的音步数都是四,所以就称其为四音步诗。二.常见的音步类型1. 一首诗(apoem)往往包含有若干诗节(stanze或strophe),每节又分为若干行(line或verse),每个诗行由若干音步(foot)组成,音步则是由一定数目的重读音节(arsis或ictus)和非重读音节(thesis)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音步的排列方式构成英诗的格律(meter或measure)。诗的各行音步数目不定,诗行按音步数量分为以下几种:(浅说:P2)一音步(monometer)
二音步(dimeter)
三音步(trimeter)
四音步(tetrameter)
五音步(pentameter)
六音步(hexameter)
七音步(heptameter)
八音步(octameter)超过八音步的诗行在英语诗歌中较为少见。2.依照每一音步中重读音节(扬)和非重读音节(抑)的排列方式,可以把音步分成不同种类,即格律。(See浅说P.4)抑扬格(Iambus;theIambicFoot):一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上一个重读音节构成。b)扬抑格(Trochee;theTrochaicFoot):一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上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扬抑抑格(Dactyl):一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上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抑抑扬格(Anapest;theAnapesticFoot):一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上一个重读音节构成。不常见的几种格律e)抑扬抑格(Amphibrach;theAmphibrachyFoot):一个音步由三个音节组成,其中第一、三个音节为非重读音节,第二个音节为重读音节。f)扬扬格(Spondee):一个音步由两个重读音节构成。g)抑抑格(Pyrrhic):一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3.音步也有完整和不完整之分。诗行中每个音步的格律都相同,则为完整音步(actalecticfoot);如果诗行最末一个音步缺少一个音节,则为不完整音步(cactalectic)。4.音步的数目与格律结合起来,又可进一步细分为许多小类,如抑扬格一音步(iambicmonometer),扬抑格一音步(trochaicmonometer),抑抑扬格三音步(anapestictrimeter),扬抑格四音步(trochaictetrameter),抑扬格五音步(iambicpentameter),扬抑格六音步(trochaichexameter)等。从音步数目上看,三音步、四音步和五音步最为常见,尤其是抑扬格五抑,如十四行诗体(sonnet)、英雄双行体(heroiccouplet)、素体诗或无韵诗(blankverse)等均以抑扬格五音步的诗行写成。音步是轻读与重读构成的。根据重读与轻读搭配的方式的不同,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音步类型。音步类型不同,节奏自然也不同。四种最常见的英语诗歌音步类型/格律:(英语诗歌格律)
(一)抑扬格
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轻,后者为重,则这种音步叫抑扬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iamb,iambic.)。轻读是“抑”,重读是“扬”,一轻一重,故称抑扬格。
英语中有大量的单词,其发音都是一轻一重,如adore,excite,above,around,appear,besides,attack,supply,believe,return等,所以用英语写诗,用抑扬格就很便利。也就是说,抑扬格很符合英语的发音规律。因此,在英文诗歌中用得最多的便是抑扬格,百分之九十的英文诗都是用抑扬格写成的。前面的那两句诗就是抑扬格诗。
(二)扬抑格
如果一个音步中有两个音节,前者为重,后者为轻,则这种音步叫扬抑格音步,其专业术语是(trochee,trochaic.)。重读是“扬”,轻读是“抑”,一重一轻,故称扬抑格。与抑扬格恰好相反。
英语中也有一批其读音为一重一轻的单词,如Happy,many,holy,yonder,headlong,flaming,upper,grandeur,failing等。写扬抑格的诗,此类词正好合适。但这类词在英语中其数量不及前面的那些多,与英文的语言规律不十分吻合,所以扬抑格诗不多。举两句诗例:
Present│mirthhas│present│laughter
_____Shakespeare
Shakeyour│chainsto│earthlike│dew______Shelley
(三)抑抑扬格
抑抑扬格含三个音节,即轻——轻——重,专门术语是:Anapaest,anapaestic
例词:
cavalier,intercede,disbelieve,reappear,disapprove,indistinct,onthehill.
例句:
(拜伦的以下四行诗是抑抑扬格:)
TheAssyr│iancamedown│likethewolf│onthefold,
Andhiscoh│ortswereglea│minginpurp│leandgold;
Andthesheen│oftheirspears│waslikestars│onthesea,
Whentheblue│wavesrollsnight│lyondeep│Galilee.
——DestructionofSennacherib这是拜伦写的描述古代亚述人围攻耶路撒冷,被瘟疫所袭的诗的一节。第四行第二音步中的waves一词可轻可重。诗题中的Sennacherib是亚述国王。fold指羊群,purpleandgold描写亚述军队的服饰,Galilee,巴勒斯坦北部的加利利湖。cohorts军团,sheen,光芒。
(四)扬抑抑格
重——轻——轻是扬抑抑格,专门术语是:dactyl,dactylic.
例词:happily,merciful,eloquent,messenger,merrily,properly,accident,quantity.
例句:Draggingthe│cornbyher│goldenhair.
_____Davies:thevillain.英文诗歌中的音步类型有十几种之多,常见者即此四种,第一种则最常见。此外诗句中也常有抑抑格(pyrrhic[/peirik]和扬扬格(spondee[/sp:ndi])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音步类型只是理论上的分析,实际上,一首诗仅用一种音步类型写,这种情况极少见,大多是以某一种为主,同时穿插其他类型。如果一首诗只含有一种音步,就会显得非常单调机械。一首诗只要是以某种类型为主的,尽管有其他类型穿插其中,也称此诗为某某格。如,以抑扬格为主要节奏写成的,就称此诗为抑扬格诗。现代兴起的一些自由诗(FREEVERSE),不受这些格律的限制。三.诗行
(一)一诗行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句字。
英文诗每行的第一个字母都大写,但是一诗行不一定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一定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有时候,一行诗正好是一句,有时两行甚至许多行才构成一个意思完整的句子。前者叫end-stoppedline(结句行),后者叫run-online.(跨行句)。这是英文诗与中国诗的最大区别之一。中国诗歌都是一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看下面一节诗:
Ishotanarrowintotheair,
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
For,soswiftlyitflew,thesight
Couldnotfollowitinitsflight.
前两行是end-stoppedline,后两行是run-online。读跨行句诗,行末停顿较短。
跨行句在英文诗歌中极其普遍,有时十来行才成一完整句子。刚学英文诗的人,对此往往不习惯。对此我们需加注意。
(二)诗行的长短以音步数目计算:
英文诗行的长度范围一般是一音步—五音步。六、七、八音步的诗行也有,但不多。最多的是四音步、五音步的诗。(各种长短诗行的专门术语:一音步诗:monometer二音步诗:dimeter三音步诗:trimeter四音步诗:tetrameter五音步诗:pentameter六音步诗:hexameter七音步诗:heptameter八音步诗:octameter.)
在分析一首诗的格律时,既要考虑此诗的基本音步类型,也要考虑此诗中诗行的音步数目。看下面的一首短诗:
AnEMPTYHOUSE
______AlexanderPope
Youbeat│yourpate,│andfan│cywit│willcome:
Knockas│youplease,│there’sno│body│athome.
(你拍拍脑袋,以为灵感马上就来。可任你怎么敲打,也无人把门打开。pate,脑袋。fancy,动词:以为,想象。)
此诗的基本音步类型是抑扬格,每行五音步。因此称此诗的格律是“抑扬格五音步”(iambicpentameter)。一首诗的音步类型和诗行所含的音步数目构成此诗的格律(meter)。四.压韵(rhyme)
英文诗一般都押韵。
(一)全韵与半韵(fullrhymeandhalfrhyme)。
全韵是严格的押韵,其要求是:
(1)韵要押在重读音节上,其元音应相同;
(2)元音前的辅音应不同;
(3)如果元音之后有辅音,应相同。
(4)重读音节之后如有轻读音节,也应相同。下面几对词都符合全韵的标准:
why---sigh;hate---late;fight---delight;powers---flowers;today---away;ending---bending.***如果仅是元音字母相同,读音不同,不符合全韵:如:
blood----hood;there---here;gone---alone;daughter----laughter.这种情形被称为“眼韵”(eyerhyme),虽然诗人有时用之,但不是真正的押韵。
仅是辅音相同或仅是元音相同的属半韵:元音不同,其前后的辅音相同,这叫谐辅韵(consonance)如:black,block;creak,croak;reader,rider;despise,dispose.元音相同,其后的辅音相同者叫谐元韵(assonance),如lake,fate;time,mind.
(二)尾韵与行内韵(endrhymeandinternalrhyme)
押在诗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上,叫尾韵。这是英文诗歌最常见的押韵部位。诗行中间停顿处的重读音节与该行最后一个重读音节押韵者,叫行内韵。如:
Spring,thesweetspring,istheyear’spleasantking;
Thenbloomseachthing,thenmaidsdanceinaring,(三)男韵与女韵((masculinerhymeandfemininerhyme)
所押的韵音局限于诗行中重读的末尾音节上,称男韵,也叫单韵,听起来强劲有力。如:late,fate;hill,fill;enjoy,destroy.押韵押在两个音节上,后一音节非重读音节,称女韵,也叫双韵,听起来或轻快,或幽婉。如:lighting,fighting;motion,ocean;wining,beginning.
看下面一节诗:
Iamcoming,littlemaiden,
Withthepleasantsunshineladen;
Withthehoneyforthebee,
Withtheblossomforthetree.
前两行押女韵,后两行押男韵。
也有不少英文诗是不押韵的,不押韵的诗称无韵诗或白体诗(blankverse)。多用在戏剧和叙事诗中。莎士比亚的戏剧和弥尔顿的ParadiseLost都是用blankverse写成的。押韵的诗叫rhymedverse。无韵诗不同与自由诗。无韵诗虽不押韵,但是有固定节奏,以扬抑格五音步最常见。自由诗节奏不固定,如同白话。五.诗选及讲解
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剧作家、诗人。一生创作三十七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其十四行诗大部分是献给一位贵族青年,有二十余篇则是献给一位“黑肤女士”(thedarklady).
1.Sonnet18
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
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
能不能让我把你比拟作夏日?
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你可是更加温和,更加可爱:
RoughwindsdoshakethedarlingbudsofMay,狂风会吹落五月的好花儿,
Andsummer’sleasehathalltooshortadate: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结束得太快:
Sometimestoohottheeyeofheavenshines,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Andoftenishisgoldcomplexiondimmed;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Andeveryfairfromfairsometimesdeclines,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
Bychance,ornature’schangingcourse,untrimm’d;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Butthyeternalsummershallnotfade,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Norlosepossessionofthatfairthouow’st;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
NorshallDeathbragthouwander’stinhisshade,死神无从夸口,说你在他的阴影里徘徊,
Whenineternallinestotimethougrow’st.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
Solongasmencanbreatheoreyescansee,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Solonglivesthis,andthisgiveslifetothee.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注释:
1)Compareto把什么比做什么。
2)Thou,thee第二人称单数代词,前者主格,后者宾格。现已为you所取代。其所有格是thy,或thine,即现代英语的your。
3)Art=are.16、17世纪时与thou连用。
4)Temperate:来自拉丁文temperātus,读时为符合押韵规则,可将重音放后。
5)Shake:shakeoff。
6)Lease租借期限,此处指夏天的长度。
7)Hath与第三人称单数连用,相当于现代英语的has。
8)Dimmed:clouded.
9)Fairformfair:beautifulthingfrombeauty.前后fair意义不同。Declinesfrombeauty。
10)Chance:极缘,时运,命运。
11)Andeveryfairfromfairsometimesdeclines,/Bychance,ornature’schangingcourse,untrimm’d:每一个美人总要失去美貌,即使没有突发的以外事件,也逃不过自然界生老病死的变迁。12)Sometimes:有的版本作“sometime”:atsomeunspecifiedtime.
13)Untrimm’d:untrimmed.本意为剥去美观的衣服等,此处隐喻夺去美貌等。
14)Fairthouow’st:beautyyouown.莎士比亚时代,owe与own通用。古英语第二人称单数后加-st或-est
15)Hisshade:shadowofdeath.
16)“NorshallDeathbragthouwander’stinhisshade”:“死神无从夸口,说你在他的阴影里徘徊”。
17)Totimethougrow’st:yougrowaslongastimelasts.与时间同寿。Growto=beincorporatedwith.内容解析:此诗的发展变化:以人比夏天开始,以人胜自然终结。前四行说明人比夏天更美更温和;中四行发展了这个意思,引到驻颜无术的感慨;第三组则新意突起,推翻前言,终于于胜利的末两行作结。此诗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美丽的事物可以依靠文学的力量而永远不朽;文学是人所创造的,因此这就宣告了人的不朽。因此此诗不是一般的爱情诗。形式解析:sonnet:十四行诗,即“商籁体”诗。此诗体起源不明,最早的例子出现于13世纪,16世纪在英国出现。主要有意大利式和英国式两种变体。意大利诗人Petrarch[/petra:k]用此诗体最精熟,故意大利式又称Petrarchansonnet。英国式由莎士比亚创立,又称Shakespeareansonnet.
意大利式分前八行、后六行。韵尾是abba,abba;cde,dcd.。莎士比亚式十四行诗,层次上分前四行,中四行,后四行和结尾两行。韵尾为:abab,cdcd,efef,gg。格律是抑扬格五音步。
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
(a)
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b)
Roughwinds│doshake│thedar│lingbuds│ofMay,(a)
Andsum│mer’slease│hathall│tooshort│adate:(b)
Sometimes│toohot│theeye│ofhea│venshines,(c)
Andof│tenis│hisgold│comple│xiondimmed;(d)
Andeve│ryfair│fromfair│sometimes│declines,(c)
Bychance,│orna│ture’schan│gingcourse,│untrimm’d;(d)
Butthy│eter│nalsum│mershall│notfade,(e)
Norlose│posses│sionof│thatfair│thouow’st;(f)
Norshall│Deathbrag│thouwan│der’stin│hisshade,(e)
Whenin│eter│nallines│totime│thougrow’st.(f)
Solong│asmen│canbreathe│oreyes│cansee,(g)
Solong│livesthis,│andthis│giveslife│tothee.(g)
参考译文:
能不能让我把你比拟作夏日
你可是更加温和,更加可爱:
狂风会吹落五月的好花儿,
夏季的生命又未免结束得太快:
有时候苍天的巨眼照得太灼热,
他那金彩的脸色也会被遮暗;
每一样美呀,总会离开美而凋落,
被时机或者自然的代谢所摧残;
但是你永久的夏天决不会凋枯,
你永远不会失去你美的仪态;
死神无从夸口,说你在他的阴影里徘徊/死神夸不着你在他影子里踯躅,
你将在不朽的诗中与时间同在;
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
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
2.Spring
Whendaisiespiedandvioletsblue
Andlady-smocksallsilver-white
Andcuckoo-budsofyellowhue
Dopaintthemeadowswithdelight,
Thecuckoothen,oneverythree,
Mocksmarriedmen;forthussingshe,
Cuckoo,
Cuckoo,cuckoo!Ohwordoffear
Unpleasingtoamarriedear!
Whenshepherdspipeonoatenstraws,
Andmerrylarksareploughmen’sclocks,
Whenturtlestread,androoks,anddaws,
Andmaidensbleachtheirsummersmocks,
Thecuckoothen,oneverythree,
Mocksmarriedmen;forthussingshe,
Cuckoo,
Cuckoo,cuckoo!Ohwordoffear
Unpleasingtoamarriedear!
------Comedy:Love’sLabourLost
剧情:拿伐Navarre国王与其几位朝臣立誓三年之内摒弃一切世俗的快乐,致力于研究学问。其中的一条是:三年之中不可与女子交谈一次。不久法国公主携几名侍女来办理国务,国王和朝臣门守不住自己的誓言,爱上了这几个女子。最后公主的父亲去世,公主要持戒三年,国王和朝臣们的求爱也化为泡影。此诗在此剧之结尾处。注释:
daisiespied:杂色的雏菊。
lady-smock:也作lady’s-smock花名:布谷鸟剪秋罗。Smock:〈古〉女衬衣,罩衣。
cuckoo-budsofyellowhue:黄色的杜鹃花。hue:颜色。
Cuckoo:[/kuku:]布谷鸟的叫声,与/cuckold(奸妇的丈夫)一词谐音。
shepherds[/epd]
pipeonoatenstraws:拿燕麦杆吹哨子。
turtlestread:斑鸠交配。Turtle:〈古〉斑鸠,=turtledove。Tread:(雄鸟)与(雌鸟)交配。
rooksanddaws:白嘴鸦和穴鸟。
内容解析:
春天里百花争艳,万象更新,情人们沉醉于甜蜜的爱情之中。但树梢上布谷鸟的叫声却似乎在不断提醒人们:爱情并不可考。此诗有反讽意味,与剧情一致。英国诗人甘贝尔(ThomasCampbell,1777—1844)在FreedomandLove一诗中说:“Lovehasbliss,butlovehasruining/Othersmilesmaymakeyoufickle/Tearsforothercharmmaytrickle。”
形式解析:抑扬格四音步,韵式:ababccdee;fgfghhdee
Whendai│siespied│andvio│letsblue
Andla│dy-smocks│allsil│ver-white
Andcu│ckoo-buds│ofye│llowhue
Dopaint│hemea│dowswith│delight,
Thecu│ckoothen,│oneve│rythree,
Mocksmar│riedmen;│forthus│singshe,
Cuckoo,
Cuckoo,│cuckoo!│Ohword│offear
Unplea│singto│amar│riedear!
Whenshe│pherdspipe│onoa│tenstraws,
Andmer│rylarks│areplough│men’sclocks,
Whenturt│lestread,│androoks,│anddaws,
Andmai│densbleach│theirsum│mersocks,
Thecu│ckoothen,│oneve│rythree,
Mocksmar│riedmen;│forthus│singshe,
Cuckoo,
Cuckoo,│cuckoo!│Ohword│offear
Unplea│singto│amar│riedear!
参考译文:
当杂色的雏菊开遍牧场,
蓝的紫罗蓝,白的美人衫,
还有那杜鹃花吐蕾娇黄,
描出了一片广大的欣欢;
听杜鹃在每一株树上叫,
把那娶了妻的男人讥笑:
咯咕!
咯咕!咯咕!啊,可怕的声音!
害得做丈夫的肉跳心惊。
当无愁的牧童口吹麦笛,
清晨的云雀惊醒了农人,
斑鸠乌鸦都在觅侣求匹,
女郎们漂洗夏季的衣群;
听杜鹃在每一株树上叫,
把那娶了妻的男人讥笑:
咯咕!
咯咕!咯咕!啊,可怕的声音!
害得做丈夫的肉跳心惊。(朱生豪)如何欣赏英语诗歌英诗浩瀚,篇幅长短不一,长至成集,短至几句。本文从实用角度阐述英诗的欣赏:诗的格律、诗的押韵、诗的体式、诗的评判。诗以高度凝结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喜怒哀乐,用其特有的节奏与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诗讲究联想,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语言艺术。一、诗的格律“格律是指可以用脚打拍子的节奏”,是每个音步轻重音节排列的格式,也是朗读时轻重音的依据。而音步是由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构成的诗的分析单位。重读音节为扬(重),在音节上用“-”或“
”标示,非重读音节为抑(轻),在音节上用“
”标示,音步之间可用“/”隔开。以下是五种常见格式:抑扬格(轻重格)Iambus:是最常见的一种格式,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Asfair/artthou/mybon/nielass,Sodeep/inluve/amI:AndI/willluve/theestill,/mydear,Tilla`/theseas/gangdry:RobertBurns(1759-1796):MyLuveIslikeaRed,RedRose注:art=areluve=lovebonnie=beautifula`=allgang=go上例中为四音步与三音步交叉,可标示为:︶-/︶-/︶-/(︶-)2.扬抑格(重轻格)Trochee: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下例中为四音步扬抑格(少一个轻音节),可标示为:-︶/-︶/-︶/-Tyger!/Tyger!/burning/brightInthe/forests/ofthe/nightWilliamBlake:TheTyger3.抑抑扬格(轻轻重格)Anapaesticfoot:每个音步由两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抑扬格︶︶-/︶︶-/︶︶-Likeachild/fromthewomb,Likeaghost/fromthetomb,Iarise/andunbuild/itagain.4.扬抑抑格(重轻轻格)Dactylicfoot:每个音步由一个重读音节加两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两音步扬抑抑格-︶︶/-︶︶ˊTouchhernot/ˊscornfully,ˊThinkofher/ˊmournfully.-ThomasHood5.抑扬抑格(轻重轻格)Amphibrach:每个音步由一个非重读音节加一个重读音节再加一个非重读音节构成。如:三音步抑扬抑格︶-︶/︶-︶/︶-︶下例中最后一个音步为抑扬格。Oˊhushthee/myˊbabie/thyˊsirewas/aknight.在同一首诗中常会出现不同的格律,格律解析对朗读诗歌有一定参考价值。现代诗中常不遵守规范的格律。二、诗的押韵押韵是指通过重复元音或辅音以达到一定音韵效果的诗歌写作手法。1.尾韵:最常见,最重要的押韵方式。1)联韵:aabb型。Ishotanarrowintotheair,Itfelltoearth,Iknewnotwhere;For,soswiftlyitflew,thesightCouldnotfollowitinitsflight.HenryWadsworthLongfellow:TheArrowandtheSong2)交叉韵:abab型。Sunsetandeveningstar,Andoneclearcallforme!Andmaytherebenomoaningofthebar,WhenIputouttosea,AlfredTennyson(1809-1892):CrossingtheBar3)同韵:有的诗押韵,一韵到底,大多是在同一节诗中共用一个韵脚。如下例就共用/i:p/为韵脚。Thewoodsarelovely,darkanddeep,ButIhavepromisestokeep,AndmilestogobeforeIsleep,AndmilestogobeforeIsleep.RobertFrost(1874-1963):StoppingbyWoodsonaSnowyEvening2.头韵:是指一行(节)诗中几个词开头的辅音相同,形成押韵。下例中运用/f/、/b/与/s/头韵生动写出了船在海上轻快航行的景象。Thefairbreezeblew,thewhitefoamflew,Thefurrowfollowedfree,WewerethefirstthateverburstIntothatsilentsea.T.S.Coleridge:RimeoftheAcientMariner3.内韵(同元音):指词与词之间元音的重复形成的内部押韵。下面一节诗中/i/及/iη/重复照应,呈现出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Spring,thesweetspring,istheyearspleasantking;Thenbloomseachthing,thenmaidsdanceinaring,Colddathnotsting,theprettybirdsdosing:Cuckoo,jug-jug,pu-we,to-witta-woo!ThomasNashe(1567-1601):Spring,theSweetSpring三、诗的体式有的诗分成几节(stanza),每节由若干诗行组成(每行诗均以大写字母开头);有的诗则不分节。目前我们常见的诗体有:1.十四行诗(Sonnet),源于中世纪民间抒情短诗,十三、十四世纪流行于意大利,意大利彼特拉克(Petrarch)为代表人物,每行十一个音节,全诗一节八行,加一节六行,韵脚用abba,abba,cdcdcd(cdecde)。前八行提问,后六行回答。后来,怀亚特(ThomasWyatt,1503-1542)将十四行诗引人英国,五音步抑扬格,全诗三个四行一个二行,前三节提问,后二句结论。斯宾塞(EdmundSpenser,1552-1599)用韵脚abab,bcbc,cdcd,ee.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用韵脚abab,cdcd,dfdf,gg,称英国式或莎士比亚式。举例见本文第四部分。2.打油诗(Limericks):通常是小笑话甚至是胡诌,一般没有标题也无作者姓名,含有幽默讽刺性,常运用双关,内韵等手法。每首诗五个诗行,押韵为aabba,格律以抑扬格和抑抑扬格为主。1)TherewasayoungladyofNiggerWhosmiledassherodeonatiger;TheyreturnedfromtherideWiththeladyinside,Andthesmileonthefaceofthetiger.2)AtutorwhotaughtonthefluteTriedtoteachtwotooterstotoot,“Isithardertotoot,orSaidthetwotothetutor,Totutortwotooterstotoot“
3.无韵体(BlankVerse):五音步抑扬格,不押韵诗体。Acrossthewaterybale,andshoutagain,Responsivetohiscall,-withquiveringpeals,Andlonghalloos,andscreams,andechoesloud.Redoubledandredoubled:concoursewildOfjocunddin!…WilliamWordsworth:ThereWasaBoy4.自由诗(FreeVerse):现代诗中常见的体式,长短不同的诗行存在于同一首诗中,不讲究押韵与格律,只注重诗歌所表达的意象和传递的情感。美国诗人WaltWhitman的>(LeavesofGrass)中,就采用此格式。例子见第四部分。四、诗的评判对一首诗,个人的感受会有不同。节奏流畅,语言精炼,联想新颖的诗可算是好诗。堆砌词藻,一味抒发感情而无实际内容的诗,只能是下乘的诗。二十世纪英美诗歌大量采用自由诗体,接近口语,可谓大胆创新,大概也是诗歌发展的大势所趋吧。以下通过三首诗的分析看诗的评判。1.ThatTimeofYearThattimeofyearthoumay‘stinmebeholdWhenyellowleaves,ornone,orfew,dohangUponthoseboughswhichshakeagainstthecold,Bareruinedchoirswherelatethesweetbirdssang,Inmethousee‘stthetwilightofsuchdayAsaftersunsetfadethinthewest,Whenbyandbyblacknightdothtakeaway,Death‘ssecondself,thatsealsupallinrest.Inmethousee‘sttheglowingofsuchfire,Thatontheashesofhisyouthdothlie.Asthedeathbedwhereonitmustexpire,Consumedwiththatwhichitwasnourishedby.Thisyouperceivest,whichmakesthylovemorestrong,Tolovethatwellwhichthoumustleaveerelong.Notes:may‘st:maybehold:seelate:nolongagothou:yousee’st:seefadeth:fadesdoth:doessealsupallatrest:彻底埋葬thy:yourperceivest:perceiveerelong:beforelong此诗是莎士比亚(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的一首十四行诗。作为英国文学巨匠他以37部剧作和154首十四行诗屹立于世界文坛。此诗为五音步抑扬格,每个诗行格律为:︶-/︶-/︶-/︶-/︶-/。全诗涉及衰老、死亡及爱情问题。前十二行:通过描写深秋的树枝黄叶凋零,曾是百鸟争鸣的歌坛,联想到自身青春会如夕阳消逝在远方,被黑夜吞没;自身的青春会如将尽的柴火奄奄一息,被曾滋养过它的火焰焚化。其中choirs(歌坛),deathbed(灵床)使用暗喻手法,同时又用夕阳和柴火象征人的衰老死亡。最后两行:点题,人们对即将永别的东西会更珍惜。本文动词变化具有明显的伊利沙白时代的特点。2.TheDaffodilsIwanderedlonelyasacloudThatfloatsonhigho‘ervalesandhills,WhenallatonceIsawacrowd,Ahostofgoldendaffodils;Besidethelake,beneaththetrees,Flutteringanddancinginthebreeze.ContinuousasthestarsthatshineAndtwinkleontheMilkyWay,Theystretchedinnever-endinglineAlongthemarginofabay:TenthousandsawIataglance,Tossingtheirheadsinsprightlydance.Thewavesbesidethemdanced;buttheyOutdidthesparklingwavesinglee:Apoetcouldnotbutbegay,Insuchajocundcompany:Igazed-andgazed-butlittlethoughtWhatwealththeshowtomehadbrought:Foroft,whenonmycouchIlieInvacantorinpensivemood,TheyflashuponthatinwardeyeWhichistheblissofsolitude;Andthenmyheartwithpleasurefills,Anddanceswiththedaffodils.Notes:acrowd,ahostof:manysprightly:happyglee:joyjocund:happybliss:completehappinesspensive:sadlythoughtful华兹华斯(WilliamWordsworth,1770-1850),十九世纪初英格兰北部湖区三大“湖畔派诗人”(浪漫主义)之一。此诗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自然景象,同时抒发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欢。黄水仙据说是威尔士国花(1282年,威尔士归顺英格兰,被封公国),在英国广泛栽种,春季开花,花期不长。有许多关于黄水仙的诗歌,这首诗无疑是脱颖而出的。全诗语言精炼,通俗易懂,四音步抑扬格,分四节(stanza),每节6行,每节押韵均为ababcc.第一节写诗人孤寂时外出散步,偶遇水仙;第二节写水仙争相开放,千姿百态;第三节,诗人看到这景象感到欣喜异常;第四节写诗人在日后忧郁时,回想当时情景,又让他心中充满了欢乐,随着水仙跳起舞来。3.SongofMyselfIcelebratemyself,andsingmyself,AndwhatIassumeyoushallassume,Foreveryatombelongingtomeasgoodbelongstoyou.Iloafeandinvitemysoul,Ilearnandloafeatmyeaseobservingaspearofsummergrass.Mytongue,everyatomofmyblood,form‘dfromthissoil,thisair,Bornereofparentsbornherefromparentsthesame,andtheirparentsthesame,I,nowthirtysevenyearsoldinperfecthealthbegin,Hopingtoceasenottilldeath.Creedsandschoolsinabeyance,Retiringbackawhilesufficedatwhattheyare,butneverforgotten.Iharborforgoodorbad,Ipermittospeakateveryhazard.Naturewithoutcheckwithoriginalenergy.Notes:aspearof:apieceofschool:学说,流派hazard:chanceabeyance:theconditionofnotbeinginuseforacertaintime惠特曼(WaltWhitman,1819-1892),美国诗人。此诗选自其巨著。本文是SongofMyself一诗的第一部分,采用自由诗体,语言接近当时的美国口语。文中I指作者,you指读者,这种写法使读者身临其境,进入作者描写的世界。作者在文中表明人的价值是平等的,同时他把自己融入到自然带给他的启发思考中。从上看出,诗歌的欣赏评判并非可望而不可及,关键要抓住诗中的意象,了解其语义,以便把握诗的大意。纵然每个人的读后感会有不同,但每个人都会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诗歌带来的美和精神上的共鸣。英美文学的格律格律分析
格律分析格律分析用下列符号:
为重读音节,一为非重读音节,|用来划分音步,||表示诗行中间的停顿,_代表一个格律上要求有,但实际并不出现的音节。
狄更斯的《荒凉山庄》的第一段,由于韵律和声音的安排得当,显得生动活泼,堪作分析散文格律的范例,不过散文的节奏和声音即使与最简单的韵文相比,其格律结构也会显得杂乱无章和考虑不周。
韵律研究的绝大部分涉及格律的种类、押韵的性质和作用,以及诗行分戎诗节的方式、方法。
韵律的基本单泣是音步、诗行和诗节,
相同音步在同一诗行里的重复形式决定诗的格律。
含义、速度和声音
格律分析揭示诗的基本格律布局,但并不说明该诗韵律的全部,韵律还包括其它成分,如主题含义、速度,以及声音效果,如头韵、准押韵和韵脚。例如:
_
/
_
/
/
_
_
/
Sweetrose,|whosehue|angrie|andbrave
第三音步用扬抑格代抑扬格,特别突出angry一词,便打破格律与加强语义相结合而产生汹涌澎湃的感觉。因此,这样的格律富有表现力,诗行的速度受上音长度的控制。元音的长度叫作音量,音量在英诗中不能单独形戎格律,总的夹说。它足英诗的节奏特点而不是格律特点。它只能意会,
不能精确规定。Sweetrose中的元音可随意增长或缩短,头韵指辅音的重复和分布,准押韵指元音的长度和分布,押韵通常发生在诗行末尾。
格律的种类
音节的重读大约已在乔叟的诗歌中确立,但以后却被忽视或误用。至l6纪末,抑扬格、扬抑格、扬抑抑格和仰抑扬格才成为英诗的传统韵律,由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组成音步,再由一定数目的音步决定诗行的韵律。以下说明重读音节格律和音步划分:
五音步抑扬格
_
/
_
/
_
/
_
/
_
/
Thensay|notMan's|imper|fect,||Heaven|infault
四音步抑抑扬格
_
_
/
_
_
/
_
_
/
_
_
/
Whentheblue|waverollsnight|lyondeep|Galilee
重读格律的前身是古英语诗歌和中世纪英诗的重读格律,
但直至2O世纪仍经
久不衰。它的每行诗有一中间停顿,前后各有两个押头韵的重读音节,非重读音节的数量变化很大,例如:
/
/
/
/
Inasummersesun||whonsoftewasthesonne,
音节格律
音节数决定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诗歌的格律。它不限定诗行的重音和停顿,却固定每行诗的音节数,音量格律决定希腊和拉丁诗歌的格律。它的特点是格律复杂,根据音节的音量来组成各种诗行,决定音节长度的规则巴多又繁,决定于具体的语法和语音惯例。
诗体的风格
诗人的诗体实践由于历史时期、诗的类型及个人风格的小同而变化极大。个人因素和时代及体裁的影响诗人选择韵律明显她取决于他的语言和传统。他的诗体风格形成于个人对韵律的改造,当批评家讲到一个诗人的「声音」时,指的也就是他的韵律风格。
韵律理论
古代评论家,如亚里士多德和贺拉斯坚信,某些韵脚对于特定诗体是天然合适的,在史诗中应使用英雄格律,因为这一格律最有效地表现或限制某些品质,如伟大、尊贵和崇高的激情。
中世纪
没有出现什么重要的韵律理论但完成了从音量格律到重读音节格律的转变,对后来的理论家产生巨大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
尽管它的理论对文学批评或诗歌技巧没有重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但却提出了不少重要问题,诸如:使英诗格律富有生气的结构原则是什么韵律学的美学本质和格律的作用是什么诗歌与音乐的联系是什么
18世纪
摹仿说和种种对韵律的规律性的限制相结合,表现了这一时期的理性主义。
19世纪
对想象的本质、表现说及视诗歌为有机形式的概念的思索,深刻地影响了韵律理论,而华兹华斯和柯尔库冶对格律的木质和作用的讨论阐明了从新古典主义理论到现代理论的关键性转变。
20世纪
自20世纪起始,诗体学研究成了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韵律学理论家可分为4组,语言学家把诗律当作语音结构的一个功能来研究:美学家考察韵律的心理效应、形式特性和现象学;音乐考察者试图把音乐记谱法程序运用于韵律分析,以及传统派,他们依靠音节和重音的图解说明来揭示韵律的变化。只有传统派专门研究韵律形式。
非西方的韵律理论
古印度的诗歌格律以音量为基础,以长、短音节来决定复杂的格律形式的种类。中国的诗歌格律以汉语的复杂声调为基础。声调、停顿和韵脚决定汉诗的格律形式,日本诗歌不押韵,也没有显著的格律结构,它纯粹是由音节数来决定的。言节诗的两大形式为徘句和短句。——评屠岸先生译著《济慈诗选》翻译是遗憾的艺术,诗歌的翻译是残酷的艺术。诗是语言的极致,却又似乎离语言最远。诗的内涵最飘忽不定,诗的语言携带的踪迹最多,要把一首诗对母语读者唤起的整体感觉用源于另一种文化的语言重新呈现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然而,诗歌的翻译者必须在这种不可能中寻找可能。一首好的译诗付出的艰辛不亚于原作者,甚至远远超出原作者。因为译者必须既是诗人,又是匠人,他既要用诗人的悟性和匠人的精确去把握原诗,又要用诗人的才气和匠人的细致把原诗的语言和语言后面隐隐发光的东西尽可能地用对等的水平转换过来。同样重要的是,译作既要在语言质地和整体文化氛围上体现原作和其附属的文化的风貌,又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独立地成为目标语言中的典范作品,或者说实现“洋化”和“归化”的契合。屠岸先生翻译的《济慈诗选》从整体上讲,就达到了诗人和匠人的结合、洋化与归化的平衡。
在具体涉及该书的翻译成就之前,我们有必要关注一下它的编选体例。系统地译介一位诗人与零星的诗歌翻译有明显不同。前者除了注重欣赏价值(对所有读者而言)和借鉴价值(对写诗和译诗的人而言)而外,还需要兼顾资料价值,方便读者从整体上把握该诗人的成就和发展轨迹。因此,选目和编排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济慈诗选》在这方面非常讲究。从入选的诗歌范围看,济慈所有的代表作品都没有遗漏,尤其令人欣喜的是,《恩弟米安》(“Endymion—APoeticRomance”)和《海披里安》(“Hyperion—AFragment”)这两首长诗有了完整的翻译,这两部作品都是济慈诗艺发展中的里程碑,但国内对它们还研究得很不够,屠岸先生的努力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不太出名但水平很高的诗,比如《致柯斯丘什科》(“ToKosciusko”)等诗,也可加深读者对济慈的认识。这本诗选的编排也很有特色。由于济慈写作生涯的特殊性(好诗集中在一年多的时间之内),如果采用通常的编年式的办法,就只能把水平相对较低的诗作放在前面,容易使读者失去耐心,而书中以体裁为主、时间顺序为辅的编排方式,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公认的杰作——六首颂诗开头,以两首极有分量的长诗压卷,很容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在每一种体裁的内部,济慈诗艺逐渐精进的过程也清楚地呈现出来。
从译文质量看,《济慈诗选》更是让人折服。屠岸先生深知,优秀的翻译家首先是一位一丝不苟的匠人,在“信、达、雅”三者中,“信”始终是基础,如果不能尽可能忠实地反映原作的各要素,即使译作实现了“达”和“雅”,也不能算是成功的翻译,而更近似于创作了。菲茨杰拉德翻译的《鲁拜集》和庞德翻译的中国古诗就是绝佳的例子。它们最终被归为两位诗人的作品,完全是恰当的。“信”首先意味着对原作形式的忠实。新一代译者较少翻译二十世纪以前的西方诗歌,格律是一大障碍。然而,格律诗与自由诗相比,结构、诗思的跳跃、语言的进程都有很多虽难言明却可以感觉到的不同。如果不能严格遵循原诗的格律,译作就很难到达“传神”的要求。翻译济慈的诗作在这方面尤其困难。在济慈短短四五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对诗歌格律的探索在同时代诗人中可能无出其右者。《恩弟米安》是英雄双行体,《海披里安》是素体诗,《无情的妖女》(“LaBelleDamesansMerci”)是民谣体,《圣亚尼节前夕》(“TheEveofSt.Agnes”)是斯宾塞诗节,早期十四行诗是意大利式,晚期是莎士比亚式,六大颂诗是他在十四行诗基础上自创的诗体,每一种格律济慈都运用得极为圆熟。屠岸先生的翻译严格遵循了每一种格律,韵式完全与原作对应,处理音尺时以顿代步(这方面吸收了卞之琳先生的成果),一方面高度忠实于原作,一方面又兼顾了现代汉语的节奏特点,译文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俱佳。现在英美的翻译家翻译格律诗多采用素体诗或者使用半韵(辅音押韵),国内的译者虽多数以格律诗的形式翻译格律诗,但很少完全符合原作的格律。因此,《济慈诗选》在这方面的严谨程度是惊人的。
然而,格律的谨严几乎没有对译文的质量产生任何消极影响。屠岸先生长期以来坚持十四行诗的创作,积累了深厚的功力,格律诗体的翻译已经得心应手。书中的绝大部分诗句都是优美自然的当代汉语。比如《秋颂》(“OdetoAutumn”)的第一节:
雾霭的季节,果实圆熟的时令,
你跟催熟万类的太阳是密友;
同他合谋着怎样使藤蔓有幸
挂住累累果实绕茅檐攀走;
让苹果压弯农家苔绿的果树,
教每只水果都打心子里熟透;
教葫芦变大;榛子的外壳胀鼓鼓
包着甜果仁;使迟到的花儿这时候
开放,不断地开放,把蜜蜂牵住,
让蜜蜂以为暖和的光景要长驻;
看夏季已从粘稠的蜂巢里溢出。
SEASONofmistsandmellowfruitfulness,
Closebosom-friendofthematuringsun;
Conspiringwithhimhowtoloadandbless
Withfruitthevinesthatroundthethatch-eavesrun;
Tobendwithapplesthemoss'dcottage-trees,
Andfillallfruitwithripenesstothecore;
Toswellthegourd,andplumpthehazelshells
Withasweetkernel;tosetbuddingmore,
Andstillmore,laterflowersforthebees,
Untiltheythinkwarmdayswillnevercease;
ForSummerhaso'erbrimm'dtheirclammycells.
由于以顿代步,每行字数大致相等又不完全相同,视觉效果错落有致,匀称而不板滞。朗诵起来也顺畅而灵动,除了没有拗口的词句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音节数的起伏。虽然每行都是五顿,但音节数却有涨落。以顿为单位,每行的音节数分别是:3-2-2-3-2,2-2-3-2-3,2-3-3-2-2,2-2-2-3-2,3-2-2-3-2,3-2-1-4-2,3-2-3-2-3,2-3-4-2-3,2-3-2-3-2,3-2-3-2-3,3-2-3-3-2。11行中只有两行的音节结构是相同的,而且不相邻,所以虽然遵循格律,却丝毫不单调拘谨。可以说,这节译诗在节奏的把握上胜过了很多诗人的格律化新诗。把它和闻一多先生的《死水》相比,能明显看出用顿而不是音节来对应英语诗歌的音尺的确是进步。《死水》虽是佳作,但视觉上过于拘谨,听觉上略显单调。
这段文字之所以自然,还因为词语的质地和感觉很适当。屠岸先生经常探讨归化与洋化的问题。归化就是尽可能地使译作近似于用目标语言创造的作品,洋化就是尽可能地保持原作舶来品的风味。好的翻译作品往往能达到归化和洋化的平衡。在词语这一层次,归化的重要策略就是避免使用拗口或者过分生僻的语汇,而洋化的有效策略就是避免使用固定表达或者过分文学化的词语,保持一定程度的“陌生化”。二者兼顾的办法就是采用提炼的口语。上面的引文中除了“雾霭”一词外,基本上都是鲜活、清新的口语或浅近的书面语,像“变大”、“胀鼓鼓”这样的表达虽然平易,却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原诗近乎雕塑的质感和秋天的饱满感觉。最后四行里面“开放”和“蜜蜂”的重复不仅不觉得不妥,而且读起来非常顺畅,显得驾轻就熟。这些细微处的语感充分地表明,译者不仅是一位熟练的匠人,更是一位优秀的诗人。
济慈的诗歌除了音乐性强之外,善于运用各种互相渗透的感官意象创造出内敛的、浓缩的意境。其画意的典雅与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有相似之处,但后者是一种弥散性的、空灵的意境,济慈的意境却更具质感。在形象性方面,济慈在英诗中除了莎士比亚之外罕有匹敌,这一点非常有利于译成汉语,因为英语等西方语言在音节的丰富性和音乐的流动性方面比较突出,而汉语在形象直观、唤起感官经验方面却有不可比拟的优势。虽然如此,意象丰富的西方诗歌译成汉语,效果往往不理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译者过分堆砌华丽的词藻,而这些华丽的词藻由于在古诗中使用过频,早已失掉了新鲜感,所以读起来不仅没有原汁原味,而且像花间派的余绪。部分法国象征派诗歌的翻译就有这种毛病。屠岸先生的译作却成功地实现了意象的转换。这一方面得益于他对原诗意象质地的把握,一方面也由于他对强修饰性的词语的“疏”与“密”处理得当。修饰过密容易失掉浑成和灵动,修饰过疏又显得太苍白无味。下面这段选自《圣亚尼节前夕》(“TheEveofSt.Agnes”)的译文就很成功:
低语时,他把温暖乏力的手臂
落到她的绣枕上。幽昧的帷帐
罩着她的梦;——这是午夜的魔力,
似冰川,不可能立即融化,消亡:
晶莹的杯盘反射月亮的幽光;
地毯上织着宽阔的金色花边:
看来他永远、永远无法使姑娘
从这强力的魔法中复苏,睁眼;
他默想片刻,竟也沉入了交织的梦幻。
Thuswhispering,hiswarm,unnervedarm
Sankinherpillow.Shadedwasherdream
Bytheduskcurtains:—'twasamidnightcharm
Impossibletomeltasicedstream:
Thelustroussalversinthemoonlightgleam;
Broadgoldenfr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山东日照城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人员及岗位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合伙开店合同
- 房地产交易居间合同样书二零二五年
- 女方申请离婚的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公司整体转让协议范文书二零二五年
- 电工安全知识培训
- 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七上
- 七下第一单元试卷及答案
- 2024中国三峡建工(集团)第二批社会招聘4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消防员训练培训
- 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北京市市级投资基金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 100道凑十法练习习题
- 人教版初中阶段语文古诗词理解性背诵默写汇编
- 内蒙古高中毕业生学籍表毕业生登记表学年评语表成绩单身体健康检查表完整版高中档案文件
- 光电效应和普朗克常数测定实验数据表格
- 重力式桥台计算程序表格
- (完整word版)清表施工方案
- 污水池防腐施工方案改
- 公务用车派车单、车辆维修保养申请单(修订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