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工艺美术简史》课件第十六章 近现代工艺美术_第1页
《外国工艺美术简史》课件第十六章 近现代工艺美术_第2页
《外国工艺美术简史》课件第十六章 近现代工艺美术_第3页
《外国工艺美术简史》课件第十六章 近现代工艺美术_第4页
《外国工艺美术简史》课件第十六章 近现代工艺美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六章

近现代工艺美术1.了解近代工艺美术的背景。2.掌握近代工艺美术中重要的几场艺术运动和思潮。3.熟悉近代工艺美术与社会背景的关系。4.掌握近代工艺美术的总体风格和艺术特色。5.掌握现代主要国家工艺美术的基本状况和特点。6.掌握现代工艺与现代思想意识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学习目标

工艺美术的历史走过新古典主义时期以后,迎来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时期——以工业革命为基础的近代文化时代。在这个时代,随着社会形态、经济和文化结构的巨大变革,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意识和行为方式,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工业革命的发端地欧洲,传统的工艺文化首先遭到了迅猛的冲击。近代工艺美术的产生,是以新兴科学文化、新兴材料,以及近代人们的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为前提的。当然,这里所说的近代工艺美术并非只指忽略实用功能、强调观赏效果的现代派工艺,它包括了新古典主义之后工业革命以来的各种风格的工艺美术——不受工艺材质和加工手段的制约,也不受物质或精神功能的限制,同时又无视任何美学标准的一些新生的工艺文化现象。第一节概述19世纪末,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以威廉·莫里斯(WilliamMorris,1834—1896)为首的“艺术与工艺运动”(TheArts&CraftsMovement),20世纪初风靡全欧的“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装饰艺术运动(ArtDeco),以及1919年在德国诞生的“包豪斯”(Bauhaus),告别了长期以来在欧洲形成的以宫廷为中心的工艺美术状况,迎来了面向广大民众的新兴工艺美术创作的局面。进入20世纪之后,现代工艺文化逐步在欧美等先进的工业国家和区域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和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经济迅速发展,现代工艺美术也随之进入了黄金时代。现代工艺美术毕竟是现代科学文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的产物,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现代工艺文化的结晶。因此,它以多元化、多层面、多角度地体现现代社会状况和新时代风貌为特征,在工艺形式和艺术风格上也表现出多样性。纵观现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1)传统风格——现代人使用现代化材料,表现传统工艺美术的造型与装饰风格,追求怀旧情思和复古意趣。这在任何时代都有所表现。(2)装饰风格——强调工艺美术作品的装饰功能,忽略材质肌理的展现,但实用功能依然占有相当大比重。(3)现代风格——强调工艺美术作品的材质肌理本身的美感效果,同时考虑到一定的实用功能,但忽略装饰性的表现。(4)前卫风格——无视工艺美术作品的实用功能,强调单纯的“美”和“刺激”,强调“视觉冲击力”和工艺家个性的表现,有意改变作品材质肌理的感觉。此类作品已与现代派艺术(雕刻、绘画、装置等)难以区别。自工业革命以后,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工艺美术领域一度陷入了混乱的局面。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万国博览会”(WorldExposition)上,这种工艺制品质量明显下降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一些优秀的艺术家对欧洲工艺美术的衰落状况痛心疾首,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和改革的意见。1859年,新婚不久的莫里斯在伦敦郊外建起了能反映自己美学思想的新居,即著名的“红色之家”(redhouse)。该建筑物和家具的设计是他斯多尼顿事务所的同人菲利普·韦布(PhilipWebb,1831—1951)负责的,而室内装饰和家具布置的设计则是他本人和画家乔兹、马托克斯·布拉奥一起进行的。这个“红色之家”被看作莫里斯运动的母胎,这一群志同道合的艺术家在此基础上于1861年组织了“莫里斯公司”。第二节艺术与工艺运动时期工艺美术莫里斯本人作为一个设计家的天才充分表现在平面设计方面。带有写实的、绘画性的和浮雕般阴影处理的壁纸,如《雏菊》和《果实》(图16-1)等,具有明快的平面性构成和清新的自然主义趣味,代表了他早期设计风格的第二阶段,的变化,人们把它看作其后“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的源泉之一。1888年,莫里斯组织在英国成立了“艺术与工艺展览协会”(TheArtsandCraftsExhibitionSociety)。协会的成员有不少是当时杰出的工艺设计师和建筑师,所以进而兴起了颇具声势的“艺术与工艺运动”。19世纪50年代,欧洲洛可可艺术复兴之风流行,这种变化始于法国。19世纪60年代下半叶,这种风气影响颇大,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一一被复制。瓷器制造者不得不对这些影响做出反应,于是出现了“文艺复兴式”与“哥特式”装饰。然而,这种倾向在器皿上的表现不明显,主要在陶瓷塑像制作时才出现,而且通常是用于胎体,彩饰的典型题材是波形纹饰。瓷器设计者依然采用18世纪盛行的洛可可风格,以保守谨慎的态度,坚持这种使他们在往昔取得过重大成就的风格。然而,欧洲艺术在19世纪中期因受东方,特别是日本艺术影响而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19世纪末的这种工艺美术,将能引起充分研究和阐述,包括整个欧洲在内的各种风格的体系,但是瓷器发展却处于困难的境地。和困扰瓷器生产者的创造性艺术问题形成对比,这个时期生产和装饰工艺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德国,柏林皇家窑于1878年成立了一个在塞格(H.A.Seger)指导下的研究机构,“塞格”这个名字的使用,是同工艺改善联系在一起的。塞格不仅发明了“塞格测温锥”,而且发明了新的釉彩(霁蓝、牛血红),同时受日本陶瓷的启示,发明了釉上彩。瓷器生产离开了以经验为根据的实践,获得了充分的科学依据。艺术与工艺运动时期的木工艺仍以家具制作为主,在造型特征和艺术风格上产生了巨大变革。在莫里斯的工艺思想影响下,手工技艺的精湛和人的思想感情皆体现在各类家具的设计制作中。《温莎椅》(图16-2)就是典型例作。另外,在艺术与工艺运动时期,日本江户时代书院风格的家具及其他工艺制品,为英国等欧洲国家和地区吹进了一股清新典雅的风。一种简洁、实用、冷静、含蓄的家具样式风靡欧洲。《和式架柜》(图16-3)即为优秀范例。“新艺术运动”(ArtNouveau)是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大陆的法国、比利时、德国和奥地利,以及英国掀起的一场新兴艺术运动。“新艺术”一词的由来是1895年12月在巴黎开办了一个名为“新艺术之家”(LaMaisonArtNouveau)的事务所兼画廊,其内部的装饰和所陈列的作品反映了一些艺术家们的共同理想,因而这里也成了法国“新艺术运动”的重要据点。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性质和表现不尽相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特色。譬如他们希望通过艺术家集体的力量去探索现代工艺美术的语言,反对传统的风格,要以新的工艺美术形式表现出时代的特征。尤其是新艺术运动所受到的影响和所形成的艺术特征,更有相互一致的地方。其实,新艺术运动尽管树起了反传统的旗帜,但他们对传统形式的研究和借鉴相当重视,这从他们所建立的形式基础,即花纹的运动和大曲线的结构上面便可看出。这里包括对哥特式的植物纹样的模仿和受巴洛克雕塑形体运动感的启发,以及对洛可可装饰原理和自然主义因素的研究等等,特别是受到日本浮世绘(Ukiyoe)艺术的强烈影响。第三节新艺术运动时期工艺美术一、法国法国新艺术运动的特点是在本国优秀的工艺美术传统的基础之上,产生新的流行样式。当时新艺术运动的中心是巴黎和南锡(Nancy)。1895年12月,萨穆尔·宾(SamuelBing,1850—1905)在巴黎开办了“新艺术之家”,他的协助者有画家兼设计师乔治·德方列(GeorgesdeFenre,1869—1928)、家具设计师尤金·盖拉德(EugeneGaillard,1862—1933)等。德方列设计的广告优美纤细,被誉为女性赞美诗;盖拉德设计的家具注重于曲线、墙纸、彩色玻璃等等,非常杰出,其装饰风格律动感较强,善于采用植物的弯曲纹样作为形式重点,用色泽深浅不同的木材组成装饰镶嵌效果,趣味独特。他们的设计风格已带有新艺术运动的明显特点。在巴黎,新艺术运动的代表建筑家是赫克托·吉马德(HoctorGuimard,1867—1942),1898年,他设计的集体住宅是新样式形成时的代表作品,建筑正面大厅和室内的钢铁结构、花瓷砖及天顶装饰等显示了一定的特色。巴黎地铁入口处的三种基本样式的设计也出自吉马德之手(图16-4),按照他的设计建成的入口处共有一百四十余处,从中可以看出他已注意到设计的规范化在批量制作中的作用。在南锡,以埃米尔·加莱(EmileGalle,1846—1904)为中心的“南锡派”于19世纪90年代初出现,并成为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坚力量。加莱是一位出色的玻璃工艺家,擅长在半透明玻璃器皿上做浮雕式的装饰,做工精美绝伦,被看作近代玻璃工艺史上的巨匠。他的设计具有非对称性(异形)的特点,并擅长应用柔软的线条表现出较强的装饰性效果。他的作品,主要装饰题材是花卉和昆虫,从中可以看出他的设计是同时接受了洛可可和日本美术工艺两方面的影响。另外,加莱还从事过家具和陶瓷器皿的设计,并在“南锡派”中有较大的影响。二、比利时1890年左右的布鲁塞尔艺术活动相当活跃,以莫里斯为代表的英国新装饰设计和法国的绘画都在这里产生着强烈的反响,更何况这里还有优秀的艺术传统可供借鉴。1881年创刊的《近代艺术》和1894年创立的“自由美学社”(TheLibreEsthetique)使比利时的艺术活动在全欧都有一定的影响。1893年,年轻的建筑家维克多·霍塔(VictorHorta,1861—1947)设计的“霍塔旅馆”,以其内部钢铁、石、玻璃和镶嵌材料与技法的完美运用,以及具有律动感的曲线装饰,标志着新艺术运动所崇尚的风格样式在布鲁塞尔的出现。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亨利·凡·德·威尔德(HerryVandeVelde,1863—1905)。他曾是一位专业的新印象派画家,由于受到罗斯金和莫里斯等理论的影响,转而对建筑和装饰艺术产生了狂热的兴趣,并获得卓越成就。1893年,他设计了刺绣《天使的守护》,从这件作品上便可看出他在设计方面所负有的才能三、德国德国的新艺术运动大约是从19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的,它受英、法、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的影响。1895年,德国艺术批评家尤利马斯·迈尔-格拉费(JuliusMeier-Grafe)创办了月刊美术杂志《牧羊神》。翌年,又在慕尼黑创刊了《青年》杂志,为年轻的前导设计家们提供了活动的场所,并因此成为德国青年新艺术运动的名称。年轻的设计家奥托·埃克曼(OttoEckmann,1865—1902)为这些杂志设计了新颖别致的拼合文字和精美插图,同时也成为青年派的代表人物。埃克曼设计制作的挂毯《五只天鹅》(图16-5),以自然流畅的线条组成,生动而富有装饰性。作为青年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赫尔曼·奥布里斯特(HermannObrist,1863—1927)1894年从佛罗伦萨来到慕尼黑的刺绣工场,并在同年举办了个展。他在刺绣设计中追求新的平面设计效果,善于利用植物纹样的变化造成动感,同时又吸收了日本美术中单纯、强烈的因素。1897年,他在慕尼黑创办了“手工艺共同工房”,在这里进行的家具设计工作在当时很有影响。在青年派中较为杰出的设计师是奥古斯特·恩德尔(AugustEndell,1871—1925),他在慕尼黑设计的阿特勒·埃尔维拉住宅(ThehouseofAtelierElvira)非常成功,其正面装饰被认为表现出了“民族大移动时期的日耳曼精神”。同时,他还采用了中国的龙和其他东方式的装饰题材,在整个装饰风格中显然受到奥布里斯特的影响。四、其他国家新艺术运动的真正发源地实际上是在英国,但由于罗斯金和莫里斯理论的影响,新艺术运动在英国所形成的特色有别于欧洲大陆其他国家。它基本上仍然保持着传统的简洁明快的工艺风格,但在平面装饰中更注重于线的运用,尤其是在室内装饰设计中显示了一些新的特色。19世纪末郊外的别墅建筑比较盛行,其室内装饰往往带有清新优雅的效果,常以壁纸和织物作为壁面装饰,上面多绘以树木或鸟类。奥地利19世纪后半期的工艺风格基本上维持着新古典主义的样式,直到19世纪90年代中期才出现了明显的转变。这个转变的重要表现是1895年杰出的建筑家奥托·华格纳(OttoWagner)出版了《近代建筑》一书。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以约瑟夫·霍夫曼(JosefHoffmann,1870—1956)为首组成的命名为“维也纳工场”(TheWienerWerkstatte)的设计集团,曾试图在教育、艺术和产品三方面寻求完美的结合,从而发展新的设计样式。在西班牙,新艺术运动的主要盛行地是卡塔卢尼亚(Catalonia,又译“加泰罗尼亚”),它的代表人物是杰出的建筑家安东尼·高迪(AntoniGaudi,1852—1926)。著名的“圣家族教堂”(TheHolyFamily)为高迪的代表作品。他在建筑设计上展现了对哥特建筑的兴趣,在装饰设计上带有自然主义的趣味,地中海的植物或卡塔卢尼亚风化了的石灰岩常给他带来设计的灵感。他的作品大多具有自由奔放、流畅生动的风格特征。同时,他还在家具设计方面显示了一定的才能,他设计的《长椅》(图16-6)或化妆台等在新艺术运动中别具一格。总之,新艺术风格表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家感到需要影响现代人生活的整个思想。这种风格当时不仅影响到工艺美术,而且影响到建筑、雕塑和绘画。它为获得自由的形式开拓了道路。与此同时,瓷器装饰方面变化最显著,多半因袭时尚式样的植物题材花纹,取代了历史上严谨处理的传统纹样。自然界是赋予近代风格灵感的唯一源泉。1919年4月1日作为现代设计重要起点的包豪斯创立于魏玛城(Weimar),从此开始了欧洲工业时代设计教育的新局面。为包豪斯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的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Gropius,1893—1969),他与米斯·凡德洛(MiesVanDerRohe,1886—1969)和勒·科布西耶(LeCorbusier,1887—1965)被誉为20世纪艺术设计的三大巨匠。魏玛时期奠定了包豪斯的教育基础,并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同步进行的教学方法。包豪斯始终坚持功能第一,形式第二,反对一切传统的痕迹与手工业的表现等多余的矫饰,追求功能优势,追求几何形的简明。而最能体现包豪斯工艺作品风格的是金属制品。《金属壶》(图16-7)即为典型例作。第四节包豪斯时期工艺美术文泽尔·哈布利克(WenzelHablik,1881—1934)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工艺家,他不仅在金属工艺上造诣颇深,而且在染织工艺和绘画艺术方面皆有不凡的成就。他虽然是包豪斯时期的杰出工艺家,但其金属工艺的创作为其后德国现代金属工艺开了先河,他的工艺思想和作品风格,影响了一大批后来的现代工艺美术家。他于1925年创作的《铜器》(图16-8),以几何形体表现了金属制品的华美和高雅。布鲁尔是现代家具工艺的前导大师,他强调家具工艺的“造型与结构的纯粹性”,并最先提出家具生产标准化的问题。他采用钢管作为家具的主要材料,同时结合织物、木材,以及玻璃的运用,打破了模仿和因袭,所做家具造型轻盈优美,结构单纯紧凑,具有良好的功能,并利用材料和加工技术,进行了工艺技巧与美相结合的大胆尝试(图16-9)。德绍时期,包豪斯的编织工厂设备进一步完善。编织品出现了新颖的风格,由丝托兹制作的《编织壁挂》(图16-10)即为优秀例作。这是一幅由亚麻和木棉织成的作品,它利用了几何形的线与面相互交叉、复合,以及排列的疏密、参差和连续等手法,形成了优美而富于变化的抽象画面,产生独特的韵律与节奏之美。1931年,现代建筑和设计大师米斯·凡德洛在格罗皮乌斯的举荐下继任包豪斯校长。凡德洛早年曾与格罗皮乌斯一起在著名的建筑家彼得·贝伦斯(PeterBehrens)的建筑事务所工作过。大战后,他以玻璃摩天大厦、加强混凝土的办公大楼和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的设计等许多优秀作品而在建筑设计界获得了崇高的地位,并且还在家具设计中显示了杰出的才能,他为巴塞罗那大展设计制作的《巴塞罗那椅》(图16-11)造型新颖,色彩调和,简洁大方,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尤其是深褐色的X形的优雅的曲线和橘黄色的靠背与坐垫的处理,显示出作者全新的设计意识和卓越的技能。1932年10月至1933年7月是包豪斯的柏林时期,也是包豪斯在纳粹的统治下渴望争得一线生机的时期。然而,就连包豪斯作为校舍的一间厂房也未能在破坏人类文明的纳粹政权下幸免。1933年7月,包豪斯被迫正式宣告结束。包豪斯短暂而又艰难的历史虽然结束了,但它为近代工艺美术和设计所做出的一系列重大的创造性贡献却被永远载入光辉的史册。尤其是包豪斯的教育体系所形成的全球性影响,是无法估量的。当纳粹政权放逐了包豪斯一大批优秀的艺术教育家以后,康定斯基到了巴黎,克利前往瑞士,其余多去美国,再度从事艺术教育。其中格罗皮乌斯担任了哈佛大学建筑系主任,凡德洛在伊利诺伊工业技术学院任教,而纳吉则在芝加哥又办起了“新包豪斯”。一、德国现代工艺作为包豪斯的诞生地,德国的现代工艺美术取得了极为辉煌的成就。特别是以汉堡为中心的北部德国,在继承优秀的手工艺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包豪斯设计作品的精华,创立了崭新的德国现代工艺模式,一种造型简洁、装饰单纯、实用而美观的工艺美术创作新风迅猛兴起。同时,由于中国、日本等东方国家的文化在欧洲广泛引起兴趣,德国的现代工艺制品中亦不乏东方情趣。德国的现代工艺还有一个特点,即工艺美术制品的设计制作能够彻底面向平民百姓,造型简洁概括,装饰单纯肃穆,同时也不乏艺术性的形式表现和幻想的趣味。第五节西方现代工艺(一)陶瓷工艺德国的现代陶瓷工艺,深受包豪斯作品的影响,特别是擅长陶瓷茶具或咖啡具设计制作的工艺家,基本上承袭了包豪斯的风格,被誉为“包豪斯派”。这个派别制作的陶瓷工艺作品注重使用功能的简便和外形的单纯,因而作品较缺乏装饰性的表现和艺术情趣,看上去较为理智。利布弗里德·伯恩斯蒂尔(LiebfriedeBernstiel,1915—1998)即为包豪斯派杰出代表,她的作品带有浓郁的女性特征,制作细腻入微,深受工艺美术界好评,其艺术风格影响了一批女性陶瓷工艺家。扬·拜特耶斯·范·贝克(JanBontjesvanBeek,1899—1969)的作品在造型和装饰中注入中国及日本陶瓷工艺的形式要素,呈现出别样的风韵。在他的创作生涯中,一直未停止过对东方陶艺真谛的探索,对中国宋代的陶瓷尤其表现出兴趣,创造了一种静穆、高雅、充满个性的艺术风格。莫妮卡·梅策尔(MonikaMaetzel,1917—2010)是一位资深女艺术家,她以德国民间陶瓷工艺的要素为基础,进行大胆的创新,从而形成富有时代气息的陶瓷工艺。作品纹饰饱满厚重、古拙稚朴,宽宽的蓝色边缘,使得作品更加稳重而肃穆,令人耳目一新。另一位女陶艺家安特耶·布吕格曼-布雷克沃尔特(AntjeBruggemann-Breckwoldt,1941—),则以极为现代的艺术语言赋予陶瓷工艺以新意。布雷克沃尔特的代表作《静物·水果盘》(图16-12)即为典型范例。作品充分展示了陶制品本身的材质肌理,无任何附加装饰,以陶泥塑造的水果、瓶及盘子,犹如石雕般精美而浑厚,其静穆的气氛和独特的构成形式,令人浮想联翩。(二)金属工艺德国现代金属工艺,也在包豪斯的基础上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工艺技师,有不少精美的金工作品问世。这些作品总的特点是造型奇异、装饰简括、工艺制作精湛,并且体现了现代气息和前卫意识。从品种上来看,具有实用功能的器皿极少,大都是展示品和佩饰物。阿尔德·霍伊尔(ArndfHeuer,1940—)即为德国典型的现代金属工艺家。他以制作奇形怪状的首饰品而著称。他的作品构思奇巧、富于设计性。他时常做一些令人感到惊奇的首饰,除了能佩戴之外,又可以拼合组装成别致的装饰陈设品,可见作者活跃的思维和强烈的设计意识。与霍伊尔相比,托马斯·施莱德(ThomasSchleede,1946—)的艺术风格显得简洁大方,更具现代感。《手镯》(图16-13)就是施莱德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奇特的造型和精妙的加工技艺,向人们展示了在现代审美意识和现代技术条件下,金属工艺制品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三)染织工艺德国现代染织工艺主要体现在各种风格的织物作品上。这些织物大部分是作为室内装饰用,如窗帘布、沙发套或室内壁挂,也有的作为服饰面料或丝巾等。但不论是哪种风格,现代染织工艺家几乎都是女性,可见染织工艺对女性的吸引力和适合性。安卡·珂露恩克(AnkaKrohnke,1949—)是德国非常著名的织物工艺家,她专门织做带有图画的毛毯,并对许多老的技术进行改良、翻新,获得巨大成功。在丝绸上进行纹饰的印染和描绘,是德国现代染织工艺家们更钟情的事业。在这方面以卡特琳·碧珂(KathrinBick,1954—)、苏尔薇·萨姆哈蓓(SolveigSamhaber,1957—)和安妮特·肖娜维(AnnetteSchoneweg,1949—)等人为代表。她们皆以丝绸的印染和描绘工艺为专长,创造了大量清丽典雅的工艺制品。另外,以米卡·齐默尔曼(MinkaZimmermann)和莫妮卡·希芙尔德(MonicaSchefold,1938—)为代表的染织工艺家们,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创立具有前卫意识的工艺形式。(四)木工艺德国的现代木工艺很有特色:一是作品体积普遍偏小;二是作品皆具有一定的实用功能;三是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简洁大方。从种类上来看,作品主要有木制器皿、家具、首饰品、烟斗、象棋等。木制器皿工艺主要以戈特弗里德·博克尔曼(GottfriedBockelmann,1930—)和女木工艺家韦雷娜·弗里德(VerenaWriedt,1953—)的作品为代表。埃里希·布吕格曼(ErichBruggemann,1928—)也擅长制作木盒及小件家具,他继承了德国北部传统的嵌木工艺技术,并赋予其新的内涵,体现了现代工艺的风范。他的嵌木细工制品不仅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也受到行家们的赞许。英戈·加尔贝(IngoGarbe,1944—)和约恩·普法布(JornPfab,1925—1986)则以制作一些特殊的木工制品而闻名遐迩。善于用木料制作首饰品的木工艺家是布罗德尔·布罗(BroderBurow,1949—),他特别喜欢借助于木工车床制作一些小型木件。因此,他在选料、设计、加工等各个环节都十分注重木件的性能和适应性(五)玻璃工艺玻璃工艺在德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即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到了近代,玻璃工艺进一步发展,并涌现出不少生产基地和大批优秀作品。德国的现代玻璃工艺更加富有时代特征。在众多的玻璃工艺家中,克劳斯·莫耶(KlausMoje,1936—)和他的作品脱颖而出,为德国现代玻璃工艺赢得了荣誉。莫耶的成功主要在于他重新发展了古罗马时期的玻璃镶嵌技术,并在玻璃工艺技术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彩条纹玻璃器皿》即为他的代表作。帕维尔·莫尔纳(PavelMolnar,1940—)、迪特尔·史奈德(DieterSchneider,1953—)和罗德里希·沃尔格穆特(RoderichWohlgemuth,1939—)等人代表了德国现代玻璃工艺的中坚力量,他们的创作十分活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制作过程中特别依靠煤气的火焰来完成玻璃造型,可见他们对火候的把握能力。伊斯高·莫耶-沃尔格穆斯(IsgardMoje-Wohlgemuth,1941—)是一位成功的女性玻璃工艺家。她擅长在玻璃制品上附加装饰,创造出绮丽优雅的风格。(一)陶瓷工艺芬兰有多达上百人的陶瓷工艺家活跃在现代工艺美术的舞台上,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2~3人的小作坊里制作陶瓷,很多人还授课,但是,只有极少数人能依靠手工艺事业和陶瓷工艺来维持生活。所以,很多陶艺家制作的独特的作品,似乎更接近视觉艺术;而工厂生产的陶瓷器皿则具有更大的竞争性。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国际性的工作室制陶运动导致了许多联合车间的产生,它们的生产基于小型的、手工艺性质的系列产品。芬兰的陶瓷工艺家们的训练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充当独立的工作室陶工角色;另一个是在工厂服务中承担专家的职责。总体来说,芬兰的陶瓷文化是年轻的,陶瓷作品也没有成为流行的收藏家们的藏品。二、芬兰现代工艺卡伊·弗兰克(KajFranck,1911—1989)是芬兰现代陶瓷工艺的开拓者之一。二战之后,他不仅创造了日常生活的实用品,也创立了现代陶瓷工艺的长远模式,弗兰克将北欧工艺美术的传统引入日常生活的审美之中,并赋予其社会内涵。弗兰克以餐具的设计制作而闻名芬兰,这不仅表现在他对陶瓷材料的驾驭上,而且反映在他对玻璃材质的把握上。弗兰克的“基尔塔”(Kilta)日用餐具系列于1953年推出,这是一套基本的餐具系列,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各个品种可以配套使用。比如,盘子可以当作小盆的盖子,可以为晚回家吃饭的人把饭留在烤箱里。他创作的《餐具·典雅的早晨》(图16-14),简洁的造型和合理的功能体现了现代人的审美意识和现代工艺的特征。芬兰杰出的现代陶瓷工艺家中,还有一位善于设计制作被称为“故事鸟壶”的大师——卡提·图奥米宁-尼蒂莱(KatiTuominen-Niittyla)。他的幽默诙谐的故事鸟壶(图16-15)是过去若干年里芬兰最畅销的陶瓷产品之一。故事鸟壶造型丰富多变,具有强烈的动势和节律,特别是嘴和把手的处理,犹如现代抽象雕刻,令人产生许多联想。(二)玻璃工艺芬兰现代工艺所表现出来的清澈明净的高雅气质在玻璃制品中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米兰国际设计展览会上,芬兰的玻璃工艺作品曾获得过大奖。玻璃工艺在芬兰可以追溯至17世纪,是这里最古老的工艺种类之一。18世纪,芬兰就已经拥有了著名的玻璃制造厂家。今天,仍如过去一样,芬兰在玻璃方面的专业技能依旧集中在传统的玻璃制品上,这虽然不是高精技术,但仍是一项需要操作熟练自如的技巧。年轻的工艺家们还率先引进了工作室玻璃制作方式,他们已经建立了车间来生产制作小型的、个性化的玻璃工艺品。(三)染织工艺迈亚·伊索拉(MaijaIsola)是芬兰现代印染织物的先驱之一。她一直在玛里麦柯(Marimekko)公司从事纺织品设计工作,1986年她与女儿、染织工艺家克里斯蒂娜·伊索拉(KristinaIsola)一起工作。到了后来女儿克里斯蒂娜也进入玛里麦柯公司从事传统纺织品的设计工作。伊索拉母女的染织作品在充满了女性的温馨浪漫的同时,还透着一股浓浓的儿童艺术的稚气。这在她们的《窗帘布》(图16-16)和《波浪》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四)木工艺芬兰现代木工艺主要体现在家具和器物的制作上。早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阿尔瓦·阿尔托即把制作和弯曲薄木片的技术发展到一个极高的水平。阿尔托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芬兰家具设计造型精练简洁,节俭地使用木材,并制作出光滑而朴素的完美成品。因此,芬兰现代家具保留了小尺度和紧凑的造型。芬兰现代木工艺作品注重材质肌理的展示,强调自然淳朴的风格。许多作品,不仅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而且充满了艺术情趣。如塔比奥·维尔卡拉于1952年制作的《叶形木盘》,颇具典型意义。作品整体似一片完整的叶片,线形优美柔润。盘子上的木纹清新自然,与叶片的外形形成了美妙的对比关系,犹如叶脉一样自然流畅。马尔库·科索宁(MarkkuKosonen)于1994年制作的《柳木筐》,以独特的创意和编织手法,营造了一个新奇而充满原始意蕴的世界。(一)木工艺在挪威众多的木工艺家中,活跃着一支女工艺家的队伍。1983年,莉莲·达莱(LillianDahle,1956—)、伊丽莎白·恩金(ElisabethEildred,1961—)与莉维·米尔德丽德·娅尼丝(LivMildredGjernes,1960—)创立了木工艺创作小组,并冠以“金雨”之称,试图探索一条通向认识“带有松树清香的伟大真理”之路,为挪威现代木工艺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莉维·布拉娃芙(LivBlavarp,1956—)是“金雨”创作组的成员。她制作的项链由雕刻精美的饰片组成,外观呈螺旋状(图16-17)三、挪威现代工艺(二)染织工艺挪威现代染织工艺的发展一直围绕着“材料即信息”、纤维本身就包含内在艺术价值的概念进行。在过去的40年中,挪威的染织艺术家深受一些重大国际展览会的影响,尤其是每两年一次在瑞士洛桑(Lausanne)举行的纺织博览会,给予挪威现代染织工艺家们的创作以极大的启示。挪威染织工艺虽受国外同行业的影响,但其独特的传统仍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现存的最古老的染织艺术品都是中世纪时期遗留下来的。在20世纪,有三位著名的工艺美术家大胆创新,为后来的工艺家们指明了方向。弗里达·汉森(FridaHansen,1854—1931)因创作大量新艺术风格的挂毯而享誉世界。哈娜·瑞根(HannahRyggen,1894—1970)是一位杰出的先锋派艺术家;作为一名“织机诗人”,她总是向观众传达某种信息。辛诺瓦·安克尔·阿尔达(SynnoveAnkerAurdal,1908—2000)把抽象设计引入挪威挂毯编织业中。在这三位工艺大师的引导下,挪威现代染织工艺蓬勃发展,不仅涌现出一批年轻而有实力的工艺家,而且有许多优秀作品问世。其中几位受东方艺术折纸、型染以及扎染手工艺的影响,对染色和打褶工艺颇感兴趣。其他工艺家则对挪威独特的手工艺传统大胆创新,将现代创新思想与古代手工艺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为“新传统主义”。法国现代工艺美术以家具的制作最具特色,在吸收传统家具造型和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创立了崭新的家具形象。1950年由穆尔卡(Mullca)公司制作的《穆尔卡510椅》,即以简洁大方的造型和精美的做工向我们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在法国现代家具工艺制品中,还有一种所谓的“比比凳”非常有趣,它基本上是个筒形,底部带有四个三角形的足。观其外形,能给人带来许多联想。这种凳子轻便、实用、价廉、有趣,是一种功能合理、造型奇特的制品。《里奥·高曼椅》是由XO公司于1991年制作的。椅子由块面状的靠背、坐垫和线条状的扶手和椅腿组成。优美的曲线表现出一种灵巧与柔和的韵味。靠背手椅垫的曲面处理,不仅更加符合人体功能的需要,而且也赋予椅子优美的形式。同年,由克里斯蒂安·阿斯图古维耶设计制作的《达巴东椅》也颇有特色。1992年由巴斯卡尔·穆尔卡设计的《杜蒂·弗律蒂椅》,造型奇异、功能合理、结构严谨、轻便实用,犹如一件别致的现代雕刻。四、法国现代工艺除此之外,1993年由山门公司推出的《母鸡椅》、勒纳·杜马斯于1993年设计制作的《毕巴折叠椅》、德罗·兰多夫妇1993年设计制作的《蝴蝶椅》,都反映了法国现代家具工艺的风采。由这些家具作品可以看出,法国的现代家具工艺似乎已不完全考虑实用功能,还注重造型和用材的标新立异,强调作品的个性和艺术风格,给人以全新的艺术感受和深刻的印象。同时,当我们在观赏这些家具作品时,又能体味到一种浓郁的幽默感。法国的现代玻璃工艺同样表现出清新明快、多姿多彩的风格。在众多的玻璃工艺家中,出生于日内瓦的伊莎贝尔·莫诺(IsabelleMonod,1945—)和出生于布加勒斯特的马泰·奈格莱阿努(MateiNegreanu,1941—)艺术风格独特,《星之山》(图16-18)即为其优秀的例作。除以上两位有代表性的玻璃工艺家外,法国现代玻璃工艺中尚有以器皿和彩绘玻璃为特色的作品,它们代表了法国现代工艺的一个方面。荷兰现代工艺以陶瓷和玻璃的制作而享誉全欧。尤其是玻璃器的制作,造型单纯大方,工艺精美绝伦。贝尔特·弗林因斯(BertFrijns,1953—)即为荷兰有代表性的玻璃工艺家,他制作的《花瓶》格调高雅、造型简括、工艺精湛,其清澈透明的玻璃质感,体现了作者对材料的熟练把握和艺术素养之全面。米凯·格鲁特(MiekeGroot,1949—)是位女性玻璃工艺家,她的作品具有男性般的冷峻,富于阳刚之气,她喜欢用抽象的语汇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时而将玻璃做成像冰一样晶莹透亮的效果,时而又把玻璃的肌理改变为金属般坚硬而厚重的感觉。出生于美国的荷兰玻璃工艺家理查德·麦特那(RichardMeitner,1949—)的创作风格十分独特,造型奇特,做工精致,在局部的处理上颇有新意,使冰冷肃穆的玻璃器充满着生机和情趣。文森特·范·金内克(VincentVanGinneke,1956—)的作品造型大胆夸张,构思奇异,看上去超然而神秘,在荷兰现代玻璃工艺中独树一帜。五、荷兰现代工艺代表荷兰前卫风格玻璃工艺的典型人物是女工艺家辛·范·米尔斯(SienVanMeurs,1953—),她善于将玻璃与石材、金属等材料组合为一体,巧妙利用其对比关系,取得统一和谐而有变化的效果。我们可以从她的《沉没的船》(图16-19)、《门》等作品中领略其前卫艺术的风采。六、捷克现代工艺捷克的现代工艺成就主要反映在玻璃工艺上。20世纪以来,捷克的玻璃工艺在传统制作技术上有了新的发展。米兰·汉德尔(MilanHandl,1952—)即为近年涌现出的一位杰出的玻璃工艺家。他善于以几何形体作为作品的主要造型,并追求色彩的高度单纯。从整体来说,汉德尔的作品具有冷峻肃穆的气质,并伴随着一种神秘色彩。他的作品功能与抽象雕刻一样,是供人们观赏的,它的作用自然也是通过人们的视觉和精神而产生的。《安定性2号》和《类似性》等是汉德尔的代表作品。帕维尔·耶泽克(PavelJezek,1938—)是捷克的一位资深工艺家。他的玻璃制品,体现了他对材料的巧妙利用和组合,因此作品往往使用金属等材料加以搭配,看上去很像是一些工业产品。我们从耶泽克的《塔》《轮》(图16-20)等作品中,便可感悟到作者熟练的工艺技能和独特的审美情趣。七、英国现代工艺进入20世纪,英国工艺美术有了更大发展,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工艺美术迅速崛起。纵观英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发展,有这样几方面的特征:一是陶瓷和玻璃工艺十分兴盛,而金属和木器等工艺则较为衰弱;二是具有实用功能的作品极少,绝大部分作品已成为艺术语言极强的观赏品;三是立体的作品占有主导地位,且造型奇异,做工考究,充满浪漫主义气息。英国现代工艺美术当中,依然是玻璃工艺的成就最为突出,尤其是前卫风格的现代玻璃工艺,反映了英国工艺美术的水平和艺术特色。基斯·布鲁克赫斯特(KeithBrocklehurst,1946—)即为英国杰出的现代工艺美术家。他的作品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超越了单纯的实用性。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带有幽默感的表现形式,为英国现代玻璃工艺注入了新鲜血液。苔萨·珂莱格(TessaClegg,1946—),善于制作玻璃器皿,其作品造型别致、装饰简洁,色彩富于变化,具有完美的艺术形态。她的作品含蓄而圆润、浑厚而饱满,在英国现代玻璃工艺作品中独树一帜。另外一位以器皿造型为主要创作特色的女工艺家安娜·迪金森(AnnaDickinson,1961—),以风格细腻和装饰繁丽而著称,她善于在玻璃制品上镀铜或镀金,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性,丰富作品的材质肌理效果,反映了英国现代玻璃工艺的新风格。另一些工艺家则更加善于以综合材料制作一些佩饰品,风格古朴典雅,造型新奇独特,装饰繁缛精致,具有相当美妙的效果。这些作品看上去时而像玉器,时而像银器,有时又很像是陶瓷,可见作者在材质肌理的处理上独出心裁。基斯·卡明斯(KeithCummings,1940—)的创作即属此类。八、美国现代工艺美国现代工艺美术丰富多彩、缤纷缭乱,充分体现了其高度发达的国民经济和开放的思想文化所带来的活力,同时也反映出工艺美术家们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大胆的创新精神,以及不受传统美学观念和传统文化观念制约的特点。纵观美国现代工艺,大致可以归纳出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作品的表现形式多样,富于变化;二是作品的色彩绚丽多变,富于激情;三是作品的表现内容充满了幽默感和娱乐性;四是作品注重材料的肌理效果和特性;五是作品很少带有实用功能,基本都是以陈设和观赏为目的的前卫风格的工艺品。麦克·J.阿辛布莱纳(MicaelJ.Aschenbrener,1949—)的作品以表现“骨骼”为主,以此来象征战争之恐怖,从而唤起人们的和平意识。我们可通过其《X》和《十字架》等作品领略作者富于哲理的构思。威廉·道格拉斯·卡尔松(WilliamDouglasCarlson,1950—)则以几何形态的现代工艺作品著称。他的作品看上去也像现代雕刻,他与阿辛布莱纳一样,也善于用多种材料进行创作。《对位法》《储蓄》即为其代表作品。詹姆斯·C.瓦特金斯(JamesC.Watkins,1955—)的作品不同于上述两位作者,他善于制作器皿,但做的器皿犹如雕塑,造型变化多端,而且从不在作品上做任何装饰,也不给作品施以任何色彩。他的主导思想是保持工艺作品最本质的材料质感,表现材料之美、技艺之美,最大限度地体现工艺家的个性。《花器》即为其典型的作品,表现手法淋漓酣畅,具有“大写意”风采。在美国现代工艺家中,尚有一批作品风格热烈奔放,色彩绚丽,并且带有浓郁的幽默感和标新立异的创意。应当说,这一风格是美国现代工艺的主流。代表这类风格的资深工艺家代尔·奇胡里(DaleChihuly,1941—),广泛吸收现代雕刻和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所作作品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玻璃制品限制,赋予其崭新的艺术语言。《黄色的威尼斯》《红铜色的威尼斯》等作品即反映了作者的创作思想。苏珊·普拉姆(SusanPlum,1944—)和吉妮·拉芙娜(GinnyRuffner,1952—)都是女性现代工艺家,她们的作品体现了女性细腻温柔的特点,绚丽多彩、清新活泼。不过,女工艺家艾米莉·布洛珂(EmilyBrock,1945—),则表现出与众不同的工艺风格。她以非常理智的艺术手法表现形态复杂的室内陈设。她于1991年创作的《中央食堂》(图16-21)以粉绿色调为主,用金属、石材和玻璃等多种材料制作出精美而写实的餐室,效果十分逼真,特别是其中的家具和摆设的处理,相当精妙,可见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和奇巧的构思。第六节日本与韩国现代工艺一、日本现代工艺(一)染织工艺在日本现代工艺中,各种传统风格的工艺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就整个日本的艺术风貌而言,装饰性的表现是其最大的特点。这一特点又集中反映在日本的工艺美术中。传统风格的染织工艺在继承江户时代的传统基础之上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于新颖的图案形式、工艺手段和装饰色彩方面。现代风格的工艺主要表现在材料和艺术特征上,其以更新的审美标准、构思和方法进行创作,反映出新时代的特征。(二)陶瓷工艺日本的现代陶艺,不论是纤细秀丽的类型,还是粗犷奔放的样式,都蕴含着浓郁的民族特征——都被统一在“禅意”之中。石黑宗麻吕(IshiguroSomaro,1893—1968)于1959年创作的《柿纹瓶》(图16-22),以饱满的造型和强烈的装饰构成,向我们展示了日本现代陶艺的风采。滨田庄司(HamadaShoji,1894—1978)的《方瓶》则以挺拔有力的造型和充满飘逸动感的装饰,显示了陶艺特有的艺术魅力。另外,十一代三轮休雪(1910—2012)的作品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追求,他以粗质的陶料和厚厚的釉色创造出极为奇特的肌理效果,古拙、自然。清水卯一烧制的《柿釉波纹扁罐》(图16-23),创造了极为新奇的艺术效果,具有诗歌般的意境。在日本的现代工艺中,尚有不少近乎现代派雕刻风格的、毫无实用功能的工艺作品,赋予工艺美术以新的生命。在陶艺方面,松井康成(MatsuiYasunari,1927—2003)以奇特的肌理效果创造了诗情浓郁的佳作(图16-24)。(三)漆工艺日本的漆艺在世界工艺中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现代漆艺在古代漆艺的传统基础之上,在造型和装饰方面进入了更为单纯、精练的阶段,反映出时代的风貌。黑泽千春(KurosawaChiharu,1949—)、栗本夏树(KurimotoNatsuki,1961—)等人在漆工艺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造了五彩缤纷的肌理和色彩效果。黑泽创作的屏风色彩丰富、肌理奇特、富于活力,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栗本创作的《生命体》(图16-25),以立体的造型和平面装饰构成一个整体的漆艺作品,色彩对比强烈,造型富于变化,以抽象的语汇表现了深刻的哲理。(四)金属工艺金属工艺也是日本现代工艺中卓有成就的种类,以特殊的材质肌理区别于其他任何工艺,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代表着传统金工风格的工艺家有长野垤志(NaganoShi,1900—1977)、角谷一圭(KakutaniYigui,1904—1999)等人,他们的风格古朴典雅、浑厚坚实。长野的《釜》和角谷的《马纹釜》均体现了这一特征。高村丰周(TakamuraToyochika,1890—1972)创作的花器,造型饱满而单纯,装饰简洁而精致,工艺制作表现出浓烈的现代感(图16-26)。关谷四郎(SekiyaShiro,1907—1994)的作品造型和装饰极为简洁,格调清新高雅。山下恒雄(YamashitaKoo)的《袭》(图16-27)捕捉了猫在刹那间的典型动态。高桥介州的《瑞鸟薰炉》《羊形薰炉》则以生动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展示了现代金工的风韵。(五)其他工艺1.竹木工艺竹木工艺本来主要流行于民间,但其自然质朴的材质肌理效果,吸引了不少工艺大师涉足此道。在他们的手下,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花篮、提盘、箱盒、桌几等,既表现出优美的造型和材质肌理,又反映出精湛的编织、雕刻技艺,观之着实令人倾倒。饭冢琅王干斋(1890—1958)创作的竹编工艺《花篮》,以其精湛的技艺向我们展示了这些自然材料质地的魅力。其设计构思和优美的竹编纹理,使我们享受到了作者纯净的心灵与自然材质的美。2.玻璃工艺被誉为日本现代玻璃工艺先驱的藤田乔平(FujitaTakahira,1921—2004),以其惊人的创造力和精美绝伦的作品,向世人展示了日本传统风采和西方现代情调相结合的玻璃工艺的巨大的魅力。扇田克也(OugitaTsuya,1957—)的作品具有超然静穆的气质,在日本现代玻璃工艺中不同凡响,独具特色。西悦子(EtsukoNishi,1955—)则以艳丽的色彩和别致的形态,展现出玻璃的优美质地和奇妙的艺术效果。她善于用精致的工艺制作一些器皿,《花边笼》(图16-28)即为代表作之一。3.人形工艺人形工艺是日本工艺美术较为典型的代表。鹿儿岛寿藏(1898—1982)善于制作纸塑人形,他的作品生动活泼、设色华丽,具有浓厚的民间气息。《地久》《延寿雏》等是他的代表作。堀柳女(RyujoHori,1897—1984)善于制作一些精巧优美的仕女形象,具有古典主义的风貌。在人形工艺家中,平田乡阳(1903—1981)以精美的衣裳人形的制作而著称。他的代表作《清泉》《长闲》等均可反映出其艺术追求和特色。二、韩国现代工艺(一)现代陶艺韩国现代陶艺注重材质肌理的表现和造型的创新,在装饰方面也进行了新的探索。现代陶艺在类型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器皿造型为主进行创作,在器物外形的线形处理上追求变化,此类作品仍然具有相当的实用功能;另一种则是现代抽象雕刻式的陶艺作品,追求造型上的新奇和独特,并充分展示陶瓷的材质肌理效果,此类作品已完全无视实用功能,它的功用只有展示而供人欣赏,这在一个方面表现了现代工艺的特点。元大正(WonDaejoung)制作的《白地褐色纹球形罐》(图16-29)造型饱满大方,纹饰自由奔放,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它的特色在于器表的处理——在坯体状态时用刮削器将器表削成具有规律性的多棱形斑纹,构成奇特的肌理效果。在雕塑型的现代陶艺作品中,李明纯(LeeMyungshun)的《心声》(图16-30)较具代表性。作者不论在造型处理上,还是在装饰纹样上都有新的表现。类似的风格,还有赵一默、李贤淑、吴恩永等人的作品。(二)现代漆艺从总体来看,韩国现代漆艺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立体的作品占主导地位,漆画较少;二是带有抽象雕刻意味的观赏性作品多,而具有实用功能的传统风格的作品相对较少;三是作品充满了超然而深邃的意蕴,具有静穆与含蓄的气质,表现出东方文化艺术的风韵。从艺术风格看,韩国现代漆艺主要由传统风格、装饰风格、现代风格和前卫风格构成。前卫风格的漆艺作品在韩国现代漆艺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朴茂奉(ParkMoobong,1946—)善于以不同的几何形体构成有变化、有节律感的作品,他的《构成》、《空间96-10》(图16-31)等,庄重而静穆,看上去带有一定的神秘感。他的这种风格,代表了韩国现代漆艺的新潮流。权相五(KwonSangoh,1949—)的《天柱》表现了作者奇特的艺术构思和鲜明的个性,代表了前卫风格漆艺的另一种追求。类似这种风格的还有郑复相(JeongBoksang,1951—)的《树》(图16-32)和《故乡》等作品。郑解朝(JoungHyejo,1945—)的作品大都是以深色几何体上加以艳丽的小色块装饰的手法制成,对比强烈,效果奇妙。女漆艺家洪思钰(HongSaok,1958—)也在前卫风格的漆艺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她追求作品造型的变化和丰富的器表肌理,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在韩国现代漆艺中独树一帜。第七节结语通过对近现代工艺美术发展状况的研究,大致可以用以下几点对其加以概括:(1)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工艺美术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2)由于新兴材质和新兴工艺技术的出现,工艺美术在种类、造型、装饰、色彩以及实用功能等方面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对工艺美术产品的设计制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个体作坊式的生产逐步转向了集体工厂化的流水作业和机械化生产。工艺美术制品的制作工艺和加工过程要求作品趋于造型和装饰上的简洁。(3)近代工艺美术适应民众的日常生活,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联的大量工艺制品得到空前规模的发展。(4)近代工艺美术摒弃了以往那种偏重于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观念,树立了工艺美术要全面服务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工艺美术观念。工艺美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与此同时,在近代审美思想影响下,人们对单纯的工艺造型和简洁的工艺装饰,表现出认同和欣赏。(5)现代工艺缤纷缭乱,丰富多彩,代表了20世纪文化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出现代工艺文化的特征。现代工艺美术反对传统观念,并试图打破实用艺术与纯艺术之间的界限,为传统意义上的工艺美术筑造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6)现代工艺美术注重作品的艺术性表现,更多地强调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