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二十章课件_第1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二十章课件_第2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二十章课件_第3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二十章课件_第4页
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第二十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章虫媒病毒

和出血热病毒第二十章第一节虫媒病毒第一节第一节虫媒病毒概述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蜱等)叮咬人、家畜及野生动物而传播的病毒,具有自然疫源性。对人类有致病性的虫媒病毒有100多种,我国流行的主要有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等。第一节虫媒病毒概述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通过吸第一节虫媒病毒概述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是:①虫媒病毒呈小球状,直径40~70nm,核酸为单股正链RNA,外面是二十面体对称衣壳,最外层为脂质包膜,其上镶嵌有血凝素刺突。②虫媒病毒致病力强,引起的疾病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重。③节肢动物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④所致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第一节虫媒病毒概述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是:①虫媒病毒呈小球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ncephalitisBvirus)简称乙脑病毒,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病原体,于1935年由日本学者首先从脑炎死亡者的脑组织中分离获得,故亦称日本脑炎病毒。乙脑病毒传播范围广,引起疾病死亡率高,幸存者可留下神经性后遗症。随着儿童普遍进行疫苗接种,我国乙型脑炎发病率显著下降。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乙脑病毒呈球形,直径30~40nm。核衣壳外面有一层薄的外膜,表面有突起,为病毒的血凝素刺突,能凝集鹅、鸽及雏鸡的红细胞。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2.培养特性乙脑病毒在地鼠肾、幼猪肾等原代培养细胞及白纹伊蚊传代细胞中均能增殖,并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乙脑病毒最易感的动物为乳鼠,经脑内接种病毒后,3~5天即可发病,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肢体麻痹而死亡。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2.培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3.抗原性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很少变异,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分离的病毒株之间无明显差别。因此,应用疫苗预防效果良好。4.抵抗力乙脑病毒抵抗力较弱,加热56℃经30分钟或100℃经2分钟均可使之灭活;对酸、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及化学消毒剂均敏感。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3.抗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我国乙脑流行高峰期在6—9月,南方偏早,北方偏迟,主要与带病毒蚊虫出现的早晚和密度有关。蚊体可携带乙脑病毒过冬并可经卵传代,故蚊不仅是传播媒介,还是病毒的储存宿主。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家畜和家禽是乙脑病毒的中间宿主和传染源,特别是幼猪。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虽不出现明显症状,但有短暂的病毒血症期。在病毒血症期的动物,可成为更多蚊虫感染病毒的传染源。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在一定外界气温条件下,病毒在被感染的蚊的唾液腺和肠内增殖1~2周后,若蚊叮咬猪、牛、羊、马等家畜或家禽,可导致动物感染。感染的动物再次被叮咬后又形成新的“蚊-动物-蚊”,以此不断循环。若蚊叮咬易感人群,可引起人体感染。乙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也可成为传染源。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所致疾病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表现为隐性或轻型感染,疫区隐性感染在80%左右,只有少数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脑炎。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所致疾病乙脑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结增殖,随后少量病毒进入血液,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液播散至肝、脾,在单核吞噬细胞内继续增殖,随后再次进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所致疾病绝大多数患者病情不再继续发展,成为隐性感染。少数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在脑组织增殖,造成脑实质及脑膜病变,引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痉挛、惊厥、昏迷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可遗留各种后遗症,如瘫痪、痴呆、失语、耳聋等。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免疫性病后或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中和抗体在保护性免疫中起主要作用,完整的血—脑屏障及细胞免疫也有重要作用。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1.病毒学检查乙脑早期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病毒分离后可用已知抗体鉴定,鹅红细胞血凝吸附和致敏感细胞病变也可作为病毒鉴定的指标。但病毒分离阳性率低,故较少用于临床诊断。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1.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2.血清学检查临床诊断一般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乙脑病毒抗体,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用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IgM抗体捕获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若特异性抗体效价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时可确定诊断。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2.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四)防治原则预防乙脑的关键是防蚊灭蚊、疫苗接种和动物宿主的管理。对易感人群,特别是6个月~10岁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乙脑发生率。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因此给幼猪接种疫苗,可控制传染源,降低乙脑发病率。乙脑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使用白虎汤、清瘟败毒饮等中医验方,使乙脑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四)防治原则预防乙脑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登革病毒(denguevirus)是登革热的病原体。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西太平洋、中南美洲地区流行。我国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区均有发生。由于患者患病后有发热、肌肉关节剧痛等症状,故俗称断骨热。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登革病毒(dengueviru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登革病毒为小球形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包膜。按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个血清型,各型病毒间有交叉抗原。登革病毒能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初生小鼠对登革病毒敏感,但用3周鼠或成鼠接种病毒很少出现症状。将病毒接种于猴、猩猩、长臂猿等实验动物,可致隐性感染而不产生症状。(一)生物学性状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登革病毒为小球形单股正链RNA病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人和猴是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伊蚊是传播媒介。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增殖,然后经血液播散,引起发热、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胀、皮肤及内脏器官出血,甚至休克等。一般初次感染病情较轻,1周内恢复;再次感染病情较重,往往出现登革热综合征,病死率达5%~10%,这可能是患者血清中已有特异性抗体的关系。(二)致病性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人和猴是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伊蚊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可取患者发病1~3天血接种白纹伊蚊C6/36细胞株以分离病毒,亦可接种巨蚊成蚊的胸内或巨蚊幼蚊的脑内。血清学试验可查患者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如恢复期血清较早期特异性抗体效价高4倍或4倍以上,则有诊断意义。特异性抗体IgM型抗体检出有助于早期诊断。登革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灭蚊及改善环境卫生、减少蚊虫孳生和对人叮咬。目前,疫苗尚未研制成功。(三)微生物学检查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可取患者发病1~3天血接种白纹伊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forestencephalitisvirus)又称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因该病毒引起的疾病首先在俄罗斯发现,以春夏季发病为主而得名,是森林脑炎的病原体。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我国东北和西北林区有本病流行,为一种蜱传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forest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为球形,直径30~40nm,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外有包膜,含血凝素糖蛋白,核酸为单正链RNA。动物感染范围广,小鼠敏感性高,多种接种途径均能使之感染。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为球形,直径3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蜱是传播媒介。病毒在蜱体内增殖,经卵传代,并可在蜱体内过冬,因此,蜱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在自然疫源地,病毒通过蜱叮咬兽类和野鸟在野生动物间传播;人类进入自然疫源地,被带病毒的蜱类叮咬而受感染。除通过蜱叮咬传播外,病毒还可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病毒的山羊可通过乳汁排出病毒,人饮用生羊奶可致感染。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人类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少数感染者经7~14天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出现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肢体迟缓性瘫痪等症状。重症者可出现发音及吞咽困难、呼吸循环衰竭等延髓麻痹症状,死亡率可高达30%。森林脑炎的预防应以灭蜱和防蜱叮咬为重点,尤其是林区工作者应特别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特异性预防方法是对有关人员接种地鼠肾细胞培养的灭活疫苗。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人类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少数第二节出血热病毒第二节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汉坦病毒(Hantaanvirus)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virus,HFRSV),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此病毒于1978年从韩国汉坦河附近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捕获的黑线姬鼠的肺组织中分离出来,以后又从患者血清中分离得到。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汉坦病毒(Hantaanvi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汉坦病毒呈球形、卵圆形或多形态性,平均直径120nm,核酸类型为单股负链RNA,有长、中、短三个片段,分别编码病毒的RNA多聚酶(L)、糖蛋白(G1、G2)和核衣壳蛋白(NP)(见图20-3)。核衣壳外有双层脂质包膜,包膜上有由G1和G2构成的刺突,具有血凝素活性,可凝集鹅红细胞,并具有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2.培养特性汉坦病毒能在多种传代、原代及二倍体细胞内增殖,实验室常用非洲绿猴肾细胞分离培养该病毒。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细胞病变不明显,故通常需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证实。易感动物有黑线姬鼠、长爪沙鼠、小白鼠及大白鼠等,感染后可在鼠肾及鼠肺等组织中检出大量病毒。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2.培养特性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3.抵抗力汉坦病毒对酸、热的抵抗力弱。60℃经1小时可被灭活,4~20℃时相对稳定,传染性可维持较长时间;在pH<3的环境中易被灭活;对脂溶剂敏感,乙醚、苯酚、丙酮、氯仿等均能将其灭活。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3.抵抗力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HFRS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与鼠类分布和活动有关。我国汉坦病毒的宿主动物有几十种,主要有黑线姬鼠、褐家鼠、长尾仓鼠、野兔、猫、犬等。携带病毒的动物通过唾液、尿、粪排出病毒,污染食物、水、空气等,人或动物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伤口接触等方式传播。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HFRS具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病毒进入人体后,潜伏期约1~2周,起病急,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出血和肾损害,常伴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三红(面、颈、上胸部潮红)。患者可出现眼结膜、咽部及软腭充血,软腭、腋下、前胸等处也有出血点。典型的临床过程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病毒进入人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发病机制:汉坦病毒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免疫细胞有较强的吞嗜性和侵袭力,除病毒可直接引起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舒缩功能和微循环障碍外,还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病理有关。病毒抗原与其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小血管壁和肾小球基底膜等组织,激活补体,导致血管、肾脏的免疫病理损伤,引起出血。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发病机制: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汉坦病毒感染后,发病1~2天即可出现特异性IgM,第7~10天达高峰。IgG抗体在第3~4天出现,第10~14天达高峰,可持续多年。病后免疫力持久。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汉坦病毒感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1.病毒分离与鉴定在具有严格隔离条件的实验室,患者急性期血清、病死者的器官及被感染动物的肺、肾组织,均可用于病毒分离和抗原检测。将待检标本接种细胞培养,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检测细胞质内的病毒抗原。标本接种黑线姬鼠、大鼠或初生乳鼠后,可在肺组织中查到特异性病毒抗原。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1.病毒分离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2.血清学诊断用感染汉坦病毒的鼠肺抗原片或细胞培养抗原片,检测患者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或IgG抗体,单份血清IgM阳性或双份IgG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者,均有诊断意义。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2.血清学诊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四)防治原则预防汉坦病毒感染主要采取灭鼠、防鼠、灭虫、消毒和个人防护等措施。对患者采取早发现、早治疗和就近治疗的处理原则。对患者的排泄物和污染物严格消毒。我国应用金黄地鼠肾细胞培养汉坦病毒制备精制纯化灭活疫苗,人体接种后无不良反应并能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四)防治原则预防汉坦病毒感染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又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是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出血热患者的血液、尸体脏器及疫区捕获的硬蜱中分离获得的。该病毒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90~120nm,核酸为单股正链RNA,核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外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能用鸡胚分离传代,抵抗力与汉坦病毒相似。1~4天龄乳鼠对本病毒易感。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又称克里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和明显的季节性。野生啮齿动物(如子午沙鼠、塔里木兔)和家畜(如羊、骆驼、牛、马等)是主要的储存宿主。硬蜱是该病毒的传播媒介,亦是储存宿主,病毒可经蜱卵传代。每年4—5月,蜱大量繁殖,也是发病的高峰期。人被带病毒的蜱咬伤后,经5~7天潜伏期发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全身疼痛、中毒症状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有鼻出血、呕血、血尿及蛋白尿。病后机体可产生多种抗体,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防治措施主要包括:①防蜱叮咬和灭蜱。②对患者严格隔离治疗,患者血液、分泌物、排出物等要消毒处理。③医务人员要加强防护,防止感染。我国已成功研究出精制灭活乳鼠脑新疆出血热疫苗,该疫苗安全有效。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防治措施主要包括:①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三、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引起的Ebola出血热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高热、疼痛、全身广泛性出血、多器官功能性障碍、休克,死亡率高达50%~90%。因1976年首次在扎伊尔北部的Ebola河附近暴发流行,故命名为Ebola病毒。Ebola病毒属丝状病毒科,直径80nm,核衣壳螺旋对称,外有类脂包膜,包膜上有糖蛋白刺突。病毒基因组为单负链RNA,长约12.7kb,编码7种蛋白。Ebola病毒可感染猴、乳鼠、田鼠、豚鼠,可引起动物死亡。Ebola病毒抵抗力不强,但室温条件下可稳定保持传染性。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三、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Ebolavi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三、埃博拉病毒.Ebola病毒在猴群中传播,通过猴传给人,并在人群中流行。传播途径主要有密切接触传播、注射传播和空气传播。病毒从皮肤黏膜侵入宿主,在细胞质中复制,产生大量病毒,在肝、脾、肺、淋巴结中引起广泛组织坏死。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三、埃博拉病毒.Ebola病毒在猴群中传播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三、埃博拉病毒.Ebola病毒可破坏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损伤,造成广泛出血及低血量性休克。Ebola病毒感染潜伏期为5~10天,临床特征是突发起病、高热、头疼、肌痛、乏力,进而出现呕血、黑便、瘀斑、黏膜出血等,患者常死于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三、埃博拉病毒.Ebola病毒可破坏内皮细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三、埃博拉病毒.微生物检查要做好安全防御措施,标本采集和处理必须在安全防护的实验室进行。可直接免疫荧光染色,用ELISA法检测病毒抗原、抗体;也可用RT-PCR技术扩增分泌物中的病毒基因组。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三、埃博拉病毒.微生物检查要做好安全防御措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三、埃博拉病毒.Ebola出血热尚无有效的疫苗,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发现患者要立即隔离,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及接触过的物品须严格消毒,尸体应立即深埋或火化。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三、埃博拉病毒.Ebola出血热尚无有效的本章小结本章小结虫媒病毒是指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蜱等)叮咬人、家畜及野生动物而传播的病毒,具有自然疫源性。乙脑病毒是乙脑的病原体,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家畜和家禽是乙脑病毒的中间宿主和传染源,特别是幼猪。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只有少数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脑炎。预防乙脑的关键是防蚊灭蚊、疫苗接种和动物宿主的管理;对易感人群,特别是6个月~10岁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本章小结本章小结虫媒病毒是指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蜱等)叮本章小结本章小结登革病毒是登革热的病原体。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预防措施主要是灭蚊及改善环境卫生、减少蚊虫孳生和对人叮咬。森林脑炎病毒是森林脑炎的病原体,森林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森林脑炎的预防应以灭蜱和防蜱叮咬为重点;特异性预防方法是对有关人员接种地鼠肾细胞培养的灭活疫苗。本章小结本章小结登革病毒是登革热的病原体。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汉坦病毒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HFRS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起病急,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出血和肾损害,常伴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三红(面、颈、上胸部潮红)。预防汉坦病毒感染主要采取灭鼠、防鼠、灭虫、消毒和个人防护等措施,可接种精制纯化灭活疫苗。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汉坦病毒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HFRS具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新疆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和明显的季节性。临床表现以发热、全身疼痛、中毒症状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为主要特征,精制灭活乳鼠脑新疆出血热疫苗安全有效。埃博拉病毒引起的Ebola出血热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有密切接触传播、注射传播和空气传播。尚无有效的疫苗,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新疆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严格的地区Thanks!Thanks!第二十章虫媒病毒

和出血热病毒第二十章第一节虫媒病毒第一节第一节虫媒病毒概述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通过吸血的节肢动物(蚊、蜱等)叮咬人、家畜及野生动物而传播的病毒,具有自然疫源性。对人类有致病性的虫媒病毒有100多种,我国流行的主要有乙型脑炎病毒、登革热病毒、森林脑炎病毒等。第一节虫媒病毒概述虫媒病毒(arbovirus)是指通过吸第一节虫媒病毒概述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是:①虫媒病毒呈小球状,直径40~70nm,核酸为单股正链RNA,外面是二十面体对称衣壳,最外层为脂质包膜,其上镶嵌有血凝素刺突。②虫媒病毒致病力强,引起的疾病潜伏期短、发病急、病情重。③节肢动物是病毒的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④所致疾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性。第一节虫媒病毒概述虫媒病毒的共同特点是:①虫媒病毒呈小球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encephalitisBvirus)简称乙脑病毒,是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病原体,于1935年由日本学者首先从脑炎死亡者的脑组织中分离获得,故亦称日本脑炎病毒。乙脑病毒传播范围广,引起疾病死亡率高,幸存者可留下神经性后遗症。随着儿童普遍进行疫苗接种,我国乙型脑炎发病率显著下降。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结构乙脑病毒呈球形,直径30~40nm。核衣壳外面有一层薄的外膜,表面有突起,为病毒的血凝素刺突,能凝集鹅、鸽及雏鸡的红细胞。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2.培养特性乙脑病毒在地鼠肾、幼猪肾等原代培养细胞及白纹伊蚊传代细胞中均能增殖,并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乙脑病毒最易感的动物为乳鼠,经脑内接种病毒后,3~5天即可发病,表现为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肢体麻痹而死亡。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2.培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3.抗原性乙脑病毒抗原性稳定,只有一个血清型,很少变异,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分离的病毒株之间无明显差别。因此,应用疫苗预防效果良好。4.抵抗力乙脑病毒抵抗力较弱,加热56℃经30分钟或100℃经2分钟均可使之灭活;对酸、乙醚、氯仿等脂溶剂及化学消毒剂均敏感。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一)生物学性状3.抗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我国乙脑流行高峰期在6—9月,南方偏早,北方偏迟,主要与带病毒蚊虫出现的早晚和密度有关。蚊体可携带乙脑病毒过冬并可经卵传代,故蚊不仅是传播媒介,还是病毒的储存宿主。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家畜和家禽是乙脑病毒的中间宿主和传染源,特别是幼猪。动物感染乙脑病毒后,虽不出现明显症状,但有短暂的病毒血症期。在病毒血症期的动物,可成为更多蚊虫感染病毒的传染源。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在一定外界气温条件下,病毒在被感染的蚊的唾液腺和肠内增殖1~2周后,若蚊叮咬猪、牛、羊、马等家畜或家禽,可导致动物感染。感染的动物再次被叮咬后又形成新的“蚊-动物-蚊”,以此不断循环。若蚊叮咬易感人群,可引起人体感染。乙脑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也可成为传染源。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1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所致疾病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绝大多数表现为隐性或轻型感染,疫区隐性感染在80%左右,只有少数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生脑炎。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所致疾病乙脑病毒侵入人体后,先在局部血管内皮细胞及淋巴结增殖,随后少量病毒进入血液,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病毒随血液播散至肝、脾,在单核吞噬细胞内继续增殖,随后再次进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临床上表现为发热、寒战、头痛及全身不适等症状。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所致疾病绝大多数患者病情不再继续发展,成为隐性感染。少数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毒可穿过血—脑脊液屏障在脑组织增殖,造成脑实质及脑膜病变,引起高热、剧烈头痛、呕吐、痉挛、惊厥、昏迷等症状。治疗不及时可遗留各种后遗症,如瘫痪、痴呆、失语、耳聋等。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2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免疫性病后或隐性感染后均可获得牢固的免疫力。中和抗体在保护性免疫中起主要作用,完整的血—脑屏障及细胞免疫也有重要作用。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3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1.病毒学检查乙脑早期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病毒分离后可用已知抗体鉴定,鹅红细胞血凝吸附和致敏感细胞病变也可作为病毒鉴定的指标。但病毒分离阳性率低,故较少用于临床诊断。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1.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2.血清学检查临床诊断一般检测患者血清中特异性乙脑病毒抗体,取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用血凝抑制试验、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IgM抗体捕获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若特异性抗体效价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时可确定诊断。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2.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四)防治原则预防乙脑的关键是防蚊灭蚊、疫苗接种和动物宿主的管理。对易感人群,特别是6个月~10岁儿童进行疫苗接种可显著降低乙脑发生率。猪是乙脑病毒的主要传染源和中间宿主,因此给幼猪接种疫苗,可控制传染源,降低乙脑发病率。乙脑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我国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法,使用白虎汤、清瘟败毒饮等中医验方,使乙脑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第一节虫媒病毒一、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四)防治原则预防乙脑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登革病毒(denguevirus)是登革热的病原体。登革热是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西太平洋、中南美洲地区流行。我国广东、海南及广西等地区均有发生。由于患者患病后有发热、肌肉关节剧痛等症状,故俗称断骨热。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登革病毒(dengueviru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登革病毒为小球形单股正链RNA病毒,有包膜。按抗原结构的不同,可分为四个血清型,各型病毒间有交叉抗原。登革病毒能在多种组织细胞中增殖,并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初生小鼠对登革病毒敏感,但用3周鼠或成鼠接种病毒很少出现症状。将病毒接种于猴、猩猩、长臂猿等实验动物,可致隐性感染而不产生症状。(一)生物学性状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登革病毒为小球形单股正链RNA病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人和猴是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伊蚊是传播媒介。病毒通过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在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增殖,然后经血液播散,引起发热、肌肉和关节酸痛、淋巴结肿胀、皮肤及内脏器官出血,甚至休克等。一般初次感染病情较轻,1周内恢复;再次感染病情较重,往往出现登革热综合征,病死率达5%~10%,这可能是患者血清中已有特异性抗体的关系。(二)致病性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人和猴是登革病毒的自然宿主,伊蚊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可取患者发病1~3天血接种白纹伊蚊C6/36细胞株以分离病毒,亦可接种巨蚊成蚊的胸内或巨蚊幼蚊的脑内。血清学试验可查患者血凝抑制抗体、补体结合抗体,如恢复期血清较早期特异性抗体效价高4倍或4倍以上,则有诊断意义。特异性抗体IgM型抗体检出有助于早期诊断。登革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主要是灭蚊及改善环境卫生、减少蚊虫孳生和对人叮咬。目前,疫苗尚未研制成功。(三)微生物学检查第一节虫媒病毒二、登革病毒可取患者发病1~3天血接种白纹伊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forestencephalitisvirus)又称俄罗斯春夏脑炎病毒,因该病毒引起的疾病首先在俄罗斯发现,以春夏季发病为主而得名,是森林脑炎的病原体。该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我国东北和西北林区有本病流行,为一种蜱传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forest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为球形,直径30~40nm,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外有包膜,含血凝素糖蛋白,核酸为单正链RNA。动物感染范围广,小鼠敏感性高,多种接种途径均能使之感染。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病毒为球形,直径3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蜱是传播媒介。病毒在蜱体内增殖,经卵传代,并可在蜱体内过冬,因此,蜱既是传播媒介,又是储存宿主。在自然疫源地,病毒通过蜱叮咬兽类和野鸟在野生动物间传播;人类进入自然疫源地,被带病毒的蜱类叮咬而受感染。除通过蜱叮咬传播外,病毒还可通过消化道传播,感染病毒的山羊可通过乳汁排出病毒,人饮用生羊奶可致感染。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森林脑炎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人类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少数感染者经7~14天潜伏期后突然发病,出现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肢体迟缓性瘫痪等症状。重症者可出现发音及吞咽困难、呼吸循环衰竭等延髓麻痹症状,死亡率可高达30%。森林脑炎的预防应以灭蜱和防蜱叮咬为重点,尤其是林区工作者应特别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特异性预防方法是对有关人员接种地鼠肾细胞培养的灭活疫苗。第一节虫媒病毒三、森林脑炎病毒.人类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少数第二节出血热病毒第二节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汉坦病毒(Hantaanvirus)又叫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emorrhagicfeverwithrenalsyndromevirus,HFRSV),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原体,属于布尼亚病毒科的汉坦病毒属。此病毒于1978年从韩国汉坦河附近流行性出血热疫区捕获的黑线姬鼠的肺组织中分离出来,以后又从患者血清中分离得到。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汉坦病毒(Hantaanvi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汉坦病毒呈球形、卵圆形或多形态性,平均直径120nm,核酸类型为单股负链RNA,有长、中、短三个片段,分别编码病毒的RNA多聚酶(L)、糖蛋白(G1、G2)和核衣壳蛋白(NP)(见图20-3)。核衣壳外有双层脂质包膜,包膜上有由G1和G2构成的刺突,具有血凝素活性,可凝集鹅红细胞,并具有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1.形态与结构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2.培养特性汉坦病毒能在多种传代、原代及二倍体细胞内增殖,实验室常用非洲绿猴肾细胞分离培养该病毒。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后,细胞病变不明显,故通常需采用免疫学方法检测证实。易感动物有黑线姬鼠、长爪沙鼠、小白鼠及大白鼠等,感染后可在鼠肾及鼠肺等组织中检出大量病毒。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2.培养特性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3.抵抗力汉坦病毒对酸、热的抵抗力弱。60℃经1小时可被灭活,4~20℃时相对稳定,传染性可维持较长时间;在pH<3的环境中易被灭活;对脂溶剂敏感,乙醚、苯酚、丙酮、氯仿等均能将其灭活。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一)生物学性状3.抵抗力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HFRS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与鼠类分布和活动有关。我国汉坦病毒的宿主动物有几十种,主要有黑线姬鼠、褐家鼠、长尾仓鼠、野兔、猫、犬等。携带病毒的动物通过唾液、尿、粪排出病毒,污染食物、水、空气等,人或动物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伤口接触等方式传播。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HFRS具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病毒进入人体后,潜伏期约1~2周,起病急,典型的临床表现为高热、出血和肾损害,常伴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及三红(面、颈、上胸部潮红)。患者可出现眼结膜、咽部及软腭充血,软腭、腋下、前胸等处也有出血点。典型的临床过程包括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病毒进入人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发病机制:汉坦病毒对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免疫细胞有较强的吞嗜性和侵袭力,除病毒可直接引起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损伤、血管通透性增高、血管舒缩功能和微循环障碍外,还与病毒感染引起的免疫病理有关。病毒抗原与其抗体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小血管壁和肾小球基底膜等组织,激活补体,导致血管、肾脏的免疫病理损伤,引起出血。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发病机制: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汉坦病毒感染后,发病1~2天即可出现特异性IgM,第7~10天达高峰。IgG抗体在第3~4天出现,第10~14天达高峰,可持续多年。病后免疫力持久。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二)致病性与免疫性汉坦病毒感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1.病毒分离与鉴定在具有严格隔离条件的实验室,患者急性期血清、病死者的器官及被感染动物的肺、肾组织,均可用于病毒分离和抗原检测。将待检标本接种细胞培养,用免疫荧光抗体染色检测细胞质内的病毒抗原。标本接种黑线姬鼠、大鼠或初生乳鼠后,可在肺组织中查到特异性病毒抗原。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1.病毒分离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2.血清学诊断用感染汉坦病毒的鼠肺抗原片或细胞培养抗原片,检测患者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或IgG抗体,单份血清IgM阳性或双份IgG抗体有4倍或4倍以上增高者,均有诊断意义。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三)微生物学检查2.血清学诊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四)防治原则预防汉坦病毒感染主要采取灭鼠、防鼠、灭虫、消毒和个人防护等措施。对患者采取早发现、早治疗和就近治疗的处理原则。对患者的排泄物和污染物严格消毒。我国应用金黄地鼠肾细胞培养汉坦病毒制备精制纯化灭活疫苗,人体接种后无不良反应并能产生较高的中和抗体。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一、汉坦病毒(四)防治原则预防汉坦病毒感染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又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是从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出血热患者的血液、尸体脏器及疫区捕获的硬蜱中分离获得的。该病毒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90~120nm,核酸为单股正链RNA,核衣壳为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外有包膜,表面有血凝素,能用鸡胚分离传代,抵抗力与汉坦病毒相似。1~4天龄乳鼠对本病毒易感。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病毒又称克里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有严格的地区性和明显的季节性。野生啮齿动物(如子午沙鼠、塔里木兔)和家畜(如羊、骆驼、牛、马等)是主要的储存宿主。硬蜱是该病毒的传播媒介,亦是储存宿主,病毒可经蜱卵传代。每年4—5月,蜱大量繁殖,也是发病的高峰期。人被带病毒的蜱咬伤后,经5~7天潜伏期发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全身疼痛、中毒症状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为主要特征,严重者有鼻出血、呕血、血尿及蛋白尿。病后机体可产生多种抗体,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新疆出血热是一种自然疫第二节出血热病毒二、新疆出血热病毒.防治措施主要包括:①防蜱叮咬和灭蜱。②对患者严格隔离治疗,患者血液、分泌物、排出物等要消毒处理。③医务人员要加强防护,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