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生平及基本理论课件_第1页
阿德勒生平及基本理论课件_第2页
阿德勒生平及基本理论课件_第3页
阿德勒生平及基本理论课件_第4页
阿德勒生平及基本理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卑与超越

——A·阿德勒(AlfredAdler)小组成员:于滢王晓娟宋炳宏熊郁饶丽娟阿德勒生平及基本思想介绍简历中文名: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英文名:Alfred·Adler籍贯: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郊区国籍:奥地利民族:犹太人出生年月:1870年2月17日去世年月:1937年职业:精神病学家、医学博士称号: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阿德勒的主要著作《神经症的性格》(1974,1912)《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补偿的研究》(1917)《理解人类本性》(1957,1918)《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1971,1919)《生活的科学》(1969,1927)《自卑与超越》(1960,1932)《神经症问题》(1964,1932)自卑与超越《自卑与超越》内容简介: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没有一个人对其现时的地位感到满意;对优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的通性。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超越自卑、关键在于正确对待职业、社会和性,在于正确理解生活。那些自幼就有器官缺陷或被娇纵、被忽视的儿童,以后在生活中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家长和教师应培养他们对他人、对社会的兴趣,使他们真正认识“奉献乃是生活的真正意义”。这样,他们就能够从自卑走向超越。

第一章生活的意义

第二章心灵与肉体

第三章自卑感与优越感

第四章早期的记忆

第五章梦

第六章家庭的影响

第七章学校的影响

第八章青春期的引导

第九章犯罪及预防

第十章职业问题

第十一章个体与社会

第十二章爱情与婚姻阿德勒生平自卑的童年生活①A·阿德勒(AlfredAdler),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郊外一个谷商的家庭中,排行第二。他的家庭富裕,全家都热爱音乐,但是他却认为他的童年生活并不快乐,不快乐的原因来自他的哥哥,他觉得自己不管怎样努力都赶不上哥哥的成就。他患有佝偻病,直到4岁才会走路,行动不便,因此他哥哥的蹦跳活跃使他自形惭愧,而觉得自己又小又丑,事事都比不上他的哥哥。在家中母亲似乎偏爱哥哥,但阿德勒与父亲正处融洽。阿德勒没有让身体上的缺陷压倒自己,相反,这刺激了他的上进心。阿德勒喜欢交游,结交各种各样的朋友,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也总是试图超过他的哥哥。他的父亲鼓励他说:“阿德勒,你必须不相信任何事。”就是告诉他,不能让眼前的困境束缚住自己,不能相信当下的困难就是人的一生,而要勇于突破,大胆地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这种坚强的信条造就了阿德勒一生的功名。

阿德勒生平自卑的童年生活②5岁时的一次遭遇几乎改变了他的一生。那年,他患上了致命的肺炎,医生认为他快死了,家人也不抱什么希望。但几天后,他竟奇迹般地康复了。这场病加上他3岁时大弟弟的死亡使他萌生了要当一名医生的愿望,他要用这个生活目标去克服童年的苦恼和对死亡的恐惧。所以,尽管他很喜欢音乐,也对许多艺术门类有很深的造诣,他还是选择了心理医生的职业,他许多个体心理学的观点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的这一遭遇。

阿德勒5岁时上小学,9岁时进入弗洛伊德14年前上过的中学。中学毕业后,阿德勒如愿以偿,进入维也纳医学院,系统学习了有关心理学、哲学的知识,并受到良好的医学训练。阿德勒生平愿望达成的青年期及好友及老师弗洛伊德后来阿德勒进了维也纳大学,1895年得到了医学学位,两年后,他和来自俄国的留学生蒂诺菲佳娃娜(RaissaTinofejewna)结了婚。阿德勒曾经熟读弗洛伊德所著的《梦的解析》一书,他认为它对于了解人性有莫大的贡献。有一度,他曾在维也纳一本著名的刊物上,写文章辩护弗洛伊德的观点,结果弗氏写信给他,邀请他加入弗氏所主持的讨论会。虽然他的观点与弗氏迥然不同,但是,他仍然在1902年加入了弗氏的集团。此后,他即成为这一集团的领导人之一,饱受弗氏的赞誉,并继承弗氏之后,成为维也纳心理分析学会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学刊的编辑。

阿德勒生平阿德勒与弗洛伊德②以后A·阿德勒体会到:不管有无器官上的缺陷,儿童的自卑感总是一种普遍存在事实;因为他们身体弱小,必须信赖成人生活,而且一举一动都要受成人的控制之故。当儿童们利用这种自卑感作为逃避他们能够做的事情的借口时,他们便会发展出神经病的倾向。如果这种自卑感在以后的生活中继续存在的下去,它便会构成“自卑情结”。因此,自卑感并不是变态的象征,的一大贡献,可是却觉得它未谈及本我和超我而是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种正常的发展过程。

此时,弗洛伊德将A·阿德勒的观点认为是对自我心理学等部分,而且所谓的补偿作用也只是自我一种功能而已。这时候,A·阿德勒的观点尚未自成一个独立的系统,然而,当A·阿德勒主张补偿作用是其中心思想时,两人便势同水火了阿德勒生平阿德勒VS弗洛伊德在和弗洛伊德决裂之后,A·阿德勒便摒弃了弗氏泛性论的心理观点,他讥之为对性的迷信,并以社会的概念来解释男性钦羡。他并不否认潜意识动机的实在性,但是他比弗氏更重视自我的功能。他也不否认梦的解释有其重要性,不过他却认为梦是解决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而不是象弗氏那样,事事都以性来解释。例如奥迪帕斯情结的发生,他也认为史是被宠坏孩子对母亲的依赖而已。当然,性欲是存在的,不过它和饥饿或口渴样,这种生物上的因素只有在追求优越地位时,才能进入心理学的领域。阿德勒生平移民与早逝1932年后阿德勒在奥地利的临床讲义大部分被禁止,这是因为他身为犹太后裔的关系。为此阿德勒来到了美国长岛医院担任美国医学心理学的第一讲师,并定居NewYork。1937年在赴苏格兰阿伯丁做旅行讲演时因突发性心脏病逝世。然而他所创立的个体心理学说却并没有因此而没落,被这个新弗洛伊德派学说所吸引的人继续着阿德勒的工作。到目前为止的很多地方都存在着继承阿德勒工作的团的,一个名为阿德勒学校的专业心理学机构运作已久;被称为阿德勒protégé(拥护者)的戴克斯(RudolfDreikurs)成立了位于芝加哥的阿德勒研习会;旧金山和西北华盛顿的阿德勒学会,都是阿德勒最初教学以及精神疗法的风格体现。同时亦有各种不同地方的组织以阿德勒学说为基础定位社会个体以及福利。阿德勒的生平年表(1870~1937)1870年出生于维也纳,排行第二。父母皆为犹太人。1875年得了严重肺癌,痊愈后后决定当医生。1895年进入维也纳大学取得医学博士,为一眼科医生。1902年参加佛洛依德所主持的研讨会。1911年因与佛洛依德理念不合而离开佛氏。之后走向个体心理学之路。1912年发表论文「神经质性格」,奠定个体心理学派的基础。1919年建立「学校心理卫生中心」。1924年在维也纳召开第一届个体心理学大会。1926年将个体心理学介绍到美国。1927年出版「个体心理学的理论与实务」及「了解人性」。1931年在维也纳创办第一个个体心理学实验学校。1935年定居美国,并开业为精神科医师。1937年心脏病突发,逝于苏格兰亚伯丁市的街道上。阿德勒的基本思想及理论个体心理学自卑与补偿℗追求优越生活风格℗社会兴趣℗创造性自我心理治疗观阿德勒的基本思想及理论个体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并非强调个别差异的心理学。他所指的个体是一个与社会,与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个有自己独特目的,寻求人生意义,追求未来理想的和谐整体。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强调个体应在正确理解生活意义的基础上,进行积极的心理补偿,学会合作之道,培养健康的社会兴趣,从而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阿德勒的基本思想及理论追求优越①追求优越(StrivingforSuperiority):它是对完美或优越的永无止境的追求。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奋力追求的目标就是优越。是"生命的基本事实。"阿德勒早期的观点中,追求优越就是追求更多的攻击,力量或男性品质。后来,他把追求个人优越改为对社会完美的追求。

优越情结(superioritycomplex)如果一个人只追求自己的优越而忽视其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则表现为优越情结:专横跋扈,爱虚荣,言过其实,骄傲自大,自以为是。阿德勒主张,每个人一生下来就有一种自卑感。弱小无助的儿童依赖于更强壮的成年人照料才能生存下来,这就是自卑感的证明。阿德勒认为,这种感觉樗着人生一开始就为克服自卑感而抗争。他把这种抗争叫做寻求优越。弗洛伊德根据性和攻击来描述人的动机,而阿德勒则认为,寻求优越是人生的推动力,所有其他动机都可归入其中。阿德勒的基本思想及理论创造性自我定义:创造性自我(CreativeSelf)是人格的自由成分。它使得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风格和虚构目标之间进行选择。人不仅是遗传和环境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可

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地作用于这些影响。意义:创造性自我是阿德勒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

一个方面。也是存在主义哲学观在心理学上的最

初阐发。由来:阿德勒反对弗氏把人看作完全由生物和环境影响决定的,而主张人能够自由决定其生活风格,主动把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结合进来变成自己人格的一部分。阿德勒的基本思想及理论心理治疗观

神经症产生的两个因素:病人所确立的生活目标不符合实际;健康的个体应该有发展良好的社会兴趣,而不健康的个体则没有。心理治疗的目的是让患者对自己的生活风格有全面透彻的了解,建立起社会兴趣。评价一个人生活风格的主要方法是:出生顺序-最初记忆-梦的解释。治疗中,多鼓励和肯定,力图使患者打破自我偏见,鼓励他们在应付生活问题时做出有意义的选择。阿德勒疗法的基本理论阿德勒的人格理论假设:人是有责任心、创造力、统一的社会的人,其行为是有目的,并指向目标的。在承认遗传和环境对行为有很强作用的同时,阿德勒也认为自我设置的目标能够说明个体行为存在的最大差异。个体的生活方式反映了个体面对生活挑战时,其思维、感受和行为的独特性。强烈的自卑感和社会兴趣的减少,可能导致生活方式出现问题,进而导致个体功能发挥失常。在他看来,生活方式出现问题的个体就会变得“沮丧”,下面是他的理论的几个主要观点:1。各种行为的动机就是驱使人由不利到有利,由自卑到完美。2。人的行为是有目的的,指向目标的。3。人格是按照统一的、自我一致的方式构建的。4。行为发生于社会情景,因而具有社会意义。5。行为的评价是在社会环境中进行的。6。个体行为要根据特殊率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阿德勒疗法的基本理论在阿德勒看来,精神疾病是“沮丧”的一种反应而非疾病。当个体不能有效地应对低人一等的感觉时,他就会变得“沮丧”,结果,在他努力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就会形成扭曲的观念、情绪和行为。心理治疗与咨询本质上是鼓励和再教育的过程,其目的是帮助来访者获得直接面对生活任务和挑战的勇气,并激发他们的社会兴趣。治疗首先要在在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形成积极的关系,治疗过程中既要分析来访者身上各种错误,扭曲或者夸张的目标,还要帮助来访者分析其为达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中,哪些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的。Ps.出生顺序与手足关系老二:老二的情形不一样,从一出生,即跟老大共享父母的注意与照顾。通常老二会拿出竞赛的精神,意图超越老大,以争取父母长辈的称许。如果老大在某方面表现优越,则老二会发展另一方面的才华来抗衡。老二在立场上通常是反对老大的。中间:排行在中间的小孩会有被挤压出局的感觉,对人生会觉得不公平,自己好像是被骗出生的。这些小孩可能会有「可怜可怜我~~」的心态,并成为问题儿童。老末:老末往往是家中的宝,并且常常是最被纵容的,由於地位特殊,每位家人都想塑造他,但他们往往走自己的路,令家人意想不到。Ps.出生顺序与手足关系独生子(女):在特徵上与老大相似,他们缺乏与其他小孩合作分享的机会,打交道的都是成人居多。由於往往受到母亲的宠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