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的技巧专题讲座(幼儿园)_第1页
亲子沟通的技巧专题讲座(幼儿园)_第2页
亲子沟通的技巧专题讲座(幼儿园)_第3页
亲子沟通的技巧专题讲座(幼儿园)_第4页
亲子沟通的技巧专题讲座(幼儿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亲子沟通的技巧专题讲座———如何解决亲子冲突各位家长,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能够来到 幼儿园与各位家长共同分享亲子沟通的技巧这一话题,今天我们有这样一个机会有赖于我们 幼儿园的园长与各位老师的积极组织, 在此我应当对他们用热烈的掌声表示感谢!今天各位家长放弃了休息时间放弃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前来参加这次讲座,应当给自己这种学习的精神一个热烈的掌声。在讲主要内容之前,我首先做一个了解,在座的各位家长,你们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通常都遇到哪些问题?比如说:孩子不听话,有逆反心理,有没有这个现象?(有! )孩子好动,注意力不集中,有没有这个现象?(有! )孩子喜欢看电视不喜欢学习,有没有这个现象?(有! )还有什么问题?(让家长自由列举,讲师重复2-3个即可)。好!我想了解一下,你们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你们都怎么解决?(让家长自由发言,可以点一、两个表现活跃的家长,让其简单回答,家长的答案五花八门,不外乎:讲道理,打一顿,关起来等)我想了解一下,我们讲道理或者打一顿,或者其它的什么方法,有没有效果,问题有没有解决?(没有! )也就是说我们通常都是用一些没有效果的方法与孩子沟通,对不对?今天我们讲亲子沟通的技巧,亲子沟通就是指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有人说,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要什么技巧吗?答案只有一个字:要!或者说,很有必要!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与成年人之间的沟通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说法,叫“一句话说得人笑,一句话说得人跳。”这里面就包含着技巧,我们每个人和周围的人打交道的时候你就会发现,有的人说话听起来让人很舒服,让人开心,也有人说话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从心里烦!不愿搭理他。同样,有的父母与孩子说话,孩子很爱听,很配合,也有的父母与孩子说话,孩子就不喜欢听,父母说的多了,孩子就烦,要么是和父母吹胡子瞪眼、吵闹、对抗有没有这样的现象?有这个现象的请举手!好,手放下,这样的家长都很勇敢。我们给他们掌声鼓励一下!也有的孩子你说他,他就搭拉着脑袋,一句话不说,在脑袋里计算着你有没有完?你什么时候能说完?你说完了,他也解放了,问题照旧,下次还犯,有没有这样的现象?有这个现象的请举手,好!手放下,你们也很勇敢,我们也应当给你们掌声鼓励一下,我发现有的家长还是不敢举手。我想具体了解一下,各位家长平时是怎么与孩子沟通的,比如说, 有一天你到幼儿园接孩子,在回家的路上, 你问孩子:“告诉妈妈,幼儿园今天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呀。”孩子噘着小嘴说:“小明打我,还抢走了我的玩具,小明是个大坏蛋。”各位家长,当你听了孩子的话,你会怎么给孩子说呢?(让家长自由表达,不做评论)(让助手到现场做笔记,简单记录家长的话)听了大家的回答,我非常欣慰地告诉大家,你们今天来对了。你们今天听完我的讲座,你们就知道你们的问题出现在哪里,到底怎样与孩子沟通,沟通的技巧到底有多重要。有效的亲子沟通会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就是亲子关系变得更和谐,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亲子关系不和谐,可以毫不客气地讲,就没有 家庭教育,父母无法教育孩子。你看再多的书,听再多的讲座,参加再多的培训,学习再多的方法都没有用!孩子跟本就不听你的!几乎所有做父母的都会遇到一个现象: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你的孩子现在就有逆反的心理了,那说明你们的问题现在已经出现了,如果你发现你的孩子现在很听话,没有逆反心理,你也不用沾沾自喜,孩子 5、6岁没有逆反心理,并不保证 7、8没有, 7、8岁没有并不保证 12、13岁没有, 12、13岁没有并不保证 17、8岁没有, 17、8岁没有并不保证20多岁没有。如果我们招集 1000个家长开讨论会,这 1000个家长中有幼儿园的家长,有小学生的家长,有中学生的家长,有大学生的家长,大家共同讨论孩子的逆反心理现象,我们一定会发现,幼儿园的家长说孩子有逆反心理,小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中学生家长说孩子存在逆反心理,大学生家长也说孩子有逆反心理,最后的结论是,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会有逆反心理。孩子为什么会有逆反心理?深层的原因那是学术探讨的范围,我们这里不谈,产生逆反心理最直接的原因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出了问题,父母不知道怎么去与孩子沟通,不知道沟通需要技巧的,更不用说掌握这些技巧了。有的父母说,我们是爱孩子的,有时候说话是过激了一点,但我们也是为了他好,我们相信他会理解的。我们冷静地想一想,孩子会理解吗?其实这只是我们做父母的一厢情愿。父母爱孩子天下所有人都相信,只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你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爱,不是以父母付出的多少来衡量,而是以孩子的感受来衡量。一个高中生在一篇作文中写有这样一段话:“我感觉我的爸爸妈妈要求太高了,无论我怎样努力都达不到他们的要求,他们总是挑剔我、批评我、训斥我、讽刺我、打击我,还说这都是对我的爱,如果他们爱是这种方式的话,我宁愿不要这种爱。 ”亲子关系不和谐的家庭,孩子内心会缺乏安全感,内心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就好比大楼没有钢筋,大树没有生机,花草没有水分和养料,内心缺乏能量,将来上学学习成绩都会很差,不论你给孩子买多少参考书,报多少培训班,他的成绩都很难提高,因为对孩子来讲,他缺少的是能量,是安全感,而不是这些课本知识。父母与孩子有效的沟通,不仅能给孩子安全感、滋润孩子的心理,还能让孩子亲自感受并学习到沟通的技巧,有一个沟通的白金法则,有没有家长知道的?就是你希望别人怎么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亲子关系也是这样,你希望孩子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孩子,其实,你怎样对待孩子,孩子就会怎样对待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也是在教给孩子沟通的方式,如果你用打的方式,总是打他,那他就学会了什么?用拳头说话,经常在外面与别人打架。如果你经常骂孩子,孩子就学会了什么?说脏话,我们看到社会上有些人开口就说脏话,那都是被骂大的。如果你经常挑剔、讽刺、训斥、指责、否定孩子,那他就学会了什么?他就会挑剔别人,指责别人,否定别人,说话不惹人喜欢,人人都烦,没有好朋友,他有困难别人也不愿意帮他,所以我们做父母的与孩子沟通的方式,不仅影响亲子关系,还决定了孩子的人格。假如我们做父母的学会了一套好的沟通方式,用这种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既能满足自己的需求,又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与孩子的关系很亲密,很和谐,大家都开开心心,那么孩子也学会了你对他的沟通方式。孩子学会你对他的沟通技巧, 他不仅会这样与你沟通, 还会用这样的技巧与同学沟通,与老师沟通,以后还会与他的同事沟通、领导或下属或员工沟通,你的孩子的人际关系会很好,不论到哪里人缘都很好,都很受欢迎,这样的孩子将来会有失败的人生吗?美国有一个影响世界的著名的成功学家,叫卡耐基,有没有听说过?听过的请举手,好,手放下,他有一句话,大家可能都听说过,成功, 85%是靠人际关系, 15%是靠专业知识。所以,我们现在做父母的掌握并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与孩子沟通,不仅会让你与孩子的关系更好,让孩子更幸福,还会让你的孩子在将来的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你孩子将来的人际关系会更好,人生更成功,认同的话,掌声鼓励一下!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套沟通技巧,是我们南博科学教育研究所的首席专家郭瑞立教授在研究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发现的,父母教育孩子过程出现的所有问题都是由于不会沟通造成的,沟通是需要技巧的,这套沟通技巧几乎能解决父母教育孩子过程中出现的所有问题。这套技巧有完整的理论,有系统的技巧,如果详细讲,并且让大家深入了解,至少需要三天的时间进行培训,今天这只是一个讲座,时间很短,但我尽可能地给大家讲详细点。这套亲子沟通的技巧首先让我们明白亲子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大家来思考一下我们与孩子沟通的目的是什么?在各种答案之中,肯定是要保持亲密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要不要化解冲突?(要! )只要是人与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一定会有冲突,尤其是父母与孩子一处就要十几年,几十年,发生冲突在所难免。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行为冲突;第二,需求冲突;第三,价值观冲突。不同的冲突有不同的技巧来沟通解决。我们首先来看看行为冲突。首先,我们有必要弄清一个概念,什么是行为?有几句话是做父母的常说的,比如:“我的孩子很任性、很淘气” 。这是不是行为?是不是?“我的孩子总是好动,注意力不集中” ,这是不是行为?“我的孩子很听话,很讨人喜欢” ,这是不是行为?再来一句“我的孩子不爱学习,就爱看电视” ,这是不是行为?我来统计一下,认为刚才那几句话都是行为的请举手!认为有的是行为有的不是行为的请举手!认为都不是行为的请举手!好,非常明确地告诉大家,以上都不是行为,这些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感觉,是对孩子的评价。我们在与孩子沟通中,有两个核心的问题,我们总是搞不清楚,第一个就是对孩子行为的描述, 我们做父母的能帮助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 可是我们在描述孩子行为的时候,我们常常忽略孩子的行为,说的是自己的感觉,对孩子的判断。比如:孩子早上起床,不愿意自己穿衣裳,要你给他穿,你耐着性子给他穿好了,他又要你给他洗脸,你耐着性子给他洗好了,吃早饭时他又让你给他拿碗,好!你又做了,吃完早饭,他也不收拾自己的碗筷,这时候,你终于忍不住了,你会怎么说?试试看,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就这么干,你会怎么说?(家长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 。“你怎么这么懒!”会不会这样说?会!请问你是在说孩子的行为还是在说自己的感觉?你是说的自己的感觉,我们换一种说法来看看,“早上起床你不愿意自己穿衣服,让妈妈帮你穿,还让妈妈给你洗脸,拿碗,收拾筷子,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有很多自己的事情不能做,上班时间也会受影响” 。如果你是孩子,听了刚才那句话“你怎么这么懒!”和听了这句话,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哪种说法更容易让你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孩子的行为,让我们产生感觉,我们要改变的是孩子的行为,可是我们却强调自己的感觉,结果是孩子的行为没有改变,我们不舒服的感觉却不断地出现,我们不断地强调自己的感觉,不断地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指责、训斥、辱骂,对孩子幼小的心灵将产生永久性的伤害。那么,什么是行为?简单地讲,行为一定是具体的,能看得见,听得到的,比如说,这有一台摄像机,有一台录音机,凡是能够拍摄下来的,凡是能够录下音来的,都是行为,比如:孩子让你给他穿衣服,这就是行为,孩子让你给他洗脸就是行为,那你说孩子懒,这是你的感觉、评价,就不是孩子的行为。再比如:孩子吃饭时,只挑猪肉吃,这是行为;那你说孩子偏食,这是评价;再比如:孩子放学一回到家,就打开电视或者去玩玩具,这是行为,那你说孩不爱学习,这是你的感觉,是评价。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是行为,哪些是我们的感觉?能不能想起来?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有一口气在,就会有自己的行为发生,孩子只要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就一定会有不同的行为,从孩子的行为对我们产生的感觉上来判断,孩子所有的行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接受的行为,一种是不可以接受的行为。什么是可接受的行为?比如:“孩子放学一回到家就看书写字做算术题,学英语” ,做父母的一看,哎呀,太棒了!你看我的孩子多爱学习。虽然有的父母会说:孩子别这么累,别累坏了,休息一会先去玩玩,妈妈给你削个苹果,这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很高兴!很开心!对不对?因为孩子这样的行为正是你想要的。再比如:孩子吃过晚饭后,帮你收拾盘子筷子,能不能接受?能!嗯!孩子真懂事! 吃过晚饭你看电视的时候, 孩子给你揉揉肩, 捶捶背,能不能接受?能!你会想:嗯!孩子真孝顺!想一想,还有哪些行为你能接受?我们再来看看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比如:孩子一回到家就大吵大闹,在沙发上跳来跳去,能不能接受?你工作了一天,身体累,心理更累,想静下来休息一会,孩子在那边大吵大闹,你能接受吗?不能!你会怎么讲?“烦死了!你能不能老实点?”再比如:你孩子喜欢打游戏,他在你电脑上连续打了 3个小时的游戏,能接受吗?不能!平常,孩子还有哪些行为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说说看。 (例如,家长说:孩子说谎。讲师:具体点,比如说,那个杯子你明明看见是他打碎的,他却说是小花猫打碎的! )好!关于行为我们就讲这么多,我们再来复习一下,我们帮助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行为,凡是看得见,听得到的是——行为,当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帮孩子改变的是他的行为的时候,当我们弄明白了什么是行为的时候,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不会只强调自己的感觉,就不会再去向孩子发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就不会再去消极地评价孩子、打骂孩子、训斥孩子,就不会再去伤害孩子,当我们弄清了什么是行为的时候,我们就清除了孩子沟通中的第一座大山,破除了亲子沟通中的第一团迷雾。我想了解一下, 大家现在能不能分清什么是孩子的行为, 什么是自己的评价? 能不能分清?(能)非常好,分清什么是行为,什么是评价,大家感觉以后在与孩子沟通时会不会有帮助?感觉会有帮助的请举手确认一下!好,手放下!在别的地方(也可以举一个具体的地方)讲座的时候,那些家长一学完对自己有帮助的内容就鼓掌,我不知道我们现场的家长会不会(掌声)我们刚才讲过亲子沟通要达到和谐的程度,就必须化解亲子关系中的冲突,我们刚才也讲了父母与孩子的冲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什么?行为冲突,第二呢?需求冲突,第三是价值观的冲突,非常好,大家记得很清楚。父母与孩子所有的冲突都表现在一些具体的问题上,我经常听一些父母说:我们与孩子沟通存在一些问题。我就问:什么问题?他们就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大堆,我发现他们讲了半天都没有弄清楚,他们所讲的问题,到底是谁的问题,问题在谁,是孩子有问题呢?还是父母自己有问题,问题的归属不清。我们刚才讲过,我们在与孩子沟通中,有 2个核心的问题,我们总是搞不清楚,第一个是什么?是对孩子行为的描述。第二个就是问题的归属,也就是问题在谁,或者说谁有问题,当我们没有弄清楚谁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没有办法去解决问题。我们这里说谁有问题并不是说谁错了,而是说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说明谁有问题。比方说:你的孩子用一支彩色画笔在家里的沙发上、窗帘上、墙壁上乱写乱画 。大家说这是谁的问题?父母的问题!父母需要保持家里的窗帘、沙发、墙壁的整洁,如果被画得乱七八糟,还得要花费时间去洗、去擦,这让父母心理不舒服,对不对?当孩子的行为妨碍了父母的需求,给父母造成了不舒服的感觉,让父母产生情绪、困扰,我们说,父母有了问题。孩子在窗帘、沙发上画画时候心里会不会难过,不会!他在墙上画的时候,会不会痛苦?不会!他心里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他有什么问题?相反,窗帘上画个唐老鸭,沙发上画个米老鼠,墙上画了个长颈鹿,他画的很开心,很有成就感,所以说不是孩子的问题或者说孩子没有问题。我们再来判断一下, 是刚开始时我们讲到的, 孩子对你说:“小明打我还抢走了我的玩具,小明是个大坏蛋。 ”你们认为这是谁的问题?很显然是孩子的问题,孩子被欺侮,需求被剥夺,心里委屈,有不舒服的感觉,他有情绪,所以我们说,孩子有了问题。认清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有时明明是孩子的问题,父母却认为是自己的问题,或者把孩子的问题当成自己的问题去解决,通常来讲都解决不了,一旦解决不了,父母就会感觉到教育孩子这么麻烦,这么累,人家为什么会教育得这么好,相比之下,会感到自己很无能。有时候,是父母自己的问题,父母却把它当成孩子的,认为孩子有问题,就去帮助孩子,改变孩子,结果遇到孩子的拒绝与抵抗,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问题解决不了,往往不是缺少好的方法,而是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弄清楚到底是谁有问题。为了让大家清楚,到底是谁有问题,我们再来举几个例子:你下午到幼儿园接孩子, 看到孩子从幼儿园里出来, 一脸不高兴你问他:“小宝宝,怎么了?”孩子说:“刚才我和他们一块玩气球,我总是抢不到。”大家来判断一下,这是谁的问题?星期六,孩子坐在沙发里一个人噘着小嘴说,没有一个人陪我玩。大家来判断一下,这是谁的问题!孩子的小熊玩具找不到了,坐在地上又哭又闹。大家来判断一下,这是谁的问题?大家想一想,平时我们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哪些是父母的问题,哪些是孩子的问题?我想了解一下现在大家能不能分清谁有问题了?能不能?(能! )非常好,分清楚谁有问题,大家感觉以后在与孩子沟通时会不会更有帮助?感觉会更有帮助的请举手!除了举手,还会用什么表示?(掌声)当孩子有了问题的时候, 我们做父母的怎么办?比方说: 刚才我们练习的第一个例子:孩子对你说(讲师模拟,语气中带有情绪) :“刚才我和他们一块玩气球,我总是抢不到。”当你听到孩子这么说,你怎样回应孩子的话?你会怎么说?(让家长自由发言,并提示家长:如果在平时, 你会用什么方式与孩子沟通?你会用什么语气什么表情与孩子讲话?一定要表现出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配合老师的讲座掩藏自己的真实面目。 )(此时,尽量让一位家长记下其他家长回应的语言,以备后面进行分析。 )以下是家长可能出现的回应方式:“没有关系,妈妈给你买10个,让你玩个够。 、”“先下手为强,你不能跑得快点吗?”“下次再玩的时候,你就站得离球近一点,这样你就容易抢到了。 ”“好孩子要谦让一点,我们不跟他们抢,等他们不玩了,你再玩。 ”“我们的宝宝是男子汉,男子汉就要坚强,这点挫折算什么?”好!我发现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家长会有不同的反应,在培训班上,时间充足,家长的反应方式更多,尽管反应的方式各种各样,我们对这些反应方式进行归纳分类之后就会发现,总共可分为 12种不同的类型,这 12种反应方式被称为亲子沟通的 12大绊脚石,其中任何一种绊脚石都会阻碍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 这12种绊脚石又是我们做父母的经常运用的(这里有张图)大家把自己刚才的反应方式对照一下,看看你是属于其中的哪一种。这12个沟通障碍我们几乎天天在用, 让我们的亲子关系越来越恶化, 结果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越来越不愿意与父母说话,孩子越来越认为父母不理解他,越来越疏远父母,越来越逆反,我们做父母的无论如何,都要好好了解这 12个沟通障碍。这12个绊脚石都有它们典型的语言,每一个绊脚石所传达的信息,每一个绊脚石对亲子沟通、对孩子心理所造成的不良后果,有很多的内容,如果讲清楚、讲透,大约至少需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这里我就不再详细讲解了,凡是参加过培训的,学完这 12大沟通障碍之后,就会突然发现自己不会与孩子讲话了,一开口就是绊脚石。有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 为什么这 12种回答类型都成了沟通中的绊脚石?象警告、 威胁、侮辱、讽刺这些回答方式是绊脚石还可以理解一些,为什么连指导、建议、询问甚至赞美也都成了绊脚石了呢?我们刚才讲过,当孩子有了问题时,他内心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他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当孩子处在这样一种情绪状态下,他的心理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只要想一想自己就知道了,比如我有了烦恼在向你(挑一位家长)倾诉时,我需要你的指导吗?难道我不知道怎么去做吗?我需要你的安慰吗?难道我的心灵真的那么脆弱吗?我需要你的赞美吗?难道我没有自己的价值感吗?我需要你的命令、警告、说教、批评、讽刺、分析等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吗?你只不过是我的好朋友,我也只不过向你说说而已,你只要好好听就行,如果我说的反而不如你说的多,我就不想再给你说了,因为我发现你的问题比我还严重。当孩子有问题向父母诉说时,他是在表达一种情绪,这时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孩子才会向你敞开心扉,在《亲子沟通的技巧》中有一套非常简单又特别有效的技巧,你只要用这套技巧,你的孩子一定会感觉到你这个做父母的确实是真正地理解他、接纳他,他会产生一种安全感,这套方法能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自己问题的方法,这套方法到目前为止可以说是帮助孩子最好的方法, 是帮助孩子一辈子的方法, 现在讲教育孩子方法的书很多,象《教育孩子的 80种方法》 、什么100种方法,哪怕你都看完,你都不可能找到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极其简单,每个做父母的都会用,这么好的方法我们需要大家拿出最好的状态来进行学习,我们放在下半场来讲解。下半场我们还会讲到更加实用的 2个非常经典的技巧,当孩子的行为干扰了父母,让父母的心里需求得不到满足,父母心里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情绪有困扰也就是说父母有了问题,这时候,我们怎么办?非常简单,亲子沟通的技巧中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有 3个步骤,就象一个公式一样,你按这个公式套,只要讲 3句话,你孩子的行为就会改变,如同神秘的咒语一样很灵的,下半场也会详细介绍给大家,另外,当你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产生冲突时,怎么办?比如星期天,你想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学钢琴,孩子说想去动物园,这是需求冲突,这种需求冲突,我们做父母的在孩子上幼儿园时会遇到,上小学时会遇到、上中学、大学时都会遇到,怎么解决?亲子沟通的技巧上有一套方法,六大步骤,你只要按这6大步骤做,你和孩子的需求都会满足,这套方法真是太奇妙了,用这套方法能永远解决你和孩子之间所有的需求冲突,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蔼更加亲密。现在也有人能讲亲子沟通,也有很多书介绍如何与孩子沟通,但我相信,我今天分享给大家的这套系统的技巧是最实用的,而且是你学了回到家就能用。当然要想用的更有效果,要想建立更加和谐的亲子关系,并不是听完这一场讲座就能达到的,还需要大家深入学习,这套亲子沟通的技巧要全部讲清需要 3天的培训,内容很多,我们研究所郭瑞立教授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研究,一年多的时间写作,总共用近了 5年的时间,才完成亲子沟通技巧的全部内容,他的这本书今天带来 套,就在门外,大家可以去买一套看看,我们休息10分钟,10分钟之后,继续再讲。上半场我们讲了什么是行为,什么是问题的归属,我们判断问题的标准是谁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谁有不舒服的感觉,谁有情绪,我们说谁就有了问题,上半场我们讲了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通常是用 12个绊脚石来与孩子沟通,当我们了解了这 12个绊脚石后,有的家长会发现确实不知道怎么与孩子说话了,一开口基本上就是绊脚石,这就对了,只有打破旧有的沟通模式,我们才能建立新的沟通模式。刚才我们讲到,当孩子有问题向父母诉说时,他是在表达一种情绪,这时候,我们怎么办?大家请注意,这时候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对他的情绪给予回应,回应的方法就是积极倾听的技巧,也就是说,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要积极倾听,积极倾听不是简单地听,是要听懂孩子的情绪,并积极回应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到他的话你听懂了,你理解了,只有这样他才感觉到跟你说话能够被关注、被接纳,能有安全感。我们来看看如何运用积极倾听来回应孩子抢不到气球的问题。孩子说:“刚才我和他们一块玩抢气球,我总是抢不到。”孩子这样说,只是在表达一种失望的情绪,并不是真的希望现在手里就有气球玩。我们怎么回应?(可以让家长尝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你也很想玩气球,总是抢不到让你很失望。”这样说的时候,孩子立刻会感到他被理解了,他的情绪被接纳了。我们再来看看刚开始时那个例子,孩子说:“小明打我,还抢走了我的玩具,小明是个大坏蛋。”现在我们知道怎样与孩子沟通了吧?怎么回应?(可以让家长尝试回答)我们可以这样说:“小明打你,还抢走了你的玩具,让你很气愤,你不喜欢小明这样对待你。”有的家长可能会想,怎么能这样说话?孩子的问题不是还是没有解决吗?各位家长,我们用积极倾听是在理解,接纳,同理孩子的情绪,情绪是一种能量,当孩子的这种能量被理解接纳的时候,他就会产生一种力量感,安全感,孩子会有足够的能力智慧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向父母诉说,是表达情绪,不是在向父母请求解决问题,父母就没有必要再插手帮助了,有的父母可能会说,我特别痛爱我的孩子,我非要帮助他不可,如果你要真的帮助孩子,那就采用最好的帮助方式,大家知道最好的帮助方式是什么吗?(让家长略作思考)是不帮助!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让他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能力,当他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起来了,他以后就再也不会依赖父母了。这才是真正的爱,最好的帮助方式也是最根本的帮助方式。运用积极倾听的时候请注意,孩子说话的时候,他是不是带着一种强烈的情绪,孩子说话时带不带情绪可以从他的语音、语调、表情还有一些肢体动作上判断出来,我们如果发现孩子在说话时带着强烈的情绪(例如模拟:妈妈,我不想上幼儿园了,幼儿园一点都不好玩!)那么我们就要回应他的这种情绪,怎么回应?(提示:妈妈听起来好像是幼儿园有什么事情让你不高兴,你就不想去了。 )如果发现孩子说话时不带情绪 (模拟),那我们怎么办?这时候我们应当知道孩子可能有些事情没有讲出来,他遇到了什么或者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感到不好玩?孩子没有说出来,我们运用积极倾听的时候需要了解这些事情,我们可以用敲门的技巧,也就是用一些简单的反应诱导孩子去说,只有孩子说我们才能够听,怎么运用呢?比如:“噢,幼儿园不好玩,能详细说说吗?”或者说:“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感到幼儿园不好玩了,可以给妈妈说说吗?”所谓开门的技巧就是用一些简单的语言引导孩子说话, 比如:“妈妈感觉到你好像有很多话要说。 ”“你可以跟我说说吗?”“我很想听听这件事。 ”“我们一起聊一聊。 ”还有很多类似的语言,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习惯、说话方式以及孩子当时的情况自己设计运用,当孩子说的时候,我们要全神贯注,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去思考,并不断地作出一些简单的反应,比如:“嗯”“哦!”“是这样的啊! ”“还有呢! ”“后来呢?”我们不断地引导孩子去说,孩子说着说着,可能就会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便是发现不了,如果孩子没有强烈的需要或是特殊的需要,我们就把解决问题的责任留给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能力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我们做父母的要狠下心来,给他这样的机会,如果要想真的帮助,那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帮助,让孩子去发展、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倾听不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我无法用更多的语言去讲解,这需要我们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去修炼与提升。积极倾听不仅仅只有这些内容,另外还有积极倾听的作用,积极倾听的态度,积极倾听的主要步骤,积极倾听的时机,积极倾听常见的误区等更多内容都没有办法全部讲完,在《亲子沟通的技巧》这本书上都用了最简单最精炼的语言进行了讲解,大家可以深入的了解。好!刚才我们讲了当孩子有问题时,我们做父母的运用积极倾听的技巧。下面再介绍当父母有了问题时,怎么办?我们说父母有问题是指父母的心理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了不舒服的感觉,有了情绪,父母的问题,可能是孩子的行为引起的,也可能不是孩子的行为引起,与孩子无关,与孩子无关的、父母的问题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需求的问题,一个是价值观的问题。这些问题停一会再讲。这里我们先讲由孩子的行为引起的父母问题,也就是说,孩子的行为干扰了父母,父母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比如说:工作了一整天,回到家你非常疲惫,需要坐下来休息一会,你想利用这个时间看看晚间新闻,这时候你的孩子缠着你,要你跟他玩,他一直拉着你的胳膊,爬到你的腿上,不让你看电视。这时跟孩子玩是你最不想干的事。这时候你对孩子怎么说?(让家长说出自己的看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拿这道题目去考100个家长,可能会有 99个使用的沟通方法是无效的。对于这道题目,不同的家长会用不同的沟通方法,所有的沟通方法向孩子传达的信息可以分为两类:第一是解决方法的信息 (投影或张贴) 。父母长期这么做, 就会遭到孩子的防范、 抗拒、敌视,孩子会感觉到受压制,没有面子,变得没有责任感,长大后会屈从别人,希望别人给他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是贬低信息(投影或张贴) 。父母长期这么做,孩子会感到无能,不被人接受,自己笨,没尊严,没价值,变得自私、懒惰、不体贴人。由于童年时期形成的不良印象会带入成年,这些贬低信息长期打击孩子,对孩子以后的人生将会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当孩子的行为影响到父母,让父母有了问题的时候,父母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沟通才能让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在亲子沟通的技巧上有一种非常有效、 非常人性的方法, 叫“我信息”的技巧。我信息的技巧简单地讲就是父母把孩子不可接受的行为对自己的影响告诉孩子,如果细分的话,我信息的技巧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对不可接受行为的描述,各位请注意,我们是描述孩子的行为、具体行为,不是对孩子的评价,比如刚刚讲的那个练习,我们怎么来描述孩子的行为?“你拉着我的胳膊,爬到我的腿上,让我跟你玩”这就是对孩子具体行为的描述,不加任何评价;第二部分说出自己的感受,直接诚实地告诉孩子他的不可接受的行为给你带来的不愉快的感受,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你有什么感受?“我的心里面很烦。”第三部分,孩子不可接受行为对父母造成的具体的影响:“我没有办法休息,也看不成电视。”我信息的技巧简单地讲就是: 行为+感受+影响,现在我们用完整的我信息的技巧与孩子沟通,怎么说?“爸爸(妈妈)工作了一天,很累,想休息一会,你拉着我的胳膊,爬到我的腿上,让我跟你玩,我心里很烦,因为我没有办法休息,也看不成电视。 ”我相信有的家长可能会有一个疑惑, 我这样说孩子就会不烦我了吗?孩子一定会停止这种不可接受的行为吗?我不敢说一定会,但我相信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会配合,会停止他的不可接受的行为, 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 这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得到父母的认可、 肯定,希望自己的行为能给父母带快乐,在这个心理基础上,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重要的需求,就是对责任感的需求,他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父母的需求,当父母告诉孩子自己的需求时,孩子就会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满足父母的需求,让父母生活得更愉快,这样他自己也很有成就感,只是我们做父母不了解孩子这些心理特征,很少给孩子这样的机会,或者从来都不给孩子这样的机会,经常是霸王硬上弓,不顾孩子心理感受,强迫孩子改变,导致孩子反抗、不配合。今天我们了解了这套新的方法,回去之后用一用试试看,不过在你运用的过程中,你会发现有时候这个方法确实没有效果,没有效果可能是由于以下几种原因:第一我信息的技巧有三个步骤,也是三个关键的要素,在运用时没有说完整,比如:你只说“我现在很烦。”孩子就会莫名其妙,不知道你为什么烦,以前我们在一块不都是这样玩的吗?他不清楚你的需求, 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对你的影响, 所以他不知道改变自己。第二,表达不准确也会无效果,特别是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比如说:“我心里很烦”这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如果我说成“我有点不开心”那我传递的信息就太弱了,象手机信号太弱就接不到电话一样,孩子感觉不到你的感受,所以他会继续他的不可接受行为,当然如果传达的信息太强烈也会伤害孩子,或者是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第三,亲子沟通不对等,孩子有较强的逆反心理,比如说,孩子有问题时,也就是孩子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孩子有不舒服的感觉的时候,父母没有用积极倾听的技巧协助孩子解决问题,现在轮到你有问题了,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你活该!第四,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产生冲突时,运用我信息的技巧不会有效。星期天,孩子想去公园,你想让孩子参加什么兴趣班,你用我信息的技巧控制孩子通常是不会有效果的,当父母和孩子在这样的需求上产生冲突时,有另外一套技巧,叫 双赢的技巧 ,这套技巧接近完美,历行几十年而不衰,并且被用在各种关系的需求冲突、利益冲突上,父母与孩子用这套技巧,双方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并且都开开心心,这套技巧总共有六大步骤,停会我们再介绍。这套我信息的技巧的内容还有很多,家长如果要透彻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至少需要花3个小时进行深入学习和体验。郭瑞立教授给大家做亲子沟通技巧培训的时候,仅仅我信息这一部分就需要 3个小时的讲解,训练,亲子沟通全部技巧的培训至少 3天的时间,各位家长以后如果有机会能参加学习,会学到更多,如果家长没有机会参加学习,也可以反复阅读郭教授的《亲子沟通的技巧》这本书,郭教授用了 300多页的内容非常完整、详细、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这套沟通技巧的全部内容。下面给大家介绍让亲子关系更和谐的双赢技巧这是一套接近完美的方法。如果说有一种方法能解决父母与孩子之间所有问题、所有冲突的话,在我接触的所有方法之中,我认为这套双赢技巧最有效;如果说有一种方法能让父母教育孩子显得更民主,更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责任感的话,在我接触的所有方法之中,我认为还是这套双赢技巧;如果说有一种方法能适用于各种年龄阶段的孩子的话,在我接触的所有方法之中,我仍然认为是这套双赢技巧。在我们详细介绍这种方法之前,让我们首先来看看我们绝大多数的父母是用什么方式来教育孩子的,我们只有认清我们教育孩子存在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才会改变自己,需求更好的方法。我们所有做父母的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需求,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而且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会经常冲突,比如,星期天你想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去学舞蹈、学绘画,可是孩子要你带他去动物园,冲突就来了。当冲突产生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教育孩子的方式,几乎毫不例外地可以分为 3种,第一种是权威式,孩子要听从父母的,第二种,溺爱式,父母要听从孩子的,第三种摇摆式,在权威与溺爱之间摇摆不定。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第一种权威式,当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了冲突时,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如果不听话,父母就要惩罚,结果是父母赢,孩子输。乖乖地听父母的话去上兴趣班。这种方式看似父母赢了,但是父母却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孩子输了,内心会产生怨恨,不服气,开始消极对抗,这必然会遭到父母更严厉的制裁、惩罚。惩罚越严厉,反抗越激烈,实在不行,离家出走。父母权威的方式在孩子小的时候还管用,随着孩子的年龄的增长,这个方法越来越失去威力。做父母的终有一天会听到孩子的宣布:我没有你们这样的父母!做父母的从此彻底破产。这样的事例现在的报纸、电视上经常会有报道。我们来看看第二种方式,溺爱式,又叫纵容式,当父母与孩子有了冲突时,父母服从孩子,孩子说了算,这种方式是孩子赢,父母输,输了的父母还很自豪地宣布,权威的方式不好,我们应该给孩子自由,我们是用民主方式,这种让孩子赢的方式让孩子越来越骄横,越来越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没有感恩之心,认为父母生我就应该养我,就应该满足我,这样的孩子不懂得什么是责任,最后我们会发现,养这样的孩子是活受罪,哪辈子欠了他的,他现在来讨债。现在随着父母的素质越来越高,单纯采用权威式或单纯采用溺爱式的父母越来越少,第三种是摇摆式的父母越来越多,这样的父母有的先采用权威法,发现矛盾越来越激烈,于是又改用溺爱法来安抚孩子受伤的心灵, 以为只要满足了孩子的需求, 孩子就会更听话,哪知道孩子更任性,忍无可忍之下又采用权威法,也有的先用溺爱法放纵孩子,看到孩子无法无天,于是又改用权威法来约束孩子,采用权威法自己也感到不舒服,并且矛盾越来越激化,没办法又用溺爱法,也有的父母说:在关键的重要的事情上,孩子要听父母的,在一些小事情上,可以让孩子作主,这样宽柔相济,明智结合,其实这种方式并不明智,这种混乱的教育方式会带给孩子更多的困惑,长期下去会有更严重的危害,这里我就不详细讲解了。不论是权威式还是溺爱式都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输与赢,不是父母赢孩子输,就是孩子赢父母输,不论谁赢,最后都会失去权威,不论谁输,输的一方,心里面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