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纲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纲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纲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纲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复习提纲共分七章,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绪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总括性的说明。首先阐明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并以哲学基本问题为依据,概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其次着重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尤其强调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这一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通过探讨世界的本质和人的实践活动,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这是哲学的基本任务。主要讲三个问题: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这一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通过阐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明确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进而讲解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讲三个问题: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否定及其关系;三、对立统一规律。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这一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研究人的认识的本质和认识的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强调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集中体现着在实践基础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有机结合。本章主要讲四个问题:一、认识的发生和本质;二、认识的发展过程;三、认识的真理性及其检验标准;四、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第五章“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基本结构”。第六章“社会发展规律和历史创造者”。第七章“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这三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首先,总括性地说明人类社会的产生、本质和社会规律的特点以及社会有机体及其结构,这是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诸原理的前提。其次,着重讲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动力以及社会历史的主体,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诸原理的核心。最后,讲历史唯物主义和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价值、人的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历史唯物主义诸原理的终结。考生在全面掌握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把握黑体字部分..第一章一、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一)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这要在搞清哲学和世界观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把握哲学的本质。世界观是人们对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自发和朴素的性质,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和基础,世界观人皆有之,不能说人人都是哲学家。哲学是世界观,但不是一般的世界观,哲学是以整体的世界为对象,是对人与世界关系的宏观性总括性把握,哲学的本质就是以最普遍的概念所构成的逻辑体系来把握世界,所以说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紧密相联的,它们产生的初期是结合在一起的,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科学知识的积累,具体科学才逐渐从哲学的母胎中分化出来。哲学和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在于哲学和具体科学都研究规律,都以概念、范畴、规律的逻辑体系来认识世界;区别在于哲学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研究世界的普遍规律;具体科学从某一方面研究世界,把握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哲学源于知识又高于知识,是知识的综合和升华,达到对世界、人与世界关系和人的本质的认识。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人们的世界观形成之后,必然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动,这就是世界观向方法论的转化,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一定的方法论又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并影响世界观,世界观是方法论的基础,方法论是世界观的体现和运用,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哲学革命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使人崇高起来的学问。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贯穿于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在哲学史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曾讲到过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但是,鲜明而完整地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是恩格斯,他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部哲学经典中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哪些内容第一方面是第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决定谁、谁是本原,谁是派生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惟一标准,就是根据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第二方面是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和存在之间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我们关于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反映现实?也就是世界可知不可知的问题,这是区分可知论不可知论的标准,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学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从历史角度看,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及两个方面的论断,是以理论的形式浓缩地再现了哲学发展的历史。人类的哲学观念首先是从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开始的。西方从16世纪开始,哲学基本问题的研究发生重点转移,即由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转移向第二方面。从理论上看,尽管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在历史长河中可以发生重点转移,但它们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哲学基本问题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不能把两个方面看成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问题。3哲学基本问题的依据(1)是任何哲学和哲学家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是回避不了的问题,任何一种回避的本身就是一种回答,这是哲学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2)是解决其他一系列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出发点,决定着哲学发展的方向和路线以及哲学派别。(3)哲学基本问题就是人的实践活动中的基本问题,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的基本问题。(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含义(1)无论古今,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基本派别的惟一标准,是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即是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它们在哲学意义上,即在回答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上使用。除此之外,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这两个用语本来没有任何别的意思。(2)唯物主义主张并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唯心主义则相反,主张并坚持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哲学史上有主张物质和意识两个本原的二元论,其实质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一切哲学都不能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基本派别的对立,这就是哲学的党性或党派性。2(补充)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历史形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物质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本原,物质不依赖于精神而独立存在,精神是派生的,是物质的产物,是对物质的反映,精神不能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唯物主义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历史形态:(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态。它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其主要特点是把物质归结为某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火、土、风等)并且认为这些物质形态是运动变化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物质性,坚持用物质的原因说明世界,在根本方向上是正确的,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朴素结合。但是它缺乏科学的抽象和论证,是直观和猜测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可能把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到底。(2)近代的机械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二个历史形态。它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及其属性,广延性,不可分性都是不变的。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有一定实证科学的根据和论证,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直观性、朴素性,是物质观上的进步。(3)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第三个历史形态。(4)旧唯物主义的成就和缺陷旧唯物主义是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合称,又可以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的成就体现在:始终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坚持反对唯心主义,尽可能把哲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高举理性旗帜,反对封建迷信;高举科学旗帜,反对宗教神学和“君权神授”。在政治上成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的民主革命的“哲学先导”,对社会的进步起了很大的作用。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是不了解人的实践活动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意义和作用,只是从客体方面去直观世界,抹煞了人及其意识的能动性。旧唯物主义的缺陷表现在:把一切运动形态归结为机械运动,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机械性。不懂得世界是一个过程,把事物看成彼此孤立、永恒不变的,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形而上学性。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的“半截子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3(补充)唯心主义的基本类型和存在根源(1)唯心主义产生和存在的根源:社会历史根源是社会生产力落后和科学极不发达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片面夸大精神的作用。阶级根源是在阶级社会中,反动统治阶级需要支持并强化唯心主义哲学为其服务。认识论根源是主观性,直线性和片面性、死板和僵化。把人的复杂认识过程中的某一特征、成分、方面加以夸大,使之绝对化,造成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分离。(2)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精神是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精神的世界,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精神的产物,完全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3)唯心主义的主要形态区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类型。①主观唯心主义就是“头脑里所固有的”,其特征是把人的感觉、观念作为惟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必然导致“唯我论”。如宋代的陆九渊宣称:“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的王阳明主张,“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在西方,18世纪英国的哲学家贝克莱鼓吹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说:“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②客观唯心主义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其特征是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变为独立存在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派生物和表现。如宋代的朱熹认为:“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体。古希腊柏拉图主张的“理念”,黑格尔提出的作为全部存在基础的“绝对精神”,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唯心主义形态的变化在当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越来越主观唯心主义化。“上帝就在我心中”表明宗教越来越由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这种独特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着重大缺陷。旧唯物主义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否认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固执于受动性的一面。和旧唯物主义相反,人的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把实践只看成单纯的精神活动,并不了解实践的、现实的、批判的性质。无论是旧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由于缺少一种沟通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中介而不可能真正合理地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实践作为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活动,提供的正是这样一种连接、沟通思维和存在的中介。马克思主义哲学扬弃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提出了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实践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去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实践去理解,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的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哲学基本问题原理的意义在于:它为研究哲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供了一条基本的指导线索,为划分哲学中的基本派别确定了科学标准,是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不可知论、形而上学的锐利武器;它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一个根本原则,是引导我们不断更新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现实地变革自己的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强大工具。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中的伟大变革作为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而诞生的,又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哲学的全面的清算和批判的继承,它是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1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者在探讨社会历史的时候都背叛了自己,成了历史唯心主义者。在社会历史领域,唯心史观长期占统治地位。唯物史观的创立,把唯心主义从其最后避难所驱逐了出去,把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统一起来。使唯物主义成为完备的、彻底的科学体系。2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对于物质世界仅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只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改造的对象,抹煞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相反地,能动性原则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具有了能动性,成为生气勃勃的科学体系。3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以往的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解放全人类为目的,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已充分显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体系的内容结构上、哲学的主题和研究对象上、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功能与使命上,都具有不同于以往哲学的特点。(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结束了那种企图包括一切科学并凌驾其上的“科学之科学”的统治。马、恩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外部世界即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这是关于哲学对象的一个深刻的变革,它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表现在理论内容上,是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从总体上说是互相分离的。古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过某种结合,但缺乏科学根据。近代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分离的,出现了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辩证法。而唯物主义脱离了辩证法,唯物主义就不能坚持到底;辩证法脱离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就要受到窒息或歪曲。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实践活动的物质性和辩证运动揭示出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物质性和辩证性,就为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唯物论与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辩证法被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成为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在马克思主义之前,唯物主义只是贯彻于自然领域,而在社会历史观上,虽然也有个别哲学家表述过某些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在总体上却一直由唯心主义占据着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揭示了自然和社会的相互渗透和相互转化,形成社会的自然和自然的社会,说明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密不可分的,这就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人类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它揭示了人类自身活动的规律,使人们对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为人类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提供了强大的认识工具,它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石。(三)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及其伟大意义1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在于他的两个伟大发现,一个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一个是批判地吸收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的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在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合理因素,完成了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的伟大历史任务。2唯物史观创立的重要意义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第一,在于把唯心主义从它最后的避难所——社会历史领域驱逐了出去,结束了唯心主义历史观的统治地位;第二,为研究社会生活,揭示社会本质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指导;第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四,使人们把社会历史的“盲目的必然性”变为“为我的必然性”,自觉地创造自己的历史,成为自己历史的主人。(四)实践性、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实践概念的科学规定和实践观点的确立,是实现哲学上伟大变革的关键。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特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观具有重要的意义:1在世界观中,它确认人化自然,是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2在认识论中,它把实践放在首位。3在历史观中,它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总之,实践观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各个环节,离开了实践,就不能科学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始终严格地以客观存在的事实为根据,以揭示事物的规律为己任,通过概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成果,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为人类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革命的和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由它的实践性所决定的,也是它的阶级性所要求的,因而这两个方面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革命性、科学性相统一的根本特征决定它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创造性科学。它随着时代的前进、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在同其他各种学说的比较和斗争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所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从中找出其固有的规律性即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了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所谓解放思想,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破除一切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也就是实事求是。所谓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必要前提,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创造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拓新局面。只是二者的着眼点有所不同,解放思想着眼于从主体方面,强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着眼于从客体方面,强调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体现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与时俱进是二者统一的升华和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和科学性高度统一的体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因为它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根本观点。首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反映论的根本要求。恩格斯指出:“人们决心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入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他们决心毫不怜惜地抛弃一切同事实(从事实本身的联系而不是从幻想的联系来把握的事实)不相符合的唯心主义怪想。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不过在这里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把这个世界观彻底地(至少在主要方面)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知识领域里去了”。其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马克思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核心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正是这种革命辩证法精神的贯彻,它既体现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又体现着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再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体现了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统一。实事求“是”,既是求“真”,又是求“善”;既是合规律,又是合目的;既追求真理,又创造价值。▲(六)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中的重要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观基础、认识论基础、方法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质和精神境界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把握自我、规范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革命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们提高思维能力有启迪的作用。对于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提高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科技革命1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可能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而是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科学技术中出现的新问题,包括微观领域中的必然性、偶然性、因果性问题做出新的概括和解释。2正确理解科学技术和哲学的关系,技术是与生产过程、生产力相联系的,技术的特点是更新快。科学揭示的结论是真理,它就只能发展而不能被推翻。科学比技术具有相对稳定性,哲学则更具有相对稳定性。哲学概括的材料愈多,它的涵盖面愈广,适用范围愈大,就愈具有相对稳定性。3重视总结自然科学的新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在不少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哲学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自然观和认识论,而且涉及历史唯物主义,如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科技革命的社会效应,等等。认真研究和概括当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决定它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开放的、不断发展的创造性科学。它随着时代的前进、实践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在同其他各种学说的比较和斗争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永不枯竭的生命力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有着坚实的科学技术基础,它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一切成就。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技术是相互促进的,现代科技革命突飞猛进,对于创造性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认真研究和概括现代科技革命的成就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则是推动现代科技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5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推进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现代科技革命中一系列重大成果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例如新的物质结构理论对于辩证唯物论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现代高级神经生理学和脑科学的新进展以及人工智能的研究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论,系统科学和自组织理论对于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一系列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及其应用所引起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对于唯物史观,等等。②现代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领域。例如人工自然系统、生态系统、技术系统和网络系统以及基因技术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内容,系统认识论和系统思维方法成为现代哲学的重要研究领域,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知识经济等理论观点的提出大大拓宽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社会历史的研究,哲学与现代化的结合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等等。③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引入哲学领域,使哲学研究的方式方法发生变革。因此,我们要重视科学技术对哲学的作用,善于运用科学的力量来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例如,在透析科学技术的本质,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把握科学技术研究和发展的方向,解决科技发明和创新中的各种问题,提高科技工作者的研究能力和水平以及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等等方面,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提供哲学论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灵魂是创新,而创新具有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更需要科学论证,而哲学论证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从科学假设到科学理论的形成,从科学理论的形成到新技术的产生,从科学技术的付诸实践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成果的获得,既需要反复的实验、实践,也需要不断的科学论证和哲学论证。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正确分析和解决现代科技革命进程中出现的新问题。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的应用所带来的后果是双重的。如何评价科技应用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思潮,怎样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也不可能推翻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反地,它愈益显示出科学技术越发展,越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关系,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非常重要的。1现代西方哲学的两大主流(1)科学主义思潮以实证和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它们推崇科学知识,认为只有自然科学才是真正的科学,而人文科学只属于价值世界,是以体验为特征的纯主观世界。(2)人本主义以存在主义为代表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把科学技术作为当代人的“非人化”根源而予以批判。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区别(1)阶级属性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改变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世界,建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现代西方哲学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存在和发展。(2)理论实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立足于实践,贯穿于自然、社会、思维领域的彻底的唯物主义。现代西方哲学的实质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3)社会作用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服务于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现代西方哲学除了直接服务于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之外,更多的远离社会现实,脱离社会发展。(4)发展形态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具有统一性和稳定性的哲学。现代西方哲学派别林立,形态多变,更替频繁,是短暂性和多变性的哲学。3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的意义(1)有助于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哲学。(2)有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反两方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科学主义,但重视科学精神,反对抽象人本主义,但重视人文精神,力求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达到更完美的统一。(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及中国哲学的优秀传统相结合,使之具有中国的作风、气派,以中华民族的风格和形式表现出来并获得发展,为中国人民所掌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它不是专属于某一民族的哲学,而是国际性的学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界性哲学”;同时它又可以在各个民族和地区生根发芽,与各国的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成为它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结果,除了中国革命实践的需要这一根本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即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因而中国人民比较容易接受和体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丰富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便利的思想桥梁和理论途径。(四)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伟大事业中,毛泽东和邓小平是最杰出的代表,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中国化的最辉煌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两次伟大飞跃。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新的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第二章本章知识点详解及评点(一)物质及其存在形式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1)列宁的物质定义列宁曾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恩格斯也对物质下了一个相似的定义,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列宁、恩格斯关于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核心。(2)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指出了物质的最本质属性或物质的“惟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而意识却依赖于物质,是物质在人脑中的反映;第二,物质作为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能够被人们所感觉、认识、反映,简言之,物质是可认识的;第三,客观实在是一切物质形态、物质现象的共同本质,一切物质形态的这一共同的本质属性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变的、绝对的。而具体的物质形态、结构、属性,却随着科学和实践的进步而经常变化,是可变的、相对的,不能把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同具体的物质形态及其结构、属性混为一谈。(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理论意义:第一,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在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线,是我们反对唯心主义、二元论的思想武器。第二,坚持了可知论。它在物质世界能否被认识的问题上,坚持了可知论,同不可知论相对立,是我们反对不可知论的思想武器。第三,反对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在哲学物质观和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相关性上,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指明了哲学物质范畴与物质结构理论的区别和联系,是我们防止和批判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理论武器。2)实践意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告诉人们,从“客观实在”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意志出发,这是做好一切实际工作的思想保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党强调要研究中国的现状和历史,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要求。(4)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的关系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与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辩证统一的。从二者的区别来看:1)反映的对象与范围不同。哲学的物质范畴是一个最广泛、最普遍的范畴,概括了世界上所有物质现象的共性,即客观实在性;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具体的自然科学问题,它反映的是自然界中具体物质形态的物理结构和属性,是对物质形态的物理结构和属性的具体认识。2)有不变性与可变性的区别。哲学物质范畴作为标志物质的“惟一特性”,即客观实在性这一点是不变的,物质即客观实在性的论断永远是正确的,而自然科学中的物质结构理论则是可变的,它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常常变化和更新,即新的、更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代替旧的、落后的物质结构理论。从二者的联系来说,它们有着内在统一和相互促进的关系。科学上对物质结构深入认识和对物质结构的新发现,都证实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它为这一范畴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根据。同时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又有指导意义,它以科学的物质观指导和促进物质结构的研究,使其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发展,防止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观的变革,表现在它把人类实践也看作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它包含到对物质范畴的理解中,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观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本体论与认识论的统一。首先,把实践纳入到对物质的理解,既把物质范畴拓展到社会历史领域,又深化了对自然物质的理解,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既包括自然事物,也包括人的实践活动;既可以是物质实体,也可以是物质联系、关系和活动;既包括天然自然,也包括人工自然。其次,把实践纳入到对物质的理解,人成为客观物质过程的实际参与者,人在自己所进行的客观物质活动中内在地认识物质,这就彻底地解决了物质的可知性问题,实现了唯物主义本体论与能动反映论的统一。再次,把实践作为一个必要因素包含到现实世界的辩证运动中,把能动性贯注到物质运动过程中,就能从物质过程的内部来理解事物发展的辩证法,真正把物质的客观性及其发展的辩证性统一起来,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2物质的存在形式(1)物质与运动第一,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承担者,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也没有无物质的运动,二者是不可分离的。第二,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作为客观实在是通过运动表现出来的,并通过运动分化出不同的具体物质形态而为人们所认识。第三,运动是物质本身所固有的属性,不是人们主观强加给它的,物质自身的矛盾是物质运动的内在机制,物质运动是由其自身的矛盾所决定的。全部科学成就都证明了运动是物质所固有的根本属性、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的原理。(2)运动与静止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其一,运动和静止是有区别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静止指事物的位置和性质未变的状态。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重要意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才能理解物质的多样性;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和环节,不承认静止,运动无法衡量,也无法理解运动。其二,运动和静止是相互渗透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其三,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一定时间、一定范围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运动是无时不有、无所不在的、永恒的。否认运动及其绝对性,是形而上学世界观;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会导致相对主义诡辩论。它们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3)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又是与时空观相统一的。这就是说,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存在形式。第一,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固有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是以时间和空间这两个基本形式表现出来的。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不可逆性,或者说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或者说三维性。物质运动就是通过时间持续性和空间广延性的变化体现出来的。第二,时间、空间和物质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物质是时空的内容,时空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不能脱离内容,是内容的表现。第三,时间、空间和物质运动不可分割。一方面,运动的物质离不开时间和空间,任何事物、现象及其运动变化,都要经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离开了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既无法存在也无法理解。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也不能离开运动着的物质,时间和空间是以运动着的物质为其实在内容的,时间和空间是随物质运动变化而变化的,如同没有离开时间、空间的物质一样,也没有离开物质的时间和空间,它们是不可分割的。1物质与运动、时间、空间不可分。注意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割裂二者的关系会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诡辩论。掌握静止有何意义。关于运动观的问题要注意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观点,唯心主义否认物质运动,把运动归结为精神作用,或者否认事物自己运动,而是外力作用的结果。2时空问题虽然不是重点,但不能完全忽略。对于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要加强理解。(二)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1实践是人改造物质世界的活动,是人的存在方式(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所谓对象性活动是指:①实践活动具有对象性质,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现实活动;②实践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实践的另一重含义是,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这一含义把实践作为以“感性”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用以区别人以观念的方式把握客体的活动,如认识、理论活动。正因为实践具有“感性”的特点,因而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从而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具有“感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实践区别于意识的一般本质,也是实践高于意识的主要特点。(2)实践构成了人类存在的基本方式从人类生存的前提看,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就是必须能够生活,所以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是每日每时必须进行的基本活动,就是“生产物质生活本身”。正是这种实践活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实践因此成为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从人与动物的重要区别看,“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从人的本质上看,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现实的社会关系是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正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人们之间结成的一定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反过来又制约和规定着人的本质。换言之,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从而使自己成为“社会存在物”。实践构成了人类的特殊生命形式,即构成人类的存在形式。2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1)实践是人们实现某种主观目的的活动。通过实践,达到使客体被人认识、改造、掌握和占有的目的,从而在实践中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实践中包含着人的精神因素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能动地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实践不同于生物对外界的消极适应和本能活动。(2)实践具有物质性。实践的客观物质性表现在,实践主体、客体、工具都是客观的;实践过程和结果也是客观的;实践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指它和认识、理论的原则区别。认识或理论具有主观反映性,没有直接现实性,只有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即实践超出了主观认识的范围,能够把认识或理论转化为现实。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总是社会的人,并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实践活动,这就决定了实践的社会制约性;实践的主体、对象、范围、规模、方式均受社会的制约;不存在孤立于社会之外的抽象的个人活动。实践有历史性,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3)实践的基本形式。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以下三种基本形式:第一,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这是人类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前提,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即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人类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上还必须建立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协调、解决多种社会矛盾。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实现社会改革的基本实践方式。第三,科学实验。它是一种尝试性、探索性的活动,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高。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及其与人的实践活动的关系(1)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规律,而且要依据自己的目的利用客观规律去改变客观世界的现存状态,使之成为符合人的目的要求的新的状态,即成为属人世界。因此,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分化与统一的过程中,又同时形成了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分化与统一。自在世界又称天然自然。从时间上看,自在世界是人类世界产生之前的自然界,是人类世界产生前的先在世界;从空间上看,自在世界又是人类活动尚未深入到的自然界,即尚未被人化的自然界。人类世界又称属人世界,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所谓人化自然就是指被人的实践改造过并打上了人的目的和意志烙印的自然。(2)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都属客观实在人们并不是在自在世界之外创造人类世界。而是在自在世界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建造人类世界。人的实践可以改变天然自然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乃至其规律起作用的方式,但它不可能消除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相反,天然自然的客观实在性通过实践延伸到人化自然、人类社会、人类世界之中,并构成了人类世界客观实在性的自然基础。(3)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的区别自在世界是独立于人的活动或尚未被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的自然界,其运动变化完全是自发的,一切都处在盲目的相互作用之中。人类世界则与人的活动不可分离。人化自然是被人的活动所改造过的自然,它体现了人的需要、目的、意志和本质力量;人的社会关系则是人的活动的对象化。人类世界的独特性就是它的主体性及其对主体实践活动的依赖性。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化,是人的对象世界。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生产实践不仅使天然自然发生形态的改变,而且把人的目的性因素注入其中,从而改变物质的自在存在形式,使天然自然这个“自在之物”转化为体现人的目的、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这就是自然“人化”的过程。人们在从事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的同时,又形成、改造和创造着自己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就不可能有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因此,自然的“人化”过程同时就是人类社会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及其统一,构成了人类世界。(4)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联系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建造了属人的世界,从而使世界二重化为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又具有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自在世界构成了人类世界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人类世界形成之后又反过来制约天然自然,不断地改变自在世界的界限。在实践中,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其次,天然自然通过人的实践活动转化为人化自然,人化自然又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到整个大自然的运动过程中,这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自在世界的运动以其强大的力量强行铲除人化自然的痕迹,使人的活动成果趋于淡化和消失;二是人化自然改变了自然规律起作用的范围和结果,改变了各种自然过程,特别是生物圈内物质、能量的流通与变换,出现生态失衡、全球危机。从表面上看,生态平衡、全球危机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它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它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总之,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不断分化世界,不断使世界二重化,又不断统一世界的活动。对人来说,世界既是本原性的存在,又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马克思认为,不仅要从客体方面,而且要从主体方面,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即实践方面去理解“对象、现实、感性”。1这个标题是新提法,意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对世界的物质性的理解的不同。首先就要探讨世界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探讨自然、社会、人类是在什么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这是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与旧唯物主义对“事物、现实、感性”只从客观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不同,辩证唯物主义“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并认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就在于,不理解实践活动及其意义。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是人与世界全部关系的基础,而且它本身就构成了一种物质活动,构成了一种直接而现实的客观实在。辩证唯物主义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在内的物质统一性。马克思主义哲学高出以往一切哲学的地方就在于它把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能动的实践活动辩证地统一起来。2注意实践把握世界与意识把握世界的区别。强调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存在方式,是这两年以来新加的考查点。3复习本节应掌握的重点是:实践的含义、特点与基本形式,有可能以不定项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特别要理解,实践活动本质上是物质活动,而不是精神活动,实践活动包括精神因素、精神活动,但不能归结为精神活动。要加强理解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三)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意识的产生、本质及其能动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识论从意识与物质的关系上科学地揭示了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全面地论证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能动性。(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高度发展的产物,既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是社会的直接产物。自然界物质之所以会产生出它最美的花朵——人类的意识,这是自然界物质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决定的。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形式,它包括感知、思维以及情感、意志等全部心理活动。意识不仅是自然界的产物,而且是社会的产物。意识起源问题的科学解决,揭示了物质对于意识的根源性,意识对于物质的派生性,从意识的起源方面论证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基本原理的正确性。(2)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不是物质本身。从物质器官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但不是意识的源泉。从内容上看,意识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对外界输入的信息不断加工制作的过程。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客观的,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在意识中体现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表现在: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这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感觉是对客观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思维是对客观事物内在本质的反映,情感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意志是人们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以实现一定目的的意识形式,而目的是对人的需要和客观可能的双重反映。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对于同一对象或同一客观过程,不同的人、不同的主体会有不同的反映,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却是客观的。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虚假的主观映象(如鬼神观念)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的区别不在于它们是不是对存在的反映,而在于前者的反映是近似真实的,后者的反映则是虚假的。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体现了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对立统一,这一唯物辩证地理解意识本质的原理,既批判了否认意识客观内容的唯心主义,又批判了抹煞意识形式主观性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庸俗唯物主义。(3)从意识的作用看,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的前提下,又承认意识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是自觉的有目的的反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第二,意识不仅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创造一个理想的或幻想的世界,具有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可以通过“思维操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超前的、观念的改造,指导并通过实践把理想变成现实,从而改变、创造世界。这就是列宁所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此外,意识还能控制人体生理活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但它的发挥又是有条件的,它必须遵循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必须把正确的思想付诸实践,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正是由于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即人脑的机能并具有强大的功能,所以人们能够根据控制论的原理,运用功能模拟的方法,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制造电脑,这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本质上是对人的思维的模拟,并不就是人的智能本身,更不会超过人的智能。人工智能出现的意义不仅在于解放了人的智力,而且为研究人脑的意识活动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它说明了人的意识思维活动不管多么复杂,都是以客观的物质过程为基础的,而不是什么神秘的超物质的东西,人们完全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方法来加以研究和模拟,它进一步证实了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论的科学性。1意识始终依赖于被意识的对象和物质的实践活动,但它毕竟有着自己独特的本质规定。主观性、观念性是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自由性、意向性、预见性、创造性、超越性和反思性等等是意识活动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错误意识表现出来的虚幻性,则是从另一侧面表现的意识活动的相对独立性。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这一命题是人的意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概括,有可能以辨析题的形式予以考察。如辨析马克思的一段原话:“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着重理解劳动在意识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的观点,容易被忽略。意识具有主观性,应该把握其表现的方面,意识作为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统一。3意识的本质也是需要重点把握的,既要理解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意识是第二性的,又要看到意识不等于物质,正确理解意识的主观性。意识的主观性可以通过不定项选择题考查考生掌握的程度。对于主观映象要能理解和把握。4意识能动性原理及其实现途径是本节的重点。有可能以辨析题形式出现,要求着重掌握。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统一性两种回答,一元论承认有统一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统一于精神,二元论—认为物质和精神同为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复杂多样的各种现象都是物质世界自身的表现,世界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包含三重意义:一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是精神,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二是世界只存在物质这一共同的本质,没有与物质平行而独立存在的精神本原,坚持世界本原问题上的一元论,反对二元论;三是统一于物质的最本质属性即客观实在性,而不是统一于某一具体物质形态或具体物质形态的某一属性,世界是在物质即客观实在性基础上的多样性统一,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3.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世界统一于物质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我们一切工作必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因此,在工作实践中就必须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所谓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就是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即从客观事物和实际情况出发,按照事物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决定工作方针,使主观尽可能地与客观相符、一致。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反对从书本、从原则或主观愿望出发,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一定时空中,随着物质的运动,时空也在不断地变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变化,不墨守成规,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使思想跟上不断变化着的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解放思想,反对思想僵化,落后于实际;又要坚持实事求是,反对空想,超越实际。第三章本章知识点详解及评点(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1)联系及其特点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联系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以人的意志和主观认识而转移。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由于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因而事物的普遍联系必然是复杂多样的。不同的物质与运动形式之间,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不同的联系。事物之间的联系也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形式主要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第四,联系具有条件性。条件这一范畴指同特定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世界上任何联系都是有条件的。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都无法理解。一切以条件为转移,而条件又是具体的、多种多样的,有必要条件和非必要条件、决定的条件和非决定的条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等。不同的条件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具体地、全面地分析各种条件,是我们弄清问题、解决矛盾的必要前提,对做好一切工作具有决定意义。(2)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具有重大意义第一,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及系统性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由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作为整体,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但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功能也不是部分功能的机械相加。要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综合地、系统地把握事物,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事物,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第二,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能使我们正确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体现事物本身的根本性质,决定事物一定要发生的、不可避免的基本秩序和必然趋势。科学的任务最重要的是揭示事物的规律;而要揭示和把握规律,就必须具体地分析事物的各种运动变化,从中发现事物的本质联系。(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物质世界的任何事物现象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这一观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就每一个事物和现象而言,它们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周围其他事物有某种联系和关系。就整个世界而言,多种多样的具体联系把整个世界联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就一事物与整个世界的关系而言,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成分或环节,它们又形成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的相互联系。注意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随便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联系起来。2发展的永恒性和普遍性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必然得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因为相互联系包含着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运动变化包含着三种方向,即上升的运动、下降的运动、横向的运动。发展是上升的运动或前进的变化。尽管世界有着下降的运动和横向的运动,但上升或发展的运动成为运动中的主流,所以世界表现为一个永恒发展的过程。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新生事物是指适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丧失其存在必然性的、日趋灭亡的东西。(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生事物在其产生的初期往往是弱小的,但是新生事物必然要战胜旧事物,这是因为:第一,新生事物来自旧事物,它是对旧事物扬弃的结果,因而它优于旧事物;第二,新生事物代表事物发展的方向,是适应新的条件和环境产生出来的,因而也必然优于旧事物;第三,新生事物代表社会历史进步力量,因而能为社会先进力量所拥护,并加以培植,所以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4.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事物的发展过程从内容上看是事物由于其内部矛盾的作用而不断完善不断前进的过程,是新事物通过艰苦的斗争不断壮大并逐渐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但由于条件的复杂性,发展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从形式上看,既有高潮也有低潮,既有前进也有倒退。事物的发展道路就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是通过各种曲折、各种迂回甚至一时的失败和倒退而实现的总趋势。把发展设想为一种直线式的过程,这是一种幼稚的也是错误的观点;只看到迂回、循环、曲折,看不到其中所存在的前进性的总趋势,则是循环论的观点。直线论和循环论都是片面的、错误的。这个道理对于我们分析改革和革命的形势,制定符合实际的政策,既要对前途充满信心,又要对困难有足够的估计,准备走曲折的道路,胜利时不骄傲,面临困难和失败时不灰心气馁,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5.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事物的联系和运动构成规律。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规律是本质的联系规律同本质是同等程度的范畴,规律是本质的或本质之间的关系。(2)规律是必然的联系规律性与必然性也是同等程度的范畴,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就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在事物运动发展的过程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3)规律又是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稳定性也就是它的重复性。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现象就会重复出现。自然规律的重复性是显而易见的,社会规律的重复性尽管复杂,但同样存在。规律的重复性不能理解为绝对的重复,绝对的重复不仅在社会领域中不存在,就是在自然领域也不存在。莱布尼兹说过,天下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不能以历史事件的不可重复性来否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4)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本身则要受规律的支配。自然规律是客观的,社会规律也是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人们实践活动的规律,而人们的实践活动又是有意识、有目的、有动机的。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指它不依赖于人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而是指它不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动机和意识。社会规律的客观性表现为许许多多人活动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历史合力”,它不以任何的意志为转移;社会规律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形成并实现于人的活动之中,但它一旦形成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反过来制约人的活动,决定社会发展的大概趋势。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充分表明,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既要遵循自然规律,也要遵循社会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就会遭到自然界对人类的报复和惩罚;违背社会规律,就不能实现人的活动所应有的价值,最终使人的活动归于失败。是否承认事物发展具有客观规律,在世界观上表现为决定论与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唯心主义决定论和神学宿命论从物质世界之外去寻找事物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一种伪决定论。马克思主义主张决定论,反对非决定论,同时也反对机械决定论,主张辩证决定论。它认为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遵循着某种必然规律,而这种必然规律要通过各种偶然形态表现出来。这些偶然形态并不违背必然规律,但包含有必然规律所不能预先决定的内容。这种以决定性为基础,同时也包含非决定性因素的决定论,就是辩证决定论。现代科学中的统计规律,是辩证决定论的规律形态。6.现象和本质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现象和本质的区别既有客观世界本身的依据,同时又和人的认识活动密切相关,因而既是客观辩证法的范畴,又是认识论的范畴。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相互关系的一对范畴。(1)现象和本质的涵义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能为人的感官直觉所感知。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是内在的、全面的和稳定的东西。(2)现象和本质是辩证统一的对立表现在:现象是表面的、外部的、可以直接被感知的,本质是内在的、只能通过抽象思维把握;现象是个别的、片面的,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同类现象中);现象是多变的、暂时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马克思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统一表现在: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形态;任何本质都会通过现象表现自身;现象总是以某种方式表现本质,假象也是对本质的一种表现。假象是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假象和错觉不是一回事,错觉是由人的感觉上的错误造成的,属于主观的范畴;假象则是客观存在的种种条件造成的,它是现象的一种属于客观的范畴。正是由于本质和现象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才使我们既有必要也有可能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分析来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把握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3)对这一原理的掌握,可以指导我们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第一,现象和本质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然。正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存在着矛盾和对立,存在着真象和假象,所以对于现象的认识并不等于对本质的认识,因而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实现现象到本质的升华,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化。第二,现象与本质之间的统一关系,为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能。科学的任务就是要透过现象去认识本质。第三,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牢记现象不是目的,本质才是目的。第四,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注意把现象作为人们的向导,通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不要被假象所迷惑。7.必然性和偶然性(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含义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由于错综复杂的矛盾的交互作用表现出来的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势。必然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的、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发展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2)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第一,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有区别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对立首先表现为两者产生的原因不同,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的矛盾所决定的,偶然性是由事物非根本的、次要的矛盾和外部条件所决定的。其次,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的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居于次要地位,不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再次,必然性和偶然性体现事物发展的两种不同趋势。必然性是事物发展中持久的、稳定的趋势;偶然性则是随机的、不稳定的趋势。第二,必然性与偶然性又是统一的:①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没有脱离偶然性的必然性,必然性通过大量的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②偶然性体现并受必然性的制约。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凡存在偶然性的地方,其背后总是隐蔽着必然性。③必然性与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由于事物的范围无限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条件下,偶然性可以转化为必然性,必然性也可以转化为偶然性。(3)把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实践意义第一,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是科学认识的基础和根本要求。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的是事物中大量存在的偶然性,但人们不能停留在对偶然性的片面的、表面的认识上,还必须通过理性认识去发现事物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把握了必然性才能羸得自由。第二,必需重视偶然性在科学认识、实践中的作用。只有认识偶然性在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的作用,才能充分利用有利于我们的偶然因素来开展实践活动,防止和避免不利的偶然因素的影响。在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要善于识别“机遇”,抓住机遇,以达到对必然性的认识和把握。(4)把必然性和偶然性割裂开来会产生三种错误观点一是机械决定论,只承认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它表面上抬高必然性,实际上把必然性降低为偶然性,往往导致宿命论。二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把一切看成是纯粹偶然的,根本否认必然性,它即会导致唯意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