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运电路研究报告:厚积薄发者,受益于汽车PCB三倍扩容机会一、汽车PCB厚积薄发者,率先完成优质大客户布局1.1、深耕汽车PCB,全球竞争力正在逐渐提高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2021年全球排名第37名、大陆排名第8名的PCB供应商。从下游领域布局的角度来看,公司主要深耕于汽车电子领域,根据N.T.I的报告显示,公司在2019年和2020年汽车PCB厂商排名中分别位列全球17名和全球14名、分别位列大陆第5名和第4名,可见公司在汽车PCB领域的竞争力明显且正在逐渐提升;
同时我们根据N.T.I披露的各汽车PCB供应商的汽车电子相关营收数据,我们估算出公司2019年和2020年汽车PCB营收占比分别达到39%和36%,根据产业链调研我们了解到2021年公司汽车营收占比更是攀升至40%~50%区间,相比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的2014~2016年汽车PCB占比27%、22%、25%而言,汽车PCB业务也逐渐成为带动公司发展的关键。1.2、率先完成优质大客户布局,厚积薄发迎成长过去几年全球汽车销量增速一直维持较低水平,2020年汽车销量同比下降13%,2021年虽然汽车同比恢复3%的增长,但整体需求显示出疲软之色。新能源车的出现给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增量点,从2015~2021年新能源车全球销量复合增长51%来看,向新能源车布局将成为元器件厂商谋求成长的必选之路。公司业务主要推动力来自汽车PCB,这样的布局难以避免在过去几年传统汽车需求疲软且新能源量级较小时,公司出现基本面疲软的问题,即2012~2021年营收复合增速为15%、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8%。但我们认为在当前新能源车
带动产业链进入高速成长的时间段,公司这种坚持深耕汽车PCB领域的厂商即将迎来高速成长机会:率先完成优质大客户布局,身位较同行更靠前。根据公司公告,公司早在2012年起就开始开发特斯拉,经过2年的验证后正式从2015年开始小批量供货,2017年开始批量供货,2019年起特斯拉已经成为公司最大的汽车PCB客户,领先国内其他竞争对手完成对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主机厂的绑定,这一部布局能够使得公司较国内其他竞争对手优先享受新能源
汽车高速发展红利。业绩逆势高增长,厚积薄发未来可期。从A股PCB今年上半年的营收和归母净利可以看到今年需求整体疲软导致PCB行业景气度承压,但我们同时看到公司在2021年营收高增48%的基础上,2022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再大幅增长47%,伴随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71%,且分季度看22Q2的同比增速还在扩大,增幅明显好于A股PCB(剔除公司数据),也明显好于A股中规模相当、且也有新能源汽车相关布局的厂商1,可见公司由于聚焦于高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并且大客户布局较优,表现出更好的成长弹性,这是公司在汽车PCB深耕多年的成果,未来厚积薄发值得期待。二、汽车电动化继续保持高位增速,智能化启动接续成长新能源汽车的出现对产业链主要带来两方面的影响,其一新增价值环节即三电系统,其二汽车部件价值量从机械件向电子件转移,归纳来说就是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汽车PCB作为承载电流信号的基础元器件,也将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迎来成长机会。2.1、电动化新增单车640~690元价值,整车增速放缓应重点关注客户布局2.1.1、三电系统单车PCB价值达到640~690元不同的能量转换逻辑产生新增价值环节——三电系统。直观地理解,电动化带来的主要硬件变化就是新增了三电系统,即电池、电机和电控,电动车的能量转换过程就是通过三电系统不断地对大电压和大电流进行控制、处理、分配的过程,而要满足这么复杂的功能,单靠传统燃油车以机械为主的结构是无法做到的,此时就需要新增三电系统来支持能量转换。三电系统单车价值量640~690元。我们梳理了特斯拉
Model3三电系统中PCB的分布情况,我们认为特斯拉Model3三电系统的PCB主要分为HVBattery和电机电控两个部分,其中HVBattery包含5套主要的PCB板(即BMS+HVP、BMB、CCS、PCS、CP),合计面积约0.663平方米,对应单车价值量600~650元;电机电控只有1块高度集成的PCB板,面积用量约为0.05平方米,对应单车价值量约为40元。由此总结来看,特斯拉三电系统PCB用量约为0.713平方米,对应单车价值量约为640~690元。2.1.2、三电系统PCB中软板占54~55%、硬板占45~46%根据我们的研究测算,从三电系统PCB板类型分布来看,软板占据了大部分的单车价值量(54%~55%),这块软板CCS主要用于引出电池组中的电流,是替代原先线束的新方案,并且由于涉及到电流承载,软板厂商需要完成打件SMT且主机厂对这块软板的可靠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因此该软板价值量较高,为PCB软板市场带来了不小增量。除了软板之外,还有45%~46%的硬板,根据特斯拉
Model3的方案,三电系统的硬板主要是以厚铜板为主,在可靠性上也有较高的要求。2.2、域控器贡献单车550~600元价值,真正智能化才开始2.2.1、域控贡献核心价值,单车价值量550~600元智能化就是赋予终端产品更多运算能力的过程,具体到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改变主要在于传感器增加和集中度提升两个关键点:智能硬件增加:智能座舱、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是主线。智能化的含义是机器硬件在使用者提出更少指令的情况下自主决策行为以更大程度满足使用者需求的能力,如此全面的能力需要多种多样的智能模块进行协同才能够完成,由此倒逼智能硬件数量增加。近两年来各大车厂及相关产业链的智能化方向集中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方向,其中智能座舱的智能硬件包括中控屏、液晶仪表、识别交互模块等,自动驾驶方向主要是增加传感器来完成汽车感官信息收集,从各项智能硬件搭载率情况可以看出当前智能化要求明显增加了对智能硬件的需求。电子电气架构从分布式到集中式:域控制器(DCU)出现。如前所述,车上的硬件控制都是通过以控制器(ECU)为核心的模块(模块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电源)进行管控,以往电子电气总架构(EEA)采用分布式结构,每个功能都由一套独立的模块来解决,这就意味着每增加一个智能硬件就需要增加一个独立模块,在汽车智能化带来智能硬件大量增加并且对硬件之间整合协同要求快速提高的背景下,ECU的数量要求也会相应增加,这无疑增加了开发成本和时间成本。面临这样的问题,各大汽车厂商都纷纷提出电子电气架构演进的构想和规划,即从分布式电子电气结构要向域集中、最终希望达到车辆集中的架构模式,而电子电气架构的集中从硬件形式上表现为多个ECU的功能整合在1个域控制器(DomainControllerUnit,DCU),基于此,车辆的控制单元就从几十甚至上百个单元缩减到几个高度集成的单元,整车电子集成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域控架构是评判智能化水平的关键。当前市场上对汽车智能化的定义多从消费者可感知的层面去观察新品的传感器搭配情况,我们认为从PCB研究角度来看,上述对智能化的定义不具有太大的参考意义,因此虽然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中都会或多或少地使用到PCB,但我们考虑到两点:1)龙头厂商
特斯拉偏好采用12个摄像头的方案、对应PCB板的单车价值量为12~16元2,价值量不高;2)不基于域控架构所搭配的传感器,智能化水平是有限,这样的设计对PCB的价值增量有限。因此在我们PCB行业的研究中,评判智能化水平主要观察主机厂的域控架构。域控贡献单车550~600元价值。以特斯拉Model3为例,其域控结构由中央控制模块、右车身控制域和左车身控制三个区域进行控制,对应了辅助驾驶及娱乐控制模块(AICM)、前车身控制器(BCMFH)、右车身控制器(BCMRH)、左车身控制器(BCMLH)4个核心控制模块,在这样的架构设计下,PCB从分散模块演变成4个高度集中的模块。具体对应到PCB主板来看,AICM中主要有3块板子(分别负责辅助驾驶Autopilot、信息娱乐Media和网络通信LTE),前/右/左车身控制器分别各有1块板子,6块PCB板的面积合计达到0.28平方米,均采用硬板的方案且其中AICM的3块板子采用HDI的工艺、价值量较高,所以特斯拉Model3的主要域控制器所用PCB价值量约合计为550~600元,成为了全车PCB中价值量相当高的一个重点板块。2.2.2、域控智能化刚启动,接续智能化贡献行业增长弹性当我们定义汽车智能化时,我们认为应当观察汽车的域控架构。我们梳理了以下主流主机厂的电子电气架构布局情况:特斯拉:首推的ModelS有较为明显的功能域划分,架构结构为“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车身低速容错”,但整体的集成度还不算太高,因此在2017年推出的Model3上突破了功能域的架构,架构结构为“中央处理中心+左车身+右车身”,该高度集中的域控方案大步领先其他厂商;大众:域集中架构是从2021年推出的ID.3/ID.4/ID.6车型才开始出现,架构名称为MEB,其结构为“车辆控制(ICAS1)+智能座舱(ICAS3)”;宝马:域集中架构是从2022年推出的iX系列车型才开始出现,架构名称为iNext,其结构为“车辆控制(BDC)+智能驾驶(SAS)+智能座舱
(MGU)”;奔驰:域集中架构是从2021年推出的EQS系列车型才开始出现,架构名称为EVA,其结构为“动力总成域+自动驾驶域+座舱域+车身域+通信域”;
丰田:2022年才推出第一款纯电动车BZ4X,电子电气架构搭建进程较慢,未看到明确的域集中架构推出计划;蔚来:无论是以往车型还是2022年推出的ES7,蔚来在电子电气架构方面进展较慢,目前仍然采用千兆以太网连接的方式来实现多个分散控制器的通信;长城:域集中架构是从2021年推出的摩卡才开始出现,架构名称为GEEP3.X,其结构为“车身控制+动力底盘+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并且其还相应规划了GEEP4.0、GEEP5.0,架构集成度将逐渐提升;比亚迪:域集中架构是从2021年推出的海豚才开始出现,架构名称为e3.0,其结构为“智能动力域+智能车控域+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未来比亚迪海洋网“生物系列”的所有车型,均会基于e3.0平台打造。上汽:自主搭载域集中架构的车型为智己汽车,2021年推出,架构名称为域融合中央计算智能数字架构,其结构为“智能驾驶中心(IPD)+智慧计算中心(ICC)+智慧座舱中心(ICM)+智慧伙伴(IMATE)”。北汽:域集中架构是从2021年推出的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才开始出现,架构名称为CC架构,其结构为“车辆控制(VDC)+智能驾驶
(MDC)+智能座舱(CDC)”;吉利:域集中架构是从2021年推出的极氪001才开始出现,架构名称为SEA浩瀚,其结构为“智驾域+座舱域+动态域”;综合来看,我们观察到,除特斯拉以外,主流的新能源主机厂在电子电气架构的布局是相对较慢的,基本上是从2021年~2022年才开始推出第一款具有域集中架构的车型,再考虑到新车型的渗透需要时间,所以我们认为目前市面上大多数车型还未完成智能化升级,可以说智能化才刚启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智能化对应的PCB价值增量实际上还未完全在市场需求中体现,而参照特斯拉Model3的价值量来看这块单车价值达到550~600元、增量贡献十分显著,因此我们认为汽车智能化将成为接续电动化的关键成长推动力。2.3、单车PCB约1490~1640元,价值量是传统的3倍根据前述,以特斯拉
Model3为例的电动化核心硬件三电系统的PCB价值量合计约为640~690元,智能化核心硬件核心控制器的PCB价值量合计约为550~600元,而根据产业链调研,智能化传感器和其他非核心且分散的小部件所用的PCB价值量约为300~350元,由此合计得到单车PCB价值量达到1490~1640元/车,价值量是传统车的3倍左右(传统车维持在500~600元/车),可见汽车发展带来了汽车PCB市场的扩容,未来随着电动化能力提高、高级智能传感器数量增多和集成化再一步提升,单车PCB价值量有望再上一层楼。三、大陆厂商迎弯道超车机会,公司先发优势明显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汽车PCB三倍扩容空间的行业发展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相较其他竞争对手更具备成长优势,主要体现在产业链逻辑关系变化和公司的先发布局优势两方面。3.1、产业链关系重塑,公司作为大陆新锐已显现弯道超车迹象传统核心三部件价值转移至三电系统,零部件主导权从Tier1转移至主机厂。过去汽车供应关系中,主机厂的研发重心在内燃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三大核心部件,而其他的软硬件系统的供应关系基本上都交由Tier1厂商主导,也就是说大多数硬件和软件零部件厂商需要服务的对象更多的是Tier1厂商;而随着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变革,汽车的价值量逐渐从传统的机械硬件转移到三电系统、电子硬件甚至是软件上,这就使得被内燃机、变速箱、底盘三大核心部件掌控的市场价值要向三电系统转移,同时其他零部件的市场价值要从Tier1向主机厂转移,产业链关系重塑。以龙头厂商特斯拉为例,其核心零部件基本自研,配套零部件的制造商都需要通过特斯拉的技术认证,相当于特斯拉的供应链关系中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Tier1这个角色,对产业链关系造成了较大冲击。大陆新兴主机厂和三电系统厂商崛起,大陆PCB弯道超车机会大。产业链的主导关系发生变动通常会导致产业链的供应关系变化,当前新能源智能车市场,无论是主机厂还是三电系统厂商,大陆厂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全球
新能源车销量前十大厂商中有两家中国品牌(传统汽车前十大中无中国品牌),三电系统中最为核心的动力电池,全球前十大供应商中有5家中国厂商占据关键地位,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大陆系主机厂和三电系统厂商已经在新能源智能车中占据关键地位,从而有望带动上游大陆元器件厂商进入汽车供应链。公司已经显现出超越老牌汽车PCB厂商的锐进势头。从当前的供应商排名中可以看到,目前汽车PCB市场仍然被海外供应商占据,前十大汽车PCB厂商中仅有两家大陆厂商,但我们认为PCB作为由下游主导设计的定制化产品来说,产业链变迁一定存在弯道超车机会,历史上大陆厂商在运营商通信领域、消费电子领域都把握住了关键机会。公司作为大陆汽车PCB厂商中布局更优的厂商,已经显现出超越老牌汽车PCB供应商的势头。我们看到在今年传统汽车需求疲软、新能源汽车增速稳定在高位的情况下,公司因在新能源布局较深,所以收入增速要好于传统汽车PCB龙头CMK,特别是在今年第二季度需求较差的情况下公司营收实现了环比逆势增长,而龙头CMK却已经进入环比下降的趋势通道中,可见公司作为大陆汽车PCB的新锐代表,有望抓住弯道超车机遇赶超海外厂商。3.2、优质客户+高占比布局,竞争优势已有所体现在大陆厂商即将在汽车PCB领域大展身手之时,我们认为公司在该趋势中相对其他厂商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优质的客户布局和汽车业务占比高。公司率先进入优质大客户供应体系,高附加值新品值得期待。公司是大陆PCB厂商中与特斯拉供应关系最紧密的厂商,并且追溯进入供应链的时间表来看,公司自2012年开始客户开发到2017年正式实现批量供应,认证时间横跨5年,可以想见大客户认证壁垒较高,这也保证了公司的先发优势。从覆盖的产品品类来看,公司目前已经完成了在优质大客户的三电用PCB的覆盖,也就是说公司过去伴随大客户享受了电动化所带来的增长,目前也在积极认证主机板
(中央处理主板,对应智能化趋势),储能相关产品也拿到供应资质,有望把握下一波汽车智能化和储能的快速发展红利。汽车业务占比高,专注度高且成长弹性足。汽车行业变化对单个公司成长的弹性贡献可以通过业务占比来观察受益程度的强弱,我们梳理了A股主要PCB公司2021年汽车业务占比情况,从排序来看,公司的汽车营收占比普遍比其他大陆竞争者要高,这一方面说明公司在汽车业务的专注度较高,另一方面可以判断行业层面的变化对公司的正面贡献弹性会更大。相较大陆汽车PCB竞争对手,公司已显现出更强的成长性。正如前述内容,公司无论是在客户布局还是汽车业务布局的专注度,相较大陆厂商都更好,所以我们从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的营收增速来看,公司成长性明显比全球排名更靠前的两大大陆汽车PCB厂商——景旺电子和沪电股份更高,可见公司的优质布局已经在基本面逐渐显现。综上,在大陆厂商迎来产业链弯道超车机会的时刻,公司在大陆汽车PCB厂商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并且在基本面方面已经得以体现,因此我们认为公司是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下最受益的大陆PCB厂商之一。3.3、积极扩充版图,多个扩产项目支撑未来高速成长可转债支持世茂一期项目,支撑未来三年产能扩张公司于2021年2月19日正式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券简称“世运转债”,代码为113619,发行量为10亿元(1000万张,100万手)。根据公司公告,该债券发行募集资金主要用于“鹤山世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平方米线路板新建项目(一期)”(后简称为世茂一期项目),从公司公告情况来看,该项目已经在2022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投产后将为公司贡献300万平方米/年的新增产能,支持公司未来三年快速成长。收购奈电打造“硬+软”PCB平台,扩宽产品边界公司于2021年6月25日公告通过自有资金7亿元收购奈电软性科技电子(珠海)有限公司(后简称奈电科技)70%股权的事项,并于2021年7月21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相应的奈电科技于2021年8月并入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奈电科技主要从事柔性电路板的生产,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无论是以往的消费电子还是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电子化趋势,都能够明显看到软板和刚挠结合板的用途越发广泛,作为一个深耕汽车的PCB厂商,公司前瞻性布局软板以期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中扩宽产品边界,实现快速成长。定增加码产能和技术投入,接续未来成长公司2022年8月5日公告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7.9亿元,用于“鹤山世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平方米线路板新建项目
(二期)”(后简称世茂二期)和“广东世运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层板技术升级项目”,建设周期约24个月,预计完全达产后实现年均营业收入16.1亿元(不含税),年均税后利润2.0亿元,对应利润率12.42%。该项目是继世茂一期投产后再度规划的未来扩产项目,一方面为未来增长做投资布局,另一方面在下游需求快速变化的时期公司要加大技术研发,以确保竞争优势。四、盈利预测4.1、产能端:硬板未来三年产能复合增长19%产能是决定制造业企业增长的关键,要想要谋求增长,打破产能瓶颈束缚是最关键的因素。根据公司公告,硬板,未来3年的投产集中在“鹤山世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平方米线路板新建项目(一期)”,该项目是2020年开始建设,2022年上半年开始试生产,预计2025年全部投完。我们认为公司面临的下游需求持续保持高景气度,产能释放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假设该新增项目分别在2022~2024年释放25%、50%、100%的产能,对应公司2022~2024年全部PCB产能为515万平方米/年、590万平方米/年和740万平方米/年,未来3年产能复合增长19%。根据公司公告,定增项目“鹤山世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平方米线路板新建项目(二期)”尚未启动建设且建设周期需要24个月,因此我们认为该项目贡献将在2025年才会开始体现,在该报告预测期不存在产能增量贡献。刚挠结合板,公司过往有经营一小部分刚挠结合板订单,2021年收购奈电科技后刚挠结合板的“挠性板”部分主体主要放在奈电,因此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刚挠结合板的产能主要来自奈电科技。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奈电在2017年时产能就达到30万平方米,鉴于挠性板集中在消费电子市场、景气度较为低迷,并且公司未公告针对奈电的扩产计划,因此我们保守假设奈电未来几年的产能保持不变。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奈电科技于2021年8月才并表,因此我们计算对应2021年有效产能为全部产能的5/12,即为12.5万平方米。4.2、收入端:产能利用率有望保持在高位,结构改善有望使单价稳定提升硬板: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产品单价稳步提升。产能利用率方面,根据公司历史披露的产销量和产能情况,我们计算可得2018~2021年公司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4%、92%、97%、96%,平均值为95%,考虑到公司产能扩充速度要慢于行业增长速度,我们认为公司2022~2024年产能利用率能够保持在高位,假设2022~2024年硬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00%、95%、95%。单价方面,由于未来公司即将从电动化的布局逐渐加深在智能化的布局,而汽车智能化的产品会涉及HDI工艺,根据行业情况,HDI最低价格也在1000元/平方米,而公司目前的单价水平仅在800元/平方米的档位,因此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产品结构改善,未来产品单价有望稳定提升,我们假设2022年~2024年单价复合增长5%,对应2022~2024年单价分别为822元/平方米、864元/平方米和907元/平方米。刚挠结合板:公司以往的营收分类披露不包含刚挠结合板,该分类是自2021年收购耐电科技之后才进行的重分类,并且根据我们的产业链调研,公司未来刚挠结合板主要放在奈电科技生产,因此我们在进行预测时将奈电科技的产能、营收归在刚挠结合板业务。公司2021年报披露刚挠结合板营收为2.0元,则对应奈电科技并表贡献营收2.0元,又因为耐电科技是2021年8月才并表,因此可以反向推算奈电科技2021年实现营收约4.8亿元。根据我们的研究,我们估测公司2021年刚挠结合板的单价水平为2475元/平方米,对应产能利用率为65%。由于刚挠结合板主要用于消费电子,行业需求景气度较疲弱,但汽车上会越来越多的场景用到刚挠结合板和挠性板,因此我们认为奈电这一资产能够借助公司在汽车领域的深耕逐渐实现放量,假设2022~2024年产能利用率为60%、70%、80%,单价按每年下降10%进行保守估算,2022~2024年刚挠结合板单价分别为2227元/平方米、2004元/平方米和1804元/平方米。其他业务:其他业务主要指销售废料所得,业务体量较小且波动不大,保守假设2022~2024年营收体量保持在1亿元。4.3、毛利端:原材料价格下降有望带动毛利率回归硬板:2018~2021年公司硬板毛利率分别为21%、24%、23%、12%,平均值为20%,2022年上半年综合毛利率回归到15%,根据我们对产业链的研究,下半年上游主要原材料覆铜板价格跌幅将更为明显,因此下半年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改善,且未来覆铜板三年价格都将处于低位,因此我们认为公司毛利率有望逐渐回归到相对高位,我们假设2022~2024年公司硬板毛利率分别为18%、23%、24%。我们认为假设未来毛利率逐渐回归是相对合理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品结构改善支撑价格改善,PCB降价压力小。随着汽车电子化和智能化升级,汽车电子所用PCB板的规格也会相应升级,如前所述,汽车智能化升级未来将出现HDI板这一相对高端的PCB种类,根据产业链研究,传统汽车4~6层板的单价维持在600~800元/平方米上下,而1~3阶HDI板(当前看到的汽车主流HDI板设计规格)的单价维持在1000~3000元,可见公司在新能源车市场中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有望带来自身产品结构改善。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以特斯拉
为代表的新型主机厂受到需求的压力已经开始降价促销,使得市场上出现原材料降价的担心,我们认为对于PCB这个环节来说降价的压力较小,主要源于PCB在整车BOM成本占比相对较低(按广汽蔚来公布的合创007整车材料成本25.7万、按照同价位特斯拉Model3约1500元/车PCB价值量来预估,PCB在汽车BOM成本占比仅从0.20%)。长期的维度来看,参照汽车PCB龙头厂商敬鹏的单价走势,可观察到汽车PCB单价长期复合增长率保持在,可见在新能源开启新一轮汽车产业周期时,公司能够随着行业升级和自身布局实现平均单价的稳定提升。覆铜板价格持续下行趋势已定,释放PCB成本压力。无论是从上游LME铜的日度价格走势,还是从上游覆铜板厂商的盈利走势,我们都能够看到上游原材料均处于明确的单价下行通道,并且根据我们的产业链调研,后续覆铜板价格仍然有降价压力,因此我们认为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PCB环节上游成本压力是逐渐释放的,有助于PCB环节毛利率的提升。再对应到公司,我们认为在需求弱化的情况下,上游原材料厂商倾向于绑定较为优质的客户,给予该类客户相对更优的报价,公司作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较为主流的厂商,也有望较其他竞争对手更容易实现营业成本的快速优化。从量化的角度来看,我们观察到我国覆铜板出口价格从今年年初已经下降20.5%(截至2022年8月),而公司营业成本结构中有63%为材料成本,材料成本中大多数为覆铜板成本(其他材料成本价格走势与覆铜板相差不大,因为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价格激增),因此我们简化计算:当占比达到63%的直接材料下降20%、其他成本价格不变、单价不变、其他任何条件不变时,以公司2021年硬板全年平均毛利率12%为基础来计算,理想条件下毛利率应当回升至23%,也就是说原材料价格下行带来的毛利回升空间为11pct。汇率。从公司公告中可以看到公司有80%的营收来自于海外市场,并且根据公司披露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可以计算出公司外币流动性净资产中以美元流动性净资产为主,由此我们可以合理推断公司80%的海外收入中大部分来自于美元。汇率对毛利率的影响主要通过单价进行传导,在假设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下行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线上课程设计 动画
- 药学课程设计指南
- 机设课程设计的模板
- 网络服务器配置课程设计
- 捅马蜂窝课程设计
- 智能可穿戴手表课程设计
- 2024年职业生涯规划教案篇
- 药品检验类课程设计论文
- 2024年移动智慧家庭工程师(高级)资格认证考试题库-上(选择题)
- 物流运输行业营销工作总结
- 2024智能变电站新一代集控站设备监控系统技术规范部分
- 企业反恐专项经费保障制度
- 电梯工程师在电梯设计中的工作内容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基础》全套教学课件
- 2024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液压气动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
- 肥猪销售合同模板
- 餐饮顾问合作协议
- 新教材牛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全册各单元重点语法精讲
- 两课 说课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分析(获奖)
- 中国移动《下一代全光骨干传送网白皮书》
- 消费者行为学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