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表达技巧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1页
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表达技巧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2页
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表达技巧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3页
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表达技巧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4页
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表达技巧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高考语文三轮冲刺复习:诗歌鉴赏之赏析语言、表达技巧人教版高三总复习诗歌鉴赏

矫正卷04赏析语言、表达技巧专题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重九赏心亭登高

范成大①

忆随书剑此徘徊,投老双旌②重把杯。

绿鬓风前无几在,黄花雨后不多开。

丰年江陇青黄遍,落日淮山紫翠来。

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

(注)①范成大,南宋诗人,此诗为淳熙八年(1181)任建康(今南京)镇帅时所作。②双旌,镇帅的代称。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登高追忆,“书剑”意象豪迈,表现了诗人当年满怀理想抱负,意气风发。

B.颔联写秋风中黑发无几,表达诗人对青春逝去的慨叹;黄花经雨,象征着人生暮年。

C.颈联写登临之景,庄稼即将成熟,田野丰收在望,落日照耀,淮山紫翠,绚烂美好。

D.本诗在写景追忆中抒发对家国和个人境遇的慨叹,与杜甫的《登高》有异曲同工之妙。

2.诗歌尾联“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广受后世称道,请从炼字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

【答案】1.D

2.①用字巧妙。“犹”字写出了酒醉之后仍不能排遣思乡之愁,足见思乡之浓重;“却”字写乡心似乎与身体不同,随潮水回归,实际上饱含作者的无奈。②比拟。化抽象为具体,将乡心当作有形的事物来写,说它依附于潮水,回归家乡,将思乡之情表现得形象生动。(意思对即可)

【解析】

1.D项,本诗有对个人境遇的感慨,但并没有对家国的慨叹。

2.本题是赏析题,题干已经给出了赏析角度,一是炼字,一是修辞手法。“饮罢此身犹是客,乡心却附晚潮回”中的两个虚词“犹”“却”对情感起到了强化作用,是诗句的精妙之处。答题时要具体分析两个字的效果,“犹”是“还”的意思,饮酒依旧不能消除愁苦,可见思乡之愁的浓重;“却”表示转折,强调思念的力量,也表现出只能心回的无奈。从修辞上看,主要是比拟,将无形的思乡之情化成有形的东西,形象生动。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3-4题。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苏轼

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

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

远谪何须恨,来游不偶然。

风光类吾土,乃是蜀江边。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诗人选取了“晚照”“前村”“夕烟”等典型的意象,营造出一-派宁静和谐的气氛。

B.颔联以声衬静,高高的阁楼上传来清亮的下棋卢,虽有声音,但更衬托出环境的安静。

C.颈联中,诗人说被贬到这里也没有什么怨恨的,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旷达,又有一点白嘲的意味。

D.尾联中,诗人由被贬之地的风光想起自己的家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情感由此转向悲伤。

4.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答案】3.D

4.①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诗歌前两联选取了“晚照”“乔木”“前村”“夕烟”“棋声”“虚阁”“早霜”等意象,描写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衬托出诗人平静自足的心情。②直抒胸臆。诗歌后两联写诗人被贬远地却不怨恨,因为这并不意外。这里风景优美,如同家乡蜀地,在这里可以找到家乡的感觉,充分体现了诗人的乐观旷达。

【解析】

3.D项,“尾联中,诗人由被贬之地的风光想起自己的家乡……情感由此转向悲伤”错误,尾联中,诗人看到被贬之地的风光像自己的家乡,在这里就如同在蜀江边的家乡一样,表现出了诗人的乐观旷达。故选D。

4.《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写诗人被贬远地后却没有太多被贬的忧伤,诗作倒更像一首山水田园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晚照余乔木,前村起夕烟”“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可知诗人通过“晚照”“乔木”“前村”“夕烟”“棋声”“虚阁”“早霜”等意象,描写了一幅宁静淡雅的画面,衬托出诗人平静自足的心情。夕阳的余晖静静照在乔木上,前村升起炊烟。阁楼上传来清亮的棋声,还在早霜之前,诗人已闻到新酿美酒的味道。直抒胸臆,“远谪何须恨,来游不偶然。风光类吾土,乃是蜀江边”,可知诗人觉得被贬谪到此地,无须怨恨,因为这并不意外。这里的风光像蜀地,这里很像蜀江边的家乡,这充分体现了诗人的随缘自适、乐观旷达。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5.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6.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案】5.D

6.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5.D项,错在“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这个地方。从首联“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颈联“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等诗句看出,作者对西京的收复是快慰的,并无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故选D。

6.本诗的尾联是“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悬知”一词的意思是“哪里知道、怎么知道”,而“悬知”的内容是“寒食节”的时候,在梨花处处的驿路,朝拜皇帝祖先陵墓的使臣,迤逦而来。所以这里运用了超前想象的手法,类似于李商隐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另外,“驿路梨花处处开”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这些都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心情呢?结合下面的注释可知: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所以,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欢快之情。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持家但有四立壁②,治病不蕲③三折肱④。

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注]①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②四立壁:家徒四壁之意。③蕲:同“祈”,祈求。④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诗中意思指黄几复善治国。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首句写彼此所居之地一“北”一“南”,已显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

B.颔联巧用六个意象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跨越时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C.诗人借四立之壁写友人生计艰难,可谓无以支撑,从而突出他为官环境的艰苦。

D.诗歌最后一句以景衬情,以凄凉的景象,表达内心的不平和对人才的怜惜。

8.同样是鸿雁传书,《寄黄几复》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手法、表情达意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杜甫《天末怀李白》)

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秦观《阮郎归》)

【答案】7.C

8.《寄黄几复》中“寄雁传书谢不能”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书信不能送达的无奈和绝望之情;杜甫《天末怀李白》)的诗句主要运用设问,表达书信不能及时到达的担忧之情;秦观《阮郎归》的词句运用对比手法,写出大雁能把书信传到衡阳却传不到郴州,离乡日益遥远的苦楚。

【解析】

7.C项,“从而突出他为官环境的艰苦”错误,作为一个县的长官,家里只有立在那儿的四堵墙壁,这既说明他清正廉洁,又说明他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于“治病”和“读书”,无心、也无暇经营个人的家。故选C。

8.“寄雁传书谢不能”巧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展现出书信不能送达的痛苦与苦闷,展现出内心的绝望。这一句从第一句中自然涌出,在人意中;但又有出人意外的地方。两位朋友一在北海,一在南海,相思不相见,自然就想到寄信;“寄雁传书”的典故也就信手拈来。“寄雁传书”,作典故用,不过表示传递书信罢了。但相传大雁南飞,至衡阳而止,把雁儿拟人化,写得更有情趣。杜甫《天末怀李白》中的“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运用设问的手法,呈现出一种内心的担忧。秦观《阮郎归》中的“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意思“衡阳还可以有鸿雁传书捎信。这郴阳比衡阳还远,连鸿雁也只影皆无”的词句运用对比手法,写离乡日远,音讯久疏,表现词人音讯全无的失望心情。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

念奴娇.西湖和人韵

辛弃疾

晓风吹雨,战新荷、声乱明珠苍壁。谁把香奁收宝镜,云锦红涵湖碧。飞鸟翻空,游鱼吹浪,惯趁笙歌席。坐中豪气,看公一饮千石。

遥想处士①风流,鹤随人去,老作飞仙伯。茅舍疏篱今在否,松竹已非畴昔。欲说当年,望湖楼下,水与云宽窄。醉中休问,断肠桃叶②消息。

(注)①指西湖处士林逋。他隐居西湖孤山,植梅养鹤,人称“梅妻鹤子”。②桃叶:东晋书法家王献之的爱妾的名字。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开篇用“晚风”“新荷”点明了词人游西湖的时间是初夏的一个傍晚。

B.“惯趁笙歌席”看似闲笔,其实非常重要,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C.词的下阙想象林逋梅妻鹤子的生活,表达出词人想去隐居而不得的无奈。

D.尾句照应了“看公”二句,劝友人恣意游湖,尽情饮酒,不必挂怀桃叶。

10.本词与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都使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西湖美景?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

9.C

10.①视听结合。本词从听觉描写雨打荷叶之声,从视觉描写碧水彩霞、飞鸟游鱼之景;白诗从听觉描写黄莺的呜叫,从视觉描写春水初涨,绿杨成阴之景。②动静结合。本词既描写了彩霞映碧水的静景,又描写了鸟在空中飞、鱼在水里游的动景;白诗既有对西湖的水、云、杨树、白沙堤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