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宁德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福建省宁德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福建省宁德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福建省宁德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2年福建省宁德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福建省宁德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我国倡导的“三结合”教育是指()

A.课内、课外和实践教育三结合

B.教师、学生和家长教育三结合

C.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三结合

D.国家、地方和学校教育三结合

2.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

A.教师教育学生的方法

B.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

C.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

D.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

3.

28

研究发现,增加阿希式实验情境的模糊性,则从众率就会()

4.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

A.神话B.生产劳动C.本能D.无意识模仿

5.20.王明想象力丰富,观察敏锐,思维灵活,这表现了他的()

A.知识

B.技能

C.能力

D.思维

6.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A.胆汁质

B.黏液质

C.多血质

D.抑郁质

7.“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A.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8.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

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规律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

9.一名5岁(CA)儿童,在智力测验中,测得的智龄(MA)是6岁,他的智商应该是()。

A.83B.100C.120D.11010.下列选项属于第一信号系统的是()。A.A.望梅止渴B.谈梅生津C.含梅流涎D.望梅生畏

11.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操作练习

12.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受性产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A.感觉的适应B.感觉的对比C.感觉的分化D.感觉的相互作用

13.《教学与发展》的作者是()。

A.凯洛夫B.赞科夫C.加里宁D.马卡连科

14.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并将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15.课外校外教育活动经常在教室、校园以外进行,目的在于()

A.实践课堂所学知识B.扩大学生生活范围C.协调各方面教育力最D.利用课外教育资源

16.学校产生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17.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A.课程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教材D.教参

18.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19.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马斯洛B.斯金纳C.韦纳D.班杜拉

20.在我国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提出要推进“三教统筹”。其中的“三教”是指()。

A.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B.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C.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D.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二、填空题(20题)21.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24.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25.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2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7.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8.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29.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30.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31.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32.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3.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34.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

35.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6.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7.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38.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39.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40.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三、简答题(5题)41.智力技能的培养有哪些要求?

42.简述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

43.简要说明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44.简析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45.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制约性。四、论述题(5题)46.试分析如何进行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47.在近代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论者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而知识的传授则无关紧要。试用某一教学规律对该观点进行分析。48.试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49.试论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50.什么是意志?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五、辨析题(5题)51.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52.循序渐进教学原则中的“序”是指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

53.教育规律是指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54.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55.情绪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教育的起源学说包括:教育的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教育的心理起源说;马克思主义的劳动起源说。

5.CC

[解析]本题题干内容反映的就是能力的组成成分。

6.A

7.C

8.B

9.C此题较难,除了记住公式外,还要了解智力计算的含义。

10.C

11.C此题要求理解智力技能形成的每个阶段的基本含义。

12.B

13.B赞科夫于1957年开始,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进行了十多年的教育与发展的实践研究,于1975年出版了作为实践总结性成果的《教学与发展》专著。

14.C

15.D

16.B除了掌握学校产生于奴隶社会这一点,还要掌握在奴隶社会中一些不同的学校名称。

17.A在我国,课程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课程计划(教学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其中,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8.A

19.D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

20.B

21.社会问题社会问题22.概念,判断,推理

23.生活化生活化

24.制度文化25.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26.认识2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8.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29.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30.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31.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32.学生集体学生集体33.识记保持34.壬寅学制

35.混合课混合课

36.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7.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38.强化强化

39.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40.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41.(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有效地进行分阶段练习: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④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42.(1)教材建设的突破。

(2)教学组织形式的突破。

(3)师生关系的突破。

(4)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

(5)教学规模的扩大。

43.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为四层,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①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指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是人格层次中最重要的一层。②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体质特质是由先天的生物因素所决定。环境特质则由后天的环境因素所决定。③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动力特质是指具有动力特征的特质,他使人趋向某一目标,包括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指表现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气质特质是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44.原因:(1)个体因素:身体素质和神经类型,人格特征,认知评价,知识的准备和应试技能。

(2)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矫正方法:

(1)自信训练。

(2)放松训练。

(3)系统脱敏。45.(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几方面。(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几方面。46.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的原则与方法主要有:(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5)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宽以待人。(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47.(1)该观点是错误的。

(2)因为它违背了“教学过程是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该规律认为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两者是相统一、相一致的;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两个教学任务统一在同一个教学活动之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之中;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所以重视思维形式的发展,忽视知识的传授是错误的。

该题属于案例分析题,在论述题中属于难度最大的一种题型。解题的思路是:首先,考生要分析题目,确立应该运用哪条教学规律进行分析。题目谈的是思维形式与知识的关系,而思维形式实质上属于智力的范围,故题目谈的是智力与知识的关系,所以,应该运用“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来分析;然后,运用所确定的规律来分析案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认为知识和智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两者是相统一、相一致的,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只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而题目中的观点正好违背了这一规律的要求,所以是错误的。

回答案例分析题的一般技巧是:先对该观点进行正误判断,然后运用理论进行原因分析。48.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为: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该题需要考生加以注意,因为这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49.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教育影响着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影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素质的增强。所谓的创新型同家,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不是简单地通过劳动力要素以及资本要素来驱动,而是要通过自主创新,具有综合性的生产要素来实行经济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无数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深入开展机制和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创新。50.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和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叫意志。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应从以下方面着手:(1)加强生活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世界观;(2)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3)根据学生意志品质上的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4)加强自我锻炼,从点滴小事做起。51.正确。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就是兴奋和抑制过程。兴奋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和加强相联系的;抑制过程是跟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尽管它们的作用是完全相反对立的,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