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河南省信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第一轮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下列哪个选项是韦氏智力量表中言语分量表的项目?()

A.完成图片

B.排列图片

C.实物组合

D.数字推理

2.学习者根据事物的外部联系,简单重复而进行的记忆叫做()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机械识记

D.意义识记

3.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A.反映B.感受性C.反射D.感应性

4.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倡导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教育的()

A.心理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劳动起源论

D.神话起源论

5.“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A.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6.下列属于教师劳动的特点的是()

A.复杂性、创造性

B.局限性、区域性

C.自觉性、感化性

D.传递性、短暂性

7.

7

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最高表现是()

8.目的是了解学生学习之前的基础的评价是()。A.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终结性评价D.发展性评价9.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A.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10.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A.A.阿德勒B.弗洛伊德C.斯普兰格D.荣格

11.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A.智育B.德育C.教学D.体育

12.班主任通过查阅学生的作业、学籍卡片等来了解学生的方法属于()。

A.书面材料分析法B.问卷法C.调查访问法D.观察法

13.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是()。

A.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B.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C.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D.要理解和尊重孩子

14.游览过八达岭长城的人头脑中重现长城的形象是()

A.后象

B.表象

C.想象

D.联想

15.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是注意的哪一种品质()。

A.注意的广度B.注意的稳定性C.注意的选择D.注意的分配

16.“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榜样示范B.说理教育C.实际锻炼D.陶冶教育

17.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

A.生理与社会需要B.物质与精神需要C.爱与隶属需要D.成就与交往需要18.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A.活动课程B.社会课程C.学校课程D.特色课程

19.“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什么作了最好的诠释()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20.德育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

A.认识水平之间的矛盾B.智力水平之间的矛盾C.品德水平之问的矛盾D.能力水平之问的矛盾二、填空题(20题)21.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22.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23.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24.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6.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27.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28.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29.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30.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

31.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32.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3.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4.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5.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6.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37.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8.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9.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40.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三、简答题(5题)41.举例说明注意种类在教学中的应用。

42.简述如何根据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43.简析考试焦虑形成的原因及矫正方法。44.动机的分类有哪些?

45.简述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四、论述题(5题)46.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影响人格形成的诸因素。

47.持“教师中心论”的人把学生比作“船”,把教师比作“舵手”,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试从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简评这个观点。48.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的作用就可以了。请根据某一教学规律对此看法加以分析。49.如何运用感知规律进行教学?50.运用教育基本规律分析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五、辨析题(5题)51.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短时记忆,它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

52.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53.腿长、心脏功能好、肌肉发达都是体育运动所必需的,它们都属于能力范畴。54.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55.对学生的教育要实行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参考答案

1.AA

[解析]韦氏量表分为言语和操作两方面。此题考查的是韦氏量表中的言语。

2.CC

[解析]“机械识记”的概念是题目原意,关键词是“外部联系”及“简单重复”。

3.C神经系统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其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

4.B

5.D该题的关键点是对“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正确答案是D。

6.AA

[解析]教师劳动的特点是:(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域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

7.C

8.A

9.B

10.A此题可以举一反三,要了解主要人格理论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

11.C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教学是贯彻教育方针,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2.A

13.D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有:(1)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2)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3)要理解和尊重孩子;(4)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养和思想素养。其中,理解和尊重孩子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14.BB

[解析]弄清这几个名词的概念即可得知答案,此题考查的是表象的概念。

15.A注意的品质包括:注意广度、注意稳定性、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其中,注意广度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意识能清楚地把握对象数量多少的注意特征。

16.A

17.B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需要分为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可以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8.C第三次全教会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是建设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

19.B

20.C

21.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22.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23.强制性强制性24.概念,判断,推理

25.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6.社会知识社会知识27.稳定,统一

28.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29.认识30.随意运动克服内外困难

31.强化强化

32.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3.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4.学生集体学生集体35.社会家庭

36.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37.识记保持

38.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39.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0.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41.(1)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应有利于注意集中,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设法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方式和学习活动的多样化是保持学生注意的重要条件;教学内容应该难易适度,过难过易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削弱注意力;教学速度适宜。

42.(1)明确记忆的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43.原因:(1)个体因素:身体素质和神经类型,人格特征,认知评价,知识的准备和应试技能。

(2)环境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矫正方法:

(1)自信训练。

(2)放松训练。

(3)系统脱敏。44.动机的分类为:(1)按需要的种类可以把动机划分为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2)根据动机持续作用的时间,可以划分为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3)按动机在活动中作用的大小分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4)根据动机的来源,可以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45.(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以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46.(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随人格特质的不同而异。

(2)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因文化而异,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不同文化民族有其不同的民族性格。社会文化因素对后天形成的人格特征影响较大。

(3)家庭环境因素。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人格特征有不同影响。

(4)儿童早期经验。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但不绝对。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往往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人格的发展,早期经验是否对人格产生永久性的影响因人而异。

(5)自然环境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环境因素都影响人格的形成。47.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首先,它只强调学生作为教育的客体,而忽了学生还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活动主动的参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对于教育影响,他们可能积极地接受,也可能消极地抵制。同时,在师生关系中,它过分夸大了教师的作用。其实,如果教师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把学生当作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自身的“舵手”作用也无法真正实现。总之,我们既不能忽,也不能夸大学生的客体地位。要认识到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发展和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应使学生的双重地位统一起来。48.(1)对此观点可以根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进行分析。(2)该规律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受过专门训练,而学生的不成熟性等也决定了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指导和检查。(3)该规律还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主观能动性。(4)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上述观点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解析:论述题越来越注意考查考生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要能够正确判断根据什么理论去分析。在题中已经提示了“教学规律”,所以只能在这个范围中考虑。答题时,首先应该明确用什么理论(规律)去分析这个观点,然后再把这个规律的内容展开论述,最后结合理论分析评价观点。在展开对基本规律的论述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教师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表现是什么,这些内容都不能丢,否则就丢分。不能只答“教师起主导作用”。49.(1)直观教学的合理应用。三种常见的直观教学形式根据各自的优缺点合理结合选用。(2)遵循感知规律,提高直观教学效果。①根据被感知事物的强度律,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度,板书字迹、直观教具和图表大小要适当,要保证教室里的充足光线。②根据同一感觉相互对比的规律。教师讲课要注意扩大差别,突出重点,便于学生感知。③根据感觉适应的规律。教师讲课的语调要抑扬顿挫。根据需要,灵活变换教学方式方法。④根据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的规律,教学要发挥各种分析器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耳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⑤根据长期实践活动对感受性变化和影响的规律,教师应加强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使教师的感受性得到相应提高。⑥根据知觉具有选择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教学中要重视扩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以利于学生选择,获得清晰的感知效果。板书要注意间隔,合理布局,讲课或朗读要注意正确停顿和间歇,把零碎的材料和内容力求在时间、空间上组成有意义的或有规律的系统,便于学生整体知觉。⑦根据知觉具有理解性和恒常性的特点,教学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上不断增加新的内容。要善于利用恒常性(心理定势)在解决问题和对待学生时的积极作用。防止消极作用。(3)提高师生双方的社会知觉能力。即正确对待第一印象,避免“晕轮”效应,防止“刻板印象”。50.因为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巨大的作用。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技术再生产的手段;(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