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课件_第1页
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课件_第2页
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课件_第3页
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课件_第4页
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形成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新的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TheGreatDepression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The2

20世纪20年代,特别在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当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20年代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都出现高涨局面。美国的汽车数量在十几年里,几乎翻了三番: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等开始进入家庭,有声电影也问世了。但是,这一“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危机。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20世纪20年代,特别在1924~1929年间,资3“资本主义世界是一部微妙的和连锁的机械装置,在这部机械装置里,任何故障都会以越来越快的冲击力迅速地传递到所有的部件上。”192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发生了大崩溃,证券价格大幅度下降。10月29日,纽约股票市场上最凄惨的一天

——“黑色的星期四”首先在美国爆发德、日、英、法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是一部微妙的和连锁的机械装置,在4当时报道经济危机的新闻报纸当时报道经济危机的新闻报纸5人们在争相阅读股市最新消息人们在争相阅读股市最新消息6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华尔街混乱状况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华尔街混乱状况7华尔街混乱不堪的状况华尔街混乱不堪的状况8并非所有的人都心情沮丧并非所有的人都心情沮丧9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0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1美德英法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贸易缩减70%69.1%50%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损失情况:美德英法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12危机期间: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艰难度日,它们排起长队领救济面包;另一方面,资本家却故意大量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棉花,宰杀幼猪,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英国资本家把整船的桔子倾入大海,巴西资本家销毁了两千多万袋咖啡。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危机期间: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13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卖主低价出售自己的汽车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卖主低价出售自己的汽车14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51、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坏力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2、大批企业破产倒闭;3、农业危机、工业危机和货币信贷危机同时并发;4、国际贸易额和资本输出量急剧下降。特点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原因1、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坏力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特161、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2、危机结束了20年代出现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局面,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使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政治危机。3、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影响1、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影响17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战为缓和和摆脱危机,各国一方面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保护本国市场;另一方面,实行货币贬值,对外倾销本国商品,争夺国外市场。

即展开关税战、货币战和倾销战1932年7月21日,英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参加者为英自治领和殖民地。8月20日,签订《帝国特惠协定》,规定在英帝国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帝国特惠制”,彼此互惠关税,减免税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战为缓和和摆脱危机,18

1933年6月12日,64国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目的:1、缓解因经济战导致的紧张的国际经济关系;2、恢复世界贸易正常秩序;3、寻找摆脱经济危机的途径。——无结果

销售市场大小同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有极大关系。在经济战中,英:处于有利地位美:处于不利地位德:“生存空间”日:“在国际上处于无产者地位”1933年6月12日,64国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19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20一、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二、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三、希特勒的侵略理论和扩张计划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21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1932年,全国有2/3的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农业生产下降了30%,大批小农破产。1931年,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骤减至13.68亿马克,而当时德国到期必须偿还的贷款却高达64亿马克,整个信贷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进出口贸易一落千丈,1929~1935年,进出口总额分别降低了70.8%和69.1%。

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危机期22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23

——形成了法西斯头子上台的最合适的政治气候原因:德国经济在20年代中后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美英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取得的,这就造成了对外国资本的严重依赖。德国欠有大量外债,特别是美国的外债。德国由于战败,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形成了法西斯头子上台的最合适的政治气候原因:德国经济在24阿道夫·希特勒的出世1889年4月20日奥地利勃劳瑙镇16岁日尔曼民族主义者他毫无青年的恶习,不抽烟,不喝酒,同异性没有来往。读书的艺术——去芜存精1909-1913“对许多人来说,维也纳是个尽情享乐的天堂,寻欢作乐的场所,对我而言,却是我一生最悲哀的时期……当时饥饿是我忠实的伴侣,他同我形影不离……”阿道夫·希特勒的出世1889年4月20日25阿道夫·希特勒的思想萌芽奥地利三大政党: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泛日尔曼民族党卡尔·卢格1913年春天德国慕尼黑1914年8月申请自愿加入巴伐利亚兵团奇怪的士兵1919年9月“德国工人党”1920年4月改之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Nazi1923年11月8日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政变阿道夫·希特勒的思想萌芽奥地利三大政党:卡尔·卢格1913年26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政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是国家社会主义德文缩写词的音译)的党魁。1931年10月11日,德国的垄断巨头、大地主、国防军的代表和一些反动政党,结成“哈尔兹堡阵线”,阴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2年1月27日,在杜塞尔多夫召开了“三百人会议”。1932年4月,兴登堡当选德国总统。希特勒的上台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希特勒是德国法27《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兴登堡(1931)1932年春天兴登堡7年任期届满,老总统本愿退休,但由于纳粹党徒们的嘲弄与讽刺,已经年届八旬的兴登堡决定再次出山,他再度被提名为候选人。纳粹党提名希特勒为候选人。共产党的候选人是台尔曼。在这次选举的过程中,希特勒深知自己在民众中的威望逊于兴登堡,便提出了“尊敬兴登堡,投票希特勒”的口号,企图借兴登堡之势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结果希特勒落选,但却给兴登堡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兴登堡连任总统后,置广大民众反对于不顾,准备起用希特勒,并对劝其警惕希特勒的人说:“我应该把盗猎者变成守林人。”《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兴登堡(1931)1932年春天兴登堡728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29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30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31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32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33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

法西斯专政的基本特征是:公开抛弃以国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采用极端的暴力手段,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实行恐怖专政。1933年2月27日晚,戈林制造“国会纵火案”。1933年3月24日,国会通过“授权法”——取消了议会制度1933年7月14日,希特勒宣布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为德国惟一政党。希特勒颁布了许多法律,并新建了国家秘密警察(德语缩写音译为“盖世太保”),形成了“盖世太保”、“冲锋队”和“党卫军”三位一体的严密特务网。在政治方面: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法西斯专政34在文化教育方面:实行法西斯教育。——军事训练所在经济方面:纳入战争轨道,使其全面军事化。在军事方面:1934年6月30日,“罗姆暴动”事件——希特勒掌握军权1934年8月2日,兴登堡病死,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和总理——完成了夺取和巩固政权的全过程在文化教育方面:实行法西斯教育。——军事训练所在经济方面:纳35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36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37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38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39为躲避迫害,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曾一度住过两万名犹太人,60多年前被誉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处决犹太人为躲避迫害,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曾一度住过两万名犹太人,60多40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对外准备侵略扩张的德国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41希特勒的侵略理论和扩张计划其侵略理论的两个主要支柱以种族的先天品质为基础,把人类分为优等民族和劣等民族,认为优等民族理应繁衍发展,劣等民族则应被淘汰消灭。只有日尔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是最纯正的雅利安人种的后裔,有权统治世界、主宰世界。斯拉夫人、高卢人、犹太人等都属于下等人种,应该被奴役、被消灭。“种族优越论”“生存空间论”把德国存在的大量失业、贫困现象归因于德国人口过剩,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希特勒的侵略理论和扩张计划其侵略理论的两个主要支柱以种族的先42具体扩张计划:1、建“大德意志帝国”。2、摧毁法国的欧洲霸权,夺取英国的殖民地。4、在各大洲建立“新德意志”霸权。3、“消灭苏联”,“铲除共产主义”以“履行保卫西方文明的历史使命”。——继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之后,在欧洲又出现了一个更危险的战争策源地。具体扩张计划:1、建“大德意志帝国”。2、摧毁法国的欧洲霸权43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44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45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方式上的异同: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不同点: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式夺取政权。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而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

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方式上的异同:相同点:都利用了经46日本侵占东北,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领土: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3900多小岛=37.7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日本侵占东北,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领土:47日本日48“九·一八”事变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日本经济发展的先天缺陷:1、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因而严重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商品市场,进出口贸易是其生命线。因此,当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使货币贬值,大打贸易战,对日本的打击就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

2、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也主要是政府大力推动的结果,而并非是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那个程度。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根源和复杂的背景“九·一八”事变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日本经济发展的先天缺陷:49远因:

1、明治维新后,日本就热衷于对邻国进行侵略;2、在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被迫让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侵略权益,使美日矛盾加剧;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法西斯团体蜂拥而起,狂热鼓吹“大亚细亚主义”,主张建立军部法西斯独裁统治。近因: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激化了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2、日本国内反战力量弱,未能有效联合起来制止法西斯实力的发展和扩张;3、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利用专制君主制和日本国教神道教,宣扬法西斯理论,操纵国家决策,把日本带上亚洲战争策源地的罪恶道路。远因:50日本侵略野心:自明治年代以来,日本就图谋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和世界,其首要目标就是先征服“满蒙”。日本历届内阁都把确保在“满蒙”的“特殊利益”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东北(1)重要战略基地(2)日本在中国东北有巨大的经济利益

a、东北物产丰富,是日本最大的原料供应地;

b、东北也是日本最大的投资场所和商品销售市场日本侵略野心:自明治年代以来,日本就图谋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和511929年经济危机,给日本以沉重打击,1931年危机在日本达到最高峰。为缓和国内政治、经济危机,日本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931年7月,日在长春制造了“万宝山事件”,挑拨中朝关系。8月,借口一个日本军官在东北失踪,在日本国内掀起反华狂潮。1929年经济危机,给日本以沉重打击,1931年危机在日本达52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53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54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55

日本大力推行对青少年的军国主义教育,鼓吹“效忠天皇”,扬言“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要在中国东北建立一个“王道乐土”的新国家。他们叫嚣:“统治万国国民是日本的使命”。

日本大力推行对青少年的军国主义教育,鼓吹“效忠天皇”,56东京贫民窟中一景东京贫民窟中一景57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图为柳条湖爆破现场。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58日军在破坏的枕木、军帽、枪枝等假证据前留影日军在破坏的枕木、军帽、枪枝等59这是“九·一八”事变第2天上午11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官银总号(中央银行)大金库,掠夺了大批现款和黄金。图为日本兵把守在金库门前,门上贴有“日本军占领”的字条。

这是“九·一八”事变第2天上午11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官60

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蒋下令“绝对不抵抗”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守6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入沈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入沈阳。62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63英、法纵容日本侵略和美国的“不承认主义”“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公开使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个重大行动;——严重破坏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国际“新秩序”;——打破了帝国主义各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均势;——是对国际联盟盟约和非战公约的严重挑战英、法纵容日本侵略和美国的“不承认主义”“九·一八事变”,日64美英法的纵容、妥协政策:1、美、英、法在华利益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2、日本侵略东北是打着“防共”、“反苏”的旗号,叫嚷“解除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威胁”,要“保卫亚洲的文明和秩序”。美英法的纵容、妥协政策:65“一·二八”淞沪事变和上海军民的英勇抗战

日本——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野心愈加膨胀——扩大在中国的侵略范围——上海——进攻中国内地的中心基地1932年1月18日,日方制造了5个日本僧人和上海工人义勇军冲突事件。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的闸北、江湾、吴淞等地发动大举进攻,挑起“一·二八”淞沪事变。蒋光鼐、蔡廷锴——第十九路军上海历来是欧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和经济中心。——美英向日本作出强硬表示“一·二八”淞沪事变和上海军民的英勇抗战日本661932年3月,中日谈判。1932年5月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1、双方军队停止敌对行动,中国军队暂留驻原地;2、日军可停驻在吴淞、闸北、江湾等地;3、日军撤出的地方,中国军队不许派军队进入;4、中国还要取缔抗日运动。1932年3月,中日谈判。67李顿调查报告书和日本退出国联1932年1月21日,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英国驻国联代表李顿任团长,故称“李顿调查团”。1932年3月1日,长春伪“满洲国”成立。1932年10月1日,在日内瓦发表了《李顿报告书》,10章,18万字,9篇研究报告。1933年2月,国联决议:基本上接受了《李顿报告书》,决议确认中国对东北的主权,认为日占满洲是非法的,并责成各会员国在法律上和事实上均不得承认“满洲国”。1933年3月,日本退出国联——是对国联的沉重打击。日侵占中国东北和退出国联,撕毁了战后所缔结的一系列国际协约,打破了远东国际关系格局。李顿调查报告书和日本退出国联1932年1月21日,国联调查团68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军部: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所在裕仁天皇日本法西斯专政建立的标志:军部:日本法西斯的主力所在裕仁天皇69⒈都是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⒉都是受到本国军事、封建主义历史传统的影响。⒊国际关系中不利地位的影响(对凡-华体系极度不满,都极力想打破)。[问题探究]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⒋统治阶级的支持。同⒈都是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⒉都是受到本国军事、封建主70德国: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斯专政;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而是依靠现存 的天皇和军部法西斯势力来实现政权的法西斯化,通过由军部控制内阁来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而实现国家的法西斯化。[问题探究]德、日法西斯专政建立有何异同?异……德国:依靠纳粹党夺取政权建立法西日本:不是依靠法西斯党,而是71思考: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解决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您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思考: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72参考答案:1、政治条件不同。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就确立了“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的原则,有效地防范了独裁者的出现。而德(日)两国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

2、经济条件不同。美国尽管在危机中遭受沉重打击,但作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承受力强,可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减缓危机。德(日)两国金融力量薄弱,市场相对狭小,缺乏抗危机力量。导致阶级矛盾强弱程度不同。

3、凡—华体系的影响。德国在凡尔赛体系中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中也受到遏制,)因此德(日)要冲破它。美国是大战战胜国,是既得利益者,因此要维护它。

参考答案:734、领袖素质不同。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5、德法西斯势力强弱不同。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

综上所述,美国尽管也出现了法西斯团体,但通过实行以国家调节经济为主要内容的罗斯福新政,开始逐步摆脱经济危机。德(日)两国则走上了建立法西斯专政和发动对外战争的道路,成了世界人民最危险的敌人和新的世界大战的策源地。4、领袖素质不同。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74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解决危机,而德国、日本却走上法西斯道路,您认为造成这种明显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历史传统经济实力凡—华体系地位

领袖个人素质

矛盾激化程度

美国德国民主传统专制传统强弱相对缓和矛盾尖锐有利地位不利地位较高较低面临同样的危机,美国能够实行新政途径来解决危机,原因75发展——和谐世界的目标

结合当今世界金融危机和1929~1933年大危机给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怎样的启示?1、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要居安思危。2、及时调整经济发展内部机制和政策,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各国政府应承担起各自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加强国际合作。保护主义损人不利己。4、危机具有两重性:灾难和机遇。发展——和谐世界的目标结合当今世界金融危机和76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打击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各国根据自身不同的政治经济条件,寻找出路,使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各种新现象。美国通过罗斯福新政,逐渐摆脱了危机,德日两国则走上了法西斯专政和发动对外战争的道路,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成了30年代的基本特征。小结1929--1933年的经77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新的世界战争策源地形成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新的78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TheGreatDepression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The79

20世纪20年代,特别在1924~1929年间,资本主义世界基本上处于相对稳定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一时。

当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20年代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创历史新高,汽车工业、电气工业、钢铁工业和建筑业都出现高涨局面。美国的汽车数量在十几年里,几乎翻了三番:工厂的电气化程度大大增强。20年代的美国,收音机相当普及。冰箱、洗衣机、吸尘器、电话等开始进入家庭,有声电影也问世了。但是,这一“繁荣”的背后却孕育着严重危机。战后美国经济的繁荣20世纪20年代,特别在1924~1929年间,资80“资本主义世界是一部微妙的和连锁的机械装置,在这部机械装置里,任何故障都会以越来越快的冲击力迅速地传递到所有的部件上。”1929年10月21日,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发生了大崩溃,证券价格大幅度下降。10月29日,纽约股票市场上最凄惨的一天

——“黑色的星期四”首先在美国爆发德、日、英、法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世界是一部微妙的和连锁的机械装置,在81当时报道经济危机的新闻报纸当时报道经济危机的新闻报纸82人们在争相阅读股市最新消息人们在争相阅读股市最新消息83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华尔街混乱状况1929年经济危机中的华尔街混乱状况84华尔街混乱不堪的状况华尔街混乱不堪的状况85并非所有的人都心情沮丧并非所有的人都心情沮丧86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87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88美德英法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贸易缩减70%69.1%50%50%2/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损失情况:美德英法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89危机期间:

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艰难度日,它们排起长队领救济面包;另一方面,资本家却故意大量销毁产品,拔掉田里未长成的棉花,宰杀幼猪,把大量的牛奶倒入河中,任凭成熟的水果烂在枝头,玉米和小麦被当作燃料付之一炬。英国资本家把整船的桔子倾入大海,巴西资本家销毁了两千多万袋咖啡。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危机期间:英国失业者街头求职90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卖主低价出售自己的汽车美国金融危机期间卖主低价出售自己的汽车91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921、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坏力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2、大批企业破产倒闭;3、农业危机、工业危机和货币信贷危机同时并发;4、国际贸易额和资本输出量急剧下降。特点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原因1、资本主义历史上破坏力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特931、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2、危机结束了20年代出现的资本主义相对稳定局面,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使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导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政治危机。3、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中。影响1、对世界经济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影响94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战为缓和和摆脱危机,各国一方面提高进口关税,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保护本国市场;另一方面,实行货币贬值,对外倾销本国商品,争夺国外市场。

即展开关税战、货币战和倾销战1932年7月21日,英在渥太华召开帝国经济会议,参加者为英自治领和殖民地。8月20日,签订《帝国特惠协定》,规定在英帝国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帝国特惠制”,彼此互惠关税,减免税收。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战为缓和和摆脱危机,95

1933年6月12日,64国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目的:1、缓解因经济战导致的紧张的国际经济关系;2、恢复世界贸易正常秩序;3、寻找摆脱经济危机的途径。——无结果

销售市场大小同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有极大关系。在经济战中,英:处于有利地位美:处于不利地位德:“生存空间”日:“在国际上处于无产者地位”1933年6月12日,64国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96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97一、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二、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三、希特勒的侵略理论和扩张计划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一、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98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

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了40.6%,下降幅度仅次于美国。1932年,全国有2/3的工人处于失业或半失业状态。农业生产下降了30%,大批小农破产。1931年,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骤减至13.68亿马克,而当时德国到期必须偿还的贷款却高达64亿马克,整个信贷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进出口贸易一落千丈,1929~1935年,进出口总额分别降低了70.8%和69.1%。

经济危机和希特勒上台经济危机对德国的打击特别严重。危机期99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00

——形成了法西斯头子上台的最合适的政治气候原因:德国经济在20年代中后期的恢复和发展是在美英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取得的,这就造成了对外国资本的严重依赖。德国欠有大量外债,特别是美国的外债。德国由于战败,丧失了全部殖民地。——形成了法西斯头子上台的最合适的政治气候原因:德国经济在101阿道夫·希特勒的出世1889年4月20日奥地利勃劳瑙镇16岁日尔曼民族主义者他毫无青年的恶习,不抽烟,不喝酒,同异性没有来往。读书的艺术——去芜存精1909-1913“对许多人来说,维也纳是个尽情享乐的天堂,寻欢作乐的场所,对我而言,却是我一生最悲哀的时期……当时饥饿是我忠实的伴侣,他同我形影不离……”阿道夫·希特勒的出世1889年4月20日102阿道夫·希特勒的思想萌芽奥地利三大政党:社会民主党、基督教民主党、泛日尔曼民族党卡尔·卢格1913年春天德国慕尼黑1914年8月申请自愿加入巴伐利亚兵团奇怪的士兵1919年9月“德国工人党”1920年4月改之为“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Nazi1923年11月8日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政变阿道夫·希特勒的思想萌芽奥地利三大政党:卡尔·卢格1913年103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希特勒是德国法西斯政党——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纳粹党,纳粹是国家社会主义德文缩写词的音译)的党魁。1931年10月11日,德国的垄断巨头、大地主、国防军的代表和一些反动政党,结成“哈尔兹堡阵线”,阴谋建立法西斯专政。1932年1月27日,在杜塞尔多夫召开了“三百人会议”。1932年4月,兴登堡当选德国总统。希特勒的上台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为帝国总理。希特勒是德国法104《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兴登堡(1931)1932年春天兴登堡7年任期届满,老总统本愿退休,但由于纳粹党徒们的嘲弄与讽刺,已经年届八旬的兴登堡决定再次出山,他再度被提名为候选人。纳粹党提名希特勒为候选人。共产党的候选人是台尔曼。在这次选举的过程中,希特勒深知自己在民众中的威望逊于兴登堡,便提出了“尊敬兴登堡,投票希特勒”的口号,企图借兴登堡之势来抬高自己的身价。结果希特勒落选,但却给兴登堡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兴登堡连任总统后,置广大民众反对于不顾,准备起用希特勒,并对劝其警惕希特勒的人说:“我应该把盗猎者变成守林人。”《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兴登堡(1931)1932年春天兴登堡7105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06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07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08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09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10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

法西斯专政的基本特征是:公开抛弃以国会制度为核心内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采用极端的暴力手段,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全面实行恐怖专政。1933年2月27日晚,戈林制造“国会纵火案”。1933年3月24日,国会通过“授权法”——取消了议会制度1933年7月14日,希特勒宣布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为德国惟一政党。希特勒颁布了许多法律,并新建了国家秘密警察(德语缩写音译为“盖世太保”),形成了“盖世太保”、“冲锋队”和“党卫军”三位一体的严密特务网。在政治方面:法西斯独裁统治在德国的确立与巩固法西斯专政111在文化教育方面:实行法西斯教育。——军事训练所在经济方面:纳入战争轨道,使其全面军事化。在军事方面:1934年6月30日,“罗姆暴动”事件——希特勒掌握军权1934年8月2日,兴登堡病死,希特勒自任国家元首和总理——完成了夺取和巩固政权的全过程在文化教育方面:实行法西斯教育。——军事训练所在经济方面:纳112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13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14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15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16为躲避迫害,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曾一度住过两万名犹太人,60多年前被誉为犹太人的“诺亚方舟”。处决犹太人为躲避迫害,上海虹口提篮桥地区曾一度住过两万名犹太人,60多117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对外准备侵略扩张的德国1935年公开撕毁《凡尔赛和约》,宣布实行普遍118希特勒的侵略理论和扩张计划其侵略理论的两个主要支柱以种族的先天品质为基础,把人类分为优等民族和劣等民族,认为优等民族理应繁衍发展,劣等民族则应被淘汰消灭。只有日尔曼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是最纯正的雅利安人种的后裔,有权统治世界、主宰世界。斯拉夫人、高卢人、犹太人等都属于下等人种,应该被奴役、被消灭。“种族优越论”“生存空间论”把德国存在的大量失业、贫困现象归因于德国人口过剩,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希特勒的侵略理论和扩张计划其侵略理论的两个主要支柱以种族的先119具体扩张计划:1、建“大德意志帝国”。2、摧毁法国的欧洲霸权,夺取英国的殖民地。4、在各大洲建立“新德意志”霸权。3、“消灭苏联”,“铲除共产主义”以“履行保卫西方文明的历史使命”。——继远东战争策源地形成之后,在欧洲又出现了一个更危险的战争策源地。具体扩张计划:1、建“大德意志帝国”。2、摧毁法国的欧洲霸权120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21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22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方式上的异同:相同点:都利用了经济危机这一有利时机。

不同点:德国有一个法西斯政党——纳粹党;有一个突出的领袖——希特勒;通过国会大选的方式夺取政权。日本既没有法西斯政党、也没有突出的领袖,而是依靠军部法西斯势力在天皇的支持下控制政权。

日本和德国在建立法西斯专政的方式上的异同:相同点:都利用了经123日本侵占东北,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领土: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3900多小岛=37.77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的云南省)日本侵占东北,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日本领土:124日本日125“九·一八”事变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日本经济发展的先天缺陷:1、国内市场狭小,资源极度贫乏,因而严重依赖海外的原材料市场和商品市场,进出口贸易是其生命线。因此,当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纷纷提高关税,使货币贬值,大打贸易战,对日本的打击就比任何一个国家都要严重。

2、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比较晚,原有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其向帝国主义阶段的过渡,也主要是政府大力推动的结果,而并非是经济水平已经发展到了那个程度。

“九·一八”事变的发生有着深刻的根源和复杂的背景“九·一八”事变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日本经济发展的先天缺陷:126远因:

1、明治维新后,日本就热衷于对邻国进行侵略;2、在华盛顿会议上,日本被迫让出在中国和太平洋地区的许多侵略权益,使美日矛盾加剧;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法西斯团体蜂拥而起,狂热鼓吹“大亚细亚主义”,主张建立军部法西斯独裁统治。近因:

1、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激化了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2、日本国内反战力量弱,未能有效联合起来制止法西斯实力的发展和扩张;3、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分子利用专制君主制和日本国教神道教,宣扬法西斯理论,操纵国家决策,把日本带上亚洲战争策源地的罪恶道路。远因:127日本侵略野心:自明治年代以来,日本就图谋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和世界,其首要目标就是先征服“满蒙”。日本历届内阁都把确保在“满蒙”的“特殊利益”作为其对外政策的基本目标。——中国东北(1)重要战略基地(2)日本在中国东北有巨大的经济利益

a、东北物产丰富,是日本最大的原料供应地;

b、东北也是日本最大的投资场所和商品销售市场日本侵略野心:自明治年代以来,日本就图谋独占中国,称霸亚洲和1281929年经济危机,给日本以沉重打击,1931年危机在日本达到最高峰。为缓和国内政治、经济危机,日本决定发动侵略战争。1931年7月,日在长春制造了“万宝山事件”,挑拨中朝关系。8月,借口一个日本军官在东北失踪,在日本国内掀起反华狂潮。1929年经济危机,给日本以沉重打击,1931年危机在日本达129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30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31世界经济危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讲义132

日本大力推行对青少年的军国主义教育,鼓吹“效忠天皇”,扬言“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要在中国东北建立一个“王道乐土”的新国家。他们叫嚣:“统治万国国民是日本的使命”。

日本大力推行对青少年的军国主义教育,鼓吹“效忠天皇”,133东京贫民窟中一景东京贫民窟中一景134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图为柳条湖爆破现场。

1931年9月18日晚10时20分,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135日军在破坏的枕木、军帽、枪枝等假证据前留影日军在破坏的枕木、军帽、枪枝等136这是“九·一八”事变第2天上午11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官银总号(中央银行)大金库,掠夺了大批现款和黄金。图为日本兵把守在金库门前,门上贴有“日本军占领”的字条。

这是“九·一八”事变第2天上午11时,日本侵略军占领东三省官137

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蒋下令“绝对不抵抗”日军以“柳条湖事件”为借口,突然向驻守138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入沈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侵入沈阳。139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侵华日军关东军司令部旧址140英、法纵容日本侵略和美国的“不承认主义”“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公开使用武力重新瓜分世界的第一个重大行动;——严重破坏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确立的国际“新秩序”;——打破了帝国主义各国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均势;——是对国际联盟盟约和非战公约的严重挑战英、法纵容日本侵略和美国的“不承认主义”“九·一八事变”,日141美英法的纵容、妥协政策:1、美、英、法在华利益主要集中在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2、日本侵略东北是打着“防共”、“反苏”的旗号,叫嚷“解除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威胁”,要“保卫亚洲的文明和秩序”。美英法的纵容、妥协政策:142“一·二八”淞沪事变和上海军民的英勇抗战

日本——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野心愈加膨胀——扩大在中国的侵略范围——上海——进攻中国内地的中心基地1932年1月18日,日方制造了5个日本僧人和上海工人义勇军冲突事件。1932年1月28日,日军在上海的闸北、江湾、吴淞等地发动大举进攻,挑起“一·二八”淞沪事变。蒋光鼐、蔡廷锴——第十九路军上海历来是欧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桥头堡和经济中心。——美英向日本作出强硬表示“一·二八”淞沪事变和上海军民的英勇抗战日本1431932年3月,中日谈判。1932年5月5日,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规定:1、双方军队停止敌对行动,中国军队暂留驻原地;2、日军可停驻在吴淞、闸北、江湾等地;3、日军撤出的地方,中国军队不许派军队进入;4、中国还要取缔抗日运动。1932年3月,中日谈判。144李顿调查报告书和日本退出国联1932年1月21日,国联调查团正式成立,英国驻国联代表李顿任团长,故称“李顿调查团”。1932年3月1日,长春伪“满洲国”成立。1932年10月1日,在日内瓦发表了《李顿报告书》,10章,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