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逻辑的力量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1.“天天批评资本家,有本事别用支付宝啊?”2.“你行你上啊,不行就不要说。”3.“你都那么有钱了,给别人多捐点算什么?”一:认识逻辑
(一)逻辑是什么?
《现代汉语》释义为思维的规律和规则。我们所说的“逻辑”一般指逻辑规律,即关于思维形式结构最基本、最一般的规律。逻辑通过概念、判断来进行推理、论证,所以要学习逻辑,我们首先要了解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二)“概念”是什么1、含义: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的一般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属性包括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本质属性,是决定该对象之所以成为该对象并区别于其他对象的属性。非本质属性,是对该对象不具有决定意义的属性。冰山一角初相识
柏拉图曾给人下过一个定义:“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结果他的一个学生给他找来了一只拔光羽毛的鸡,拿到柏拉图面前嘲讽他说:“这就是老师您说的‘人’呀。”柏拉图的定义之所以显得可笑,是因为“没有羽毛的两足直立的动物”不是人的根本属性,虽然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但柏拉图把“人”的外延扩大了,一些不属于人的事物都能归入其中,这才让学生抓住了把柄。2、概念的组成每一个概念都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内涵是概念所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例如:“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中,“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就是概念“商品”的内涵。概念的外延∶外延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具体范围。例如:市场上售卖的的花生、鱼、羊、白菜等等。内涵和外延是概念的两个逻辑特征,二者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外延就越小;反之,内涵越少,外延就越大。例如,“钢笔”这个概念的内涵,比“笔”的内涵要多。“钢笔”有笔的一般特点外,还增加了“笔尖用金属制成,钢性的,用墨水书写”这一特点。那么,“钢笔”的外延比“笔”的外延要小,它把毛笔、铅笔、圆珠笔等都排除在外。笔钢笔3、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概念在外延上是否有重合,可以把概念间的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一)相容关系指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根据外延重合情况的不同,相容关系又分为三种情况:
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①全同关系全同关系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也叫同一关系。a
b例如:“中国的首都”和“北京”、“等边三角形”和“等角三角形”。②包含关系(从属关系)
包含关系是指某一概念的部分外延和另一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也叫属种关系。例如,“学生a”和“大学生b”、“水果a”和“香蕉b”。
包含关系如下图所示:ba外延较大的概念叫属概念,外延较小的概念叫种概念。③交叉关系
交叉关系是指某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教师”和“父亲”、“畅销商品”和“高档商品”。交叉关系如下图所示:(二)不相容关系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又叫全异关系。概念间的不相容关系又分为两种情况:
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①矛盾关系矛盾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等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男人”和“女人”,两者构成”人”的外延。
“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两者构成“战争”的外延a、b全异a+b=C②反对关系(对立关系)
反对关系是指外延没有任何重合,并且外延之和小于其属概念的外延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例如,“大学生”和“小学生”、“红色”和“蓝色”。反对关系如下图所示:a、b全异a+b<c小结:概念与概念之间关系图示ababbaabab全同关系包含关系交叉关系矛盾关系对立关系爸爸和父亲钢笔和笔老师和作家真理和谬论冠军和季军练习:判断下列各对概念之间的关系。阿Q与老舍文学作品与小说鲁迅与《孔乙己》的作者教师与作家真理和谬误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土豆与铃薯虎与东北虎喜欢与讨厌飞机与蚕
全异关系包含关系
全同关系交叉关系
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对立关系)全同关系包含关系矛盾关系全异关系题型二关系辨识2.下列各项中,填入横线处的内容与所给例句某种属性相匹配的一项是(
)例句:____对于感时花溅泪,相当于高兴对于______。A.伤心碧草含情杏花喜B.哀伤一日看尽长安花C.多情化作春泥更护花
D.憔悴人比黄花瘦解析题干中的“感时花溅泪”表达的是一种无奈与伤心。“化作春泥更护花”和“人比黄花瘦”都不含高兴之意,故可以排除C、D两项。“碧草含情杏花喜”表达的是一种高兴的心情;“一日看尽长安花”指诗人在登科后特别激动,骑着快马一天就把长安的鲜花欣赏个遍,表达的是一种兴奋的心情。进一步辨识可发现,“感时花溅泪”和“碧草含情杏花喜”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所以相较于B项,A项的内容与例句的属性更匹配。逻辑作为思维的规律,具有这四个基本规律: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不)矛盾律二:逻辑规律
逻辑作为思维的规律,具有这四个基本规律
——“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
同一思维过程:是指同一时间、同一关系、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三同一”思维过程。
①“同一律”要求在概念间的关系应为“全同关系”。
②“矛盾律”要求相互否定的判断不能同真。(不能同时肯定)③“排中律”要求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不能同时否定)
④“充足理由律”要求一个被断定为真的判断具备充足的理由。(一要有理由、二要理由真)三、逻辑的基本规律逻辑规律公式要求(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逻辑错误同一律A是A如果是真就是真如果是假就是假偷换概念;偷换论题;矛盾律A不是非A不能同时肯定不能同真,必有一假(矛盾关系、反对关系)自相矛盾(两可);悖论;排中律A或者非A不能同时否定不能同假,必有一真(矛盾关系)两不可;充分理由律A真;因为B真,并且B能推出A一要有理由二要理由真三是必然推导毫无理由;虚假理由;推不出;煮竹席
从前有个北方人到南方去,南方人请他吃笋。北方人没有吃过,觉得味道很鲜美,问:“这是什么?”南方人回答:“是笋,长起来就是竹子。”北方人回到家里看见了竹席,忽然想到竹子既然是笋长起来的,竹席大概也能吃,就把竹席切碎了煮,煮来煮去不得熟。他恼了,跟妻子说;“南方人真滑头,专门戏弄人!”尽管竹是由笋长成的,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有质的不同,是两个概念。北方人在这里所犯的思考上的错误是将竹、笋两个概念搞混淆了。同一律同一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不过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同一律: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个人、这位巨人——马克思①为演好课本剧我可以赴汤蹈火,要不是雨下得太大我就赶去排练了。②一位小伙子在给他女朋友的信中写道:“爱你爱得如此之深,以至甘愿为你赴汤蹈火。星期六若不下雨,我一定来。”自相矛盾矛盾律矛盾律古代有位国王,抓到一个反对他的人,准备处死,但又装出仁慈说:“允许你讲一句话,讲对了,我就放了你,讲错了,你受极刑。”国王的如意算盘是,无论你说什么,我都说讲错了,还是可以处决对方。最终的结果是,犯人说出了一句话,国王无可奈何,只好放了犯人。试问这个犯人说了什么?“你不会放了我”国王要么放了犯人,要么不放。如果不放,犯人就讲对了,那么按约定,国王只能放了他。也就是说不放会导致国王的自相矛盾,如果他信守承诺的话,就必须放人。①甲:火星上有火星人。乙:火星上没有火星人。丙:甲乙两人说的都错。②在讨论是否应该禁烟时,甲说:“我不赞成禁烟,烟草可是国家的一项重要产业。可是,毕竟吸烟危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也不赞成不禁烟的意见。”意思含糊不清,态度模棱两可排中律①没撞,你为什么要扶?②小李结婚后就离开了公司,一定是他新婚夫人让他辞去这份工作的。③“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吕氏春秋》)
虚假理由、推不出结论。充足理由律①鲁迅的作品②汝安知鱼乐③汤不烫④修门铃⑤拿破仑的头骨⑥《红楼梦》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任务二:分析课本P95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同一律②惠子问的是“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是问原因,庄子回答“是在濠上这个地方知道的”,是答地点,答非所问,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①鲁迅的作品”在大前提中指鲁迅著作的总称,在小前提中指“各个”作品的通称。偷换概念,违反“同一律”。③偷换论题,违反同一律。卫生状态vs汤的温度①鲁迅的作品②汝安知鱼乐③汤不烫④修门铃⑤拿破仑的头骨⑥《红楼梦》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任务二:分析课本P95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⑤a.“头骨小”和“小时候的头骨”不是同一个概念,耍戏法的人在转换概念,违反了“同一律”。b.“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意思是“拿破仑夭折了”,与事实“拿破仑并未夭折”互相矛盾了,又违反了“矛盾律”。同一律①鲁迅的作品②汝安知鱼乐③汤不烫④修门铃⑤拿破仑的头骨⑥《红楼梦》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任务二:分析课本P95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读”和“不读”是“矛盾关系”,必有一真,不能同为假,违反了“排中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①鲁迅的作品②汝安知鱼乐③汤不烫④修门铃⑤拿破仑的头骨⑥《红楼梦》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任务二:分析课本P95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谬种”的理由是死得不是时候,这个理由并不充足,违反“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①鲁迅的作品②汝安知鱼乐③汤不烫④修门铃⑤拿破仑的头骨⑥《红楼梦》⑦不薄谓厚,不白谓黑⑧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⑨你是否已经停止了对我的毁谤?同一律任务二:分析课本P95例子,指出其中的逻辑错误你是否改掉了考试作弊的恶习?回答“改掉了”,意味着你在以往的考试中经常作弊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不当预设课本P95任务2里列举了“划分不当”“自相矛盾”“强加因果”“以偏概全”等逻辑错误,归纳总结违反了哪个逻辑规律才会导致这些逻辑错误?违反“同一律”就会犯“偷换概念”“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主要表现为“划分不当”“发生歧义”“以偏概全”等;违反“矛盾律”就会犯“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违反“排中律”就会犯“模棱两可”的逻辑错误;违反“充足理由律”就会犯“强加因果”的逻辑错误。有人主张多运动,有人不主张多运动,这两种观点我都赞同。相互否定,不能同真。违背矛盾律对两个相互否定判断的肯定有人说冬天启动汽车需要预热一下发动机再起步行驶;有人说现在汽车制造技术成熟了,冬天启动汽车后不需要预热发动机,只要视野良好可立即起步行驶。这两种观点我都不赞成。相互矛盾,必有一真。对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的否定违背排中律只要努力学习,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违背充足理由律我爱读外国文学,尤其爱读俄罗斯的、拉美的、古典的划分不当违背同一律某市公安局抓住了一个惯窃犯,在他的住所搜出大量现金及照相机等赃物。讯问时,此惯犯很不老实,一口咬定现金是拣来的,照相机是几年前从旧货店买的。公安局决定以审讯照相机的来历为突破口,并由证人(照相机被窃者)出庭作证。下面是审讯时的一段记录:审判长:(问证人)“照相机有什么特征吗?”证人:“有,这个照相机与众不同,它有一个暗钮,不熟悉的人是找不到这个暗钮的,也就打不开照相机。”审判长:“被告,你把这架照相机打开。”被告:“审判长,假若我把它打开,那就证明照相机是我的!是吗?”审判长:“不对,打开了,并不能证明它一定是你的;而不能打开,那就证明一定不是你的。”后来被告未能打开照相机,迫使他不得不低头认罪。被告的申辩逻辑是“谁能打开这个照相机,照相机就是谁的”,违背了充足理由律。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感知推理
还是那只白鹭,守着那一方寒塘,不肯离去,也不忍离去,想是见过劫难,也见过复兴,故而徘徊不已,把一双钢翅________。(选择下列哪一项最合适)A.合了又张,张了又合B.张了又合,合了又张不忍离去——落脚在“合”,选A分析言语活动中的推理过程及形式推理形式分类常见逻辑推理形式前提和结论的关系演绎推理三段论、充分条件推理、必要条件推理、排除法、二难推理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类比推理类比推理从个别到另一个别定义:从一个或几个已有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叫作推理。推理所依据的已有的判断叫作推理的前提,推出的新判断叫作推理的结论。(二)常见逻辑推理形式1.演绎推理(从一般推出个别)——三段论
例:知识分子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人民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所以,人民教师都是应该受到尊重的。主项谓项结论小前提大前提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包含三个部分: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判断。例1:凡犯罪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抢劫行为是犯罪行为,所以,抢劫行为是违法行为。
例2:所有的看客都是帮凶,柳妈是看客,所以,柳妈是帮凶。
1.三段论路边李苦魏晋年间,有个孩子名叫王戎。7岁时,他和同伴到野外“踏青”,见山间路边有棵野生李树,果实累累,其他孩子都争相采摘,只有王戎不动。别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他说:“这李树生在路边而多果,此李必苦。”大家摘李口尝,果然味苦难食。王戎还没口尝李果,为什么就可以断言“此李必苦”?为什么王戎比其他孩子聪明呢?这里有个对逻辑知识运用的问题。王戎是运用了形式逻辑的假言推理法。假言推理,又称假言三段论。王戎是首先假设,如果路边李子是不苦的,那么,过路行人早就摘光了,李树不可能多果(大前提)。实际情况又是怎样呢?现在,李树多果(小前提),所以,推出,李子一定是苦的(结论)。但并不是所有符合三段论定义的推理形式都是有效的。例如:《十五贯》中过于执的推理就是一个无效的三段论。其推理过程为:大前提:杀死尤葫芦的罪犯有十五贯钱小前提:熊友兰有十五贯钱结论:熊友兰是杀死尤葫芦的罪犯。2.充分条件推理(也叫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假言推理有两个前提,其中一个前提是假言判断,另一个前提是这个假言判断的前件或后件。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就是它的假言前提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所谓“充分条件”,就意味着有这个条件,就一定有相应的结果或结论;袁滋的推理过程概括为:如果县官以土换金,那么是金子应该很重很多人抬事实上运“金”的只有两个人,用竹扁担(不重且两人)。所以县官不可能以土换金。3.必要条件推理(也叫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假言前提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假言推理。
《晏子使楚》中的著名典故:楚人以晏子短,为小门于大门之侧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此句可规范表述为:只有出使狗国,才从狗门入→我出使的不是狗国,我不从狗门入。需注意:日常语言的逻辑推理,识别和运用关联词语很重要。表示充分条件会用到“如果…那么…”“只要…就…”“因为…所以…”表示必要条件会用到“只有…才…”“除非…不…”等关联词。但有时日常推理会省略关联词语,这就需要通过辨析事理关系和表达意图来分析逻辑关系。4.排除法(选言推理)►一件事共有n种可能,排除(n-1)种,剩下最后一种就成为必然。
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pá,寻十余里无迹。(《河中石兽》)
老河兵凭借自己的丰富经验,使用排除法,判断出石兽在上游。他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石兽要么在原处,要么在下游,要么在上游→石兽不在原处,也不在下游→所以,石兽在上游(排除法
排中律的运用)5.二难推理
二难推理适用于一件事情有诸种可能,而诸种可能都会导致同一种情况的情形。例如:《红楼梦》第六十四回中,贾宝玉得知林黛玉在私室内用瓜果私祭时想:“但我此刻走去,见他伤感,必极力劝解,又怕他烦恼郁结于心,若不去,又恐他过于伤感,无人劝止。两件皆足致疾。”解析:分析案例中宝玉的推理过程,有以下体现:
→若去劝解,黛玉会烦恼郁结于心而致疾
→若不去劝解,黛玉会过于伤感而致疾
→或者去劝解,或者不去劝解
→总之,黛玉会致疾。
这段文字推理严密,把宝玉因爱至深至切而矛盾纠结的两难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二难推理:在前提中提出两种可能,然后由这种可能引伸出两种结论,对方无论选择其中的哪一种结论,都会陷入进退维谷、左右为难的境地。
《皇帝的新装》中,上从皇帝、大臣,下到普通百姓都陷入了一个二难境地中:他们要么承认自己看不见,根据骗子预先设好的前提,那就等于承认自己是不称职或愚蠢的人;要么宣称自己看得见,但又违背了事实,是一种说谎的行为。应用:文学艺术创作——小说的情节结构设
例如:孙悟空在第三次打白骨精时,实际上就面临了二难,因为根据前面两次的经验,如果孙悟空第三次把白骨精打死,他就可能被师傅赶走,但如果不打死白骨精,师父就会被白骨精吃掉。所以,打白骨精或者不打白骨精,所引起两种后果,或者孙悟空被师父赶走,或者师父被白骨精吃掉,都是孙悟空所不愿接受的。6.
归纳推理(从个别到一般)③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便用红头绳系住菜根,倒挂在水果店头,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鲁迅《藤野先生》)这是个简单枚举的归纳推理:结论是“物以稀为贵”,前提是北京的白菜运往浙江被尊为“胶菜”,福建野生的芦荟就美其名曰“龙舌兰”。抓住个性,推知共性。一般来说“归纳推理”的“归纳”是指不完全归纳7.类比推理(从个别到另一个个别)由两个事物一个(一些)方面相似而推出它们另一方面也相似的推理。注意:结论与前提分属不同的范畴。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的这番话,结论是“王之蔽甚矣”,他是如何推出的呢?其推理过程可概括如下:《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
齐王妻→私——→宫妇左右妾→畏——→朝廷之巨客→有求——→四境之内受蔽根据“考试:学生:成绩”进行推理
A.往来:网民:电子邮件B.汽车:司机:驾驶执照C.工作:职员:工资待遇D.饭菜:厨师:色鲜味美“学生通过考试获得成绩”,因此类比可得“职工通过工作获得工资待遇”杂志对于()相当于()对于农民A.报纸果农B.传媒农业C.书刊农村D.编辑菠菜“杂志对于编辑相当于菠菜对于农民”。两者间都是“产品和生产者”之间的关系类比推理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1.关注隐含前提福尔摩斯:马厩中有一条狗,然而,尽管有人进来,并且把马牵走,它竟毫不吠叫,没有惊动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显然,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柯南道尔《银色马》在直接论证中,往往不会巨细无遗地呈现逻辑推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会出现部分前提的省略,这些省略的前提却往往又隐藏着理解论证的关键。1.关注隐含前提教材案例睡在草料棚里两个看马房的人没有被惊醒。(论据2)狗没有叫。(论据1)所以,牵走马的这位午夜来客是这条狗非常熟悉的人。(论点)隐含前提2:狗叫了,就会惊醒草料棚的人;隐含前提1:看到熟悉的人,狗不会叫。这两个论据对于推出论点必不可少,但又因为种种原因论证者没有将它们表述出来,因此可以称之为隐含前提。加上了这两个隐含前提,整个论证的推理结构就完整了。就这样,通过分析推理结构,我们发现了论证的隐含前提。某作家出身贫寒,他父亲是一个弹棉花的匠人,但他从不隐讳自己的出身。在一次聚会中,有个富家子弟当着众人的面对他高声说:“听说你父亲是个弹棉花的。”“是的。”作家说。“那他为什么没有把你也培养成弹棉花的呢?”作家微笑着反问:“你的父亲一定是位绅士?”“那是自然。”富家子弟高傲地回答。“那他怎么没有把你也培养成绅士呢?”大家听了,都笑了。论据:你父亲是弹棉花的匠人。隐含论据(前提):如果父亲具有什么身份或属性,那么儿子也就具有什么身份或属性。论题(结论):你也应该被培养成弹棉花的匠人。1.补充隐含前提,保证论证可靠关注隐含前提保障结论正确第一、事实性隐含前提。如:①蚯蚓在湿润的地面上每分钟可以爬30厘米,可见蚯蚓比人的步行速度慢很多。②雨燕每小时飞行可达110千米,可见雨燕飞行的速度比动车还要快。隐含论据(前提):人的步行速度每分钟远远超过了30厘米。隐含前提:动车的速度每小时低于110千米。实际上动车的时速一般是200千米,按照常识我们不会接受这个结论。关注隐含前提保障结论正确第二、价值性隐含前提。如:①白鳍豚濒临绝种的危机,所以,我们必须保护白鳍豚。省略的大前提:所有濒临绝种的物种都是我们必须保护的。小前提:白鳍豚是濒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国家对划定的18亿亩耕地红线乱占建房“零容忍”
- 子母车位买卖合同(2篇)
- 脑卒中护理课件
- 第二单元(复习)-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复习(统编版)
- 2024年河北省中考历史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西南林业大学《城市公交规划与运营管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设计制图》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电脑连接不了网络怎么办
- 西华师范大学《小学心理健康课程与教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数字信号处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高中英语学习情况问卷调查表及调查报告
- 《微电影制作教程》第五章
- GRR计算公式表格
- 梅毒诊断标准
- 2023年catti三级笔译综合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密封条格式大全
- 幸运的内德(一年级绘本阅读)课件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诊急救中国专家共识
- Python语言基础与应用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商业空间设计-课件
- 六年级上册英语说课稿- Module 6 Unit 2 I've got a stamp from China. -外研社(三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