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人教部编版_第1页
《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人教部编版_第2页
《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人教部编版_第3页
《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人教部编版_第4页
《满江红小住京华》课件人教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满江红

(清)秋瑾授课: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古板头中学刘顺勇人教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满江红授课: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古板头中学刘顺勇人教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等。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

满江红是一种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作满江红。词牌名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2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3.体会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学习目标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学习目标【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安庆起义失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作者生于小官僚家庭,自幼入读家塾,尤其喜爱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幼时即仰慕英雄豪杰,立志做巾帼英雄一样的人物,写下诗句“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4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0岁的秋瑾嫁给了丈夫王廷钧。王家虽是湘潭首富,秋瑾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一不好读书,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共同之处。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0岁的秋瑾嫁给了丈夫王廷钧。王家虽是5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读书,为将来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前途着想。”王廷钧却说:“朝廷只能割地赔款,委曲求全,我们这些匹夫有个屁责。”还有一次,他们谈到了谭嗣同,秋瑾赞扬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死如归,是一位伟大的维新志士。而王廷钧却大骂谭嗣同是中华乱党、士林败类。两人互不相让,差点吵了起来。秋瑾内心十分痛苦,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暗示婚姻的不幸,表达了她对王廷钧的不满。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读书,为将来国6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封建束缚的新女性,是反帝反封建的先驱者。——周恩来秋瑾为民族解放与妇女解放付出了生命。——吴玉章(中国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称秋瑾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

题词:“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绍兴三杰:秋瑾、鲁迅和周恩来。辛亥三杰:有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封建束缚秋瑾为民族解放与妇7【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代表作】8写作背景

1900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

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醉心功名,无心国事。写作背景1900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9

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王廷钧的同事廉泉的夫人

)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1904年7月)即自费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赴日本留学前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10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读,认准字音、节奏。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读,认准字音、节奏。小住京华,早又是11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借用李清照《醉花阴》词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品表面上是写深秋佳节孤独寂寞的心绪,实则表达了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人比黄花瘦”用来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通感时间短暂秋季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大义。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12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引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封建牢笼的喜悦之情。思念浙江故乡这里借指女子很,甚我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引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比喻自己13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

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14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莽莽人世指因感叹无知音而落泪,引自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15译文: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译文: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16朗读课文,概括内容。具体感知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前途朗读课文,概括内容。具体感知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17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1)“为篱下黄花开遍”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1)“为篱下黄花开遍”18(2)“四面歌残终破楚”《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喻指自己终于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2)“四面歌残终破楚”《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喻19(3)“因人常热”

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3)“因人常热”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20

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惟其如此。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21(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22喜悦激动: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再读课文,体会词人的感情。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喜悦激动:(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再读课文23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24(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苦闷忧愁:(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25

(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26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课堂小结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27摆脱世俗走向革命满江红板书设计用典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前途摆脱世俗满江红板书设计用典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前281.尝试背诵本文。2.完成下列练习随堂练习1.尝试背诵本文。随堂练习291.开头第一句,交代了什么?

“早又是”,十分传神地把作者对时光飞逝、虚度年华的苦闷泄露出来了。“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1.开头第一句,交代了什么?“早又是”,十分302.“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作者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来表达内心情感。“四面楚歌”原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困境。这里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封建家庭牢笼的喜悦之情。2.“四面歌残终破楚”引用了什么典故?有何作用?作者313.如何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句话?“殊未屑”表明作者并不留恋贵妇人的生活,相反持蔑视的态度。3.如何理解“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这句话?“殊未324.词中哪一句体现了词人虽不是男儿,心却比男儿刚正,常常为他人而激动、激昂?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4.词中哪一句体现了词人虽不是男儿,心却比男儿刚正,常常为33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句用了什么典故?出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忧虑。5.“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一句用了什么典故?341.背诵《词四首》。2.完成《南方新课堂》第十二课练习。作业1.背诵《词四首》。作业351、忘恩负义,卑鄙的嫉妒,利害关系,这一切都缠扰着社会上各阶层的人。2、世上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有各自的悲伤,他们大多数都有着委屈。3、爱情能持之以恒才是一件好事;可是,如果在别的方面没有恒心,那么爱情方面的恒心也就一文不值,毫无意义了。4、人越是心高志大,就越少不了有种种的小弱点。5、某种可喜的才能,某种幸运的机会,可以形成某一些人上升的梯子的两侧,但是那梯子的横级必然是用禁得住磨擦和牵扯的东西做的;没有东西可以替代彻底、热情、诚恳的真功夫。6、在地球上,没有一样东西在开始出现的时候,不被一些人笑得死去活来。7、可以断定,思想和身体一样,稍有过度的安逸,便会如染瘟病。类别:思想8、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1、忘恩负义,卑鄙的嫉妒,利害关系,这一切都缠扰着社会上各阶36满江红

(清)秋瑾授课: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古板头中学刘顺勇人教社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2课满江红授课: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古板头中学刘顺勇人教

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念良游”、“烟波玉”、“伤春曲”、“怅怅词”等。代表作品有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辛弃疾《满江红·敲碎离愁》等。

满江红是一种生长在水田或池塘中的小型浮水植物。秋冬时节,它的叶内含有很多花青素,群体呈现一片红色,所以叫作满江红。词牌名满江红,词牌名,又名“上江虹”、“满江红慢”、“38

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把握词作的主旨。2.学习作者借典故抒情的方法。3.体会词人的政治抱负和爱国热情。学习目标1.理解词作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感情。学习目标【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汉侠女儿。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近代民主革命志士。1907年7月15日凌晨,安庆起义失败,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2岁。作者生于小官僚家庭,自幼入读家塾,尤其喜爱诗词、明清小说和笔记传奇。幼时即仰慕英雄豪杰,立志做巾帼英雄一样的人物,写下诗句“莫重男儿薄女儿,始信英雄亦有雌。”【秋瑾】(1875-1907),原名闺谨,字璿卿,自号竞雄,40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0岁的秋瑾嫁给了丈夫王廷钧。王家虽是湘潭首富,秋瑾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但志趣高尚、性格刚烈的秋瑾并不喜欢过养尊处优的生活,更受不了封建家庭的种种束缚。比自己小两岁的丈夫王廷钧,一不好读书,二不务正业,每天游手好闲,吃喝玩乐。在志趣、爱好上也与自己毫无共同之处。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20岁的秋瑾嫁给了丈夫王廷钧。王家虽是41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读书,为将来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个人的前途着想。”王廷钧却说:“朝廷只能割地赔款,委曲求全,我们这些匹夫有个屁责。”还有一次,他们谈到了谭嗣同,秋瑾赞扬他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视死如归,是一位伟大的维新志士。而王廷钧却大骂谭嗣同是中华乱党、士林败类。两人互不相让,差点吵了起来。秋瑾内心十分痛苦,她在一首诗中写道:“可怜谢道韫,不嫁鲍参军。”,暗示婚姻的不幸,表达了她对王廷钧的不满。秋瑾时常劝丈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要好好读书,为将来国42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封建束缚的新女性,是反帝反封建的先驱者。——周恩来秋瑾为民族解放与妇女解放付出了生命。——吴玉章(中国民主革命家)孙中山称秋瑾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

题词:“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绍兴三杰:秋瑾、鲁迅和周恩来。辛亥三杰:有徐锡麟、秋瑾、陶成章。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封建束缚秋瑾为民族解放与妇43【代表作】《秋瑾诗词》《秋女士遗稿》《秋女烈士遗稿》《秋瑾集》等。【代表作】44写作背景

1900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瑾随夫入京。时值八国联军入侵后不久,她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

的腐败,决心献身救国事业,而其夫醉心功名,无心国事。写作背景1900年春,王廷均用钱捐得户部主事官职,秋45

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发生冲突,离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门外泰顺客栈,后由吴芝瑛(王廷钧的同事廉泉的夫人

)出面调解,而秋瑾下决心冲破家庭牢笼,投身革命。

不久(1904年7月)即自费东渡日本留学。这首词是她赴日本留学前在中秋节的述怀之作。1903年中秋节,秋瑾与丈夫46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读,认准字音、节奏。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整体感知听课文朗读,认准字音、节奏。小住京华,早又是47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大义。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借用李清照《醉花阴》词句。“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作品表面上是写深秋佳节孤独寂寞的心绪,实则表达了重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人比黄花瘦”用来比喻人憔悴,暗示相思之深。通感时间短暂秋季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大义。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48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引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比喻自己终于冲破封建牢笼的喜悦之情。思念浙江故乡这里借指女子很,甚我不屑,轻视。意思是不甘心做女子。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引用汉军破楚的典故,比喻自己49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

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50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莽莽人世指因感叹无知音而落泪,引自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51译文:

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怎么能懂我呢?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红尘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译文:今生我虽然不能身为男子,加入他们的行列。但是我的心,52朗读课文,概括内容。具体感知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前途朗读课文,概括内容。具体感知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53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1)“为篱下黄花开遍”

化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和李清照“人比黄花瘦”的诗句。找出词中运用的典故并简要分析。(1)“为篱下黄花开遍”54(2)“四面歌残终破楚”《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喻指自己终于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2)“四面歌残终破楚”《史记·项羽本纪》中汉军破楚的故事喻55(3)“因人常热”

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舍先炊已,呼鸿及热釜炊。鸿曰:‘童子鸿不因人热者也。’灭灶更燃火。”

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3)“因人常热”典故出自《东观汉记·梁鸿传》:“比56

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之义。惟其如此。才有了她愤然东渡,献身革命事业的豪然壮举;才有了“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誓把革命进行到底的撼人气概。此处反用其语,有“处冷地而举热肠”(秋瑾《致琴文书》57(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青衫湿”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江州司马青衫湿”,极言作者对自己前途的担心和忧虑。(4)“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青衫湿”出自白居58喜悦激动:

(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再读课文,体会词人的感情。冲破牢笼,获得自由,悠然自得。喜悦激动:(1)“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再读课文59

(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投身革命,报效国家,豪情万丈。(2)“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60(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独。苦闷忧愁:(2)“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冲破牢笼,面对未来,担心不已。(1)“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中秋佳节,独自一人,倍感孤61

(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投身革命,报效国家,知音难觅。(3)“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62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另一方面表现自己胸怀保家卫国的志向,又恐知音难觅的担忧,即便无奈为“蛾眉”,也有着一颗强大的“男儿心”,崇高的志向指引着她,即便有所顾虑也坚定的摆脱世俗,走向革命路的决心。课堂小结秋瑾的这首《满江红》词,一方面写出自己挣脱家庭束缚,63摆脱世俗走向革命满江红板书设计用典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前途摆脱世俗满江红板书设计用典上片:回顾过往生活下片:思虑未来前641.尝试背诵本文。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