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甲状腺手术护理甲状腺手术护理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甲状腺手术护理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护理李乐之护理诊断1.疼痛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3.清理呼吸道无效4.焦虑:与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5.潜在并发症:急性呼吸困难和室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状腺危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联系日益加强,充满挑战,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英语课程改革的问题也更加凸现。学生的英语水平一直上不来,学生厌学,教师迷茫,不知所措。农村基础教育的步伐为什么如此艰难?本人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工作已有多年,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农村英语课程改革存在着以下五个问题:(一)教育观念上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的第一项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要形成积极自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然而,多年来,语法为纲、翻译为方法的教学模式,使相当数量的中学英语教师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学生的课堂活动主要就是听讲、记笔记,偶尔回答一些问题,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新课标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里看出,新课程的功能已经从狭隘单一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的转变上来了。教师还占主角位置的现状就不适应改革步伐了。新教材要求以学生为主角,以交际为中心,以操练为重心。它不要求所有第一次出现的语法现象都讲,目的是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先会用。见多了,用多了,感性认识加深后,教师和学生再一起总结,这是典型的归纳性教学概念。但许多英语教师仍旧习惯于演译性教学方法,大讲特讲语法,觉得不讲就不叫上课,心里不踏实。(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教师教学观念上的守旧必然在教学方法上反映出来。学生早晨一到校,教师安排英语课代表领读英语,先是单词,后是课文。到了第一堂课,学生已经筋疲力尽,课上教师仍然以讲解词汇、领读课文、分析语法和翻译课文为主,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很少。从早读课到英语课,没有什么是学生关心的东西,完全是填鸭式的教学。很多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很少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采取最多的方法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他们不明白,语言是工具,学习语言不像理科学习一样,以理解为主。一个外语教师绝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能控制自己的讲解时间,做到少讲、精讲,适可而止,把时间让给学生,心甘情愿地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以他们为中心。既能做导师,又能做合作者,又能当配角的教师,才是交际英语教学所需要的合格教师。(三)教师数量、业务水平上的问题说句实话,任何教师都想把学生教好,都想把自己的课题搞得有声有色。但现实是很多教师做不到。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自己的业务水平有问题。文革十年给中国教育事业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实在太大了,农村教育界青黄不接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高等师范院校虽然为中学培养了大量的英语教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仍然不能满足要求,英语教师严重缺编,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尤为突出。比如:平浪中学共有15个教学班,上英语课的教师只有5人,其中英语大专毕业生1人,“半路出家”(业余或脱产进修后获英语大专文凭)的有2人,非师范院校英语专业1人,计算机专业1人。凯口中学也有15个教学班,有6位教师上英语课程,其中英语专业大专毕业生1人,中专毕业后进修英语专业获大专毕业证书1人和政史专业1人,物理专业1人,化学专业1人,中师毕业1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了,达到课标要求的教师太少了。虽然如此,这些教师仍然是学校英语教学的中流砥柱,有的教师要完成四至五个班的英语教学。新课程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然而,到现在为此,我国西部农村的绝大部分小学都没有英语教师。很多农村学生到了初中一切得从零开始。所以,初中教师的压力比较大。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各种函大和职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这些学校对其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的严格程度远不能与正式外语院系相比。因此,在这些业余大学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教师,他们的英语能力不平衡。若让他们教旧教材,讲语法,还能胜任。若讲新教材,要求和学生进行听、说活动,很多人就力不从心了。交际英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这些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用好新教材,他们所面临的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先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四)学校领导管理上的问题英语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但未引起所有领导的重视。在农村中学,大部分领导也不懂外语,有的不关心英语教师的情况,只是到了期末,拿英语考试成绩与语文、数学的成绩相比较,继而就是批评。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政绩,迎合、应付上面的检查,提出每周英语课少安排几节也是可以的。按照新教材的编排,初中英语每周至少有五节课时,但是目前许多农村中学仍然只安排四节课。有的学校教室里没有插座,英语教师没有录音机,学生的听力训练全都是通过教师口述教材。所以一旦换了教师,学生都说听不懂。(五)生源问题农村,尤其是像贵州省内落后的农村,学生家庭都比较贫困,部分家庭连温饱问题都未解决,每学期开学教师都要到这些学生家里去做入学动员工作,否则他们是不会主动来到学校学习的。到了学校,这些学生也不会带什么笔墨纸砚的东西,要教师催促几次才会带上。对这些学生学校还得免去他们的杂费,导致学校经费紧张。还有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在农村中小学最为突出,他们在校时教师还可以管理他们,一旦出了校门就谁也管不了,他们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家里也没有谁管教他们。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完全脱节。教师在这些学生的管理上花费了大量的钻研课程的宝贵时间。二基于以上几个问题,我想提出以下两条建议:(一)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是关键,提高师资水平是重点观念变了,态度积极了,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往往是由本地区的教师的质量所决定的。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当好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指导者、策划者,就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体验新的教育理念,增加知识,不断学习,还要学会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比如,教师们都知道新课标明确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可是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有几个会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呢?可以说寥寥无几。他们很多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没有学过电脑,虽然经过一两次培训,那也只是形式而已,很多人只会开关机,打上几个字,真正谈到课件的制作,实在是知之甚少。谈到上网,很多教师都不知道什么是搜索引擎。要贯彻新大纲,实施新教材,当务之急是尽快分期分批对不能胜任交际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绝不能只是交流一下经验,看一两次观摩课,或听听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的介绍,而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育观念的培训,使他们对交际英语教学所涉及的语言学理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书本与练习的关系、理解与应用的关系等等,都有比较深刻,至少是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二是要对这些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再做一次学生,在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体验和学习交际英语的教学方法。还有就是要尽快充实英语教师队伍,减轻现在英语教师的压力,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新课程,尽快地融入新课程的改革之中。(二)改善教学环境,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英语教学工作新教材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新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因此,如果在教学中还一味地使用过去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那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更不用说达到教学标准了。英语教学不能只是英语教师的事,应该是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事。学校的主管领导应该关心英语教学,关心英语教师,尽力去改善英语教学的条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现代化的视听仪器和教学辅助设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大事,是能否使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事。要做好这件事,就要靠我们一线的教师,只要站在一线的教师的观念更新了,业务水平达到了要求,我们相信中学英语课程改革就一定会出现史无前例的崭新局面。1研究背景及目的化学一直被认为是较难学习的科目之一,存在一系列的迷思概念[1]。迷思概念是人们在正式学习科学之前,就已具有描述及解释科学现象的系统架构,这些系统架构常与科学家的观点不同,并且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不易被改变。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概念”是广义的,它与一般心理学上“概念”的含义有所不同,它是指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2]。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化学学习包括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在化学学习中,学习者需要在心理上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并在三者之间进行心理转换[3]。一些研究表明,学生对物质的微粒性感到难以理解,同时在对化学符号进行解释时也遇到困难,这就成为化学难的一大原因[4]。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由于物质的粒子观、化学符号观还没有成熟,一些片面、不完整的生活经验时常造成迷思概念的出现。《溶液》单元中学生的迷思概念尤为明显。因此,本研究希望找出学生关于“溶液”的迷思概念,并试图设计“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教学法促进学生溶液迷思概念转变。2初三学生“溶液”迷思概念研究为了充分了解初三学生关于“溶液”迷思概念及其成因,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两种方法进行研究。2.1问卷调查为了较大范围探查初三学生关于“溶液”的前概念,采用问卷调查法。2.1.1问卷设计(1)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初三学生在学习《溶液》单元之前,对“溶液”并不是一无所知的,通过生活经验还是习得了不少关于“溶液”的前概念,但这些前概念当中,学生可能有一部分存在迷思。不少研究对学生的“溶液”迷思概念进行探查,其中涉及的迷思概念集中在溶液的基本特征、溶解后溶质是否还存在、物质溶解的限度、溶解度受什么因素影响等方面[5]。人教版教材中《溶液》单元的课题中主要涉及几个概念:“溶液的基本特征”、“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溶质质量分数”等几个概念,除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外,这些概念都与学生所持有的前概念密切相关。综合先前研究及人教版教材中《溶液》单元的课题内容,本调查确定以《溶液》单元前两个课题“溶液的形成”、“溶解度”两大部分中的内容为核心设计调查问卷。(2)问卷题目的形式目前对迷思概念的研究中,问卷调查多采用“二段式(two-tier)诊断工具[6],第一阶段是判断题或者单一选择题形式,第二阶段为理由选项。这样的问题设计相对来说有利于对学生的迷思概念有个较完整的了解。但也有局限,比如说,对第二阶段的理由选项,问卷设计的考虑要非常周全,否则有可能出现问卷中没有学生脑海中的理由,导致学生乱选而影响研究结果。所以,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以判断题形式出现,而对理由的描述,将在半结构访谈中完善。参考相关文献,调查问卷拟定迷思概念探查问题共15道,以判断题的形式提问,以方便数据处理及量化调查结果。2.1.2调查对象2013年1月,选取广州市一所学校初三年级两个普通班共95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这两个普通班在年级排名中等,较能代表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的水平。2.2半结构访谈通过问卷调查无法获知学生对命题判断的理由,故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半结构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做出判断的原因,从而能比较全面地分析迷思概念产生的来源。2.2.1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以问卷调查中出现较多问题的内容为主:(1)纯水是溶液吗?为什么?(2)你认为“糖水的下部比上部甜一些”吗?为什么?(3)你认为“溶液应该是颜色均一的”吗?为什么?(4)如果一种固体物质未能完全溶解于水,那么它属于溶液的一部分吗?为什么?(5)你认为物质溶于水以后,形成新物质了吗?为什么?(6)你认为不同的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一样吗?为什么?(7)你认为升高温度能使所有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增加吗?为什么?以上问题,主要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会记录交流中一些提纲没有列出但是学生提到的内容。2.2.2访谈对象在问卷调查后,每班选取3名调查问卷中错答率较高(约70%以上)的学生为访谈对象,了解其想法与科学概念不同的原因。2.3研究结果与分析2.3.1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问卷回收率94.75%,问卷题目及调查结果见表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初三学生在学习“溶液”的科学概念前已经对其有一定的认知,关于溶解度的题目大部分错答率均低于20%。因生活上经常遇到需要增大物质的溶解量、溶解速率的情况,学生已经对相关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溶解时放热或者吸热的现象,学生比较少接触到,错答率约为33.33%。题目中错答率较高的有三道,分别是第5、6及第7题,均是涉及溶液的基本特征。可见,虽然初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少的“溶液”,但是对其了解只是片面的。2.3.2访谈结果访谈以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为纲要进行,由此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访谈得出学生对自己所持有的迷思概念的解释,归纳如下:认为“纯水是溶液”的学生认为液体就是“溶液”,因为它是“100%的水溶液”。这明显是并未了解“溶液是包括溶剂和溶质的混合物”的科学概念所致。认为“糖水的下部比上部甜一些”、“溶液应该不是颜色均一的”,“因为未溶于水的食盐也属于食盐水的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盐或者糖等物质比水重,所以它们会下沉,导致下部的溶液浓度更大,所以下部的糖水比上部甜,如果是有颜色的溶液,其颜色就不均一”。认为“物质溶于水后生成了新物质”,“因为CO2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H2CO3,故糖溶解于水,应该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认为“不同的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样的”,“其实也不知道是否一样,只是猜的”。认为“升高温度能使所有物质的溶解量增大”,因为煮糖水的时候往往加热后本来还没有溶解的糖也溶解了,对于其他物质也该是这样的。有趣的是,一位被访学生认为“物质溶解后就消失了”,但是当被问及溶液的质量的时候,一受访学生则认为应该是等于被溶解的物质加上水的质量,显然,这与他的“物质消失论”是矛盾的,但迷思概念依然存在。2.3.3结果分析从问卷调查中可知,初三学生由于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溶液》单元的部分知识具有较好的认知,但是也对某些问题存在迷思概念,从访谈中可以了解学生产生这些迷思概念的原因。结合访谈中可以看出:(1)学生在接受溶液的科学教育之前,基本上对这个概念只有宏观上而没有微观上的认识,基本上没有人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或者描述他们自己的“溶液”概念。类似“物质溶于水是以离子或是分子的形式存在”,“溶液在形成的过程中物质的粒子会在溶剂中扩散”,“溶液中的离子或者分子是均匀分布在水分子的间隙中”等这些微观概念还没有形成,从而才会存在“溶液应该不是均一的”等迷思概念。(2)生活经验也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他们会认为“糖水的下部比上部甜”,也会认为“溶液应该是没有沉淀的”是错误的,学生是将还没有混合均匀的糖水视作溶液、将没有溶解于水的沉淀也当作是溶液的一部分。学生这些迷思概念源于不完整的经验,同时也是没有对宏观现象进行合理的微观表征所致。(3)对于“溶液的形成”概念及访谈者对自己所持的概念的原因解释,可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习惯将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扩大到对所有关于“溶液”概念的理解。例如,“对物质溶于水是否形成新物质”的问题,学生趋向以CO2溶于水的这个例子作解释,认为形成了新物质,实际就是根据之前所学知识对新命题进行推论判断,这是学生常见的思维模式,以偏概全。3研究结论与启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第九单元《溶液》的学业水平达标要求中的“过程与方法”提到“通过常见物质的溶解性、饱和溶液的形成等实验,体会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7]可见,质量评价标准对学生关于溶液概念的理解已经不能仅限于宏观现象,而应该深入到微观本质上。初三学生学习物理及化学以后,逐步形成微观的物质概念,也开始可以用微观概念来理解宏观现象。因此,可尝试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微观表征形成科学的溶液概念,让学生发现科学的微观表征与自己之前错误的宏观表征之间的矛盾,进而推翻原有的错误概念。结合研究的结论,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通过多呈现各种微观图示,指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看待溶液的构成;第二,通过微观图示的绘制,让学生体会并描述溶液形成的过程;第三,通过对溶解度曲线图线的分析,学生可了解物质溶解度是有限的,不同物质在相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是不同的,且会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同时,学生能发现,并不是所有物质的溶解度都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这样能够引发认知矛盾,从而促进原本迷思概念的转变。《溶液》单元在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结构当中,起到过渡性的作用,它能解释酸碱盐溶液的形成和构成,因此它对以后的学习起到十分重要的铺垫作用,因而在教学中转变学生的迷思概念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后面章节的教学。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甲状腺手术护理甲状腺手术护理时间反1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护理李乐之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护理2护理诊断1.疼痛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3.清理呼吸道无效4.焦虑:与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5.潜在并发症:急性呼吸困难和室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状腺危象。护理诊断3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因焦虑不利于甲亢症状控制;且不利于术中采用颈丛神经阻滞。必要时可采用镇静剂。(2)饮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补充水分。禁忌烟、酒、茶。护理措施4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5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6■(2)开始即用碘剂,2~3周后甲亢得到基本控制(病人情绪稳定,睡眠良好,体重增加,脉率<90次/分以下,基础代谢率<+20%),可手术。2周后症状减轻不明显者,可继续服用碘剂并加服硫氧嘧啶类药物。直至症状基本控制停用硫氧嘧啶类药物后继续服用碘剂12周,再进行手术。■(2)开始即用碘剂,2~3周后甲亢得到基本7碘剂为复方碘化钾溶液(碘酊5g,碘化钾10g,加蒸馏水100m1)。用法:第一日每次3滴,第二日每次4滴,以后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6滴止,然后维持此剂量。可于饭后用冷开水稀释或滴于面包上口服。注意:凡不准备手术者,不要服用碘剂。碘剂为复方碘化钾溶液(碘酊5g,碘化8(3)上述药物不能耐受或无效者,可与碘剂用心得安(普萘洛尔:肾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剂用法:每6小时1次,每次20~60mg,一般4~7天后脉率降至正常水平,可以施行手术。因普萘洛尔的有效半衰期不到8小时,最末一次用药要在术前1~2小时;术前不用阿托品,以免心动过速;术后需继续服用普萘洛尔4~7天。(3)上述药物不能耐受或无效者,可与碘剂95、其他检査:颈部X线透视或摄片——了解气管受压和软化情况;详细了解心脏功能;喉镜了解声带功能;基础代谢率、T3T4测定甲亢被控制程度;血清钙、磷含量——甲状旁腺功能。6、其他:颈部备皮;作好术后紧急拆线、气管切开的准备。5、其他检査:颈部X线透视或摄片——了解气管10二)术后护理1.体位:血压平稳改半卧位;帮助及时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2.饮食:术后1-2天流质,不可过热;如有呛咳,可静脉补液或进半流质。3.病情观察:密切注意生命体征,预防甲亢危象发生和切口渗血情况。药物:术后继续用复方碘化钾。每日3次,每次10滴,共1周;或每日3次,每次16滴开始,逐日每次减少1滴。二)术后护理11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12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13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14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15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16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17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18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19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20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21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22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23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24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25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26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27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28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29甲状腺手术护理课件30谢谢!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供娄浪颓蓝辣袄驹靴锯澜互慌仲写绎衰斡染圾明将呆则孰盆瘸砒腥悉漠堑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脊髓灰质炎(讲课2019)谢谢!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31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甲状腺手术护理甲状腺手术护理时间反复无常,鼓着翅膀飞逝甲状腺手术护理甲状腺手术病人的护理李乐之护理诊断1.疼痛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3.清理呼吸道无效4.焦虑:与担心手术及预后有关。5.潜在并发症:急性呼吸困难和室息、喉返神经损伤、喉上神经损伤、甲状旁腺损伤、甲状腺危象。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联系日益加强,充满挑战,知识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都在进行课程改革,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也顺应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农村英语课程改革的问题也更加凸现。学生的英语水平一直上不来,学生厌学,教师迷茫,不知所措。农村基础教育的步伐为什么如此艰难?本人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工作已有多年,通过调查、统计,发现农村英语课程改革存在着以下五个问题:(一)教育观念上的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的第一项具体目标是改变课程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的倾向,强调学生要形成积极自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然而,多年来,语法为纲、翻译为方法的教学模式,使相当数量的中学英语教师形成了以自己为中心、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习惯。学生的课堂活动主要就是听讲、记笔记,偶尔回答一些问题,完全处于被动的位置。新课标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这里看出,新课程的功能已经从狭隘单一的注重知识的传授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和学会做人的转变上来了。教师还占主角位置的现状就不适应改革步伐了。新教材要求以学生为主角,以交际为中心,以操练为重心。它不要求所有第一次出现的语法现象都讲,目的是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先会用。见多了,用多了,感性认识加深后,教师和学生再一起总结,这是典型的归纳性教学概念。但许多英语教师仍旧习惯于演译性教学方法,大讲特讲语法,觉得不讲就不叫上课,心里不踏实。(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教师教学观念上的守旧必然在教学方法上反映出来。学生早晨一到校,教师安排英语课代表领读英语,先是单词,后是课文。到了第一堂课,学生已经筋疲力尽,课上教师仍然以讲解词汇、领读课文、分析语法和翻译课文为主,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很少。从早读课到英语课,没有什么是学生关心的东西,完全是填鸭式的教学。很多教师最关心的是学生学习的结果,很少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采取最多的方法是让学生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的训练方式。他们不明白,语言是工具,学习语言不像理科学习一样,以理解为主。一个外语教师绝不是讲得越多越好,而是要能控制自己的讲解时间,做到少讲、精讲,适可而止,把时间让给学生,心甘情愿地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以他们为中心。既能做导师,又能做合作者,又能当配角的教师,才是交际英语教学所需要的合格教师。(三)教师数量、业务水平上的问题说句实话,任何教师都想把学生教好,都想把自己的课题搞得有声有色。但现实是很多教师做不到。主要原因是什么呢?自己的业务水平有问题。文革十年给中国教育事业造成的损失和破坏实在太大了,农村教育界青黄不接的现象仍然随处可见。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高等师范院校虽然为中学培养了大量的英语教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合格的中学英语教师仍然不能满足要求,英语教师严重缺编,这种现象在农村中学尤为突出。比如:平浪中学共有15个教学班,上英语课的教师只有5人,其中英语大专毕业生1人,“半路出家”(业余或脱产进修后获英语大专文凭)的有2人,非师范院校英语专业1人,计算机专业1人。凯口中学也有15个教学班,有6位教师上英语课程,其中英语专业大专毕业生1人,中专毕业后进修英语专业获大专毕业证书1人和政史专业1人,物理专业1人,化学专业1人,中师毕业1人。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了,达到课标要求的教师太少了。虽然如此,这些教师仍然是学校英语教学的中流砥柱,有的教师要完成四至五个班的英语教学。新课程要求从小学三年级开设英语课程,然而,到现在为此,我国西部农村的绝大部分小学都没有英语教师。很多农村学生到了初中一切得从零开始。所以,初中教师的压力比较大。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各种函大和职大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由于各种条件所限,这些学校对其英语专业学生的听说能力训练的严格程度远不能与正式外语院系相比。因此,在这些业余大学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教师,他们的英语能力不平衡。若让他们教旧教材,讲语法,还能胜任。若讲新教材,要求和学生进行听、说活动,很多人就力不从心了。交际英语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业务要求。这些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用好新教材,他们所面临的首要的也是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先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四)学校领导管理上的问题英语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但未引起所有领导的重视。在农村中学,大部分领导也不懂外语,有的不关心英语教师的情况,只是到了期末,拿英语考试成绩与语文、数学的成绩相比较,继而就是批评。更有甚者为了自己的政绩,迎合、应付上面的检查,提出每周英语课少安排几节也是可以的。按照新教材的编排,初中英语每周至少有五节课时,但是目前许多农村中学仍然只安排四节课。有的学校教室里没有插座,英语教师没有录音机,学生的听力训练全都是通过教师口述教材。所以一旦换了教师,学生都说听不懂。(五)生源问题农村,尤其是像贵州省内落后的农村,学生家庭都比较贫困,部分家庭连温饱问题都未解决,每学期开学教师都要到这些学生家里去做入学动员工作,否则他们是不会主动来到学校学习的。到了学校,这些学生也不会带什么笔墨纸砚的东西,要教师催促几次才会带上。对这些学生学校还得免去他们的杂费,导致学校经费紧张。还有留守儿童的问题。留守儿童在农村中小学最为突出,他们在校时教师还可以管理他们,一旦出了校门就谁也管不了,他们不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家里也没有谁管教他们。这些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完全脱节。教师在这些学生的管理上花费了大量的钻研课程的宝贵时间。二基于以上几个问题,我想提出以下两条建议:(一)教师改变教学观念是关键,提高师资水平是重点观念变了,态度积极了,其他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往往是由本地区的教师的质量所决定的。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教师要想在教学中当好课程的开发者,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的指导者、策划者,就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不断体验新的教育理念,增加知识,不断学习,还要学会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比如,教师们都知道新课标明确信息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可是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有几个会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呢?可以说寥寥无几。他们很多都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没有学过电脑,虽然经过一两次培训,那也只是形式而已,很多人只会开关机,打上几个字,真正谈到课件的制作,实在是知之甚少。谈到上网,很多教师都不知道什么是搜索引擎。要贯彻新大纲,实施新教材,当务之急是尽快分期分批对不能胜任交际英语教学的教师进行培训。这种培训绝不能只是交流一下经验,看一两次观摩课,或听听对新教材的使用方法的介绍,而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教育观念的培训,使他们对交际英语教学所涉及的语言学理论、知识与能力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书本与练习的关系、理解与应用的关系等等,都有比较深刻,至少是一定程度的认识和了解。二是要对这些教师进行业务培训,让他们再做一次学生,在提高自己的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体验和学习交际英语的教学方法。还有就是要尽快充实英语教师队伍,减轻现在英语教师的压力,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新课程,尽快地融入新课程的改革之中。(二)改善教学环境,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英语教学工作新教材突出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新教材容量大,课时有限,因此,如果在教学中还一味地使用过去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那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更不用说达到教学标准了。英语教学不能只是英语教师的事,应该是学校、家庭乃至全社会的事。学校的主管领导应该关心英语教学,关心英语教师,尽力去改善英语教学的条件。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现代化的视听仪器和教学辅助设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大事,是能否使中华民族继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事。要做好这件事,就要靠我们一线的教师,只要站在一线的教师的观念更新了,业务水平达到了要求,我们相信中学英语课程改革就一定会出现史无前例的崭新局面。1研究背景及目的化学一直被认为是较难学习的科目之一,存在一系列的迷思概念[1]。迷思概念是人们在正式学习科学之前,就已具有描述及解释科学现象的系统架构,这些系统架构常与科学家的观点不同,并且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不易被改变。需要强调的是,这里所指的“概念”是广义的,它与一般心理学上“概念”的含义有所不同,它是指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2]。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化学学习包括宏观、微观、符号三种水平,在化学学习中,学习者需要在心理上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三种表征形式:宏观表征、微观表征和符号表征,并在三者之间进行心理转换[3]。一些研究表明,学生对物质的微粒性感到难以理解,同时在对化学符号进行解释时也遇到困难,这就成为化学难的一大原因[4]。初三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由于物质的粒子观、化学符号观还没有成熟,一些片面、不完整的生活经验时常造成迷思概念的出现。《溶液》单元中学生的迷思概念尤为明显。因此,本研究希望找出学生关于“溶液”的迷思概念,并试图设计“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教学法促进学生溶液迷思概念转变。2初三学生“溶液”迷思概念研究为了充分了解初三学生关于“溶液”迷思概念及其成因,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及半结构访谈两种方法进行研究。2.1问卷调查为了较大范围探查初三学生关于“溶液”的前概念,采用问卷调查法。2.1.1问卷设计(1)问卷涉及的主要内容初三学生在学习《溶液》单元之前,对“溶液”并不是一无所知的,通过生活经验还是习得了不少关于“溶液”的前概念,但这些前概念当中,学生可能有一部分存在迷思。不少研究对学生的“溶液”迷思概念进行探查,其中涉及的迷思概念集中在溶液的基本特征、溶解后溶质是否还存在、物质溶解的限度、溶解度受什么因素影响等方面[5]。人教版教材中《溶液》单元的课题中主要涉及几个概念:“溶液的基本特征”、“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溶质质量分数”等几个概念,除了“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以外,这些概念都与学生所持有的前概念密切相关。综合先前研究及人教版教材中《溶液》单元的课题内容,本调查确定以《溶液》单元前两个课题“溶液的形成”、“溶解度”两大部分中的内容为核心设计调查问卷。(2)问卷题目的形式目前对迷思概念的研究中,问卷调查多采用“二段式(two-tier)诊断工具[6],第一阶段是判断题或者单一选择题形式,第二阶段为理由选项。这样的问题设计相对来说有利于对学生的迷思概念有个较完整的了解。但也有局限,比如说,对第二阶段的理由选项,问卷设计的考虑要非常周全,否则有可能出现问卷中没有学生脑海中的理由,导致学生乱选而影响研究结果。所以,本次问卷调查主要以判断题形式出现,而对理由的描述,将在半结构访谈中完善。参考相关文献,调查问卷拟定迷思概念探查问题共15道,以判断题的形式提问,以方便数据处理及量化调查结果。2.1.2调查对象2013年1月,选取广州市一所学校初三年级两个普通班共95名学生作为问卷调查对象。这两个普通班在年级排名中等,较能代表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的水平。2.2半结构访谈通过问卷调查无法获知学生对命题判断的理由,故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通过半结构访谈进一步了解学生做出判断的原因,从而能比较全面地分析迷思概念产生的来源。2.2.1访谈提纲访谈提纲以问卷调查中出现较多问题的内容为主:(1)纯水是溶液吗?为什么?(2)你认为“糖水的下部比上部甜一些”吗?为什么?(3)你认为“溶液应该是颜色均一的”吗?为什么?(4)如果一种固体物质未能完全溶解于水,那么它属于溶液的一部分吗?为什么?(5)你认为物质溶于水以后,形成新物质了吗?为什么?(6)你认为不同的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一样吗?为什么?(7)你认为升高温度能使所有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量增加吗?为什么?以上问题,主要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解释自己的想法,同时也会记录交流中一些提纲没有列出但是学生提到的内容。2.2.2访谈对象在问卷调查后,每班选取3名调查问卷中错答率较高(约70%以上)的学生为访谈对象,了解其想法与科学概念不同的原因。2.3研究结果与分析2.3.1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95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问卷回收率94.75%,问卷题目及调查结果见表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总体而言,初三学生在学习“溶液”的科学概念前已经对其有一定的认知,关于溶解度的题目大部分错答率均低于20%。因生活上经常遇到需要增大物质的溶解量、溶解速率的情况,学生已经对相关概念有一定的了解。对于溶解时放热或者吸热的现象,学生比较少接触到,错答率约为33.33%。题目中错答率较高的有三道,分别是第5、6及第7题,均是涉及溶液的基本特征。可见,虽然初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少的“溶液”,但是对其了解只是片面的。2.3.2访谈结果访谈以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为纲要进行,由此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访谈得出学生对自己所持有的迷思概念的解释,归纳如下:认为“纯水是溶液”的学生认为液体就是“溶液”,因为它是“100%的水溶液”。这明显是并未了解“溶液是包括溶剂和溶质的混合物”的科学概念所致。认为“糖水的下部比上部甜一些”、“溶液应该不是颜色均一的”,“因为未溶于水的食盐也属于食盐水的组成部分,而且由于盐或者糖等物质比水重,所以它们会下沉,导致下部的溶液浓度更大,所以下部的糖水比上部甜,如果是有颜色的溶液,其颜色就不均一”。认为“物质溶于水后生成了新物质”,“因为CO2溶于水会与水反应生成H2CO3,故糖溶解于水,应该也会发生同样的情况。认为“不同的物质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量是一样的”,“其实也不知道是否一样,只是猜的”。认为“升高温度能使所有物质的溶解量增大”,因为煮糖水的时候往往加热后本来还没有溶解的糖也溶解了,对于其他物质也该是这样的。有趣的是,一位被访学生认为“物质溶解后就消失了”,但是当被问及溶液的质量的时候,一受访学生则认为应该是等于被溶解的物质加上水的质量,显然,这与他的“物质消失论”是矛盾的,但迷思概念依然存在。2.3.3结果分析从问卷调查中可知,初三学生由于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溶液》单元的部分知识具有较好的认知,但是也对某些问题存在迷思概念,从访谈中可以了解学生产生这些迷思概念的原因。结合访谈中可以看出:(1)学生在接受溶液的科学教育之前,基本上对这个概念只有宏观上而没有微观上的认识,基本上没有人能从微观的角度来解释或者描述他们自己的“溶液”概念。类似“物质溶于水是以离子或是分子的形式存在”,“溶液在形成的过程中物质的粒子会在溶剂中扩散”,“溶液中的离子或者分子是均匀分布在水分子的间隙中”等这些微观概念还没有形成,从而才会存在“溶液应该不是均一的”等迷思概念。(2)生活经验也会影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例如他们会认为“糖水的下部比上部甜”,也会认为“溶液应该是没有沉淀的”是错误的,学生是将还没有混合均匀的糖水视作溶液、将没有溶解于水的沉淀也当作是溶液的一部分。学生这些迷思概念源于不完整的经验,同时也是没有对宏观现象进行合理的微观表征所致。(3)对于“溶液的形成”概念及访谈者对自己所持的概念的原因解释,可发现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们习惯将自己学习过的知识扩大到对所有关于“溶液”概念的理解。例如,“对物质溶于水是否形成新物质”的问题,学生趋向以CO2溶于水的这个例子作解释,认为形成了新物质,实际就是根据之前所学知识对新命题进行推论判断,这是学生常见的思维模式,以偏概全。3研究结论与启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第九单元《溶液》的学业水平达标要求中的“过程与方法”提到“通过常见物质的溶解性、饱和溶液的形成等实验,体会宏观现象与微观本质之间的联系。”[7]可见,质量评价标准对学生关于溶液概念的理解已经不能仅限于宏观现象,而应该深入到微观本质上。初三学生学习物理及化学以后,逐步形成微观的物质概念,也开始可以用微观概念来理解宏观现象。因此,可尝试引导学生通过科学的微观表征形成科学的溶液概念,让学生发现科学的微观表征与自己之前错误的宏观表征之间的矛盾,进而推翻原有的错误概念。结合研究的结论,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通过多呈现各种微观图示,指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看待溶液的构成;第二,通过微观图示的绘制,让学生体会并描述溶液形成的过程;第三,通过对溶解度曲线图线的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三方劳务派遣与派遣人员培训合同3篇
- 2024年度供应链金融质押担保贷款合同3篇
- 2024年标准设备维护保养服务协议模板一
- 2024年版特许经营合同服务内容详解与标的约定
- 2024年婴幼儿奶粉OEM贴牌生产合作协议3篇
- 洛阳科技职业学院《现代生活化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度版权质押合同标的及质押条件和质押期限
- 2025乡镇医疗机构聘用合同
- 汽车用品货车司机劳动合同
- 咨询行业客服聘用合同
- 【教案】2023年全国高考数学新课标Ⅱ卷第11题说题稿
- 一例压力性损伤的个案护理
- 河南省郑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经方论治冠心病九法
- 《体育校本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 抵制不健康读物“读书与人生”
- (医学课件)带状疱疹PPT演示课件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落实使用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第74号)宣贯
- 人工智能与生命科学融合
- 小学生愤怒情绪管理策略
- 医务科管理制度培训的效果评估与持续改进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