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归纳儒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课件_第1页
简要归纳儒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课件_第2页
简要归纳儒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课件_第3页
简要归纳儒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课件_第4页
简要归纳儒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情况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要归纳儒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情况.简要归纳儒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情况.11.先秦儒学思想中最精华的思想是什么?2.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3.董仲舒的代表作是什么?他主要研究儒家“六经”中的哪一经?4.西汉时期的“博士”是什么?.1.先秦儒学思想中最精华的思想是什么?2.汉武帝为什么“独尊2第三课宋明理学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2、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课标要求.第三课宋明理学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3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宋明理学家认为在自然界中,“理”就是万物运行法则;在人的身上,“理”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三纲五常)

“气”,可以理解为物质材料,也可以理解为人和万物.

.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4

理学思潮的兴起,从政治上说,是为适应赵宋王朝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三纲五常之道绝”(《五代史》卷16)的历史教训,为防止再度发生“臣弑其君”和“以下犯上”的事件,经过北宋建国以来几十年的艰苦营造,才建构了理学这样一种学术思潮,它萌发于晚唐的韩愈“道统”说和李翱的“复性论”,奠基于周敦颐、邵雍、张载,初创于程颢、程颐兄弟,朱熹则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理学思潮的兴起,从政治上说,是为适应赵宋王朝加强封建中央集5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1。魏晋至隋唐,佛教、道教盛行,儒学面临危机,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和冲击。儒学面临危机的原因:客观上:佛、道教盛行主观上:儒学本身存在缺陷(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1。魏晋至隋唐,佛教、道教盛行,儒62、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儒、佛、道相互融合。3、唐宋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学活动,吸收佛、道思想发展儒学佛、道教盛行的原因: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统治阶级推崇佛、道教本身的欺骗性;三教融合.2、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儒、佛、道相互融合。3、唐宋儒家学74.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严重破坏,纲常松弛,道德沦丧,不利于封建秩序的维护和巩固。5.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需重建伦理纲常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4.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严重破坏,纲常8

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及思想(1)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宋9a、代表人物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格物致知。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性本善,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存天理,灭人欲”。“理”一“气”二。

b、思想主张开创者: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a、代表人物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10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11C、地位和影响:p13

(2)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a、心学开创者:南宋陆九渊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发明本心)

.C、地位和影响:p13(2)陆王心学——主观唯心12..13材料一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王阳明曾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1)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2)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一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14(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

不合理。颠倒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2)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动荡问题,必须重视人们的思想道德标准,强化人们的纲常伦纪观念。他主张通过人们的自身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

不合理。颠倒了存15b、心学集大成者:

明朝王守仁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C、王学的广泛传播.b、心学集大成者:.16王阳明.王阳明.17阅读有关“鹅湖之会”的材料,思考:如何看待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他们主要的分歧有哪些?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江西信州铅山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邻近郡县官吏、学者百人列席观会。

.阅读有关“鹅湖之会”的材料,思考:如何看待朱熹“理学”和18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19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陆九渊逼问朱熹“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认为明心见性,何必死读书。会上,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不欢而散——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评价“鹅湖之会”说:“(朱陆)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陆九20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认为人性本善。2、影响相同: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21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强调外在探究。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强调内心修养。.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22材料一: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宗首领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材料二:神秀的同门、南宗首领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分析:宋明理学家二程、朱、王分别与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之间的异同

.材料一: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宗首领神秀:

身是菩提树,23(3)张载气学——唯物主义

“太虚之气”是万物本原2、宋明理学的特点:①更多的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②儒学进一步思辩化③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3)张载气学——唯物主义.24阅读下列有关“材料,想一想:如何评价宋明理学的影响?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困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采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阅读下列有关“材料,想一想:如何评价宋明理学的影响?.25..26“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呜乎!杂乎释老之言以为言,其祸甚于申、韩如是也。”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注》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27戴震从理欲之辨的角度,批判程朱理学“以理杀人”。“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进民之欲,而王道备。”最好的政治是让人们的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但理学家片面强调理、欲的对立,用名教压制人欲,倡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造成了古今许多人间悲剧。一个“理”字之下,不知有多少冤魂在呻吟。

.戴震从理欲之辨的角度,批判程朱理学“以理杀人”。“圣人治天28从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看,宋明理学存在着浓厚的泛道德主义倾向,自始就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理想超越现实的弊端,特别是理学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统治者以其道德说教进行片面利用,致使伦理异化,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扼杀人的本性的武器,使之愈益教条化和僵化,必然受至历史的批判。

.从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看,宋明理学存在着浓厚的泛道德主义倾向,自29北宋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陆九渊“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陆九渊强调发明本心,轻视一切权威,谓“六经皆我注脚”。王守仁讲求理于心。陆王强调主观意志、自立精神、独立意识,不依赖别人不迷信权威、不拘于习俗、对封建伦理道德、对凝固了的程朱理学都起着冲击和破坏的作用,对封建朝代的异端思想家、改革家都有启迪作用,对近代、现代的革命人士也有一定的影响。

.北宋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30宋明理学还是一种以道德为本体的人文主义哲学,确立道德为主体的独立性,执着地追求人生精神价值,对培养气节情操,发奋立志,重视品德,以理统情等主体意识结构以及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宋明理学还是一种以道德为本体的人文主义哲学,确立道德为主体的31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维32理学: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理学: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33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代: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34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宋明理学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35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这里的“天理”即是封建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或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并主张先理后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物皆有理,把知识、道理、天理联系起来。朱熹主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③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这里的“天理”即36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但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学是儒家思想汲取道教、佛教的有益内容,并注入哲学因素,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

理学以道体为核心,以穷理为精髓,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存养功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成圣为目标。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37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BBA.课堂训练:BBA.38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A、墨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佛教6、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ACC.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ACC.39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8.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这个新角度是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9.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7.“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40二、材料辨析题阅读不同时期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的观点: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朱熹:“存天理,去人欲”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材料3: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材料4: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5: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材料6: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人欲”是什么关系?2、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3、根据以上材料说明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和不可取的地方?我们今天对宋明理学应采取什么态度?回答:.二、材料辨析题1、材料1中的“理”指什么?他们认为“天理”与41二、材料辨析题1、“理”指儒家伦理道德;是对立关系。2、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二、材料辨析题.423、参考思路:、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不可取的一面:①尊卑等级观念;②重男轻女的观念;③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④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⑤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3、参考思路:、.43课外作业:上网查阅了解:理学禅宗朱熹王阳明.课外作业:上网查阅了解:理学44三教图(清)丁云鹏材料一据记载:唐代大诗人李白曾隐居深山一心炼丹;号称“诗佛”的王维亦官亦隐;白居易既学炼丹又虔诚礼佛,柳宗元、刘禹锡还公开宣扬自己“援佛入儒”的思想历程。材料二宋代高僧智园曾经说:“尝谓三教之大,其不可遗也。行正常,正三纲,得人伦之大体,儒有焉;绝圣弃智,守雌保弱,道有焉;自因克果,反妄归真,俾千变万态,复乎心性,释有焉。”

上述材料反映了唐宋时期我国思想文化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趋势?对儒学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教图材料一据记载:唐代45简要归纳儒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情况.简要归纳儒学在先秦和秦汉时期产生和发展的情况.461.先秦儒学思想中最精华的思想是什么?2.汉武帝为什么“独尊儒术”?3.董仲舒的代表作是什么?他主要研究儒家“六经”中的哪一经?4.西汉时期的“博士”是什么?.1.先秦儒学思想中最精华的思想是什么?2.汉武帝为什么“独尊47第三课宋明理学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2、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课标要求.第三课宋明理学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48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宋明理学家认为在自然界中,“理”就是万物运行法则;在人的身上,“理”就是人的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三纲五常)

“气”,可以理解为物质材料,也可以理解为人和万物.

.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49

理学思潮的兴起,从政治上说,是为适应赵宋王朝加强封建中央集权的需要。鉴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三纲五常之道绝”(《五代史》卷16)的历史教训,为防止再度发生“臣弑其君”和“以下犯上”的事件,经过北宋建国以来几十年的艰苦营造,才建构了理学这样一种学术思潮,它萌发于晚唐的韩愈“道统”说和李翱的“复性论”,奠基于周敦颐、邵雍、张载,初创于程颢、程颐兄弟,朱熹则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理学思潮的兴起,从政治上说,是为适应赵宋王朝加强封建中央集50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1。魏晋至隋唐,佛教、道教盛行,儒学面临危机,正统地位受到挑战和冲击。儒学面临危机的原因:客观上:佛、道教盛行主观上:儒学本身存在缺陷(在思辨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一、、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1。魏晋至隋唐,佛教、道教盛行,儒512、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儒、佛、道相互融合。3、唐宋儒家学者展开复兴儒学活动,吸收佛、道思想发展儒学佛、道教盛行的原因:魏晋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统治阶级推崇佛、道教本身的欺骗性;三教融合.2、魏晋至隋唐,三教合一,儒、佛、道相互融合。3、唐宋儒家学524.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严重破坏,纲常松弛,道德沦丧,不利于封建秩序的维护和巩固。5.两宋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需重建伦理纲常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4.五代十国的分裂战乱,使传统伦理道德规范遭到严重破坏,纲常53

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宋明理学的主要派别及思想(1)程朱理学——客观唯心主义.二、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1.宋54a、代表人物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格物致知。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性本善,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存天理,灭人欲”。“理”一“气”二。

b、思想主张开创者:程颢、程颐集大成者:朱熹.a、代表人物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55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②理是事物的规律。③理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它是形而下者,是有情、有状、有迹的;它具有凝聚、造作等特性。它是铸成万物的质料。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属第二性。

.朱熹所谓的理,有几方面互相联系的含义:①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56C、地位和影响:p13

(2)陆王心学——主观唯心主义a、心学开创者:南宋陆九渊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发明本心)

.C、地位和影响:p13(2)陆王心学——主观唯心57..58材料一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材料二王阳明曾多次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地方叛乱,由此他认识到“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1)材料一中王阳明对“花”与“人心”关系的解释反映了他的什么观点?你认为他的解释合理吗?(2)材料二中“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的意思是什么?王阳明要怎样解决这一问题?.材料一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59(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

不合理。颠倒了存在与思维的关系(2)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动荡问题,必须重视人们的思想道德标准,强化人们的纲常伦纪观念。他主张通过人们的自身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1)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源,“心外无物”.

不合理。颠倒了存60b、心学集大成者:

明朝王守仁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C、王学的广泛传播.b、心学集大成者:.61王阳明.王阳明.62阅读有关“鹅湖之会”的材料,思考:如何看待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他们主要的分歧有哪些?

宋淳熙二年(1175年)六月,吕祖谦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江西信州铅山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邻近郡县官吏、学者百人列席观会。

.阅读有关“鹅湖之会”的材料,思考:如何看待朱熹“理学”和63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陆氏兄弟则从“心即理”出发,认为格物就是体认本心。主张“发明本心”,心明则万事万物的道理自然贯通,不必多读书,也不必忙于考察外界事物,去此心之蔽,就可以通晓事理,所以尊德性,养心神是最重要的,.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在这个问题上,朱熹强调“格64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陆九渊逼问朱熹“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认为明心见性,何必死读书。会上,双方各执已见,互不相让,不欢而散——此次“鹅湖之会”,双方争议了三天,陆氏兄弟略占上风,但最终结果却是不欢而散。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评价“鹅湖之会”说:“(朱陆)二先生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反对多做读书穷理之工夫,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陆九65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都认为人性本善。2、影响相同:A、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B、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共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66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强调外在探究。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强调内心修养。.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67材料一: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宗首领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材料二:神秀的同门、南宗首领慧能: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分析:宋明理学家二程、朱、王分别与以上两则材料所反映的思想之间的异同

.材料一:唐代禅宗五祖弘忍的弟子、北宗首领神秀:

身是菩提树,68(3)张载气学——唯物主义

“太虚之气”是万物本原2、宋明理学的特点:①更多的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②儒学进一步思辩化③更加强调伦理道德为思想核心.(3)张载气学——唯物主义.69阅读下列有关“材料,想一想:如何评价宋明理学的影响?

有人问程颐“寡妇贫困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些人怕冻死饿死,采用饥寒作为借口,要知道,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阅读下列有关“材料,想一想:如何评价宋明理学的影响?.70..71“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虽得谓之逆。于是下之人不能以天下之同情、天下所同欲达之于上。上以理责其下,而在下之罪人,人人不胜指数。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呜乎!杂乎释老之言以为言,其祸甚于申、韩如是也。”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注》

.“尊者以理责卑,长者以理责幼,贵者以理责贱,虽失谓之顺。卑者72戴震从理欲之辨的角度,批判程朱理学“以理杀人”。“圣人治天下,体民之情,进民之欲,而王道备。”最好的政治是让人们的需求得到必要的满足。但理学家片面强调理、欲的对立,用名教压制人欲,倡导“饿死事小,失节事大”,造成了古今许多人间悲剧。一个“理”字之下,不知有多少冤魂在呻吟。

.戴震从理欲之辨的角度,批判程朱理学“以理杀人”。“圣人治天73从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看,宋明理学存在着浓厚的泛道德主义倾向,自始就存在理论脱离实际、理想超越现实的弊端,特别是理学成为中国后期封建社会的官方意识形态,统治者以其道德说教进行片面利用,致使伦理异化,成为维护封建社会的等级秩序、扼杀人的本性的武器,使之愈益教条化和僵化,必然受至历史的批判。

.从宋明理学发展史上看,宋明理学存在着浓厚的泛道德主义倾向,自74北宋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陆九渊“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陆九渊强调发明本心,轻视一切权威,谓“六经皆我注脚”。王守仁讲求理于心。陆王强调主观意志、自立精神、独立意识,不依赖别人不迷信权威、不拘于习俗、对封建伦理道德、对凝固了的程朱理学都起着冲击和破坏的作用,对封建朝代的异端思想家、改革家都有启迪作用,对近代、现代的革命人士也有一定的影响。

.北宋张载: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75宋明理学还是一种以道德为本体的人文主义哲学,确立道德为主体的独立性,执着地追求人生精神价值,对培养气节情操,发奋立志,重视品德,以理统情等主体意识结构以及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宋明理学还是一种以道德为本体的人文主义哲学,确立道德为主体的76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2、积极: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维77理学: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包括:(1)在宋代占统治地位的以洛学为主干的道学,至南宋朱熹达顶峰的以“理”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后来习惯用“理学”指称其思想体系。(2)在宋代产生而在明代中后期占主导地位的以“心”为最高范畴的思想体系。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狭义理学则专指程朱学派。

.理学: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理学就是指宋明以来形成的占主78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代:王阳明。就主导思潮而言,理学代表人物可概括为“程朱陆王”。主要派别:按现代学术界的通常做法,可以把宋明理学体系区分为四派:气学(张载为代表)、数学(邵雍为代表)、“理学”(程朱为代表)、心学(陆王为代表)。.代表人物: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邵雍。即北宋五子;79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宋明理学力求解决汉末以来中国社会极为严重的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80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这里的“天理”即是封建的等级秩序和道德规范,或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并主张先理后物。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认为“人伦者,天理也”;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物皆有理,把知识、道理、天理联系起来。朱熹主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通过学习、实践提高自身的修养(“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③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朱熹在历史上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程颢、程颐: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这里的“天理”即8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但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理学是儒家思想汲取道教、佛教的有益内容,并注入哲学因素,囊括天人关系的形成的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思想体系。

理学以道体为核心,以穷理为精髓,以存天理、灭人欲为存养功夫,以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实质,以成圣为目标。理学的形成,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82课堂训练:一、单项选择1、魏晋南北朝时,儒学的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是:A、统治者反对儒学

B、佛教、道教迅速传播C、佛教占统治地位

D、儒学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BBA.课堂训练:BBA.83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是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来的A、墨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