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PPT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PPT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PPT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PPT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经济和社会生活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片展示:火柴、铁钉等基本生活生产用品。经济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民族工业的过去值得我们去探究、回味!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教学目标1、掌握张謇办实业的背景、影响和结局;知道轮船、火车、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2、根据所学知识能够概括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几个阶段、发展特征;能分析出不同时期发展速度不一的原因。3、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元实业家张骞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张謇,江苏南通人,1853年生于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五岁入塾,十六岁中秀才。1885年张謇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1894年4月,张謇再次赴京参加会试,考取一甲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创同年七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军战败,边疆紧急,张曾上疏痛劾李鸿章奉行妥协政策。张謇目睹国事日非,京官疆吏不足为谋,虽科举成名,却不愿以此求官,而另走兴办实业和教育的新路。建大生集团,主营纺织和面粉。状元实业家张謇状元实业家张謇张謇兴办的大生纱厂3、热潮: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掀起发展实业的热潮。4、短崭的春天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年代商办官办或官商合办外商企业厂数资本(千元)厂数资本(千元)厂数资本(千元)1872—18945346971916196103280001895—1913463908018628469136103153表一:1872-1913年间的中国企业情况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资本(万元)日产(万袋)1911年40600多4.31919年120450018.8表二:1911-1919年中国面粉业发展情况荣氏兄弟

一战期间,福新面粉厂获得厚利,企业不断扩充。到1922年,荣氏家庭拥有面粉厂12家,产量占全国民族面粉企业的1/3左右,被称为“面粉大王”。荣宗敬荣德生5、再度受挫: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6、夹缝中顽强挣扎:随着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处于夹缝中的民族工业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顽强地挣扎着,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决定了其发展特点:艰难曲折1948年,上海的3000余家大工厂开工率只有20%;天津63家橡胶企业,上半年只能发挥生产能力的20%—40%,下半年绝大部分停工;青岛1000余家工厂,只有四分之一处于半开工状态,其余全部停工……18401860188019001920近代前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萌芽和艰难发展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再度受挫凋谢萎缩材料:19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初我国轻重工业所占比重图

特点:轻工业多、重工业少纺织业面粉业地区分布特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分布图

沿海、沿江多,内地少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征(1)总体上比较落后;(2)从行业上(3)从地区上——集中于轻工业;

——集中于沿江、沿海大城市。二、社会生活的变化1、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1864年1月,徐寿和华蘅芳合作制成一艘木壳轮船“黄鹄”号,船长50余尺,时速40余里,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6年,英国商人在中国修筑的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淞沪铁路。早期火车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慈禧御用汽车1909年9月21日,中国最早的飞机设计师和飞行员冯如,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飞机,首次飞行取得成功。

作用:使人们出行的速度加快极大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交通工具:轮船、火车、电车、汽车、飞机近代通讯在中国的出现早期电报机通讯工具:电报、电话作用:商人可以传达生意信息记者可以进行新闻报道老百姓与亲友联系方便了人们的交流1、剪辫、废缠足:辛亥革命时间轴2、社会习俗的变化清末民初男装的演变马褂清官服西装中山装2、服饰的变迁:清朝旗袍民国旗袍清末民初女装的演变3、社交礼仪:跪

拜作揖用鞠躬、握手礼取代跪拜礼采用:“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民国时期上海西餐厅4、饮食、娱乐、婚丧崇洋逐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特点:社会生活的变化黄金时代原因:内因、外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时期:一战期间受挫:一战后,再度受挫总体落后;发展不平衡交通、通信的发展生活方式、习俗的变化1.甲午战争后,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人是()A.张之洞B.张謇C.荣宗敬D.范旭东2.张謇在创办第一家工厂时,引起了轰动。原因是()①张謇的身份和他的举动按当时的社会观念看,反差太大②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开办工厂是风险很大的事情③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在当时是新生事物④为了取得广告效应,张謇事先做了大量宣传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BA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主要行业集中在()A.采矿业B.机器制造业C.轻工业D.造船业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分布的地区主要在()A.东北地区B.北京周边地区C.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D.铁路沿线地区CC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出现在()A.抗日战争胜利后B.大革命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洋务运动期间6.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改变落后的习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禁止缠足B.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C.取消“先生”、“君”之类的称谓D.强令男子剪掉辫子CC

材料: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张謇《大生纱厂厂约》

“日本与印度有十年内在中国地方增设纺机150万锭之约。……果如所计……十年之后我国棉业岂复有伸展之余地?(1)阅读材料,由张謇创办实业你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