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图文_第1页
八下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图文_第2页
八下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图文_第3页
八下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图文_第4页
八下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变化是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2、注意是“质量定恒”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质量”守恒,不包括其它方面的守恒,如:“体积”、“重量”等方面不一定守恒。如: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2CO+O22CO2,这个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质量和氧气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质量是守恒的,从体积方面来看,在相同条件下是2体积的一氧化碳和1体积的氧气发生反应,只能生成2体积的二氧化碳,其体积在反应前后并不相等。有的反应体积可能守恒。3、注意“参加反应”和“反应后生成”这是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关键,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不包括反应物过量的部分。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指反应后新生成的,不包括原先就存在的。例2:11g碳和33g氧气充分反应,可以生成44g二氧化碳,对吗?解析:判断是否正确的关键,就是要看11g和33g氧气是否都参加了反应。由化学方程式:C+O2CO2可知,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可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很显然,33g氧气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要小于(11+33g,即小于44g。此题的说法是不对的。例3:将物质A、B、C各10克混和后加热,A全部参加反应,生成3克D,同时增加9克C,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A、1:5B、1:4C、4:1D、5:1解析:反应前:A10gB10gC10g共30g反应后:A0gB待定C19g(10+9D3g共30g则B余下的质量为:30G-3g-19g=8g则B参加反应的质量为:10g-8g=2g则反应中A与B的质量比为:10g:2g=5:1二、如果在封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不管反应进行如何,反应前后质量始终保持不变例4用A、B、C、D四个相同的封闭装置进行某物质在氧气中缓慢氧化实验。实验前用弹簧秤称重,四个装置的重量均恰好等于10牛。A装置留于本地观察,假设B装置运到月球称重,C装置运至南极称量,D装置在太空轨道上的神舟七号飞船上称重。结果A装置仍为10牛,B装置重量小于10牛,C装置重量大于10牛,D装置重量为0牛。由此说明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一定守恒,你认为正确吗?解析:质量守恒定律中强调的质量守恒,而题中四个装置在实验前后称量的是却是重量。由于地球上不同的位置物质所受重力不等,月球重力约为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太空为失重状态,所以重量当然不一定守恒,但是其质量是永远守恒的。三、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同种元素质量相等这实际上是质量定恒定律的基础,即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为什么守恒的原因。例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在2AB2+B2=2C这一反应中,C物质的化学式是(A、A2BB、AB2C、AB3D、AB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在反应物中只有A原子2个,B原子6个,则说明2C中应含A原子2个,B原子6个,则C中应有A原子1个,B原子3个,故选C例6: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关于该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C、H、O三种元素B.一定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C.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可能含有C、H、O元素解析:从燃烧产物水和CO2的组成来看,共含有三种元素,即碳、氢、氧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可知反应物中必定也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由于可燃物是在氧气中燃烧的,即氧气中肯定含有氧元素,而且也只含氧元素,所以可燃物中就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而是否含氧元素就不能确定了。选C四、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不变,各类原子个数也不变既然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当然原子种类也就不变了。各类原子个数不变,这实际上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也是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例7:黑火药是我国石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以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S+2KNO3+3C====K2S+N2+3X↑,则X的化学式是(A、COB、SO2C、NOD、CO2解析:由题给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硫元素、钾元素、氮元素的原子数目均已守恒,反应物中还有3个碳原子、6个氧原子,生成物X显然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又X前有系数3,所以每个X分子中有一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故正确答案为D。例8著名的发明家诺贝尔经过长期的研究与试验,终于发明了安全炸药—三硝酸甘油脂,三硝酸甘油脂的化学式为C3H5N3O9,这种炸药发生爆炸的反应方程式为C3H5N3O9-----12CO2↑+10H2O↑+6Ⅹ↑+O2↑(1Ⅹ的化学式是(2推断Ⅹ的化学式的依据是解析本题的思维切入点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反应前反应后碳原子个数:12碳原子个数:12氢原子个数:20氢原子个数:20氦原子个数:12氦原子个数:0A.a+b=m+nB.a=2mC.a+2b=2m+n②原子的种类D.n=2b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12.下列各项:①原子的数目⑤原子的质量A.①②③④⑥分子的数目,其中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B.①②③⑤C.②③④⑥D.①③⑤⑥13.环氧乙烷是美英联军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中使用的一种炸弹的成分之一。环氧乙烷(用X表示)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5O2点燃4CO2+4H2O,那么,环氧乙烷的化学式为______。物质反应前质量/g反应后质量/gX2待测Y224Z840Q51414.(03福州)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试推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为(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5.某化合物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A.只含碳元素和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D.一定是H2和COC.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6.甲醛是室内装修时产生的主要污染物质。用下面化学反应可检测室内甲醛含量是否超标:4KMnO4+5R+6H2SO4=2K2SO4+MnSO4+5CO2+11H2O。其中R代表甲醛的化学式,试确定R的化学式为()A.CH2OB.C2H4O2C.C2H4D.CHO217.2003年10月16日,我国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在指定区域成功着陆。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A)和过氧化氢(H2O2),它们混合时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A=N2+4H2O,则肼的化学式为____,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18.早在167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的质量增加了。(1)波义耳的实验结果是否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简析原因。(2)试从原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3)碘的某种氧化物可以用来测定空气中CO的污染程度。已知该氧化物的1个分子可将5个CO分子氧化为5个CO2分子,同时生成1个I2分子。则该碘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参考答案课前检测1.C2.A3.碳4.(1)2NaN3放电2Na+3N2↑(2)氮气稳定5.(1)漏斗(2)CuO(或氧化铜)(3)解:设反应分解氯酸钾质量为x克24596X0.096X=0.245克答:„„课堂练习1:C2:AD3:C4:C5:C6:B7:(1B;(2CD8:B9:A10:D11:C12:16g18g13:(1)1.92(298%14:(1)32.5%;(2)18.25%;(3)29.4%15:解:锌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为:(Bg+20g+50g-(Bg-69.8g=0.2g设黄铜中锌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锌的质量为yZn+H2SO4=ZnSO4+H2↑651612xy0.2gx=6.5gy=16.1g13.5g100%67.5%⑴黄铜中铜的质量20g-6.5g=13.5g,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20g16.1g100%28.6%⑵溶液质量69.8g-13.5g=56.3g,56.3g课后作业1.答案:镁带燃烧时有一缕白烟,(为生成的氧化镁)向空气中扩散造成MgO的损失,镁带燃烧时夹镁带的坩埚钳上有一层白色粉末(MgO)也会造成MgO损失。在密闭容器内燃烧镁带(其它合理解释也可以)2.答案:SO23.答案:(1)增大减小不变(2)实验一反应前的质量总和还应包括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实验二测定的生成物质量中少了另一种生成物氢气的质量。(3)三(4)封闭4.答案:As2O35.答案(1)N2(2)质量守恒定律6.答案:C20H12+23O27.答案:CO2、N2点燃20CO2+6H2O2CO+2NO催化剂N2+2CO28.答案:CaO+H2O=Ca(OH)2;CaCO3CaO+CO2↑;Fe+CuSO4=FeSO4+Cu;CuSO4+Ca(OH)2=Cu(OH)2↓+CaSO49.设可制得生石灰的质量为xCaCO3高温CO2CaO1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