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第一节认识声现象 市一等奖PPT_第1页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第一节认识声现象 市一等奖PPT_第2页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第一节认识声现象 市一等奖PPT_第3页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第一节认识声现象 市一等奖PPT_第4页
初中物理教育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声第一节认识声现象 市一等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人耳如何听到声音?第一节认识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如何产生的?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固、液、气体都可以振动发声。下面的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悠扬的小提琴声

呜咽的洞箫声

嘹亮的号声宏亮的蝉鸣声

爆竹声声辞旧岁

惊涛骇浪声

二、声音的传播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真空铃1、固、液、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音传递信息,也传递能量。声波的形成“土电话”水滴滴在水面时,水面也会振动吗?水面的振动在水中以怎样的形式往远处传播?闪电物质名称传播速度V/(m·s-1)空气340水1460大理石3810钢铁4900—5200玻璃5000—600015℃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三、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2.V空气=340m/sV固V液V气1.人耳的听声能力频率:物体在1秒钟内往复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是Hz。人的听声频率范围:20Hz~20000Hz。次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小结一、声音是怎样发生的?二、声音的传播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三、声音传播的速度在不同物质、不同温度时传播,大小不同空气中声速约为v=340m/s四、人耳怎样听到声音?1.小纸片会在发声的扬声器的纸盒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时会激起水花,风吹树叶哗哗响,树叶在振动。这些现象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能在水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练习2.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长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两下敲打的声音,原因是()A.产生了回声B.固体传声比气体快

C.气体传声比固体快D.听错了BA3.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发生了地一场大地震,致使一万多人丧生。有关人士指出,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请指出切实可行的是()A.大声呼救B.静等救援人员来营救C.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D.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C4.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古代科学名著《梦溪笔谈》中有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汽车和机械修理工常常用木棍(或者尺子、螺丝刀等)的一端顶在运转的机械外壳上,另一端靠在自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