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2013.2)课件_第1页
产业经济学(2013.2)课件_第2页
产业经济学(2013.2)课件_第3页
产业经济学(2013.2)课件_第4页
产业经济学(2013.2)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第一篇总论第一节产业的涵义与分类第二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三节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第四节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产业的涵义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第一节产业的含义与分类

经济学中的产业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产业:是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凡是具有投入产出活动的产业和部门都属于产业的范畴。狭义的产业:专门指工业或称为制造业内部的各种工业部门或行业。实际上,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产业概念中的产业,都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或某些相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产业与部门、行业的关系部门是由一般分工形成的社会经济的门类。行业是由部门内部的特殊分工产生的社会经济部门,是生产同类产品、使用相同原材料和工艺、服务相同内容和对象的作坊、工场或企业组成的总和体。产业的范畴>部门的范畴>行业的范畴(一)产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实际上已形成了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等产业部门。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表现为新兴产业部门不断出现和产业分工越来越细。马克思曾经从物质生产的角度阐明社会分工有三种形式:一般分工、特殊分工和个别分工。产业是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表现形式,一般分工是特殊分工的基础。一、产业的涵义(二)产业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三)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集合

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第一,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相互密切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第二,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四)产业是介于宏观与微观经济之间的中观经济

产业经济的研究对象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企业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具体来说,就是研究产业与产业之间各种技术经济关系、产业之间的联系方式等。(五)产业的涵义具有多层次性

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社会分工的主导形式的转换和社会分工不断向深层次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多层次的产业范畴。(一)关联方式分类法1.技术关联分类法:

技术关联分类法就是按照一些比较密切的技术关联关系,划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这些企业的经济活动的集合要么具有技术、工艺方面的相似性,要么具有相类似的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和管理技术等。这一类产业的企业必须在产品的主要生产技术或制作工艺上具有相似的特点。如:制造业、建筑业、冶炼业、运输业等。二、产业的一般分类方法3.用途关联分类法:

产品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用途,如:自行车制造业、造船业、汽车制造业、仪器工业、软饮料业、烟草业、制药业、橡胶轮胎业。4.方向关联分类法:

方向关联分类法是以产业间的关联方向为标准对产业进行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产业间的关联方向包括单项关联、双向关联和环向关联,其中单项关联又分为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1)单项关联—前向关联产业前向关联关系就是通过提供供给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某产业通过提供供给所发生关联的产业就是该产业的前向关联产业例如:钢铁业与汽车制造业,对钢铁业来说,它与汽车制造业发生的关联是前向关联关系,汽车制造业就是钢铁业的前向关联产业。钢铁业(后)→汽车制造业(前)(2)单项关联—后向关联产业后向关联关系就是通过自身的需求与其他产业部门发生的关联。某产业通过自身的需求所发生关联的产业就是该产业的后向关联产业。例如:钢铁业与煤炭采掘业,对钢铁业来说,它与煤炭采掘业发生的关联就是后向关联关系,煤炭采掘业就是钢铁业的后向关联产业。钢铁业(前)←煤炭采掘业(后)小测验:试分析农业的前向关联产业和汽车制造业的后向关联产业。(3)双向关联产业定义:互相提供供给的产业如电力产业与煤炭产业,电力←→煤炭(4)环向关联产业环向关联产业:经济活动中的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了产业链,而此产业链通过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往往又会形成一个环。如:煤炭采掘业→钢铁冶炼业→采矿设备制造业→煤炭采掘业(1)主导产业定义:根据罗斯托的阐述,主导产业是指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获得新的生产函数,能够通过快于其他产品的“不合比例增长”的作用有效地带动其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或产业群。是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特点:能够依靠科技进步或创新,引入新的生产函数;能够形成持续高速的增长率;具有较强的扩散效应,对其他产业乃至所以产业的增长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既对其他产业起着引导作用,又对国民经济起着支撑作用。如:微电子工业、信息产业等(2)先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先行发展以引导其他产业发展的产业。它对其他产业起着引导作用,但未必对国民经济起着支撑作用。如:新能源产业等(4)先行产业其内涵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先行产业:它包括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①瓶颈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的短线产业。②基础产业: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基本条件的产业。如:原材料工业、交通运输业、能源工业、邮电通讯业、建筑业等。广义先行产业包括狭义先行产业和先导产业(5)重点产业重点产业:是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在国民经济规划中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重点产业的概念比较含糊,可以包括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先行产业、瓶颈产业、基础产业等。第一产业是指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特点:直接从自然界获取产品,其产品是初级产品,如农业第二产业把加工取自自然界的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二次产业

特点: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如工业第三产业是指把从第一、二次产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衍生出来的非物质生产部门划为第三次产业特点:生产与消费同时进行,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最近,如服务业。其中,第一次产业和第二次产业都是有形物质财富的生产部门,第三次产业是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此种分类法的缺陷:产业的归类尚存争议、第三产业内容过于繁杂中国对第三次产业的划分是第一次产业为农业,包括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第二次产业为工业和建筑业,其中的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煤气的制造和供给业。第三次产业是指除上述第一、第二次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第三次产业又分为两大部分和四个层次。两大部分是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需要指出的是邮电通讯业、交通运输业,我国与国外划分有所不同: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把它们划为第二次产业,而日本与我国相同,把它们划为第三次产业局限性1、有些产业的归类尚存在争议2、第三产业的内容过于复杂,难以科学地总结它们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来为政府制定政策服务。(五)两大部类分类法是马克思为了解释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所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为第Ⅰ部类;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为第Ⅱ部类。此种方法的缺陷:(1)不能涵盖所有产业、不利于对产业经济的全面分析;(2)许多产品难以归类,给产业经济的研究工作带来困难;(3)分类不够细化、不能深入地分析产业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4)与其他方法相差甚远,分析口径不一,而且不够细化,其分析结果很难进行比较。(六)农轻重产业分类法将物质生产部门分成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三大部门。优点:这种分类法具有直观、简便、易行的特点。它在研究和安排工业化发展进程方面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例如重化工业化进程。这种分类法来源于前苏联,只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不适合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发展阶段。缺陷:(1)没有涵盖非物质生产部门、不利于对产业经济问题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2)农轻重界限模糊,相当多的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难于归类到哪一部门;(3)农轻重分类法也不够细分,一方面很难从深层次揭示农轻重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难于对统计结果进行比较,这都给产业经济的分析和研究工作带来困难。(七)生产要素分类法生产要素:劳动、资本、知识、技术等是按照劳动、资本、技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A)劳动密集型产业特点:产品中活劳动,尤其是体力劳动所占比重较大(B)资本密集型产业特点:资本的有机构成水平较高,产品中物化劳动所占比重较大(物化劳动是指资本投入量)(C)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特点:产品的技术(知识)含量较高,脑力劳动所占比重比较大应用:生产要素分析法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趋势,这有利于一国根据产业结构变化的这种趋势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所以生产要素分类法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局限性:它的划分界限比较模糊,也比较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另外,资源的密集程度是相对的,也是动态变化的。(一)四次产业分类法美国经济学家马克·波拉特的四次产业分类法:农业、工业、服务业和信息业。二战后:电子计算机、晶体管的发明,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的建立,使得一门新兴的产业—信息业在美国迅速兴起,掀起了信息技术革命,信息产业很快成为美国的主导产业。三、产业的其他分类方法中国王树林的四次产业分类法我国学者王树林的四次产业分类法:第三产业属于物质产品再生产总过程的领域,而第四产业属于精神产品再生产总过程的领域。他认为,将第四产业从第三产业中分离出来,包括科学研究行业、信息服务行业、咨询服务行业、新闻出版行业、广播电视电影行业、文化行业民间公证行业、法律服务行业。第四产业特点:属于精神产品再生产过程的领域;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资源主要是智力资源;以社会效益为主;从业人员是脑力劳动者;既服务于物质文明建设又服务于精神文明建设。(二)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是指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由于划分产业发展阶段的标准有很多,所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的界限并不是很明确,只能是大概的划分。按照这种分类法划分的常见产业有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夕阳产业、淘汰产业。幼小产业幼小产业是指在开发初期因生产规模过小、成本过高、技术不成熟而不能享受规模经济的好处并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幼小企业有可能成为前途无量的新兴产业,进而成为一国的先导产业或主导产业,有些则因为技术、成本、需求、原料等方面的缺陷或其他原因,不能安全度过其幼年成长期而夭折。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指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幼年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不同,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新技术一开始,属于一种知识形态,在发展过程中其成果逐步产业化,最后形成一种产业。比如说生物工程技术在五六十年代或者说在更早的时候,它只是一项技术,那么现在成为生物工程产业,让这些成果服务于社会。

朝阳产业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进入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处在这一发展时期的产业称为朝阳产业,与夕阳产业相对应。注:十大朝阳产业电子信息类、生物技术类、现代医药类、汽车类、物流类、新材料类、环境能源类、管理类、法律类、营销类衰退产业衰退产业是指由于技术逐渐老化、需求逐渐萎缩、平均成本上升引起规模收益逐渐下降、产业规模缩小的产业。这类产业往往是由于过了朝阳产业期的产业发展而来,继续衰退下去就成为夕阳产业,最后成为淘汰产业。但是这类产业如果出现某些技术的重大突破也会重新获得新生,进入另一产业生命周期。夕阳产业夕阳产业是指趋向衰落的传统工业部门的一种形象称呼,指产品销售总量在持续时间内绝对下降,或增长出现有规则地减速的产业,其基本特征是需求增长减速或停滞,产业收益率低于各产业的平均值,呈下降趋势,也就是说这些产品技术已经成熟,连续创新趋于枯竭,市场饱和,产品趋于同质性,竞争激烈,利润很低。如现在的PC业务,一定程度上可称为夕阳产业。IBM觉得没什么利润,只能占用大量资金,甚至可能带来亏损,于是将PC业务出让给联想,转而将资金投向笔记本、服务器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等项目中,提高投资利润率。更典型的例子是录像机。象胶卷行业应该是夕阳产业了,因为数码相机的有普及,使用胶卷的人越来越少了。

淘汰产业淘汰产业是指产业发展到一定时候,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而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如:某些高耗能产业(三)生产流程分类法生产流程分类法是指根据工艺技术生产流程的先后顺序划分产业的一种方法。这种划分法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相对于某一产业的工序位置来说的。另一种情况是没有基准产业作比较的更加模糊的习惯称法。按生产流程可以划分为上游产业、中游产业、下游产业。(四)霍夫曼分类法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研究工业化发展阶段时将产业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资料工业和其他工业。消费资料工业包括食品、纺织工业、皮革工业和家具制造业。资本资料工业包括冶金及金属制品工业、一般机械工业、运输机械工业和化学工业。其他工业包括橡胶工业、木材加工业、造纸工业和印刷工业等。霍夫曼规定,当某产品的用途有75%以上是资本资料时,就把该产业划分为资本资料工业,反之,当某产业产品的用途有75%是消费资料时,就把该产业划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而那些难以用上述原则进行划分的产业,则被列入其他产业或产业。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思考题1、什么是产业?什么是广义的产业和狭义的产业?2、产业是如何形成的?其实质是什么?(一般分工和特殊分工的作用)3、产业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每种分类方法的特点、局限性和适用范围。4、举例说明什么是前向关联与后向关联产业?什么是双向关联与环向关联产业?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第二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产业经济学产业是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产业经济学是研究具有某些相同特征的经济组织集团的发展规律及其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规律、产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产业与产业之间互动联系的规律以及产业在空间区域中的分布规律等。产业经济学具体研究对象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发展产业政策

与产业经济学研究的各个具体对象相对应,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也由此划分二、产业经济学的学科领域

(一)产业组织理论

研究对象:产业组织产业组织定义:生产同一类产品(密切替代关系)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集合而成的同一产业内各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结构决定了该产业内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与企业竞争活力的发挥之间的平衡。注:这里的企业关系包括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资源占有关系、利益关系和行为关系等。具体来说,包括(1)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竞争、合作),(2)企业与买方(顾客),(3)企业与卖方(原材料供应商),(4)企业与替代品生产者,(5)企业与潜在进入者,(6)企业与政府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二)产业结构理论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等。(三)产业关联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方法解决。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四)产业布局理论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一国或地区的产业布局对整个国民经济影响。产业发展最终要落实到一定的经济区域进行,就形成了产业在不同地区的布局结构。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以及产业布局政策等。

(五)产业发展理论产业发展理论就是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问题。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如:(六)产业政策研究产业政策的研究领域包括:从纵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政策实施方法、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业政策效果反馈和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从横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其作用特征来看包括秩序型(或称制度型)产业政策以及过程型(或称行为型)产业政策。

秩序性产业政策:指与产业经济行为有关的规则性产业政策,一般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法律或者通过诱导、说服和规劝等方式对产业活动进行干预。过程性产业政策:对产业活动的具体过程进行干预的政策,作用机理是对产业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具体产业要素或产业关系进行定量的变更或调整,以改变具体的经济变量,从而保证产业政策目标的实现。产业政策包括:新技术和新发明的鼓励政策和扶持政策、产业进入政策、产业退出政策、产业转移政策、产业资源配置政策、产业保护政策、产业竞争政策、产业环境政策管理学理论文化学理论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管理产业发展企业市场博弈竞争关联优化布局政策规制行业发展知识趋势产业经济学经济学理论人为为人最大社会经济效益三、产业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方法第三节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及方法一、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研究产业经济学有利于产业的合理布局。二、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方法二、产业经济学的具体研究方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博弈论的分析方法;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案例研究方法;系统动力学方法。第二章理论演变第三章市场

第二篇产业组织第二章理论演变第一节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第二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哈佛学派)第三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芝加哥、奥地利学派等)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第一节产业组织的定义与理论渊源一、产业组织的定义组织的概念:1、按一定规则联结组成的结合体,如党团组织,团体、企业、医院、家庭等2、联结、组合、安排人或事的行为,如组织比赛活动,某项工程建设的组织等3、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市场专业化和分工组织等产业组织中的组织,是专指产业“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经济学中的组织概念是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首先提出的。马歇尔在其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把组织列为一种能够强化知识作用的新的生产要素,其内容包括企业内部组织、同一产业中各种企业间的组织、不同产业间的组织形态以及政府组织等。产业组织(IndustrialOrganization)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一、产业组织的定义产业组织中的市场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就是竞争和垄断,产业组织也就是产业内企业之间竞争和垄断的关系。对产业组织研究主要是以竞争和垄断及规模经济的关系和矛盾为基本线索,对企业之间的这种现实市场关系进行具体描述和说明。亚当·斯密对竞争机制的描述:竞争机制使每个人都无意识地参加到促进社会全体利益的发展中去,通过“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创造出一个理想的市场秩序和最优的经济社会。这里的“看不见的手”,就是由竞争的力量来自发决定的价格体系。

很长时间以来,许多西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不应过多地干预经济活动,只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状态,就能自然而然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二、竞争机制与市场秩序完全竞争完全竞争,通常是指下列条件占主导地位的市场状况,即(1)市场上存在大量的具有合理的经济行为的卖者和买者;(2)产品是同质的,可互相替代而无差别化;(3)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可自由流动,不存在进入或退出障碍;(4)卖者或买者对市场都不具有某种支配力或特权;(5)卖者和或买者间不存在共谋、暗中配合行为;(6)卖者和买者具有充分掌握市场信息的能力和条件,不存在不确定性。在这种完全竞争条件下,达到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最优状态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市场供求所形成的均衡价格,能够引导社会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任何两种产品对于任何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都相等,任何两种生产要素对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技术替代率都相等,从而达到任何资源的再配置都已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人的处境变坏的同时,使一些人的处境变好。这就是所谓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因此,竞争机制是西方古典经济认为:对资本主义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能给出最优解的组织形式,能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竞争机制被视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进步的最大动因,竞争活力被作为信条而成为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尽管产业组织理论的思想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竞争机制的论述,但最早把产业组织概念引入经济学的,是新古典学派经济学家马歇尔,马歇尔——开创性地研究并建立产业组织理论的学者其主要贡献是:(1)马歇尔把“组织”明确列为生产的第四要素。(2)马歇尔对规模经济作了系统的研究。(3)马歇尔提出了规模经济与垄断所带来的一对难分难解的矛盾,即著名的“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成本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大规模生产→规模经济(资源有效配置)→垄断(阻碍资源合理配置,使经济失去活力)→扼杀自由竞争三、“马歇尔冲突”与不完全竞争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第二节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一)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理论的形成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经济学》张伯伦:《垄断竞争理论》共同结论:纠正传统自由竞争概念,提出垄断竞争理论。否定以往的要么垄断、要么竞争这种极端和互相对立的观点,认为在现实世界里,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不同程度的垄断和不同程度竞争交织并存。(二)有效竞争概念的提出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一、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三)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二分法比较完整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步形成的。梅森将有效竞争的定义和实现条件的论述,归纳为两大类。梅森提出了有效竞争标准的二分法(1)市场结构标准(2)市场绩效标准一是将能够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的形成条件归纳为市场结构标准;二是将从市场绩效角度判断竞争有效性的标准归为市场绩效标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建立—三分法后来一些经济学家在二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有效竞争标准的三分法:市场结构标准:集中度不太高;市场进入容易;没有极端的产品差别化市场行为标准:对于价格没有共谋;对于产品没有共谋;对竞争者没有压制政策市场绩效标准:存在不断改进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压力;随成本大幅下降价格能向下调整;企业与产业处于适度规模;消费费用在总费用中的比重不存在过高现象;不存在长期的过剩生产能力虽然关于有效竞争标准的研究仍存在不少缺陷,但是这一研究至少有三方面的作用:第一,不再将不现实的完全竞争作为理想的追求模式和政策制定的出发点;第二,注意从不同的方面提供判断具体的有效竞争状况标准,使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有了坚实的基础;第三,这一标准体系有利于从不同角度对竞争是否有效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判断。1959年,梅森的弟子贝恩出版了第一部系统论述产业组织理论的教科书《产业组织》从而成为产业组织理论的集大成者。同年,经济学家凯森和法学家特纳又合作出版了著名的《反托拉斯政策》一书。此外,凯维斯、谢勒、谢菲尔德和科曼诺等人对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和体系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由于这些研究主要是以哈佛大学为中心展开的,因此被称为产业组织的哈佛学派。

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因果关系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最重要的是要通过公共政策(产业组织政策)来调整和直接改善不合理的市场结构。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一)市场结构定义:对市场内竞争程度及价格形成等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决定市场结构的因素:市场集中程度、产品差异化程度和进入壁垒的高低。(1)市场集中:是一个从某个特定的产业或市场中卖方或买方的企业数目以及企业相对的市场规模(市场占有率)的分布角度,来把握市场竞争状态的概念。常用的市场集中度指标:CRn、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2)产品差异化程度:是指在同一产业内,不同企业或以不同品牌生产的同类商品,由于在质量、款式、性能、消费服务或信息提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从而导致产品间替代不完全性的状况。

衡量指标:广告密度(3)进入壁垒:在特定产业中各种阻止新企业进入的不利因素或障碍,通常用能阻止新企业进入的最高价格高于该产业的平均成本的百分比的大小来测定。形成原因:规模经济性、进入时的最低必要资本量、产品差别化和绝对费用等。(二)市场行为定义:企业在充分考虑市场的供求条件和与其他企业的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包括:价格策略、产品与广告策略、研究开发、排挤竞争对手的行为,另外,卡特尔、暗中默契的协调等行为也属于市场行为范畴。以贝恩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认为市场结构因素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因此并不重视对企业行为自身、以及其对市场结构影响的深入分析,而把重点放在这些市场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市场绩效方面。定义: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下市场运行的最终经济效果。评价标准: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和利润率水平、与规模经济和过剩生产能力相关的生产相对效率、销售费用的规模、技术进步状况与X非效率、价格的伸缩性及产品的质量水准、款式、变换频度和多样性等,来直接或间接对市场绩效优劣评价。如果按照上述评价标准判定市场绩效低下时,就需要对市场结构进行政策介入。(三)市场绩效(四)产业组织政策定义:为了促进资源在产业内企业间的合理配置以获得理想的市场绩效,由政府制定用以引导和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政策。实质:通过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以及其他市场关系,建立和完善正常的市场秩序。产业组织政策促进竞争政策:适用于大多数竞争性产业政府直接规制政策:适用于自然垄断产业(1)结构主义者这种SCP分析框架所依据的微观经济理论,是将完全竞争和垄断作为两极,将现实的市场置于中间进行分析的自马歇尔以来的新古典学派的价格理论。因而这一分析将市场中企业数量的多寡作为相对效率的改善程度的判定标准,认为随着企业数的增加,完全竞争状况的接近基本就能实现较为理想的资源配置效率。由于哈佛学派将市场结构作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分析重点,因此信奉哈佛学派理论的人通常也被称为“结构主义者”。(五)SCP产业组织政策评价

(1)“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SCP分析框架中,对作为市场结构指标之一的集中度和作为市场绩效标准之一的利润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哈佛学派认为:在具有寡占或垄断市场结构的产业中,由于存在着少数企业间的共谋、协调行为以及通过市场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其结果往往是产生超额利润,破坏资源配置效率。因此主张必须对这些产业采取企业分割、禁止兼并等直接作用于市场结构的公共政策,以恢复和维护有效竞争的市场秩序。结构主义的反垄断政策从80年代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一是因为反垄断政策被认作是削弱美国产业竞争力的原因,二是大型反托拉斯案件带来了巨额的诉讼费用和大量时间消耗,三是产业组织的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对结构主义的哈佛学派展开了有利的批判。哈佛学派重要特征: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在研究方法上偏重实证研究。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二、可竞争市场理论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四、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第三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代表人物:施蒂格勒、德穆塞茨、布罗曾、波斯纳等。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强调新古典学派价格理论在产业活动分析中的适用性,坚持认为产业组织及公共政策问题仍然应该通过价格理论的视角来研究,力图重新把价格理论中完全竞争和垄断这两个传统概念作为剖析产业组织问题的基本概念。一、产业组织理论的芝加哥学派以施蒂格勒位代表的芝加哥学派认为,即使市场中存在着某些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长期的竞争均衡状态在现实中也是能够成立的。芝加哥学派甚至认为,即使市场是垄断的或高集中寡占,只要市场绩效是良好的,政府规制就没有必要。在这里,芝加哥学派特别注重判断集中及定价结果是否提高了效率,而不是像结构主义者那样只看是否损害了竞争。德姆塞茨等人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批驳了哈佛学派的“集中度——利润率”假说,指出高集中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芝加哥学派人认为:如果高集中市场中长期出现高利润,只能说明该市场中大企业的高效率运营,因为不是建立在高效率经营基础上的高利润水平,都会因为其他企业的大量进入而使利润率很快降至平均水平。正是各个企业通过合理选择采取最优行为的结果,在适者生存的法则下,效率高的企业其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才导致高集中市场的出现,从这一立场出发,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进行了抨击,认为与其说是市场机构决定了市场行为进而决定市场绩效这样的因果关系,不如说是市场绩效或市场行为决定了市场结构。他们注重效率标准,坚信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由于芝加哥学派注重效率标准,因此信奉芝加哥学派理论的人通常被称为“效率主义者”。芝加哥学派修改了进入壁垒理论,施蒂格勒认为进入壁垒是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市场中的现存企业不需负担的成本,即新企业比老企业多承担的成本。从这一定义出发,传统的作为形成进入壁垒的许多因素,如产品差别化等不再被看作是进入壁垒,而是实现经济效率的手段。施蒂格勒认为,除了政府的进入规制以外,真正的进入壁垒在实际中几乎不存在,因此市场中的现存企业都面临着潜在进入者的竞争压力。以施蒂格勒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是彻底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们坚信唯有自由企业制度和自由的市场竞争秩序,才是提高产业活动的效率性、保证消费者福利最大化的基本条件。他们对政府在众多领域的市场干预政策的必要性持怀疑态度,认为应尽可能减少政府对产业活动的介入,以扩大企业和私人自由的经济活动范围。认为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哈佛学派坚决反对的垄断问题,生产日益集中在大企业手中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大公司的高利润完全可能是经营活动高效率的结果而与市场垄断势力无关,因此主张放松反托拉斯法的事实和政府规制政策,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市场结构的干预。1982年《可竞争市场与产业结构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代表人物:鲍莫尔、帕恩查和韦利格该理论认为:良好的生产效率和技术效率等市场绩效,在传统哈佛学派的理想的市场结构以外仍然是可以实现的,而无需众多竞争企业的存在。在寡头市场、垄断市场上,只要保持市场进入的完全自由,只要不存在特别的进出市场成本,潜在竞争的压力就会迫使任何市场结构条件下的企业采取竞争行为。在这种环境下,包括自然垄断在内的高集中度的市场结构是可以和效率并存的。二、可竞争市场理论

(TheoryofContestableMarkets)理论观点

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Sunkcost)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完全可竞争市场:市场内的企业当其从该市场退出时完全不用负担不可回收的沉没成本,从而企业进入和退出完全自由的市场。完全竞争市场的重要标志:是对快速进入缺乏阻止力。因此,完全可竞争市场条件下理想的竞争,可以作用于所有的市场结构形态。鲍莫尔等人对完全竞争市场的定义发现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不存在施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壁垒:即不存在现存企业进入时不用负担而只有后进入的新企业必须负担的费用。新企业进入时不仅能够获得必要的生产技术和充分的需求,而且也不存在政府规制等人为的进入障碍。市场是否是完全可竞争的,仅仅取决于是否存在沉没成本,而与产业内企业数量的多少无关。沉没成本:企业进入市场所投入的资本,当企业退出该市场时不能收回的部分。在完全可竞争市场中,由于沉没成本为零,因此潜在的进入者为了追求利润会迅速地进入任何一个具有高额利润的部门,并能够在现存企业对进入作出反应前无摩擦地快速撤出,而且并不因此耗费特别的成本。这种进入形式通常被称为“打了就跑”策略(Hitandrunentry)。这种攻击性行为进入市场的企业在该产业中滞留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现存企业的反应时间。潜在竞争压力的存在迫使现存企业无论处在何种市场结构形态中都只能遵循可维持定价原则,而完全可竞争市场的均衡,就是在现存企业的价格和市场地位的可持续(Sustainable)条件下达到的。这时,有效率的产业组织成为一种内生的结果。可竞争市场理论依据的也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分析方法,并强调长期分析。按照可竞争市场理论,在近似完全的可竞争市场中,自由放任政策比通常的政府规制政策更为有效。在鲍莫尔等人看来,政府的竞争政策与其说重视市场结构,倒不如说重视是否存在充分的潜在竞争压力,而确保潜在竞争压力存在的关键是要尽可能地降低沉没成本。主张:一方面要积极研究能够减少沉没成本的新技术、新工艺,另一方面,要排除一切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产业组织的新奥地利学派在理论上的成就,是建立在门格尔(CarlMenger)、庞巴维克(EugenVonBohnbawark)始创的奥地利经济学派的传统思想和方法之上。代表人物:米瑟斯、哈耶克、里奇、阿门塔诺、罗斯巴德新奥地利学派注重个体行为的逻辑分析,在理解市场时着重过程分析,其研究目标是从个人效用和行为到价格的非线性因果传递,而不是为人熟知的数学函数相互决定,与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在基础理论上有区别。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新奥地利学派重视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否定现代数学方法作为经济分析工具,主张经济现象应运用人类行为科学的方法,通过语言进行阐述。重视均衡实现的市场竞争过程分析,从不完全信息出发,把竞争性的市场过程理解为分散的知识、信息的发现和利用过程,而市场不均衡就是因为存在着未被发现的信息或信息部完全而造成的决策失误所导致的利润机会的丧失。反对传统的哈佛学派的反垄断政策,即反对政府干预,认为政府的信息也是不完备的,主张实行自由放任的政策。新奥地利学派重视人类行为的研究,认为经济生活的手段和目的之间的关系要受有创造性的人的行为的制约,这种有创造性的作用定义为创造精神。市场竞争源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只要确保自由的进入机会,就能形成充分的竞争压力,唯一能真正成为进入壁垒的就是政府的进入规制政策和行政垄断。因此最有效的促进竞争的政策首先是废除那些过时的规制政策和不必要的行政行政垄断,实行自由放任政策。新奥地利学派认为,社会福利的提高源于生产效率而非哈佛学派强调的配置效率,只要不是依赖行政干预,垄断企业实际上是生存下来的最有效率的企业,这导致新奥地利学派对大规模的企业组织持宽容的态度,认为市场竞争过程本来就是淘汰低效率企业的过程。博弈论方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产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可以说,产业组织经济学过去几年来在理论方面的重大进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博弈论的广泛应用而取得的,同时,博弈论及机制设计、不完全合同理论的应用也使得产业组织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大大加强。经典教材是法国学者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四、博弈论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应用美国学者施马兰西认为博弈论在分析不完全竞争方面存在两个不足。首先,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即使简单的多阶段博弈也有多重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但如何处理精炼贝叶斯—纳什均衡的一般方法尚不清楚;其次,大量使用的非合作博弈模型的多重均衡结果对假设的细微变化都很敏感,使得均衡非常脆弱,对博弈论模型的检验也变得相当困难。第三章市场

第一节市场结构第二节市场行为

第三节

市场绩效第四节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

第一节

市场结构一、市场结构的含义定义:产业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即构成市场的卖者之间、买者之间以及卖者和买者之间的商品交易关系的地位和特征.具体地讲,它包括以下内容:1、卖方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争夺市场销路(占有率)的竞争关系。2、买方之间的关系:主要是争夺(商品)资源的竞争关系。3、买卖双方的关系:是争夺货币的竞争关系。4、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

二、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一、市场集中度---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之一涵义: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卖者或买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衡量指标:1、绝对集中度指标——行业集中度(concentrationratio)指行业内规模最大的前几位企业的有关数值X(产值、产量、销售额、销售量、职工人数、资产总额等)占整个市场或行业的份额。

公式:n——产业内的企业数;n=4或n=8N——产业内的企业总数。一般说:集中度高,垄断程度高,竞争性低局限性:(1)集中与垄断的对应关系不是处处存在,存在着集中度高但竞争依然激烈状况(2)分母问题:产业所属的空间范围(3)分子问题:CR4,(4)对综合经营企业:如何计算一拥有30家企业的行业各企业销售额如下前几位销售额(亿元)第1家企业5.5第2家企业2.0第3家企业1.8第4家企业0.7第5家至第30家企业3.5合计13.5前4家企业集中度:CR4CR4=(5.5+2.0+1.8+0.7)/13.5=74.12、相对集中度指标(1)洛伦兹曲线(Lorenzcurve)。它表明市场占有率与市场中由小企业到大企业的累计百分比之间的关系。1009080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均等分布线洛伦兹曲线SU横轴表示的是从最小企业开始的企业数累计百分比,纵轴表示的是这些企业的销售额占市场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即市场占有率。当某一产业内所有企业的规模完全相同时,

洛伦兹曲线就是图中的对角线,也叫均等分布线。1009080706050403020100102030405060708090100(%)(%)均等分布线洛伦兹曲线SU衡量指标:(2)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基尼系数也是一种相对集中度的指标,它建立在洛伦兹曲线的基础上,等于均等分布线(对角线)与洛伦兹曲线之间的面积(图4-1阴影部分的面积)与以均等分布线为斜边、以横轴为直角边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之比,用公式表示为:

基尼系数在0与1之间变动。当所有企业的规模完全相等时,基尼系数=0;独家企业垄断,基尼系数=1;基尼系数=均等分布线与洛伦兹曲线围成的面积均等分布线以下的三角形面积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局限性①基尼系数并不代表某一特定市场中唯一的一种企业规模分布状况。②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是对特定市场中企业规模分布情况的一种相对度量,而不是绝对度量。例如,两家各自拥有50﹪市场占有率的企业组成的市场,会与1000家各自拥有0.1﹪市场占有率的企业组成的市场,具有相同的洛伦兹曲线,即均等分布线,它们的基尼系数都为0。这两种情况下的市场结构相同吗?这两种情况下的市场结构显然是不同的。衡量指标:(3)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erfindahl-Hirschmanindex)。简称HHI指数,它是某特定行业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平方和,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X——产业市场的总规模;

X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规模;

S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n——产业内的企业数。

HHI指数优缺点优势:(1)包含了所有企业的规模信息,能够反映出行业集中度所无法反映的集中度的差别。

(2)“平方和”计算具有放大性,对规模最大的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变化反应敏感,能真实反映市场中企业规模的差距大小。劣势:需要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数据获得困难,成本高。衡量指标:(4)熵指数(Entropyindex)。熵指数借用了信息理论中熵的概念,其定义公式为:式中:Si——产业中第i位企业的市场份额;

n——产业内的企业数。影响市场集中度的因素企业规模企业自身追求规模扩展的动机技术进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也会对企业规模产业影响市场容量二、产品差别化---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之二涵义:所谓产品差别化,是指企业在其提供给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地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产品差异程度与市场结构:产品差别化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对市场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影响市场集中度形成市场进入壁垒

产品差异化基本度量方法:(1)需求的交叉弹性:式中:θij——i产品需求量对j产品价格的交叉弹性;

dqi/qi——i产品的需求变化率;

dpj/pj——j产品的价格变化率。(2)广告密度:

广告密度=AD/SL

式中:AD——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

SL——产品销售额。产品差异化决策

产品主体差异化

品牌差异化

价格差异化

渠道差异化

促销差异化

服务差异化

产品差异化决策

(1)产品信息不对称问题:如果消费者能够通过检查在购买之前确定产品质量,说明该产品具有“搜寻性品质”,比如家具和服装,我们称这种产品为“先验品”;如果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产品后才能确定它的品质,说明该产品具有“经验性品质”,比如食品,我们称这种产品为“后验品”。研究表明,提供后验品的企业应该多做一些广告,而先验品则不必,因为消费者很容易鉴别它的质量。(2)广告与绝对成本优势。一些经济学家认为,行业中现有企业做广告会给新企业进入市场造成进入壁垒。原有企业通过广告进行的产品差异化沟通,构筑了一种进入障碍,而产品差异化本身确实是可以使原有企业保持并运用市场力量的基础之一。当然,这种绝对成本优势的大小,或者说是进入壁垒的高低程度,主要取决于广告效果的持续时间。产品差异的传播与沟通广告

根据产品的差别化程度,可以对产业进行分类,即高度产品差别化产业、中度产品差别化产业、轻度产品差别化产业和产品差别化程度可以忽略的产业。(1)消费品产业。包括耐用消费品和非耐用消费品两个产业市场。对于耐用消费品而言,除了部分低价产品外,产品差别化程度处于中等水平到高等水平之间。对于非耐用消费品而言,多数产品的差别化程度在中等水平和高水平之间,尤其是价格较高的消费品,其产品差别化程度更高,广告宣传对于非耐用消费品的顾客作用非常显著。(2)工业品产业。根据植草益的分类方法,可以把工业品产业分为中间品产业和投资品产业两大类。中间品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都较小。投资品产业的产品差别化程度高于中间品产业。但是,从总体上看,工业品产业的产品差异化程度要比消费品产业低很多。不同产业市场的产品差异程度三、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之三(一)进入壁垒的概念:又叫进入障碍

指产业内已有企业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企业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新企业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或限制。这里的新企业,既可以是新设立的企业,也可以是原来其他产业的企业进入新的产业领域。(二)进入壁垒的构成因素: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政策法律制度、阻止进入策略行为。1、绝对成本优势在特定的产量水平上,现有企业比潜在要进入的企业通常具有以较低成本进行生产的能力。

绝对成本优势壁垒的成因:(1)现有企业通过拥有主要专利来控制优异的生产技术(2)现有企业相对于新企业而言,可以优先获得包括管理在内的高级稀缺资源(3)现有企业常常能够从供应商那里以更优惠的价格得到批量的投入要素2、规模经济是构成进入壁垒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新进入市场的企业只有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在这之前,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一定高于原有企业,从而处于竞争劣势;另一方面,为了获得生产的规模经济效益,新企业也可能试图以最低经济规模进入市场,但这样会引起行业总供给量的大大增加,导致产品市场价格的大幅度下降,甚至降到单位成本之下,结果可能是得不偿失。

3、产品差异化新进入的企业与原有企业竞争,通常会制定更低的价格,或者投入更大量的促销活动,这两种方式的成本都很高;而这种成本劣势越明显,原有企业的产品差异化所造成的进入壁垒就越高。例外:那些新进入市场的企业掌握着能够淘汰原有企业所提供的产品的新技术,对这些新企业而言,进入壁垒就低很多。4、政策法律制度生产和经营的批准和执照、进出口有关的许可证、资金筹措、差别性的税收壁垒、专利制度,这种壁垒是很难用降低成本或增加广告费用等手段来解决或克服的。

5、阻止进入策略行为在寡头垄断行业中,现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成过剩供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性价格等阻止进入的策略和行为。(三)进入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进入壁垒越高,垄断程度越高,竞争程度越低。进入壁垒越低,竞争程度越高,垄断程度越低。

退出壁垒(barrierstoexit)(一)退出壁垒定义:所谓退出是指某个企业停止作为卖方的行为,它包括破产和转产两种情况。企业在退出某个产业市场时所遇到的阻碍,即退出壁垒(二)退出壁垒的构成因素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退出的固定成本(解雇费用)、战略上的相互关系、情感障碍、政府和社会的制约1、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资产专用性越强,较高的清算费用和转移成本,沉没成本越大,退出障碍越大。2、退出的固定成本只要退出必然发生的费用,如劳工安置费或解雇费用,包括支付退职金、解雇工资、企业如需转产,为原来员工培训新技能花费的培训费,这些费用越大,企业退出某个市场的障碍也就越大。3、战略上的相互关系即经营联系(结合生产)壁垒,尤其是综合性行业4、情感障碍企业的老板、员工等怀旧眷恋5、政府和社会的制约政府为了一定的目标,经常通过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限制某些行业的企业从市场上退出。比如,电力和煤气等公用事业部门,政府出于确保稳定服务的目标,对有关企业的退出往往是加以限制的(价格控制,对基础行业实行限价政策,导致这些行业的政策性亏损,企业退出,政府会干预)。另外,政府因担心失业、转移支付等问题,不允许企业破产。(三)退出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

1、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的关系一般情况下,进入壁垒较高的产业,退出壁垒也较高;而进入垒垒较低的产业,退出壁垒也较低。2、退出壁垒和市场结构的关系①进入壁垒较(越)高,退出壁垒也较(越)高②进入壁垒较(越)低,退出壁垒也较(越)低③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④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①进入壁垒较(越)高,退出壁垒也较(越)高,其垄断性较高。②进入壁垒较(越)低,退出壁垒也较(越)低,其竞争性较高。③进入壁垒较高,而退出壁垒较低,市场集中度提高↗,垄断程度提高↗,竞争程度下降↘。④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市场集中度下降↘,垄断程度下降↘,竞争程度提高↗。三、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

四种基本类型的市场结构: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中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寡头垄断、垄断竞争四种基本类型。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完全竞争也称为“纯粹竞争”,也就是说市场上不存在任何垄断因素。这种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很低。(2)产品同一性很高。(3)不存在任何进入与退出的壁垒。(4)完备信息。如蔬菜市场、水果市场等

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即只有一个买者或卖者的市场。其市场结构的特点是:(1)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2)没有替代产品。(3)进入壁垒非常高。如天然气、供水、供电等公用事业。3.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市场大部分产品的供给,它们具有较高的市场份额。这是一种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以垄断因素为主同时又具有竞争因素的市场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高。(C4≥75%)(2)产品基本同质或差别较大。如:产品基本同质的有冶金、煤炭、化工原料等,产业差别较大的有汽车、机械、电子等产业(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高。如:电信、银行、保险、石油等产业4.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垄断竞争是一种比较接近现实经济状况的市场结构,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完全竞争。它的主要特点是:(1)产业集中度较低。C4<30%,C8<40%(2)产品有差别。(3)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如:日用品行业贝恩的市场结构分类

集中度市场结构C4值(%)C8值(%)寡占Ⅰ型85≤C4—寡占Ⅱ型75<C4≤85或85≤C8寡占Ⅲ型50≤C4<7575≤C8<85寡占Ⅳ型35≤C4<5045≤C8<75寡占Ⅴ型30≤C4<35或40≤C8<45竞争型C4<30或C8<40植草益的分类方法

市场结构C8值(%)产业规模状况(亿日元)粗分细分大规模小规模寡占型极高寡占型70<C8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高、中寡占型40<C8<70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竞争型低集中竞争型20<C8<40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分散竞争型C8<20年生产额>200年生产额<200第二节市场行为(一)市场行为的概念和类型1、概念:企业在市场上为赢得更大的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战略性的行为。企业行为是联结市场结构和行业绩效的中间环节2、类型:(1)以控制和影响价格为基本特征的价格行为,包括阻止进入定价行为、驱除对手定价行为、歧视价格等。(2)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形成产品差异、促进销售(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主要内容的非价格行为,如产品和技术开发行为、广告宣传、企业多元化经营行为等。(3)以产权关系变动和组织结构变动为基本特征的企业组织调整行

为,如企业兼并行为、一体化化行为、跨国经营、企业集团化行为等。(二)价格行为价格竞争行为和价格协调行为是最基本的价格行为1、价格竞争行为:包括掠夺性定价和阻止进入定价(1)掠夺性定价①概念:又称驱除对手定价行为,是指原有企业为了将竞争对手驱逐出市场和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甚至把价格降到成本以下的一种策略行为。②特征:Ⅰ价格低于成本Ⅱ目的是驱除竞争对手Ⅲ驱除对手后提高价格③后果和影响一般发生在大企业和小企业之间,大企业采用这种策略的目的主要在于驱逐或消灭现有的竞争对手或是教训不合作的竞争对手,但是同时它也向意欲进入市场的新企业发出了警告。掠夺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竞争性将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掠夺性定价行为往往是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单独发起的,这些大企业把价格定得低于成本时,必定预期未来会有较高的利润,足以补偿价格降低所遭受的损失。现实中,但这种定价并不是经常发生的,大企业更愿意通过兼并小企业来消灭竞争对手,而不是将其驱逐出产业;因为兼并能使企业免受短期或长期降低价格造成的利润损失,又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实力和竞争力。

两种情况下会出现驱逐竞争对手的定价行为:(1)兼并成本过高;(2)在谈判过程中,实行降价活动以提高讨价还价的条件。掠夺性定价是经常提到的非法取得垄断地位的手段之一。1、在著名的洛克菲勒石油公司垄断一案(1911)中,美国最高法庭认为在19世纪的最后二十几年里,该石油公司首以杀伤性定价方法先后使得近120个小石油公司濒临破产,然后将其收买,从而控制了当时采油和炼油市场的90%。洛克菲勒石油公司被判为垄断罪,并在法庭的命令下分割为34个小公司。2、1970年,美国家用电器生产厂家指控日本7家公司联合起来,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美国倾销其产品,以期摧毁美国整个家电行业.据称,这几家日本公司(在日本政府的协助下)在日本市场内抬高价格,其高额利润被用来“补贴”它们在美国市场上的亏损。此案在1986年被美国最高法庭拒判。企业还可采用其他“非正当的竞争手段”来垄断一个行业。31945年,美国政府指控阿洛卡(Aloca)公司通过一系列手段企图垄断制铝行业,其中之一是所谓“价格挤压”方法。阿洛卡是生产铝锭的主要厂家,除为其他生产铝板的公司提供原料之外,它自己同时也生产铝板。为了扩大它在制铝行业的地位,阿洛卡大幅度提高了其铝锭的价格,使得其他铝板生产者的成本上涨,无法与之竞争。这种“价格挤压”的做法被法庭判为非法。4、据报道1998、10、20、南京电信寻呼台采取大摇奖、大赠送的方式,仅24日一天即赠送寻呼机2万台,其目的是消灭竞争对手即新进入者联通公司,属于降价倾销方式。(2)阻止进入定价概念:又称为限制性定价,是指寡头垄断市场中原有企业制定的价格既可使其获得经济利润,又不至于吸引其他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的定价行为。②实质:牺牲部分短期利润而追求长期利润最大化。③三个假设条件原有企业和潜在进入企业都谋求长期利润最大化原有企业认为,进入企业会认定进入后原有企业会维持其产量,价格会因新企业增加的产量而下降原有企业很容易通过串通来制定进入阻止价格④影响阻止进入定价的主要因素Ⅰ进入壁垒的高低

进入壁垒高,进入阻止定价可以高些;反之,进入壁垒低,进入阻止定价则必须低些。否则,难以达到阻止新企业进入的预期目的。Ⅱ经济规模当经济规模是主要的进入壁垒时,产业内原有企业的定价水平的原则是:使非经济规模条件下生产的新企业无利可图,迫使它们退出市场;适当增加产量,减少新企业可能获得的市场份额,迫使它们成本上升,从而不得不退出市场。2、价格协调行为定义:是指企业之间在价格决定和调整过程中相互协调而采取的共同定价行为。一般发生在寡头垄断市场。常见的价格协调行为有卡特尔和价格领导制(1)卡特尔①概念:以限制竞争、控制市场、谋求最大利润为目的而结成的联盟。②类型:Ⅰ明确协定卡特尔Ⅱ秘密协定卡特尔其中价格卡特尔是最常见和最基本的卡特尔形式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卡特尔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2)价格领导制

概念:在某一产业市场中,一家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则跟随采取相应的行动。类型:①主导企业价格领导制在某类市场中,一个大企业拥有整个产业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通常在50%以上),其他小企业分享余下的市场份额,这家大企业被称为主导企业②串谋式价格领导制(串谋领导定价模式)

它通常出现在由若干个规模相当的大企业控制的寡头垄断产业中。马克哈姆提出了“串谋式价格领导制”的五个市场条件:产业集中度高,大企业规模大致相同,每个企业对价格都有相当的影响力;进入壁垒较高;各企业之间产品尽管不要求完全同质,但要求具有高度替代性;市场需求缺乏弹性;各企业的成本条件大致相同,从而利润率比较接近。③晴雨表式价格领导制:它发生在竞争程度较高的市场结构中,率先表示调价的企业成了“晴雨表式”的价格领袖,这种价格领袖的地位带有“临时性”的特征。价格卡特尔文字记录的明确协定卡特尔口头意向的秘密协定卡特尔价格协调行为暗中配合价格领导制主导厂商价格领导制串谋式价格领导晴雨表型有意识的平行调整案例1:1996年3月9日,《北京日报》报道,有一个由小天鹅、海棠、海尔等9家洗衣机生产厂家组织起来的生产价格卡特尔。盟约规定,各厂家对个商场的供价及有关政策必须统一。北京市百货大楼、西单商场等八家商家组成销售价格卡特尔,规定各商场必须按厂家规定的统一零售价格销售。案例2:美国ADM(ArcherDanielsMidland,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德公司)一案。1996年10月14月,这家庞大的跨国公司承认,它曾在两种农产品的价格上,与竞争对手合谋提价。美国司法部对该公司的罚款为l亿美元,这在美国反托拉斯的历史上是最高的。

3、市场结构与价格协调行为的关系①市场结构决定企业的价格协调行为,产品差别化程度是直接影响企业间价格协调的主要因素。②集中度越高的市场上企业之间价格协调就越容易,寡头垄断型市场比竞争型市场容易价格协调。③产品差别小的产业,容易进行价格协调;产品差别化程度越高的产业,价格协调的难度就越高。在寡头垄断型市场中,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的寡占市场却比产品差别化程度较高的寡占市场更易价格协调。三、企业的非价格行为一、企业的非价格行为(包括产品和广告)通过研究和开发(RLD)新产品及产品促销获得较高利润非价格行为实质上是企业产品差别化策略的具体实施企业的非价格行为广告策略(1)确定广告宣传费用和广告规模(2)选择适当的广告媒介和形式(3)确定广告宣传具体内容和事实步骤(4)确定销售活动的内容和策略(5)销售渠道的选择产品策略(1)技术开发的策略(2)确定产品变换程度的策略(3)企业确定产品变换频率的策略。(4)运用专利技术的策略广告行为是企业在市场上经常采用的一种主要的非价格竞争的方式。先验品:就是消费者能够通过检查在购买之前确定产品质量,我们就说这种商品具有“搜寻性品质”,因此先验品也被称为“搜寻商品”,例如家具、服装以及其他主要性质可通过视觉或触觉检查而确定的商品。后验品:就是消费者必须在消费产品之后才能确定它的质量,这种商品具有“经验性品质”,因此也被称为“经验商品”,例如加工食品、软件设计和心理治疗。

广告在不同产业市场上的作用与特点在非耐用消费品行业,广告对消费者形成的主观偏好影响很大,有利于形成产品差异。在耐用消费品行业,广告活动影响的程度相对非耐用消费品小。在工业品行业市场上,企业投入的广告费用很少广告的福利效果广告能够降低消费者的搜寻成本;价格广告能够增进社会福利;非价格广告能够克服劣质品问题;广告过度问题;广告导致市场集中度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