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思想-课件_第1页
哲学思想-课件_第2页
哲学思想-课件_第3页
哲学思想-课件_第4页
哲学思想-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载哲学思想ThePhilosophyofZhangzai张载哲学思想ThePhilosophyofZhangz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2讲授提纲张载其人其说气论:“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性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知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人论:“乾父坤母”与“民胞物与”张载墓讲授提纲张载其人其说张载墓3张载其人其说

张载,字子厚,生于公元1020年(宋真宗天禧四年),死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陕西眉县人。官至“同知太常礼院”,在眉县横渠镇讲学,后人称为张横渠。张载和他的弟子多是关中人,当时张载一派的学说被人称为“关学”。张载墓张载其人其说张载,字子厚,生于公元1020年(宋真宗天禧四4张载其人其说张载的主要哲学著作是《正蒙》、《易说》,还有讲学记录《经学理窟》、《语录》等,明代人编为《张子全书》。明代万历41年木刻《张子全书》印版张载其人其说明代万历41年木刻《张子全书》印版5一.气论1、太虚即气(宇宙本体论)2、一物两体(朴素辩证法)一.气论1、太虚即气(宇宙本体论)6一.气论1.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和》)“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乾称》)

一.气论1.太虚即气7一.气论1.太虚即气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同上)“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其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同上)一.气论1.太虚即气8一.气论1.太虚即气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同上)一.气论1.太虚即气9一、气论2.一物两体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絪缊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参两》)一、气论2.一物两体10一、气论2.一物两体“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参两》)“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太和》)

一、气论2.一物两体11一、气论

2.一物两体“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太和》)一、气论2.一物两体12二.性论1、气与性2、天地之性3、气质之性4、变化气质二.性论1、气与性13二.性论1、气与性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太虚》二.性论1、气与性14二.性论2、天地之性(“太虚之气”的清纯本性)

“性于人无不善”《诚明》。二.性论2、天地之性(“太虚之气”的清纯本性)15二.性论3、气质之性(“阴阳二气”的清浊本性)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诚明》。二.性论3、气质之性(“阴阳二气”的清浊本性)16二.性论4、变化气质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诚明》。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经学理窟》)二.性论4、变化气质17三.知论1、性与知觉2、见闻之知3、德性之知三.知论1、性与知觉18三.知论1、性与知觉“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太和》)三.知论1、性与知觉19三.知论2、见闻之知“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太和》)“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语录》上)三.知论2、见闻之知20三.知论2、见闻之知“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大心》三.知论2、见闻之知21三.知论3、德性之知“今淫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所以欲其尽心也。”(《语录》下)三.知论3、德性之知22三.知论3、德性之知“德性所知”,又称“天德良知”,是一种“不萌于见闻”之知。三.知论3、德性之知23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24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25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天是人的父亲,地是人的母亲,人是藐小的,和万物一样生存于天地之间。阴阳二气构成了人的身体,“太虚”之气规定了人之善的本性。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天下万物都是我的伙伴。君主是天地的长子,大臣是君主的管家人。圣人是最能体现天地之德的人,而贤者也是得其二气之秀的人。而天下残疾孤苦、无处申告的人,都是我的受苦受难的兄弟。……如果一个人处在富贵的环境,安乐享福,这是天地对他的关怀;如果一个人处在贫贱的环境,困苦忧愁,这是天地对他的锻炼和成全。活着,我顺从地服务;死了,我宁静的休息。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天是人的父亲,地是人的母亲,26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揭示了怎样的理想人格与道德境界?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27五.思考谈谈张载“太虚即气”的思想。论述张载的“一物两体”思想。张载的人性论有什么特色。五.思考谈谈张载“太虚即气”的思想。28张载哲学思想ThePhilosophyofZhangzai张载哲学思想ThePhilosophyofZhangz2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元学案30讲授提纲张载其人其说气论:“太虚即气”与“一物两体”性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知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人论:“乾父坤母”与“民胞物与”张载墓讲授提纲张载其人其说张载墓31张载其人其说

张载,字子厚,生于公元1020年(宋真宗天禧四年),死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陕西眉县人。官至“同知太常礼院”,在眉县横渠镇讲学,后人称为张横渠。张载和他的弟子多是关中人,当时张载一派的学说被人称为“关学”。张载墓张载其人其说张载,字子厚,生于公元1020年(宋真宗天禧四32张载其人其说张载的主要哲学著作是《正蒙》、《易说》,还有讲学记录《经学理窟》、《语录》等,明代人编为《张子全书》。明代万历41年木刻《张子全书》印版张载其人其说明代万历41年木刻《张子全书》印版33一.气论1、太虚即气(宇宙本体论)2、一物两体(朴素辩证法)一.气论1、太虚即气(宇宙本体论)34一.气论1.太虚即气“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太和》)“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乾称》)

一.气论1.太虚即气35一.气论1.太虚即气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同上)“气之为物,散入无形,适得其体,聚为有象,不失吾常”(同上)一.气论1.太虚即气36一.气论1.太虚即气

“气之聚散于太虚,犹冰凝释于水,知太虚即气,则无无。”(同上)一.气论1.太虚即气37一、气论2.一物两体凡圜转之物,动必有机,既谓之机,则动非自外。阴阳之气,则循环迭至,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絪缊相揉,盖相兼相制,欲一之而不能。”(《参两》)一、气论2.一物两体38一、气论2.一物两体“一物两体,气也。一故神(自注:两在故不测),两故化(自注:推行于一),此天之所以参也。”(《参两》)“两不立,则一不可见;一不可见,则两之用息。两体者,虚实也,动静也,聚散也,清浊也,其究一而已。”(《太和》)

一、气论2.一物两体39一、气论

2.一物两体“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太和》)一、气论2.一物两体40二.性论1、气与性2、天地之性3、气质之性4、变化气质二.性论1、气与性41二.性论1、气与性合虚与气,有性之名。《太虚》二.性论1、气与性42二.性论2、天地之性(“太虚之气”的清纯本性)

“性于人无不善”《诚明》。二.性论2、天地之性(“太虚之气”的清纯本性)43二.性论3、气质之性(“阴阳二气”的清浊本性)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诚明》。二.性论3、气质之性(“阴阳二气”的清浊本性)44二.性论4、变化气质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诚明》。为学大益,在自能变化气质。(《经学理窟》)二.性论4、变化气质45三.知论1、性与知觉2、见闻之知3、德性之知三.知论1、性与知觉46三.知论1、性与知觉“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太和》)三.知论1、性与知觉47三.知论2、见闻之知“有识有知,物交之客感尔。”(《太和》)“有物则有感,无物则何所感?”(《语录》上)三.知论2、见闻之知48三.知论2、见闻之知“人谓己有知,由耳目有受也。人之有受,由内外之合也。”(《大心》三.知论2、见闻之知49三.知论3、德性之知“今淫天地之间者皆物也。如只据己之闻见,所接几何?安能尽天下之物?所以欲其尽心也。”(《语录》下)三.知论3、德性之知50三.知论3、德性之知“德性所知”,又称“天德良知”,是一种“不萌于见闻”之知。三.知论3、德性之知51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52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尊高年,所以长其长;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贤其秀也。凡天下疲癃残疾、惸独鳏寡,皆吾兄弟之颠连而无告者也。……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存,吾顺事;没,吾宁也。”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乾称父,坤称母,子兹藐焉,53四.人论:《乾称》又名《西铭》天是人的父亲,地是人的母亲,人是藐小的,和万物一样生存于天地之间。阴阳二气构成了人的身体,“太虚”之气规定了人之善的本性。人民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天下万物都是我的伙伴。君主是天地的长子,大臣是君主的管家人。圣人是最能体现天地之德的人,而贤者也是得其二气之秀的人。而天下残疾孤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