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地理第一册 第三章单元复习课 学案_第1页
2021地理第一册 第三章单元复习课 学案_第2页
2021地理第一册 第三章单元复习课 学案_第3页
2021地理第一册 第三章单元复习课 学案_第4页
2021地理第一册 第三章单元复习课 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单元复习课学案设计学习目标1.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2。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我的疑问】课堂探究水循环的过程,就是小水滴的旅途。回顾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回答下面的问题。1。是什么推动了水滴们的旅行?2。水滴们到达陆地时,为陆地带来了什么礼物?3。陆地上哪些人类活动可能会影响水滴们的归程?4。水滴们在陆地旅行时,对地表形态有怎样的影响?5.水滴们重新回到故乡时,为海洋带回了什么礼物?【知识补充】土壤存在着大量孔隙,并与岩石孔隙相连,水可以在土壤和岩石孔隙中自由流动。不同土壤的孔隙度不同,同一种土壤的不同土壤发生层孔隙度也不同,表层土壤孔隙度较大。岩石孔隙一般要远远小于土壤孔隙。当土壤接受降水补给时,土壤表层孔隙充水,水分不断下移,通过不同土壤发生层和岩石,转化为地下径流.一旦土壤表层充满水呈饱和状态,降水不能下渗,只能转化为地表径流.因此,大气降水补给土壤的速度、土壤不同土层间水的运动速度、土壤与岩石间水的运动速度的比较就有重要意义。一般来说,降水补给越慢,转化为地下径流的比例越高.可见,大气降水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两种途径补给河流。森林植被不仅包括乔木,还包括林下灌木、草本植物、苔藓地衣等多个层面。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降水直接降落到土壤表面,雨滴溅落速度快,降水大多转化为地表径流。森林植被恢复后,降落的雨滴通过森林中多个层面,缓慢地渗入土壤,降水可慢慢转化为地下径流。因此,植被的变化改变了降水补给河流的主要途径,进而引起补给滞后的时间差异。地表径流为主要补给途径时,由降水转化为河流径流的环节少,转化的速度快。地下径流为主要补给途径时,由降水转化为河流径流的环节多,转化的速度慢。【巩固练习】降雨到达地表后,转化为地表径流Q1、壤中流Q2(在土壤空隙中流动的水)和浅层地下径流Q3。三种径流成分汇集到河道中形成河流径流,最后流出流域出口。下图示意一次暴雨后某流域出口处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据此回答1~2题。河流径流量变化过程示意图1。该流域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A.T1 B。T2 C.T3 D。T42。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A。Q1减少,Q2增加 B。Q2减少,Q3增加C.Q1增加,Q2减少 D.Q2增加,Q3减少【学生活动1】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读图,回答下题。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A.6时 B.9时 C.12时 D。14时【学生活动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巴尔喀什湖是世界上极少数咸淡湖水分别占半的湖,以湖泊中部的萨雷姆瑟克半岛以北的乌泽纳拉尔湖峡(宽约3.5千米)为界。西部平均含盐量仅有1。48‰,东部平均含盐量则达到10。42‰。图中甲河入巴尔喀什湖的水量占到总入湖水量的75%~80%,近年来湖区盐度呈上升趋势。随着中亚各国工业、农业和城市化发展,中亚各国用水量持续增大,巴尔喀什湖受到“灭湖”威胁。分析巴尔喀什湖盐度时空变化特点的成因。【归纳提升】盐度——影响

因素降水量与蒸发量【巩固提升】2014年的“掉深”事故中,中国海军372号潜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坚韧的毅力,在3分钟内执行500多个动作,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的先例。“掉深”即“海中断崖”,是由于海水性质发生跃变,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使潜艇犹如“人从山顶跳下悬崖"一样,引发潜艇的破损并导致沉没.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B.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C。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D.水下滑坡引起海啸2.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主要有温度、盐度和深度等。下列关于海水的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B.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加深迅速增大C.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突然变化会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D。海水密度不会影响海水运动【典型例题1】河涌是广东方言中对河流的称谓,在广州地区主要指除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景色优美,曾经是城区居民的生活水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生产生活污水不断排入城区内的河涌中,污水易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污染严重。1997年广州开始采取“两闸联控”“抽水补水”等措施整治河涌。其中,“两闸联控”指通过河涌两端闸门的调控,提高涌内水位,实现涌内水的单向流动,达到“流水不腐”的治理效果。据此回答下题。1。污水易在河涌内迂回往复,主要由于()A.潮汐涨落的影响 B。流域降水集中C.城区地形起伏小 D.河涌纵横交错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2.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3。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4。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归纳总结】海岸带外力作用1.河流作用主要包括侵蚀、搬运、堆积,主要与流域内的气候、地形、植被、土壤、岩石、湿地及水库建设等人类活动有关.这些因素影响着河流的流速、流量等水文特征,进而影响着河流在海岸带的作用。2。海水作用及其影响因素①波浪风力的大小、海底火山、地震的强度。②潮汐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海湾的形状、盛行风、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③洋流盛行风、地转偏向力、陆地的形状、密度的差异、补偿作用。④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升降⑤海岸带的地壳运动⑥地形、地质、生物等【典型例题2】下图示意摩洛哥及周边区域。画出两条过洋流M的等温线,并据此分析该洋流对沿岸地区蒸发量的影响.【归纳提升】核心素养专练渤海是我国海冰多发区,每年12月~次年2月为海冰集中发生时间.研究者以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三处基准点为起点(图a),绘制了各海湾2001~2011年海冰外缘线离岸(距离基准点)距离最大值(L值)变化折线图(图b)。据此回答1~3题。1.各海湾的海冰面积()A。2001年冬季均较2002年冬季大B。10年间渤海湾年际变化最大C。2002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相同D。随时间变化有明显的减小趋势2.辽东湾L值远大于其他两海湾的主要原因是()A.受寒流影响 B。纬度位置高C。径流汇入少 D。海域面积广3.影响莱州湾L值整体大于渤海湾的主要因素有()①太阳辐射②海水深度③海水盐度④人类活动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参考答案【巩固练习】1.B2。A第1题,此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读懂示意图的含义,二是明确设问问的是“地表径流”,不是全部径流。图中实曲线表示径流总量,曲线下面表示某一时刻不同类型径流的结构组成,由图可知,T1之前地表径流在不断增加,T1~T2地表径流在不断减少,直至T2时刻地表径流为0,即地表径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第2题,植被覆盖率提高,会使下渗增多、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即Q1减少、Q2增加、Q3增加.【学生活动1】B从图中可以看出,等温线平直且与纬线平行,说明同纬度海陆温度相同。根据材料信息,日出前后气温最低,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此时陆地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气温,选项A错误;“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此时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选项D错误;12时太阳辐射最强,陆地增温超过海洋,陆地气温也高于同纬度海洋气温,选项C错误。夜晚,同纬度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日出之后,9时之前,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至9时,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可能相等,选项B正确。【学生活动2】时间上:气候日趋干旱,蒸发旺盛;周边工农业不断发展,大量引用河流淡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湖水盐度逐渐上升.空间上:西部有较大河流的河水注入,对湖水盐分的稀释作用明显,盐度低;东部地处内陆,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河流注入水量少,盐度高;巴尔喀什湖东西狭长,中部窄,不利于东西部水体交换,加剧东西盐度差异,西淡东咸。【巩固提升】1.B2。C第1题,由材料可知,“掉深"即“海中断崖"是海水性质发生跃变引起的,其发生与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有关.海水密度会影响浮力,海水上层密度大,下层密度小,海水浮力由上至下急剧减小.盐度和温度对浮力的影响较小。水下滑坡引起海啸,不能使浮力发生变化。第2题,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在垂直方向上,海水密度随深度的加深逐渐增大。海水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突然变化犹如海水中隔了一层屏障,使上、下层海水之间的循环、对流受阻,会影响鱼类的生存和繁殖。海水密度不同会产生密度流。【典型例题1】1.A由材料可知,河涌实际上就是广州地区珠江干流以外的河道水系,广州的河涌纵横交错,曾经作为城区居民的生活水源,也就是说海水不会到达图中的河涌。这里是珠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降水集中,会导致在某个时间段河涌内流量大,其净化能力强,污染物消散快;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城区地形平缓,起伏小,但地形起伏小只是使水流速度较慢,污染物消散慢,而不会造成污染物迂回往复;河涌纵横交错可使河道相通互联,河水最终会流入海洋。珠江口受潮汐涨落的影响,涨潮时,水流入海速度减慢,受海水顶托作用的影响,河水可能在某个阶段逆流,使河涌中的污染物在涌内迂回往复,消散缓慢。2。C3。B4。D第2题,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要求海岸线位置固定,以便沉降贝壳。图中给出了三条贝壳堤形成的大概时间,从另一角度说明海岸线位置稳定是贝壳堤形成的条件.海岸线反复进退选项是干扰项,易与潮位反复进退混淆.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也意味着没有足够时间积累贝壳成堤。海岸线向陆地方向推进,则意味着海浪将推毁古贝壳堤,D项同时兼有两种运动。第3题,分析贝壳堤之间的海积淤泥质平原的形成过程。在河流入海口较近的条件下,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加大贝壳堤与海岸线的距离。由于沿岸海流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破坏了河口三角洲的形成,防止了河口淤积.由于泥沙堆积,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不可能积累贝壳成堤.因此A项错误。第4题,分析河流入海口的摆荡规律。贝壳堤与海积淤泥质平原相间分布表明贝壳堆积与泥沙堆积在时间上不断更替,说明河流入海口位置多次变动,河流泥沙沉积量大,影响范围广.【典型例题2】该洋流为寒流,水温低,受其影响沿岸地区气温低,蒸发弱,水汽蒸发量小。核心素养专练1。A2.B3.C第1题,2001年冬季各海湾L值均大于2002年,因此海冰面积2001年大于2002年;10年间辽东湾L值年际变化最大(约150千米),因此辽东湾海冰面积年际变化最大;2002年冬季渤海湾与莱州湾L值相等,但渤海湾整体面积较莱州湾大,因此渤海湾海冰面积应大于莱州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