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_第1页
区域经济发展_第2页
区域经济发展_第3页
区域经济发展_第4页
区域经济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本章核心知识点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区域农业发展产生的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一、区域农业发展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考点二: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考点三:我国的“三农”与粮食问题考点四:农业生产模式图的判读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有哪些?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分析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有热量、光照、自然灾害、降水条件)、水源条件、土壤条件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时间、市场条件、政策因素、科技等社会经济条件呢?牛刀小试下图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④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2.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势是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牛刀小试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虫害生存和繁殖土壤肥沃(肥力高);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回顾一下考点二: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Tips: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不用区域存在自然条件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临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技术水平高南疆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历史悠久;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海南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国内市场需求量大云南昆明花卉种植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量大考点三:我国的“三农”与粮食问题我国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人均农产品占有量比较低农业抗灾能力、机械化水平、科技

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波动较大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太大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破坏严重,受自然灾害影响日趋频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其他相关产业,为农民增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水利工程;治理中、低产田)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咋整呢再试牛刀【2012课标全国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长。据此完成1-3题。1.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B.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C.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D.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A.太湖平原B.洞庭湖平原C.汉江平原D.成都平原3.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A.耕地面积广B.生产规模大C.机械化水平高D.人口较少考点四:农业生产模式图的判读找典型作物,推断所在地区(例如:如冬小麦和春小麦、甜菜和甘蔗、水稻等,推断该农业生产模式的分布地区)看箭头及标注,分析对环境的影响看生产环节,关注经济效益磨刀霍霍材料一薰衣草芳香别样,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被誉为“香料之王”。薰衣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喜光,耐干旱。室外栽种时注意少让雨水直接淋在植株上。(1)请结合材料中薰衣草的生长特性分析左图中的甲地比乙更适合种植薰衣草的原因。(4分)原因:①薰衣草无法忍受高温,甲地地势较高,夏季较为凉爽(2分);②薰衣草忌潮湿多雨,甲地位于夏季东南风背风一侧,降水较少,能保证薰衣草的正常生长和较好品质(2分)。点赞以获取答案磨刀霍霍材料二我国伊犁地区、日本北海道的富良野和法国的普罗旺斯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种植基地,其中普罗旺斯和北海道已成为世界著名的以薰衣草为主题的旅游胜地。去北海道看薰衣草的游客60%都是中国人。普罗旺斯和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只花开一季,而伊犁河谷可以使薰衣草花开两季,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伊犁薰衣草第一季在5月底至6月中旬,6月底收割一次;第二季在7月底至8月,9月底再收割一次,被人们称为夏花和秋花。(2)分析说明伊犁河谷能“花开两季”的原因。(6分)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升温快,早播种(2分);北有山脉阻挡冷空气,入冬迟,可栽种时间长(2分);种植薰衣草的历史较久,品种得以改良(2分)。点赞以获取答案磨刀霍霍材料三薰衣草产品的质量和技术要求很高。目前,伊犁河谷有30多个薰衣草产品品牌。伊犁河谷年产约150吨薰衣草精油,其中60%用于国内市场,40%作为初级原料出口欧美国家及日本等,新疆本地企业以薰衣草精油和花穗做终端产品所用伊犁薰衣草产量不到15%。(3)简析伊犁河谷薰衣草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6分)加工技术、工艺、设备落后(2分);产品开发和生产大多都还处于初级阶段,产品附加值低(2分);品牌多,知名度不高(2分)。点赞以获取答案功到自然成——面向高考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12分)特点:甲地形区: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分布在盆地周围山麓地带。原因:甲地形区是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热量(2分),河谷地区热量条件相对较好(2分),故种植业分布在河谷地区。乙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制约种植业发展的主要条件是水分(2分),山麓地带灌溉水源充足(2分),故种植业沿盆周山麓地带分布。甲乙点赞以获取答案soeasy综合考法1——区域农业发展的比较以美国和中国部分地区为例1.自然条件的异同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地理位置地形地形平坦,中央大平原和密西西比河平原内侧是平原,外侧是山地和丘陵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温带季风气候,热量南北差异大,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土壤土壤肥沃(均是世界黑土分布区)灌溉河流较多,灌溉条件优越2.社会经济条件的异同两地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技术先进,但美国中部平原地区更具优势3.农业发展特点的异同

均是面向市场的商品谷物农业。但美国以谷物生产为主,农业生产专门化;中国东北以种植业、林业为主,松辽平原玉米带一、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考点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影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因素考点二:不同区域城市化模式的分析考点三: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考点四: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考点一:(1)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城市用地扩大工业实力大增城市工业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工业化乡村变城镇城镇数量猛增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化劳动力需求量增加考点一(2):影响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区位因素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例题1、

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问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图3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A.①⑤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③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A.产品需求量大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充足

D.土地租金低

[例2]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都比较迅速。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结合上图,分析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1)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20世纪末城市化速度加快。(2)结合下表,描述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造成该差异的因素包括哪些方面。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

2000年2005年苏南地区59.667.0苏中地区37.746.3苏北地区31.239.5(2)苏南、苏中、苏北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自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交通状况、经济基础、科教水平等。考点二:不同区域城市化模式的分析考点三:工业化与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产业升级困难环境污染严重,三废问题突出城市群产业趋同,城市重复建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社会治安等问题突出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强区域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人才治理环境问题,同时加强规划与管理区域内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进行合理的城市规划与管理可能的因素:政策优势不明显、技术水平以及人才限制、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腹地小等因素[例2]

(2012·广东高考节选)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市,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滨海地带的开发成为热点。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3)题。材料1:“长江口及上海市区域示意图”(图1)。

材料2:“1987~2006年上海市F围垦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图2)。(1)上海市精品钢铁、化学和船舶工业基地(区)布局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影响微电子产业基地布局的最重要因素是________。

(2)S处临近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洋山港,有铁路抵达和高速公路经过。目前上海市正在S处建设临港新城,简要分析该新城发展的有利条件。

(3)上海市在F围垦区内规划建设工业开发区,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在引进工业企业与开发区建设中应防止出现哪些问题?临江濒海、位于郊区技术与高素质人才①滨海地带,用地充足、环境条件好;②靠近装备产业基地、临近洋山港,有产业支撑与居住需求;③交通条件好,对外联系方便。①严格工业企业准入,防止传统工业企业的过度引进;②合理布局工业企业,防止土地资源浪费;③严格控制工业“三废”排放,防止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④做好海岸带防护,防止台风等自然灾害对工业生产的影响与破坏。考点四: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1、结合图例,看产业比重的变化

看增加还是减少;看变化的速度;2、抓主导产业,分析其内部的变化

3、关注地区差异,探究产业结构转变的阶段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4、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转移牛刀小试我国东南沿海某市原为农产品和部分轻工业原料生产基地,1990年开始积极吸引外资,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起以化工、机械、纺织、电子、服装等为主的工业体系。图7是该市1990~2010年产业结构变化图。读图回答13~14题。13.1990~2010年,该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特点是A.第一产业比重持续快速下降B.第二产业始终占主导地位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D.产业结构趋于优化14.促进该市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的措施是①逐渐将纺织、服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