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初一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初一下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出题人:盘龙二中王进发试题说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历史事件的看法、看法。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1.北宋建立于A.10世纪初期

B.960年C.1127年

D.11世纪前期2.10世纪初期,统一契丹各部的是A.松赞干布

B.阿保机C.完颜阿骨打

D.元昊3.西夏是由

族建立的A.契丹

B.女真C.党项

D.回纥4.11世纪初,辽军大举进攻北宋,主张坚决抵抗的是A.宋真宗B.寇准C.李纲D.宋钦宗5.澶渊之盟前,北宋对辽的主要政策是A.进攻B.防御C.投降D.和亲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在A.五代B.北宋C.南朝D.元朝7.如果你是宋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你所乘坐的中国商船可以到达①朝鲜、日本②拉丁美洲③南海各国④阿拉伯半岛⑤非洲东海岸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②④⑤8.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①宋朝政府对外贸易实行鼓励政策②外国人热衷于中国市场③宋朝的造船业发达④沿海地区到达农民长年出海经商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9.如果生活于两宋时期,下列无法做到的事情是①在江南地区可得到当地产的占城稻②可以品尝到花生的美味③在长江流域种植大片棉花④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0.宋诗里的“邸店如云屯”是形容(

A.交通发达B.旅店兴旺C.商业发达D.娱乐活跃

11.下列内容不是反映宋代住宅情况的是(

A.农村百姓住房简陋,多是低矮的茅屋

B.稍富的人家外建门屋,内为四合院,院内还种花草

C.城市平民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以草或瓦覆盖

D.官僚贵族宅第宏丽,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

12.元朝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A.苗族B.回族C.维吾尔族D.傣族13.下列内容与成吉思汗有关的是①统一蒙古各部②建立蒙古政权③灭亡南宋④定国号为元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4.下列对元朝大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元大都是元朝的政治中心B.元大都是元朝重要的运输港C.大都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大城市D.大都有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的商人和使节,络绎不绝15.从根本上讲,元朝能够维持近百年统治的原因是A.蒙古人善于骑射,军事力量强大B.推行了行省制度C.重用“汉人”“汉法”,有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D.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君主善于谋略,统治经验丰富16.元朝的海运路线是A.渤海-黄河-直沽-大都B.黄海-直沽-渤海-大都C.直沽-黄海-渤海-大都D.黄河-渤海-直沽-大都17.南宋时期,人们读到的精美书籍通常是通过

A.活字印刷而成

B.雕版印刷而成C.用竹木简刻的

D.手抄的18.下列我国古代科学家中,在相同领域内取得的成就的是

①张衡②贾思勰③沈括④孙思邈⑤司马迁

⑥郭守敬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③D.④⑤⑥19.在航海中“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这种现象最早出现于A.唐朝时期

B.北宋时期C.南宋时期D.元朝时期20.下列关于活字印刷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首先发明于欧洲B.北宋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C.中国发明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400多年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二.非选择题21.阅读下列材料:(1)材料中的“岳家军”的领导人是谁?后来遭谁陷害?(2)想要“憾岳家军”的是哪个国家?(3)应如何评价“岳家军”的领导人?22.南宋与金议和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产生了什么影响?23.列举宋朝著名的大商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何时完成?经济重心为什么会从北方移到南方?24.阅读下列材料:“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世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千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1)上述词句出自哪个人物的作品?

(2)词中的“周郎”是谁?(3)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联系在一起?(4)上面词句体现了作者的什么风格?(5)现代人的诗词有这种风格的吗?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1.B2.B3.C4.B5.B6.C7.C8.C9.C10.B11.B12.B13.C14.B15.C16.D17.A18.A19.B20.A21.(1)岳飞,秦桧(2)金军(3)岳飞坚持抗金的正义斗争,赢得的广大人民的尊敬,是著名的抗金英雄。22.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23.广州、泉州。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到南宋最后完成。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战乱较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口,加上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的农业发展交快,逐渐超过北方。

24.(1)苏轼。(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