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病例讨论人08年7月3日儿科病情简介◆主诉:反复浮肿4月余◆患儿予今年2月份开始出现全身浮肿(颜面及双下肢明显),在普宁当地医院尿检发现血尿、蛋白尿,诊断为:1A肾病综合征2、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予激素治疗后浮肿消退(具体不详),但尿常规仍有血尿、蛋白尿。“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常说的一句话,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师德的展现。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要想培育出一个个合格的“产品”,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警察体制院校的教师,应当结合警察体制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无私无畏、公道正义的优良品德,言传身教,让学生“亲其师”,从而“信其道”。1.师德的涵义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高校特别是警察体制的院校,其师德建设必须依据人民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等的职业特点,紧紧围绕“热爱教育、忠诚教育”的基本原则,构建起一系列道德规范。高校建设,教师为重;教师建设,素质为重;素质建设,师德为重。师德建设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2.警察体制院校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警察体制院校通常实行的是警务化管理,以培养基层监狱劳教人员、司法警察、安全防范和应用法律人才为主,同时为社会其他行业培养相关应用性人才。因此,在具有特殊管理模式、培养特殊人才的高等院校里,师德建设更为重要。2.1教师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加强师德建设不仅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而是关系到以德治校、以德求师、以德育人的问题。很难设想一个不安心教育工作,看见学生就心烦的人,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所以,加强教师献身教育理想的培养,有助于其正确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教师节前夕,给北大教授孟二冬的女儿孟菲的回信中把孟二冬同志的崇高师德概括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增强了师德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丰富、深化了师德的内涵,为新形势下加强师德修养指明了方向。2.2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必须首先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而师德建设则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重要、有效的途径,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优良的师德才能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在实际的教育中,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主要是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的。我们所提倡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又是教师自身良好人格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而富于魅力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模仿学习的生动榜样,性格懦弱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勇敢坚韧;脾气急躁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忍耐克制;自由散漫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执著敬业;孤僻封闭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乐观开朗。学生在优秀的教师人格的影响下,逐步发展其性格,形成其品质,完善其人格,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3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师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可以这么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生之间的感情没有融洽地交流,即教师没有把自己的爱全心全意地贯注给学生,那么整个教育活动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调动不起来,教育的质量肯定也不容乐观。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毫无保留地为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学生在这种洋溢着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教育氛围下,就很容易“亲其师,信其道”,并且积极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使教师能够因才施教。师德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即影响到学生的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其毕生。3.警察体制院校的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3.1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具体而言,教师们要深入班级、学生中间关心、爱护学生,做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师爱,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学会做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诲人不倦”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3.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技高为师,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身正为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师德的示范者。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发展影响巨大。如果教师品行不良,言行不一,他在学生面前将很容易丧失教育的力量。充满平等、关爱、理解和沟通的教育与充斥霸权、歧视、冷漠和障碍的教育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这其中的界线就是师德。一个冷漠、疏离和充斥霸权的教育环境,很容易造就木讷、偏执和缺乏创造力的学生;而充满关心、沟通和理解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充满爱心,善于交流并充满创造力的年轻一代。前者是低效和病态的教育,后者才是健康有效的教育。3.3依法执教,公道正义秉公执法、清正廉明是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作为培养警察的摇篮和基地,教师应当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率先垂范,体现教育公正,体现公道正义的内涵。“教育公正”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公正,是指社会教育关系中的公正。其基本内容,诸如社会教育制度的公正、教育立法与司法的公正,最基本内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实践教育公正,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二是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四是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五是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公正是教师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教师高尚人格和美好品质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体验到公正的合理性,从而成为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的基础。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动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公正,就没有受教育者平等观念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没有教育关系的公正,就难有社会的公正。初一历史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形成相应的学习技能。但是,这些刚迈入初中校园的学生历史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如何搞好初一学生的历史教学工作,则成为初中历史老师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现我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一、以培养学科兴趣为首要原则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和求知的动力。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为兴趣总在鼓舞着你向未知世界挑战。”从心理学观点看,兴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也证明,当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后,将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因此,本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是成功进行初一历史教学的前提。在这方面,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唱好第一出戏第一节课往往能对学科学习产生定势影响。因此,上好第一节课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第一节课上,我往往先了解一下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并明确告诉学生:初中历史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但是要真正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还必须解决学习历史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因为有用是学习的动机之一。为此,我用“什么是历史”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紧接着,我又讲述诸如毛泽东、拿破仑等伟人的故事,以及与学生共同分析当今的时事热点,如巴以冲突、叙利亚问题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说明历史在认识社会、判断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使学生对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引用古今中外的史学谜案,如埃及金字塔之谜等,鼓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内容,使学生既能初尝历史的趣味性,又为学生架起历史与未来联系的桥梁。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也在这过程中逐渐滋长起来。(二)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现代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注重别人对他们的感受。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要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学科的兴趣。(三)重视历史知识的实际运用,强化需要学生为什么对数、理、化这些科目能比较自觉地学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学科有用,有学习的需要。可见,运用产生需要,需要产生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知社会,分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和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老子的思想后,我结合实际,针对考试中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心里很难过的情况,开展了一次活动。要求其他学生运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去帮助他们――作为他的朋友,你认为用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学派什么人的什么观点可以劝导他?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学习历史的巨大功用,同时也感受了学习历史的巨大乐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知识与方法并重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指导学习方法并重,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但是,学生却反映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难以有效地掌握知识,导致他们对历史学科“敬而远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中国历史第一册上期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秦末农民起义时就可以教给学生学习农民战争的方法: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意义或影响)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在以后学习农民战争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五要素和三步曲自学,在长期的训练中就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三、基础与能力并举的原则我认为: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没有相关的知识量积累,就不可能有相应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产生。因此,在初一学生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对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和掌握初中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技巧的形成。如通过对一年级秋期一些历史事件基础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基本了解到:要初步了解一历史事件的概貌,必须掌握这个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并据此对这个事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对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则一般要从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等方面入手,从中认清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对事件性质的判断,则要从事件主角的阶级属性、事件的任务或目的动机、事件发生的方式、事件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去思考。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要求后,他们才有可能去探讨如何更有效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最终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总之,要顺利地实施初一学生的历史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必须真正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有什么用、怎样学历史等实际问题,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逐步使初一学生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形成学习历史的能力与技巧,并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1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病例讨论人08年7月3日儿科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2病情简介◆主诉:反复浮肿4月余◆患儿予今年2月份开始出现全身浮肿(颜面及双下肢明显),在普宁当地医院尿检发现血尿、蛋白尿,诊断为:1A肾病综合征2、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予激素治疗后浮肿消退(具体不详),但尿常规仍有血尿、蛋白尿。病情简介3病情简介◆出院后停用激素治疗,在当地小诊所予中草药治疗,多次尿常规潜血2~3+,蛋白2~3+。6月17日,患儿再次出现浮肿,在普宁市人民医院,査血常规:WBC:23.03×10e9L,GRAN:81.63%,婴八LY:1104%,RBC:309×10e12L,31009C生化提示尿素氮:28.56mmoIL病情简介4病情简介◆肌酐:39799umoL,尿酸:61861umo,总蛋白:51.23g,白蛋白:2568g/L,总胆固醇:6.76mmoL。乙肝三对均为阴性兴八病情简介5入院主要检查结果胸片:心肺未见病变◆B超:双肾弥漫性改变,请结合肾功能。少量腹腔积液。肝胆胰脾未见异常。膀胱未见异常。冷Y②·心电图:窦性心律不齐◆尿常规:蛋白质:3+A·血肌酐:411-572m0L尿素氮:2695~3461mmoL。◆尿肌酐入院主要检查结果6入院主要检查结果◆生化:白蛋白:553g/L,胆固醇:7.25mmoL,甘油三酯:5.19mmol/L。◆凝血三项:PT:9.5s,AT:150.8%,INR:0.79,APTT:22.1。奖八·自免8项、ASO、兔疫6项、HV未见异常◆24小时尿量:2.175L,UPRO:1.59gL,24小时尿蛋白定量:3458g/24h入院主要检查结果7目前治疗◆1、口服:中药汤剂、尿毒康、开同片◆2、甲强龙冲击、奥美拉唑保护胃粘膜。*3、青霉素静滴抗感染·4、结肠透析。目前治疗8病例特点1、符合肾病综合征的“三高一低”诊断:有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有多次尿潜血阳性,且尿素氮持续升高,存在持续性肾功能不全,支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诊断婴人·2、通过完善相关检查,可基本排除继发性肾病综合征。◆3、患儿内生肌酐清除率为22.83moll。属于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病例特点9目前主要问题◆1、患儿肾功能不全的原因?◆2、是否需要行相关肾穿刺活检术以明确诊断?◆4、针对患儿肾功能不全有何治疗措施兴八◆5、是否具备透析指征?目前主要问题10患儿肾功能不全的原因◆1、患儿无明显的血容量不足的病史及临床表现。B超未见明显异常,可排除肾前性和肾后性等因素引起的肾功能不肾性肾功能不全兴八患儿肾功能不全的原因11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课件12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课件13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课件14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课件15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课件16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课件17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课件18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课件19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课件20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课件21谢谢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谢谢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22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病例讨论人08年7月3日儿科病情简介◆主诉:反复浮肿4月余◆患儿予今年2月份开始出现全身浮肿(颜面及双下肢明显),在普宁当地医院尿检发现血尿、蛋白尿,诊断为:1A肾病综合征2、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氮质血症期),予激素治疗后浮肿消退(具体不详),但尿常规仍有血尿、蛋白尿。“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常说的一句话,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只讲付出不求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是教师师德的展现。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师要想培育出一个个合格的“产品”,就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警察体制院校的教师,应当结合警察体制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他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无私无畏、公道正义的优良品德,言传身教,让学生“亲其师”,从而“信其道”。1.师德的涵义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师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高校特别是警察体制的院校,其师德建设必须依据人民警察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秉公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严守纪律等的职业特点,紧紧围绕“热爱教育、忠诚教育”的基本原则,构建起一系列道德规范。高校建设,教师为重;教师建设,素质为重;素质建设,师德为重。师德建设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乃至影响到整个社会风气。2.警察体制院校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警察体制院校通常实行的是警务化管理,以培养基层监狱劳教人员、司法警察、安全防范和应用法律人才为主,同时为社会其他行业培养相关应用性人才。因此,在具有特殊管理模式、培养特殊人才的高等院校里,师德建设更为重要。2.1教师履行自己崇高的社会职责的重要保证加强师德建设不仅仅是教师的职业道德问题,而是关系到以德治校、以德求师、以德育人的问题。很难设想一个不安心教育工作,看见学生就心烦的人,会教出怎样的学生。所以,加强教师献身教育理想的培养,有助于其正确对待学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成长。胡锦涛总书记2006年教师节前夕,给北大教授孟二冬的女儿孟菲的回信中把孟二冬同志的崇高师德概括为“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增强了师德的思想性和现实针对性,丰富、深化了师德的内涵,为新形势下加强师德修养指明了方向。2.2素质教育的核心要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必须首先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而师德建设则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重要、有效的途径,教师只有真正具备优良的师德才能真正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在实际的教育中,师德对学生的影响力主要是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的。我们所提倡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等,既是师德的主要表现,又是教师自身良好人格的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而富于魅力的教师人格是学生模仿学习的生动榜样,性格懦弱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勇敢坚韧;脾气急躁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忍耐克制;自由散漫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执著敬业;孤僻封闭的学生能从教师身上学会乐观开朗。学生在优秀的教师人格的影响下,逐步发展其性格,形成其品质,完善其人格,从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3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师德的核心是热爱学生。可以这么说,一个不热爱学生的教师决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果师生之间的感情没有融洽地交流,即教师没有把自己的爱全心全意地贯注给学生,那么整个教育活动就会死气沉沉,没有生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调动不起来,教育的质量肯定也不容乐观。但是,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毫无保留地为学生奉献自己的爱心,学生在这种洋溢着互相尊重和友爱的教育氛围下,就很容易“亲其师,信其道”,并且积极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使教师能够因才施教。师德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会促进学生的成人和成才,即影响到学生的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人生道路的转变,甚至其毕生。3.警察体制院校的教师应具备的师德修养3.1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爱岗敬业既是教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是所有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获得个人满足,完成人格升华、实现个人利益的有效社会途径。具体而言,教师们要深入班级、学生中间关心、爱护学生,做思想工作,利用课余时间给学生补课,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上的困难,让学生感受到师爱,使学生不仅学会学习、学会生活,更学会做人。作为一名教师,应把“爱岗敬业,诲人不倦”作为加强师德修养的一个重要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时代需要,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3.2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技高为师,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起来;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要有创新精神,积极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身正为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师德的示范者。教师师德水平的高低对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生的道德和人格发展影响巨大。如果教师品行不良,言行不一,他在学生面前将很容易丧失教育的力量。充满平等、关爱、理解和沟通的教育与充斥霸权、歧视、冷漠和障碍的教育其实只有一步之遥,这其中的界线就是师德。一个冷漠、疏离和充斥霸权的教育环境,很容易造就木讷、偏执和缺乏创造力的学生;而充满关心、沟通和理解的教育,能够培养出充满爱心,善于交流并充满创造力的年轻一代。前者是低效和病态的教育,后者才是健康有效的教育。3.3依法执教,公道正义秉公执法、清正廉明是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作为培养警察的摇篮和基地,教师应当依法执教,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率先垂范,体现教育公正,体现公道正义的内涵。“教育公正”在概念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公正,是指社会教育关系中的公正。其基本内容,诸如社会教育制度的公正、教育立法与司法的公正,最基本内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实践教育公正,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人格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二是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三是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四是对学生“赏罚”要公平合理;五是公平公正地处理涉及学生的各类矛盾。公正是教师从教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是教师高尚人格和美好品质的生动体现,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重要内容。教师的公正、无私、善良、正直,能使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中体验到公正的合理性,从而成为他们成长的健康心理的基础。有利于影响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培养优秀品质;有利于得到学生的信赖和尊敬,形成健康的教育活动局面;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反之,教师的偏私与不公,必然使学生失去公平感,造成感情的压抑和心理的不平衡,挫伤学生学习与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对学校教育的信任,甚至对社会的信任,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和优秀品质的培养。从这一意义上说,没有公正,就没有受教育者平等观念和健康人格的形成,没有教育关系的公正,就难有社会的公正。初一历史教学的成败关键在于学生能否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形成相应的学习技能。但是,这些刚迈入初中校园的学生历史知识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如何搞好初一学生的历史教学工作,则成为初中历史老师共同关注的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现我就这一问题谈几点体会。一、以培养学科兴趣为首要原则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和求知的动力。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因为兴趣总在鼓舞着你向未知世界挑战。”从心理学观点看,兴趣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也证明,当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后,将促使学生主动地学习和探索。因此,本人认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兴趣是成功进行初一历史教学的前提。在这方面,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一)唱好第一出戏第一节课往往能对学科学习产生定势影响。因此,上好第一节课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在第一节课上,我往往先了解一下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并明确告诉学生:初中历史是中考的必考科目之一,使学生在思想上明确学习历史的重要性。但是要真正激起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我们还必须解决学习历史有什么作用的问题,因为有用是学习的动机之一。为此,我用“什么是历史”这一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紧接着,我又讲述诸如毛泽东、拿破仑等伟人的故事,以及与学生共同分析当今的时事热点,如巴以冲突、叙利亚问题等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说明历史在认识社会、判断社会问题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使学生对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引用古今中外的史学谜案,如埃及金字塔之谜等,鼓励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更详细的内容,使学生既能初尝历史的趣味性,又为学生架起历史与未来联系的桥梁。这样,学生学习历史的“欲望”也在这过程中逐渐滋长起来。(二)尊重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现代的初中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心理上更注重别人对他们的感受。当他们感受到你的尊重时,他们也能自觉自愿地接受你的教育和影响,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展示自己的机会。即使在学生回答错误时,也要平心静气地指导他们重新认识和更正错误。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和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中建立起对学科的兴趣。(三)重视历史知识的实际运用,强化需要学生为什么对数、理、化这些科目能比较自觉地学习?是因为他们认为这些学科有用,有学习的需要。可见,运用产生需要,需要产生兴趣。因此,我在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认知社会,分析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和比较关心的问题。比如,在学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老子的思想后,我结合实际,针对考试中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心里很难过的情况,开展了一次活动。要求其他学生运用学到的历史知识去帮助他们――作为他的朋友,你认为用春秋战国时期哪些学派什么人的什么观点可以劝导他?这个活动不仅使学生认识了学习历史的巨大功用,同时也感受了学习历史的巨大乐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二、知识与方法并重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指导学习方法并重,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笛卡尔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但是,学生却反映多数老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关注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使他们难以有效地掌握知识,导致他们对历史学科“敬而远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比如,在学习中国历史第一册上期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秦末农民起义时就可以教给学生学习农民战争的方法:五要素(时间、地点、领导人、事件、意义或影响)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在以后学习农民战争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五要素和三步曲自学,在长期的训练中就可以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又能发展学生的学科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三、基础与能力并举的原则我认为: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要学什么。没有相关的知识量积累,就不可能有相应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产生。因此,在初一学生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在对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了解和掌握初中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促进学生学习技巧的形成。如通过对一年级秋期一些历史事件基础知识的教学,应使学生基本了解到:要初步了解一历史事件的概貌,必须掌握这个事件的背景、经过、结果、性质,并据此对这个事件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分析;对历史事件背景的分析,则一般要从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思想等方面入手,从中认清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或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对事件性质的判断,则要从事件主角的阶级属性、事件的任务或目的动机、事件发生的方式、事件的发展前景等方面去思考。当学生掌握了这些基本要求后,他们才有可能去探讨如何更有效地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最终形成相应的学习能力。总之,要顺利地实施初一学生的历史教学,首先要求教师必须真正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努力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教学中充分重视解决学生所面临的什么是历史、学历史有什么用、怎样学历史等实际问题,努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降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难度,逐步使初一学生建立起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形成学习历史的能力与技巧,并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炎型肾病综23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病例讨论人08年7月3日儿科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24病情简介◆主诉:反复浮肿4月余◆患儿予今年2月份开始出现全身浮肿(颜面及双下肢明显),在普宁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停薪留职协议合同
- 房子单人出租合同范本
- 餐饮礼仪礼貌培训资料
- 2025年医保专业考试题库:医保基金监管案例分析试题集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农村传染病防治防控措施试题解析
- 2025年专升本艺术概论考试模拟卷(艺术审美心理与艺术教育改革实践启示与反思)
- 2025年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制考试试题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语言逻辑现代文阅读技巧训练题库试卷
- 宾馆转让合同范本责任
- 风险管理与护理安全管理
- GA/T 1093-2013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
- GA 237-2018金属脚镣
- 围堰施工专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定稿
- 伊利KA渠道管理培训材料课件
- 项目质量管理机构结构框图
- 一例视神经脊髓炎的护理查房
- 学校“五项管理”问题台账
- 眼解剖(简单版)课件
- 厨房隔油池清理记录
- 常见生物相容性实验汇总
-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课堂运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